1961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海南纪行 郭沫若
颂海南岛
欣逢研究调查年,北极飞临南海边。
兔尾岭前乘快艇,鹿回头上射飞鸢。
盐田日晒成银岭,椰实人蹬落碧天。
自古琼瑶称此岛,珠崖毕竟占春先。
鹿回头乃地名,在崖县最南端。
赠崖县歌舞团
年岁平均十八春,半宵歌舞送行人。
汉黎和睦无畦域,弦管调谐似仲昆。
一德一心期报国,多材多艺望超群。
四人合奏琴三具,协作当前见写真。
咏五指山
果然巨掌直摩天,应是女娲一臂传。
洲数亚非欧美澳,年经亿兆京垓千。
搴旗挥动红霞舞,掷弹凭教白日旋。
开辟乾坤原赖手,故将五指表真筌。
咏油棕
一亩能膏万口肠,油棕毕竟是油王。
花生九倍差堪拟,椰子千枚难较量。
国享太牢人啸傲,春留大地凤翱翔。
人民公社宏图远,百木峥嵘百果昌。
鹿回头
别离方两日,始解鹿回头。
酸豆参天密,椰林映日稠。
地邻小东海,庄有大方楼。
陇畔相思子,迎风待客收。
酸豆树成大乔木,豆荚肉熟,色如骆驼绒,其味酸甜,有类果酱。
游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在榆林,海畔危石磊磊。其中之一题“天涯”二字,又其一题“海角”二字,相传为苏东坡所书。稍隔处有高大危石,上题“南天一柱”,乃清末人所书。往游览时,曾助渔民拉网。
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
波青湾面阔,沙白磊头园。
劳力同群众,雄心藐大千。
南天一柱立,相与共盘旋。
过通什
通什,今为保亭县治,多黎族。纪所见。
花门剺面传闻有,今到保亭始见之。
黎族衣缁成习尚,妇容黥墨足惊奇。
虽云古道存民俗,想是奴徽剩孑遗。
幸喜小姑逢解放,素颜不复类当时。
访海瑞墓
昨日我上海公祠,楷书行书感卓越。
今日我来海公墓,石人石兽惊古拙。
三百余年岁月深,墓犹完整碑无缺。
生前身受人折磨,死后墓为人护摄。
借问春风此胡然?春风习习吹油粟。
借问春阳此胡然?春阳皎皎明双阙。
我知公道在人心,不违民者民所悦。
史存直言敢谏疏,传有平产均田说。
刚亦不吐柔不茹,布衣粗食敦骾骨。
无怪琼州锡名琼,诞生斯人在明末。
稍前尚有丘仲深,相传博学多著述。
大学衍义补西山,五指山诗上我舌。
我闻丘墓在近邻,为往寻之劳跋涉。
墓园虽存墓已荒,丘海相形丘见绌。
海瑞墓在海口市南十余里班阎村。其近邻约四里许,有丘浚墓。丘著《大学衍义补》160卷,乃补续真西山之旧业。
访那大(二首)
一先秦古籍传儋耳,现代宏图奠永基。
一统四包三结合,多方并举五门齐。
远偕九省同趋步,近与全区互询咨。
宝岛开花还结实,沙河库上树红旗。
二东坡居士曾居此,朝夕常思返蜀山。
深幸我来千载后,惊看质变数年间。
富源浩荡森林海,香韵芬芳极乐园。
三面红旗辉耀处,天涯无处不奇观。
那大,今儋县县治。儋耳之名已见《吕氏春秋·任数篇》,但该书南北方位错误。“北怀儋耳”应是“南怀儋耳”。
苏东坡曾谪居儋县四年,至今犹有东坡话流传。


第8版()
专栏:

喜雨诗话 阿伦
这几天,在报上陆续读到国内许多地方下了雨量不同的春雨,刊载这些消息,报纸上大都用了“喜雨”作标题。
“喜雨”是一种美好情感的标志,是一个诗的好标题,也是诗的内容。
陆放翁写过一首《喜雨歌》,开头就是“不雨珠,不雨玉,六月得雨真雨粟。”在诗人看来,知时好雨等于给人民下粮食,“食为民天”,那的确比珠玉要珍贵得多。在另一首《喜雨》诗中,诗人唱道:“人言雨非雨,乃是倾玉粒”。因此诗人对于屋漏而搬床,表示“移床亦细事,敢叹屋漏湿!?”另一位诗人是曾几。陆游年青时“无三日不进见”这位前辈,“见必闻忧国之言”。他对陆游的思想和创作,都起过不少影响。他写过《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全诗是:
一夕骄阳转作霖,
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
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
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
何况田间望岁心?
诗的格调、语言都非常流畅、明快、质朴,和诗人那激动欢喜的心情非常和谐一致。每个字都似乎使人听到那在半夜被漏雨的“凉冷”弄醒的诗人的心声,那高兴得跳下床来,手舞足蹈的情景,而和诗人一起,听着打在桐叶上的雨声——最美的音乐。
所有的床都湿了,可见所有的屋子都是漏的。但诗人全没把这放在心上。他想到的是所有的溪流都涨了水,水,奔腾着、流着、灌溉着,田里的禾稻在饱饮甘霖之后,呈现着无限的秀色和生气。诗,闪烁着崇高的美,思想的美。感染着读者,一直到千百年以后。
陆放翁在八十三岁时还写过《春早得雨》一诗。“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蚕箔“忧寒”本不足怪,放翁感到莫解的是“朱门”里面的人。陆游提出的问题是尖锐的,不同阶级的人,对随便一个自然现象,也有不同的感受。饱食终日的地主阶级,既不会以“得雨”为喜,反而惋惜着雨妨碍了他的牡丹开花。说不定还要骂一句“这该死的雨”呢。至于农事,当然与他们毫无关系,只须催租逼税就行了。
“鸡鸣风雨交,久旱雨亦好。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穷得没有饭吃了,要早点起身拄着手杖到朋友那儿去吃顿早餐。可是天未明就下起了大雨,道路自然泥泞不堪。雨给这位又饿又病的老人带来的不便实在不小。可是这位老人仍然说“下得好!好!”连泥也有了个美丽的名字:“春泥”。这位老人就是伟大的诗人杜甫,诗题曰《雨过苏端》,写作时间距今已一千二百零四年。
“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对雨》)这也是杜甫的诗。当时诗人正准备从梓州(今四川三台)去阆州(今四川阆中)。大雨不好动身,动身也不好走。可是诗人所关心的不是误了行期,而是雨会影响防吐蕃入侵的军事行动;也流露了“念彼荷戈士,穹年守边疆”(《夏夜叹》)的心情。“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戍况骚屑;巴人困军须,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谷根少苏息,沴气终不灭。……”(《喜雨》)诗人所关切和为之“忧思结”的,是农事,是困于“军须”的农民。在《春夜喜雨》中,诗人创造性地说着“好雨知时节”。雨也被他人化了。他细致地想着,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来了。“润物细无声”的“物”自然指禾苗。因为雨之所以“好”,所以“知时节”是离不开农事的。
杜甫还有不少写雨、写旱、以至写晴的诗,诗大都和农事或人民生活联系着;而且只是因为这些他才写,才激起他感情的波澜,给他以灵感,给他诗的标题、题材的。
宋诗人杨万里有首《插秧歌》,其中描写农民乘春雨插秧的情景十分生动。“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飧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现在,我们已开始能用科学方法造雨了,正像杜甫幻想的那样,我们正在与天斗争,“鞭雷公”了。人民空军不断为公社造雨,这才是真正的喜雨。但在还不能完全控制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时候,知时好雨仍是可喜的。至于农民的劳动态度、劳动条件和新的精神特征,显然不是古代可比的。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诗人写出抒人民之情的“喜雨”诗来,写出农民兄弟新的精神领域中的色彩,让人们在诗人的精神领域里享受那里面的美,劳动的美,崇高的美吧!


第8版()
专栏:影评

昨天 今天 明天 北京门头沟煤矿 薄德禄
看美国进步影片《社会中坚》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解放前我们矿工受苦的年月,好像我已经同银幕上正在斗争的美国工人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恨不得跟他们一样伸出拳头来揍那些阴险毒辣的资本家。
门头沟煤矿的工人们,过去吃够了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苦头,《社会中坚》里演的这些事情,我们看起来感到特别明白真切。门头沟煤矿在英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着的时候,矿工们被放炮崩死,冒顶砸死,透水淹死的,不知有多少。那时候,矿工们挨打受骂,忍饥受冻还不算,说不定哪天井下一出事就要大祸临头。报警的汽笛一响,人人心惊肉跳,大人小孩一片啼哭呼号。真个是“汽笛响,似勾肠,惊动了妻子吓坏了娘;爹妈流泪等儿子,媳妇焦心苦盼郎”。矿工家属,终日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虽然人们都说:“家有一口汤,切莫下煤矿”,可又有什么办法?就是为了挣得那一口煤水泥汤,以免活活饿死,我们只好天天噙着眼泪到井下去。
1937年,我刚十三岁,就到矿上来当童工,一天到晚弯着腰在窑里替资本家运煤。有一次,井下忽然透了水,洪水和煤块一齐向我涌来,我好容易奔死奔活地逃出了淹死的危险,可是腿给砸伤了,怎么也不能走到地面上来。这时候把头张二还扯开嗓门骂我:“走不动就爬,爬不动死了活该!”幸亏我的哥哥当时也在矿上做工,他知道出了事,才赶紧设法把我背了上来。我们哥儿俩一来到地面上,我父亲急忙从人丛中跑出来喊我们。老父亲见了我们就边掉泪边埋怨说:“不让你们下煤窑,你们非要下。”实际上他也知道这种埋怨一点用处也没有,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是什么原因迫使我们下矿的。
1948年门头沟解放后,我和工人兄弟们才翻身见到太阳。工人当家作了主,生活提高了,生产条件更是一天比一天好。党和政府对生产安全特别重视,制定了种种规程,用法律来保护工人的安全。现在矿上指定我和几位同志专门作安全检查工作,我们就采用区域管理、分片包干的办法,天天到井下去,做到班班有人检查。看通风风量、放炮距离等是否合乎国家规定的保安规程,看是不是做到了湿石作业,看工人同志们是否因一时疏忽或贪多图快而不按操作规程办事……。我们现在是用电炮爆破,放炮时不但有助手,而且在巷口还有警戒员。电影《社会中坚》里的矿工们使的是磁性炮,他们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点几个炮,当然来不及躲。像那样干,“七天出五次事故”也就不奇怪了。不要说点炮是件大事我们才重视,就是工人同志们手上擦破一点皮我们也要追查原因。为了出更多的煤,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故。想想昨天,看看今天,使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地迎接明天!
看了《社会中坚》,使我愈来愈清楚: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工人们的命运大不相同。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当家作了主人,才能得到安全保障和幸福的生活。我们中国工人阶级和矿工们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没有忘记世界上还有一些正在受压迫的工人兄弟。我们同正在进行斗争的美国工人兄弟姐妹们是站在一起的。我们相信他们的斗争能够得到最后的胜利,正像《社会中坚》里的罢工斗争赢得了胜利一样。苦难的日子,终久要过去;幸福的明天,一定会到来!(附图片)
雷蒙对资本家冷笑道:“你们是来调解罢工的吗?那就跟我们谈判好了。”


第8版()
专栏:

采药 四川三台 宋杰英
涪江河,弯又弯,
采药大姐手提篮。
穿云走雾尝百草,
踏破公社九重山。
灯笼花,舒胡莲,
紫竹篮儿装满尖。
夕阳映红大姐脸,
歌声飞上九重天。


第8版()
专栏:

海南速写 罗工柳
开 山
剑麻园
开山突击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