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养好种畜迎接春配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在准备牲畜配种工作。目前,各地普遍对种公畜进行检查摸底,贴喂草料,调剂选择良种,进行调教,以补充种公畜。据不完全统计,全盟调剂选择出三千一百头良种公畜,连同原有的良种公畜已达到十二万多头。
及时管理春播小麦
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灌区各地,在春小麦播种基本结束后,立即转入田间管理。由于去秋雨大,春播土地返潮来势很猛,各地正分别采取耱、耙、抓、滚等办法,破除板结土壤以利出苗。不少社、队对漏播、浮籽、人畜踏道等作了查补,并把田间管理责任逐块落实到人。
提超包产合理化建议
湖南省南县华阁公社永丰大队党支部以生产队为单位,广泛开展以超包产为课题的合理化建议运动。这个大队采取了组织座谈、登门拜访的办法寻找超产门路。生产队还设立了“意见箱”,开辟了“建议栏”。最近十天内,全队提合理化建议的社员有二百四十人,占成年人的41%。
整修简易渠道
山东莱芜县大力整修简易渠道,以便迅速扩大春灌面积。目前全县投入整修简易渠道的劳力有六千多人,新挖大小渠道八十三条,长七万三千多米,整修利用引河工程九十三万处,已扩大的浇地面积达三万多亩。
简易渠道全部修好后,灌溉面积能扩大近十万亩,为夏粮增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建立薯苗管理责任制
四川仪陇县南图公社红岩管理区,采取定领导、定人员、定地段、定报酬、定时间、定奖惩的“六定”责任制,加强薯苗管理,促使薯苗快生快长,保证早栽。目前,全管区六十多亩薯苗,全部都是一类苗。
抢修洪水冲毁的水利工程
辽宁抚顺市各灾区人民公社,积极组织劳动力尽快地抢修被洪水冲毁的拦河坝、渠道和污水灌渠工程,开展蓄水保水活动,以保证稻田用水的需要,并防止桃花水泛滥。
目前全市有四千八百九十五名劳力参加水利建设。
试验一年六熟制
四川丰都县高镇区以区委书记乔云中为首,办了一亩一年六熟的试验地。现在,他们在地里种南瓜(五尺见方一窝),南瓜窝内套种红苕,厢间栽洋芋,厢边种玉米带四季豆,以后再栽种瓢儿白菜。这些作物有的往空中发展,有的爬地生长,互不影响。


第2版()
专栏:

  在连年增产地区找出进一步增产关键
  故县公社寸土必争尽量多种
  统一领导,全面规划,分期分批恢复全部停耕土地
  提高单产,提高总产,全面实现多种高产多收方针
本报太原29日电 山西沁县县委通过查粮食单产又查总产,看现在又看过去的方法,对故县公社连年增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提出增产的关键措施,并积极帮助这个公社大力恢复和扩大耕地面积,力争今年更多的增产粮食。
故县公社位于沁县西南边境,是个坡岭沟壑交错的土石山区。公社平均每人有土地三点四亩,每个劳力负担土地十点八亩,每头耕畜负担土地三十五亩。因为劳力畜力比较多,耕作比较细致,粮食连年增产。以1957年为基数,1958年单产增长了46.4%,总产增长了22.8%;1959年比1958年单产增长了35.1%,总产增长了8.7%;1960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粮食产量仍比1957年有所提高,单产提高了48.3%,总产提高了9.1%。
但是,沁县县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个公社的粮食单产虽然增长比较快,总产却增长比较慢,并且有不稳定的现象。而在一些生产队中也了解到有的队单产与总产增长速度相近;有的队则是单产增长快,总产增长慢;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总产有下降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县委在安仁、佛堂岩两个生产队的调查证明:总产量增长缓慢的主要的原因,是某些地方不适当地缩小了耕地面积。这两个生产队相距四、五里,生产条件基本相同,而情况却两样。佛堂岩生产队由于认真贯彻了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的方针,在种好原有耕地的基础上新开荒地四百七十亩,因而粮食的单产量和总产量都大幅度增长。1960年亩产达到了二百四十二斤,比1957年增长68%,总产比1957年增长34%。而安仁生产队1960年耕地面积比1957年减少六百六十六亩,占原有耕地的36.9%。1960年的粮食亩产量虽由1957年的一百五十七点八斤提高到二百一十八斤,增长39%,而总产量则由1957年的二十六万八千一百三十一斤,下降为二十五万八千六百六十二斤,减产3.5%。
故县公社近年来减少了一部分土地,通过调查找到了下面几个原因:(一)从1957年开始,故县公社在前后三年多的水利建设中,占地三千八百二十亩,约占全社减少土地面积总数的22.75%。(二)1958年实现了公社化,农业生产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在这个大跃进中,山区有二百三十八户人家陆续搬下山来,放弃了耕地三千九百一十九亩,约占减少土地总面积的23.3%。(三)山区培育苗圃、种植苹果树共占去了耕地三千五百亩,约占减少耕地总面积的20.85%。(四)有些生产队忽视了修梯田、培地埂和里切外垫的水土保持工程,因而,有的地块由大种小,有的地块由平变坡,有的放弃了耕种,共计减少耕地四千三百五十亩,约占全社减少土地面积的25.8%。其它基本建设和河塌水埋等也减少了一部分土地,但为数不多,约只占7.1%。
故县公社党委,在县委调查组的帮助下,去年秋季即对恢复扩大耕地问题组织了全民大讨论,详细分析了主客观的可能条件。广大干部和社员都认为今年全公社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从去年六万二千九百十四亩恢复扩大到七万三千二百八十三亩,超过1958年水平,接近1957年的种植面积,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三包一奖”、“四固定”等一系列政策的贯彻执行,调动了生产队和社员的积极性。过去有些嫌耕地多的单位,现在又把停耕的土地种起来了。山区不仅扩大耕地的潜力无穷,而且现有耕地的增产潜力也很大,许多沟弯地,只要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就是群众所说的“圆宝心”“粮食囤”。用耕地种植的苹果树和培育的苗圃,大部分可以移植上山,一部分可以实行林粮间作。零零星星的“十边”地有五万亩可以开发利用。
其次,再从劳力、畜力的情况来看:全社劳力下放到农业第一线以后,实有整半劳力超过去年同期的4.66%。每人平均负担耕地十点八亩,比全县每个劳力平均负担的土地还少四点二亩。畜力方面,山区更比平川条件好,全县每头耕畜平均负担土地七十亩以上,而这个公社的畜力,只平均负担耕地三十五亩。
在调查研究判明情况的基础上,故县公社党委对恢复耕地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规划,现场勘察,层层落实。公社党委确定了一个副书记专门领导有关耕地的调查和勘查工作,并组织力量一方面把各生产队现有的耕地逐一挤实打紧;另一方面,根据各生产队的劳力、畜力和土地的潜力情况,分期恢复停耕土地。与此同时,公社还作了以下几项规定:今后,凡属于基本建设占地,和停耕、弃耕的土地,都要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寸土必争;生产队恢复扩大耕地面积的计划,应列入“三包”计划之内;生产小队在保证完成包产任务的前提下,开荒和利用“十边”种植的收获,30%以上交生产队,70%归生产小队分配;农村公共食堂除经营好集体菜地外,还允许适量开荒,充实食堂家底生产;社员除种好自留地外,在既不影响集体生产又不妨碍水土保持的原则下,允许按人口平均每人再开一分荒地;公社一级的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只允许开荒种植,不允许占用生产队的耕地。上述不论集体和个人开荒种植的土地,按照国家规定三年内不计征购,不顶口粮。
“不种百亩田,难收百担粮”。人们对扩大耕地面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截至3月上旬,全公社先后返山的共计一百六十余户,恢复耕地三千余亩。有些生产队组织垦荒队短期突击,扩大了耕地二千二百多亩,部分已播种了谷子。公社级企业、事业、学校等单位已开荒五百多亩。许多社员利用假日积极刨种小块地,村边、路边、渠边、地头、岸边等零散土地,也来了个老“土”大翻身。


第2版()
专栏:

  “牵牛要牵牛鼻子”
  苏宜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抓住工作中的关键。就是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了关键,解决了主要矛盾,工作就会大大推进一步。千方百计争取今年农业丰收,是全国人民一致的愿望。怎样达到增产的目的?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增产的关键也不一样。山西沁县一个连年增产公社的典型调查,颇有启发意义。
沁县故县公社三年来单产提高很多,但总产增长比较缓慢,而且有不稳定的现象。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有些生产队不适当地缩小了耕地面积。近几年来,由于基本建设的扩大,由于兴修水利和工业建设,占用了一些土地,也由于有些干部没有全面地了解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放弃了一些耕地,加上一些别的原因,耕地面积有所缩减。这种情况在全国来说并不是个别的。因此,在一些地方,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虽然逐年提高,但由于总耕地面积少了,就不能不影响总产量的增长。
故县公社从实际出发,找到了今年增产的关键:除了要把现有耕地全部种上种好,还要大力恢复和扩大耕地面积。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充分调动公社各级组织以及社员个人的生产积极性;调动生产小队的积极性更占主要地位,因为生产小队是组织生产的基层单位。故县公社为了恢复和扩大耕地面积,明确规定生产队恢复扩大耕地面积的计划,应列入“三包”计划之内;生产小队在完成包产任务的前提下,开荒种植和利用“十边”地种植的收获,70%归生产小队所有。具体作法各地容有不同,但这种规定的精神,肯定会鼓励小队开荒的积极性。为了调动社员群众的积极性,故县公社还规定: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和水土保持的原则下,除了种好自留地,也可以开垦一部分荒地,实行谁种谁收。群众垦植的数字虽然不大,但因充分利用了闲散土地,收到地尽其利之效。无论在集体和个人方面,只要明确了政策界限,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耕地面积就能迅速恢复和扩大,总产量的增长就更有保证。


第2版()
专栏:

  西藏人民同心协力争丰收
干部实行“四同”领导生产
阿里专区仲巴、日土、普兰、札达等县的藏、汉族干部,坚持通过和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来领导生产。
这个专区的中共县委、区委领导干部,都背上酥油、糌粑,带头深入到群众中去。日土县乌江工作组的十二名汉族干部,到群众中帮助解决了不少问题。许多干部下到基层后,除了积极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外,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极为关怀。他们在劳动、工作之余,帮助群众背柴、背水、拾牛粪、砌羊圈、补帐篷,什么都干。他们还利用工余时间积极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探索农业增产方法
中共林芝县委的领导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当地农民一起,共同建立了一块农业试验田,探索在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下农业增产的方法。这块试验田共六亩半,目前已深耕两遍、灌水两次,打好了畦沟,施足了底肥,准备了种子。这块试验田将进行施肥方法、灌溉方法、密植、播种方式、新品种、高产共六个项目的试验。
西藏的其他许多地区,也在通过各种方法探索农业增产方法。贡噶县红星乡把各个互助组中最有生产经验的六个农民,组成一个农业生产指导组。这六个农民出身好、干劲高、经验多,在冬季生产和备耕工作中对全乡的生产起了参谋作用。
拉萨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拉萨汽车修配厂最近和市郊张热乡的农民挂钩,制订了全面支援张热乡农业生产的计划和措施。职工们已经为张热乡农民修造了二百多件新式步犁、铁耙、铁镐等农具。拉萨综合农具制造厂、拉萨市工商处铁木工厂和许多手工业生产互助组,最近都采取措施扩大原料、材料和燃料的来源,增产各种农具供应农村。拉萨综合农具制造厂1、2月份共制造播种耧、耧铧、锄头等农具六千五百多件(部),还制造了大量配件。
市郊农村中的供销合作社也积极支援群众春耕。北城区札基供销合作社派人征求了农民对春耕生产和生活物资的需要。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提早准备渔船网具
  潭门大队力争多捕飞鱼
据新华社讯 海南岛著名的飞鱼旺汛即将到来。飞鱼主要产区的琼海县潭门渔业公社潭门大队积极准备渔船、网具迎接渔汛。
潭门大队在渔汛到来前,已把捕获飞鱼的“三包一奖”方案落实到生产小队。目前,各个小队根据包产计划,共安排了三百多人和四十多条渔船参加春汛生产,并固定了专人积极准备网具。潭门大队每年能捕获飞鱼一万担以上,占全队全年鱼产量的三分之一。今年经过社员们讨论,这个队今年生产飞鱼的计划,比往年增加两、三千担。


第2版()
专栏:小常识

  飞鱼
飞鱼是一种暖水洄游性的鱼类,喜欢栖息在浅海的上层水中。飞鱼个体不大,一般五六尾只有一斤重。飞鱼有一对又长又宽的胸鳍,跃出水面时能张开“翅膀”在空中滑翔,故又有“海上小飞机”之称。飞鱼一次滑翔的距离可达四五百米,离水面高度有两三米,常常成群结队掠过海面。
飞鱼肉味鲜美,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中。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产飞鱼,但以南海为多。南海飞鱼主要产地在海南岛东岸。每年2月下旬,飞鱼从西沙群岛向海南岛东南面游来,3、4月间散布于沿岸产卵,5月底产完卵又向外海游去。因此,每年3至5月为海南岛的飞鱼渔汛期。渔汛期间,渔民在海面上设置飞鱼流刺网,挡住飞鱼前进的道路,使它们刺进网眼无法逃脱而被捕。天晴,刮南风、气温和水温较高,流水缓慢的情况下,是生产飞鱼的好时光,一般每船每天可捕获飞鱼两千尾左右,高产的可达一、两万尾。


第2版()
专栏:

  寸土不让 分秒必争 种好管好 力争丰收
  江苏福建掀起大种瓜菜热潮
  四川适时细管春菜促早熟高产
本报南京29日电 目前,正是大种瓜菜的好时节。江苏省各人民公社正以寸土不让、分秒必争的劲头,掀起了以“三瓜”(南瓜、菜瓜、西瓜)为中心的大种瓜菜的热潮。
3月初,江苏全省普降喜雨,各地立即抓住了这一大好时机进行抢种。赣榆县欢墩公社在3月3日一天内,就抢种了一千八百五十亩白菜、萝卜、南瓜等瓜菜。常熟县古里公社抢种了各种春菜四千二百三十亩。
在大种瓜菜的群众运动中,各地认真贯彻了“三包一奖”的政策。由于政策贯彻得深透,大大鼓舞了大队、小队、食堂和社员个人种菜种瓜的积极性。现在,各地公社既利用成块土地,又利用“十边”隙地,又在粮田、林地套种、夹种蔬菜;水网地区还充分利用水面种植水生蔬菜。苏州专区两万多个农村公共食堂,今年安排落实的蔬菜基地每人平均五点三厘,比去年有了扩大。
在瓜菜品种布局方面,做到瞻前顾后,合理安排。首先抓住了早熟、高产多收的大路品种,同时,又在几次大熟之间套上几次小熟,保证茬口不空,均衡生产。
为了种好春菜,各地都积极想办法解决蔬菜种苗和肥料问题。
本报福州29日电 福建城乡人民和前线官兵目前正掀起一个见缝插针大种南瓜的群众运动。
长乐县古槐公社感恩大队组成了土地规划勘察队,深入附近的山上和果园、河边、溪边、堤坝、渠道等处大找土地,逐块插牌,共找到了一百三十亩可以种南瓜的土地,加上各小队可以利用种瓜的一部分菜地和社员的自留地共达二百亩。种瓜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五倍。龙溪县中仙公社剑溪大队妇女主任林抱弟,带领七个女社员在厕所边、牛栏边、路边、屋边、河边、菜园边两天就挖瓜窝五百八十多穴,每穴都施了猪、牛粪做基肥。大队在这里开了现场会,立刻掀起家家户户的种南瓜的热潮,目前已挖好南瓜窝三十二万多穴。
泉州市广大居民在市区内利用屋前屋后、路边、垃圾堆、水沟旁、深井脚和破缸破罐等大种南瓜,已种南瓜二十一万多株。
福建前线三军官兵也掀起人人动手大种南瓜的热潮。
本报成都29日电 四川省各地人民公社精心管理春菜,因地因苗浇水、施肥,促使苗齐苗壮,力争早熟高产。
今年四川各地人民公社,在总结以往种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菜套菜、粮套菜等办法增种和间种了大批春菜,并及时加强了管理。资阳县长江公社第四生产大队,根据蔬菜不同品种、生长期长短、需水需肥各不相同的情况,分别订出管理措施。例如,芹菜、菠菜需水量大,就以淡尿水泡灌为主;莲花白、牛皮菜需肥量大,就以中耕松土结合追施三合粪为主。开春以来,全队已经给蔬菜追肥灌水三次,中耕治虫两次以上。
为了保证蔬菜生产四季常青,许多人民公社的生产队还组织保管人员和老农检查了夏菜种籽,精心管理已经播种的茄子、辣椒等夏菜秧苗,准备适时播种或移栽。(附图片)
浙江萧山县河上公社抓紧季节种植早熟作物。这是社员正在培育南瓜秧苗 张世杰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吉林市郊农民摸清低温地区蔬菜生长规律
  力争四季常青月月有菜
本报长春29日电 吉林市郊区各人民公社,经过两年来的深入调查和试验,逐步掌握了在低温地区使蔬菜早熟、高产、稳收的规律,力争今年四季不断地生产和供应更多的新鲜蔬菜。
吉林市郊区无霜期只有一百三十天左右;而一般高棵、架秧蔬菜生长期却有二百天到二百四十天,蔬菜正当成熟时,就往往遭受秋霜而减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吉林市郊区党委派书记处书记韩克诚,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白山公社的红旗和白山两个管理区,经营蔬菜的经验原来很丰富。公社化前培植青椒,两个队都选用同样良种,同时先在温室里育苗一百三十天左右,然后同时定植,但红旗管理区的青椒年年都比白山管理区的早登市十几天,产量也多30%。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红旗管理区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和青椒的生长习性,当温室里的青椒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将青椒由温室移到温床,再由这一个温床移到另一个温床,循环移植三次,以增强幼苗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促使青椒正常生长,并使青椒在温床里开始结果。最后,带果带土定植。这样青椒在露天生长期虽然只有一百多天,但由于不需缓苗,也能赶在早霜前充分结果成熟。
从这个典型事实中,吉林市郊区党委得到启发,肯定了好的经验应该是: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客观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又要合乎当地自然规律和各种蔬菜生长习性。区委就以这个原则为指导思想,组织全体干部和发动各公社的老农、技术人员,广泛地调查研究了各种蔬菜早熟、高产、稳收的经验。两年来,他们边调查边通过大种“白菜园”等试验田反复验证,总结推广了七十多种蔬菜生产经验。
经过两年来的反复调查研究和试验、推广这些经验,吉林市郊区党委逐渐摸索到低温地区蔬菜早熟、高产、稳收的生产规律。这就是:看天看地看品种,育苗移植,分期间种、套种,循环生产。两年来,开始在郊区各公社运用这个规律进行生产,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已能达到每公顷十三万多斤。城市人民不仅在生产旺季可以吃到更多的鲜菜,就是淡季平均每人每天也可吃到一斤多的蔬菜。


第2版()
专栏:

  四川简阳县平泉公社和平管理区党支部书记李洪林(左三)和第九生产小队的社员在研究这个队的生产计划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