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曲突徙薪”的思想艺术
秦牧
小时候读过好些成语故事,大部分遗忘了,但是有一部分印象却很深。而且年纪越大,这些旧的印象反而越鲜明。不用说,这是由于从生活事理中得到印证,加深了认识的缘故。
“曲突徙薪”这句话,就是给予我深刻印象的成语之一。
这话的涵义就是“必须防患于未然”。故事的源头是这样的:一个人建了一座房子,请朋友们来看。所有的人都连声赞好,说找不出什么缺点。有一个客人走到厨房时,却告诉主人说:“房子好是好,但是这厨房是有毛病的。烟囱太直了,而且也太靠近柴堆;这样是容易失火的。应该把柴堆搬走,烟囱也应该使它弯曲一些。”主人听了,竟不以为意。不久,果然失火了,幸亏一大群邻居协助抢救,房子才没有烧个精光。但有好些人为了救火,被烧伤了。于是主人设宴酬谢见义勇为的邻居,受伤的人,都坐到上席。有一个人却向主人提意见说:“在这个宴会里,因救火而负伤的人被邀来做上宾,但是那个提意见要你‘曲突徙薪’的人,为什么你连邀请也不邀请呢?如果你听了他的话,房子不是根本可以不烧起来么!”主人听了,才派人去把主张“曲突徙薪”的人邀来入席。当时人们流传着两句话讽喻这事情:“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这个成语故事的涵义是最清楚不过的,对于危险的事情,必须防患于未然,应该重视这样的工作!
一件事情,当它的危险的因素隐晦地潜存着的时候,常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种场合,能否探察幽微,能否洞烛机先,往往就是一个人聪明与愚蠢的重要分野。我们从史书中,从一些演义说部中,常常可以读到许多雄才大略的统帅军师的故事。除了他们是否“义师”对他们的才智起了重要的作用之外,能否事先察觉杂然并陈的各种可能性,堵塞漏洞,经常就是他们聪明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三国演义》、《列国演义》一类的历史小说中,这样的事情多到不胜枚举。聪明的统帅军师,在事前总是善于倾听各种各样的议论。这些议论有时出入很大,距离十万八千里的都有。但是聪明的统帅军师,却善于从这些议论中,集合众人之长,尽弃诸人之短,作出决策。同时,也从众说纷纭中认识到在打仗过程里可能遇到的各种潜在的危难因素,事先把漏洞尽可能堵死。但是到了执行决策的时候,却是令出如山,再不容许持相反意见胡乱议论,以致摇动军心了。这样的统帅军师,常常是打胜仗的,相反,那些对于“各种危险可能性”估计不足的人,却常常要失败。他们或者胜利之后安心扎营,却没有估计到被人突袭的事情;或者占据一个要冲,却没有考虑到水源被人截断。因此,他们就吃大亏了。
曲突徙薪、防患未然。这种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已经被人们普遍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人们接受各种各样的预防针注射,讲究卫生,注意防病,是这种精神的运用;一座桥梁,明明负荷量的极度是五吨,在平常状态却只容许三吨的车辆通过,以维持一个“安全系数”,也是这种精神的运用。火车里面的吊铺,明明金属撑架已经很稳固了,仍要加上两条皮带,“以防万一”;电灯总掣里面,设上保险丝,当发生人体触电事故、电流大量通过的时候,保险丝就会中断,以保障安全……。可以说都是“曲突徙薪”精神的具体运用,小事这样,大事也是这样。
“曲突徙薪”的精神,和畏首畏尾的胆小鬼态度,完全没有共同之处。不敢为正义事业而斗争和进取,才是畏葸,至于在斗争中洞察幽微,扩大胜利的把握,这只能叫做机智,叫做见识,是“战术上重视困难”的宝贵精神的具体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战略上藐视困难”的精神不至于落空。
然而还不是人人对“曲突徙薪”的意义都有充分认识的。有些人,对于“下一步棋”的事情是可以“曲突徙薪”的,但是对于“下二步棋,下三步棋”的事情又不能了。自然,事物不能一次认识完毕,人总是要受认识水平的限制的。
正因为这样,最近看了吉林丰满水电站在同事故斗争中夺得主动权的事迹,不禁拍案叫绝。《人民日报》特地为它的事迹发表了《发扬革命热情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优良作风》的社论。丰满水电站用什么法宝来消灭事故呢?重要的一项是开展“百件事故预想”活动。以“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为指导思想,发动群众人人预想、事事预想、处处预想,对安全生产和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挖掘可能发生事故的一切因素,制订措施防患于未然。两年来,这个电站连续发掘出数以万计(!)的不安全因素,创造了连续八百五十四天安全发电的纪录!
这真是“曲突徙薪”思想的高度运用!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掌握这种思想艺术和工作方法,我们事业中的各种“堤防”的任何微小的蚁穴都将堵塞了。
在事物不利一面的潜在因素还未暴露的时候就去注意它,戒备它。这种思想,正是承认事物有内部矛盾的辩证思想。有了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思想,又怎能不在应用中大奏凯歌呢!


第4版()
专栏:

  春海短笛
  张岐
千帆迎汛
千日活海一时新,
秒秒是捞金好时辰。
——渔谚
桃花吐苞,海鸥嘎叫,春天踏上了浩淼的大海。沉睡的海湾醒了,鱼虾滚滚泛上波石,渔汛开始了。
渔港里,迎汛的船队密密聚集在港门,桅樯高树,篷帆饱扬,网包,俨若一条条黑色长龙,盘踞在船头、舱顶。风,轻轻地鼓荡着桅尖上的风向旗,在催促船队出港,海鸥绕着篷帆上下翻飞,在等待随船远征。
渔人戎装整备,傲立船头。手里紧提着锚缆,眼睛凝眺着大海,等候着出海的第一声螺号。
党的发愤图强建设新渔乡的号召,像一支巨大的火炬照红了沸腾的渔村,照亮了渔人的心。渔人们的每一颗心,都充满了战胜大海的坚定信念,每一双眼睛,都洋溢着夺取丰收的无限希望。
经过一冬的日夜忙碌,迎汛的准备早已妥善。看,哪一只船不是刷得油漆闪光,哪一张帆不是补得针缝不露,哪一条网不是织得扣眼四齐,就连那桅尖上的风向旗,都是崭新崭新……
海上春来早。今年,公社海上猎手们心里的春天,比大自然的春天来得更早。今天,是出海的日子。听,螺号响了。呜——呜——声音划破万里晴空,穿过滔滔波浪,冲破层层雾霾,向大海送去了宣战的讯号。
锚头离滩,千帆移动,一阵喧腾,船队展翅出港了。一队,两队……像一群群疾飞的海鹰,像一片片低翔的白云……那驶在最前面发出嘟嘟叫声的,是公社新增的机帆队;那歌喉嘹亮的是公社新组织的“三八”捕捞手;那桅尖上挑着喇叭的,是公社党委指导船……
一队,两队……劈风排浪地飞去了,带走了满滩人的欢笑,带走了全社人的希望,直扑向喷雾而出的朝日,直扑向戏浪跌波的鱼群……
银山铺滩
三月桃花汛,
对虾挤港门。
——渔谚
三月,是大海献银的季节。
三月,是对虾铺滩的季节。
当清风涌起第一声春潮,成群结队的对虾,就蹦着,跳着,喷着银珠,打着唿哨,从黄海口拥向渤海湾来。它们要在这富饶美丽的渤海,排产那金黄的卵子,作长途跋涉的旅行……
虾入湾口不等人,截流撒网拦大群。就在对虾洄游的季节,海上猎手,把成排连片的大网撒在波下。看,那一眼望不着边际的大网,拖着长长的网肚,张着宽阔的大嘴,迎着激荡的绿波,吞着滚滚的白银。
港滩,喧闹的海上城市。到处崛立着银山玉岭。那肥大的对虾,闪着晶莹透明的银皮,飘起沁人心腑的鲜味。卸虾、搬虾,到处是欢笑,到处是渔调。歌声笑语,合着绿波拍滩的声韵,汇成一曲丰收的乐章。
望港外,运鲜的轮船满聚,看港滩,运鲜的车辆长排,那伸向四面八方的大道上,烟尘飞卷,运鲜的马车像一条长蛇。这些运鲜的船只车辆,载着千万人的寄托,驮着千万人的希望,来自青岛,来自天津,来自辽东半岛的旅顺口,来自城市,来自农村,来自公社的海产加工厂。……
滩头上,人群团团围住公社海市管理组。“五千。”“三万。”……一个数比一个数高,一声比一声催得急,记账员来不及摊簿画码,司磅员忙不迭看码过磅,老社长捧着一叠叠定鲜合同,眯着笑眼,连连点头……
运吧,搬吧,让所有的轮船都撑饱肚皮,让所有的车辆都压弯脊梁,让全国人民都尝到虾鲜。这里每一只船,都连着全国人民的心,每一条网,都连着祖国的城市、乡村……愿人们在品尝虾鲜的时候,也尝到海上渔人的心甜。(附图片)
  上图:捕鱼能手
            茅以恒 木刻


第4版()
专栏:

  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
  许广平
一、鲁迅先生怎样读报,怎样在写作中运用报纸上的材料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读报是不费很多时间的,每天报来,看得很快。但是他的记忆力很好,有些他认为是有用的材料,记得很牢。要用的时候,一翻报纸,就能找到。有一次他要我替他找一个报上的材料,我翻遍了报纸都没找到,后来他告诉我到某报的某月某日第几版的角落处去找,果然就找到了。我看报的时间比他多,他不以为然,认为不需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因为旧社会的报纸,大多是无聊的黄色新闻,或者是国民党的官方消息,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
他在写作中大量运用报上的材料。他也做剪报工作。上海的鲁迅博物馆里,保存着一本剪报集,剪贴得很整齐,每页上还有他亲笔所写报纸名称和日期,这些资料是他从1928年到1933年期间从上海出版的《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及《大晚报》等文艺副刊上剪下来的,内容大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摧残进步文化界的消息报道和攻击鲁迅的反动文章。他当时打算运用这些资料写一篇东西的,后来没有写成。
他运用报上材料写东西的本领很大,他常常利用反动报纸的材料作为反面教材。翻翻鲁迅的杂文就很容易发现这一点。比如《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两书的“后记”大部分材料都是报上的,经他一引用,加上三言两语,就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他订的报纸不多,有些报纸是朋友和学生们寄给他的。二、鲁迅先生怎样做编辑工作
鲁迅参加过编辑工作的刊物,我看到的有《奔流》、《语丝》、《北新》半月刊等,以后又编辑过《译文》。在这些刊物中,编辑《奔流》是他最感到吃力的了。他尊重读者来稿,不但亲自编,有时还给作者抄写稿件,不但他自己抄,而且还要我帮着抄。他取舍稿件完全从稿件的政治意义出发,该登的让它登出,不怕自己受累。《语丝》常常对时局发点“牢骚”,稿件都是按鲁迅的意见选择的。有一次,复旦大学的一个学生向《语丝》投了一篇稿件,批评复旦大学内部的黑暗。照当时一般编辑的处理,这篇稿就会给压下来,鲁迅却不,因为作者敢于揭发时弊,鲁迅就支持他,把它登出来了。这件事得罪了一些人,后来遭到报复,但鲁迅不怕。
鲁迅为了工作是不计报酬、不计劳累的。《奔流》一个月出一期,虽然是约了两个朋友合编的,但是,实际上担子都落到鲁迅一个人身上。尽管他本身的工作很忙,他仍旧负责到底,勤勤恳恳地编稿。
在编辑工作中,他随时收到稿件随时看,从不积压。翻译的稿件还要尽可能地按原文逐字逐句对照一遍。因为他的英、法文比较差,英文方面的稿件就找周建人,或者是找懂英文的青年学生帮忙看。他在这方面是花过很大的精力的。许多今天有名的翻译家的文章,当时都是经他亲笔改过的,在这方面,他也培养了不少的青年作家。
有些稿件适合登在别的刊物上,他也认真负责地介绍给别的刊物。
鲁迅很尊重作者的劳动,对别人的文章,从不乱加删改。有一次他给曹靖华的信中说:“这篇文章我改了几个字,不知道你的意见怎样?”稿件如要作更多修改,他通常是提出意见,请作者自己去改。随便大笔一挥,甚至改变了作者原来的意思,这是鲁迅最为反对的。
编辑《海上述林》的时候,鲁迅是抱病工作的。瞿秋白同志临走的时候,把文稿放在我们家里由鲁迅保存,秋白牺牲以后,大家商量要出版他的东西,并开始收集各方面的材料。应该怎样编辑、怎样开始工作,鲁迅曾在郑振铎家里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出版《海上述林》,对敌人是一个示威。因此,鲁迅不顾疾病,积极地投入了这一编辑工作。
在编辑工作中,鲁迅是谦逊的,反对哗众取宠。有这样一件小事:当时,《作家》月刊曾经在目录上刊登过世界文学家的照片,其中也有鲁迅的照片。鲁迅对这一点很不满意。他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生活都应该是朴实的,刊物也应该如此,这样做是不必要的。
他不但认真地做编辑工作,也关心出版工作,随时对出版商提出有关出版方面的意见。出版商不一定听他的话,小节则让步,事关重大,就要积极地交涉了。当时的《奔流》、《语丝》、《北新》半月刊都是由出版商承印的,国民党反动当局对这些刊物不满意,因为这些刊物提倡新文化。鲁迅为了使这几个刊物能够保持下来,尽过不少的力量。
〔未完待续〕


第4版()
专栏:

  ·非洲民间童话·
  为什么谁都有一点儿聪明?
老蜘蛛阿朗西自以为是所有蜘蛛里面最聪明的了。它知道人们怎样架桥,怎样筑坝。它会纺纱、织布,还会结毛线。可是呐,它却把所有这些聪明死死地为自个儿保守起来,谁也不告诉一些。
一天,它决定要把全世界的聪明搜集起来,藏在一个陶土罐子里,永远不告诉任何人。
阿朗西漫游了全世界,把聪明一点儿一点儿汇集在一起,等到快满了,它才决定把它挂到地球上顶高顶高的那棵树的树梢上。这下子看谁敢来拿这个罐子!说着,阿朗西就把罐子紧紧地抱在肚皮上,攀着树干向上爬去。但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肚皮上的罐子老妨碍着它,使它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危险。
一只小蜘蛛一声不吭地瞅着阿朗西已经有好半天了,到底瞧不下去,就对阿朗西说:“老伯伯,你爬起来顶吃力。你把罐子背在背上嘛,这会容易些的。”
阿朗西听信了小蜘蛛的话,把罐子背到背上,这一来,因为它的手跟脚都自由了,爬起来可快啦。
可是,猛然间,阿朗西停了下来。它呆呆地瞅着小蜘蛛,心里嘀咕着:“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已经把世界上的聪明全部搜集起来,装进罐子了,可我为什么还不能自个儿想出怎样才最容易爬上树梢去的办法呢?”
阿朗西气得要命,把罐子往地上一摔。罐子摔成了无数碎片,藏在罐子里的聪明也就撒得四处都是了。
人们急急忙忙跑到这儿,每个人都拾一点儿聪明。喏,这就是为什么聪明不单只藏在某一个人家里的原因。谁都应该是有一丁点儿聪明的。如果说还可以碰见傻瓜,那准是他太懒了,懒得连到摔碎罐子的那个地方去一下都不愿意。
“一个脑子单独想是想不出好办法的!”这已成了阿朗西斯丹地方人们的一句俗话。(杨武能译)


第4版()
专栏:

  春天(木刻) 廖开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