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种好熟田好地提高单产
  多种高产作物争取多收
  宁夏日报发表社论说:在农业生产中抓住重点照顾一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因地制宜地执行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是争取今年丰收的有力保证。
本报银川23日电 3月17日,宁夏日报以《抓住重点,照顾一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为题发表社论,论述了宁夏地区各地应根据这一主题的精神,结合本区和当地实际情况,抓住熟田、好田和高产作物,因地制宜地具体贯彻执行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
社论认为,抓住中心环节,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不仅适用于指挥战争,而且适用于向大自然作斗争。目前全党集中力量大办农业的做法,就是这种工作方法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根据这种工作方法的精神,社论认为,宁夏地区今年农业生产的方针是川山并举,重点抓川。集中优势力量,抓好川区水地,千方百计争取丰收;山区要用比去年更大的力量,抓好水地和比较好的阴湿地和洪漫地,争取较好的收成;同时,对于干旱耕地,也要力争增产,不能有丝毫忽视。各县、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都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本着这个方针,对今年的农业生产作出切合实际的安排,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抓好重点,照顾一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干劲使到骨节眼上。
社论认为,从宁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自然特点出发,今年农业生产应该着重抓住三个主要环节:第一,要抓住现有的熟田;第二,要抓住保产保墒能够多打粮食的好田;第三,要抓住经过试验确实增产显著的高产作物。
社论从宁夏地区地多、人少这个特点出发,详述了抓好熟田的意义说,熟田多,是件大好事,是增产粮食的一个很有利的因素。熟田越多,合理利用的机动权也越大,越容易合理安排种植。同时,现有的这些熟田,经过多少年的加工务育,土地的“脾气”摸得透,土质和水利等自然条件一般也都较好。只要人把地种好,基本上可以做到旱涝保收,大自然界可能发生的旱涝灾害,对灌区的威胁就比较少。山区虽然没有灌区条件好,但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水利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现有的常年保灌田和六盘山一带常年地墒很足的阴湿地区的农田,也都是较好的熟田,当地农民把这些田叫做“保险田”。我们有这么多的熟田,千方百计地增加措施,实行深耕细作,在现有的熟田上多下工夫,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高产多收就更有把握些。社论还指出,充分利用熟田同样可以扩大播种面积,实行多种多收,而且更有把握。间作、套种和复种,就是利用熟田扩大播种面积的办法。
社论结合宁夏地区熟田中好田较多的实际情况,详述了抓住好田对争取今年农业丰收的意义说:现有熟田中有好田、次田之分。要依靠这些好田,迅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高产多收;同时也要把一般田种好,实行多种多收,并逐渐把次田种成好田。这也是“两条腿”,缺一不可。但是在使用力量时却要有主次之分。
社论认为,抓熟田,抓好田,还必须和抓高产作物结合起来,并且指出:把高产作物尽量安排在熟田、好田里,促使其更加高产,这也是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实现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的一个重要方面。宁夏地区小麦、水稻、玉米、高粱,一般产量都比较高。但是具体到一个县、一个公社、一个大队或小队,又都有自己经过试验确实高产的高产作物。这种作物在这个地区可能是高产作物,放到另一个地区就可能不是高产作物。每一个地区,一直到每一个生产小队,通过总结对比,认定确实能够高产的作物,就应该牢牢抓住,在高产作物上多用劲。在合理倒茬的原则下,把好地让给高产作物,多给高产作物挤地盘,争取多种;多给高产作物增加措施,偏水偏肥偏管理,争取提高单产高产多收。当然,抓好高产作物并不等于说就可以不重视其他作物,而是要在作物种植的安排上,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照顾一般,把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紧密结合起来。
社论最后指出,从当地具体情况出发,抓住重点,照顾一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这是争取今年农业丰收的有力保证。各地应通过群众讨论,迅速抓住主攻方向,使人人心里亮亮堂堂,这样干劲才好一鼓再鼓,措施才好一加再加,以便信心百倍地夺取今年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胜利。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内蒙古牧区开始接春羔
内蒙古广大牧区开始大量接产春羔。仅在三月份头十天,全区就接产春羔八十多万只。
今年,内蒙古许多公社根据接春羔比接冬羔规模大的情况,补充培训了一批接羔保育员,整修和搭盖了一批暖棚暖圈,添置了大批接春羔用的接羔袋、代乳品和药品。
江苏掀起种瓜菜热潮
江苏省许多地区正以寸土不让、分秒必争的劲头,掀起了以“三瓜”(南瓜、菜瓜、西瓜)为中心的大种瓜菜的热潮。
江苏各地许多生产队还利用“十边”隙地,在粮田、林地套种、间种;水网地区还利用水面种植水生蔬菜。
积极恢复停耕地
山西沁县故县公社,积极恢复停耕的土地,争取今年在继续提高粮食单产的同时提高粮食总产量。今年这个公社计划恢复和扩大的耕地有一万多亩,约占全部耕地的百分之二十二。上述措施,是在沁县县委深入公社调查研究了总产量增长速度落后于单产的增长速度后提出来的。
挑土耙耱改良土壤
四川许多丘陵地区,结合当前小春田间管理,积极组织群众用挑土、面土(把田土耙耱松细)的方法加厚土层,以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挑土、面土加厚土层是四川省许多丘陵地区农民长期积累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
及时给早玉米补苗
广西靖西县在超额完成早玉米播种任务后,立即抓紧时机,合理安排劳动力,进行查苗补苗,保证块块全苗,亩亩丰收。
这个县种下十三万多亩早玉米,目前已普遍出土。到三月十二日统计,有八万三千七百多亩补了苗,占播种面积一半以上。
集中力量种早熟作物
贵州望谟县各人民公社,组织百分之五十的劳力,突击大种早熟作物。目前全县已种下早包谷、早小米、早荞子、早洋芋、早高粱、早红苕、早豆等二万五千多亩,早南瓜五十多万窝。


第3版()
专栏:

  无病防病 有虫治虫
  防中有治 治中有防
  珍门公社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制订三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本报南京23日电 江苏省常熟县珍门公社总结历年来防治三麦(小麦、元麦、大麦)病虫害的经验,提早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最近,在公社党委领导下,各大队召开了干部、老农、技术员座谈会和社员代表会,研究了防治三麦病虫害的办法。大家认为,根据本地区往年的情况,在麦子抽穗以前,主要是麦蚜虫、麦蜘蛛和叶锈病、条锈病等四种虫害、病害;在这期间,如果天气干、温度高,麦蚜虫、麦蜘蛛就容易发生。而去年雨雪少,温度较高,越冬虫害死亡率低,今年又回春早、转暖快,这样虫害可能比往年发生得早。如果这段期间雨水多、温度低,虽然麦蚜虫、麦蜘蛛等虫害可能减少,但叶锈病和条锈病又容易发生。在麦子抽穗、扬花、结实阶段,主要是防止赤霉病、秆锈病的发生。
掌握了三麦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以后,这个公社就在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主动权。全社干部、社员根据各种病虫害发生的不同时间、条件,本着以防为主的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全社分为两个阶段,在麦子抽穗以前的苗期管理阶段,主要是防治麦蚜虫、麦蜘蛛和条锈病、叶锈病。他们又根据气温变化可能情况,准备好两手:一手准备治虫(麦蚜虫和麦蜘蛛),一手准备防病(条锈病和叶锈病),做到无病防病,有虫治虫,防中有治,治中有防。在这一阶段,全社准备喷射六六六药粉、一六○五药水和石灰硫磺合剂、多硫化肥两次到三次,同时积极做好田间的清除杂草工作。在麦子抽穗扬花时期,全社以防治赤霉病为重点;在结实时期,则以防治秆锈病为重点。
根据历年来春雨多和全公社有半数地区地下水位高,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这个公社已普遍进行了理墒挖沟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高田上已挖好横沟和竖沟,低洼田上已加挖了腰沟,达到了墒墒通沟,沟沟通河,雨住墒干。同时河道上的水位都保持在离地面一米以下,以降低田间湿度。
最近,公社党委发动干部、群众,以大队为单位,开展了“三查、三排”活动:查现有农药械的储备情况,排需要数量;查能工巧匠土师傅,排农药械的修配力量;查历年来防治病虫害的技术骨干,排培训对象。


第3版()
专栏:编后

  争取主动权
  现在各地的小麦已普遍返青,逐步进入圆秆拔节、孕穗、抽穗和扬花结实阶段。这段时期,正是小麦增粒增重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比较多的时期。因此,战胜病虫害是力争小麦高产多收的重要环节。
经验告诉我们,战胜病虫害,首先一条是要掌握主动权。如何掌握主动权,这就得依靠群众,总结往年防治病虫害的经验。珍门公社通过召开老农、技术人员和社员代表座谈会,分析研究各种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条件和时间,因而找出了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并且根据这个规律,订出了分段作战的措施,充分做好防治工作的各项准备。这是一个好办法。
在防治夏熟作物病虫害的准备工作中,还应该根据气温等条件变化的情况,作两手打算,两套准备。珍门公社正是这样做的。这就使他们在和病虫害作斗争中,掌握了更加牢靠的主动权。


第3版()
专栏:

  天气转暖碱分泛聚 问计老农综合治理
  李相庄大 队促碱地小麦茁壮生长
  本报合肥23日电 安徽省界首县陶庙人民公社李相庄生产大队,在气候转暖,碱分泛聚,对碱地麦苗生长不利情况下,抓紧盐碱地麦苗的追肥管理工作,促使碱地小麦茁壮生长。
李相庄大队今年种小麦五千五百亩,其中碱地占60%以上。为了使碱地小麦顺利度过返青关,大队党总支组织二十三名小队干部、技术员和老农,深入田间专门对这个问题作了调查研究。调查中发现碱地麦田有的成块的泛碱,麦苗返青慢、分蘖少、叶片发红;有的麦田小片的泛碱,麦苗虽然有了一定的分蘖和开始返青,但生长不旺,显得老黄,不嫩绿;还有一种是成垅的泛碱,麦垅土壤疏松得像有害虫蠕动的一般,麦苗死了一部分。一般的讲,成块的泛碱说明碱分重,成垅的泛碱碱分相对的轻些。但是成块泛碱的小麦并没有死亡现象,成垅泛碱的小麦却有一部分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队党总支书记刘真然,为了弄清这个情况,深入到碱地最多的田庄生产小队,访问了一些老农。和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田洪昌说:“碱地有好几种,这是一种泡碱地,它和碱板地恰恰相反,天越干土越松,受冻后可以把麦根都抬起来,使小麦根部悬空,这样小麦就死了。”刘真然觉得这话有道理,便在田间召开了会议,讨论田洪昌的看法。田庄小队的老农田万山说:我家有一块自留地就是泡碱地,去年栽乌白菜,天旱泡碱,表土疏松,家里人不懂得,便像对待碱板地一样加锄了一遍,结果白菜很快变黄,眼看要死。我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在白菜的根部培土拍实,用尿水压碱,乌白菜才很快返青。
摸清情况后,经过大队党总支发动群众想办法,决定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以追肥为主,分别进行中耕、镇压、扫碱、刮碱等综合治理的办法。全大队在二十天内,每亩平均追施不同的肥料二十担以上,有三百多亩成片、成垅泛碱的麦田,分别中耕和镇压了一次。现在全大队有二百五十亩成块泛碱的麦田,碱分大部分消失,叶片由红变青,全部开始返青;有三百八十多亩小片泛碱的麦田,由于碱性降低,麦苗普遍生长茁壮,赶上了壮苗;一百多亩泛碱地麦田,由于肥多水足,麦苗加快分蘖,苗势也大大改观。


第3版()
专栏:

  劳力集中第一线 大力改造落后田
  花县力争今年持续丰收
  全县适时完成早稻播种,组织专业队伍加强秧田管理
本报广州23日电 广东省花县各人民公社干部和广大社员,大挖增产潜力,争取今年再夺好收成。
花县从1958年以来,发挥了人民公社的巨大优越性,连年获得粮食丰收。1960年粮食总产量比1957年增加40.21%,平均每年增长13.4%;三年来,全县群众的粮食消费水平逐步增长,商品粮不断增加,平均每年上调商品稻谷增加27.9%;按农业人口计算,1960年平均每人生产粮食一千斤左右。为了争取今年持续丰收,中共花县县委发动群众,总结三年的增产经验,大谈有利形势,使广大群众明确方向,信心更高地投入春耕生产。讨论中,社员们认为,连年获得增产的经验首先是坚持贯彻以农业为重点、以粮食为中心的方针,农业生产第一线经常保持有70%到80%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种植前抓面积保总产,种植后抓管理争高产,中后期抓平衡消灭落后。其次,正确地执行人民公社的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普遍坚持“三包一奖”和“四固定”,生产有责任制,充分发挥了小队和社员的积极性。再次,各级干部工作作风比较深入踏实,推行技术改革都坚持经过试验,因地制宜。
总结经验的同时,社员们还讨论了几年来推行农业“八字宪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这主要是施肥量较少,瘠薄田没有很好改造,部分低洼田也未能避免洪水威胁。
通过总结经验和分析困难条件,全县干部和社员争取今年丰收的干劲倍增,热情高涨。各生产大队已从各种专业队和后勤部门再次抽调出八千多名劳动力,加强田间生产,使春耕第一线的劳力经常有七万多人,占总劳力的80%。目前,全县正在突击开垦荒地、填坑塞氹、积极准备单造改双造、旱地改水田来扩大早稻面积。一个大队超计划,小队超包产,个人超定额的“三超”运动正在展开。狮岭公社西头大队决定把旱地改种早稻,把其他作物种上山坡,腾出水田,这样就扩大了早稻面积二百九十亩。现在,全县一千一百零九个小队中,有一千零二十三个小队决定扩大粮食面积二万七千多亩,其中水稻一万四千多亩,占计划种植面积5%。
花县各人民公社,针对生产上的薄弱环节,决定把增积肥料、改造落后田和搞好水利配套,作为今年夺取持续丰收的增产关键。近河的赤坭公社,根据河泥肥源丰富的特点,掌握住潮水涨退的规律,进行大挖河泥肥。靠山的花东公社采取以山养田,就地取材的办法,组织社员采集绿肥。全县新建了三个电动排灌站和大量开挖了田间排灌水沟。从2月19日到3月9日的二十天时间,全县已适时分批完成了早稻播种。播种后,全县各小队建立了一千二百多个小组,实行专人专管。


第3版()
专栏:

  碱地小麦可以高产
  农业部农田水利局土壤肥料处
华北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碱地小麦,加强盐碱地上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是争取多收夏粮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作物和人一样,需要喝水吃饭。小麦就是通过它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在不含盐碱的土壤、肥力又高的地里,这种吸水作用很容易进行;如果土壤所含水中的盐分浓度大了,就要影响根部吸水的作用,而且盐分还会把根系内部的水倒吸出来,小麦的组织因此受到破坏,很快就雕萎枯死了。
盐碱地上生长的小麦是可以高产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一、巧春灌。水灌多了容易抬高地下水位;水少了碱又压不下去,因此灌水必须适时适量。灌溉必须在修好畦田的基础上进行,要严防大水漫灌。适时早浇对发挥肥料效能,防盐保苗作用很大。
二、勤中耕。华北地区3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全年盐分不断上升的季节,及时进行中耕,可以起到切断毛细管以防止水分蒸发和盐分上升的作用。中耕后,土壤疏松,空气流通,地温提高,土壤里微生物活动加强,土壤释放的养分也增多了。据河北交河县泊镇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中耕的比不中耕的缺苗率减少24%—27%。
三、多盖肥。盖有机肥可以提高地温,加速返青拔节能力,减轻盐害。有机肥还可以改良土壤构造,增加渗水性,使盐分容易洗入底层,同时又减少了地面蒸发,隔绝了底层盐分上升。有机肥还能降低部分土壤碱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据河北宁津县张彦恒公社试验:每亩盖肥五千斤的比不盖肥的,表土二十厘米内含盐量降低了0.68%,表层十厘米地温增加一度,死苗率因此由24.8%降低到9.6%。在盖肥的同时,若有条件,可适当追施速效肥,促使小麦幼苗生机的恢复,加多次生根,并促进小麦出现新的分蘖。
四、小雨后灌溉。盐碱地在春季最怕小雨,因为在小雨前,晒成结晶的盐粒集聚地表,未溶解在水里,所以不会危害;一旦下了小雨,却又不能像大雨或洗盐水那样把盐洗到底层土里去,结果麦苗的幼根正好碰上了浓度的盐水,庄稼就会被害死。除了在小雨后,及时锄地破除地表板结,切断毛细管外,最理想的办法是及时在小雨后灌溉,以便起到泡水压盐的作用。
以上各项措施,只要因地因时综合连续进行,那么碱地麦田的肥力会不断获得改善,小麦高产多收也就有了比较可靠的条件。


第3版()
专栏:云南通讯

  在生产高潮前面
  本报记者 黄昌禄 贺世熙
云南省宜良县蓬莱公社社员已经紧张地投入了备耕活动。党的九中全会决议和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的增多,过去几年来兴修的水利工程发挥效益,以及各级组织对社员生活的妥善安排……这一切因素,使蓬莱公社今年春季生产一开始就呈现出热气腾腾的局面。
在新的生产高潮面前,蓬莱公社的绝大多数干部都满腔热情、鼓足干劲地站在运动的前面,积极领导生产。
“下马栽花”
永新管理区(基本核算单位)共有十个生产小队。生产小队是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给小队干部以具体帮助,是管理区当前一项迫切任务。
党总支委员会七个委员和管理区二个干部,分别负责深入一至两个小队,加强领导。管理区副主任路春生在第一小队发现党支部没有很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千斤担子都压在支部书记和队长的肩上,工作难干。于是帮助他们健全了支委会和队委会的集体领导,并健全了作业小组,把全小队的十一个党员分派到各作业小组去加强对社员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千斤担子众人挑。支部书记和队长看到领导和群众都在支持自己,信心倍增,工作也更大胆负责了。社员看见干部敢于领导了,也纷纷积极行动起来,很快把秧田翻挖完毕,生产蒸蒸日上。党总支抓住这个典型,马上在全管理区推广,对其它小队干部的教育也很深刻。
管理区干部对这段时间领导作风的改进,感触很深。他们把过去的工作方法比做“走马看花”,而现在却是“下马栽花”。
依靠贫农和下中农
在农村中,贫农和下中农的觉悟最高,最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对党的政策最容易理解和接受,是党在农村最可靠的支柱。在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中,依靠他们(并团结中农),打垮了封建地主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公社化以后,同样依靠他们(并团结中农)实现了生产的大跃进。但是,近两年永新管理区有一部分干部的阶级观点逐渐淡漠起来,依靠贫农下中农办事不够。经过整风整社和进一步贯彻党的各项政策,他们深深感到如果不坚决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就不能团结最广大的社员群众搞好生产。同时,广大贫农下中农社员,在进一步提高阶级觉悟之后,也迫切要求协助干部领导生产。在这种形势下,永新管理区在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等原有组织作用的基础上,又把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形成制度。
管理区和小队党组织在贯彻每一项政策或决定一件重大事情之前,都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串连发动等形式,首先在贫农下中农中征求意见。作出决定后,也首先依靠他们去贯彻执行,这对推动当前的备耕生产发生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如第三生产小队挖秧田比其它小队动手迟,一步落后,全年的生产就会被动。小队干部很着急,就召开贫农下中农座谈会,向大家说明了形势,要求全队在春节前把三十余亩秧田挖完。会后,贫农和下中农就分头下去串连发动社员,大家鼓足干劲,想了很多办法提高工效,由原来十五个工挖一亩提高到七个工挖一亩,只用了九天就把秧田全挖完了。
依靠贫农和下中农,使党与群众的关系更形亲密,下情可以及时上达。干部普遍感到办起事来有了依靠。
继承和革新
有了好的领导方法,有了群众的支持,还要有正确的生产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增产的实现。如何使生产技术措施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真正符合各个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正确的生产技术措施,应该是继承与革新的结合。怎样能做到这一点呢?永新管理区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小组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永新管理区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在“老农座谈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委员会由十三人组成,既有干部和技术员,也有社员;既有老年农民,也有中年和青年农民;既有贫农和下中农,也有富裕中农。他们大体能反映农村中几派人物对生产技术措施的经验和意见。在管理区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之下,各生产小队成立了科学技术小组。委员会和小组在管理区和小队党组织的领导下,依照生产季节的需要,协助管理区委员会和生产小队队委会拟订出每个时期的生产技术措施,由管理区委员会和生产小队队委会交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第一次开会讨论的是今年的水稻育秧问题。这个问题在委员会上引起了热烈的争论。在撒秧的节令上,管理区的干部和技术员原打算在“惊蛰”节的后五天就开始撒秧,理由是生产赶前不赶后,迟了栽秧时忙不过来。老农大多数反对这个意见,主张在“春分”节的中五天开始撒秧。他们根据的是多年的经验,秧撒早了,夜间冷冻大,秧苗难服侍,烂秧多。大家一讨论分析,这两派意见都有道理,但也各有片面性。干部和技术员想把活计尽量提前,力争主动,这无疑是重要的,但他们没有考虑到今年节令比往年提早了。根据这里的气候条件,旧历二月尾三月初还有轻霜,因此,群众中有农谚说:“二月‘清明’莫提前,三月‘清明’莫抛后”。如果在“惊蛰”后五天开始撒秧,可能遭受霜冻,对秧苗生长不利。老农们的经验也是宝贵的,但他们的经验是在过去个体生产时积累的,那时一家一户撒秧面积小,栽秧时间也短,容易抢住节令,所以能够“四月栽秧不用忙,八月谷子一齐黄”。现在集体生产撒秧面积大,栽秧时间长,如果不适当赶前一点,就不能保证在最好的节令内栽完秧。最后,委员会一致同意采用两派意见的优点,互为补充,决定在“春分”节头五天开始撒秧,到“清明”节头五天结束,这样既可以躲过霜冻,又可把节令适当提前,争取主动。经过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样研究制订出来的技术措施,交给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大家都很拥护。
永新管理区采用了上述一些领导方法,社员生产情绪饱满,干部满怀信心。他们这个领导经验,已在蓬莱公社全面推广。


第3版()
专栏:

  管好耕畜  修制农具   梁洪涛 徐振武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