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山区办粮前途无量
——广丰县十都公社石岩生产队由缺粮变余粮的调查
吴业寿 郑兆增
六石山岩高参天,满山竹木少粮田;
千古缺粮生活苦,如今余粮又余钱。
这是江西广丰县十都公社石岩大队大办粮食前后的写照。这个大队共有八个生产队,一百四十三户,五百四十人,男女劳动力二百二十个。著名的六石岩山,高插云霄。全队只是山坑里有二百一十二亩水田,平均每人三分九厘。这些田土质差,加上气候冷,粮食每亩年产量只有二百多斤,缺粮在这里是历史性的问题。1957年,全队缺粮二十多万斤;1958年缺粮十万多斤;1960年由缺粮队变成余粮队,历史上第一次余粮五万多斤。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这个大队位于赣、浙、闽三省交界处,山高水冷,岩多田少,土质很坏。马鞍山和白塔尖拔海一千米以上;只有一些
“斗笠丘”、“蓑衣丘”分布在山坑里,每天日照时间只有二至四小时。水田土质有两种,一种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的顽皮泥,占10%左右;一种是“泥脚三寸深,种谷不长粒”的浅脚沙。
在这样一个田地少、条件很差的山区里,能不能大办粮食呢?怎样改变自然条件呢?在公社党委领导下,这个大队针对山高水冷、日照短、土质差和土地利用率低等的特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开展了向大自然的斗争。下考口生产队的七亩田,有五十多丘,三寸泥,石头脚,1959年种一季晚稻,亩收二百一十五斤;社员为了扩种早稻,1960年春耕前,就烧掉山边杂柴,又把柴灰带土搬下田,全部种上早稻;由于泥土加厚、热性肥多,结果早稻亩产达二百九十五斤;在秋季又种上晚稻,亩产也达二百斤。这样两季亩产就达四百九十五斤,比上年种一季晚稻亩产增产一点三倍。石板坑生产队的枫树坞有一亩田,共十九丘,两旁高山屹立,山边杂柴盛长,每天日照只有两小时,在1959年只收二百斤;1960年春季,他们把山边杂柴都砍光,使日照时间增加到四小时左右,又在田边作好小埂,排去冷泉,种上早稻,秋季又种红薯,两季亩产达六百零五斤,增产两倍多。黄丝坑生产队的和尚山有九分田,水利条件差,沙质土,田又漏,1959年种一季晚稻遭到秋旱,只收稻谷一百七十斤;1960年,把这些田加了一层山皮泥,增加了土壤粘性,种上早稻,收稻谷四百二十斤;秋季又因地制宜种上玉米,也收了一百七十五斤。社员说:“瘦田加土、增产没谱”。由于不断地改变自然条件,扩大早稻、二季晚稻、秋杂粮、冬麦和油菜面积,这个大队在1960年早稻由1959年四十亩扩大到八十六亩,二季晚稻由十二亩扩大到七十五亩,冬种面积也由九十八亩增加到一百二十亩;一季晚稻和秋冬闲田面积相对地减少了。水田复种指数由1959年的188%提高到209%,同时还利用山坑的冲积地开垦了水田五亩,亩产达五百斤以上。
这个大队坚持抓田和抓山结合,抓主粮和抓杂粮并举的原则,大举向山要粮。1960年,他们采取按产包工,生产队包山的办法,从“小满”到“夏至”,组织了二百多名社员在山上搭棚,大种玉米山。奋战一个月,新开玉米山四百一十亩,比原来扩大了82%。王成义生产队八个劳力,一个月开荒六十多亩,收粮食两万多斤。1960年玉米种下以后,全大队就在高山上搭了一百多个防兽棚,干部和社员一起住在山上,与兽害展开搏斗;公社还派出打猎队经常剿山灭兽,因此玉米普遍获得丰收,亩产达二百五十多斤,比上年增产50%以上;全大队玉米产量达十七万多斤,比上年增长70%左右。
山区办粮前途无量
事实证明,自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山区大办粮食前途无量。石岩大队虽然粮食生产连年跃进,但是增产潜力仍然是很大的。
首先是多种门路很广:(一)从土地利用率来看,1960年全大队复种指数为209%,还有二十亩秋闲田、四十八亩冬闲田和大部分的玉米山在冬季空闲着,这些空闲田地绝大部分都可以种上作物,增产潜力很大。以黄丝坑生产队为例,土质、自然条件和劳动力,都不比其它生产队好,而这个队的土地利用率已经达到253%,比全大队平均复种指数高出了44%;只要全大队各生产队的复种指数都赶上这个生产队的水平,全大队就可以再扩大复种面积九十多亩。(二)这里山多地广,可垦荒地面积很大。1960年,由于群众办粮决心大,一年就使玉米山由原来五百亩猛增到九百一十亩。但是各生产队增种土地的幅度还不平衡。如黄丝坑生产队和下考口生产队的垦荒潜力一样,黄丝坑生产队男女劳力十三个,每人负担水田二亩二分,新开了玉米山六十多亩,使玉米产量比上年增长了40%左右;而下考口生产队十五个劳力,每人只负担水田一亩,只新开玉米山四十多亩,玉米产量只增长30%左右。如果各生产队都像黄丝坑生产队那样,做到一人顶几人用,大搞玉米山,玉米产量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三)林粮混作和间作的增产潜力很大。这个大队幼林面积大,林粮混作潜力不小,大部分玉米山还可以间作黄粟;红薯地里也能间作高粱。1960年王成义生产队在黄坦坑用了十五亩玉米间作黄粟,每亩收上了玉米三百五十多斤、黄粟五十多斤,玉米同样大增产,还额外多收了一些黄粟。在红薯地里种高粱,同样每亩多收了粮食四十至五十斤。
其次,高产多收潜力很大。这个大队1960年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增长40%,全队粮食平均每亩年产量达到七百七十六斤,但是产量增长仍然不够平衡。例如,全队粮食每亩年产高的达一千斤以上的有十亩;八百至一千斤以下的有三十亩;六百至八百斤以下的有一百三十亩;六百斤以下的有四十二亩。以地区来看,全大队八个生产队,早稻平均亩产在五百斤以上的有二个生产队,四百到五百斤的有四个生产队,四百斤以下的有二个生产队。其中马家淤生产队早稻亩产高达五百四十九斤,而上洋生产队只有三百零七斤。形成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耕作精细程度不同。上洋养猪场水库底有一丘六分田,早稻由于没有做到精耕细作,只收了四十多斤,亩产合八十斤;二季晚稻改变了耕作技术,肥多、水足、管理好,收谷一百二十斤,平均亩产二百斤。据研究,这块田的增产潜力还是很大的。石板坑生产队大江水有一分早稻,收谷一百零四斤,早稻亩产合一千零四十斤。这一分田虽然面积很小,但是它说明了山高水冷地区是可以高产的。另外,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也可以显著增产。石板坑生产队有上下两丘田,自然条件一样,上丘五分面积,种中稻和料豆,亩产合六百一十斤;下丘一分五厘面积,种早稻和二季晚稻,亩产合八百九十斤,多增产了二百八十斤。全队1960年还有荞麦、料豆等低产作物三十九亩,平均亩产不到八、九十斤;假如把这些低产田因地制宜,改种一部分二季晚稻、玉米或番薯等高产作物,产量就可以达到三百多斤,每亩田一季就能多收二百多斤粮食。
第三,山区具有很多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例如:山区肥源多;修置农具的竹木材料充足;多种经营门路广、收入大,能为增产积累充裕的资金。
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石岩大队大办粮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高举三面红旗的伟大胜利,是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的伟大胜利,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这个大队过去条件很差,1959年还是个缺粮队,由于十都公社党委坚决贯彻了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方针政策,派了三名公社党委委员驻队加强具体领导,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坚持实行“四同”,工作踏实深入,事事依靠群众,因此,大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生产上出现了你追我赶、气象万千的新局面。在领导方法上,抓田、抓山并举,抓主粮和抓杂粮并举,以及实行抓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的领导方法,环环扣紧,一着不让。从而使石岩大队在1960年起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山区大办粮食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有了党的领导,哪怕条件再差、山再高、水再冷,也是可以取得大办粮食的胜利的。(原载《江西日报》)


第2版()
专栏:

克服暂时困难 看清光明前途
睦南公社受灾生产队积极备耕
五里牌公社张家冲大队展开自上而下备耕检查活动
据新华社讯 广西宁明县睦南人民公社去年受灾的生产大队,在公社领导下,分析了当前的有利条件,发愤图强,积极备耕,力争今年有个较好的收成。现在,这几个大队,80%的冬闲水田已经翻犁结束,还积了大量肥料,春耕所需的种子,已按品种全部备齐,耕牛、农具也基本备好,为搞好春耕生产打下了基础。
睦南公社的三十六个生产大队中,有七个大队去年因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减产。去冬备耕开始后,公社抽调了三十八个干部到这些受灾队加强领导,帮助他们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暂时困难。这些干部深入大队后,首先抓思想工作。派往连堪大队的干部,广泛宣传当前大好形势后,帮助大队总结了去年抗旱斗争的经验,表扬了社员抗旱斗争的干劲和取得的成绩。接着便发动群众大摆今年生产的有利条件,鼓舞群众的斗志。经过讨论,社员摆出的有利条件有:农业第一线劳动力比去春增加35%,领导力量也加强了;种子、耕牛已基本备足;有90%的玉米地已整好、耙好,木薯已超额完成了种植计划;社员有了抗灾的准备和经验等。大家充满信心地说: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就能克服暂时的困难,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因而社员都积极投入备耕活动。现在全大队早、中造田已有75%进行了冬耕,积肥近一万担,社员们还主动修理抗旱工具,修筑渔塘、山塘、田边水沟,贮水防旱。
在帮助受灾队解决当前的暂时困难时,公社党委还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组织公社财贸、工业各行各业提早优先供应给这些大队春耕主要农具,拨出一部分公积金给他们作资金。公社农具厂也抽调了十九名工人,带着烘炉、工具,帮助七个大队建立农具修配站(组),就地修造农具。
本报长沙6日电 湖南省郴县五里牌公社张家冲大队通过群众性的、自下而上的大检查,掀起了以春耕准备为中心的生产运动。
这个大队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生产检查运动,是从十三小队开始的。按照“三包”计划,这个小队首先开展了备耕工作的全面大检查,发现全队缺许多大小农具,小队立即抽调篾、木工匠修造。这个小队边检查边行动的事实,给大队党总支很大启发,决定在全大队开展一个以生产小队为单位的大检查运动。通过这次检查,发现各小队有许多问题需要立即解决。大队立即帮助各小队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一加以解决。首先,确定以半个月的时间加紧犁完三百七十八亩板田,规定十五天到二十天内突击完成小型水利的修整任务;其次,小农具、雨具的修理添置和种子的准备等工作,也组织了力量突击。


第2版()
专栏:

发挥社员一技之长 正确处理劳动报酬
华桥公社依靠群众修造春耕农具
两个月来修造二万多件占春耕生产需要总数的70%以上
本报福州6日电 福建光泽县华桥公社采取专业修造和群众修造相结合的办法,两个多月来,共修制好各种春耕农具两万二千多件,占需要修制农具总数的70%以上。
今年,华桥公社修制农具的任务很大。为了不误农时,驻该社工作的县委副书记金有林和公社党委书记李泽海深入群众,发现很多社员都有修造农具的技术。公社党委决定采取专业修造和群众修造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组织专业工人修造农具的同时,组织有一技之长的社员群众动手修造一部分农具。全社一共组织了二百六十七个有一技之长的社员,和专业工人一道修制农具。各个生产队组织这些兼业的社员参加农具修制时,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如下做法:一,由生产队统一安排,将兼业的社员临时组织在大队农具修配站,由生产队修配站组织他们到各小队修制。各小队修制时间的先后,由生产队召开的农具修制会议上民主讨论,作出安排。二,在生产队的领导下,各个小队从社员中选择一些有技术的社员,组成农具修配小组,在生产小队就地修制。三,小队与小队挂钩商议,互相支援;技术力量较多的小队在完成本队修制任务后,到别的技术力量较少的小队帮助修制,修造时两个小队工换工,或付给工资。四,对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铁质农具和大农具如犁、耙等,主要由社办厂和专业工人负责修造,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竹、木小农具,则由兼业的社员动手修造。专业工人还通过以师带徒、老手带新手的办法,来提高这些社员的技术水平,加速春耕农具制造。
对兼业社员修造的报酬问题,各个生产队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确定合理报酬。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修补农具采取评工记分的办法,一般是以本人参加农业劳动的基本分为修补农具的基本分,并适当照顾其技术。第二,在兄弟小队做工的报酬,一是队与队按等价原则工换工,二是根据生产队统一规定的价格计工资付给现款。由于各个生产队都规定了合理的劳动报酬,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员修制农具的积极性。
此外,这个公社还组织一部分妇女、老人、儿童等辅助劳力,开展家庭副业,修造小农具如编土箕、箩筐、打棕绳、制锄头柄等。两个月来,社员家庭副业生产的土箕七千二百多担、棕绳七千五百多担、锄头柄六千八百多支、犁搭五百多副,这样既满足了生产队添修农具的需要,也增加了社员个人的副业收入。


第2版()
专栏:

全面清理 固定使用
苍渡生产队农具管修用配套成龙
本报西安6日电 陕西省渭南县固市人民公社苍渡生产队各小队,农具管得好、使用率高、修配及时。
公社化以后,这个生产队对全队的农具进行过一次彻底清理,然后采取抽水机械和水车与水井对口,大车与牲畜对口,深翻、播种机具与土地对口,小件农具与劳力对口的办法,把所有农具按各小队土地、劳力和畜力的实际需要,分别搭配固定到各小队。凡属社员原来使用的小件农具如镢、锄、镰等,宣布归社员自用、自修、自管。
由于认真建立了一系列农具管理责任制度,使农具的管、修、用配套成龙,这个队已经养成爱惜工具的良好风尚。


第2版()
专栏:

一技之长
金凤
福建光泽县华桥公社,组织两百多名有“一技之长”的社员和专业工人,一道修制小农具,加速了农具修造的速度,也提高了这些社员的技术水平。这虽然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却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公社组织的无比优越性:地无弃利,人无弃才。
广大农村中,有许许多多能工巧匠。他们心灵手巧,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许多人常常是名牌农具或著名土特产品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他们或者会编箩筐,会制斗笠、蓑衣,会自造锄头、镢头把柄,也会修理各种小旧农具。这些农村中的“能人”,过去有着这“一技之长”,或为自己谋生糊口,或为自己干活方便;总之,都是为了自己。尽管如此,他们常常辛苦经营一辈子,在旧社会里却不能落个温饱。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进展,特别是公社化以后社办工业的发展,农村中的许多能工巧匠,大有用武之地了。各种人材都不会埋没,也不应埋没。应该使公社社员的所有的“一技之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一旦贡献到集体的事业中,就会发出更大的光来。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请看华桥公社的二百六十七个有“一技之长”的社员,一旦组织起来,仅仅几个月的功夫,已修造农具二万多件,占全公社需要修造农具数的70%以上。
领导上的责任,就在于善于发现和发挥这“一技之长”,并使更多的人具备“一技之长”以至“数技之长”。这是充分依靠群众,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分散的力量汇集成统一的巨大的力量的途径,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所十分必需的。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安排经济作物面积
四川简阳县平泉公社和平管理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全面安排经济作物的生产。目前,棉花、烟叶、花生等作物,已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种植面积落实到地块。
总结预防早稻烂秧经验
广西陆川县城厢公社?塘大队,发动群众总结早稻适时播种不烂秧的经验。
经过总结,各小队确定把过去一般在“惊蛰”前后才开始播种的早稻迟熟种,提早到“立春”前后开始播种,并选出晒种浸种、制秧地用肥、精整秧地和播种的能手,积极进行育秧准备工作。
派拖拉机帮耕板田
安徽萧县黄口公社抽出拖拉机重点帮助劳畜力少、板田多的大队抢耕板田,大大地加快了这些队的翻耕进度。
表演鉴定新式农具
黑龙江绥化县宝山公社新立管理区通过表演鉴定的办法,推广了四种六十多台新式改良农具。这些农具是四随播种机、万能?耙、苞米点播机、割茬子机。
加速棉籽脱粒
湖北宜都县新场公社积极加速棉种脱籽,提早进行药剂处理。目前,全社十一个生产队已脱粒棉籽七十五万斤,这些棉籽陆续运往熏蒸仓库保管。


第2版()
专栏:

捕猎黄羊十多万只
从内蒙古自治区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到最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目前有成千上万各族人民组成的狩猎队,乘马持枪在追捕各种野生动物。各地已猎获了大量的狍子、野猪、驼鹿、马鹿、野鸡、野兔等。其中,猎获的黄羊数量最多,截至1月15日止,已猎获黄羊十多万只。
黄羊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多的野生动物。现在,黄羊正是膘满肉肥的时候,为了猎获更多的黄羊供应城乡人民需要,自治区专门成立了打黄羊指挥部,对各地参加打黄羊的狩猎队,作了统一安排,帮助猎手们解决所需要的枪弹和御寒用品。
各地参加打黄羊的猎手们,总结过去猎捕黄羊的丰富经验,把猎捕的技术进一步提高。猎手们根据黄羊生活特性和活动规律,想出早晨打,夜间打,围打等许多有效大量捕打的办法。在早晨,他们利用黄羊撒尿时间很长的特点,以优势力量从四面八方围打;夜间捕打时,猎手们把汽车或摩托车开出去,接近大群黄羊时,灯光突然照射,黄羊立即迷失方向,聚集成堆,这时用连发枪射击,大群黄羊应声倒下。
(艾)(附图片)
神枪猎手们坐着摩托车奔驰在草原上打黄羊
新华社记者 宝音朝克图摄


第2版()
专栏:

冰下捕鱼一千二百万斤
内蒙古自治区各国营渔场的职工和许多公社的社员,正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凿冰捕鱼。据最近统计,全区冰下捕鱼已达一千二百多万斤。
自治区规模较大的冰下捕鱼场,捕鱼成绩都很出色。以出产全国有名黄河鲤鱼的河套地区,所有的湖、泊、河流全部开放,目前,这个地区各公社生产队已有七百多人组成专业队,携带鱼网三百副参加冰下捕鱼。占自治区水面一半以上的呼伦贝尔盟,全部湖、泊、河流开放后,由于各公社生产队发动社员进行冰下捕鱼,坚持实行了评工记分,按劳取酬,超额奖励的办法,同时把捕获的鱼一部分用来改善社员的伙食,一部分出售增加社员的收入,大大激发了社员劳动的积极性,从开始冰下捕鱼到现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已捕捞到鲤、鲫、鲶等各种鱼一百九十多万斤,大大超过往年捕捞的数量。     
   (丁)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的珍禽异兽
内蒙古是我国野生动物出产最多的地区之一。据初步调查,已发现的各种可供猎获野生动物有四十多种。其中珍贵罕见的有栖息在巴彦淖尔西部草原和沙漠中的野马、蒙古野驴、野骆驼;有经济价值最高,也是最美的动物雪豹,栖居在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的马鹿、驼鹿(蒙古名犴达犴),品种不仅名贵,而且数量也不少,在这些地区还有数量很大,肉很肥美的狍子、野猪,皮毛价值很高的水獭、旱獭、猞猁、松鼠,仅旱獭皮过去最高年产量曾达到十二万张,在大兴安岭和巴彦淖尔盟境内的贺兰山还有麝、紫貂,大青山出产有皮毛很珍贵的青羊及肉味鲜美每只可杀肉二百斤左右的盘羊。
在自治区广阔的草原上,不仅有皮毛细软的沙狐、赤狐、香鼠、艾虎等许多种野兽,而且还有数量大约在几百万只以上的黄羊,每只重四十斤左右,肉肥美与一般羊肉相似,所以黄羊肉不仅为自治区城乡人民广泛食用,而且还远销京津。
自治区出产的珍禽也不少,据呼伦贝尔、哲里木、昭乌达、乌兰察布四个盟统计,各种野禽年产达四、五十万对。


第2版()
专栏:

上海市浦东县严桥人民公社同心生产队,在多种一般高产冬菜的同时,重视生产细品种蔬菜,以满足城市人民对蔬菜的多种多样的需要。 新华社记者 唐尤仁摄
第六小队改平种为起畦栽培,这是社员们正在青菜田里施肥。
在温室种植的番茄已结实累累,大量上市。
第九小队社员正利用零星地培育香韭芽。
这是一种新品种的生菜,它像一朶绿色的鲜花,富有营养,只要放在开水里一泡就可以吃,又嫩又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