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掌握风灾规律争取高产多收
六洛大队干劲足办法好备耕扎实细致
六洛大队地处高寒山区,每遇大风,飞沙走石,禾稻翻根倒地;今年党支部发动群众总结了四季风向规律,提出了合理种植的生产规划,并大量选用抗风优良品种,为争取今年农业丰收打下基础。
本报讯 广西蒙山县东风公社六洛大队根据本地山高风大,常年受风灾威胁的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制订今年的生产规划,及早作好防御风灾的准备。
六洛大队是高寒山区,一年四季都刮大风。每遇狂风,飞沙走石,禾稻翻根倒地。1957年前,连年遭风灾,粮食减收,每年要国家供应一、两万斤粮食。人民公社成立以后,由于扩大了旱地作物,粮食不断增产。去年,这个大队遭受了几十年来未有过的大风灾,总产量仍比1959年增产3.1%,不但达到粮食自给,还交售了三万多斤公购粮。
大队党支部为了争取今年有个好的收成,在制订今年的生产规划时,发动群众总结了预防风灾的经验。经过大家总结,基本掌握了四季风向的规律:从3月末至中秋节,刮的是大南风,其中在6月有阵西风;从中秋到次年清明,多刮大北风,以9、10月时的北风刮得最猛,对晚稻影响最大。
找出了风向的规律以后,各小队又根据本小队的具体情况,提出作物的种植计划。第一小队的社员在讨论时,提出对早、晚稻,水田、旱地的品种都要合理安排,尽可能避过常年出现风灾的时间。他们认为,在白沙土水田里,早稻最好种南宁粘,因为这个品种可以提前收获,使晚稻提前插秧,提早抽穗扬花,避过9、10月的大风。晚稻最易受风灾,在安排品种时,老农莫明才提出,最好用鸡嘴粘良种,因为这个品种秆子矮,不易倒伏,耐寒,不易脱粒,可以挡得住一般北风。大队党支部根据各小队的计划,按各小队的土质、品种情况,作出了全大队的大体安排。
为了尽量避开风灾损失,经过各小队讨论,同意了大队作出的扩大旱地种植面积,开荒一千一百亩扩种木薯、红薯等旱地作物的计划。各小队并提出了种植各种旱地作物的意见。如第一小队社员提出,他们队风大,不宜种高秆作物,宜种红薯、芋头。第四小队社员提出,新开的山荒,除了种木薯、玉米外,头年可以间种山芋头,第二年间种红薯、大薯,第三年间种套种油茶。党支部经过调查研究,觉得这些意见是正确的。
由于充分发动群众讨论,因而各小队的备耕工作都得到顺利开展。各小队对深湴田、锈水田等各种不同土质的田,要用什么肥料,怎样沤制,都作了安排,分别设了沤肥点,边积边制边运,使积肥工作搞得又快又好。现在,全大队计划开荒的山岭,已全部完成砍山计划,并已开出荒地近二百亩。


第2版()
专栏:

干劲第一
丁山
六洛大队巧避风灾争取高产的消息对人很有启示。
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要想把事情办好,把生产搞好,就得有一股干劲,敢于向困难作斗争,并且有正确的斗争方法。六洛大队向风灾作斗争的经验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困难有大有小。只要积极正确地向困难作斗争,大困难会变成小困难,小困难变成无困难;不积极地向困难作斗争,小困难反会变成大困难。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总是同时存在的,这是矛盾统一的辩证法,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就能在斗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作工作如此,搞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就以六洛大队的情况来看,山高风大不利生产,这是困难,但山区可垦荒地多,能扩大耕地面积,多种就能多收,这又是十分有利的条件;常年风大是不利条件,但风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又有大有小,这又有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如此等等。这个大队正是因为充分运用了有利条件,去年虽然遭受了几十年来未有的大风灾,粮食仍然比1959年增产,而且由过去每年要国家供应一两万斤粮食变成交售公购粮三万斤。
六洛大队的经验告诉我们:改变不利条件,克服生产中的困难,关键在于鼓足干劲。有了干劲,才有可能发动群众摸清本地区天时地利的特点,找出风灾发生的规律和战胜风灾的正确方法;没有干劲,就不敢向困难作斗争,就不可能动员群众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就不能战胜困难。
干劲,是做好一切工作、搞好任何生产的首要条件。不干,田里长不出庄稼,工厂里产不出钢铁;不干,再好的水源不能利用它来浇地,再多的肥料不能利用它来肥田;……只有鼓足干劲,才能充分运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把可能变成现实,不断地把生产从一个高潮推向又一个新高潮,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更大的胜利,取得全年农业生产的丰收。现在“雨水”已过,“惊蛰”将临,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就要来到了。为了争取今年农业好收成,让我们鼓起更大的干劲,热情高涨地投入春耕生产吧!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春临大地耕种忙
春临大地耕种忙
林区大种粮食
广东各林区公社大搞林粮间种,力争林区粮食自给。据广四、高州、德封等十个森林较多的县统计,已烧山斩青三十六万二千多亩,开荒整地四十万多亩,种下了一批甘薯、玉米、粟类等杂粮和春收早熟作物。
抢墒播种春小麦
新疆塔里木河畔的沙雅县卫星古力巴克公社一九六一年首批垦荒播种社员跋涉二百余里,开赴草湖荒地,开始抢墒播种春麦。
全社六千亩春麦在二月底将全部种完。
精选良种播早稻
福建华安仙都公社市后大队,目前已播下早稻种九千三百四十多斤。播种时,他们采取先晒种、扬筛,去杂去稗,再盐水选,温汤催芽;秧田选在阳光充足、避风的地方;秧田犁透耙烂,下足基肥,种后专人管理,秧苗生长良好。
利用水田种玉米
广西靖西县水田玉米播种计划接近完成。全县到二月十九日止的统计,已种上田玉米十二万二千多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四点二。
开荒地种春小米
贵州兴仁县白层公社各生产队,利用荒闲土地,抓季节适时播种春小米。
今年各生产队小米的种植面积,将比去年扩大百分之三十五。
多插双季早稻
大跃进中才开始推广双季稻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各农业生产合作社,正抓紧时机栽插双季早稻,现在全县已栽下早稻一万多亩。
及早准备抗旱播种
内蒙古宁城县天义人民公社岗岗营子大队加紧准备抗旱播种。目前,全大队准备播种的农田,百分之九十已经送上了粪;为了保墒,已把二千八百亩地镇压了一遍,春播需要的犁杖、车辆和绳套等农具也全部备好。
扩种多穗高粱
浙江义乌县一九五九年试种多穗高粱,产量一般比当地土种高粱高百分之五十左右。
目前各公社正在积极准备扩种。
一早百早备耕主动
吉林省伊通县景台人民公社备耕工作早又好。现在,全社积造的肥料已比去年全年的施肥量多百分之三十,其中百分之八十已送到地里。全社农具的检修工作也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六十。


第2版()
专栏:

干部下田劳动 群众劲头更足
温江专区万名干部深入田间参加生产指挥生产
南充地委率领各级干部下田田间生产热气腾腾
本报讯 据四川日报消息:中共四川温江地委坚决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小春田间管理的指示,要求各级干部在生产劳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全区从地委到公社,在各级党委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共有一万多名干部下到田间,和社员一起劳动,通过劳动领导生产。
又讯 2月19日下午,中共南充地、市、县委书记们分别前往南充市郊火花公社、舞凤公社、南充县蟠龙公社,参加小春和蔬菜田间管理的劳动。在他们的带动下,地、市、县各级部长、局长和大部分干部也都解衣挽袖、脱鞋下田,和广大社员一齐投入小麦、油菜、蔬菜的田间管理和积肥造肥运动。
这一天下午,天气阴沉,社员们身上还穿着棉衣;但是,他们心里却热气腾腾,不能平静。火花公社的社员们,知道了地委代理书记卫广平刚从南部县检查工作回来,没有休息就下乡和他们一起劳动,更是情绪激动,工效比往常大大提高。舞凤公社第一管理区社员朱昌福、王振华、周昌贵等,刚吃过午饭正在休息。他们一听见管理区党支部副书记林华安说地委孙桂林、曹庭明副书记下来参加管理小春,扛起锄头就下田,提前出工。第六管理区第五生产队的社员们,听说地、市委书记下来和他们一起劳动,出工比以往更加积极,有十多个社员争着担粪上山?麦子。许多公社干部、搞生活福利和多种经营工作的社员,也都挤时间下地劳动。这一天,南充城内和乡下,到处都出现了干部参加积肥运肥、淋灌小麦等劳动的热潮。
地、市、县委负责同志,参加劳动时都很认真负责,给群众树立了榜样。地委孙桂林、曹庭明副书记,在舞凤公社第一管理区的蔬菜地里,带领四、五十个干部帮助社员们挖蔬菜地的空行子。孙、曹两位副书记年纪虽比其他干部大,但是,挖土的工效却很高。在旁边做活的社员们看见了,都感动地说:孙副书记、曹副书记来劳动,回回干活都十分认真,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地委负责同志看到社员们劳动很积极,也十分高兴。在休息的时候,孙桂林向曹庭明说:“领导干部一参加劳动,社员的劲头更足。各县县委书记通通脱鞋下田劳动,突击搞它十天半个月,小春生产一定会搞得更好。”曹庭明说:“工业干部也要经常下乡劳动,不然怎么能支援好农业呢?”
这天下午,到处呈现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争取夏收多打粮的一派好景象。在中共南充地、市、县委书记的带动下,火花、舞凤、蟠龙等公社的一些需要浇灌的小春、蔬菜,都淋灌了一次;另外,还积、造了很多肥料。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评论摘要

脱鞋下田 领导生产
当前是小春作物田间管理的重要阶段,搞好这段时期的田间管理,夺取小春作物丰收就大有可为。
组织和领导好农业战线上这一生产高潮,首要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农村工作干部要立即奔往农业生产第一线,脱鞋下田,带领群众一齐劳动。通过参加生产,及时发现问题,正确指挥群众的生产活动。经验证明,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参加生产,领导生产,这一行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动员力量,可以极大地鼓舞群众的生产热情。有些地方的农民说:“干部能下海,群众能擒龙。”可见,干部的一举一动,对群众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干部也只有深入田间和群众一起劳动,才能及时了解实际情况,真正作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也才能更正确地指挥生产。
要切实做到整风整社和生产紧密结合,使之互相推动。整风整社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搞好生产,搞好生活。当前生产能否搞得好,是衡量整风成果的重要标志。
为了既把整风整社搞深搞透,又把紧迫的生产任务切实抓好,有些地区采用了分两班人马的办法,一班主要抓生产,一班主要抓整社。两班人马很好地配合,做到通过领导生产发现问题,为整社提供准确细致的情况;通过整社贯彻政策,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又进一步促进生产。这些方面的经验各地要注意及时总结推广。
  (摘自《四川日报》社论)


第2版()
专栏:

陕西灌溉麦田近二百万亩
麦产区群众千方百计加快进度争取多浇
本报西安27日电 陕西省适时浇灌小麦返青水。全省从立春到2月25日的二十天内,已灌麦田一百九十多万亩。
陕西大部分地区去冬以来雨雪稀少,特别是占全省小麦总面积65%以上的关中地区,已有一百一十多天未降透雨。因此,抓紧时机,浇灌返青水,就成为争取今年小麦获得丰收的关键。
大荔县“立春”后,全县以一万七千多名劳力,组成了三千二百多个灌溉专业组,除开渠放水灌溉外,还以二千五百多部水车和八十多台抽水机进行井水灌溉。为了不失时机,采用分班办法日夜抢灌,有效地加快了浇灌进度。
三原县为了扩大春灌面积,除在春节后组织六千多名劳力,抢修玉皇阁水库的渠道收尾工程外,还以生产队为单位,出动六十六部机井架打机井,随打随灌。
洛惠渠灌溉区各公社利用轮流停水的机会,发动社员整修渠道和检修排灌机械,到目前已整修好大小渠道二百六十多条,新建和修复各种建筑物一百零四座,安装和修理排灌机械一百四十多部,并训练灌溉技术人员四百五十多人。


第2版()
专栏:

清易镇大队水肥混浇岭坡麦田
本报讯 河南巩县回郭镇公社清易镇大队,各生产队分别采取畦浇、点浇、茅粪兑水浇等办法,浇灌岭坡地麦田。
清易镇大队有57%的麦田在岭坡高地。到1月底,大部分岭坡麦田已施了一遍追肥;但是这些麦田由于底墒较差,苗小根浅。为此,大队党支部召开了干部、老农、技术员会议,专门研究了岭坡地麦田的防旱保墒问题。大家一致的意见是:靠近天坡水库的第七、第十生产队,利用水库存水争取把能浇的麦田浇一遍;其他队可将地头、地边、路边水囤进行统一规划,在留足春季栽红薯用水的前提下,进行点浇;远田薄地可利用茅粪兑水浇;全部麦田争取浅锄镇压一遍,防旱保墒。随后,各生产队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分别组织了劳动力和工具,积极展开了浇灌岭坡麦田的运动。


第2版()
专栏:建议

充分利用蜜蜂增产油菜籽
李俊
蜜蜂授粉增产效果显著
近年来,油菜平均每亩产菜籽五十到七十斤,但丰产田每亩产一百五十到二百斤以上。产量悬殊很大。
要提高油菜单位产量,利用蜜蜂给油菜授粉是一项很有效的增产措施。1958年江苏兴化县在大面积的油菜田里,配备了蜂群,使油菜获得全面增产。并且在一个月的油菜花期,每箱蜜蜂还取到了三十五斤蜂蜜。浙江慈溪、四川忠县、湖北松滋、陕西南郑、上海南汇等五个油菜丰产县,也都是养蜂重点县。
1959、1960两年中,在福建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等六个单位试验证明,经过蜜蜂授粉的油菜结荚提早四到六天,有效荚增加28.5%到185.6%,无效荚减少24.5%,落花果荚减少39.5%,菜籽千粒重提高一克,种子出油率提高4.62%到10%,种子发芽率提高到95%。从以上各地试验证明,可以肯定蜜蜂为油菜授粉不仅增加产量,还能提高菜籽的质量。
油菜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授粉结实率很低。蜜蜂是最有效的授粉昆虫。在它采集活动的同时,全身携带大量花粉粒,它能迅速而均匀传给油菜大量的异株花粉,给雌蕊有充分选择授精的机会。因此大大减少了油菜的落荚和无效果荚。
油菜花是无限花序的植物。开花期比较长,后期所开的花,往往由于花粉不足,不能充分授粉结荚,通过蜜蜂授粉,绝大部分的花可以充分授精结荚。利用蜜蜂为油菜授粉,在不增加耕作投资,不扩大耕地面积的条件下,可以增加油菜产量,提高菜籽质量,并且还能采收大量蜂蜜。这是一举数得的增产措施。
建议各地推广这项增产措施
为了利用蜜蜂为油菜授粉增产,实现油菜与蜜蜂双丰收,特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在田间规划方面,大约每五至十亩油菜要配备一群蜂,在大面积产区最好每五百亩设置一个五十到一百箱蜂的蜂场。蜂箱应该散放,场与场的距离不可太近。因为蜜蜂太少对采蜜有利,对授粉不利;蜜蜂过多,对授粉有利,对采蜜不利。
2、我国西南地区是全国油菜主要产区,同时也是全国蜜蜂最多的地区。这是生产的有利条件。但是平地油菜多,山地蜜蜂多,蜂窠距离油菜太远不能起授粉作用。这又是对生产不利的一面。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提倡土法饲养的蜜蜂“过箱”。把蜜蜂从原始的饲养方法和自生自灭的窠穴中解放出来。1959年四川油菜重点产区崇庆县,把全县一千六百多桶用土法饲养的蜜蜂全部过了箱,采用了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配备在全县油菜田里,结果不但全县油菜获得丰收,还采了一百吨蜂蜜。
3、在我国西南地区,土法饲养的蜜蜂约占全国总蜂群的50%左右。要把这些土法饲养的蜜蜂“过箱”,必须首先解决蜂箱、窠础机、摇蜜机三大主要蜂具。欲达此目的,必须积极开展群众性的蜂具改革运动,广泛利用土材料、土办法创制各种改良蜂具。
4、目前全国各地养蜂技术发展很不平衡。西南地区,特别是离开大城市与铁路较远的地方,养蜂技术还很落后,必须积极开办训练班,大量地为人民公社培养养蜂员。
5、西南有些省份,2、3月油菜就开始开花。这些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力量,组织各地蜂场,到油菜产区放蜂。最近几年以来,山西、湖北、江西等省已有不少蜂场这样做了,今年应该进一步推广。


第2版()
专栏:

河津的今昔
这组灾区今昔对比的图片,是反映山西稷山河津公社(原河津县)的人民在不同时代遭遇自然灾害的不同情况。
1960年,河津公社遭受百年少有大旱,全年无透雨,干土层达八寸以上,在严重旱灾侵袭的同时,还受到了风、虫等灾害的袭击。河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公社组织的优越条件,与天灾展开了顽强斗争,挖井修渠,增添排灌机械,全社浇灌了八万亩土地,终于减轻了灾情。收获的粮食比公社化前的1957年仅减产6.2%,比解放初期的1949年提高了28.3%。现在,河津公社的农民正在积肥送肥,热热闹闹忙备耕,争取今年有一个好收成。
1877年(光绪三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929年(民国十八年),河津也曾遭受过严重的旱灾。历次灾情都比去年小,但有数以万计的饥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对比之下,发人深思。  新华社记者 董荣贵摄河津人民公社辛村管理区副主任吴英科(右二)在和社员们讨论今年的增产措施。河津人民公社全面展开了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图是城关管理区第十五生产小队的社员正在为小麦加水、加肥,力争多收。早春来到了河津人民公社吴家关村,人们正忙着为春耕生产运送肥料。这一幅解放前的旧照片,记载着1929年(民国十八年)天灾之后,人民生活陷于绝境,河津城里的饥民奄奄一息(照片为原上海申报馆所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