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编辑的话

安化不断改进领导方法
深入实际 解剖麻雀 全面发动
抓点又抓面 全线迎春耕
本报讯 据新湖南报消息:中共湖南安化县委运用点面结合(个别与一般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指挥当前备耕工作,领导广大农民掀起了全县范围的春季生产热潮。
安化县委去年秋后在深入贯彻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时,就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领导方法,绝大部分县委委员分头深入第一线,建立基点,解剖麻雀,摸索和总结经验,以指导全面生产。当时,部分干部中曾出现了蹲在基点埋头干的现象,放松了对全面工作的领导,以致点面脱节。去年12月份,全县对冬季生产进行了全面检查评比,被评为先进单位的大队和小队中,有50%的大队和61%的小队都是县、社工作的基点,绝大部分后进大队和小队都是县社干部放松领导的单位。发现这个问题后,安化县委及时分析了原因,进一步研究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更清楚地认识到:抓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全面工作。因此,必须着手在点,着眼在面,把点面一齐抓起来。
安化县委为了正确地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作了对基点与对全面工作的领导力量安排和时间安排。县委四个书记,一人掌握全盘,一人定期下乡边做基点工作边做全面工作,两人经常驻社、队做基点工作。二十个县委委员,除六人留机关管理日常工作外,其余的都深入基层,把办好重点与分片指导的工作结合起来。县委还建立了定期碰头等联系制度,交流点、面的情况和经验。驻社、队的县委委员,在十天当中,一般用七天时间抓基点工作,三天时间抓全面工作。这样就能点面兼顾,充分发挥了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作用。县委所抓的十四个重点小队,分布在十三个公社,代表着各种不同类型。每项工作,重点先走一步,作出样子。把不同类型的点的情况和经验汇集起来,对全县各个不同地区的情况就能了如指掌。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推广不同经验,使领导更加切合实际,避免了一般化的毛病。
县委领导干部包点又包片,以点作为工作根据地,分片建立指挥网,保证了对全面工作的及时指导。全县按照地区条件,共划分为五个指挥区,每个指挥区平均有四个公社,由经常下乡的两个书记和三个常委包干负责。他们采取“看”(及时检查)、“传”(及时传播经验,传达上级党委的政策和指示)等方法推动全面工作。这样,不但能及时推广基点的经验,而且可以使点面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如负责指挥烟溪片的县委委员王平常,除了以大部分时间做重点的工作外,还经常通过电话、书信和抽出时间巡回检查,及时指导了全片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基点的作用,下乡的每个县委委员还在重点小队中搞各种试验田,以便深入推进基点的工作。他们不仅有比较长期固定的基点,还根据需要,有目的地开辟临时工作点。比如,在积肥时,哪个小队积肥搞得好,就去总结经验,然后广为传播。今年1月以来,下乡的县委委员除认真地做好基点的工作外,还开辟了临时工作点四十一处,搞了各种试验三十多项,使经验成龙配套,有力地指导了全面工作。今年的备耕工作任务很大,时间又很紧迫,究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开始县委胸中无数;后来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情况和经验汇总起来加以分析研究,确定了领导当前生产的部署:集中劳力,加强劳动管理,开展劳动竞赛,开展数量和质量并举、集体积肥和家庭积肥并举的积肥运动,开展对春收作物的培育管理运动。这样便全面地推动了全县的备耕工作。
在领导备耕中,为了使点面更好地结合,县委还摸出了“三个字”的工作方法:即查、带、看。“查”是以小队为单位,对每一段的生产进行检查评比,及时发现问题,促进生产的平衡发展,全面跃进。“带”是以重点为中心点,在劳逸结合的原则下,组织生产竞赛,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看”是运用田间会师和现场会等方式,组织小型参观,及时总结传播先进经验。
由于正确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目前,安化县每亩水田已积好肥四十四担,种籽、农具已基本备好,春熟作物大部进行了中耕追肥。全县干部和农民群众正进一步鼓足干劲,迎接春播春收,争取打响今年农业生产的第一炮。抓得好!
安化县委运用点面结合的领导方法,全面抓紧生产,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备耕高潮。抓得对!抓得好!抓得适时!
点面结合,即个别与一般结合,是我们党一向倡导的工作方法。但如何用得好,用得适时,什么情况下着重抓点,什么情况下着重抓面,如何因地制宜地推广点的经验,则是一种领导艺术。在当前春耕季节已经迫近、春耕生产成为农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时候,全面发动最广大的群众,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对争取今年的农业丰收,是十分迫切十分重要的。安化县委对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得既正确又适时,因而这个县的备耕运动就开展得既广泛又深入,既热烈又扎实。
点面结合,是从实际出发的辩证的方法。抓点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经验更好地推动面。点是局部,面是总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领导生产的总目的,最终是在于达到全面提高,增加总产量。希望各地都能像安化这样,抓紧时机,鼓足干劲,全面抓紧生产,掀起春耕生产高潮!


第1版()
专栏:

因地制宜贯彻“八字宪法” 充分发挥现代化机械效能
各地国营农场职工积极备耕
新华社27日讯 黑龙江、新疆、华南、内蒙古等垦区和其他各地国营农场的职工正在积极准备迎接春耕,力争今年为国家生产更多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季节较早的南方和新疆南部部分农场已经开始春播。
今年各地国营农场在春耕准备中,注意因地制宜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积极开垦荒地等几个关键问题。黑龙江、新疆、华南和内蒙古等几个大垦区和其他地区许多大型农场,因为春耕田间作业主要将由现代化农业机械担当,因此在备耕中特别抓紧农机具的检修和配套。牡丹江和合江两垦区由于去年长时间在雨涝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机具损坏比较严重,因此采取许多有效措施加紧赶修,以保证春耕需要。合江垦区大尔基河农场一分场职工用代、造、找和恢复旧品等办法,克服原料和配件不足的困难,利用拣集的废品制造了大量零件,满足了农机具抢修的需要。河北芦台、柏各庄,河南黄泛区,湖北东西湖,湖南大通湖,安徽宣郎广等农场除加紧抢修农业机械外,还修理制造许多小农具,使各种农具在春耕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各农场还举办训练班和通过检修,培训机务人员。全国著名的机务标兵侯正元、郝焕文等,都到各地农场巡回传授技术,推动了学、赶、超、帮的竞赛。
今年国营农场由于计划播种面积扩大和要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肥料的需要大大增加。各地农场从去年秋收结束以后,就大抓积肥。合江垦区的宝泉岭农场利用附近大片草炭资源烧肥、熏肥,制造优质肥料。新疆垦区许多农场发展畜牧业,积存了大量羊粪,现在正用汽车和马车把这些精肥送到田里。
为了满足春播对优良品种的需要,农垦部门组织各垦区、各农场调剂良种。合江垦区已调出一部分大豆和春小麦良种,支援去年因为受涝以致种籽不足的牡丹江垦区。各地农场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精选和处理种籽,以提高种籽的发芽率。
根据去年抗灾斗争的经验,各地农场还进行水利工程的配套,以增强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建成的水利工程,增加蓄水能力三亿立方米,可以扩大灌溉面积。牡丹江垦区完成水利工程一千二百四十六万土石方,其中95%属于治涝蓄洪配套工程。许多国营农场继续进行清浚渠道和兴修支渠、毛渠等田间工程,保证春季灌溉和排涝的需要。
农垦部和各地农场为了不失时机地完成春耕生产任务,在备耕期间加强了调查研究工作,从实际出发领导生产。黑龙江地区的萝北农场八分场利用冬季休整期间,采用干部、技术人员、先进生产者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大面积丰产经验,发动全体职工共商增产大计,具体地落实了因地制宜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措施,大大增强了职工们完成增产计划的信心。农垦部组织了几个工作团,帮助各垦区和农场根据各地不同条件指导好生产。
今年我国国营农场的春耕生产准备工作,是在去年生产抗灾取得很大胜利的形势下展开的。去年,各地农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群众性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增产节约运动。虽然华北、华南、西北、西南地区的农场较普遍地遭受旱灾,东北和沿海地区的农场普遍遭受台风和洪涝灾害,但广大职工同自然灾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使生产建设事业仍然获得显著发展。仅开垦荒地一项,面积就超过1956年到1959年四年开荒面积的总和。现在,全国国营农场耕地面积比1959年增长63.7%,农业机械化系列化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农垦部各直属垦区去年秋冬两季翻耕的土地,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倍。所有这些,都为今年国营农场的春耕生产造成了有利形势。(附图片)
右图:黑龙江省国营赵光农场前进分场第二生产队修理小组的人员在赶修春耕农具
新华社记者 冯锦亭摄


第1版()
专栏:

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27日讯 以康斯坦丁诺夫为首的苏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同我国人民一起欢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一周年并在进行参观访问以后,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今天到机场欢送的有: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会长廖承志、李德全、邵力子,代理秘书长张致祥,《红旗》杂志副总编辑胡绳,北京市中苏友协副会长曹靖华,以及首都各界人士王照华、郭明秋、贾庭三、梅兰芳等。
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今天也到机场欢送。
在首都机场上,北京少年儿童向代表团成员献了鲜花。
苏中友协代表团在我国的半个多月期间,在各地参观访问了工厂、人民公社、学校和游览了名胜古迹,同我国工人、公社社员、学生和各方面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会见,受到热情的欢迎。
苏联驻中国大使契尔沃年科和使馆外交官员今天也到机场上送行。


第1版()
专栏:

刘少奇主席 周恩来总理 陈毅外长电唁摩洛哥国王逝世
新华社27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27日打电报给摩洛哥王国副首相穆莱·哈桑王储殿下,对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逝世表示哀悼。唁电全文如下:摩洛哥王国副首相穆莱·哈桑王储殿下:
惊闻贵国国王穆罕默德五世陛下不幸逝世,谨致哀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
1961年2月27日
新华社27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27日打电报给摩洛哥王国副首相穆莱·哈桑王储殿下,对摩洛哥王国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逝世表示哀悼。唁电全文如下:摩洛哥王国副首相穆莱·哈桑王储殿下:
惊悉摩洛哥王国国王穆罕默德五世陛下不幸逝世,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殿下表示沉痛的哀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1961年2月27日
新华社27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27日打电报给摩洛哥王国代理外交大臣艾哈迈德·布塞塔,对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逝世表示哀悼。唁电全文如下:摩洛哥王国代理外交大臣艾哈迈德·布塞塔阁下:
惊悉贵国国王穆罕默德五世陛下不幸逝世,特此电唁。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 陈 毅
1961年2月27日


第1版()
专栏:

河北加速培训农业机械技术人才
近万名农业机械手走上第一线
本报天津27日电 河北省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部门通力协作,采取上下结合、分级负责的办法,积极帮助县社拖拉机站培养训练技术人材和机务管理干部。全省第一批培训的拖拉机驾驶员、农具手、修理工和站长、机耕队长共有三万二千七百多人,并有近万名驾驶员、修理工、农具手已经结业回到生产第一线。
河北有三百七十八个公社建立了拖拉机站。全省拖拉机保有量比1957年增加了一点四倍,今年还将继续增加。原有技术力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加以今春机耕任务很重,迅速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农具手、修理工、机耕队长等技术人材和机务管理人员,已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去年11月间,河北省在“宁肯让人等拖拉机,不让拖拉机等人”的思想指导下,按照分级负责的办法,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工作。省市以上的工业生产部门先后派出了一千多名老技术工人,帮助县、社培训人才。各地选派的学员都是政治条件好、有一定文化水平并热心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青壮年社员。第一批学员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占80%以上。
河北省采取了长期培训与短期训练相结合和农业技术专业学校培养与师傅带徒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并实行现场教学,以拖拉机当教材,边检修、边讲解。这样,时间短、收效快,很受群众欢迎。清苑县以十八台应大修的拖拉机作为教材,一边讲机器的原理和性能,一边进行实际修配和驾驶操作。两三个月的时间,学员就学会了开车、维护保养和排除一些小故障的本领。许多工厂还和公社的拖拉机站的实习生订立包教包学合同等,为公社培训修理工。
为克服师资不足和教材缺乏的困难,工厂、汽车运输部门还协助各县开办了比较大型的拖拉机驾驶员、修理工短期师资训练班,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和技术员担任教师,自编通俗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解拖拉机构造原理和维护保养、检修知识,很受学员们欢迎。各地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向学员讲解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
河北省同时发动各拖拉机站原有的驾驶员、农具手、修理工开展“一职多能”的竞赛,学会机器维护保养和检修的本领。目前,全省每台拖拉机都配备了一名技术熟练、能单独作业的驾驶员。并从老驾驶员中选拔政治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驾驶员,培训为修理工、技术员和机耕队长,以加强拖拉机的维护保养和领导力量。


第1版()
专栏:社论

迅速为农业机械化培养干部
我国农村的农业机械正在逐年增多。这是1958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大跃进的巨大成果之一。三年来,我国农业排灌设备增加了八倍左右,拖拉机增加了两倍左右;许多地区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重点省市,今年还将会得到更多的拖拉机和排灌机械。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迅速地有计划地培养一支使用和管理农业机械的技术队伍,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完成得愈好,就愈有利于争取今年的农业丰收和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证。但是,技术要由人来掌握。如果只有农业机械,而没有驾驭使用它的人才,农业机械便是死的东西。有的群众说:“机器好,机器好,没有技术开不了。”确实如此。有了机器没有会开的不行;有了会开的没有会修会保养的也不行;有了会开的、会修的、会保养的,没有很好的调度管理人员,也还是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要掌握这些机械,充分发挥它的效能,必须要有一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技术人员。十一年来,由于我们在农村里大力扫除文盲,发展小学教育,举办了为数众多的农业中学和业余农业技术学校,为农业生产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其中也包括拖拉机驾驶员、农具手和机务管理干部。但是,这方面的人才,不论就数量还是技术水平来说,都还不能满足今天的需要。要知道,每增加一台拖拉机,一般需要增加六个驾驶员和农具手;每增加一台排灌设备,至少也要两个司机手;以每台拖拉机配备一个修理工计算,也需新增加许多修理工。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必须继续培养训练大批新的拖拉机驾驶员、修理工、农具手和机务管理干部。
培养训练农业机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贯彻两条腿走路、多快好省的方针,这就是要采取长期培养和短期训练相结合,培养新的和提高原有的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方针。短期培训技术人员,是解决目前急需的可靠办法,这可以使学生较快的学得农业机械方面的一般知识,学会操作、保养农业机械的技能,保证农业机械随到随用。但是,一件农业机械一般需要有三年的时间才能操作熟练。因此,还要注意长期培训问题。就是短期培训后的技术人员,在操作中也要不断提高,这也需要有一定时间。有些地区的同志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比较清楚,他们能及早的动手培训人才。但是,也有不少同志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似乎“机器一来,开个训练班就行了。”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种不作长期打算,轻视技术培养的思想,是非常有害的。
我国的农业机械是由少到多,机械化的程度是由低到高的,即由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由机耕化逐步全盘机械化,因而培养训练人员的工作,必须随着农业机械的增长和机械化的程度逐步解决,逐步提高,既不能忽视培养训练工作,也不能操之过急。忽视培训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的使用,影响到作业质量;操之过急也会同当前的实际脱节。学生的条件是培养训练中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各地在选派学员时,不仅要注意学生的文化程度,更要注意学生的政治条件。只有使那些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青年农民掌握了技术,才能使用好、保养好、管理好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它的威力。培养训练技术人才,还需要全盘安排,农业中学和农业中等技术学校都负有为公社培养技术人员的任务。农业中学应该增设机务课,并让学生参加拖拉机作业实习,学会使用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农业中等技术学校也要有计划地为公社培养农业机械技术人员,为今后做好准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
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已经成长起来一批技术人员,其中不少人已具有一定的理论技术知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有些人将被逐级提拔使用,有些老的拖拉机驾驶员将被调作新到的拖拉机的驾驶骨干。这些老的技术人员中,也有许多人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不仅缺乏理论技术知识,而且操作技术还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对于这部分人,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使其真正能掌握自己的业务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知道,他们的技术熟练程度如何,对于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对于作业质量和农业增产,都会发生直接的影响。比如说,同种型号的拖拉机在同样条件下作业,拖拉机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不同,耕作数量就会有多有少,质量会有高有低,机器的使用年限也会有长有短,有的超过大修期可以不大修,有的不到规定的大修期就得大修,甚至有的机器被损坏不能使用。根据黑龙江省的经验,每台拖拉机能代替四十个劳动力和三十匹畜力。在我们劳动力缺乏和拖拉机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因技术不熟练,拖拉机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或者拖拉机被损坏而不能使用,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因此,提高原有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是无足轻重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培养农业机械技术人员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情,也需要各方面的协助和支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集中力量加强农业第一线的方针下,过去,各地工业生产部门、学校、科学研究机关等为农业培训了不少技术人员,这是对农业的一种有力的支援。今后更要发扬这种精神,共同为培养训练一支使用和管理农业机械的技术队伍,作出更大的成绩。


第1版()
专栏:

贵州绥阳拖拉机站举办训练班,培训拖拉机手,迎接春耕。这是学员们在田间实习  新华社记者 曹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