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同舟共济克服困难 鼓足干劲争取丰收
茨榆垛公社组织协作支援灾区备耕
积肥数量超过往年 春播种子基本备齐 农具修造加紧进行
新华社讯 去年受灾的辽宁辽中县茨榆垛人民公社,根据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非灾队、轻灾队和重灾队进行生产大协作,积极备耕。目前,全社积攒的粪肥已比去年的实际施肥量多一倍多,各种作物的种子已经基本备齐。各生产大队正在力争不失时机的作好一切准备,及时转入春耕,争取今年有个较好的收成。
茨榆垛人民公社东靠浑河,西临蒲河,位于浑、蒲两河汇流的中间地带,地势低洼。去年8月初,大雨连绵,山洪暴发,全社二十一个生产大队,有十四个受到洪水侵袭(其中有八个大队受灾最重),其余的大队也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内涝灾害。由于水灾严重,去年全社的粮食总产量比前年减产75%。
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今年的备耕生产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公社充分发挥了优越性和统一领导的作用,除调动社有经济力量给重灾队以有力支援外,同时组织重灾队和非灾队、轻灾队互相协商,根据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实行互助互济,展开备耕活动。为了解决八个重灾队耕畜不足和缺乏草料的困难,公社以社有经济的力量,支援它们五十头耕牛和一百四十万斤饲草。同时,还把重灾队无力饲养的四百多头比较瘦弱的牲畜,采取借圈饲养的方法,由非灾队协助饲养。另外,公社经和非灾队协商,共从非灾队调剂出一百四十四万多斤多余的玉米、高粱、大豆种籽,帮助受灾队基本上备足了春播用种。公社还从社办工厂中抽出二十六名铁木技术工人,到受灾队巡回检修农具。现在已修好送粪大车一百二十台,犁杖和?耙四百一十副,各种小农具已修好50%以上。
茨榆垛人民公社去年受灾后,非灾队、轻灾队和重灾队就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开展了大协作。在恢复生产初期,非灾队和轻灾队共支援重灾队种籽一千七百多斤,帮助重灾队抢种秋菜九千多亩和荞麦一千五百多亩,使受灾队共收获一百七十多万斤蔬菜和大量荞麦。增强了他们生产度荒的物质基础。
茨榆垛公社在组织非灾队、轻灾队和重灾队开展协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了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的政策。非灾队支援受灾队的种籽、饲草等,都付给现金;支援运输和牲畜饲养等,也经过双方协商,议定了价格,有的当时付款,有的记账分期付清;对支援的劳动力,实行按劳付酬或以工换工。这样,非灾队和受灾队双方都很满意,并且起到了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作用。
这样的协作互利,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大家庭同舟共济的力量,鼓舞了社员们战胜困难的信心。现在重灾队正在抓紧解冻前的有利时机,每天出动几十辆大车,往地里送粪,决心争取今年有个较好的收成。(附图片)
山西汾阳县万年青公社去年遭受涝灾,目前社员们展开了以预防涝灾和改良盐碱地为主的生产活动。 新华社记者 花皑摄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增产春菜夏菜
内蒙古扩大种菜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春、夏菜的播种面积将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八,其中呼和浩特市计划比去年增加两倍。蔬菜品种也将比往年增加。现在许多公社都已备足菜籽,部分公社还用暖房、阳畦育苗,促使春菜早熟。
上海市郊抢种早春菜
上海市郊区各人民公社的社员,在精心管好冬播蔬菜的同时,大力抢播早春蔬菜。
目前郊区公社正在突击抢播的早春蔬菜有春萝卜、春草头、豌豆苗等十多种。各个生产队并已动手准备瓜豆类的种子和秧苗,翻地整畦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广州力争蔬菜衔接上市
广州市郊区人民公社提早种植了一批春菜,同时采取措施延长冬菜的收获期,使淡季蔬菜能正常上市。
目前,新?公社已套种、接种了六千多亩可以延期收获的西洋菜、生菜、椰菜、芹菜等,并且采取措施延长原有一千多亩韭菜、枸杞等蔬菜的收获期。三元里公社三元里大队从一月份开始,陆续种下一批叶菜,计划在四月份播种一批瓜类菜,以便叶类蔬菜收获后,瓜类菜即能衔接上市。
佳木斯通盘安排种菜
黑龙江佳木斯市根据各管理区土地、生产技术和交通运输条件,合理安排蔬菜生产:近郊的五一等七个管理区划定为春夏菜生产基地,规定商品菜播种面积占耕地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新民、大来等三十个管理区划为秋菜生产基地,夏秋菜面积占耕地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远郊和交通不便的管理区,只要求蔬菜自给。
经过这样布局,既便于领导,也便于及时供应市场。
促温室蔬菜早熟高产
吉林长春市郊区各人民公社积极加强温室蔬菜管理,广泛开展了品种多样和早熟高产为中心的生产竞赛。许多管理区采取了各种办法扩大温室栽种面积、提高室内温度,促使温室蔬菜早熟、高产。目前,郊区公社已经供应市场十八万多斤温室生产的细菜。


第2版()
专栏:

加强备耕工作的薄弱环节
木格公社力争早稻高产多收
积极推广良种 大积热性肥料 提早犁田改土 精细平整秧田
本报南宁22日电 广西贵县木格公社,发动群众抓增产关键,使备耕工作进度快,质量好。
去年秋收结束后,木格公社党委为了摸清当地生产规律,发动各生产队全面地总结了去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早稻和晚稻产量相差很大。早稻亩产二百四十四斤,而晚稻高达四百四十九斤,比早稻高80%以上。根据本社水田多、旱地少的特点,如果抓好今年早稻生产,争取早稻产量大大提高,那末全年的粮食总产量就会有很大的增长。因此,公社党委决定首先从早稻生产上挖掘增产潜力。
怎样提高早稻的单位产量?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公社党委专门召集了一次包括生产队长、生产经验丰富的社员以及农业技术员会议,找出早稻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早稻生长期较短,是产量不高的关键。当地早稻多系早熟品种,生长期一般在一百天左右,营养生长期在四十天左右。早稻种植过程,是由低温到高温,加上生长期短,禾苗所得日照就短,因此,在生长期内特别是前期,禾苗营造和积累的营养少,不能满足其本身的需要;其次,秧苗不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往年插秧后便出现禾苗回青慢、分蘖迟,一遇冷空气容易发生死苗现象;第三,基肥不足。由于早稻生长过程是由低温到高温,所以必须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早施、重施基肥;第四,往年冬季不犁田,田块板结,春天沤耙时间短,泥土没有溶烂就插秧,禾苗发育不好。
原因找到了,公社党委又根据大家的意见,提出了提高早稻产量的具体措施,使备耕工作紧密地围绕这些措施来进行。
首先是改用良种。除适当保留一些原有的早熟品种外,今年着重推广已经种植成功的生长期较长的而又高产的“矮仔粘”良种,全公社计划将70%左右的稻田种植“矮仔粘”。为了不影响晚稻插秧,早稻要适时提前早播、早插。
其次是提早做好备耕工作。目前各小队已有90%的秧田进行了犁、沤,一般做到了田泥细碎、松软、稀烂、四面平整、向阳背风。在积肥方面,各生产队都以农家肥、有机肥等保暖肥料为主,大积泥肥、山灰、石灰,推行牛、猪栏垫草、垫土,建立田头粪坑粪屋。全公社已积各种肥料中,经过沤制的精肥占一半左右,早稻平均每亩有基肥七十五担,追肥十二担,石灰五十五斤。
为了确保提高早稻产量,各生产队在犁田改土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现在全社有92%的稻田已经翻犁晒霜,七千多亩土质较差的低产田经过了改良土壤,平均每亩已下肥二百四十多担,并提前沤耙,现已放水泡田近一万亩,沤耙的有一千六百多亩。


第2版()
专栏:

发动群众总结经验 “三包”方案项项落实
宣和大队生产劲头高力争超包产
东方红管理区民主讨论包产指标有力推动当前生产
本报银川22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灯塔公社宣和大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三包一奖”方案,有力地推进了当前的备耕工作。
宣和大队在总结和兑现去年“三包一奖”的过程中发现,去年制订“三包”方案时,贯彻群众路线不够,过多地扩大粮食作物的单种、复种面积,以致有些作物的种植面积不能完全适应土质、茬口情况,使包产缺乏可靠的基础。今年宣和大队首先组织各小队老农和社员对全大队的土地进行一次全面勘察,根据土质、茬口、地势情况,逐丘逐块确定了作物种植的品种。各小队经过这样制订出来的种植计划,由于茬口合适,产量就有了可靠保证。如低洼地拟改种能抗碱的水稻或高粱,产量可比种小麦增加一倍半;本来因怕邻近水稻田渗水而不得不重茬种植水稻的一部分田地,经过老农建议挖隔水沟排水后,也决定改种两茬旱作物,产量可以比单种水稻增加一倍。
宣和大队在总结去年“三包一奖”中还发现,去年各小队劳力、畜力临时被抽用较多,有些作物包工规定应做的活没有做够,或者因包的工数偏小,耕作程度达不到包产的标准,同时好地、瘦地、远地、近地包工标准一律,妨碍了社员在孬地、远田上多加工和改良土质的积极性。今年集中各小队的老农和生产队长,认真细致地讨论制订了各类土地各种作物的用工标准。经过逐丘逐块落实“三包”,今年宣和大队一般作物用工量都比去年有所增加,每亩田所包产量也比去年有所增加。同时由于社员们知道每块田的包工数,不但对包产有信心,超包产的积极性也很高。现在各小队在“多施肥、多超产”的口号下大积粪肥和熏制炕肥。
本报长春22日电 吉林省双辽县郑家屯公社东方红管理区(基本核算单位),由于各小队之间民主平衡“三包一奖”方案中各项包产指标,真正做到了管理区和小队、小队和小队之间都满意。
东方红管理区下达的包产初步方案,经过各小队和社员广泛讨论修改以后,管理区又召开各小队“比肩膀头会”,对各小队提的包产指标进行平衡。车站小队原来确定的每垧包产指标是一千六百斤,稍高于后土山小队,但这个队的队长在会上要求和后土山小队拉平,按垧包产一千五百斤。经过到会的小队干部回忆三年来两个小队的实际产量情况,肯定了车站小队垧产量历年都比后土山小队高一百斤左右,因此一致认为两个小队原定单位产量是合理的,不应再变动。最后,这个队长也表示同意大家的意见。经过集体审查、比较,也纠正了管理区原来提出的各队产量指标不切合实际的现象。如界力本小队常年产量是三十五万斤左右,而管理区给的指标却是三十一万五千斤,在会上经过大家讨论后立即得到了纠正。与此同时,有几个小队的干部提出敖吉小队的包产指标偏高,因为这个小队种的水田已经拨给朝鲜族小队种植,最后,一致同意适当降低了这个小队的包产指标。经过这样全面比较、平衡,真正做到了管理区和小队两满意,小队之间两服气。
由于“三包一奖”方案是经过广大社员讨论确定的,并且通过了各小队的平衡比较,因此进一步调动起社员的生产积极性。现在各小队都根据包工计划,拟定了各项备耕工作中的劳动定额,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在积肥运动中,这个管理区进一步形成了集体积肥和个人积肥齐头并进的局面,目前大部分肥料已按茬口送进地里。界力本小队为了克服畜力较弱的困难,首先集中车马送好粪,然后再送土杂肥。各队社员还开展起打柴、打草运动,保证春耕开始后全力投入田间生产。


第2版()
专栏:

巩固几年来农田基本建设成就
沂蒙山区大力整修梯田地堰
本报济南22日电 山东省沂蒙山区各人民公社,在冬季生产中根据山区的特点,大搞整修梯田地堰,力争今年增产更多的粮食。
沂蒙山区有三分之二的耕地处于山区、丘陵区。近几年来,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去年雨量特别大,对山区冲刷严重,地堰大量坍塌。据沂水、蒙阴、沂源、费县、平邑等五个县不完整的统计,去年雨季即坍塌地堰一百多万道,另有一百五十多万道需要加固。各地公社党委根据社员意见,在组织冬季生产中,都将整修梯田地堰列为山区冬季生产和备耕活动的重要工作。沂水县和费县的各人民公社,为加强这一工作的领导,还成立了整修地堰的领导小组,深入到生产队同群众一起总结经验。费县许家崔公社东寺湾生产队,总结推广了该队王永深作业组去年整修的地堰每道多收粮食二十四斤的事例后,几天内就整修地堰九百一十道。沂水县参加整修地堰的劳力有九万多人,采取边检查、边整修的办法,共查出坍塌地堰五十五万道,已修好其中绝大部分。同时还完成整修梯田九万九千亩。
为了提高整修梯田地堰的质量,各县人民公社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规格要求,有的为里刨地边、外包地堰;有的加上拣净石头、整平地面;有的还把地面整修为倒流水和挖上顺水沟等。
各地整修地堰都以生产小队为单位进行。据蒙阴、费县、沂水等县检查,这样作的结果,各生产小队都能根据本队情况,安排计划,作到有技术的老农垒地堰,强壮劳力刨地基,弱劳力运土拾石头,使人尽其力,保质、保量。


第2版()
专栏:

生产第一
苏宜
本报今天发表的河南通讯“朱集公社的春天”,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春意喧闹的农村生产繁忙的图画。田野里,麦苗开始返青;冬耕过的土地,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醉人的泥土香味;成群结队的社员,在白茫茫的晨雾中就四处拾粪积肥;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的人们更是活跃……当前农村的形势极好,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在于集中力量搞好麦田管理和春耕准备。
所有的干部都要明确树立生产观点,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发展生产的观点出发。整风整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贯彻政策,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是为了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安排群众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也是为了使群众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发展生产,是群众的最大利益。我们关心群众的利益,首先就要很好地组织群众发展生产。
农业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抓住季节,不违农时,是搞好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宁可人等季节,不让季节等人”。现在“雨水”已过,再有十多天就是“惊蛰”了。各地都要抓紧时间,把田地平整好,肥料办好,农具修好,种子准备好,提前做好春耕播种的一切准备工作。
打赢夏收第一仗,对于鼓舞士气,争取全年丰收,有决定性的意义。夏收作物中的主要作物小麦快到生长时期的重要阶段——返青时期。要及时浇足返青水,施足返青肥,才能巩固小麦的冬前有效分蘖,增加返青时的有效分蘖,为争取穗大、穗多、粒多、粒重创造条件。
哪里的干部对领导生产抓得紧,哪里的生产高潮就会出现。但是,全国农村的生产情况不可能是平衡的。还没有抓紧生产工作的地方,需要迅速发动群众,掀起一个春季生产的高潮!


第2版()
专栏:河南通讯

朱集公社的春天
本报记者 陈健 左程中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远在2月初,河南淮阳县朱集人民公社就已是一片春意:大地上麦苗开始返青,柳枝抽出嫩芽;一场小雪之后,湿润松散的土地,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散发出醉人的泥土香味。
春早人更勤。我们在这个公社采访的时候,看到社员们都在辛勤地劳动,满怀信心地争取今年有个较好的收成。
细管麦田争取丰收
来这个公社的时候,县里的同志告诉我们:对小麦管理得精细,是朱集公社当前生产的突出特点之一。全社七万多亩麦田都施过一遍追肥,许多三类苗施了二遍。但我们在公社跑了十几天,却看不到麦地里的粪,如果挨近麦地一闻,又是一股扑鼻的粪味。
这是怎么回事?张营生产大队第十生产小队老社员杜安朋的行动,给我们揭开了这个秘密。
杜安朋是小队里负责检查肥料质量的检查员。给小麦追施的肥料,都要经过他检查,合格了才能往地里送。我们看到有些沤不熟、倒不透的粪,经他检查,都不能“过关”。青年社员朱万德急着要往三类麦地里送粪,杜安朋却越发检查得严格。他用手往粪堆里一摸,不热,扒开一看,不冒白烟,摇了摇头说:“不能拉。”他告诉这个好心的小伙子:“粪倒三遍,不招自烂,你这堆粪还欠功夫,凭这,咱小队可争取不了增产啊!”
全公社像杜安朋这样的检查员就有几百个,他们多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在他们的指导下,各小队的麦田管理得都比较细致,因此,全社小麦三类苗比去年这个时候少40%。
抓肥如抓粮
这个公社靠近沙河。早晨,一片白茫茫的烟雾还笼罩在水面的时候,我们在水寨渡口看到一幅繁忙动人的景象。成群结队的社员,背着箩头渡河到南岸集镇去拾粪。老艄公王玉山打趣地说:“今年的春天,十个过河的,七个背箩头。”
这个老艄公是附近贾营生产大队的,去年上半年,他还到周口市为贾营大队运回在那里购买的六万多斤粪肥;现在,贾营大队人人注意积肥,他每天摆渡送走和迎来的是一批一批的拾粪的人。贾营大队的会计告诉我们一个数字:最近一个多月,全队用来收买社员家庭肥料的现款,是一千零二十六元。
朱集公社的积肥运动,从去年麦收以后就开始了。那时,干部和社员一起总结夏收经验,一致认为:增产的关键在肥料。就在那个时候,干部们首先背起拾粪的箩头。社员们看到干部带头拾粪,增产的信心更足了,认为抓住粪就等于抓住粮食,说干部的工作做到节骨眼上了。于是群众性的积肥活动展开了。
“打仗要有枪”
清晨,当初春的朝阳还没有离开地平线的时候,公社的市场就活跃起来了。社员们带着蔬菜和家禽来这里出售,换回各种各样的小件农具。挤在人群里的张营生产大队社员杜安贤,卖了一头羊,立即在供销社买了两个箩头、两把木锨回家了。
我们在公社看到一个极不完全的统计数字:一个月来,社员们添制和修理了小农具二万六千多件。如果再加上一半以上的超产小队用超产奖金购买的小农具,那数目就更加可观了。
“打仗要有枪”,是争取丰收的社员们购置农具的口号。人们不光是添置新农具,还根据勤俭办社的原则,整修旧农具。宋营生产大队的社员秦海中,跑遍大队的几个村庄、磨房和油坊,他把拾到的破绳、破皮套用温水泡开,再重新搓成有用的皮绳,及时地为小队修好了九挂套。


第2版()
专栏:

红炉搬上天台山
雪后初晴,秦岭峡谷的山风,卷着山坡上的雪粒,呼啸着。一个约莫二十八、九岁的人,带着两个壮实的小伙子,背着一套红炉家具,吃力地迈着步子。这是陕西汉中市武乡公社农械厂红炉师傅陈俊斌和徒弟李生奎、陈新元。他们正把红炉搬上天台山,为社员修理农具。
陈俊斌和他的徒弟上山后,社员来修理农具的却不多。原来是社员们耽心平坝子来的匠人配制的农具未必适合山区用。陈俊斌知道了社员的心事,干活就更加仔细认真。
一天,社员吴家贵老汉拿了一把挖锄、一把镰刀,来找陈俊斌配制。陈俊斌和蔼地问道:“老大爷,镰刀要轻要重?挖锄堂要空点还是要……?”吴老汉说:“山里人用的挖锄堂要空、边子要厚、背要薄、口要宽,镰刀要沉点,要能割又能砍。”
吴老汉眼睛不停地瞅着陈师傅的砧子。陈俊斌的小铁锤就像会说话似的,打到哪里,两个徒弟的大锤就跟到哪里,打出来的农具,钢火不软不硬,平光溜滑。吴老汉接过农具连连称赞说:“样样都好,样样都好。”隔不几天,吴老汉提来了一篮酸菜答谢匠人,送农具来修的人也多起来了。


第2版()
专栏:编后

到家和上门
春耕即将开始,更多的人都在为大办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里报道的一些手工业工人,他们各有特长,又有着共同的支援农业的热情。你看,把红炉搬上天台山的陈俊斌,多么耐心地想法满足山区农民要求;把“死车”治“活”的刘凤林又是多么热心地检修送肥车辆。为了支援农业,他们不辞辛劳,深入山庄,深入小队,把农具修配工作送到家、送上门。农民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用自己的技巧和智慧,尽量满足农民要求。
这些能工巧匠是支援农业的一股重要力量。有了他们,农民将有更多得心应手的工具,干起来劲头就会更足。


第2版()
专栏:

件件农具下功夫
浙江宁波市郊区的公社社员一看农具上有“五号炉”的印记,都争先选购。“五号炉”的信誉为什么这样高呢?原来农具厂五号炉的主人林忠益,对每一件农具的质量一丝不苟。他打的农具,不论是柴刀、锄头、铡刀、大镰刀,质量都是“顶呱呱”的。就说大镰刀吧,他第一次打出大镰刀后,听到社员说刀太短、太软,就把刀改得长些、硬些。可是群众又反映口太厚,太笨重。经过四次改进以后,“五号炉”大镰刀就出名了。林忠益在每件农具上下功夫,终于创造了“五号炉”名牌。


第2版()
专栏:

“死车”治“活”了
前些天,北京市房山县长沟公社北尚乐生产队的社员们积肥送粪,还是人挑人抬。这几天,四十多辆小推车代替了人挑,社员们高兴地说:“这多亏了刘师傅他们!”
刘师傅叫刘凤林,是公社修配厂自行车修理车间的技工。这次,他积极参加了农具检修队。他听说北尚乐队有几十辆小推车坏了,就立刻收拾好工具,和萧师傅一起连夜赶来修理。不到一天功夫,就修理好三十多辆小推车。
傍晚,老队长杨井文又扛来一辆小推车。刘师傅一看,车轱辘和车锈在一起了,用手一扳,纹丝不动。
老队长说:“这辆破车能修就修,不能修就算了!”
“这怎么不能修!完全能修。”刘师傅斩钉截铁地说。说完,他骑上自行车从厂子里取来了管扳、管钳和一些必要的零件,把那辆破车卸开,把锈擦掉,坏的地方换上了新零件……就这样,这辆小车又“活”了。接着,队里又扛来五辆同样的“死车”,都被两位师傅修好了。社员们感激地说:“扔着一年多的死车,你们给治活了!”


第2版()
专栏:

广东番禺县市桥木器厂大量制造优质“番禺二号”和“番禺一号”插秧机,供各地春耕使用。 新华社记者 郭伟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