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刚果,踏着血泊前进!
阮章竞一抗议谋杀的电波遍地起,像天罗网着帝国主义者!惩办谋杀的怒吼遍五洲,像巨雷撼动全世界!帝国主义者,吃人的野狼群。半个多世纪,杀了一半刚果人!美利坚,比利时,新老殖民者!偿还血债须用血,旧债新债重重叠,你们的狗血付不清,骨头磨粉打成砖,烈士墓坛铺台阶!卢蒙巴、奥基托、莫波洛,刚果人民的好儿子,英雄的形象永不倒,自由的思想杀不死,被阴谋砍折的红火炬,落地火燎原,熊熊遍地起!二千层岩石,压不住火山喷烈焰。十个爪子,挤不碎英雄的心!千千万万个卢蒙巴,从帝国主义的血爪缝,吹起黎明号角,挥起复仇长剑,踏着殷红血泊向前进!三湍急惊世界,汹涌的刚果河,悲痛汇成大洪波,咆哮立起在赤道,千里掀起大怒涛,冲进搅滚大西洋,声震五大洲!严办新老殖民者,支持斯坦利维尔合法的刚果共和国!全球怒海浪排空,捐助怒涛给刚果河:冲出河床,刚果河!卷着蓝色的瘟神旗,横冲直刷出刚果!冲上河岸,刚果河!卷着新老殖民者,横冲直刷出刚果!冲破河槽,刚果河!撕开卖国贼胸膛,用他们的狗血祭山河!四用怒涛洗出新山川,从血泊踏出新大道。用惩办豺狼的长钢剑,竖立在刚果河海口,叫徘徊彼岸的野兽们,远望钢剑身发抖!新生的刚果共和国,黎明耸立在赤道,霞光和舞袖齐飞天,拂红阿非利加洲!
2月18日


第8版()
专栏:

宁死不屈
林林卢蒙巴和他的战友被杀害了,杀人犯不管众目昭昭,为实现可耻的阴谋,举起了血腥的屠刀。可见懦怯者最为残忍我们愤怒、我们哀悼。非洲解放的道路上,遗留下教训的血痕。美国佬用联合国的蓝旗,长驱直入别人的国境,用刚果人杀刚果人,用非洲人杀非洲人。“保护者”原来是杀人犯,善于“画皮”的恶鬼露出原形。英雄宁死不屈,永远闪耀光辉。千千万万颗心,筑成坚强的堡垒。相信辉煌的阳光,会晒干地上的泪水。杀人犯已经是胆寒心跳,劝人民别采取“报复”行为。石头仍在,火种不停,星火燎原,四海同庆。战斗的光荣将归于你们,民族的宝藏将归于你们。啊,善良的刚果,啊,英勇的刚果,杀人犯总要得到惩罚,全世界将听到你们的凯歌。


第8版()
专栏:

血,血不能白流
金帆血,血洒在刚果的土地上,血,血洒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上,美帝国主义,罪恶的凶手,暗中命令在刚果的走狗,用屠刀插进卢蒙巴英雄的胸口;血,血流在刚果的河岸,流在刚果炽热的山野,流在刚果家家的大门前……美帝国主义,凶恶的豺狼,豺狼决不会变善良!豺狼正在华尔街暗暗狞笑,披着尼龙大衣,袖里藏着刀。别让它再挂着联合国的招牌,别让那些替豺狼当侵略工具的军队,走进非洲和一切自由的土地!惩办冲伯和蒙博托刽子手,惩办罪恶的凶手!血,血不能白流!


第8版()
专栏:

说察
施筱洛
《吕氏春秋》里有一篇文章名为《察今》,所谓察今,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观察和了解当前的实际情况。文章通过荆人袭宋、刻舟求剑、引婴投江等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客观事物是不断的在发展变化,人们的主观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文章尽管有很多不足甚至应该批判的地方,但是,作者那种朴素的唯物思想是值得肯定的。
读了这篇文章给我们以这样一个启发,就是做事必须多“察”,必须“因时而化”。就是要对客观事物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荆人袭宋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荆人在渡水时没有对澭水再一次进行探测,他们不知道“澭水暴益”,仍是沿原来测定的路标淌过河,结果“溺死者千有余人”。引婴投江的人之所以可笑,就在于没有对具体人进行具体分析,主观的认为父亲善于游泳,儿子一定照例也善于游泳,因此闹了笑话。刻舟求剑的人,不去想船在行动,只在船上落剑处刻个记号,怎么能找回早已沉下河底的剑呢?这些故事,直到今天还能启发我们,做事之前如果不进行切切实实的调查研究,其结果也会有意无意地变成类似《察今》中所说的人。而这种不“察”,不善于调查研究,只凭主观办事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并不是没有的。
毛主席告诉我们:“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5页)只有经过分析、调查、研究才能“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也只有经过分析、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把方针、政策贯彻到行动中去。相反的,就会犯错误。毛主席又说过:“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06页)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是如此,对其他一切从事革命工作,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也无不如此。


第8版()
专栏:

荆人袭宋·刻舟求剑·引婴投江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摘自《吕氏春秋》卷十五《察今》〕


第8版()
专栏:影评

不知昔日苦,哪知今日甜?
——看影片《换了人间》以后的感想
静宇
电影彩色故事片《换了人间》,通过魏秀兰的一生经历,反映煤矿工人苦难的过去和幸福的今天。影片以悲剧开头、喜剧终结,深刻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沦陷区残暴掠夺中国经济、杀害中国人民的罪恶行为。朴素地写出了我国煤矿工人在苦难岁月里同患难、共生死的阶级感情和友谊,以及他们在解放以后如何以主人翁的态度从事生产战斗建设新的生活。整个影片故事曲折、情节细腻,对比鲜明。它告诉人们:任何一家工人、农民的命运总是跟社会制度连结在一起的。在反动统治的年月里,一切管理机构是镇压人民的工具,一切自然界的恶劣条件也是反动阶级用来作为压榨人民的帮凶,人民即使有美好的愿望也无法实现。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里,一切管理机构才是保障人民的工具,一切自然界的恶劣条件才有可能转化为有利条件为人民服务。人们才能有真正的幸福。
银幕上开始出现的是一群逃荒的农民背着简单的破旧的行李蹒跚地苍茫的向着山海关外走去的情景。影片主人公魏秀兰在流亡途中死去了母亲,依伴着父亲长大成人。以后又经历了三次生离死别的凄惨遭遇,而且一次比一次凄惨。
十八岁的魏秀兰由父亲作主办理婚事。结婚的那天,魏家的外屋,熙熙攘攘地挤满了贺喜的人群。就在这个时候,掌子里的日本监工气势凶凶地拿着鞭子迫着应该下班的小王继续干活。接着,一片爆炸的火光冲出了掌子面,瓦斯爆炸了,顶棚倒坍了,柱子折断了,正待新婚的小王被埋在里面了。贺喜的人群立刻变成奔丧的人群,魏秀兰新婚的欢乐立即成为泡影。
瓦斯爆炸发生在魏秀兰的洞房花烛之夜,并且夺去了她尚未成亲的丈夫。这是她生平遭遇的第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个打击和以后所受到的打击反映她的命运同矿工命运交织在一起。影片的编导没有单纯地去写婚姻和爱情,而是紧紧围绕着煤矿工人安全和幸福的瓦斯问题这个主要矛盾和冲突,逐步展开。贫困迫使魏秀兰同矿工何正纲结婚。一条肮脏的工人住宅区,住着许多矿工夫妻。每天,下班的时刻,一户户工人家属倚在门口屋角等待自己的亲人,何正纲下班以后,有时带个玩具给女儿月花,带个发夹给秀兰,真是贫贱夫妻恩爱多。不幸,日本鬼子逼着工人加班,干活,瓦斯又爆炸了,秀兰拉着她的女儿月花跟着惊惶的人群奔到麒麟矿的铁门口,煤洞口一具具死尸抬出来,二百多矿工全被闭死在里面了。黄昏,荒凉阴森的乱葬岗子上,秀兰的父亲魏老头,秀兰丈夫的好友鲁万春亲手埋葬了死难的何正纲。
魏秀兰的小家庭生活在日本鬼子的血手下毁灭了,孤儿寡妇的日子怎么维持下去?这里,我们看到工人阶级的真诚友爱。忠厚耿直的工人鲁万春包下了秀兰的生活,还收养一个没父没母的孤儿铁栓。患难朋友打伙过日子比夫妻还亲。邻居送一点馍馍,秀兰都得留给鲁万春吃,鲁万春上班累了,秀兰就觉得心痛。但是,当邻居杨大娘劝说秀兰同鲁万春正式同居的时候,秀兰才沉痛地说出内心的痛苦:“我怕,我命不济,我不愿连累他,再克一个好人。”在瓦斯和命运的威胁下,她终于带着月花忍痛地回到乡下去。鲁万春背着包裹带着铁栓送到铁丝网的桥头。离别的时刻,秀兰叮咛嘱咐鲁万春说:“凡是有一点办法,你跟我爹都另找事吧,别再下井啦!”死别,比生离要痛千百倍,对于魏秀兰来说,生离的滋味也千百倍地难受。什么时候再相见,只有期待着世道改变了。
终于,矿山解放了。魏秀兰的小叔子回到矿上当了矿长。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了,工人们的干劲很大,瓦斯问题却是生产的障碍。矿长根据矿工鲁万春建议彻底解决瓦斯问题,抽干瓦斯再采煤。并且由工程师作出具体计划,动工兴建。秀兰听到小叔子到矿上的消息,派女儿打听外祖父的信息。不料女儿一到矿山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不想回家,并且找到了工作。这件事可把秀兰急坏了,仿佛自己的遭遇立即会在女儿身上重演。
秀兰赶到矿山,看到解放后的矿山,一片园林景色,只有当年分别的桥头还依稀可寻。可是,现在的桥头已经不是过去的桥头了。秀兰到了小叔子家里,在又惊又喜的心情下遇见了鲁万春。十年了,真是两山不相逢,两人还有遇见的时候。他们相互探听了生活状况,谈论了铁栓和月花的成长,还谈起了矿上治理瓦斯的事。秀兰最关切的还是瓦斯问题,她对鲁万春说,真要是把瓦斯治住就好了。
整治瓦斯的工程中,走在斗争最前列的有鲁万春和他的养儿江明(即铁栓)。在这场斗争中,先后发生过两次小小的惊险场面。一次是江明被瓦斯熏倒了。工人宿舍里,关心江明安全的,不仅有煤矿领导人员,还有鲁万春、魏秀兰,还有江明新结识的女朋友——淑芳(即月花)。当魏秀兰了解到她的女儿的对象是江明的时候,还是十分担心。她坦率地对女儿说,江明原来是你的,我早就这么想过,可就是井底下干活太危险呀!另一次是鲁万春被压伤了。这里,我们看到瓦斯问题和社会制度连结在一起,决定着魏秀兰的命运,当扬声器里传出胜利的捷报,乐队奏起欢乐歌曲,治理瓦斯的斗争终于最后成功了。魏秀兰、鲁万春结婚的那天,淑芳和江明小俩口子也同时结婚了。
《换了人间》在艺术创造上一点也不落俗套。我国文学艺术中常用的对比手法,在这部影片中获得特殊的成功。比如说,解放前的瓦斯为害和解放后的驯服就范;反动统治时代恶劣的劳动条件和解放后的文明生产;解放前魏秀兰的惨痛遭遇、家破人亡和解放后与鲁万春的美满结合、儿女团圆,甚至用瓦斯炉煮饺子……等,都鲜明地表达了《换了人间》这个主题。影片中的许多情节是通过场景、动作来刻划的。像魏秀兰的深夜望夫,荒冢埋葬以及她和鲁万春的桥头话别,久别重逢,病中探望等镜头,都是感人最深的图景。昔日的矿工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知昔日苦,哪知今日甜?不知旧社会的残暴,哪知新社会的可爱?看了这部影片,我们倍增了对敌人的憎恨,对新社会的热爱。(附图片)
魏秀兰带着女儿离开矿山,在桥头同鲁万春话别


第8版()
专栏:影评

上学路上
(水印麻胶版)
王宗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