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1-02-14

1961-02-14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br/> 伟大列宁的著作,受到我国人民的热爱。这是北京图书馆的一角,读者们正在借阅列宁著作。 新华社记者 顾松年摄<br/> 沈阳重型机器厂职工重视苏联先进经验的学习。这是曾跟随苏联专家一起工作而成长起来的水压机设计工程师刘普兴(左第四人)正在和设计人员根据苏联先进经验共同研究一台水压机新结构的图纸设计。 新华社记者 姜可运摄<br/> 我国湛江市第二中学和苏联索契第十一中学虽然相隔迢迢万里,但他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下左图:湛江市第二中学卓娅俄文学习小组的组员为庆祝中苏人民共同的节日布置了一个小型展览会,展出苏联索契第十一中学刘胡兰中文学习小组送来的珍贵礼品。 新华社记者 谭理光摄<br/> 下右图:不久以前,苏联索契第十一中学刘胡兰中文学习小组收到了中国湛江市第二中学卓娅俄文学习小组的珍贵礼品。他们在听老师讲解这面友谊锦旗。 塔斯社稿(新华社发)<br/> 一个中国留苏女学生会见了苏联英雄卓娅的妈妈柳鲍芙·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塔斯社稿(新华社发)<br/> 中苏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发展,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兄弟友谊,起了显著的作用。这是我国京剧团在苏联演出。 新华社稿<br/> 友谊之花处处开。一群中苏青年在列车里交谈得十分愉快。<br/> 新华社记者 黄景达摄

中国画家画苏联 苏联画家画中国(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中国画家画苏联<br/> 苏联画家画中国<br/> 选种 伍必端<br/> 春 李天祥<br/> 格鲁吉亚山区牧羊人 董希文<br/> 韶山 阿·华西里也夫<br/> 中国小学生 奥·维列依斯基<br/> 搬运工人 弗·加里基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