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踏雪过草原
——藏北旅行记
 赵家烈
11月上旬,我从西藏阿里高原的重镇噶尔昆沙出发,履冰浴雪,作了一次横穿藏北草原的旅行。
初冬,在这拔海四千多米的地方,但见天蓝云淡,高山顶上的皑皑[ái-ái]白雪,和河谷地带丛生的红柳交相辉映,别有一番壮丽景色。
有人认为,在阿里和藏北,除了野草外再没有别的植物,甚至找不到一根小树枝作筷子。其实这里好些河谷地带都长着红柳。红柳冬红夏绿,聚滩丛生,枝条繁茂。牧民们用红柳作帐篷,做房椽,搭羊圈,当燃料,对它有着浓厚的感情。横穿藏北的第一天,我们来到狮泉河边的红柳滩。这个红柳滩宽十来公里,长有几十公里。在逶迤[wēi-yǐ]的雪山脚下,在冰封的河岸旁边,忽然看到这一大片破冰冒雪生长的红柳,真使人精神振奋。
一位在阿里工作了多年的同志向大家介绍说:红柳叫北极柳或柽柳,生长在拔海四五千米的高寒地区,由于在冬季枝条赤红,阿里人又把它称为红柳。它有繁密的须根,只要有一点雨雪水分,都能吸收来作营养。在河边,在岩畔,在水分极少的砾石滩上,都能生长。冬天,红柳就像一枝枝红色的珊瑚,抗御着严寒,屹立在冰雪封冻的草原上;春天,红柳抽出灰红的嫩枝,生长赛过百草,一伸腰就一尺高,夏天,它又绿枝茂叶,郁郁葱葱,让羊群在身旁午睡,牧民在脚下乘凉;一到秋天,红柳又放出一穗穗粉红色的花簇,挂着一簇簇红灯笼似的种籽囊,借着风力向各处传播。
我们在藏北半个月的行程,几乎都在大大小小的盐湖群里穿行,饱览了美丽的盐湖景色。一天,我们来到一个方圆十公里上下的“茶卡”盐湖。这个盐湖平躺在一片金黄草原的中心,湖心泛着绿波,湖的四周闪着白盐的银光,湖滩上的盐粒有几尺厚,有几十个人正在挖取湖盐。牧民运盐队的驮羊群正在远方缓缓移动。一个熟悉情况的同伴向大家谈起了“茶卡”盐湖的今昔。过去,这里是封建农奴主收盐税的关卡。阿里和藏北的牧民,历年都要从这些盐湖里运出数百万斤食盐到农区去换粮食。三大领主看到这是一个敲诈剥削的门径,就在主要湖盐产区设了许多“茶卡”,每当牧民赶着驮羊驮牛来挖取湖盐时,每一驮盐还要缴纳价值5%到10%的税(货币),并且要在每五十只驮羊中任其挑选一只最肥的去食用。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的叛乱平息以后,草原上的广大牧民才成了盐湖的主人,过去的“茶卡”成了牧民自由来往的住宿站。据计算,牧民们今年在这个盐湖挖运出去一百多万斤湖盐,到农区换来了几十万斤粮食。
在藏北旅行的日子,地面上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野马在奔驰,天空中不时飞翔着成群的野鸭。一天,我们来到藏北的中心地带陆仁村,遇到了两个满载而归的打猎队。打猎队请我们吃各种野牲肉。主人向我们说,草原上究竟有多少种野生动物,谁也说不清楚。藏北草原上的野生动物中有三四百斤重的野马,有一二百斤重的大头羊,有居于石山上的硕大岩羊,有长着贵重双角的羚羊,群居的野兔,聚飞的野鸭,灰、红、银色的狐狸,有凶猛的野牛。上克乡猎获的四只野牛,肉重达四千斤。藏北机关和部队的打猎队,曾在一天中捕获五十匹野马。牧民的百十个打猎组办法更巧妙,他们掌握了野牲的习惯和活动规律,在野牲经常出没的地方挖陷坑、放诱饵,下套捕捉,往往有很好的收获。
阿里专区的改则,可以算得是藏北草原的心脏。我们在中共改则县委会里过了一夜。县委会有着四排新房子和八孔窑洞,房子有着光洁的墙,绿色的窗子上镶着玻璃,挂着白窗帘。这在草原上真是少见的建筑!
县委书记傅荣贵同志引导我们参观了新房和窑洞。他说,藏北没有建筑木料,过去没有房屋,县委干部到来之后,在建筑这四排新房的时候,发现土质很好,就打砖坯拱起了这八孔住屋窑洞,没有用一根木料。他带着自豪的神色谈到,用这种办法,将来牧民也能住进温暖舒适的房屋了。
县委的院落里有一口丈多深的大井,清澈的井水反映出人的倒影。藏北的河流多而不大,流下雪山后,不是流进湖泊,就是渗入地里,造成了藏北缺水的假象,其实草原底下有着旺盛清甜的地下水,将来生产发展了,打井饮牲畜、灌草原是完全可能的事。
出了院落,北边躺着一块菜地,里面还残留着冻结得铁硬的小萝卜和小白菜,据说,已收割的白菜和萝卜有长到四五斤重一个的,这是海拔四千三百米的藏北中心第一次种成功的蔬菜。


第4版()
专栏:

一块瓦片
鸥子
偶然同编辑同志谈定了这个题目。这意思是说,我要写的文章可能比抛砖引玉的砖头还不如,只能算是一块很平常的瓦片。那么,现在干脆就从瓦片谈起吧。
对于一块瓦片,谁会重视它呢?然而,仔细想想,问题却也不少。可见任何事物都不简单,要把它了解清楚,就需要许多具体的知识。
我们的祖先老早就会烧瓦片。相传三国时代西蜀的大学者谯[qiáo]周所撰的《古史考》说:“夏世昆吾氏作屋瓦。”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桀作瓦。”看来古代学者对于瓦片的起源,只上溯到夏代为止。可惜他们当时不懂得考古发掘,这也没有办法。但是,我们的祖先却很重视瓦片,把它大书特书,传之千古。后来瓦片太多了,人们慢慢地熟视无睹,也是很自然的。
为了在无数的瓦片中能够知所区别,历来造瓦的匠人,往往独出心裁,运用各种材料,制成各种花样,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走进北京的故宫,到处看见的琉璃瓦,就是屋瓦的高级品种之一。宋代王子韶的《鸡跖[zhí]集》说:“琉璃瓦一名缥瓦。”这种屋瓦在宋代以前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的诗中写道:“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全吴缥瓦十万户,惟君与我如袁安。”当时盖琉璃瓦的房屋,居然动辄[zhé]有十万户之多,这样豪华的建筑与皮日休、鲁望的卧雪生涯相对照,恰恰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而皮日休这一派诗人大胆地揭露了唐代封建制度的黑暗面,这正是他们进步性的表现。
除了琉璃瓦以外,历来的封建贵族还不断出奇制胜,采用许多贵重的材料,造出种种比琉璃瓦更加希罕的屋瓦。你说什么材料最贵重,他们就用什么材料去造瓦。尤其是金属,由恶金到美金,几乎都被历代的贵族豪门用去造瓦,简直无一例外。
铁,古人称为恶金,用它造瓦自然是不奇怪的了。《大明一统志》载:“庐山天池寺,洪武间敕建,殿皆铁瓦。”明代诗人,号称十大才子之一的李梦阳,在诗中写道:“庐山绝顶天池寺,铁瓦为堂石为柱。”这座“天池寺”虽然早已毁坏了,但是有一部分铁瓦却一直保存到现在。
再说用铜造瓦,也不奇怪。《天中记》有一节文字,描写“西域泥婆罗宫中,有七重楼,复铜瓦,楹栋皆大琲杂宝。”由此不难想见,在那样大建筑的屋顶上,尽是铜瓦,光辉灿烂,多么富丽堂皇!然而,那又是古代多少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啊!
这还不算,还有一些古代国家的贵族阶级,竟然要用银子造瓦,以装饰自己豪华的宫殿。据《旧唐书》的《南蛮传》记载:“骠[piào]国亦号阁婆王居,以金为甓[pì],复银瓦。”这一段文字记载用不着解释,一看便知。当然这是历史的往事了。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像这种银瓦的建筑物似乎也有的一直保存了相当长的时期。
至于五代时期蜀主王建诗中所谓“月冷江清过腊时,玉阶金瓦雪澌澌。”这里说的“金瓦”是否真的用金子造的,谁也不能断定。但是,至少可以相信,它也决非普通的屋瓦可比,也许是涂了泥金的,或者更比泥金为讲究。那么,这些不也够奢侈了吗?
与历代贵族们穷奢极侈的各种金属屋瓦相比,过去无论在什么时候,中国一般人民建筑的房屋可就简陋得很了。
在北方,我们到处都能看到农民们的屋顶铺着石瓦。这种石头的瓦片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的九贞馆碑文中就曾写道:“日晖石瓦,东眺灵寿之峰;月荫玉床,西瞻华盖之岭。”可见石头瓦片之用于建筑,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令人奇怪的是,如今新式的建筑物,为什么对于这样坚固、耐久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材料,却不多采用了呢?
在南方,因为大量生长着竹子,一般人民更普遍地用竹片做屋瓦。这种竹瓦也有很久的历史。唐代大诗人元稹写过“竹瓦风频裂”的句子。王禹偁[yǔ-chēng]在《黄冈竹楼记》中写道:“竹之为瓦,仅十稔[rěn];若重复之,得二十稔。”明代钟惺的《江行俳体》也写道:“处处葑[fēng]田催种麦,家家竹瓦代诛茅。”历来还有许多类似的诗文,都可以证明竹瓦在南方的大量出现。
还有许多穷到无立锥之地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既然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当然也不可能有房子,不可能有一块瓦片了。正如《旧唐书》的《五行志》所载:“咸通七年,童谣曰:“头无片瓦,地有残灰。”又如蔡珪在《花亭图》诗中写道:“头无片瓦足无土,不犯清波过一生。”这的确可以反映中国历史上被剥削阶级极端穷困的生活情况。
可见就讲一块瓦片,也有种种复杂的情形,需要进行历史的分析。而且这里同样用得着阶级的分析。看是什么样的阶级,就用什么一种瓦片,界限分明,混淆不得。无论你是学历史的也好,学建筑的也好,学工业的也好,似乎都应该由小小的一块瓦片开始,对一切客观的事物,继续不断地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


第4版()
专栏:

廋词——灯谜
金受申
谜语是一种能够启发智慧、使人欢喜的游戏。我们祖先在好几千年以前,就懂得运用“隐伏谲诡[jué-guǐ]”(《国语》注)的语言,互相猜射这种语言的含意,这种语言叫做“廋词”,相当于后来的谜语。最初一部谜语书,叫做“隐书”《汉书艺文志》,有“隐书十八篇”。颜师古注《汉书》引刘向的话说:“隐书者,疑其言以相问,对者以虑思之,可以无不谕。”这说明了是一个人说出谜面,使对方答出谜底的意思。到了六朝的宋,鲍照写出了井字、龟字、土字三谜,并注明“字谜三首”。从此,才正式有了谜字的名称。梁刘勰[xié]写的《文心雕龙》里记述了谜语的发展,他说:“自魏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词,使昏迷也。”从廋词、隐书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字语言游戏,非常受人喜爱,曹操就和杨修一同猜过“曹娥碑”上的“黄绢幼妇……”,这可以证明这种廋词在那时是多么盛行,不然的话,为什么把廋词刻在煌煌的石碑上呢?
谜语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初是口头说猜,类似后来小孩子玩的“猜闷(谜)儿”;到三国时代,已有写出来令人猜的办法(如曹娥碑),再到宋朝,就有了在新年悬挂纱灯,粘贴谜语,引人猜射的办法,因之,又有了“灯谜”的名称。因为谜语创作,设想曲折,一时不易被人猜中,好像有射虎那么难的情况,因之,灯谜又有了“灯虎”的别名,猜灯谜也叫“打灯虎”。灯谜从宋代起,一直是冬春之间的晚间游戏,这样,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的“评书”里,也加入了不少猜灯谜的故事,如《隋唐演义》里的“闹花灯”,就有猜灯谜的一个热闹场面。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和《镜花缘》里,也有猜灯谜的故事。另外,阮大铖写的杂剧,还有一部以《春灯谜》命名呢。
创作谜语、猜谜语,都是很有趣的。现在,新年、春节许多的晚会上,常常悬挂谜语,请到会的同志猜射,猜中了的赠糖一块,足以造成满堂欢笑的气氛。报纸偶尔刊出一两条谜语,揭出底来,大家一看,谜面谜底,完全吻合,并不牵强,而且设想巧妙,亦足令人欢喜。例如:《北京晚报》上有一条谜语,谜面是“刘邦闻之而喜,刘备闻之而哭”,猜一个字,谜底是“翠”字:刘邦听了(项)羽之死(卒),不欢喜吗?刘备听了(关)羽之死,能不大哭吗?这就是很好的谜语。谜语不能没有曲折,曲折太多了也不好,因此,创作谜语有许多体式,许多法格,谈到体式,大约可以分为:会意、扣字、离合、象形、假借、谐声、别裁、外意八体。谈到法格就太多了,大约可以分为落帽、脱靴、白头、粉底、卷帘……四十几格。本来、谜语的创作,是从观察事物各个角度出发的,有的就许是拆字,有的就许是谐音,有的就许是运用古典,有的就许是采取本地风光(外意),各式各样,猜的人一时不易猜透这条谜语从哪个角度创作的,便不易捉摸谜底。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法格,就可以从各个角度设想。所以说法格也是猜谜的一条线索。有的法格,还必须注明在谜面上,例如谜面是“先锋部队”,猜一火车站名,谜格是落帽,一猜便能猜中是“包头站”,因为包字是帽子,落去包字,先锋部队不是头站吗?所以猜谜语是很有趣的。
历代文人还写了许多谜语选集,宋朝有《文戏》,明朝有《千文虎》等书,清朝著名学者俞樾也写了《俞曲园灯谜大观》。到了清末民初,这类选集更多了,有的直接就叫做《春灯谜》,有的叫《钓书钩》、《灯谜品括》、《萃春灯谜》、《拙园灯谜草》、《邃[suì]汉斋谜选》……不下几十部。可见谜语多么被人喜爱了。


第4版()
专栏:

中国剧场建筑史话
黄报青
我国戏剧来源于古代的歌舞,大约在东汉时(公元一世纪后)已开始有了戏剧活动及剧场建筑。文献记载最早的剧场建筑是东汉时的平乐观,建筑位于洛阳城西。从文献描述看来,它是帝王观看广场上阅兵及表演的楼阁。隋唐以后,戏剧与建筑日益进步,唐时演出性的娱乐场所有“歌场”、“变场”、“道场”、“戏场”等等。“戏场”大多设于寺庙内,利用寺庙广场,有可避风雨的舞台,称为“乐棚”。观众一般伫立看戏,帝王贵族看戏另设看棚。此外,当时也有较精致的室内剧场,建于朱门画戟[jǐ]之家。室内剧场的舞台称为“舞筵”或“锦筵”。宋代杂剧兴起,当时的营业性剧场称为“勾栏”,或称“构肆”。勾栏常麕[jún]集一区,称为“瓦子”。可能类似北京天桥一带的情况。勾栏规模大者可容数千人。它的舞台有顶,称为戏台或乐台,后台称为戏房,出入戏房之处叫做“鬼门道”或“古门”,意谓所演都是古人之事。勾栏有“乐床”是女伶所坐的地方,观众可于“腰棚”或“神楼”观戏。
辽、金、元时期的剧场建筑,从现存实物看来,戏台大多设于庙宇内。其基本形式皆为木构三开间的建筑,前部突出可以三面围看的舞台,与后台以一墙或帐相隔,有两门作上下场用。舞台前两侧有时有斜短墙,类似“镜框式台口”。这种戏台已具备了我国传统剧场的基本形式。明代戏台形式与金元相似,很多仍与寺庙结合。当时各地有了很多“会馆”,会馆常有戏台,作为节日集会演戏的场所。它的基本布局形式是以戏台为中心,与耳楼(厢座)、正厅和院落,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此外,当时的封建帝王和很多大官僚大地主还建有自己的家班演戏的戏厅。最简单的是在厅堂中铺一块红“氍毹[qú-yú]”,即可进行演出。这种固定地点和班社的演出,促进了舞台技术的发展。如用烛光、油灯和黑色的台幕来造成灯光明暗的效果,用透明的羊角作成五色云片,结合纱幕作出各种效果等。演出用的道具也有较多的发展和运用。
清代剧场建筑仍保留了前时期的基本特点,而建筑更加精美。规模较大的宫廷戏台有清热河行宫福寿园中的清音阁,北京故宫宁寿宫中的畅音阁,北京颐和园中德和园大戏台等。这几个戏台形式大体类似,舞台部分都是木构三层建筑,宏大壮丽。德和园的大戏台舞台部分高二十一米,面积十四米见方,后部有后台,舞台部分突出在一个大院子里,两侧以廊庑[wǔ]与正面皇帝看戏的颐乐殿环抱成一组建筑。舞台上二层的天花都有活板,上有滑车,以备扮演神仙的演员上下升降。舞台面下有五口井,是表演鬼怪上升等特殊效果用的。
城市营业剧场称为茶园或戏园,历史悠久的如明末豪门查氏在北京自建的“查楼”,乾隆年间被烧毁后重建为广和楼。当时北京的剧场都设在外城大栅栏一带,如三庆、庆乐、中和、同乐等园。这些剧场的观众厅部分是有顶的建筑,大多有楼座。楼上正面是“散座”,两侧近舞台处用屏风隔出二三间“官座”,是贵族官僚们的包厢。楼下左右及前方为散座,中间为池心,池心有方桌条凳,是一般市民的席位。多数座位并不面向舞台,观众围桌而坐,看戏时常喝茶抽烟谈天。舞台凸出观众席间,舞台后墙左右开上下场门,挂以门帘,即所谓“出将”“入相”处。正中挂一块上绣戏班标志的幕布,称为“守旧”,作为舞台的背景。舞台中心放一桌数椅,作为演出时分隔内外场的道具布景。早期的“场面”(即伴奏乐队)位置在守旧和桌椅之间,面对观众,后来改在舞台两侧。舞台角上有“台柱”,以支撑舞台顶盖。台前有矮栏杆。台柱间离台面二三米高处有铁梁称为“轴棍”,为武生表演特技用。剧场的外部装饰一般较简单,在铁栅栏或大门处放置当天上演剧目的道具布景,作为广告。乡村中的戏台则较为简陋,最多的是元明以来与庙宇结合的传统形式的戏台,也有临时用竹木搭设的戏台,称为草台。
我国这种传统的剧场形式,一直沿用到近代,受了西方文化、戏剧、建筑的影响才开始有了改变。与传统剧场形式不同的“新式剧场”的出现,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事。(附图片)
清乾隆时热河行宫福寿园中清音阁观戏图


第4版()
专栏:知识小品

迎新年 话爆竹
王燮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詠“元日”的诗。用爆炸发出的声响来除旧迎新,这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火药没有发明以前,人们燃烧竹叶和竹枝,利用竹枝烧着时发出的爆裂声,驱逐瘟神,迎接新的一年。《荆楚岁时记》中说道:“正月一日……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山臊就是恶鬼)自从唐代发明火药以后,人们逐渐在古老的习俗中采用新技术,以燃放火药制成的纸具来代替燃烧竹枝,这就是北宋出现的“起火”(原始的火箭)和“爆竹”。直至现在,人们还把这种装着火药的纸具,叫做“爆竹”。
爆竹不单是除旧迎新的器物,就是每逢重大的节日和重要的事件,人们也燃放它,以表达欢庆激动的心情。
爆竹又叫爆仗,有好多种,一般指的是能发二响的一种,北京人叫做“二提脚”。构成爆竹外表的是几层由纸粘成的壳,内部装着两层火药,中间有粘土隔开(见图)火药是由硫磺、木炭粉和硝石(硝酸钾)混合而成。硫磺所起的作用是引燃,木炭粉是燃料。硝石燃烧后能放出大量氧气帮助剧烈燃烧。
当点燃爆竹外面的引线的时候,下面一层火药受到热,一刹那间就发生燃烧。爆竹里的各种成分之间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等气体。气体的体积比原来的固体成分大,加上化学反应产生的热的作用,生成的气体就大大地膨胀,比固体的火药大一千多倍,这时小小的纸壳容纳不了,气体就推开纸做的底塞,往外冲出。由于爆竹不断剧烈地往外喷出气体,被喷出的气体就反过来合成一股力来推动爆竹,这时爆竹就直往空中飞去了。同时,因为气体剧烈而迅速膨胀,造成空气的激烈波动,就发出“蓬”的一声巨响。
飞往空中的爆竹,由于下层火药燃烧以后,点燃了中间粘土隔层中的引线,使得上层的火药受热燃烧,发生化学变化,重新产生大量气体,因为粘土隔层中的通道很小,剧烈膨胀的气体就爆裂开纸层,又一次造成空气的激烈波动,在空中发出“乓”的第二声巨响。看,爆竹多么像一支雏型的火箭!


第4版()
专栏:手工艺的花朵

潮州麦秆剪贴画
蔡景亮
以民间工艺品繁盛著称的潮州,有一种独具风格的麦秆剪贴画。潮州麦秆剪贴画有原色和彩色两类,分画幅、小条幅、像夹、书签、卡片、贺年片等七种,每种又有几种或十几种花式,十分丰富。画幅、小条幅宜用于室内装饰或陈列欣赏。如镶嵌在镜框里或放在玻璃板下更为好看,它是一种“经济、美观、实用”的民间工艺品。
潮州麦秆剪贴画的发展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原来潮州的麦秆画都是纯原色(麦秆草淡黄原色),花式内容简单,产品也只有乌布质小画幅一种。但艺人们不断创作新作品后,花式品种就逐渐增多,艺术水平也有了不断提高。现在已能制作五彩缤纷的套彩麦秆画了。
潮州麦秆剪贴画的材料是普通的小麦秆和绸布或厚的白纸,工具只是一把剪刀,一个小刀片和一盘桃胶,就凭着这些极简单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艺人的技巧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剪贴出许多形象鲜明的艺术品。它的操作过程情况是这样的,首先用小尖刀将麦秆撕开并压成条片状,再削去里面的薄膜,然后裱在棉丝纸上,使麦秆成为平直片状,晾干后即可使用。但也有一部分作线条用的则不需裱成片状而直接使用。如果是套彩色的,则需将麦秆煮水脱脂,然后染上各种颜色。如果是用绸布,作画时将白玻璃纸放在画稿上面,按图样花纹用针刺出小孔,然后将玻璃纸稿放在绸或布上用白粉刷上,草图即现出来,艺人们就可依样剪贴,最后用熨斗熨平即成。如果是用白的厚纸,则只印上花稿的主要部分的轮廓,就可以剪贴。但也有些艺术较高的艺人,不需用画稿,单凭自己熟练的技巧,就能随意剪贴出画来。


第4版()
专栏:

麦秆剪贴画(贺年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