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时事述评

拉丁美洲的大好形势
最近以来,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运动,在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从格兰得河到合恩角,各国人民反对美国及其代理人的斗争不断高涨。一年以前,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发表的声明中曾指出:“在拉丁美洲开辟了积极进行反帝斗争的战线。”现在,这条战线已更加活跃、更加壮阔,成为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巴人民在击败美国雇佣军的武装入侵以后,在卡斯特罗总理为首的革命政府的领导下,努力不懈地加强团结,巩固革命政权,发展国民经济,壮大革命武装力量。革命的古巴变得更为强大了。与此同时,古巴人民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准备随时粉碎在北美大陆上策划的新的武装侵略。巴西人民和厄瓜多尔人民先后展开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挫败了美国指使的军事政变和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阴谋,并为促进国家的民主改革而进行着广泛深入的斗争。多米尼加人民反对美国武装干涉、反对巴拉格傀儡政权的斗争,已形成为加勒比海地区的又一个革命风暴。阿根廷工人阶级为反对美国经济侵略而不断进行罢工斗争。智利、委内瑞拉、危地马拉、萨尔瓦多等国人民,也正攘臂而起,走进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保卫古巴革命的斗争的行列里来。所有这一切,形成了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大好形势。
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日益蓬勃发展,是在美国对拉丁美洲各国加紧武装干涉和经济诱骗的情况下出现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今年年初上任伊始,就一面惊呼拉丁美洲人民的“不满情绪正在日益加深”,这个大陆“从来没有处于像现在这样巨大的危险中”,一面公然宣告要努力“消除在美洲一切(古巴)这样的外国统治和一切暴政”以及“美洲各地遭到的侵略和颠复活动”。在这里肯尼迪所说的“外国统治”和“暴政”,指的是古巴的革命政权;他所说的“侵略和颠复活动”,指的是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一句话,肯尼迪是要消灭拉丁美洲人民的一切革命斗争。为了实现这种凶恶的计划,肯尼迪政府使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反革命两手策略的混身解数。它公然发动对古巴的武装入侵,策划和组织对古巴的集体干涉,指使巴西和厄瓜多尔的亲美反动势力发动军事政变和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出动大批军舰对多米尼加人民的革命斗争进行干涉和武装威胁。与这种镇压行动平行进行的,是建立所谓“争取进步联盟”。肯尼迪派出史蒂文森到拉丁美洲各国奔走游说,在泛美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会议上拼凑了一个实施“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的“埃斯特角宪章”,给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政府以大量的美“援”。总之,肯尼迪政府为了应付势如熊熊烈火的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干了一切所能干得出来的凶狠和阴险的勾当。但是,尽管肯尼迪政府干了这一切,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既没有压制得住,也没有软化得了;相反的,那里各国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恰似怒发的春潮一样更加高涨起来了。
中国有一句形容一些蠢人们的行为的古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所作所为正是这样。它越是压制,那里的民族民主运动就越是汹涌澎湃地发展。这种情形说明了什么呢?
它说明在拉丁美洲人民同美帝国主义之间,正如历史上的一切压迫者和被压迫人民之间一样,有着深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谁都知道,资源富饶的拉丁美洲大陆和生活在那里的两亿人民,从上个世纪以来,一直遭受着美帝国主义的奴役和残酷剥削。三百多家美国垄断企业几乎控制了拉丁美洲所有的经济命脉。它们控制了拉丁美洲主要矿产铜、铅、锌、铁的80%,石油的75%;控制了大部分的咖啡、可可、香蕉,以及古巴革命之前的糖的生产,垄断了拉丁美洲贸易的一半;占有着大量的土地。美国垄断企业不仅自己是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最大的庄园主,而且还同那里的大庄园主反动势力结成同盟,把他们作为美国控制拉丁美洲的一根支柱。美国垄断资本和拉丁美洲各国大庄园主反动势力,二位一体,像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在拉丁美洲人民的头上。拉丁美洲人民同美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就是拉丁美洲人民决心要搬掉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而美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却是想方设法地要继续压在拉丁美洲人民头上。对于这个斗争的实质,拉丁美洲各国的爱国民主力量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州长布里佐拉在一次演说中曾指出:“我们求得解放的问题,是同消灭资本主义世界对我国人民的剥削的问题分不开的,而这种剥削的中心目前是在美国。”
哥斯达黎加《前进报》在一篇评论肯尼迪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的文章里也指出:“拉丁美洲已经清楚地知道,它的主权、进步和福利的唯一障碍是美帝国主义。”
有美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存在,就会有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一天不被消灭,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一天不会停息。美帝国主义采取赤裸裸的“大棒”政策进行镇压,固然是火上加油;它推行打着“社会改革”招牌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施行诱骗,也动摇不了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饱受美帝国主义奴役和剥削之害的拉丁美洲人民是不会上肯尼迪之流的“社会改革”的“善心”的当的。阿根廷的《我们的话》周报在一篇文章中曾指出,肯尼迪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是新殖民主义,或者说是伪装的、然而在剥削和掠夺性方面毫不逊色的殖民主义”。智利社会党在一个声明中也指出,“‘争取进步联盟’只不过是最近一百年来美帝国主义向拉丁美洲输出的旧的‘贫困联盟’的翻版”。声明并且说,这个“联盟”的“邪恶的和可怜的目的必然遭到拉丁美洲一切正直的和富有创造精神的阶层的反对”。
觉醒了的拉丁美洲人民认清了美帝国主义是他们的最凶恶的死敌,这就使得各国人民能在最广泛的程度上团结起来,向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因为,各国人民中的所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身受美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剥削之害,他们在各国人口中占90%以上。正是由于这样,各国人民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日益成为广泛一致的群众行动。七百万古巴人民在保卫革命政权、反对美国侵略和干涉的斗争中,已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巴西南里约格朗德州和戈亚斯州的军民在举起反对美国策划的军事政变的义旗时,立即得到全国各地广泛阶层人民和爱国民主党派的支持,给政变分子以难以抗拒的压力。厄瓜多尔人民反对美国支持的贝拉斯科企图建立独裁政权的斗争,在10月4日的全国总罢工形成高潮后,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席卷全国各地和各阶层的群众行动,终于迫使贝拉斯科宣布辞职。多米尼加人民在最近几个月的斗争中,也几次举行全国罢工、罢市,形成了几乎举国奋起的局势。阿根廷工人阶级反对美国经济侵略政策的全国总罢工,也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各国广泛阶层人民的觉醒和斗争,这就是美帝国主义无论用什么手法,都阻挡不住也压制不了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斗争中的拉丁美洲人民把古巴革命作为自己的道路。古巴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在自己的国土上清除美帝国主义的势力,实行了土地改革和一系列的其他民主改革,为自己打开了幸福生活的前景,并且也为整个拉丁美洲人民的斗争照亮了道路。美帝国主义对革命的古巴怀着彻骨的仇恨,千方百计地要加以消灭。而拉丁美洲各国广大人民则是全心全力地支持古巴,他们把保卫古巴革命看成为自己的切身事业。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古巴的统一斗争,已成为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大好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志。拉丁美洲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使得美国策划的由美洲国家组织集体干涉古巴的阴谋,一再遭到挫折。虽然最近在美国的操纵下,美洲国家组织通过了哥伦比亚的反古巴提案,但是拉丁美洲的许多重要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的政府,都一再表明它们坚持自决和不干涉的原则。这些国家政府的这种态度,正是反映了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干涉古巴的强烈的意志。
不仅革命的古巴是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片阳光灿烂的新天地,不仅巴西人民、厄瓜多尔人民、多米尼加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在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就是在那些被肯尼迪称赞为实施“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的最好的希望”的拉丁美洲国家里,广大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火焰也在不可遏止地燃烧着。最明显的例证就是,肯尼迪最近对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访问,竟是如临大敌般地在重兵戒备的刺刀丛下进行的。肯尼迪和他在那里的仆从们这种心惊胆战的情景,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他们在那里是坐在一座终将爆发的火山上。事实上,对于美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来说,整个拉丁美洲大陆就是一座随时可以爆发的火山。
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的大好形势,给全世界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并且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和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一个重要贡献。但是,拉丁美洲人民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将会有十分严重和曲折的斗争。美帝国主义一面正虎视眈眈[dān-dān]地要对拉丁美洲人民的斗争进行更为凶狠的镇压和反扑,一面又在不遗余力地推行“争取进步联盟”的计划来施行诱骗。特别是肯尼迪政府在吉隆滩遭到惨败后,处心积虑地准备再一次进犯古巴。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但是,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只要不断加强团结,对美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干涉进行坚决的斗争,对它的诱骗手段无情地给以揭露和打击,那末肯尼迪政府的反革命两手策略是完全可以彻底击败的,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是会不断地取得胜利的。


第5版()
专栏:采风录

优美动听的老挝民歌
不久以前,老挝年轻的歌舞家在川圹省丰沙湾镇的一次晚会上,演唱了老挝的著名民歌。歌词内容,有的是描绘在浓密的森林屏障前,一群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有的是表达笃信佛教的男女在演唱老挝尊佛敬僧的习俗;也有的是反映在鲜花簇丛、明烛高烧的静穆气氛中,为远方来客祝愿和祈祷。这些歌曲都具有一种特色:轻柔、委婉,十分悦耳。
老挝人唱民歌的时候,很注意选择地点时间,使歌词和表演的现场情景相协调。例如演唱“湄公河对唱”时,必然是在旭日东升,河水倒映出村舍、柳树、古刹和浮图的时候,由打着发髻、穿着美丽的绣花沙龙的少女和盛装的青年,并肩站在河畔上,引吭高歌。“摇船曲”是在日落风轻的黄昏,青年男女泛起一叶扁舟,随波逐流时歌唱的。
老挝的民歌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北部各省老松族(苗族)居住的高山区,每逢佳节,穿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排列两行,互传布球,边传边唱。歌词内容极其丰富,从古到今,从政治到爱情,有的是固定民歌,有的自编自唱,对答如流。在南部北汕地区声势磅礴的瀑布前边,可以听到当地流行的“赞颂四千岛屿”的歌声。在桑怒省农村的深夜,在散落在椰林竹丛的高脚屋旁,青年男女在一起唱“卡桑”情歌。
抗法战争开始后,老挝的民歌一反历史上纤弱娇气的特点,而变成悲愤雄壮的气势。至此,老挝民歌不光是抒发情感的文娱方式,也成为鼓舞斗志的有力工具。
“千百万人民站起来,决心推翻殖民统治,争取独立,争取解放!让我们快快团结起来,齐心奋斗。快,快,不能迟慢。……我们自愿为国牺牲,宁愿以我们的鲜血染遍祖国的大地,来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是英勇不屈的老挝人!”这是一首抗法战争时期的民歌,如今还流传很广。
老挝的民歌富有情感和生命力,在历史上风行一时。在现今老挝王国政府和老挝爱国战线党领导的广大解放区内,老挝民歌进入了新的繁盛时代。 (冯建伟)
(附图片)


第5版()
专栏:英国通讯

悲惨遭遇
李一川
凄风苦雨落街头
西北风在吼啸,枯树枝头被它吹得铮铮直响。淫雨淅淅沥沥一下就是几天,空气潮湿而冰寒。在这凄风苦雨之夜,英国无数的贫苦家庭因付不起苛重的房租而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近年来,保守党政府为了转嫁经济危机,执行敲骨吸髓的房租法案,英国的房租扶摇直上,一倍、两倍甚至三倍地增加了。许多劳动人民因付不起租金,而被迫赶上了街头。仅在伦敦一地,据官方统计,目前这种无栖身之所的已有三千家之多。事实上,无家可归者的数目还在令人吃惊地增长着。伦敦市政府一位官员承认:这只是“大冰块在水面上冒出的一个尖头”。
杰立是一位水管工人。他有三个小孩和老婆,工资只有九镑。过去房租是三镑时生活就很难维持。但这次房租一跃增至六镑,他付不起那末多,被赶出了大门。约翰·哥特文是一位印刷工人,家有六口人,每星期只有十一镑的收入。房主将房租从三镑十先令增加到七镑,结果由于付不起房租,也被赶上了街。他带着绝望的神情说:他和他老婆跑遍了伦敦的大街小巷,很难找到租费在五镑以下供一家人住的小房间。许多妇女在谈到被房主赶出而又无处栖身时,就泣不成声。一些老年人被迫迁居、走投无路而自杀的事件也常常发生。
有些家庭在刚被房主赶走之后,男人便设法找单人宿舍暂且栖身。白天父亲去工作,母亲同孩子在街上徘徊,或者坐在公园的长板凳上等待着夜幕的降临,以便父亲偷带他们到他的住所。如果被房主发现了,他们又被赶到街头。
收容所内难栖身
伦敦市政府设立的一些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都有人满之患。在未进去之前,家庭已被拆散,因为所里只收容儿童和妇女,丈夫不能入内寄宿。在很小的房间内,一般都住着几家人,十多口,老的,小的,生病的,全挤在一起。室内设备简陋,光线阴暗,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被收容在牛温顿收容所的印刷工人哥特文谈到这个收容所时,伤心地说:“牛温顿收容所是一个使人心碎的地方,屋内只有光床板和暗淡的灯光。小孩生了病;老婆自进去之后,身体就不好……”。
即使这样恶劣的条件,寄住者还要付出高昂的租费。哥特文一家一星期要付出六镑七先令,结果使他几乎连看望孩子和老婆的乘车费都没有了。纳尔一星期只有十镑工资。每周要付收容所五镑三先令。此外,他还得给他老婆一点钱糊口,自己也还要付房费。但是即使这样价格高昂而恶劣的收容所,也只准住三个月。目前许多家庭接到当局的通知,要让搬家,可是搬到哪里去呢?
一席之地用金买
许多贫苦人家付不起房租,便住拖车厢。在英国已有五十多万人家住在拖车里,过着极端困苦的生活。
离伦敦不远的德耳金附近,就有许多这样的拖车厢。斯登是一位退休工人,就住在拖车厢内。他每星期有三镑十五先令的养老金收入,只租用放拖车用的一席之地就要用去一镑十先令。此外,还得付烧火用的油费和做饭用的煤气费。
这位老人在前几年用三百七十五镑买了这部旧拖车厢,做饭、睡觉及全部家当都在车内。睡觉时,床铺放倒,白天竖起来靠在车壁内,这样,人在车厢内才可以移动。老人告诉我说,他今年已六十七岁,再过几年,连床铺都要搬不动了!
老人的邻居福克纳尔是一位公共汽车司机,老婆小孩一家三口全住在一部拖车内。年轻壮实的福克纳尔的老婆说,他们早就想租房子,可是租不起。要租一间房子,押金就需五十多镑,租费每星期也得四、五镑,哪里能凑起这么多钱。她丈夫一星期的工资只有十一镑,一家人饭费就得用去五镑多。最近因拖车太旧,车顶修补了一下,就用去十镑。
福克纳尔一家三个人住在拖车内,拥挤不堪,闷得都要透不过气来。小孩在车厢内的煤气炉边玩,母亲在做饭。家用杂物还有破鞋子等都堆在做饭用的煤气炉边。大一点的东西,只好放在露天。
富豪地主赚钱多
许多流离失所的人都这样说,地主像是个“小霸王”,你不顺他的意,他就会把你赶出去。你连放拖车的地方都找不到。
离德耳金附近有个叫保克斯山的地方,住着十多家青年夫妇。他们都因付不起房租,用分期付款的办法买了拖车。每星期除要交一镑到两镑租放拖车地费之外,还要付十一镑到二十四镑分期付款的债。地主借口“重新整顿场地”,要把他们赶出来。威立士的一家三口已被驱走。其他的几家经法庭判决也得离开。但到哪里去呢?很多地方在未去之前就要五十镑的押金呢!在陶吞汉姆,米尔斯和他的怀孕老婆十多个月以来只住在一辆旧卡车内,白天他老婆到街上流浪或到朋友家去度日,他用卡车收集破烂,晚上在街角把他老婆接走。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就因这样的生活,生病死去了!
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使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同时却喂肥了资本家和地主。英国财产公司的利润比任何时候都高。伦敦交易所公报兴奋地说:“某些股票在一定时候会变得时髦的,目前财产股票是最风行的了!”
这就是资产阶级所吹嘘的“福利国家”的现实。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通的劳动人民为寻求一席安身之地都是一部辛酸的血泪史。


第5版()
专栏:世界上几个最小的国家

世界上几个最小的国家
四、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在欧洲的南部,它四周都被意大利的领土包围着,面积仅六十平方公里,人口约一万四千人,属拉丁族,和意大利人没有什么差异;讲意大利语。首都圣马力诺,位于俯瞰全国的山峰上。每天早晨首都的报时大钟响起嘹亮的钟声,通告全国人民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圣马力诺的历史是很古老的。公元四世纪初,一个名叫马力诺的石匠,为逃避封建主的压迫,来到这里,建立了公社,不久形成了国家。居民们为了纪念它的创始人,就规定国名为“圣马力诺”。1631年罗马教皇承认圣马力诺是一个独立国。1862年圣马力诺同意大利订立关税同盟。墨索里尼独裁统治时期,圣马力诺遭到意大利法西斯势力的蹂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圣马力诺由共产党和社会党联合执政,这时财政收支经常平衡,人民的生活也逐步得到改善。1957年9月,圣马力诺的反动派在意大利统治集团的帮助下,发动了政变;10月,圣马力诺天主教民主党就篡夺了政权,意大利政府和美国政府立即给予承认。从那以后,圣马力诺的民主力量就遭到迫害,不少共产党和社会党的领导人被判长期徒刑。
圣马力诺是欧洲建立共和政体最早的国家,十三世纪时就确立了议会制度。它的议会是一院制,称大议会,议员六十人。大议会选出两个执政,同为国家元首,还选出十个人组成国务院,处理日常政务。
圣马力诺风景优美,外国游人很多。它发行的彩色精美的邮票驰名世界。这个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就是依靠游览业和发行邮票。圣马力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盛产葡萄,也有小规模的纺织业和酿酒业等。货币是意大利的里拉。
(翁祖尧)
(附图片)


第5版()
专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

丰收声中访梨岘里
走进梨岘[xiàn]里的村口,我们就看见一个高大的拱门,一幅写着“为响应增产一百万吨粮食而战”的红色大型横幅标语,端正地贴在拱门上。拱门的附近便是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委员会副委员长尹铉俊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幽默地说:“梨岘里,过去是连外地的姑娘都不愿意出嫁到这里的穷地方,现在变成人人都关心的地方了。”
平壤市胜湖区梨岘里早先是一个地瘠人稀的地方。朝鲜停战后,朝鲜劳动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从外地动员了一批居民迁移到这里,组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年来,社员们积极努力,战胜了重重困难,认真贯彻了青山里精神,连年获得丰收,迅速改变了里的贫穷面貌,使梨岘里合作社成为朝鲜农业合作社中的一个先进社。
今年,当朝鲜劳动党提出增产一百万吨粮食的号召时,梨岘里生产合作社社员们立刻起来响应。一开春,全社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竞赛,决心为增产一百万吨粮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热情勤勉的劳动,带来了丰收的果实。现在,社员们正计划着多卖给国家二千多公斤余粮呢!正如合作社副委员长尹铉俊所说的:“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按计划,我们今年的生产指标是二千零七十九吨粮食,而实际上,我们可以超额30%完成这个任务。”
这些日子里,梨岘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打谷场上充满了一片欢腾的景象。我们来到合作社的打谷场,这里充满了一片欢腾热闹的景象。男女社员们分成了好几个生产小组,有的忙着赶牛车运稻子,有的把沉甸甸的稻穗高高堆起。脱谷机、卷扬机发出阵阵??的响声。洁净的大米不断地流满了一个个草编的大口袋。青年们一边紧张劳动,一边哼着歌儿。人们愉快地庆贺着又一个大丰年。
丰收给梨岘里的社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家住在打谷场附近的一位七十一岁的老社员金容琏激动地说:“我种了一辈子地,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今年这样的好收成。”同其他社员一样,这个老社员完全沉浸在今年的丰收喜悦中了。
在梨岘里,不论是同社员们谈起由穷变富的经过,或者是谈论社员们的生产、生活情形,常常听到社员们夸奖李信子。
李信子是怎样一个人呢?她是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姑娘,也是朝鲜农业战线上闻名远近的千里马骑手。
朝鲜停战后,李信子同其他许多居民一起,迁到梨岘里。当时,梨岘里是有名的穷地方,土质坏,生产工具、劳动力都非常缺乏,确是困难重重。所以,大部分搬来的居民都不安心在这里落户。李信子在民主青年同盟教育下,懂得要搞好生产,首先得让大家树立安家落户思想。怎样才能帮助大家建立这种思想呢?李信子的答案是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于是,她向上级提出了当宣传员的决心。从那时候起,她每到地里劳动时,总要带着一包宣传材料,利用田头休息时间给大家读报,介绍先进事迹。晚上,她又到各家各户串门,具体帮助新来的居民解决困难,渐渐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安心落户思想。就这样,这位年轻的姑娘博得了社员们的爱戴和一致赞扬,成为生产上工作上的一面旗子。 (韩毓琛)


第5版()
专栏:

给徐学惠安装“中苏友谊之手”的人
“我高兴地告诉您,我已经会熟练地使用您给我特制的假手和一切工具,……我要用这双不平凡的‘中苏友谊之手’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认真地学习……”
这是徐学惠不久前给洛玛诺夫的信中所写的。
阿列克谢·洛玛诺夫是苏联赤塔州整形器材厂的厂长,也是一个闻名国内外的整形专家。去年1月间,当徐学惠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奋不顾身地同匪徒展开搏斗失去双手的消息传到洛玛诺夫那里时,洛玛诺夫被中国女共青团员的英雄行为深深感动了。他立即邀请徐学惠到赤塔,亲自为她设计和安装了三副不同用途的假手,还热情地教会徐学惠利用这些假手写字、梳头、刷牙、使用餐具、打字、劈木柴、做针线和钉钉子等劳动技巧。
洛玛诺夫是怎样成为有名的整形专家的呢?
洛玛诺夫是后贝加尔人,在赤塔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卫国战争时,他在抗击德寇中负了重伤。战后,他本可以领国家的补助金过自己的安宁生活。可是,洛玛诺夫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道路,在他的坚决要求之下,领导上任命他去当一个地质勘察队的队长。
但是新的不幸又落到了洛玛诺夫身上。那是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他在森林中完成勘察任务返回基地的途中,西伯利亚的二月天气,夜幕一下子就把四周遮得伸手不见五指,凛冽的严寒带来一阵弥天大雾,笼罩住了无边无际的大森林。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辨别着方向,摸索前进。就在这时,他突然被脚下的树枝绊倒了,整个身体被摔到路旁,后脑猛烈地撞在一棵大树干上,就这样失去了知觉。
洛玛诺夫苏醒过来时已经被人抬到医院中,他已受到严重的冻伤,不得不切除他的双手和两只脚的脚指。双手被截除了,今后怎么工作呢?这使他十分痛苦。伤愈后他只得设法去安装假手,可是当时赤塔整形器材厂的整形技术还不能对他这样的残废有所帮助,于是,洛玛诺夫就决定自己设计假手。
设计首先要作图,作图又没有手,这是多么困难的工作啊!他只得先用脑子想好设计假手的各种细节,然后再用牙齿咬住铅笔头在纸上画图,但是铅笔东倒西歪怎样也画不成。他只得请旁人在他的残臂上缚上一个橡皮的袖套,再在袖套上固定上一枝铅笔,这比牙齿咬着铅笔画当然强得多。首次作的画图失败了,重新画,再失败,再重新画。
经过三年的艰苦劳动,洛玛诺夫终于把假手的图样设计出来了。赤塔机器制造厂根据他的图纸制出了第一副假手,这是一副十分灵巧多种用途的假手,上面安装各种工具后,可以自由地用斧头、锯子、刨子和其他工具进行劳动,甚至用钳子夹钉子。之后,洛玛诺夫又继续为其他残废人设计灵巧的假手。不久他成了赤塔州整形器材厂厂长。经过许多残废人的实践证明,洛玛诺夫设计的假手可以作木工、钳工、油漆工、泥灰工和其他农业劳动。这给了洛玛诺夫很大的鼓舞。他后来又设计了一种简易的万能假手,残废人装上这种假手后不用旁人的帮助就能自由地完成像刮脸、刷牙、梳头、用餐具、写字、作图、锯木、打字和射击等等的工作。
成百名上肢残废的人在使用了洛玛诺夫的假手后重新参加了劳动。现在洛玛诺夫正在设计一种新的更完善的假手。
(沈一鸣)


第5版()
专栏:

优秀的拖拉机手
一个秋天的早晨,我们来到阿尔巴尼亚北部的斯库台市,访问了阿尔巴尼亚出色的拖拉机手、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布道。
布道热情地接待我们。他像所有好客的阿尔巴尼亚人一样,给我们斟满了芳香的甜酒,端出了阿尔巴尼亚的特产:米粉糖。布道是阿尔巴尼亚的第一批拖拉机手之一。谈起自己怎样获得了出色的劳动成就时,他说:“当我第一天踏上拖拉机时,我止不住想起了解放前的苦难岁月,而当我每天看到农业社社员们对拖拉机的那种渴望和对拖拉机手的尊敬时,我就决定当一个人民需要的好拖拉机手。”
于是,布道每天总要比别人早一两个小时下地,有时晚上还要披星戴月地干上一阵。但是,他想,一个人的时间有限,如果能减少拖拉机的大修,不就等于增加几百小时的劳动时间吗?如果全国的每一台拖拉机都增加几百小时的劳动时间,那岂不是等于增加了许多台拖拉机吗?
就这样,布道向党提出了减少大修的倡议。
布道一向是像慈母般地爱护自己的机器,在他提出倡议后的半年,就创造了机耕五千六百公顷不大修的纪录。接着第二年他又创造了八千二百公顷不大修的纪录,大大地超过了原先规定大修的指标。布道在再次突破纪录的同时,还提出了节约燃料的倡议,第一年他节约了5%的燃料,后来又达到了8%。今年,为迎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建党二十周年,布道更提出了机耕一万六千公顷不大修的新保证。
谈到这里,布道邀我们去参观一下他工作的地段和他心爱的拖拉机。我们一起乘车沿着斯库台湖驶向田地。万顷碧波的湖水在耀眼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成群的野鸭在湖面上自由游荡,湖的另一边是一大片刚翻耕的土地,几台拖拉机正在田间翻地,布道一边从汽车里和每一个拖拉机手亲切地打着招呼,一边告诉我们说,解放前在阿尔巴尼亚一台像样的拖拉机也没有,但今天人民政府已兴建了十五个拖拉机站,全国的拖拉机已经达到四千九百台,每台以十五马力计算。如果按全国人口平均计算,阿尔巴尼亚每一千公顷土地上的拖拉机数,已超过了土耳其、南斯拉夫和希腊等邻国。
布道对拖拉机的每一个部件都非常熟悉。不仅熟悉它们的性能,而且还摸清了它们的“脾气”。布道低声地告诉我们说:“我的方法就是‘问到底’,不懂就问,向工程师、技师和同行们,向一切能请教的人请教。”
布道的忘我劳动获得了人民的信任,他不仅荣获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并且被推选为人民议会的代表和区党委委员。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为了推广布道的爱国主义倡议,曾作出了决议,号召全国拖拉机手向布道学习。布道也亲自到各个拖拉机站去传授经验。今天机耕一万公顷不大修的倡议,在阿尔巴尼亚的广大农村获得了热烈的反应。有一千三百个拖拉机手向党提出了自己争取不大修的指标。 (戈宝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