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繁荣的勒拿河边
本报记者 李楠
我们从新西伯利亚城出发到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去。“伊尔—14”型飞机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布拉茨克和凯林斯克三站停留以后,就沿着勒拿河飞行。一路上都是秋日金黄的森林区域。飞机经过阿略克明斯克到达雅库茨克时,已经是次日夜半时分了。
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就其面积来说,可以容纳下六个法兰西,或者一百个比利时。这里是北半球最寒冷的地带,最低温度低到零下七十度,北半球的寒极就在雅库特境内。雅库特全境都是永久冻土地带。每年长达七个多月的冬天使得土地变成像混凝土一样坚硬。过去的沙皇政权把雅库特变成一个著名的苦刑和流放区域。
但是雅库特不仅有严寒和冻土,这里却有着其他地区少有的自然资源。以著名的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的天然森林遍地皆是。煤矿、金矿、金刚石矿、锡矿、石油和瓦斯在世界上这块寒冷地区产量特别丰富。在短短的访问中,我们看到在苏维埃政权下,人民战胜了大自然的严酷,繁荣了勒拿河两岸,建立了工农业生产,使大自然的丰富资源为全国的建设服务。
在过去的驿站上
离开雅库茨克,汽车在宽畅的公路上走了两个钟头后,我们来到波克罗夫斯克。在革命以前,波克罗夫斯克是一个驿[yì]站,只有五六间房屋。驿站是旅行者换乘车辆的地方,也是政治流放犯向前押解的站口。
雅库特的一位老布尔什维克给我们回忆了当年的情景。穿着囚衣的政治流放犯们,在卫兵的解押下颠跛地走着。居民们从屋子里跑出来,把吃的东西分发给囚犯们,——民间的同情总是在政治流放犯们一边的。在雅库特的流放者中,有著名的作家柯洛连科、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以及很多十二月党人、华沙起义者和布尔什维克。
现在波克罗夫斯克是奥尔忠尼启则区的中心。这个过去是奥尔忠尼启则的流放地,现在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市镇。建筑材料工业是这里的主要工业。利用遍地森林和原料,生产着木材、家具、砖瓦等产品。不久以后,还要生产水泥和钢筋混凝土构件,一座大型水泥联合工厂快要建成。这里的农业生产是革命后才开始的。1928年开始组织集体农庄,战前共有九十多个农庄,战后逐年合并扩大,现在有五个农庄,一个农场。波克罗夫斯克从荒凉到繁荣,正是雅库特人民命运变化的一个象征。
战胜了永久冻土
像在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雅库特到处都在进行建设。在雅库特,建设是一场复杂的斗争。无论是修建房屋、道路、水管、下水道,都必须克服永久冻土所带来的困难。在雅库茨克,有一所永久冻土研究所,到研究所的坑道里去,我们看到离开地面就是永远不化的冰层,冻土一直深到六百米。
雅库特的建设者们找到了在冻土上建筑高楼大厦的方法。在雅库茨克,我们看到楼房都不是建筑在普通的地基上面,而是安放在一排排的混凝土桩上面。楼房和地面中间有一层冷空气自由通过的空隙,使热量不至于影响冻土熔化,建筑不会倾斜陷落。
但是怎样才能把许多混凝土桩牢固地打入冻土六米深处呢?一个个地凿孔既困难,而且不牢固。雅库特的建设者们创造了合适的方法。首先将细长的钢针插入地中,通过针孔喷射蒸汽,使周围的冻土变成“稀粥”,然后放上混凝土桩,便自然沉落进去,等到冻土重新凝结,土桩便牢固地钳在冻土里面。雅库特的同志告诉我们说,这个方法已在苏联极北地区普遍采用。
雅库茨克的总建筑师一边带着我们参观,一边给我们讲述建设规划。我们看到正在建筑中的五层楼房,看到已经安装好混凝土桩的电视台和大学校址的工地。这里正在普遍安设自来水管,试铺了柏油马路,并且将要安装天燃煤气管道。虽然这些工作都因冻土而有特殊困难,但是雅库特的建设者已经将冻土战胜了。
黄金和驯鹿
今天雅库特经济生活的特点是工业、牧业、农业、林业、渔业综合发展,全面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苏联的经济中,雅库特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加重要。
许多年以前,雅库特就被人称为“黄金和驯鹿的国度”。采金业是共和国革命后最先建立的工业,也是一门主要的工业。雅库特的黄金主要产地是阿尔丹区,这里有许多矿井,有近代化的电气采矿机器,有设备优良的选矿工厂。阿尔丹地区原来是一个没有人迹和道路的地区,现在阿尔丹已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金色的阿尔丹”。
在雅库特发现金刚石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一发现曾经惊动了全世界。现在,金刚石已经大规模开采,供应全国的需要。
雅库特还有铜矿、铁矿、锌矿、铅矿等矿产。苏联少有的锡矿,这里也在生产。煤矿的储量在这块北半球的寒极地区竟出人意料之外的丰富。据当地同志谈,这里的煤藏量有三万亿吨,在苏联占第一位。
在农牧业方面,驯鹿仍然是共和国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在共和国北部,有许多专门的农庄农场,进行科学化的养鹿工作。
我们参观了在勒拿河岸的一个农庄。这个农庄有专门的养鹿场,还饲养着不少牛、马、猪、兔和狐狸。在种植业方面,农庄有二千七百公顷耕地,种植谷物、向日葵、马铃薯、饲料作物、蔬菜。虽然雅库特气候太严酷,地下又是冻土,但人民经过辛苦的劳动,仍然使收成逐年增加。
最年青的学府和科学院
在工业和农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雅库特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充分发展起来。我们拜访了雅库特大学和科学院分院。这是苏联的最年青的综合大学和科学院。
雅库特大学成立于1956年,现在共有六个系,十三个专业。大学共有学生一千七百多人,包括二十多种民族。今年第一批毕业生三百人,都已到共和国各地农庄、工厂和矿山工作。
科学院分院创始于1948年。现在有三个研究所和许多实验室,主要研究雅库特的丰富的矿藏,研究在冻土和严寒气候条件下如何发展农牧业,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学。
雅库茨克城内有一所博物馆,这所博物馆是当年的一批政治流放者所建立的,至今保存着许多当年革命者的遗物。我们看到这些纪念物,当年雅库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眼前繁荣幸福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5版()
专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

用芦苇作原料的纤维—纸板工厂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现在,建设者们的歌声已经把它从沉睡中唤醒。城镇在这里出现了。在苏联伏尔加河畔缺乏林木的阿斯特拉罕州,目前正在兴建一座不寻常的企业——纤维—纸板工厂。这个工厂的原料是生长在伏尔加河上的大片的绿色的芦苇。
从前这里的芦苇很少利用,只有一部分当作饲料和取暖用的燃料,大部分都被火烧掉了。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批丰富的天然资源,新工厂将生产芦苇纸板和塑料制品的原料等。目前,这座工厂的第一期工程即将竣工,明年将生产七万吨芦苇纸板。到七年计划结束时,这个工厂将年产二十七万吨芦苇纤维原料。按照设计,芦苇加工的全部生产过程都是机械化、自动化的。
这个工厂还在伏尔加河三角洲地带设有一个占地二十七万公顷的巨型“车间”——芦苇培植场。这里每年将生产二百五十万吨芦苇供工厂使用。
同时,阿斯特拉罕的科学研究所正在进一步研究使用芦苇的问题。这个研究所已利用芦苇纤维制成了瓦片、嵌花地板等。*纤[xiān]
  枫


第5版()
专栏:

围绕着中东石油的斗争
柯月霖
最近,第三届阿拉伯石油会议在阿联的亚历山大港宣告闭幕。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东的阿联、沙特阿拉伯、约旦、黎巴嫩、也门、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群岛以及北非的利比亚、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会议表示支持阿拉伯各国政府为了维护它们的石油利益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建议阿拉伯产油国家统一它们在石油政策上的主要方针。
10月17日,伊拉克政府宣布它同外国石油公司的谈判陷于破裂。这个谈判是在三年前伊拉克共和国刚刚成立后开始的。谈判的内容包括伊拉克要求名副其实地获得50%的石油收益,伊拉克参加石油公司的管理和在石油公司中拥有股份,石油公司把未钻探的土地归还伊拉克,增加伊拉克在石油收入中的所得部分,取消不平等的协定中使伊拉克蒙受损失的规定,等等。经过三年来反反复复的谈判,外国石油公司坚持不肯作丝毫让步。当卡塞姆总理表示将按照政府法令收回外国石油公司尚未钻探的地区时,石油公司谈判代表团团长、美国新泽西美孚油公司董事费希尔竟然威胁说:“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行动来维护我们的利益”。
帝国主义者死命抓住它们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不放,是一点也不奇怪的。美国过去对黎巴嫩的武装侵略,英国对约旦的武装侵略以及最近在美国支持下对科威特的武装侵略,尽管打的是“援助”和“保护”的旗帜,实际上都是为了保住或者扩大它们在中东的石油利益。
石油问题,在中东的事务中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中东各国人民和帝国主义之间,以及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是美英之间在中东的矛盾,经常围绕着石油问题而展开。在中东,绵延的石油地带长达二千公里。据1960年9月号英国《经济评论》杂志报道,中东地区在1959年底探明的石油蕴藏量达二百四十四亿二千五百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经过勘察的石油总蕴藏量的70%左右。
中东的“黑色金子”从二十世纪初刚刚被发现起,就成了帝国主义肆意掠夺的对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中东石油开采的近80%是由英国垄断资本控制的,而美国资本只占13%。战后美国利用“援助”和策划颠覆阴谋等手段积极打入英国在中东的传统石油市场,已经成为中东石油最大的掠夺者。它在土耳其、阿富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先后取得了开采石油的权利。美国垄断资本已经夺得了沙特阿拉伯100%的石油资源,控制了巴林岛100%、科威特50%、伊朗40%和伊拉克、卡塔尔各23%以上的石油开采权。美国的五家石油公司,霸占了中东主要石油出产国总租借面积的69%以上。在美国的重重排挤下,英国目前在中东只控制着32%的石油开采权了。难怪英国报纸愤愤不平地叫嚷,美国已“直接掐住英国人的喉咙。”
帝国主义国家热中于在中东展开石油争夺战,是因为中东的石油为它们提供了有如《天方夜谭》的神话般的利润。在中东,石油开采成本十分低廉。据1958年美国杂志透露,每桶原油成本在美国为一美元一角二分,而在科威特只要五分钱;每增产原油一桶,在美国得投资四万美元,而在科威特还不到二千美元,在中东其他地区平均为三千美元。由于石油公司在价格、纳税、秘密账目等方面玩弄花样,使产油国政府与之签订的利润“对分”的协定徒具形式。再加上石油公司还可以在提炼、运输、销售等环节上继续掠夺,利润也就愈滚愈高。据美国《新闻周刊》透露,1959年,美国在中东的十二亿美元的投资,赚得了五亿九千一百万美元,利润率高达49%,远远超过美国在全世界的投资的平均利润率13%。
但是,生活在“油浓于血”的极其富饶的土地上的中东人民,却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甚至连煤油也成了无力购买的奢侈品。石油工人每天在沙漠烈日的炙[zhì]晒下劳动十二至十八小时。工资只相当于美国工人的五分之一到七分之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并经常遭受疾病和失业的威胁。阿拉伯报纸刊登的一篇文章曾经辛酸地比喻:这些国家正像一头沙漠中的骆驼,自己背上驮着水,但不能给自己止渴。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争取生存权利,中东各国人民长期以来不断掀起波澜壮阔的斗争。而收回石油主权的斗争已经成了中东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石油工人的斗争,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伊朗工人反对英伊石油公司的斗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在中东工人运动史上记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在伊朗工人和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51年促使伊朗议会通过了石油国有化法案。尽管这个法案在美英等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之下遭到了夭折,但是伊朗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要求收回石油主权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在沙特阿拉伯,阿美石油公司石油工人于1953年举行的总罢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并且成立了有着反帝纲领的“民族革新阵线”的组织。在中东其他产油国家,反帝情绪也日益高涨。中东的石油尽管现在主要地还为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所霸占,但是中东人民总有一天会把它收回自己的手中。
(附图片)
中东石油产况简图


第5版()
专栏:

瓦赫什河上的巨大工程
这些日子里,阵阵的爆破声打破了瓦赫什山谷千百年来的沉寂。瓦赫什河湍急的巨流将被人们制服,为苏联建设事业服务。
瓦赫什河位于苏联塔吉克共和国境内,它发源于帕米尔高山上的冰河,河水流量是每秒五千立方米。在塔吉克语里,瓦赫什意思就是“难驯的河流”。
而今天,瓦赫什河将被苏联建设者们所驯服。一系列巨大的工程已经兴工。
瓦赫什河上的第一个工程格洛夫水电站的建设已全面动工,高达四十米的拦河坝和发电站厂房已初具规模。这个水电站将在明年开始输送第一批工业用电。巨大的努列克水电站将兴建在共和国首都斯大林纳巴德东南的山谷中。这个水电站将于1965年建成,它的发电能力为二百七十万瓩,即比目前苏联最大的斯大林格勒水电站的发电能力还多二十万瓩。而且,根据设计,这个水电站的发电成本将是世界上最低廉的。这将使瓦赫什河成为中亚细亚动力工业的心脏,强大的电力将促进这个地区的冶金、化学、采矿工业的发展。
在瓦赫什河中游的普里—萨格峡谷里,建设者们将建起一座高达三百米的、世界上最高的堤坝,拦腰截断瓦赫什河,把瓦赫什河水位提高二百六十米,从而在帕米尔群山中形成一个蓄水一百多亿立方米的巨型人工海。被制服了的河水,除了推动九座功率强大的努列克水电站发电机组之外,河水还将顺着水渠流入两岸,灌溉三百万公顷干地,使得塔吉克共和国十多个缺水的盆地变成盛产大米和棉花的绿洲。
(附图片)
瓦赫什河上建设工程中的开路先锋——钻探工人
在这个峡谷里将建起努列克水电站的举世无双的拦河高坝
格洛夫水电站工地的一角


第5版()
专栏:随笔

百步与五十步之间
伊尔山
美国《生活》杂志去年春天用了一些画页,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巴西人民的贫困景况。这个杂志发表了它的摄影记者哥登·柏克所拍的多幅关于“离开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漂亮海滨只有十分钟汽车行程”的一个贫民窟的照片,表明居住在那里的贫民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
《生活》杂志所揭露的事实,是可以相信的。因为在巴西的都市中存在着肮脏的贫民窟,是早为人们所知的事情。巴西去年出版的一本最畅销的书《垃圾房》,就是写的关于圣保罗一个贫民窟中的实际情况。生活在贫民窟中的作者卡罗琳娜,根据自己和她的同命者的经历,在她那本日记体裁的著作中,如实地记述了贫苦居民的凄惨境况。她写道:“我们贫民窟的人都是饿猫,我们都在饿着肚子。”
但是,作为美国垄断资本喉舌的《生活》杂志,出来揭露巴西社会的黑暗,就未免有点太无自知之明了。因为如果这家杂志对贫民窟发生兴趣的话,它本来是完全可以就地找到许多生动的材料的。据美国官方报告承认,在美国,贫民窟要占城市居住面积的20%,有一千七百万人在其中生活,就在纽约,就有一百多万人生活在肮脏和穷苦的贫民窟中。美国《纽约世界电讯与太阳时报》的记者克莱因就曾经写道:纽约贫民窟的一百多万居民“不是在生活,只是在存在”。他并且指出,“人口过多、房屋破旧,令人沮[jǔ]丧的街区是越来越延长和扩大了……”。难道住在纽约的《生活》杂志的编辑老爷就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吗?
《生活》杂志这种正如《圣经》所说的,“只看别人眼里的刺,看不到自己目中的樑”的做法,不能不引起巴西的一些人士的愤懑[mèn]。巴西的《奥克鲁赛罗》杂志最近用了十四页的篇幅,仿照《生活》杂志的式样,在《纽约的贫民窟的惨状》的标题下,发表了它的摄影记者巴鲁特所拍的一套照片,叙述了居住在“离开华尔街只有五分钟汽车行程”的贫民窟中一个名叫贡查尔的工人家庭的生活情况。照片显示出,这一家八口挤在一间破房子里,生活困苦不堪。贡查尔的衰弱的九岁大的孩子睡在一张肮脏的垫褥上,蟑螂在他的身上爬行。《奥克鲁赛罗》杂志的编者特别加了这样的按语:“哥登·柏克在《生活》杂志上的文章,选择了我们最穷困的贫民窟中一个……就好像穷困只是我们才有的,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时代》周刊颇为恼火地报道了这场笔战。它把《奥克鲁赛罗》杂志的报道称为“报复”,并且断定贡查尔拿了《奥克鲁赛罗》的钱,还说他的小孩身上的蟑螂是故意放在上面的。但是《时代》周刊却不得不承认,“尽管这样,照片并没有歪曲事实:在贡查尔的小房间里可以找到大量这种爬行的东西”。
贫民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曾经指出,资产阶级国家各大城市不可避免的标志就是贫民窟,即城郊的所谓工人住宅区,那里拥挤着黑暗、潮湿、破落不堪的住所,其中大部分是地窖,栖身在这些住所里的照例是一些穷人,他们生活在污垢之中,诅咒自己的命运。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和纽约的贫民窟,究竟是哪儿的情况更恶劣些,是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可笑的;百步笑五十步,那就更是令人恶心了。
问题更不仅是这样。纽约贫民窟的居民的悲惨境况,要由离他们“只有五分钟汽车行程”的华尔街的垄断资本家负责,是他们贪得无厌地吮[shǔn]吸着美国劳动人民的血汗。而里约热内卢郊区的贫民窟的居民的不幸,要对之负责的,却不仅是在离他们“只有十分钟汽车行程”的海滨养尊处优的巴西大资产阶级,而且还有那些对巴西进行肆意掠夺的美国垄断资本家。只要举出这样一个数字便足以说明了:从1947到1957年十一年间美国从巴西汇回国去的利润就超过三十七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它对巴西的投资和贷款。因此,巴西的公众对于《生活》杂志的假仁假义特别感到不满,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吗?
(附图片)
美国《生活》杂志所登的照片
巴西《奥克鲁赛罗》杂志所登的照片


第5版()
专栏:外论摘要

扩军备战给美国企业带来什么
原载10月23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美国的扩充军备正在给予全国各地的企业以强大的、日益增长的支持。最近几个月以来,军事订货增加的速度达到朝鲜战争以来的最高点。现在,这些订货正在变为实际的产品。
从庞大的工业机构直到小规模的建筑公司都在扩充生产。给养和装备的订单不断地增加。
美国陆军在路易斯安那州波尔克堡重新开设的、可以容纳一万四千名兵士的训练中心,给附近的利斯维尔城带来了繁荣。商人们估计这个地区的生意每个月将增加一百万美元。
在西海岸的北美航空公司,过去三个月里增加了八百名新工人。原因:B—70型轰炸机的工作恢复了。
卡纳维拉尔角被选为发射载人去月球的火箭的基地。这里的火箭商人准备在未来十八个月里增雇二万名工人。
这仅仅是开始。美国企业可以指望防务订货的继续增加。五角大楼准备在以明年6月30日为截止日期的一年以内耗费四百七十亿美元,其中包括民防开支。这比上一个财政年度多用三十八亿美元,而看样子今年还要增加。防务官员们预料明年的军费开支还要再增加三十多亿美元。
美国的全部工业和地方企业,都正在因为扩充军备开始得到好处。
试以陆军增加二十五万兵员的计划为例。为了供应这些兵员的粮食和服装,不得不向食品、纺织、皮鞋工业增发价值达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订单。由于有了更多的部队和物资需要进行调动,政府不得不要求更大数量的商业飞机开航。结果,商业航空公司在以明年6月为截止日期的财政年度里,将从政府得到大约九千四百万美元的收入,比上一个财政年度增加一千四百万美元。
底特律城正在接受军用汽车、货车、拖车的大批订货,因此,汽油的需要大大地增加了,石油工业大受刺激。
美国的基本工业——钢,也不得不增加生产设施以应付防务合同的需要。国防官员估计,军事生产和建筑现在要求每季度增产三十七万五千吨钢。在未来的月份里,这个数字必然还要增加。
造船工业也因为防务生意而活跃起来。海军计划在六个月以内增建四十二艘船舰。在珍珠港,正以二千万美元投入一艘驱逐舰和两艘潜水艇的翻新改建。海军方面还宣布在1962年增建十多艘北极星导弹潜艇。
建筑工业也得到了一大批合同。例如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的勃隆特兄弟建筑公司得到价值达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合同,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一个复杂的新导弹基地的初步工程。军事订货合同川流不息地从五角大楼送往全国各地。其中许多合同是用来增加美国从事常规战争的能力的。结果,像新的M—14步枪、M—60轻机关枪和远程M—60坦克等武器的订货增加了,更多的钱被投入来购买飞机、直升飞机、运输机以充实空运能力。
政府对于民防所发生的新兴趣,使建筑工业得到更多的合同。估计,在本财政年度将花费一亿四千万美元作为开始建造联邦产业的掩蔽所、测定标志其他掩蔽所、购买紧急储备粮等费用。有些专家预计,民防计划的开支将达十亿美元以上。
所有这一切说明:由于扩充军备,企业开始得到一种巨大的刺激,这种刺激必然与日俱增。
(附图片)
追随领袖
原载美国亚利桑那州《星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