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新矿工侯大敏爱煤矿爱集体
他从一九五九年到大同煤峪口矿以来,从不旷工和迟到早退;刻苦钻研技术,先后掌握了推车、架棚、打眼的本领;注意爱护工具和各种器材;在劳动中主动帮助别人。因此,被评为大同市工业战线上的标兵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消息:大同煤峪口矿模范新工人侯大敏,从1959年到矿山工作以来,两年多没有旷过一次工,也没有迟到早退过,生产上积极努力,刻苦钻研技术,并且十分爱护国家财产。因此他被评为大同市工业战线上的标兵。
今年1月中旬,侯大敏突然接到一封家里的电报,说他父亲病得厉害,要他回去探望。大敏一时拿不定主意,请假回去,会耽误生产;不回去吧,父亲的病放心不下。这事被领导同志知道后,给他探亲假十五天。但他只要十天假。侯大敏回到家里住了八天,父亲的病好些了,他就要回矿。亲友们劝他多住几天再走。侯大敏说:“现在国家急需要煤炭,咱早回去一天,就能多给国家生产一些煤炭。咱是个煤矿工人,不能因私事旷工。”第二天上午他离开家,步行了七十里山路,到了应县城内。不料汽车票已售完,当晚他躺在旅店的炕上,怎么也睡不着,心想:应县城离煤峪口矿还有一百七十里路,假期只有一天一夜了,如果赶明天天明了再走,无论如何也不能按期到矿。于是,他就告别店家,继续赶路。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跋涉,终于在第十天的黄昏按时赶到矿山,第二天就走上生产岗位。
这个矿的工程区团支部,在今年上半年,组织了一个青年节约队。三十岁出头的侯大敏主动去找团支部书记,要求参加。从此,侯大敏每天上班走进井巷,总是边走边看,搜寻旧螺丝、管子头、废道钉、支柱帽。出井时,他肩上扛着废钢轨,手里提着支柱帽,口袋里装着小螺丝,腰带上拴着断炮线。在一个多月时间内,他和一伙青年人,便拾了废钢铁五千多斤,乱炮线五百多米,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侯大敏很注意保护工具。装车的时候,他发现铁锹角被碰弯了,马上便锤。工间休息时,他常摸摸这个铁锹把,看看那个铁锹头,坏了就修理。后来,小队的同志选他当工具保管员。他在每天收工时,都把全部工具收拾得齐齐整整,交给下一班。坏得厉害的,便带到仓库修理。他当工具保管员半年多来,小队没有丢失过一件工具。
侯大敏很注意学习掌握技术。刚来煤矿时,他担任推车工,技术不熟悉,光会使猛劲,车子转弯时常落道。他就拜推车老把式张德元为师傅,学习推车技术。他请张德元作示范,自己站在旁边细心看,然后照着师傅的推车姿势当场试推。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便掌握了推车要领。侯大敏也积极学习其它有关技术,不肯轻易放过一个学习机会。有一天,在井下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工人解贵斌来工作面架棚子,他趁工作空闲,主动去帮助解贵斌扛坑木,砍楔[xiē]子,细心看人家怎么架棚子。解贵斌看到他这种学习精神很感动,就把自己处理零皮和片邦的经验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侯大敏为了工作的需要,在学会推车、架棚后,又学习了打眼技术。他拜老打眼工徐生为师,每天抢先扛着风钻爬上手脚架,用力扶风钻,帮助师傅打眼。他边扶风钻,边把师傅安眼的角度和眼与眼之间的距离记在心里,不懂的地方随时询问。这样,用了六个多月时间,就学会了打眼技术。现在他已是六级打眼工了。
侯大敏在劳动中还发扬互助友爱精神,积极帮助别人。他在当推车工的时候,常常顺便帮打眼工背火药,利用装车的空隙替打眼工绑火药,润炮土。以后他当了打眼工,又趁放完炮走烟的空隙帮推车工装煤。有一天,离下班时间只有几分钟了,小队出煤任务还差两车。他跑过来一边装车一边说:“来!大家迟走一会儿,再装两车就把任务完成了。”在他的带动下,大伙一拥而上,你一锹,他一锹,不一会儿就装好了两车煤。


第2版()
专栏:

全国烧结专业评比高产优质单位
鞍钢烧结厂第二车间荣获专业红旗
石钢烧结厂、马钢第一炼铁厂烧结车间分别获得高生产率和加强企业管理单项红旗
新华社讯
在全国冶金系统烧结专业第二、三季度竞赛评比中,鞍山钢铁公司烧结厂第二烧结车间获得了红旗。这个车间在荣获全国烧结专业红旗称号的同时,还被评为高质量、高作业率的单项红旗单位。
这次竞赛评比,是由冶金部主持在马鞍山举行的。和鞍钢烧结厂第二烧结车间一起获得单项红旗的,还有石景山钢铁公司烧结厂和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铁厂烧结车间。石钢烧结厂被评为烧结专业高生产率的单项红旗单位;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铁厂烧结车间被评为烧结专业加强企业管理的单项红旗单位。
烧结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它的质量好坏,对生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关系。今年第二、三季度以来,各烧结厂职工开展了以提高质量,加强技术管理为中心的竞赛,从而在料种多,铁份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使烧结矿产量、质量不断提高。第二、三季度和第一季度相比,平均每天多产烧结矿七百二十九吨,质量合格率第三季度平均比第二季度提高5%。
鞍钢烧结厂第二烧结车间职工,在这场竞赛中,把提高质量放在生产的首要位置上,在班前班后会上和日常操作中,总是先谈质量,从而在职工中普遍形成重视质量的良好风尚。与此同时,他们还加强了技术管理,在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干部职责条例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级人员的技术责任制,健全主要岗位的专人负责制和调整配料比例、水份、返矿操作的技术责任制。车间并定期举行质量会议,健全废品讨论报告制度。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这个车间在第二、三季度内,平均日产水平、质量合格率、作业率都比第一季度提高,9月份质量合格率超过了国家计划和评比要求的指标。石钢烧结厂以技术管理为中心,建立与健全责任制度和各种管理制度,使全厂职工普遍加强责任心,管理工作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生产有条不紊,从而超额完成第二、三季度产量计划,平均作业率比第一季度提高5%,单位产品成本比计划降低,10月份和第三季度相比,平均日产水平又提高34%,质量合格率提高4.5%。


第2版()
专栏:

抢困难 送方便 齐心支援煤炭生产
天津机电工厂协作赶制煤矿配件
芜湖各机械厂制成大批设备和配件供应省内外煤矿
本报讯 天津市四十多家机电工厂加强厂与厂、生产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的协作,赶制质量好的煤矿设备配件。这些工厂已经完成配件十四万多件,运到了华北地区各煤矿。
天津市四十多家机电工厂在10月份先后接受了生产一批煤矿设备配件的任务。这批设备配件,品种规格复杂,技术要求也高,有不少种配件要由几个单位共同生产。如矿车轮从铸件到加工完成,需要经过好几个单位和多道工序,生产周期比较长。承担这种配件制造任务的十几家工厂,加强协作,抢困难,送方便,互相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了任务如期完成。天津塘沽冶炼厂承制的矿车轮铸件砂箱,是第一道工序。这个冶炼厂为了不影响下道工序的生产,动员职工提前完成了制造五百套砂箱的任务,并主动把这些砂箱从塘沽运到天津有关工厂,使下道工序的生产能及时进行。
华北地区各煤矿都事先派出人员了解生产单位的情况,及时供应图纸资料等,保证了机电工厂生产需要;生产单位也主动同使用单位联系,加强协作配合。第七内燃机配件厂承制的矿车轴套和轴盖是新产品,技术上有些困难;他们同使用单位峰峰煤矿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试制,很快就制成功了。
本报讯 安徽芜湖市各机械厂发扬全国一盘棋精神,积极赶制煤矿设备,支援煤炭生产。据担负主要设备制造任务的江东通用机械厂、长虹机械厂、红星电机厂、长江铸件厂四个厂的统计,今年十个月来为省内外各煤矿制造的矿车、皮带运输机、浮选机、排水泵[bèng]、电动机、破碎机等各种机械设备共达一千一百多台,并生产了大批开关、开闭器、伐门、仪表等备品配件。
芜湖市机械工业部门在安排煤矿设备的制造任务时,除指定几家通用机械厂担负主机的制造任务外,还组织生产条件较好的长江、锅炉等厂生产部分配套设备。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数量,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各工厂在制造煤矿设备过程中,很重视改进产品的结构和质量。例如,江东通用机械厂在制造U型矿车时,改进了矿车把手、车轮等结构,使矿车更加轻便灵活;每辆矿车把手的钢材消耗量也降低了25%。(附图片)
上海八一电机厂试制成功的SD—12型防爆电煤钻,目前已投入生产。这种煤钻经过试用,防爆性能和电机性能都很好,一次可连续打五十多个眼子
新华社记者 张萍摄


第2版()
专栏:

重要的是提高觉悟
苏伯
一个煤矿工人要做到热爱煤矿事业,时时刻刻关心生产,负责到底,决定的条件究竟是什么?第一是觉悟,第二是觉悟,第三还是觉悟。
老矿工耿同只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一直是热爱集体,朝气勃勃,他关心的事情很多,关心劳动力的安排,关心大伙出勤,关心坑木的消耗,等等。当他因事离开矿上的时候,他的思想状况是:“人在外,心在矿,矿上的生产,我牵心挂肠。”他回到矿上的思想状况是:“生产上出了问题有我一份责任,我要一心一意管到底。”(消息见27日本报一版)什么东西促使他这样关心生产?不是别的,而是高度的思想觉悟。
有不少的新工人,在老工人的帮助下,思想觉悟也有很大提高。大同煤峪口矿的侯大敏就是其中的一个。侯大敏担任的推车和打眼等工作都是比较笨重的劳动,他一贯刻苦学习,带头实干,从来不嫌劳累。让我们看看侯大敏请假探亲的一段吧!侯大敏因父亲生病请假探亲,领导上给他假期十五天,他只要十天。回家以后,亲友们劝他续几天假,侯大敏说:“现在国家急需要煤炭,咱早回去一天,就能多给国家生产一些煤炭,咱是个煤矿工人,不能因私事旷工。”这里,公私分明,一点儿也不含糊。国家观念,生产观念,远远超过了个人私事。如果没有较高的觉悟,哪能有这样公而忘私的行动?!
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把“我”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我”和“矿”的关系怎么样?“我”和“生产”的关系怎么样?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很清楚的。个人和集体原是胶合在一起的,集体生产的好坏,受到影响的是集体事业,是国家建设事业,是从事生产的劳动者,这里当然也包括着个人的“我”的利益在内。所以,集体生产的好坏,谁都有一份责任,谁都应该牵心挂肠。谁也不能把自己排除在集体生产和集体利益之外。谁也不应降低对工人阶级应有的觉悟的要求,而应该把提高觉悟放在第一位。


第2版()
专栏:

开展厂际协作 挖掘原料潜力
上海纺织工业增产冬令纺织品
本报讯 上海市许多纺织工厂千方百计挖掘原料潜力,增产冬令纺织用品。到10月底为止,以长度折算,已有二百余万米的各种纺织品投入市场,其中有制服呢、羊毛衫、围巾、领圈、手套、袜子、帽子等。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材料增产冬令用品,上海市各纺织厂之间开展了广泛的协作。不少羊毛衫厂的工人,利用毛纺厂的剩余零星毛纱,织出了各种式样的男女毛衫。不能织毛衫的毛纱和羊毛衫拆片,就调拨给围巾厂编织成各种花型的毛围巾。围巾厂用剩的短毛纱,又调到针织厂,织成羊毛领圈。还有些短毛纱被调到伟丰手套厂,织成漂亮的羊毛手套和老年妇女戴的深色帽子。实在无法编织的短毛,就调给制毡厂压制成毡片,制做呢帽。
上海市杨浦纺织印染厂和静安纺织印染厂等单位,还用木刨花作原料,生产出了粘胶纤维。不少工厂用它和毛棉混纺,织出了适合做冬令服装的衣料、围巾、童毯和领圈等。


第2版()
专栏:简讯

简讯
生建钢铁厂生铁成本降低
山东昌潍生建钢铁厂生铁成本不断下降。生铁单位成本第一季度为三百一十九点一八元,第二季度降为二百八十六点一九元,第三季度又降为二百七十六点五五元,10月份又降到二百四十八点七九元,比年初下降了22.1%。
恩施超额完成木材上交任务
湖北恩施专区抓紧木材的短途集并和水季流送,提前五十天,超额两千五百五十立方米,完成了今年国家分配的木材上缴任务。
呼和浩特铁路局突击运煤
呼和浩特铁路局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实行路矿协作,重点突击运煤,使煤炭运输量一月超过一月。这个局9月份煤炭装车每日平均二百零八辆,10月份增到二百二十七辆,11月1日至19日,每日平均又比10月份增加了十三辆。广州自行车厂生产大批零件
广州自行车厂大批生产维修自行车用的车条(钢线)、链条、轴碗等二十多种易损零件,和车铃、车圈、车掣[chè]、飞轮等零件。到11月中旬止,他们已生产了四百万个零件部件。
驾驶员朱学新又创新成绩
西藏运输局汽车驾驶员、“爱车标兵”朱学新,到10月底共完成了十九万五千多吨公里的运输任务,超过全年任务的39%。十个月中他共节约汽油一千零七十二公升,节约材料费二千多元。


第2版()
专栏:

组织民间运输力量开展短途运输
潼关提前完成粮棉调运任务
本报讯 陕西潼关县各人民公社积极组织民间运输力量,开展短途运输,继提前超额完成粮食交售任务以后,又提前完成了全县四百多万斤粮、棉的调运任务。现在,正集中力量运送其他农副产品和下乡工业品。
潼关县展开农副产品收购运动以后,全县共有四百多万斤粮食和棉花,要从二百多个生产队集中到南头、太峪[yù]、港口、吴村四个收购点,接着还要向铁路沿线集中。而全县大多数生产队,又分布在高原、沟壑[huò]地区,距离收购点都在二三十里左右,收购点离铁路沿线也都在二十里远近。同时,有不少其他农副产品和下乡工业品要运送。县和公社的领导部门及时向生产队干部说明了这一情况,并解决了劳动报酬、运输价格等具体问题。从11月份开始,一个群众性的短途运输运动,就迅速地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
目前,全县各公社已经组织起来的运输队、组共一百五十多个,各种胶轮车、架子车、木轮车等七千四百多辆;来往于雒[luò]南山区驮[tuó]运粮食和农副产品的驮畜队,也由一百头牲口增加到一千多头。参加短途运输的农民干劲很足,哪里交售了粮食,哪里轧完了棉花就到哪里去运,在粮棉调运任务完成以后,留果、吴村、代字营、西北等十三个生产大队,又和商业部门签订了包送土产和包运工业品的运送合同。各人民公社还在主要路线上,设立了六个骡马店和几个马掌铺,保证正常运输。


第2版()
专栏:

扬州专区外调粮食进度快
本报讯 江苏省扬州专区及时完成了向区外调拨粮食的任务。
调出粮食的地区,采取了边收购、边运输的办法,把第一线的粮食尽快先调出完成外调任务。兴化县二十八天就完成了二千七百七十万斤稻谷的调出计划。高邮县原来安排调出湖西的粮食,后来因为集运这些粮食要花较长的时间,可能影响调出计划的及时完成,就先将运河沿线的存粮调出。


第2版()
专栏:

新疆六十多个地方国营农场生产好
上交国家粮食比去年增加四成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国营农场今年粮食增产,交给国家的商品粮比去年增加了40%左右。目前,各农场在加强冬季生产的同时,正在总结农场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经验,为明年生产做准备。
今年,新疆许多地方国营农场的粮食增产,是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取得的。呼图壁垦区今年遇旱,灌溉用水不足,农场职工就在水库上游掏挖泉眼,并和当地人民公社合作上天山打冰,增加水源。同时,积极改进灌溉技术,并适当调整了作物种植比例,多种耐旱高产的作物。因此,今年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增产了一百多万斤粮食。昆仑农牧场在春夏期间遭受到三次风灾,部分粮食作物受到损失,但是这个场因为适当地扩大耕地面积,加强田间管理,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四十九万斤。
新疆的地方国营农场大跃进以来有很大发展。1957年全自治区只有六个地方国营农场,现在已发展到六十多个,耕地面积扩大了二十三倍;牲畜也增加了近三十倍。其他方面的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也发展得很快。这些国营农场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型农业机械,主要作业如犁、耙、耱[mó]等已60%使用机械。
这些地方国营农场大多数是在荒地上建立起来的。建场之初,职工们披荆斩棘[jí],克服了各种困难。不少农场职工当时用铁锹开荒生产,住草棚,住地窝子。现在,这些地方的面貌已经起了很大变化,成片的庄稼和整齐的农场建筑物代替了原来的野草红柳。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伽[qié]师、巴楚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农场群,办起了拖拉机修配厂、农产品加工厂、子弟学校等。


第2版()
专栏:

广西西江农场职工艰苦奋斗
开垦十多万亩薄地发展了多种经营
新华社南宁电 在广西西江北岸有一片十多万亩水旱频繁而且贫瘠的处女地,现在已经开垦成为粮食和一些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
经营这片土地的是国营广西西江农场。到去年这个农场已经为国家生产了一千八百多万斤粮食、八千二百多万斤木薯、一亿二千多万斤甘蔗、四百九十多万斤花生、三百多万斤洋麻,各种加工厂还为国家提供了葡萄糖浆十四万斤、炼乳九万一千斤、猪肉一百八十多万斤、家禽一万多只。今年,农场的早造粮食产量又比去年增长68%,晚造粮食作物收成也很好。
1953年底开始建场的第一年,职工们千辛万苦开垦出八万多亩荒地,种上早稻、花生、玉米和甘蔗等作物,但是没多久就被洪水冲走、吞掉一半。水退以后,又出现旱灾,小河、池塘干涸[hé],蝗虫四起,农作物大部失收。农场党委领导职工总结了经验教训,开始了制服洪水和干旱的斗争。兴修水利需要砖瓦、水泥,工人们就自己烧制,没有石头就自己开凿。经过一冬一春的努力,在西江支流鲤鱼江上筑起了一条三十五公里的拦洪大堤,修起十五个排涝闸,基本上解决了洪涝问题。到1958年,他们又同附近人民公社合作,兴修了约四十里的渠道。目前,灌溉面积已经扩大到两万多亩,种植了水稻。此外农场还种植花生、甘蔗、洋麻等经济作物,在高亢地和山坡上扩种了耐旱、高产、适应性强的木薯,大力植树造林。
几年来,他们利用木薯渣养猪,已经发展到八亩地一头猪,还养了二千七百多头牛、四百多头羊和几万只家禽,平均每亩地能得到三十担左右的厩[jiù]肥。加上绿肥和花生饼肥,土壤肥沃了,水稻、玉米、木薯、花生等单位面积产量已分别成倍提高。


第2版()
专栏:读者言论

加强冬季果园管理
目前,大部果区已经采摘完毕,开始转入果园管理;还有部分果区正在采收,并着手准备冬季管理工作。
果园中的大量农活如深耕、施肥、培土、修剪、防寒、除虫、防病以及山地果园的水土保持等等,都在冬季进行。一般管理比较细致的果园,冬季和早春用工约占全年果园用工的40%左右;管理比较粗放的果园,冬季用工比重要更大一些。
果树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各项农活必须统筹安排。把果园的大量作业提前安排在比较农闲的冬季,就可以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及时投入春耕生产,这对整个农业生产是有利的。
肥料不足,是当前加强果园管理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辽宁省盖平县九寨公社大力推广新寨子大队冬季积尿浇施果树的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根据他们估算,一个八十户的生产队,每天可积攒人尿十五担,每担人尿肥效抵得上三斤硫酸铵,只需固定两名社员每晨挨门挨户收尿,一个冬季就可以浇施果树二千株。这只是开辟肥源的一个门路,只要善于发动群众,挖掘肥源,缺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张兆新


第2版()
专栏:

盖平给苹果树松土施肥
本报讯 辽宁省苹果著名产区盖平县各人民公社,抓紧时机加紧苹果秋冬管理。
许多社队都总结和运用了当地群众的经验,使苹果秋冬管理做到因园因树制宜,保证了质量。九寨公社福利、丁屯等许多生产队,除了加强对平原地、近地果园的耕翻、施肥等以外,对山地果园采取了修梯田、渲树盘、放树窝、施好肥等有效措施。靠山寨大队为了保证果树施足秋肥,实行按质论价、现金收买的办法,发动群众大量积攒硝灰、人尿。这个公社各生产队为搞好果树管理,还采取以师带徒的办法,培养了三百多名果树技术员。


第2版()
专栏:

葡萄公社为葡萄盘墩封墩
本报讯 新疆吐鲁番县葡萄公社各生产大队,适时进行葡萄盘墩封墩,确保葡萄安全越冬,为争取明年多收葡萄创造条件。
葡萄沟种植葡萄两千七百多亩,是吐鲁番县出产葡萄和葡萄干最多的地区。今年这个县受到几十年少有的暴风侵袭,对葡萄生产影响很大。为了争取明年葡萄有个好收成,葡萄沟各生产队特别重视冬前的盘墩封墩工作。各大队生产队都挑选有管理经验、技术高的社员组成专业队,负责从盘墩封墩到开墩期间的管理工作。各生产队之间还组织现场参观,相互交流经验,因此今年葡萄盘墩封墩进度快、质量好。葡萄沟两千七百多亩葡萄,封墩时,每墩葡萄施肥四百多斤,并且灌了水。(附图片)
著名的葡萄产区新疆吐鲁番县葡萄人民公社的社、队干部正在听取老农阿布都热合满(右一)介绍葡萄的管理方法
新华社记者 武纯展摄


第2版()
专栏:

城乡道上(木刻) 可凡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