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奇迹的创造者
〔阿尔巴尼亚〕 维何比·斯干德里用没有雕琢的、峥嵘的岩石,和内心炽热的烈火,你创造了我们祖先向青天所祈求的一切向白云所倾吐的想望。你这新世界的巨人,从此把暴力和偏见永远踩在脚下!你让衣衫褴褛的牧人,也生活得像人一样。在巨鹰等待攫取鸽子的地方,勇士由于遭到暗算而牺牲,山羊在舐着石上的盐粒,仙女们祈祷全能的上苍。就从那里,你汲取了奇迹般的力量。在熊熊的烈火里,你铸造了人,新型的人,满怀希望和勇气,用全新的材料铸造全新的形象。哦,奇迹的创造者,在曾经是恶魔统治的土地,乞丐充斥着大街小巷,学生还没有宪兵多,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堤坝的模样。刽子手们横行霸道,像疫病一样侵蚀着田庄,你把贫困埋葬在废墟下,你描绘了美好未来的图样。我亲爱的党,我的劳动党,哦,人的灵魂的铸造者,一切肮脏的念头都被你一扫而尽,那些自私自利的思虑,和沽名钓誉的妄想。你把伪善化为灰尘,像石灰液一样,一切毒芽、蛆虫和旧日的残余都被你焚烧精光。那些寓言里叙述的故事,人们从来没有遇到的风光,和只有在幻梦里才出现的奇迹。(虽然内心在不断地想望)你呀,将它寻到,在山鹰的大地上。在充满美丽的诗句和骄傲的传说的地方,你实现了普通人的理想,我们自由的旗帜得以高高飘扬。在奔腾湍流的江水上,你矗起了一座座堤坝和电站,它带来了灯光,使人返老还童,它还将带来永恒的春光。高山和冰河可以阻挡住一切,而你的真理的火炬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李宁来译〕* 攫[jué] 舐[shì] 湍[tuān]


第6版()
专栏:在革命博物馆里

英雄的母亲
这是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礼品馆里的一幅阿尔巴尼亚人民赠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摄影艺术作品。
这张照片摄于十多年前,阿尔巴尼亚人民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下正同意大利法西斯占领者和本国卖国贼进行着英勇斗争的年代。当时,中国人民也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着反抗日本法西斯的艰苦斗争。由于中阿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战斗历程,所以我们对这幅照片感到非常亲切。
从画面中这位阿尔巴尼亚普通母亲的面庞上,从那抚爱的手臂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坚强而伟大的母亲。她所拥抱的儿子,从他纯朴的微笑中,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勇敢、倔强的战士。透过画面,仿佛我们已经感触到英雄母亲炽热的手在颤抖,谛听到英雄儿子的心在激荡。母亲慈爱的唇紧贴在儿子的面颊上,是吻别送行?还是胜利重逢?我们不能断定;但从那母亲倾心的侧影中,我们可以洞察到英雄的母亲在为祖国有这样的卫士而自豪!为自己养育了这样的儿子而骄傲!
(晓白)


第6版()
专栏:

山鹰之国,向你致敬!
戈宝权阿尔巴尼亚是个小国,但却非常伟大!在这个国家里,人们像山岩一样地坚强!哦,你经受的苦难是那样深痛,正因为这样,你的胜利就更加光荣!你是个小国,但你真正伟大,你的人民也是伟大而又光荣!
这几行诗,是从阿尔巴尼亚当代诗人拉扎尔·席里奇为了庆祝祖国解放十五周年所写的一篇长诗中节译出来的。就在这短短的十几行诗当中,诗人为我们刻划出了阿尔巴尼亚这个“山鹰之国”和具有着光荣的英勇斗争传统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崇高精神面貌。当读着这几行诗的时候,我就回想起1957年5月在这个令人难忘的国家里所度过的那些美好的日子……。
我永远忘不了的,首先是阿尔巴尼亚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个山青水秀、风光如画的国家,真不愧是亚得里亚海边的一颗明珠!我记得当我飞越过阿尔巴尼亚的北部边疆时,最先投进我的眼帘的,是那盖着白雪的巍峨的山峰,是那绿草如茵的高山牧场,是那碧波万顷的斯库台湖,是那沿海被波涛冲洗着的金黄色的沙滩。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坐落在秀丽的达伊蒂山旁。我曾经攀登上城中心哈治·爱特亨拜清真寺的尖塔,从那儿俯瞰[kàn]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就在这座阳光普照和绿树成荫的花园城市里面,鲜艳的玫瑰花在到处散发着清香。
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阿尔巴尼亚古远而又光辉的文化和历史。远在纪元前好多世纪,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伊里利亚人,就在这片土地上播下文明的种子。我曾经访问过阿尔巴尼亚最南端的布特林陀古城。这是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在史诗《伊尼德》中歌颂过的地方。当你看到布特林陀城门上的石刻,当你走进古代半圆形的剧场,当你踏着洗礼坛的彩色细石镶嵌的地面,当你欣赏美丽的布特林陀女神雕像,你不能不对这些古代的建筑物和艺术作品表示出你的赞叹。
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光荣的英勇斗争的传统。远从十五世纪土耳其人侵入阿尔巴尼亚的时候起,热爱自由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就曾经和土耳其奴役统治者进行了将近五个世纪的英勇斗争。尤其是阿尔巴尼亚人民英雄斯坎德贝从1443年起所领导的长期英勇斗争,更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光荣斗争史上的最辉煌的篇页。斯坎德贝的光辉的名字和形象,一直到今天还活在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心中。阿尔巴尼亚人民在1912年从土耳其人的奴役统治之下获得解放后,他们又和本国的封建主阿赫迈特·索古的反动独裁进行过斗争。1939年以后,意、德法西斯先后玷[diàn]污了阿尔巴尼亚的神圣土地时,阿尔巴尼亚人民继承了过去的光荣斗争传统,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即现在的劳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民族解放斗争。
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建设劳动的热情。当1944年11月29日阿尔巴尼亚全国获得解放之后,阿尔巴尼亚人民就在党的号召之下开始从事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当你攀登上达伊蒂山,你可以看到列宁水电站把电力和清泉供给了地拉那全城。当你来到马蒂河,你可以看到新建成的宏伟的卡尔·马克思水电站,矗立在过去是一片荒凉的河谷上。当你走过斯大林城,你会看到一座座油井架高耸云霄;当你越过爱尔巴桑一带的山区,你会看到木材厂的伐木工人怎样在深山里忙碌着。在鲁比克有铜矿,在布尔其兹有铬[gè]矿。发罗那的列宁水泥厂吐出一袋袋的水泥;地拉那的斯大林纺织联合工厂织出一匹匹的布匹。在科尔恰的酿酒厂里,工人们会请你喝几杯清凉的啤酒。在斯库台的烟草厂里,你会闻到烟草的清香。阿尔巴尼亚过去被称为“没有铁路的国家”,现在第一条铁路已从地拉那通到爱尔巴桑。当你走过靠海的托尔布夫或是东部的马里奇地方,过去这都是蚊虫孳生和疾病流行的沼泽,现在却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中部沿海的茂柴却平原,过去农民们是用血泪和汗水来灌溉的,现在变成了丰产的粮仓。
我永远忘不了的,还有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深厚的感情。我曾经在斯库台访问过工人的家庭,在科尔恰近郊波扬村的农民家里做过客。他们都用清凉的泉水,香甜的蜜酒,浓烈的咖啡,多汁的水果款待来自中国的客人。临行告别时,还用阿尔巴尼亚的礼节,和你拥抱并互相在脸上亲吻三遍。阿尔巴尼亚人民非常关心中国的一切情形,甚至在阿尔巴尼亚的山村里,我还听到人们亲切地讲到我们的领袖毛主席的名字。尽管你不懂阿尔巴尼亚话,但你经常会听到和看到“金乃斯”(kinéz,意为中国人,中国的)这个字。孩子们会叫你“金乃斯叔叔”,商店的橱窗里陈列的中国茶叶、大米、手工艺品、书籍报刊等,都标明着“金乃斯”这个字样。阿尔巴尼亚当代诗人阿列克斯·恰奇曾用这样的诗句表达出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这种深厚的感情:
现在北京的声音传到我们
身边——
这个声音温暖着和鼓舞着我们的心。
对于我们,你们的友谊的手,
就是勇气,就是生命。
不管地拉那和北京相隔多么远,
但我们觉得,好几千年来,
我们就是亲密的朋友,
因为我们都被同一个意志相连,
我们的友谊将永恒无边!
今天正当阿尔巴尼亚人民迎接解放十七周年的节日的时候,让我在这里向站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前线的英勇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表示最热诚的敬礼!


第6版()
专栏:

地拉那散记
迎秀
地拉那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它没有冬天。去年,我到达地拉那访问的时候,正是隆冬腊月,可是地拉那的许多景象,既有点像我国北方的深秋,又有点像我国南方的雨季。柳叶儿虽然发黄了,可还是自由自在地垂在柔软的枝条上,随风摇曳。在街心花园,你甚至还能偶尔看到最后的一朵雕谢的月季花。人们穿着轻便的夹大衣,不少孩子还光着大腿。如果你到菜市走走,除了洋白菜、菜花等以外,可以看到近三尺长的“青蒜”,比我国山东省著名的大葱,还更粗更长得多。不过最惹你注目的恐怕是那熟透了的火红的大柿子和烤玉米棒了。卖老玉米的人把新熟的玉米棒放在一个矮矮的小泥炉上,烤得毕毕剥剥,随烤随卖。此外,加上路边那卖炒栗子的小摊子,这不是有点像我国北方的深秋景象么!听阿尔巴尼亚的朋友说,阿尔巴尼亚靠近海滨的整个地区都在地中海气候区内,冬季多雨。地拉那就是这样,而且这种多云多雨的天气要一直继续到阳春四月,至于夏季,则每天都是阳光普照,雨反而变成十分罕见的了。尽管这是地中海式的气候,但是,从它那连绵的阴雨天来看,真有点像我国南方的雨季。
一天雨刚停,街上行人不多。恬[tián]静优美的地拉那,显得更加幽静了。人行道上的松树、梧桐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被雨洗得翠绿晶莹,横穿过斯大林大街的那条小河,河面几乎被两岸垂柳的枝叶盖得看不见了,风一吹,柳枝上的雨水刷刷地落在水面上,猛然听起来,还以为阵雨又来临了呢。我边看边走,一群孩子吸引了我。有的背着书包,有的从食品店出来,两手抱着像小盆那样大的圆面包。他们热心地围着路边的一辆小车,说着笑着,指点着。我走近一看,是个卖儿童食品和玩具的小车。车子里花花绿绿,主要是食品。最有趣的是,其中有用炒米花粘起来的球、有麦芽糖……在万里之外的亚得里亚海滨,忽然看到我们从小就熟悉的食品,能不让人顿然失笑,同时感到亲切吗?
在地拉那和整个阿尔巴尼亚,确实有许多和我们相似的地方。我们两国人民都受过帝国主义的多年欺凌,都在山里打过游击,都是从同敌人进行残酷的武装搏斗中解放了自己。我们两国人民从反动统治者继承下来的都是落后和贫困,一穷二白,但是又都信心百倍地英勇地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且迅速改变着祖国的面貌。我们两国人民都有自己的最可靠的舵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都热爱自己的党,同党一道为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纯洁而斗争。我们两国人民都时时刻刻同帝国主义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不同的只是他们在亚得里亚海保卫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西南方前哨,我们在东方的黄海之滨保卫着伟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使我们两国人民从内心里产生了共同的语言。我想,使我对地拉那的景物感到特别亲切的,正是这种共同的语言。
地拉那三面环山,向西走大约四十公里就是亚得里亚海了。地拉那人很爱市周围的群山,特别是东边的达伊蒂山。这不仅因为阿尔巴尼亚到处山峦重叠,自称为“鹰之子”的阿尔巴尼亚人对山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也不仅因为那满山坡的柑桔树、油橄榄和葡萄园是富裕生活的泉源,还因为群山深处曾踏遍了阿尔巴尼亚游击队员的足迹。在反抗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的斗争年月里,山峦是人民武装抗击敌人的根据地。阿尔巴尼亚人珍贵自己革命的果实,珍爱英勇的游击队员,因此也就特别珍爱山了。
自从1939年4月意大利法西斯侵占了阿尔巴尼亚以后,地拉那就成了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活跃在达伊蒂山一带的游击队,除了经常同敌人交锋外,还不断在城区炸毁敌人的仓库,破坏敌人的交通电讯,使法西斯匪帮终日惶恐不安。许多游击队员的英勇斗争事迹,鼓舞了全国人民。如今,英勇牺牲了的游击队员们静静地安睡在地拉那烈士陵园。地拉那的烈士墓在地拉那大学校舍后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幽静极了,满园是树,其中很多是相思树。相思树是地拉那一年四季中开花最早的,每年新春一月,当地最冷的时候,它那黄色的小花就冲破寒冷的空气,英勇地把芬芳散播给人们。地拉那人用相思树来怀念烈士,真是意味深长啊!
十七年前,阿尔巴尼亚人民武装包围地拉那,同德国法西斯连续激战了三个星期,解放了它。那时候的地拉那仅有的一点工业和建筑物也破坏得差不多了,也正因为这样,今天的地拉那几乎一切都是新的,许多都是全国第一和最大的。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三万多居民增加到现在的十三万。著名的斯大林纺织厂和霍查机械厂所在的西郊大片工业区,解放前完全是沼泽,疟蚊丛生,是散布疾病的地方,现在已是地拉那最漂亮的地区之一了。
外表幽美而宁静的地拉那,生活是沸腾的,是奔驰前进着的。它的各个方面,都像它那一年四季开不断的鲜花一样。如果说地拉那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没有冬天,那么,它给我的总印象应该是:它那里永远是春天。


第6版()
专栏:

长城(油画) 〔阿尔巴尼亚〕 弗托·斯塔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