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访问记

今日的莫高窟
——访敦煌文物研究所辛勤工作的人们
柳梆
提起我国古代的艺术文物宝库,人们总会联想到敦煌和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创造的敦煌壁画。那些历史悠久的塑像和壁画怎样了?最近我带着人们的渴望,访问了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和那些长年累月辛勤工作的人们。
出敦煌南门,向东南走二十五公里,远远看到鸣沙山的峭壁悬崖上,迆逦[yǐ-lǐ]约两公里,上下错落三四层,密布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像蜂窝一样的洞窟。那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鸣沙山前,大泉河畔,那挺拔的白杨绿柳,茂密的桃杏沙枣,那高耸的水电站,林立的电线杆,仿佛把人带入了生气勃勃的诗境。一条联结上下寺院的柏油马路,像飞天的飘带,把游人引向古石窟。临近窟前,巍然耸立着五座木结构窟檐,这是唐宋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最珍贵的标本。解放前,这些古建筑已经东倒西歪,行将解体。1951年经过整修,恢复了青春。通往大小四百八十六个石窟之间的道路,过去原是难以举步的沙砾[lì]小径和年久失修的栈道,现在,已经用花岗石和水泥浇筑了四千三百多平方米的洞窟通道;大部分的窟檐横道下面砌起了石块承重柱。许多洞窟原来尘土飞扬,如今全铺了水泥地面。还新修了许多拦墙、桥梁和防沙沟,到处给人一种整齐清新的感觉。
常书鸿所长说,对塑像和壁画进行科学保护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莫高窟的崖壁属于第四纪岩层,是由鹅卵石和砂粒混合而成的比较疏松的地质。根据唐代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君修佛龛[kān]碑的记载,当时共有洞窟一千多个。到1947年,只剩下四百二十七个洞窟。崩坍毁灭的洞窟五百七十三个。常书鸿从1942年到莫高窟工作,二十年中,虽然没有继续发生崩坍洞窟事故,还挖掘了十九个新窟,但是,洞窟中壁画的颜色有些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地方的画面开始起甲、疏松和发霉。这就要求寻找一套永久性的保护办法。近年来,他们细心记录了敦煌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调查附近的水源,加强绿化工作,把保护范围扩大到南北十公里。他们制订了全面修理石窟群的计划,电测了地下埋藏的洞窟,提出防沙、防潮、防日光的各项措施。并且开始用塑料卡赛因和阿古立拉等化学原料来修补壁画,试验用紫外光透视来研究壁画。在修补初唐220窟的维摩变故事和盛唐130窟的都督夫人壁画的破损部分时,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经过长久的观察,勾划出画面的轮廓,集中了几种相似的颜色和画线,反复对比、推敲,得出着色程序;翻阅了许多有关的佛经,熟悉了这幅画的内容,才使原作的面貌和神韵得到再现。经过永久性修整的洞窟已有六十三个。那遭受过美帝国主义分子华尔纳盗窃的西魏第285窟,经过修整保护,壁画色彩显得鲜艳如新,彩塑形象栩栩[xǔ-xǔ]如生。
过去十几年中,敦煌文物研究所做得最多的,是临摹、整理、研究等工作。1958年开始,更全面地从敦煌艺术产生的各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展开研究。长期来的壁画临摹工作,也从代表作的临摹,进入研究整理专题临摹阶段,这就为全面深入地探讨敦煌艺术渊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些年,这里的人们为了抢救和保护我国最珍贵的艺术文物,孜孜不倦地工作着。经过他们的辛勤劳动,这些年来一共发掘、整理、编辑、出版了大中型图录画册《敦煌壁画集》(摹本)、《敦煌壁画》、《敦煌彩塑》、《敦煌唐代图案选集》等五种;《敦煌莫高窟》、《敦煌艺术画库》等十五种;编写了约八十万字的敦煌艺术专书论著;临摹壁画六百一十六平方米、彩塑及制作供养人三十五件。为了确定西魏285窟中南壁西起第一壁下端的一幅壁画,他们不知翻阅过多少次卷帙[zhì]浩瀚的《大藏经》。最后常书鸿发现施身闻谒本生故事符合壁画上的形象,才给壁画定了名。至于临摹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更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十六年中,他们临摹壁画九百三十七平方米,其规模之大,质量之高,都是从前所没有的。
面对着这朝气勃勃的莫高窟,常书鸿所长有时会想起二十年前的景象。那时,一辆牛车,载着他来到这荒凉的戈壁滩上。摆在他面前的莫高窟,到处是断垣残壁,触目是斑驳剥落的壁画,断头掉臂的彩塑。当时的所谓“敦煌艺术研究所”,实际上只是国民党的一块空招牌。由于缺乏整修文物的经费,他们只得自己作画卖钱,雇用工人清除沙土,修造门窗保护洞窟,连临摹壁画的颜料也要自己买。塞外气候十分寒冷,在夏天,人们在洞窟里工作也得穿棉衣。在严冬,他们提心吊胆地迈过险窄的栈道,来到阴暗的洞窟,一手提灯,一手拿笔临摹。为了保护壁画,在数九寒天,窟内也不能生火,他们呵着手临摹作画。夜晚,在那不蔽风寒的古寺,摇晃昏暗的烛光下,继续整理白天临摹的画稿。他们这样长年累月的工作,得到的却是国民党解散“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命令。
1949年9月24日,解放的红旗飘扬在古老的敦煌城头。从此,莫高窟的研究工作就得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从收音机和衣服等生活用品到整套精致的摄影机械设备,各种专门人材源源来到莫高窟。那些经年在暗黑的洞窟里工作的人们,今天,可以在明亮的电灯光下愉快地从事工作了。
二十年,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是漫长的一段,但是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不管有多少个二十年,莫高窟和研究莫高窟艺术的人,也只能伴随着荒烟衰草自生自灭于塞外荒漠中。(附图片)
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左)正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彩绘图案临摹 郝常耕摄


第5版()
专栏:

漫话吃蛇
古凡
广东有句俗话:“秋风起,三蛇肥。”现在,蛇类肉肥脂满,正是吃蛇的最好季节。广州市著名的专门经营蛇肉的“蛇王满”蛇店,在每天华灯初上时,全店坐无虚席,全是来这里品尝蛇味的顾客。蛇肉的吃法很多,一般的吃法是清炖蛇肉。厨师将蛇肉切成段,再加陈皮、生姜等作料,放入盅内隔水清炖。比较讲究的有:“三蛇羹”(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五蛇羹”(三蛇加三索线、白花蛇)、“龙虎凤大会”(用蛇、猫、鸡配合制成)。经过这样烹调的蛇肉味道异常鲜美。可是烩[huì]制这些美味真不容易,先要把蛇骨去掉,把蛇肉切成丝,加上冬菇、木耳、桂元肉等许多种作料。“蛇王满”的老厨师吴三珠,有三十多年做蛇宴的经验,他能够做出二十多道菜式,如名为“双龙出海”的炒蛇片、虾片,名为“龙肝虎扣”的猫肠炒蟒蛇肝,名为“凤爪龙袍”的鸡脚爪、竹笋炒蛇皮等等,顾客们很赞赏他的手艺。
广州开始出现经营蛇肉的饭店,还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从吃无毒的蟒蛇到吃有毒的蛇,从简单的吃法到花样繁多的吃法,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有些没有吃过蛇肉的人,觉得吃蛇是一件可怕的事。其实,我国古代早有人吃蛇了。《左传》上就明明写着“豢龙氏醢[hǎi]龙以食”;《述异记》也有:“汉和帝时,大雨,龙堕宫中,帝命作羹赐群臣”的记载。那时的龙实际就是蛇或其它爬行类动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称赞“蚺[rán]蛇(即蟒蛇)……肉极腴[yú]美”。何况,吃蛇还能够治病呢!柳宗元那篇《捕蛇者说》中就提到,当时永州产的一种毒蛇,捕来晾干了当药吃,可以治病,所以太医才“以王命聚之”。特别是蛇胆制成的药,据说有驱风、除痰、行气、活血的作用。这样看来吃蛇的历史可说是时间很长了。
在广东虽然人们都知道蛇可以吃,但在一般家庭中,很少自己捉一条蛇来,像鸡鸭一样地自己宰掉来吃的。其原因就在于蛇毕竟是蛇,除了蛇农和有经验的农民以外,一般人难以捉到它,捉到了也不容易宰杀,万一被蛇咬一口,反为不妙。如果遇到毒蛇,就更麻烦了。至于蛇店的职工,由于有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很容易的区别毒蛇,去掉它的毒囊和毒牙,使毒蛇的肉同样成为美味的菜肴。我几次去“蛇王满”看他们取蛇胆和宰蛇。在蛇店的仓库里,摆着一箱箱一笼笼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金钱豹蛇、过树榕蛇、水律蛇、眼镜王蛇、白花蛇、蟒蛇等等。只见老师父周立端,随意伸手到装了十多条眼镜蛇的铁笼里轻轻一取,就把一条二尺多长的眼镜蛇从笼中取出。那蛇气呼呼的左右摆头想咬他。周立端看到蛇头向左转,他的手就向右转,蛇头向右转,他的手又迅速向左转,这样,眼镜蛇总是无可奈何地咬不着他。取蛇胆的时候,他用左手的两个手指箍紧蛇头,把蛇尾踏在脚下,先使蛇腹朝天,然后使蛇口张开,接着,手急眼快地用刀在蛇口上颚刮两刮,把蛇的毒牙刮掉。他又用右手在蛇腹上摸两下,确定蛇胆的位置,用尖刀在蛇腹上一划,割开一个拇指甲那么长的小口,用手一挤,一颗像花生米大小的碧绿的蛇胆,就挤了出来。不到五分钟时间,周立端就取出十多颗蛇胆。去了胆的蛇,放在另外的笼子中,它们还能生存半个月左右。
“蛇王满”自己没有蛇类繁殖场。店里用的蛇,都是广东各地农民捕来交售的。除了一些有捕蛇经验的农民以捉蛇为副业生产以外,在广东一些农村中,还有小部分以捕蛇为职业的蛇农。在广东增城、清远、广宁、怀集等县,出售捕获的蛇所得的款项,占了一些生产队或农民个人相当可观的收入。


第5版()
专栏:游记

醉翁亭剪影赵惠霖
《醉翁亭记》是一篇独具风格的文章。凡是读过它的,对“蔚然深秀”的瑯琊[láng-yé]山,“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谁不为之向往呢?
瑯琊山在安徽滁[chú]县城西南,山路坡度很缓,夹道槐阴浓密。过了三里亭,听泉亭,再前行百余步,就到了醉翁亭。这里既非山路,也非峰顶,正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chán]”的地方。在山林掩映中,现出一座小小的山庄庭院。沿着山路跨过涧上的石桥,迎面一座朴素的门洞,上镌[juān]“醉翁亭”三字,旁悬“欧阳修纪念馆”木牌。门扉上镌一朱联:“公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入正门后,左右两侧又各有一门,分属两院,进入东院不数步,即拾级登亭,内悬苏轼所书“醉翁亭”匾额一方,书法苍劲,洵属名家。亭中置八仙桌一张,配以太师椅,颇饶古意,四周绕以靠椅式的长栏,每隔四五尺,置一茶几,可以于其间小憩[qì]品茗,别有一番清趣。亭的左侧阶前山坡石壁上,刻“醉翁亭”三篆字,每字大如斗,去丈许,又刻“二贤堂”三隶书,二贤堂即在亭后。过去祀欧阳修和苏轼,现辟为欧阳修纪念馆,里面陈列着有关欧阳修的文物、图书、照片等,均系最近由吉安、扬州等地搜集来的。壁间悬《醉翁亭记》《泷[shuāng]冈阡表》等大幅拓片,苏轼所书的“醉翁亭记”,刻于几幢巨型石碑上,每字可约四五寸,现并列于西院内,因年代久远,字迹约近半数已斑驳不可辨。亭前左右,石碑颇多,记叙历代重修醉翁亭的始末。
院内古木森森,阳光透过密密交攀的枝叶,撒下许多斑斑点点的金光。穿过月亮门,跨入西院“影香亭”,四周清水一泓[hóng],深可尺许。“忆杜亭”前有“古流觞[shāng]曲水”,系明代卢洪夏引“六一泉”水凿池九曲以流觞。亭后为“览余台”,登临四望,但见峰峦层迭、佳木葱茏。山光岚[lán]影,显出一派清幽秀丽的境界,徜徉[cháng-yáng]在这样的大好风光里,确可体会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义了。
“酿泉”在醉翁亭院外的山溪旁边,用石砌成两个小型方池,汩汩[gǔ-gǔ]细流自泉底石缝间涌出,水极清洌。清人胥庭清的诗句“石液长流空涧雪,溪烟细涌半堤云”,就是酿泉附近景色的写照。山泉于两峰之间泻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涉水可到溪中石上小憩,或坐或卧,濯[zhuó]缨濯足,可任意为之,今年虽值干旱,潺潺溪水仍日夜不绝地向东流去。
瑯琊山因晋元帝曾封瑯琊王,潜居于此,因以名山,这座山虽没有乌蒙磅礴的气势,连绵起伏的峰峦,但郁郁葱葱遍山苍翠,到处鸟语蝉吟,选胜登临,确也处处引人流连忘返。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任滁州太守,他是受毁谤而遭贬谪[biǎn-zhé]的,那时他只三十九岁,次年四十岁自号醉翁。在“醉翁吟”里有“……我昔被谪居滁山,名虽为翁实少年”之句。他在滁州“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所谓“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便常常游览山水,寄情诗酒,借山水之乐以排遣沦谪的郁悒,自号醉翁原是别有寓意的。
庆历六年,瑯琊山开化寺住持智仙在酿泉之畔建亭,欧阳修常来此游宴,即以醉翁名其亭。历代兴废,原亭已毁。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观察薛时雨重修,解放后又大事修整,辟为欧阳修纪念馆。九百年来的胜迹,又焕然一新。现在泉亭林壑,风貌依稀,犹不减当年。只是“庐陵翁已去”惟有“竹石尚迎人”了。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低声波王燮山
1932年的夏天,航行在北冰洋上的一艘探险船上,有一位气象学家在放送探测气象的气球时,他的脸颊在无意之中贴着气球,突然感到一种剧烈的震荡,刺着他的耳朵和面颊,使他疼痛得大叫起来。这一天的夜晚,探险船遭遇到了强大的风暴。
这种奇异的现象,引起了苏联科学家舒雷金的兴趣,他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研究。每当发生风暴的前夕,他们在靠海的研究站上放出气球,然后用特殊的仪器记录下气球上发出的震荡,他们发现这种震荡原来是一种人耳听不见的,频率极低的声波——低声波,它们每分钟的振动次数低于二十次。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一般在每分钟振动二十次到二千次之间,比这低的低声波和比这高的超声波,都是听不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气球接收到的低声波原来是掀起万顷波涛的风暴所发出的。强烈的暴风的涡流会产生低声波和很多种频率的声波。风力越强,波涛滚动越频繁,浪头越高,低声波就越强。当遥远的海面上发生风暴时,强烈的低声波就和声波一样快地从空气中传播过来,但是在中途,声波被海水折射和反射而渐次变弱消失,只有低声波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它的速度要比风和浪的速度快好多倍,因此它就成了风暴来临的前奏曲了。
数世纪以来,生活在大海中的渔夫和水手积累了不少观察天气的经验。他们往往观察海洋中生物的动态,来判断天气的好坏。假如海鸟惊惶不安地低飞,鱼儿和水母远远地离开海岸,即使是在晴朗的日子,也准知风暴即将来临。这是什么道理呢?低声波的发现,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很多海洋生物对于低声波的感受有着天赋的能力,强烈的风暴传播出的低声波刺激它们,就会使它们感到不安而力图避开即将到来的灾难。
目前很多国家的海洋气象站上,安置有专门的仪器来接收低声波,根据来自海洋上的低声波的情况,就可以向航海和捕鱼的人们预告是否有风暴以及风暴的大小。
声波在海面上传播,往往会被反射扩散和折射,逐渐丧失能量而消失。在海洋的深处却存在着一层海水,声音在里面传播的速度最小,但是声波不会被折射和扩散,因此能传播得很远很远,这样一层海水叫做水中声道。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水中声道来传递讯号。海上遇险的船只和飞机,如果无线电通讯设备已经失效,那就可以投下一枚深水炸弹,让炸弹在水中声道中爆炸,爆炸所产生的低声波传到岸边的低声波接受台,就把遇难的讯息告诉了岸上的人们,人们测出声源的位置,就可以出动救援。
不仅风暴会发出低声波,地震时也会产生低声波。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前几年据说有人根据养在鱼缸里的小白鱼来预报地震,小白鱼如果不安静地翻腾,就知道将有地震发生。很可能是小白鱼能感觉到地震时发生的低声波,低声波刺激它,使得它惶惶不安,人们却因此把它做为活的地震仪。
在地质勘探中,人们也已经在利用低声波。在进行勘探的地方,埋上一定数量的炸药,进行小规模的人工“地震”,然后将岩石和地层对低声波的反射情况用特制的仪器记录下来,就可分析出所需的资料了。


第5版()
专栏:

寒至香满
——漫谈麝香
乐工
麝[shè]是鹿科动物。雄麝的腹部有麝香囊,是一种与性器官有关的性臭腺。麝到性成熟期,开始从麝香囊内分泌麝香。每年初冬交配,因这时雄麝分泌麝香旺盛,发出强烈的香气。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麝“寒至则香满”,阐明了麝香分泌与季节的关系。
麝香是我国出产的一种名贵香料,远在唐宋时代就用麝香作为化妆用品。宋代洪刍[chú]所著《香谱》一书中记载:麝香与多种芳香植物配制成香料,用以熏衣、刷墙、或加在酒内;还可以炼蜜和匀,做成含在口中的香料,可算得是口香糖的鼻祖。唐代韩偓[wò]的诗中有“蜀纸麝煤添笔媚”的诗句,这里所指“麝煤”是加有麝香的好墨,可见麝香作为香料的用途,十分广泛。
麝香另一用途是医药。《神农本草经》已将麝香列为上品,称为“诸香之冠”;《本草纲目》中的麝香有“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等功效;并且强调“生香”的药效最高。所谓“生香”是指活麝用爪从香囊里剔出的分泌物,或是麝在木石上磨擦腹部所遗下的香粒(又称“遗香”)。但“寻麝采生香”(唐许浑诗)毕竟是很难采得到的,一般还是猎取宰杀后而取香的,其功效就次于生香了。
《本草纲目》引《酉阳杂俎[zǔ]》中一段记载:唐天宝中,有人养麝于囿[yòu],用针刺脐采香,刺后用雄黄敷于伤处。但李时珍写道:“近不复闻有之”,可见此法没有传留下来。此外,又因麝性孤独,居于高山林木间,常在险峻的山岩间奔窜,所以捕捉不当,就会使麝堕岩而死。于是古代传说中又有麝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岩死,死后犹拱四足以护脐的说法。李商隐根据这种传说写下了“投岩麝自香”的诗句。其实麝的后肢长于前肢,死后四肢拱于腹部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雄麝急躁、易怒,确是事实。就擒后,如果不把笼子用布围严,让它看见外界的景物,就会有挣扎撞伤的危险。解放后,经过克服了种种困难,驯养了野麝,并试行人工采香成功。麝香不但广泛应用在中西药剂中,在香料化学工业方面,供应量也增大。


第5版()
专栏:奇妙的事实

海龟
海龟是现在世界上龟类中最大的一种,重的有三四百斤,一般的也有几十斤。它没有鳃,常常要把头探出水面用鼻孔呼吸。令人奇异的是,海龟还可用肛门呼吸。
八、九月间,雌海龟上岸,在沙地中挖洞产卵。海龟肛门两旁各有一个大囊,囊中贮有海水,这时就排泄出来润湿沙地,以便很快挖好洞穴。它把卵产在穴中后,就回到海洋中。一般六十天到八十天之间,小海龟即可孵出。那时雌龟会再来旧地把它们带到海洋中去。
海龟是动物中的“寿星”,有的可活到三百岁。它凭着平素积下来的养分,可以在较长的时间不饮不食而不会死去。
*鳃[sāi](倪白)


第5版()
专栏:美术杂谈

秀美的南通刻纸
吴山
南通刻纸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工艺品,具有健康、纯朴、优美的特色和浓厚的装饰情趣。解放前,主要用于“佛事”和“喜事”的装饰;解放后经过挖掘、整理、修改、创新等一系列的工作,使南通刻纸焕然一新,在艺术质量上有了新的发展。不久前在“南京、南通、扬州剪、刻纸展览”上展出的“龙灯舞”和“孔雀”,不论构图布局,神情动态,刻制技巧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在花框上,以前结构累赘[zhuì],显得有些“喧宾夺主”,现在调子统一,主次分明,有“烘云托月”之妙。
南通刻纸的题材内容,一般有人物、花鸟、走兽、博古、戏曲故事和象征和平幸福的各种吉祥图案等。外形分圆形、椭[tuǒ]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它的特色是秀美玲珑,用线细而不失柔弱,刚健而又不感生硬;布局上疏密相宜,生动得体,富有画意;在刀工上,不论用线的圆、正、曲、直、粗、细,一般都能达到齐整、光洁、挺拔、均匀的效果,真是刀刀合缝,丝丝入扣。
镂空是刻纸的基本表现形式。以单色的刻纸来说,点、线、面是组成画幅的全部笔划,其中线的处理起着主导作用。线的长短、疏密、粗细、曲折、圆正;线和线的连接、排列、配搭,在虚、实、照应、组织等方面要善于安排,组织得当,才会有良好效果;反之,便显得涣散贫乏。同时刻纸是和实用相结合的,所以要求不易破碎和富有装饰性。南通的刻纸作品,绝大部分外边装饰有各种形状的线框、花框,有些以几何形的锦纹为地,这种处理手法,能增强牢度,使画面紧凑、丰满,富有装饰效果。刻纸的另一基本原则是,画面不应有太大的空白和较大的实地,要黑白匀称,疏密相宜,实地多显得“闷”,不活泼;空地多,不丰满,会引起线与线不能连接,缺乏实用性。这里介绍的《狮》和《菊》两幅小品刻纸,虚实均衡,结构紧凑,主题突出,雄狮威猛的气势生动地被刻划出来了,尤其是那条尾巴,只运用一根S形的曲线,刻划得十分有力。《菊》的处理和《狮》的手法绝然不同,一花、一叶、一枝、一梗,俯、仰、伸、曲,用线流畅柔和,看来婉约娇丽,自然生动;行枝趋叶,依材取势,花空(白)、叶实(黑),组织得很有节奏,菊花凌霜不屈,挺拔多姿的精神,通过作者圆熟的刀上功夫,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刻纸的工具,一般只有一把小刀和一个蜡盘。刻纸艺术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艺人刻法的高低,画稿精,刻手不高,不会产生好作品;反之,画稿不太好,逢到高超的妙手,经过他的修饰,取圆、概括、提炼,有时也能刻出美妙的作品。
刻纸的方法,一是绘稿或利用旧稿熏样;二是把要刻的采纸放在样稿下面,四周用棉纸钉牢,一次刻十几张和几十张不等;三是刻制,一般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一段段刻,也有的从中到外渐及边缘;四是托裱,将刻成的图案托裱在白纸或采色纸上。刻制的技术,要“方”、“圆”、“曲”都能匀挺、光洁、齐整。“方”指折角,“圆”指空白圆圈和圆线,“曲”指弧线和其他曲线,这三者要匀称相等,在刀与刀的接合处,须吻合而不留刀痕,以不起毛者为上品。在“单面线”和“双面线”的处理上,全凭高度的技巧,尤其是“单面线”更难掌握,刻得不妥,直的不直,圆的不圆,非常难看。南通的刻纸,其刻制技艺的高超,堪称一绝。(附图片)
狮子 菊花


第5版()
专栏:

赤壁之游
梅河
湖北省境内的长江两岸,有两个赤壁,一个在武汉下游黄州,即东坡赤壁,苏子瞻曾泛舟月下,写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另一处则在武汉上游的嘉鱼县,陆水入长江处,这就是郡县志上记载的:“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船处”。这两个赤壁,过去人们常弄不清楚,其实,它们之间相去竟有四百里。
从陆溪口出发,沿江西行,但见秋田似锦,远山如画,柳山湖烟雨苍苍,珍湖上帆影婆娑,不尽的长江之水滚滚而来。这里是一个滨江平原,赤壁山挺立在平原靠江的中心,它的矶头直抵江水,突出在江堤之外。长江从赤壁矶下的几十丈悬崖下流过,惊涛拍岸有声。
赤壁山势不高,山上尽多岩石,靠江一面呈赭[zhě]色,传说这是火烧赤壁之故。渐至矶头附近,只见矶下的石壁上,高悬两个大字:“赤壁”。那大字下面,可以看到叙述赤壁故事的碑文。大字右侧,有诸葛亮画像和一颗古印石雕。
在赤壁矶背后,有传说诸葛亮借东风的“南屏山拜风台”;还有当地人民纪念武侯的“武侯宫”,殿里,陈列着1952年在南屏山下掘出的许多箭头,这是古战场留下的唯一遗物。
在赤壁矶头尽处,远眺那当年“烽火弥天”的古战场,那江北昔年曹操和周瑜对垒的乌林,南岸黄盖驻水师的黄盖湖一带,露出了火红的新建筑物。从赤壁脚下向东西两端伸展的干堤,屏障着赤壁周围的沃野田园,簇拥着波澜浩瀚的大江。赤壁公社一位同志告诉我们,解放前,这里堤防失修,江水上涨,古战场成了泽国。沿湖一带还是血吸虫重疫区,水灾病患,严重地威胁着当地渔民。解放后,这种惨景一去不复返了。今年6月7日到初秋,这里五十多天没有下过透雨。但是赤壁公社的干部和人民群众与干旱搏斗,到处高搭水车棚、抽水机棚,从大江大湖里引水灌溉,终于战胜了灾害。
从赤壁归来,一路上,看到社员们在油涤船舶,有的妇女在张结鱼网。再过些时,江水下降,社员们就要开湖捞鱼,下塘挖藕,赤壁平原将呈现另一番热闹的景象。(附图片)
赤壁图(片断)
宋·朱锐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