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加强协作 开展竞赛 加快调运速度
松花江林区超额完成木材调运计划
桂林专区林业职工超额百分之六点九完成了全年到材任务
本报讯 黑龙江省松花江林区各林业局,到10月15日已超额23%完成了全年木材调运计划,其中调运的坑木三十六万多立方米,为今年坑木调运计划的128%。
随着木材产量的增长和品种的增加,今年这个区的木材调运任务很繁重,各局先后从基本建设、多种经营等方面,抽调了二千多个工人,三十多台机械,充实了调运力量,使调运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各局还加强了贮木场的管理,彻底清理了楞[léng]场,据朗乡、铁力、桃山、绥棱[léng]、胜利等十一个贮木场的统计,共清理出混楞木材十多万立方米,其中坑木六万多立方米。
为了确保木材调运有充足的货源,各林业局普遍开展了生产保调运的活动,他们的办法是:采伐保集材,集材保运材,运材保调拨,这样生产保证了调运,调运又促进了生产。各局还加强了与铁路部门的协作,开展了林业、铁路部门的联合劳动竞赛,加快了木材调运速度。
在木材调运工作中,各局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朗乡林业局的职工,革新创造了五十八种机具,提高了装、卸等各项作业的半机械化、机械化水平,对保证调运工作的完成起了积极作用。
新华社南宁电 广西桂林专区林业职工已在10月15日,超额6.9%完成了全年到材任务(已经集运到贮木场准备外调的木材叫到材)。桂林专区林业职工在今年的前九个半月里共为河南等省煤矿、工厂,生产了十二万四千立方米坑木及各种工业用材。
今年,各地在完成到材计划中都坚持了“能水运的坚决不陆运”的原则。资源县今年已运出的木材,有96%是水运,陆地运输只占4%,因此节约了很多劳动力。
有关的县和公社都有党委书记专门领导木材生产,生产大队也固定专人专管木材生产工作。


第2版()
专栏:

大渡河岷江流域大批木材下运
一百五十万立方米木材要在年底运到成都乐山地区
本报讯 大渡河、岷[mín]江流域大批木材源源下运。
四川省大渡河、岷江上游林区生产的大量木材,都要经过长途水运,才能到达贮[zhù]木场。今年入秋以来,上游雨量减少,河水枯浅,给运材带来了一些困难。四川省林业厅及时组织了各森工企业互相协作支援,并调集了五千多职工,采取分段定点、包干负责的办法,加快木材的运输,要求在今年底把一百五十万立方米木材运到成都、乐山地区。截至10月15日止,大渡河林区的木材已运到大金以下,岷江林区的木材已运到茂县地区。
乐山储运分局、成都贮木场现在正在重新检修出河、归楞和各种起重机械及装车设备,淘挖浅滩,腾空场地,准备收储下运的大批木材,这些木材除供应四川本省外,将有大批木材转运到华东及西北地区。


第2版()
专栏:

一面组织专业队伍 一面发动社员参加
湖南林区趁涨水时机流送木材
新华社长沙19日电 10月下旬以来,湖南省各地普遍降雨。各木材产地趁溪河水涨的机会,将积存在溪河边的木材源源流送到靠近大河的集材场,然后转运本省各地和外省。
湖南省的木材有95%要靠水运。各林区在当前运送存材的工作中,一面组织专业运输队,一面发动社员群众参加。黔阳专区除了许多国营林场抽调一部分工人加强溪河运输以外,有木材生产任务的公社、大队,也组织一部分社员参加运输。他们在二十天内,已运送木材两万多立方米。木材生产重点县之一的沅陵县,从今年2月起就很少下雨,全县五条运输木材的溪河都缺水;积压在溪河边的木材,约有九千多立方米。最近下雨以后,这个县便组织抢运,现在已经运出两千立方米,其余的正在运送中。郴[chēn]州专区的许多林区安排力量,将溪河运出的木材,顺着东江流送到靠湘江的木根桥集林场。到11月上旬止,这个专区已完成了今年到材任务的93%以上。


第2版()
专栏:

安徽贵池县丁香伐区采用水木混合滑道后,比人工运材提高工效二十三多倍           侯启摄


第2版()
专栏:

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贮木场职工创制成功的缆索式起重机(又名架空索道),每台只需五个人操纵,就能代替原来人工作业十五个人的工作量。这种起重机不仅可以代替人工归楞、选材,还可以代替高站台卸车、装车
新华社记者 刘恩泰摄


第2版()
专栏:

井陉四矿四○一维护小组执行岗位责任制
精心维修巷道 保证运输畅通
三年来,他们维修的棚子不偏不扭,工工整整,对全矿完成计划起了重要作用
本报讯 据河北日报消息:河北井陉[xíng]四矿四○一维护小组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保证巷道维修质量。三年来他们维修的巷道,不偏不扭,工工整整,通风良好,运输畅通,对全矿连续五十八个月完成国家产煤计划起了重要作用。
井陉四矿井下几千米的巷道维修任务,都由四○一维护小组负责。
这个小组从1958年起建立了巷道维修工作的分片包干专责制以来,工人们自觉地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工作条件越困难,他们越注意质量;越是容易忽略的地方,他们越加注意。遇上供应的坑木不合规格,他们宁肯费些事,找来合规格的坑木,把棚子架牢靠,正是这样,三年来,他们维修的棚子始终不偏不扭,工工整整。黄四子班老工人周来清和新工人杨振生共同负责一段维修工作,有一次周来清因病有两天没上班,杨振生和工人王玉昆代替修了六架棚子。周来清病愈上班后,仔细检查了这六架棚子的规格,发现有两架棚子“扛肩”棚腿一高一低,相差二、三厘米,他立即对杨振生说:“干我们这活,一点也不能凑合,现在图省事,将来出了事故,既耽误生产,又费大事。”杨振生深受感动,在老师傅的指导下,返工重修了两架不合规格的棚子,从这以后他一直按工程质量要求办事。
这个小组本着对全矿生产负责的精神,监督和协助采、掘区严格按照工程规格质量要求办事,凡是移交的巷道,不合乎规格要求就不验收。他们不仅对采、掘区进行监督,还主动帮助掘进和采煤区提高工程规格质量。有一次第一采煤区四一三和四一五掘进组,因为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坑木不够用,影响巷道架棚子的规格质量。负责这段维护工作的翟三珍班工人就主动帮两个掘进组运坑木,保证了巷道棚子的规格质量。
这个小组还经常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充实和健全责任制度。他们执行了按班分片包干的制度后,他们感到,工作中还有漏洞。以后经过上下结合讨论研究,在各班内又建立了按人分段包干的责任制度。


第2版()
专栏:工业常识

巷道
为了把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就必须由地面到地下,由这个煤层到另一个煤层,开掘出各种通道,这种通道在煤炭行业里叫巷道。
巷道可分为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按其作用来说也可分为主要巷道和次要巷道两种。主要巷道是指能够起到开拓和准备新工作面作用的巷道,包括主要水平巷道、石门巷道、准备新回采工作面的顺槽等;次要巷道是指主要巷道以外的风眼等巷道。
巷道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煤炭的井下运输和提升,各种器材设备的传送,以及工人上下班,都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巷道。为了保证巷道畅通,开掘巷道时要严格保证规格质量;更重要的是经常加强巷道维护和整修,保证巷道的规格质量不变形,符合设计标准的要求。


第2版()
专栏:

让轻工业产品更加美观大方
天津部分工厂改进日用品外观
本报讯 为了使商品好看、大方,天津市部分轻工业工厂注意改进产品的外观。
为了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天津搪磁厂通过柜台访问和召开售货员、外地采购员会议之后,随即在上级机关的支持下,先后召开了两次工艺美术专业会议,邀请美术界人士参加,认真研究改进措施。此外,很多工厂还成立或扩充了设计室(美术室)。五洲日用化学厂从6月份起建立了设计室后,保全工人出身的董世奎已经设计出化装品瓶型五十来种。生生热水瓶厂也在7月份成立了美术设计小组,领导上最近为设计组添置了一百三十多种参考资料和必要的画具及其他设计用品。天津市的美术界人士,对这些工厂也多方协助。老画家张其翼亲自给搪磁厂美术室的设计人员讲授绘画的基本知识。河北美术学院师范系系主任孙奇峰,为搪磁厂设计了一些脸盆的新图样,其中一幅花鸟画,就曾经根据厂里的意见,先后作了三次修改。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的同志们,也为这些工厂设计了不少式样美观、色泽鲜艳的图案。


第2版()
专栏:

珍惜资源 多采残煤
新丘露天矿决心把一百万吨残煤开采出来
本溪二十几个采煤队每天回收六十吨浮煤
本报讯 辽宁阜新新丘露天矿采取措施恢复老采区,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煤炭地下资源。
根据新丘露天矿北露天的地质资料,这个矿的一个老采区虽然在十五六年前已经采过了,但还有不少煤可采。矿领导上在认真研究了这项资料以后,马上组织“三结合”工作组,到现场勘[kān]察,结果证实只要剥离出一百一十多万立方米的岩石,再和新采区贯通起来,就可以采出一百多万吨煤炭。接着就抽调三台电镐、五台机车和九台打眼机开始恢复这个老采区。在恢复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都被工人战胜了。如残场子里温度高,不好放炮,放炮队员们就用冷水边降温边放炮的办法,炮放得又快又安全;残场里烟大,给电铲操作带来很多不便,电镐工人就认真执行转盘顶电稳、回放土斗稳、走车起动稳的操作方法,保证剥离速度月月加快,岩石剥出量月月增加。
又讯 本溪煤矿职工积极回收浮煤,二十几个采煤队每天回收浮煤六十吨。
浮煤就是在采完煤的掌子面的底板上剩下的那部分残煤。这些煤如在放顶之前不回收出来,就白白的扔掉了。本溪煤矿采煤工人经过勤俭节约、爱护国家地下资源的教育后,都认识到浮煤虽少,资源可贵。因此,不论采煤工人还是机电、运输工人,每天都清扫两遍浮煤。单是二十几个采煤队的工人,一天就能从空巷里回收浮煤六十来吨。


第2版()
专栏:

是一技之长好还是多面手好
武汉搪瓷厂在加强生产岗位责任制中展开一场争论
说一技之长好的人认为:
可以深入钻研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也便于计划管理。
说多面手好的人认为:
在技术上可以全面发展,开阔眼界,多学技术,适应生产需要。
本报武汉19日电 武汉搪瓷厂在加强生产岗位责任制的同时,职工们对学习技术应向一技之长发展还是向多面手发展展开了讨论。
武汉搪瓷厂在组织生产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分工:一种是产品品种上的分工,如生产面盆的工人专门生产面盆,不生产口杯;另一种是生产工序上的分工,如有的负责搪瓷(上瓷釉),有的负责括边,有的负责收烘或磨边、烧窑、验收等等。1958年以前,这个厂就是按这种分工组织生产的。这样做的结果产品质量不稳定。
今年他们又根据原来工人们的专长分工,实行了专业生产,把擅[shàn]长某项技术的工人固定掌握某项工序的操作,或固定生产某项品种,发挥专长,这样,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经过这两种情况的对比,厂里许多工人和干部认为组织生产应向一技之长发展,这样作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前后在十九个搪瓷厂做过工,有三十多年做搪瓷产品经验的老工人濮[pú]德昌积极主张工人要有专长。他说,搪瓷是一种化学产品,不摸透原料的性能,不掌握一项专门技术,要想保证产品质量是有困难的。如生产面盆有许多道工序,土瓷釉怎样才能上得均匀,怎样叫它不流搪,工人手轻手重都有关系,要靠不断积累经验。如果工人们生产不专业化,经常调换工作,就不能积累某项生产技术经验,也不能专心从事某项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他认为在具体生产操作中,除了必须认真遵守科学规定外,还要靠经验、靠眼力。
不少车间主任、职能科室人员也认为工人按专业分工,发挥一技之长,对加强企业管理,有节奏地组织生产,和降低产品的成本都有好处。由于各小组工人固定分工,因此车间领导干部对各小组的生产情况,生产中的关键问题,都能胸中有数,车间领导干部需要深入到哪里,解决哪些问题也都比较明确。以前因为人员经常调动,打乱生产计划,如负责做口杯的小组本来该做口杯,但人员调动后,生产该项产品的工人不够,无法进行生产,往往由小组自己决定改变生产计划,生产其他品种,既影响口杯生产计划的完成,也影响其它产品和制坯部门的生产,使整个计划混乱。现在人员固定专业生产,生产就能按部就班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有利于各车间各小组的管理工作。
但是,也有一些工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应当向“多面手”发展,以适应生产上的各种不同要求。青年工人程世训、陈小轩认为组织专业化生产虽然可以使工人精通和进一步深钻一门技术,但限制了工人在技术上的全面发展,不能开阔眼界,在生产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工人钱阿狗说,厂里有几个青年工人做了三年的面盆,如今还是个“半瓢水”,有时做得好,有时做得不好,而且好坏说不出个道理来,这就是技术面太窄的缘故,不能从多方面寻找经验,并举自己为例,他学徒时就是从杂件做起,什么都学,得到了不少经验,并用于实际操作,这部分同志还认为,如果工人普遍掌握了多种技术,一旦工厂需要大量组织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就能很快地组织上去,不会出现生产脱节和不平衡的现象。为什么老工人在车间里普遍受到欢迎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技术全面,能干各种活,适应各方面生产要求,组织生产得心应手。
在向“一技之长”和“多面手”发展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有人进一步提出:工人除了掌握和精通一门技术以外,是否也可以学习其他多种技术,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呢?对于这个问题,这个厂的老师傅如濮德昌、余志良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主张各专业生产小组在一定时期,最好是一个季度或半年调换一次品种,学会其他品种的生产技术。比如这个组第一季度生产面盆,第二季度就调做口杯,由厂里有计划地进行安排。更多的工人和干部认为组织工人学习其他技术,一定要在真正掌握了本岗位的操作的基础上去学,不能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必须在不妨碍生产的情况下,由领导上有计划地组织工序之间的技术学习。


第2版()
专栏:简讯

简讯
广东省湛江专区新建北海、高州、合浦三个生产过磷酸钙的化肥工厂,已经投入生产。这个专区从去年开始,曾在全区兴建了四个年产万吨过磷酸钙的化肥厂。除了上面三个投入生产的工厂外,还有一个是全阳化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
* 湛[zhàn]
× × ×
湖北新洲县城关轧花厂在完成一百九十多万斤轧花任务中,机件设备一直保持正常生产。十月份产量完成月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四点六,出绒率比去年每百斤增长九两,仅一月内为国家多产皮棉二千二百八十斤。
× × ×
沈阳市共力制鞋厂积极增产煤矿工人穿用的劳动保护鞋。现在已生产出轻便、坚固耐穿的各种劳动保护鞋四万四千五百多双,供应了煤炭工人的需要。
× × ×
河北张家口市轻工业部门加强技术管理,促使产品质量提高。到十月底为止,在五十二种主要产品中,有二十九种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十七种产品的质量稳定。
× × ×
山东济南火柴厂生产的前进牌火柴,十月份以来质量进一步提高,药头抗潮力、拉力、磷面擦划效能、引梗、废枝等五个重点指标都分别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 × ×
安徽徽州专区渔民在美丽的新安江上,积极捕捞鲜鱼,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已捕捞鲜鱼二十八万多斤。
× × ×
住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西藏吉隆县各机关干部,九月底收获了他们今年第一次试种的白菜、洋芋、萝卜等,共计七千五百三十一斤。这里地势高寒,过去从来没有生长过蔬菜,这是这里历史上的第一次收获。


第2版()
专栏:

呼和大坝农场连年有盈余
建场以来,播种面积扩大十倍,三年来,牛的繁殖成活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粮菜饲料自给有余
本报海拉尔15日电 内蒙古呼伦贝尔国营呼和大坝农场,农牧业都获得了好收成。五万多亩小麦平均亩产一百斤以上,直播的白菜亩产一万多斤。牛的繁殖成活率从1957年的63%提高到80%以上,母牛的平均产奶量也由1957年的八百公斤提高到九百七十公斤,最高达一千二百多公斤。从1958年起,农场年年有盈余。
呼和大坝农场地处大兴安岭西北的陈巴尔虎旗北部。今年,农场把农业队和牧业队合并,劳力使用更加合理。农活忙时,牧业工人支援春播秋收;畜牧生产忙时,农业工人参加打草放牧。今年农业为牧业提供了数十万斤精饲料和秸秆[jiē-gǎn],牧业也为农业提供了大量肥料,取得了农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其次,农场根据这里气候一般是春旱秋雨的特点,适当推迟播种时间,以保墒[shāng]抗旱、保证了禾苗全旺。
呼和大坝农场在1956年春季建立。六年来,经过各族职工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特别是1957年冬和1958年春,农场建立与健全各种制度,加强了经营管理,农牧业逐年兴旺。现在全场有三个分场,职工一千八百多人,播种面积由当初七千多亩增加到八万二千多亩。大小牲畜已达四千一百八十一头,其中绝大部分是三河马和三河牛。从1958年到今年10月,农场除做到了本场人口的粮食蔬菜和牲畜饲料自给以外,累计向国家交售小麦二百三十七万斤、良种三河牛九百一十六头、牛奶一百二十七万斤,自销蔬菜和马铃薯三百万斤。仅去年一年就盈利五十九万多元。
随着生产的发展,职工的生活也有了改善。现在全场职工和家属都有了住房,职工的工资一般提高了50%左右,他们大都饲养家畜家禽。农场所在地土库力,已经成为一个热闹的小城镇。


第2版()
专栏:内蒙古通讯

播种期的风波
——呼和大坝农场党委书记领导生产的故事
本报记者 林田 陆轲
中秋刚过,大兴安岭北部草原上已经降过几场霜。小麦、燕麦,有的已经黄熟,人们正驾着联合收割机和马拉收割机收割,豌豆还开着繁花,好像不知道草原的风雪就要来临。盟委书记走一程就叫停下车来,在地里查看一番。有一次,他抚摸着贪青的庄稼,惋惜地说:“多茂盛啊!只好割了作饲料。5、6月几乎没下雨,苗旱坏了——不过也不完全由天,也在人。姜老头种的地就不同,别处喊受灾,他那里好收成。”隔一会儿,又赞叹地说:“那人有个钻劲儿,有一套办法。别人说草原上无霜期短,要早播,他非主张晚播;别人开荒整地争进度,他强调质量第一。我看讲种地还是这种人好。”
听着这番议论,我们对这个“姜老头”发生了好奇心。他是什么人呢?一打听,原来是呼和大坝国营农场的党委第一书记姜羲智[xī-zhì]。于是我们决定到这个农场去,看看他们的秋收。
在呼和大坝农场下车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了。总场场部办公室的门都锁着,只有党委办公室主任在看家。一听我们找姜羲智,就说:“大家都忙秋收去了,你们先住下休息,有事明天谈吧!”
第二天早晨,姜羲智接待了我们。第一次谈话,就讲起了这地方的好处:“你们来了,好好看看吧!我们这里可实在富足:矿藏、森林、水产,样样都有,特别是土地。我年青时候,在岭南给地主种了半辈子地,没见过这么好的土地,这是真正的黑钙土,土层米把厚,有多年的腐草烂叶。可是有一条,要想真正把地种好,第一要舍得吃苦,第二要钻。比如,一个播种期问题,我们就摸了三年。……”谈到播种期,姜羲智显然有些兴奋,原来今年为这问题发生了一次风波。
呼伦贝尔盟去年新开垦了三百多万亩地。4月,冰消雪融,岭北草原上的几个农场,到处拖拉机轰鸣,开始紧张的春小麦播种了。可是呼和大坝农场还冷冷清清。农牧场管理局几天一个通报,播种进度统计表上,呼和大坝农场总是排在最后。局里看他们老是按兵不动,就一再来电话催。有些人也在议论。离总场较远的第一、第三分场沉不住气,悄悄开出拖拉机就播种起来了。姜羲智跑到地里一看,土地化了不到五厘米,表面一层泥,下面梆梆硬,拖拉机、播种机震得唏啷哗啦响。姜羲智这次真火了,向拖拉机手说:“赶快停下来!告诉你们队长,没有总场命令,不能开播!”草原种地,就靠一播一收,如果播种搞糟了,一年的收成就完了,他怎能不急呢?回来,他就召集各分场干部开会,专讨论播种期问题。会上,几个场长意见分歧。有的主张等一等;有的说不能再等,再等就落后了。姜羲智不慌不忙地说:“上级派我们来种地,种地就是为了多打粮,现在不到时候就播种,不仅地种不好,等真正到了播种时机,人困马乏,机具也搞坏了。那时候,才真正要落后!”
经过一场争论,意见终于统一了。各分场抓紧时机把机具、种子、油料准备好。直到4月20日,土地化了十厘米,全场拖拉机、马拉机械全部出动,五万多亩小麦一个月就播完了。恰恰今年岭北草原春旱,天天刮大风,播种以后,一直到7月中旬才下了透雨。这时候,其他农场有些早播的小麦,出苗以后一旱几十天,苗儿枯黄了,见雨以后,转青也很慢。呼和大坝的麦田出苗晚,墒情好,见雨很快就窜起来了。秋收时,其他农场亩产多在百斤以下,呼和大坝的麦子亩产在百斤以上。
一天下午,我们随同姜羲智经过二分场一队的打麦场。场上一大堆小麦,随手抓一把,颗颗粒大籽满,叫人喜欢。一问,工人们说,这是去年新开荒地(九百亩)上长的。这块地播种以前耙了五遍,5月15日播种,播后又镇压了一遍,亩产二百四十九点四六斤。大旱年头,生荒地上种出这么好的麦子,真使人有点惊奇。姜羲智咬了几颗麦粒,嘿嘿笑了:“这麦子长得好,就是因为地整得细,播种比较晚。”“晚播为什么高产?”姜羲智回答说:“这就是掌握天时、地利的问题。这地方十有八九春旱,一般都是7月以后才下雨。”他从1957年算起,五年来春播后的落雨日期、雨量大小,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接着说:“因此,保墒抗旱就成了关键。第一条是地要整好。地整不好,不是露胡子就是大土块,一旱,大风一抽,麦苗就给抽干了。第二,要晚些播种。播早了,地整不细,受旱的时间又长,而且没法消灭杂草。如果先把地整好,5月间杂草一露头,就一耙一播,再镇压一次,地种好了,杂草也搞掉了。麦苗出土,上面跑的水分不多,一米以下就是永久冻层,冰凌底托着,春夏返润,再怎么旱也抗得住。不过晚播也不能晚过6月1日,我们作过播期试验,‘六一’小麦勉强能长,但产量不高。”
现在我们终于弄清了,为什么姜羲智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为了掌握播种期,他花了多少心血啊!
* 轲[k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