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边城赋

城在白杨深处
袁鹰
蓝缎子似的伊犁河水呵,
你两岸有多少株新栽的白杨!
像百灵鸟一样的马达铃琴呵,
你琴弦里注入了多少欢乐?
在新疆,当远方来的客人称赞起一株挺拔秀丽的白杨树的风姿的时候,当地的同志常常好心地纠正:“这还不算什么。你到伊犁去,就会看到那才真是一座白杨城。”
尽管对伊犁的白杨树已经有如此这般的思想准备,但当一旦身临其境,我们仍然感到一阵惊奇和欣喜,既在意中,又在意外。
那天下午,我们从风色宛似江南的伊犁河谷进入伊宁市,首先吸引住我们的,不是马上的哈萨克骑手,不是冬不拉的弦声,也不是马路两旁淙淙[cóng-cóng]的渠水,而是那一行行、一排排的绿色巨人,整整齐齐、高高大大、郁郁葱葱的钻天杨。
它们威武地站列路旁,大街小巷,无处不在。每株都有几十米吧,笔直地耸[sǒng]入高空,把蓝天划成条条块块。长得那么凝重,几十年的风霜雨雪,不曾使它们有过分毫的屈曲;靠得又是那么紧密,一株挨着一株,谁也不能叫它们分开。青白色的树干,泛着一层淡淡薄薄的银光,繁茂的枝叶上却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牵牵连连,结成长长的碧玉屏风,把远远近近的俄罗斯风格的楼房、伊斯兰教礼拜寺伞盖形的尖顶和人家庭院里浓密的果园,一齐遮住。
古诗云:“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南宋词人姜夔[kuí]在合肥见满城杨柳,西风夕起,骚骚然作秋声,谱了一曲《凄凉犯》,首句是“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当时金兵压境,国土日蹙[cù],连江淮腹地的合肥都被看作是“边城”,当然绿杨骚骚也就全是凄凉情味了。在长夜漫漫的岁月里,萧萧的白杨树带给伊犁各族人民的,何尝不是凄凉呢?从清朝的伊犁将军到国民党的地方军阀,残酷的阶级迫害和民族压迫使伊宁城充溢着愁云惨雾,使伊犁河日夜呜咽,富饶的土地上洒满了劳动人民的眼泪。然而,“萧瑟[sè]西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古代诗人对白杨的描写和情怀,和今天的伊宁却没有任何联系。一样是边城,一样是绿杨巷陌,一样是秋风,伊宁给人们的感觉,再没有半点凄凉,一分离索,而是无限的丰盈,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妩媚多姿,无限的诗情画意。
白杨树笼罩着的,是新的工厂,新的建筑,新的学校,新的居民点,新的街道,是作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的新的伊宁市。
秋天的清晨,我们在斯大林大街上散步。斯大林大街是联结着伊宁的新城和旧城的主要街道。它的路面很宽广,使人想像到节日的繁华:在白杨树下,滔滔不绝地流过欢乐的人潮。头戴绣花小帽、身穿大花裙子的是维吾尔族姑娘,脚蹬长统靴、犷[guǎng]悍又潇洒的是哈萨克族骑士,在绿长袍上系着腰带的是蒙古族牧民,在白衬衫上绣着彩色花边的是塔塔尔族小伙子……那些衣衫的色彩,真是要多鲜艳有多鲜艳:像金子一样的金黄,像石榴花一样的鲜红,像湖水一样的蓝,像春草一样的绿,像葡萄一样的紫;再加上冬不拉、弹甫尔和手风琴,伴着年青人纵情的歌声,把斯大林大街装点得五彩缤纷,有声有色。可惜我们来迟几天,错过了国庆,也错过了库尔邦节,没有能赶上那热闹的场面。
今天,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清静的早晨。阳光刚从天山的群峰上升起,透过白杨树的细枝,洒在宽阔的路面上,印下一行行规则的影子。一夜西风,最早的黄叶才开始悄悄地往下落。
三位姑娘亲昵地并肩走过来,用维语谈着话。一个是维族,一个是汉族,第三个呢,一时辨别不出。也许是乌兹别克族,也许是塔吉克族。本来,是可以从姑娘们的服装和衣饰上认出来的,可是她们现在穿的全是普通的上衣和裙子,伊犁女工们最时行的打扮。我们猜想,她们也许是同事,又是邻居,正趁着朝阳上毛纺厂、被服厂或者皮革厂去。是的,昨天,就在有六十年历史的皮革厂靴鞋车间里,我们不是就遇见许多民族妇女的制鞋能手吗?
几辆空着的马车从北头迤逦[yǐ-lǐ]而来,直向伊犁河岸驶去。这是伊犁地区最常见的轻便的马车,人们管它叫“六根棍”。这“六根棍”,可别小看它,在伊犁河的渡船上,我们就见过不少六根棍络绎不绝地把一车车粮食从南岸被叫作粮仓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拉过河来,再转运到汽车站,装上开往乌鲁木齐的大卡车。
伊宁的新的一天开始了。长途公共汽车已经开出市区,在伊犁河谷的公路上奔驰;工厂的汽笛在长鸣;渡口的大木船正在解缆,对岸已经等着一串车马行人;牛奶店卸下木板窗,准备迎接最早来到的主妇;孩子们三五成群上学校去,虽然是不同民族,却是齐声地唱着《社会主义好》;生产建设兵团农场的职工们做完了早操,正准备下地收最后一批马铃薯,机耕队的性急的小伙子已经发动拖拉机的马达,端详着无边的沃土,准备为明年的大丰收催动征鞍了。秀丽的白杨城呵,在清晨特别显得那么活跃。
从斯大林大街走过去不远,就是林木参天的西公园。在白杨林里,有1944年伊犁、塔城、阿山三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的领导人阿合买提江等几位烈士的陵墓。逢年过节,人们在西公园开庆祝会、唱歌跳舞,总要到墓前凭吊。血火纷飞的日子过去了,可是人们怎能忘记那战斗的年代呢?怎能忘记当年作为三区起义司令台的伊宁的光辉业绩呢?伊犁的许多同志,都能从今天的工厂或者学校的身旁,分明地指出哪条街曾经发生剧烈的争夺战,哪座楼曾经是起义领导人的办公室和民族解放军的指挥所,哪儿又曾经是盛世才匪帮的监狱和杀人场。十七年过去了,伊犁河水日夜在流,街道上的渠水日夜在流,当年的白杨幼苗已经长成参天的大树,向后代叙说着伊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伊宁城大街小巷的路旁,都有两条水渠,它们从天山上来,到伊犁河去。虽是在城市里流,从人家门口走过,可是清清亮亮,明净之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们供给满城居民日常用水,也为满城树木花草带来取之不尽的滋养,这就使伊宁城的白杨树越栽越多、越长越美了。(附图片)
伊宁市斯大林大街一角 吴培华摄


第4版()
专栏:知识小品

半导体
逸清
“半导体”这个名字是根据它的导电性能得来的。世界上许多已知的元素和化合物,按它们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
(金属)与非导体(绝缘体)之间。我们知道,金属(如银、铜)的导电性能非常灵敏,绝缘体(如橡皮、木块)的导电性能却很差,而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这二者之间。半导体的另一奇妙性能,是它的导电性能对外界条件感觉特别灵敏。周围环境温度的微弱变化,普通的温度计可能根本感觉不到,但是,半导体早已觉察到了。
半导体这种奇妙性能,为什么金属和绝缘体都没有呢?这与它的物质结构有密切联系。无论是金属、绝缘体还是半导体,都有相似的原子结构:中心是原子核,带正电,外层有一系列的轨道,许多带负电的电子沿着这些轨道运动。物体的导电性能,与最外层运行的电子关系最密切。如果最外层的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它们比较容易脱离轨道,变成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就参加物体的导电机构。金属内部就有许多自由电子,因此导电性能很好。如果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大,它们就很难脱离自己运行的轨道,变成自由电子,因此导电性能很差,这就是绝缘体的情况。纯粹的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数目也是很少的,但是最外层电子沿轨道运行时所受到原子核的束缚力,比绝缘体的要小。因此,只要外界给这些电子一定的能量(如升高温度、加光照、辐射等),它们就会从原子核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变成自由电子,参加导电机构。可见,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外界条件的改变来调节。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半导体导电性能改变的灵敏性也非常高。为了更精确地控制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往往要先把半导体材料经过化学、物理、冶金提纯的办法做得很纯,然后掺入很少量的杂质,来改变它的导电性能。很少量的杂质(几百万、几千万分之一)就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半导体材料的提纯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它要求的纯度往往是几千万、几亿个该物质原子中也不能有一个其它杂质原子,否则下一步掺入杂质以调节导电性能的作用就不能实现。
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器件,最普遍的是晶体二极管和晶体三极管,其它像光电三极管、光电池、温差发电机、致冷设备、红外探测器等等。晶体二极管又可分为功率小、频率很高的检波器和功率较大的整流器两种。检波器用于高频发射、接收、变频等很多方面,是军事通讯的重要元件;整流器可以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晶体三极管有放大讯号、发生讯号等用途。它可以使很小的讯号放大几千倍、几万倍。譬如光电三极管能使微弱的光照变化通过光电机构变成电讯号放大,城市照明的自动控制就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当日落西山,需要点灯时,光电三极管会自动开启电源;当旭日东升,阳光充足时,照射在光电三极管上的光量增加,它又会自动关掉灯电源。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热敏元件,可以用作军事上侦察敌情,在工业上可以用作自动控制温度。这种热敏元件的灵敏度非常高,周围几公里内有什么热源(譬如锅炉等),它都能觉察到。当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很小变化的时候(往往普通温度计还觉察不到),热敏元件的导电性能就发生变化,发出相应的讯号,来自动调节热源,使温度回到原来的状况。利用半导体热敏元件,可使周围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正负零点五度。利用半导体,可以精确地控制温室的光照条件、温度和湿度,便于植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半导体技术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有些虽然利用真空电子管也能解决,但是,晶体管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最主要的是它体积小,灵敏度高,可靠性强,寿命长,使用方便。一般的真空电子管有灯丝,需要预热,灯丝要烧断,怕震动,寿命有一定限制,体积也大,费电多,因此,在有些场合,如在速度特别高的宇宙飞船、火箭、导弹等系统中,就不能用一般的真空电子管,而要用晶体管。半导体器件是固体元件,既没有灯丝预热,也没有烧断的危险,只要工艺完善,它的寿命几乎是无穷尽的。同样功率的水银整流器和半导体硅[guī]整流器,前者要用几个人抬,而后者可以放在手掌中。一个半导体器件制成的收发报机,只相当于火柴盒的体积。
半导体发展的历史还仅仅十几年,但是,它在无线电电子学中已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4版()
专栏:

地方志史话
卢中岳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区有关地理历史方面的历史性资料,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地方史记之类的书籍。它的体例导源于《禹贡》《山海经》等古代地理书,最初仅记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至汉隋之间,地方志的编纂[zuǎn]逐渐兴盛起来,东汉会稽[guì-jī](今浙江绍兴)袁康撰修《越绝书》(相当于浙江省志)距今约二千年了,记载山川、城郭、冢墓及传记,历来被公认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魏晋以后,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总志。《隋书经籍志》地理类叙:
“隋大业中(605—617)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当时,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编辑《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集地方志之大成。到唐宋,地方志的体例逐步完备起来,宋太宗太平兴国中(约980年),乐史撰[zhuàn]《太平寰宇记》,“……地里外又编入姓氏人物风俗数门,因人物又详及官爵及诗词杂事”,(洪亮吉《重校刊太平寰宇记》序)于是又增加人物、艺文等项目,不但描写乡土地理景物,而且记录当代的人民活动,这就提高了方志的社会价值。此后,纂修方志蔚然成风。宋元的方志多至五百余种(见《文渊阁书目》),明清之际,地方志的纂修更形成一个普遍的风气,不仅州县有志,甚至一个乡、一个镇,都有专志的编纂。清代地方志的编纂更是达到封建时代的高峰(尤以康熙时代为最甚),现存的方志几乎80%是清代编的。据统计,只清朝编纂的方志即达四千三百零二种,七万五千二百十六卷(《史学年报》第四期)。
地方志分省志、府县志、乡镇志,记载一定地域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资料,以及山志、水志、舆图志、海防志和专门记载古迹、寺观、祠墓等等史料的专志。现存的方志(据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统计,现存方志七千四百一十三种,十万零九千一百四十三卷),以县志居多(约占70%),州志、府志次之。它们的分布范围,极为广大辽阔,除部分边疆地区外,我国各省、各县几乎都有方志可供查考,而尤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为最多。
地方志大多根据当时当地的档案、访册、谱牒、传志、碑碣、金石、笔记、信札之类原始材料编纂,因此,保存了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的真实史料。关于地理方面:载有山川、古迹、疆域、面积、沿革、建置等材料;历史方面:则有职官、兵备、大事记、档案材料、金石、碑志等等;社会经济方面:包括有关赋役、关税、户口、物产、农业、手工业生产以及风俗、方言、农民战争等等材料。它的史料价值之高,胜过官修的正史,在地方志中,有一般正史或其它图籍中找不到的材料和许多真实记录。
今天,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可以在丰富的地方志里,找到所要寻觅的气候、地理、地质、农业、手工业、水利、田赋、文学、艺术、少数民族、农民革命和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等的有关资料。


第4版()
专栏:

鸟站
方冰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在北方度夏的候鸟们,成群结队,飞过兴安岭大森林,飞过松辽大平原,一直向南方飞着、飞着。陆地越来越窄了,这就是候鸟们春去秋来的必经之地——辽东半岛。再向前飞,一座大山横在前面,那是半岛尽头的老铁山。鸟儿们经过这里时,纷纷地降落下来。老铁山有的是茂草清泉,草丛中有的是野兔山鼠,鸟儿落下来都有得吃、有得喝。它们在这里休息几天,吃饱喝足了,翅膀养得更有力了,瞅个风平浪静的好天气,再振翅渡海,经过山东半岛,向遥远的南方飞去。于是,在那北风催寒的秋天,老铁山就成为鸟儿迁徙[xǐ]的重要站口。
从老铁山渡海的候鸟很多,有极小的各种不知名的雀儿,有大到几十斤重的秃脖雕、大鹫[jiù]、老鸨[bǎo],不下一百多种。小的先来,大的后来,从秋天一直到冬天,接连不断。好像一阵被秋风吹落的树叶儿落下来了,那是各种好看的雀儿。深夜一阵北风忽然煞住,那是大帮大帮的黄懒子(三趾鹑)、鹌鹑[ān-chún]来了。彼此呼唤着落到树上,那是相亲相爱的斑鸠。从你的脚边像飞起一团草似的,那是长嘴的柳木鸡。掠过碧蓝的高空,悄无声息盘旋而来的,那是各种鹰雕。最后带着雪花来的是老鸨子,它们最能耐住寒冷。
像鹰、雕、天鹅等大鸟猛禽,它们体强翼健,渤海海峡的风涛虽然险恶,却威胁不住它们。它们在老铁山休息一下,瞅个好天气就渡过海去了。黄懒子(三趾鹑)、鹌鹑那些小鸟们,就留下来了。冬天它们相傍在雪地里觅食。老乡说这些鸟儿是坐地鸟。其实,来年春天,它们就同大伙儿一起飞到北方去。
老铁山附近的农民,很多以捕鸟为副业。黄昏的时候,他们抱着鸟枪,等候在大树底下;鸟儿陆续地投林了,举枪一击,很少虚发,有时一枪能打落好几只。黄懒子、鹌鹑,白天都藏在草丛里或庄稼地里,地头张起网,从这头向那头赶,一网能捉住好几十只。活捉鹰雕等猛禽,要用诱子。张起大网,把诱子放在网中,拿一只鹁鸽或斑鸠给它吃,诱子攫[jué]取,鸽鸠鸣叫挣扎,鹰雕在老高老远的天空看到,一头扑下,就被网住。在清朝的时候,老铁山每年都要向皇帝进呈千万枝雕翎;现在,供销社以高价收购。一到秋天,到老铁山来购买各种鸟类的客人很多。尤其是兔鹰,供不应求。一只兔鹰一秋一冬可以抓到许多野兔。
最有趣的是抓黄懒子和鹌鹑,这两种鸟最容易抓。刮一两天北风,风一停,它们就到了。一到下半夜,人们左手提电石灯,右手执小扣网,把面袋子挂在腰里。灯光一照,鸟儿在草丛里动了起来,刚想起飞,一扣网就扣住了。鸟多的时候,有经验的人,一次可以抓到一百多只;平平常常也可以抓到几十只。因此,中秋前后,老铁山遍山灯火,都是抓鸟的人。
俗话说“只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各种鸟类差不多都是美味,尤其是黄懒子、鹌鹑、柳木鸡、斑鸠、老鸨子这几种鸟,更是美味中的美味。冬天,打下一只老鸨子,就有二十多斤,腌起来,好像腊鹅似的,黄蜡蜡的,又肥又嫩。不过打起来也并不容易,这时怀里抱着枪,身上披着白布,在雪地上匍匐[pú-fú]前进,在猎枪的射程内,不能有一点响声;否则,它们就会腾空入云,远走高飞了。(附图片)
启雄插图


第4版()
专栏:

花地
陈婉雯
广州市郊、珠江的西南岸,有一个四季花开的小村落,这就是有名的“花地”。这个只有二百多户人家、四百多亩耕地的小村,现在是市郊东漖公社花地大队。地方虽然不大,但到处都是花木。据传说:从前有一位仙子在这里的潭水中沐浴,临去时遗下一枝白兰花。这枝花在岸边发育滋长,这里便成了四季皆花的“花地”。
在花地,“仙子”留下的白兰花特别多。白兰和茉莉、玫瑰,同称广东三大名花。花地的茉莉也很多。茉莉花每年从3月开到秋后,香得远,香得清,所以古代诗人有“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评价。这里的玫瑰也不少。天气越冷,玫瑰就开得越大,开得越红。
过去有诗人慨叹:“珠江十里香不断,可怜半开在斜阳!”广州百花香料厂的建立,使花地的鲜花,呈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青春。每当下午,茉莉、素馨[xīn]、夜合的花蕾先后开放,“月下香”花也开始发出缕缕幽芳。花农们迎着金黄色的斜阳,把一箩箩、一船船当天将要开放的花蕾,送到工厂去制鲜花浸膏。
在广州百花香料厂里,有一个敞棚式的车间,里面装了六部浸花机。它们的“食量”可真大,每天能吞进五千公斤的鲜花。可是产品数量却极少,一千公斤茉莉花,只能提取出二公斤半的浸膏;而在一千公斤的月下香花中,仅能制成一公斤的浸膏。浸膏的经济价值却很惊人,一公斤茉莉浸膏,差不多等于一公斤黄金的价值;而一公斤的月下香浸膏等于两公斤黄金的价值。花地产茉莉花最多,因而香料厂每年就有四百多公斤的茉莉浸膏出厂;其中四分之三是外销的。有人计算过这么一个数字:一吨茉莉浸膏输出国外,可换载重汽车二百零六辆,或者九千吨钢材。
自从香料厂建成后,提供香花的基地大大超出原来花地的范围,已经伸展到东漖公社的七个大队。香花、香料、香精的品种越来越丰富,给人民生活不断地增添香和美。*雯[wén](附图片)
花地大队醉观花园的花农在剪枝
李惠芳摄


第4版()
专栏:手工艺的花朵

精美的玻璃工艺品
韩学增
走进旅大玻璃制品厂样品展览室,宛如闯进一座光彩夺目的水晶宫。那是红光闪闪的磨着风车花的大玻璃碗,花瓣上像滴着晶莹的朝露;那只大花瓶上,雕刻着几串滚圆的微泛白霜的紫葡萄,似乎咬一口,香甜的蜜汁就会顺嘴流出;那亮晶晶的大玻璃盘上,刻着盛开的牡丹,似乎诱得凤凰绕着花儿翩翩起舞。这些瑰丽多姿的玻璃器皿,不用最精密的机器,主要是依靠玻璃工人那双智慧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
一块白硅石,在山野里到处可见。但是,经过工人们妙手加工后,这不起眼的石块,就能变成五光十色的玻璃制品。在制品车间(造型工艺车间),有着一座座庞大的玻璃熔窑。窑里装着被熔化得像水一样的银白色的玻璃液。只见工人们手持一米多长的钢管,从熔炉里蘸[zhàn]出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玻璃液,吹出各种形状的器皿,做成各样绮丽的花朵。在摄氏一千三四百度的熔炉里,凭一双眼睛,要按照设计需要的重量,把玻璃液蘸出来;只用一口气,要按照产品需要的厚度,分毫不差地吹出来,这是多么高超的技巧。
在另一个车间里,雕刻工人在刻着各种美丽的花纹。在玻璃器皿上刻花很不容易。刻出的线条必须九十度,玻璃的光线才能得到充分的反射,显得晶莹[yíng]夺目,使人物花草自然地衬托出来。如果要器皿上的图案表现凸出,就要把玻璃刻得凹下去,才能使图案富有立体感。雕刻人物,要求更严,雕刻轮子要锐利,下手要轻巧。稍一疏忽,就会把瘦子刻成胖子。这里工人的艺术才能十分惊人。一个复杂的图案,有经验的工人只要看几遍,就能把图案传神地刻出来。过去,一个玻璃器皿上只能着两种颜色;1955年工人们创造出了多层套色方法,已经能着五六种颜色;雕刻工人还研究成功了沙雕和蚀雕工艺加工方法,把雕刻美术图案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十几倍。
旅大玻璃制品厂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但在解放前这里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玻璃制品。1953年,玻璃器皿的品种、规格和花样,由日伪经营时期的几百种提高到几千种。(附图片)
花篮
梨盘


第4版()
专栏:奇妙的事实

小鱼吃大鱼
生长在海里的硬颚毒鱼,能够吃比它巨大许多的鲨鱼。这种鱼,身体粗短,背扁腹圆,外皮松弛,除了口缘和尾部外,几乎周身都长着尖利的刺棘,在腹皮上还有色素分泌细胞。这种鱼浮在水面上,总是脊背朝下,左右转动,在它饱吸空气时,身体就变成一个圆球。
硬颚毒鱼被鲨鱼吞食后,仍然在鲨鱼体内自在地生活着,经常把身体膨胀成圆球,用那尖锐的刺棘侵蚀鲨鱼的胃壁,竟然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吃掉鲨鱼的两肋,鲨鱼也就因而致死。


第4版()
专栏:奇妙的事实

最臭的动物
美洲臭鼬可以说是一种最臭的动物。这种动物的肛门附近有分泌腺体,不断分泌出一种臭液。这种臭液受到体内的温热,很快就挥发成气体,因此产生恶臭。物品沾到这种臭液,很久都难消除臭味;如果误入人的眼睛,就会变成瞎子。在顺风的时候,一里外就能嗅到这种恶臭。因此很多动物老远见到它都要退避三舍。猎犬嗅到这种臭气,鼻孔流涎,精神萎靡,勇气消失,不愿前进。就连猎人也不愿接近它,因为那恶臭催人呕吐。(丘大伦) *鼬[yòu]


第4版()
专栏:

毛笔
枕书
春秋战国时,我国笔的种类就很多。“不论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谓之‘笔’”。(《古今注》)名称颇不一致:“楚谓之‘聿’[yù];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说文》)。秦统一天下后,才统一叫作“笔”这名称;笔的形式也有很大的改进,据说“蒙恬[tián]造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古今注》)秦以后,笔的变化主要在“毫”(笔头)。明代屠隆的《考槃[pán]余事》记载:“朝鲜有狼尾笔……,近日所制者绝妙。”可见,狼毫笔是我们的邻邦所首创。
笔,到后来,除了笔头变化多端,笔管也跟着发生很大变化。《考槃余事》一书所录的笔管便多达十数种。可是,富丽堂皇的笔管对写字却未必有益。王羲之认为:“琉璃、象牙为笔管,丽饰则有之,然笔须轻便,重则踬[zhì]矣!”这位书法大师还说过:“兔毫无优劣,管手有巧拙。”(均见《笔经》)
通常我们只听说过“宣纸”,可是“宣城笔”在元朝以前,也极负盛名,尤其是诸葛高制的笔,更是名满天下。宋陶谷《清异录》:“伪唐宜春王从谦,喜书札……用宣城诸葛笔一枝,酬以十金。劲妙甲当时,号为‘翘轩宝箒’”。元以后,宣城诸葛笔的地位才逐步的为“湖笔”取而代之。元朝时最出名的制笔者是冯应科,他所制的笔在当时与赵子昂的字,钱舜举的宣纸齐名。被称为“吴兴三绝”。


第4版()
专栏:百花园

弋阳腔
汪麟
弋[yì]阳腔,又称高腔,产生于江西弋阳县,是赣剧主要腔调之一。它的前身是宋元南戏。明周祈的《名义考》和祝允明的《猥谈》记载:“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时谓之温州杂剧,后转为余姚、海盐、弋阳、昆山诸腔。”南戏在元代末期流传到江西地区,与江西的语音、土调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声腔。
弋阳腔是在民间成长发展起来的。在表演形式、艺术风格、语言、腔调、剧本等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弋阳腔原来的表演形式是锣鼓、干唱、带帮腔。就是只用锣鼓助节,没有管弦伴奏,唱词的每句末尾都带有众人帮腔。这种金鼓杂作、声调喧哗的特点,适合在高台广场演出,供广大劳动人民欣赏。在艺术风格上,弋阳腔高亢、刚劲、朴素,富有粗犷、淳厚的民间色彩。弋阳腔的剧本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文词通俗易懂。
数百年来,尽管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学士们把它列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唱,但是,弋阳腔依然以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民间广泛流传。
几百年来,弋阳腔在民间辗转流传不断演变和发展的结果,由于声调唱法的改变,在弋阳腔中又分出“高调”“平调”“低调”三种唱法。现在各地的高腔,基本上就是属于弋阳腔的高调。目前,流传在江西本省的乐平腔——即今赣剧弋阳腔,仍保留有明代弋阳腔的特色。
弋阳腔本来是以“高昂激越”“粗犷豪放”见长的,对表演“缠绵婉转”“幽雅抒情”的内容,难免有所局限。因此,赣剧工作者,在挖掘整理弋阳腔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如增加文场伴奏,在运用上分为托腔乐和帮腔乐,适当地减少帮腔句,分出男帮男腔、女帮女腔的帮腔形式,使音色更加和谐统一。对弋阳腔原有曲牌,根据剧情需要,适当的增减了一些音符音节,使乐汇层次更清楚,旋律更鲜明。在板眼上,作了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的加工,同时灵活运用了“配曲”的变化,从而丰富了曲牌的表现力。(附图片)
赣剧弋阳腔优秀剧目“还魂记”中的一个场面 孟庆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