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也谈毛主席书赠日本朋友的鲁迅诗
沈尹默
读了10月11日《新民晚报》所转载的臧克家同志《关于毛主席书赠日本朋友的鲁迅的一首诗》一文后,写出一点意见。
克家同志说:“把这首诗的内容和毛主席对许多日本朋友的谈话联在一起来看,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就更明显了”,这是非常正确的,但解释鲁迅诗的一些词句,觉得还不能恰如其分,而且使人读了感到它未能顺着原诗的文理说去,不免有些支离破碎之嫌,对于青少年读者们读通原诗尚有一定困难。现将我的理解写出,向广大读者和克家同志请教。
第一句“万家墨面没蒿[hāo]莱”,墨面不一定是囚徒脸上的“刺墨”,这不过是用来形容广大穷苦人民蓬头垢[gòu]面的难看形象,没蒿莱的“没”,并非说他们死亡在蒿莱中,自然也有死亡的,在这里是说他们埋没在或者沉没在草莽之间。整个的句子,是说广大穷苦人民全家蓬头垢面终日藏身在草棚草窝中,其饥寒漂泊惨酷的生活,不言而喻。第二句“敢有歌吟动地哀”,是说过着这样日子的人们,自然是怨愤填胸,大家不过极端隐忍住,不敢发出怨声来,其实他们悲哀的呻吟,若果一齐发出,是可以撼动大地的,这里的“敢”字,是“敢吗!?”的意思,鲁迅是精熟古典文学的,他所用的“动地哀”三字,是出自李商隐《瑶池》诗“黄竹歌声动地哀”,所以他这里也沿袭用了“歌吟”二字,是说人民的哀吟,而不是诗人的歌咏。
第三句“心事浩茫连广宇”,虽然广大穷苦人民极端忍痛,哑口无声,但大家共处在同一“大宇”中,就是说在同一空间中,无论相识或不相识,总是有着同一感受,同一情意的,这样就会在广大无边的空间中,无形无影浩浩茫茫地自然连系在一起,这就是第三句的整个意思。诗人的感觉是极端敏锐的,虽然广大劳苦人民,忍痛无声,但是他们的心声,诗人是感觉到的,并且听得十分清楚,觉得它是未发的“惊雷”,所以鲁迅就用“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惊策的句子作结,是和上文的“万家”、“动地哀”等字样一脉相贯地写下去的。
在上面所说,只是就本诗文句所有的含义敷陈展绎〔yì〕而成的,至于言外之意,那是很显然表现出劳动人民革命的原动力的伟大和坚强,所以人们总是说革命最后的胜利是属于劳动人民的,历史也就证明了这一点,这是鲁迅有革命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他真不愧为革命文学的旗手。
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以圆活飞动的草书,犹如在天的飞龙一般,把这一首生气勃勃的诗,更加形象化了,在人们的眼中,所起的作用,自然更加伟大而有力,我想日本朋友们得到这一份礼物会理解到这一点的。


第6版()
专栏:

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书赠浙江省绍剧团
郭沫若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拨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夜*剐[guǎ]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简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动人的章节之一。它写的是唐僧在取经途中,遇上千年尸魔白骨精的故事。白骨精先后变作村姑和老妪〔yù〕前来诱骗唐僧,想吃他的肉,但都被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欺唐僧不辨真伪,第三次化作老丈,将他骗过,还激怒他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唐僧被俘后,竟幻想妖魔放下屠刀,几乎使自己丢掉性命,最后还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赶来救了他。活生生的事实使唐僧认清了对妖魔是不能行善的。
浙江省绍剧团根据这一情节编演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生动感人,富有浓郁的神话色彩,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乔安)


第6版()
专栏:

耧点儿
于德
你见过木耧[lóu]吗?你听到过那“咔哒咔哒”的耧点儿吗?你可能以为那不过是一种单调的木头的撞击声,其实不然,而是一种奇特的音乐呢!
你看,随着摇耧手那臂膀的摆动,随着木耧那咔哒之声,田野被织上了多么美丽的条纹,绣上多么精致的图案;在乌黑的土中注入了一个个小小的生命,于是,大地才可能把它的丰盛果实奉献给人们。听着那耧点儿,你好像看到了万顷碧波,生机焕发,也好像看到了层层麦浪,嗅到了沁[qìn]人心肺的麦香。
前几天我遇到的一位摇耧手,给了我最深刻的印象。
那是胶东半岛的一个雾漫漫的早晨,我和一位生产队长向田间走去。茫茫大雾吞噬了一切,忽然,远处传来了“咔哒咔哒”声,他立刻停住了脚步对我说:
“你听,那是我们的摇耧手在种麦”。接着,他给我讲述了这个摇耧手的故事。
他是这一带的第一个摇耧手。二十岁上学会了摇耧,今年六十岁,整整四十年。他的技巧真可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如果一亩地要播十五斤种子,你称十五斤好了,到播完最后一犁,不会缺一两,也不会余十钱;那苗儿就跟手摆的一般匀,那垅儿就跟线扯的一般直,他播种的麦田,光苗儿就保险增产二成。听他那耧点儿有力而无噪音,匀整而不呆板,有坷垃的土地紧摇紧打,油沙地土则慢悠悠地、松溜溜地,耧点儿随着土质的变化而变化,形成起伏跌宕[dàng]的旋律。
就是这样的摇耧手,在旧社会却不比一头牛的命运好。十八岁给地主扛长工,开始了他的悲苦生涯。几十个春秋,他手握耧把摇来摇去,耧把摇断了,换了新的,耧脚磨秃了,换了新的,换了又换,摇了又摇,摇得财主大腹便便,自己却骨瘦如柴。他播种的是谷子,吃的却是谷糠,他播种的是麦子,吃的却是麦麸,他播种下的不是希望,而是血泪和辛酸。
可是世界终于“星移斗换”了,在党的领导下,他和其他摇耧手一起夺回了自己的土地。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以前,他三夜没有合眼,他的手好像第一次接触到耧把,他感到那耧把是那样难于掌握,那木耧好像忽然有了生命,笑着、跳着向前冲去,唱出了从来没有唱过的歌,那歌声旋律急促,激昂奔放。
听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说:“这一下,他可好了。”可是生产队长摇了摇头。原来,我们的摇耧手至今还是单身一条,没有后代,谁来继承他的绝技?
人民公社诞生了。公社的土地望不到边,他的木耧可以纵横奔驰,使他可以绣出更美丽的图案;公社的青年人都是他的继承者,可以继承他的绝技,公社有了敬老院,他虽然没有亲人,也可以幸福地度过他的晚年了。
这时,生产队长忽然问我:“你还没有想起他来吗?在昨天的老农座谈会上,坐在屋子东南角的那个老人就是。”
啊!我想起来了。他两鬓已然有些苍白,但看起来还十分结实、硬朗。会上,他提出了一项关于小麦生产的建议,他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当场就决定按他的建议实行。
我们已经到了田边,朦胧中只见那位老人敞着胸怀,迈着轻快的步伐,驾耧在田间行进。


第6版()
专栏:

黑白铁修补站
邹荻帆那边是街头花园,红花绿叶和一片树荫。那儿的胡同路口,黑白铁修补站面对红日白云。花园里花匠喷水,啊,天女散花处处花如星。铁工们手拿焊接器,啊,华陀扁鹊让残品的生命回春。向你们满堂红的英雄致敬,白发萧萧的父母亲对着通红的炉火,梨花和海棠交相争春。儿子媳妇锤打铁片,你一锤我一锤你我同心;小孙女拉着鼓风箱,快乐的节奏前进不停。在你们手上啊——洗脸盆的清水又映着少女明亮的眼睛,喷水壶的莲蓬头又织着春花如锦,蒸锅换底,白米饭珍珠满盆,水壶堵洞,蒸汽机的故事儿梦重温。修好装垃圾的铁桶,让旧世界的垃圾从我们地面扫净;修好装烤火的煤炉,让我们工作室温暖如春。主妇的蜂窝炉由你们修好,托儿所的洋磁碗又盛着牛奶如银镜,一杯新沏的茶送上客人的手,一个小酒壶又亲着老人的唇……你们的工作是补旧如新,你们的工作是让物资节省,我好像看见你们在街头写大字报:“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亲爱的市民!”
〔苗地 插图〕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学照像的启示
杨尚德
有人说照像是“简单劳动”。乍一看,快门一按,卡嚓一片,真是“简单”!但是,“事非经过不知难”,自己学起照像来,可就尝到了苦头:又要了解照像机的原理、构造,又要懂得不同胶卷的性能、装卸办法,时间、速度、光圈、距离……一切一切,都要在这“卡嚓一按”之前设计精确。
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是“不简单”的。
但是,熟练的摄影师,并不像我们初学者那么麻烦,拍摄的快而且好。
看起来,应该分别两种“简单”。前一种“简单”,是对事物表面的肤浅了解,即“简单化”;后一种“简单”则是对客观事物规律深刻认识后的简明概括。我们要克服前一种“简单化”的认识方法,却应该追求后一种“简单”。这是在“不简单”基础上的“简单”。
简单——不简单——简单,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个认识程序。在那摄影师熟练的“卡嚓一按”中,蕴含着多么“不简单”的刻苦工夫啊!正像清人袁子才说的“人工不竭,天巧不传”。要求得精巧、“简单”,就需要下“不简单”的苦工夫。
如果停留在第一种“简单”上,自以为是;或者虽然向前走了一步,但问题一深入,情节复杂了,就畏难而退,不是退守“简单化”,就是在混杂的线团中孤立地拣出一丝一缕来,炫耀视听。只有那认真负责、不畏艰辛的人,才勇于不断突破这“不简单”一关,使本来“不简单”的事物变得“简单”、明朗起来。


第6版()
专栏:

大观园在哪儿
水木
我是搞古建筑的,所以不只一次有人来问我说:“读了《红楼梦》很想知道大观园究竟在哪儿;在苏州、南京、还是北京?”有人甚至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欣喜若狂地跑来告诉我:“发现了大观园就是苏州的某某园”;或是“北京的某王府花园”。
其实我的这些朋友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我自己既非“红学家”,也没有考据癖,但在我读《红楼梦》的时候也深深地为大观园所吸引;看,这一处粉垣环护、绿柳周垂、湖石点衬,蕉棠争艳,不正是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居所怡红院吗!那一处新篁初放,湘帘半卷,曲折游廊、泉水绕阶,楹联上题着“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多么幽静雅致的环境,这又多么符合主人林黛玉的性格呀!沿着湖边这里是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月夜品笛联句的凸碧堂和凹晶馆,那里是惜春作画的藕香榭……我深深地沉醉在这优美的园林艺术里了,对于作家曹雪芹越发怀着敬佩的心情。
大观园在哪儿?也可能以某某园作为蓝本,但更准确地说,它在北京,在南京,也在苏州。作者笔下的大观园恰恰是典型地代表了我国建筑史上造园极盛的清代的造园艺术,是这一个时期最高的代表作。像虚实对比、曲折变幻、楼台映掩、花木扶疏、移情换景、曲径通幽这一类大观园式的园林设计手法都是我国清代最常用的,而且从清中叶《红楼梦》一书问世以后,很多人在营造园林时都有意或无意地以大观园为蓝本,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规模不同的大观园式的园林,一部《红楼梦》意外地也起了一本造园学的作用,这是作家始料所不及的吧。
我想: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广博的外围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创造一个反映时代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就必须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角落,试看《红楼梦》一书不只是涉及了建筑学,而且在医学,文物,戏剧,诗词等方面,都有着详尽地叙述,都反映了作者在这各方面的广博精深的学识。
在这里我想起了前几年放映的一部影片,讲的是在一个建筑设计院里发生的故事,当它在我们这个建筑单位上映的时候,只听场内唏嘘之声不断:“不像”,“哪有这样的”……。而一位搞医务工作的朋友也谈起,他们看了一部讲医务工作者的影片,其中也有很多外行的台词和动作。
我想曹雪芹用出色的笔建造出大观园的事实,会给我们不少启发的。


第6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本报今天起改出六版
本报从今天起,每天改出六个版(每星期一仍出四版)。改版后的版面安排如下:一版要闻和社论,二版国内经济新闻,三版国际新闻,四版文化教育和政治新闻,五版理论、学术和国际问题文章,六版副刊。


第6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实行难字注音
从今天起,本报对报上的难字实行注音。难字包括一些生僻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新闻、通讯、文章和文艺作品中的难字,注音一般加在字后;社论和文件性稿件中的难字,注音附在文末。
编者


第6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应为“湖南第一师范”
读到10月23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上顾工同志的诗《长沙吟》,其中一首《学校》,第一句是“长沙第一师范”。其实这首诗写的是毛主席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写成“长沙第一师范”这是诗人的大意。我觉得有更正之必要。
长沙一师一附小 胡芝


第6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注意“倍”字的用法
有些文章中“倍”字的用法值得商榷[què]。例如人民日报10月8日第六版《安济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可节约十倍以上的架木”。倍字通常是用来表示数量的增加。比如说二比一大一倍、或者多一倍,而不能说成一比二小一倍或者少一倍。据我的揣测,文中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是:“……可节约90%以上的架木”。
我觉得凡是谈到节约、便宜、降低、减少、缩小多少,是不适宜用“倍”来表达的。
长沙钢铁厂坪塘铁厂 陈斌


第6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事实有出入
人民日报8月6日所载《广东一千多台拖拉机投入夏耕》的消息中,谈到“广东拖拉机厂先后派出二千三百人次,分别到新会、中山、南海、花县、广州郊区等机耕作业的重点地区,进行田间检修”。据我们所知,在我县整个夏耕生产中,从未见过有广东拖拉机厂派出技术工人来进行田间检修,没有这样的事实。
中山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按:据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何云华同志来信说:这则消息是他负责编发的。经检查,中山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的意见是对的。


第6版()
专栏:

傣族少女(中国画)徐启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