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每天的诗
〔古巴〕印第奥·拿波里
人们在大街上好奇的问:
为什么我善于写诗,
每天都写,比日出还准,
容易,单纯。
我的耳朵紧贴祖国的胸膛,
倾听悸动、火热的心房,
不追求技巧,也不牵强,
当我抚摸前额的时候,
诗已成章。
不去捕风捉影,
也不用苦苦幻想,
简单而且朴素,
诗句铿锵。
只要和人民的感情一样,
畅述他的衷肠,
不用到远方去觅寻,
诗句就跳到你的身旁,
等待着用你自己的曲调把它演唱。
我不是作家,
只不过是把热情译成声响。
例如,今天我曾问起自己:
“灵感呀!今天我们来写些什么东西?”
灵感对我回答:
“难道你忘却了玛丽亚的事迹?”〔注〕
“啊!对,玛丽亚,忠诚的玛丽亚,
朴实的姑娘生长在农村,
发亮的前额等待着,
和太阳一样明朗的亲吻。
母亲节的欢庆会上,
失去女儿的玛丽亚母亲,
满怀悲伤地来看别人欢庆,
可是,她悲痛之中又感到骄傲,
因为孩子在牺牲时面带微笑!
这种悲痛、骄傲和微笑,
就是诗稿。
这位勇敢的母亲
似乎有些刚韧,
虽然柔肠痛断,
仍旧微笑,泰然。
刚毅的女儿牺牲在前线,
为的是母亲节里人人重开笑颜,
虽然女儿捐躯,
玛丽亚的姊妹们前途灿烂。”
道理既朴实又简单,
这就是诗篇。
〔光孚译〕〔注〕玛丽亚·加尔西亚是古巴一位年轻的女英雄。牺牲在抗击侵略者的前线上。


第8版()
专栏:

无限深情话北京
罗国士
篝火升起在无垠的沃野上,篝火在黎明前辽阔的天空下闪光……
夜班脱谷的人走向篝火,含笑数着堆堆粮袋,在算计怎样给十月国庆——母亲的寿辰献上一份厚礼。脱谷机停止歌唱,拖拉机手在紧张地检修保养。还没有收割的籽实饱壮的庄稼,也酣睡了。只有轻轻拂过田野的风,把篝火的噼啪声飘散在空中……
人们围住篝火,凝望天空,让缅怀与思念的潮水激荡奔腾;人们操着湖南腔,客家话,闽南调,陕北音,讲述各自战斗生涯中度过的那些难忘的国庆。呵,五湖四海,高山大川,同时在升腾的火焰前闪现!人们谈到完达山上低沉的松涛,南海边耀眼的浪花,谈到科尔沁草原急驰的战马,西南边境闪亮的刀尖……但是,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谈到这个闪光的字眼——北京时,却总是用着同一个激动的音调,怀着同样强烈的爱情。这是儿女们献给母亲的那种伟大、真挚的爱情呵!
我身边,坐着年轻的队长。这时,他轻轻地、轻轻地唱起:北京升在天上,北京装在心中……
头一次听到这歌声,是十年前,在朝鲜。国庆前夕,我去访问一位立了大功的战士。他是从井冈山区来的。他是独生子,诞生在他父亲对着白匪的刺刀高呼“共产党万岁”的那个深夜。乡支书一再说服他的寡母,要把他留在她身边。但是,在队伍开拔的时候,母亲悄悄地塞给他一个包着父亲血衣的小包:“去吧,孩子,把住大门,要把牢靠!”母亲颤巍巍的手摸到他胸前:“路过北京,好好看几眼,给娘捎个好!”就这样,他跟来了。头一次参加战斗,他们一个班就抗击了一营顽敌,在方圆不到一平方里的山包上展开争夺。他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他的班长也负了重伤。班长把一堆枪和手榴弹交给他,用手指指北方:“身…后…就是……是……北京!……”闭上了眼。于是,他摘下军帽,挂在枪上,一个人来回跑着打出一梭子又一梭子。直到增援的战士上去,还听见他边打边喊:“这一梭子是井冈山给的!”“这一梭子是北京给的!!”
部队转移到后边挖工事。午休,我在山脚溪边的树荫下找到他。他正把一块绿布对着军帽比了又比。见到我,笑着摊开两手:“你看该怎么补合适?真可惜,一块新布要补两个洞!”
接着他兴奋地轻声说:“听说这布是打北京运来的!”
“说来真可惜,赶着来过临津江,路过北京都没下车看看。你呢?到过北京吗?”
一见我点点头,他更加兴奋了,连着发出一串串问题:中南海在哪儿?天安门有多高?……好像不是我来访问他,倒像是他在访问我了!
我回答他。谈着谈着,他蓦地跳起:“哎呀!差点误了大事!”揣起军帽,就往工地走。他回头对我说:“晚上就睡在我们洞子里吧,大家都想听听北京呵!”走远了,我还听见他唱:“北京升在天上,北京装在心中……”
过了整整七年。部队回国了。大家纷纷要求跟国内的解放军官兵一样去远征北大荒。傍晚,我漫步在天安门前,向北京告别,就像当年从这儿出发开赴朝鲜前线一样。忽然,我迎面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近了,更近了,我看得见是一个英俊的少尉军官……呵,是他,就是他呀!那个在临津江边高呼:“这一梭子是北京给的!”独身抗群魔的战士,如今,他嘴上的茸毛已变成浓浓的黑须。他正在用深沉思索的大眼打量天安门,他也是来向北京告别的。不过,他不是随大军北上;考虑到他家乡的寡母,领导已为他买好南下的车票了。
可是,第二天,我在车站上,在新的进军行列中,在告别与欢送的洪流中又发现了他!他舞着刚刚到手、墨迹未干的介绍信朝我奔来。
我有点迷惘了:“你不是回家乡吗?”
他兴奋得满脸通红:“是呵,到新的家乡去!”
“那母亲呢?”
“接来!”他说得那么欢快,充满信心,好像他脚下踏的,已经不是北京的车站,而是北国黑土平原上的新居了。
熟悉的、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奏响起来,列车开动了。飞驰的车轮,把北京,把天安门,把一张张激动、绯红的脸孔闪在后面。我们,迎着春风,心里鼓荡着战斗的欢乐之情。不知是谁,合着车轮的节奏,轻声朗诵起:
从天安门前,
我们出发。
带着母亲的祝福,
队伍向前开拔……
他贪婪地倾听着,思索这火辣辣的诗句。忽然,转过脸,轻轻对我说:“从来就只有儿子在母亲前面,为母亲开路的!我怎么能悄悄地一个人躲在母亲身后呢?!……”
是呵,在战士的心目中,北京,那个住着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地方,那个亿万双明亮的眼睛在注视、亿万颗跳动的心在倾听的地方,是跟母亲一样圣洁,无私,跟太阳一样伟大,崇高的呵!
能为母亲开路,在荒野里披荆斩棘,在密林里挥舞斧锯,这对战士,该是一种多么大的幸福!
这幸福落到了我们头上。
十年大庆前,北京兴建人民大会堂。于是,完达山原始密林里的红松,头一次排上了重大的用场。那个井冈山诞生的小伙子担任队长;一人一个背包,每班几把斧锯,在欢庆黑土荒原的第一次丰收之后,长长的队伍,又踏着隆冬纷飞的大雪,向密林挺进!
我赶到伐木队时,那儿还没有搭起窝棚,升起炊烟;山峦上,林海边,都早已写上战士的壮语豪言:“把红松送给北京!”笔直、坚硬的红松,像威严的武士,密密麻麻地排下去,排下去!……
从此,我几乎没有在队部碰见过我们年轻的队长。他是突击队长,领着他的轻骑,像支支利箭,射向林海深处。他是尖兵的尖兵,每天,当启明星还在眨眼,他就背起枪,去选择新的采伐场!有一回,当他鏖战了一天又一夜,把饭送到工地时,他自己,却含着半个包子,靠在红松上发出轻轻的鼾声。同志们轻轻地为他盖上大衣。谁知他蓦地跳起,一边嚼着包子,走向一块小牌。上面记着这个突击组的工效;一个箭头指向林海,上面醒目地写着:“为了北京,前进!!”他一手拾起骑马锯,招呼我:“来哟,伙计,凑个整数儿!”快锯咝咝响起,他又随口轻声唱出:“北京升在天上,北京装在心中……”
完达山——北京!满载红松的长长列车,亮开粗壮的喉咙,欢叫着,开动了。红松上面,坐着我们年轻的队长……
从十年大庆到现在,又过了几多风霜雨雪,日日夜夜!现在再过几天,我们年轻的队长又要倾听那汽笛的欢叫了,又要坐在高高的粮袋上,在心底合着车轮的节奏声声呼唤:母亲,我回来了!
篝火映红了队长激动的脸孔,他再也无法抑制那心头汹涌的幸福的激流了。饱吸一口带着泥土的芳香的清晨的凉气,他笑了;看着密密垒起的粮袋,他笑了;听着检修好的脱谷机欢唱,他笑了……他为什么不感到幸福呵!他就要倾听那深沉悦耳的钟声,他就要瞻仰那庄严、壮丽的城楼大厦,他就要在广阔、雄伟的广场上欢舞,然而,他最最感到幸福的,是当他在大厦前抚摸红松的门窗时,他又会听到高亢的伐木号子,欢快的斧锯声响……


第8版()
专栏:与青年友人书

好弓手 新田家
杨垦夫同志:
读了你的信,有说不完的激动与喜悦。你的信仿佛把我带到南方的农村,看到你和社员们一起劳动的情景。
四年多来,你在农村成长得真快!想到你刚从中学毕业回农村时,心底还不踏实,怕作不好庄稼也误了学业。那种说是“屈才”的议论也曾困扰过你。然而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已得到了可喜的收获。你已经深深爱上了农业生产岗位。在信里你充满热情地说:“农业劳动是光荣豪迈的事业,这里正如王老九诗里说的‘海阔水深任你荡,长空万里任你翔,年轻力壮臂膀硬,时代弓弦任你张’”。
说得好,这个岗位确是愿作时代弓手的知识青年大显才能之地。我知道,这是你通过亲身体会得来的认识,是极可贵的。
年轻人应该立志作能为社会主义多作事的有才能的人,作时代的弓手。然而,真正的才与弓艺却正是要在实际斗争中大大施展并增强起来。改变农村面貌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项伟大的事业,这里是知识青年广阔的用武之地,年轻人尽可以发挥自己的弓艺和练出最高超的弓艺来。你有什么弓艺,这里都需要。你懂植物学、动物学、化学、数学、物理、水利、林业、机械、经济学、文艺等等吗?农村大有这些知识的用场。种庄稼、发展畜牧业、造肥施肥、改良农具、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管理农业、宣传鼓动等方面正需要你那些学问。你立志当专家吗?这里大有可钻研的学问。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有无数经验需要总结,有无数的可发挥创造性的课题在等待你。原来,作田家并不简单,这里是学识无穷的。只要认真去钻研,也就可以成为专家。至于现在老一代农民缺少文化,那是旧社会剥削制度的产物,在新时代要求知识青年去作新田家,正是要成长起一代新型的有觉悟有文化的农业劳动者。
可喜的是,你在自己的实践中正在自觉地努力去作这样的弓手。几年来,在这练弓场上你考验了自己的力量。你克服了困难,熟悉了农业生产,懂得了土壤作物的“脾气”,入了农业科学技术之门,从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中迅速地发展着真才实学。你体会到“确实锄头把上文章多,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有用于建设的知识与本领是在实践中学习、巩固与提高的”。同时,在与群众一起劳动、生活中,你也熟悉了农民,提高了思想觉悟,锻炼了工作能力。你认真地把农民当作“顾问和教师”,农民也热心帮助你,把心交给你。在信里你说:“我总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他们总喜欢我教他们识字、唱歌、念报。”在踏实地从事农业并把文化知识带给农村当中,你和农民心心相印起来,从而觉得“多么愉快和欢乐”。这就是思想感情上最珍贵的收获,是一个好的开端。在这过程中,你的思想水平与工作能力也在迅速地发展着。1958年你加入了党,今年又被选为党支部书记。这说明,你在实际斗争中增长了才干,向又红又专的方向前进着。
据来信说,现在在你们那里有些刚回村的青年尚不安心,不踏实。我看你可以好好总结总结自己的体会,去用来帮助他们,并使自己从中得到教益而更扎实地继续前进。几年来,你看到“农村有学不完的东西,大有希望,大有可为”,并且“对于当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的体会一天比一天深刻”。这些感受对他们都有好处。你所看到的道理是对的。年轻人是可以在农村大张时代弓弦去射实际之的,并从而成长为好弓手的。实际上,现在许多知识青年正是这样在农村成长着。他们中已出现了许多技术人材、巧匠、干家。比如东北青年吕根泽在劳动中提高了觉悟,又坚持钻研农业技术,在业余学校修完了全部大学课程,还写出了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我们相信,从这里完全可以出现比米丘林、鲁班等更为杰出的新型专家来。这里的新田家,将会是把劳心和劳力结合起来的善射的弓手。他们在时代的弓上将达到前人从未达到过的高度的弓艺。
祝你继续努力去作新田家、好弓手。你会成为这样的弓手的。我这样相信,因为你在认真地实践。等待着你取得新成绩的喜讯。


第8版()
专栏:

梯田(中国画) 何海霞


第8版()
专栏:国外童话选

野猫和鹌鹑
(东非瓦德扎加族童话)
野猫很高兴地吃掉了鹌鹑,但开头它是以使鹌鹑相信的友谊来见它的,那时它称鹌鹑为“亲爱的朋友”。当然,野猫的牙齿和爪子是掩藏起来了。
第二天相见时野猫对鹌鹑说:“呵,我们的友谊是多么伟大,把头俯到我的嘴下面吧!”
鹌鹑没有拒绝,把头俯到猫的嘴下,奇怪,鹌鹑的头缩回来时竟完整无恙。
从此鹌鹑也叫野猫为朋友,并不止一次地把头伸到野猫的嘴下。可是,终于有一次野猫咬紧牙齿,用爪子抓住它把它吃掉了。
马文杰译(附图片)
刘岘木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