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秋高气爽
邹荻帆
车出居庸关,衣襟顿觉单。凉飕飕的秋风吹在脸上,车上的人们讲着这一带往古的传说。指着那河谷的巨石,说是穆桂英点将台;指着那山上的雕塑,说是杨六郎神像;指着那丛林中小村,说那里有马蹄泉,那是当年杨家将战马迎着秋风,露开牙排,蓦然奔腾间马蹄踩出的泉眼……当我回顾蜿蜒于丛山峻岭之间的万里长城,烽火楼屹然立于秋空下,长城外吹着哨笛般的秋风,使我仿佛听着战马嘶鸣,不禁怀慕古代英雄饮马长城窟的壮行,甚至有一种传说,说这些英雄由于长年枕戈待旦,戍守边塞,他们穿的甲胄和肌肤都连生在一起。……
物换星移,往者已矣。列车所驶过的地方不再是“惊沙入面”,而我所到的地方,那被称呼为古战场的怀来南马场,已完全改变了面貌。
记得是3月的时候,我有机会陪着机关的几位领导同志到怀来县物色一块办农场的基地。我是1958年曾经下放在这一带的,很自然成了他们的向导。哪儿能有一片大地便于机耕呢?我看见他们在公社干部陪同下,寻找荒地,他们徘徊在官厅湖边的淹没区,那儿盐碱像薄雪洒在土地上,每一步下去,裤腿都沾满小刺猬般的苍秧果和野茅,猛然地一群野鸭扑打着翅膀惊走。谁也不能断定这水落后的区域,在哪一天不又被水淹没。盈盈绿波的官厅湖,好像水银柱一样涨落不定,种子应该播在可靠的基地。于是寻找荒地的人们从湖岸向南走,向南走,这就到了南马场。
南马场是一种怎样的形势呢?那时候塞外的3月,简直像初冬的天气,几十里宽旷的土地,只有一阵阵风卷着奔走的沙粒,显示着风的踪迹,在这里连荒草也稀疏,连柳树也绝迹,突然记起“鸟飞不下,兽铤忘群”这两句描写古战场的文辞,虽说形容这地方未免显得夸张,但触景生情,也可想见那荒地的情况。那时候,我们寻找荒地的同志,就在那风砂里面蹲下身子,用手指刨着荒土,而后捧在手上,好像捧一把珍珠一样,在阳光下细细探照;好像捧着一把泉水一样,甚至用牙齿咀嚼;是的,这儿石子很多,这儿水源不便,但是,这里到底能长出荒草,能长荒草的地方就能长粮食,让石子搬家,荒草灭迹。
今天,我是参加秋收队来到这里。古战场的面貌在哪儿呢?那是一大片向日葵地,好像整齐的步履举着他们金色的盾牌;那是一大片多穗高粱地,好像持着红缨枪的精兵,在秋高气爽中进行操练;那是一大片玉米田,好像战士的手上都持有玉米的榴弹,随时准备出击;因而我带着欣喜的感情,幽默地联想着,那么白薯已埋好地雷,花生已装好子弹,谷子已背好它的干粮袋……这一些不是别的,是大自然在改造的证明,是人们在改变客观世界中,也改变主观世界的进程。
这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深蓝色的天宇披散着纱般的浮云,时而有鹰击天空,吹响它嘹亮的哨子,满耳纺织娘的叫声,满耳虫声如雨,秋天,金色的秋天,在长城外赋写着秋声。
在金色的秋天里劳动,在古战场上收刈庄稼,这真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当你用手指去刨那鸡蛋般的马铃薯,竟像儿时捉迷藏一样,寻找着那躲在黑角落的伴侣;当你摘着黄豆,豆壳一忽儿裂开,那豆粒竟像一排胖胖的婴儿躺在育婴室的摇篮里;当你割刈谷穗,谷秆儿在镰刀上弹响,谷穗田像海滩退潮,露出了石子和贝壳,谷叶如海藻;当你把玉米棒拿在手中,沉沉的重量似乎使你感觉到了劳动的分量,于是你觉得这玉米棒是记录我们劳动热情的寒暑表。
而劳动中又给我们多少启示:当大伙在同一时间一字长蛇阵摘着各自一垅的绿豆时,不出几分钟时间,前进的速度参差不齐,我好像懂得了先进和后进的字意。当大伙同样满怀热情,刨起土豆时,谁能付同样劳力而收获大量的面积?我懂得了劳动热情和熟练技术的关系。而在同一大小的面积里,为什么有的超产,有的歉收呢?我记起了苏洵的文句:“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每当休息时,歌声从谷穗田浮起来,好像从这片金色的田野中蒸腾着有声音的芳香气息,谷穗在歌唱,田野在歌唱,高远的天宇,透明清爽的天气,歌声的翅膀要飞扬到哪儿呢!有的同志剥着玉米秆,咀嚼那带有阳光气息、雨水甜味的青茎;有的同志跑到土坡上,披开荆棘,摘那翡翠般的、红黑石般的小酸枣,有的躺在地上,让青草作床,阳光作被,望着青空白云,寄与遐想。
而当我们极目四眺,才知道这农场开辟的荒地不过是很小很小的一片。真正改变了古战场面貌的,正是当地公社的社员们,是这片大地的主宰者——本乡本土的农民。我们能开出一片土地,春种秋收,也由于他们给予了帮助。这农场的四面都是他们春期开垦的荒地,如今四野都是秋收声。大车驮着秋收的果实,一辆辆在远处的大路上滚动,我好像看见凯旋的队伍,载回了他们的战利品,哦,让如雨的鲜花投在他们脸上吧,让虹霞般的彩带抛在他们身上吧,我从心里祝贺你们秋收胜利。听啊,那打谷场上发出的声音,男人的雄壮的呼喝,少女的银铃般的笑声,头顶上鹰在盘旋,鹰吹出嘹亮的哨子,塞外的雄鹰啊,你飞吧,天高任鸟飞,就像这广大的原野一样,只要我们有决心和勇气,种子的根能把磐石都炸破,何愁土地上大豆不结果,荞麦不开花!
这时,从天边好像飞来一线大雁,从东边由远而近,原来是一队公社干部骑着自行车疾奔而来。社干部开垦的荒地,就在南马场东边一带,他们刚收过红薯,现在又赶到公社工作去了。
而北边,南马场进口的地方,现在盖起了一排房子,在宽阔的海般的马场上,好像是有一排船只,耍弄着潮水从北方飞来。那儿,我刚刚去访问过,公社扬水站管理处在这里;农具修配场在这里;粮食加工厂在这里;渔业管理所在这里,它们都同样为幸福鼓动着在衷心歌唱;水果收购站在这里,哦,樱桃色的海棠,何等美丽,孩子面颊般的苹果,何等天真。
于是我想着那一排房子,那是蜂房一样结在南马场的北方啊,幸福的生活,甜蜜的时日,不是旁人能赐与的,只有依靠我们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缔造新的年月,建设新的宇宙。
我看见古战场的南马场在改造。在这秋高气爽中,令人产生一种豪迈的感想,好像鸿雁所飞到的远方我们都能播下花种,好像苍鹰所栖息的峰顶我们都能栽种禾苗。南马场不过是长城外的一片荒地的改变,在我们伟大国家的山山水水间,在这秋高气爽的时日,难道不是一切都在改变。我们新时代的英雄人物们,在一切岗位上都是为了摧毁旧世界,建立我们理想的乾坤,值此秋高气爽之际,我们怎能不迈开我们的步伐前进!


第8版()
专栏:

波兰艺术家的精美演出
李凌
我国首都爱好音乐的听众对波兰音乐是非常热爱的。波兰单独表演家小组来我国的访问演出,使我们又一次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一个像亨利·帕卢利斯那样精确、稳实、深刻而细致地来介绍波兰作曲家维尼亚斯基的作品的提琴家,不是经常可以碰到的。
亨利·帕卢利斯在我国首都北京第一天的音乐会上,一共表演了这位作家的四首作品:《A大调波罗涅兹舞曲》、《玛祖卡舞曲》、《传奇》和《卡也维克》。他的表演艺术,精炼、准确之中,充满了热情,而在体现乐曲的雄浑有力的乐节时,却是深沉而含蓄的。他对作者这两首极富特色的舞曲中的粗犷和纤细,雄劲、火热和宁静、柔美的部分的明暗度对比得异常突出。
在他演奏维尼亚夫斯基的《传奇》和西玛诺夫斯基的《阿利都斯喷泉》中,我们可以看到演奏家的另一方面的才华和艺术的创造力。这两首另具意境的作品,由于他的艺术的思考力的深邃,丰富,把那极奇妙的梦幻一般的情景,描绘得令人引起遐思。
我认为单凭洗炼的技巧是很难获得像他处理圣·桑的《随想回旋曲》那样美妙的境界的。从小提琴的技艺来说,亨利·帕卢利斯是炉火纯青,无话可说的。但是这首《回旋曲》蕴藏了无限深意,只有像他那样着重于内心的思索的艺术家,才能解释得那么富有情感而又层次井然。
听得出来,声乐家卡·波拉达是一位极有才艺的戏剧性歌手,他的音量虽然不特别雄厚,却很充实。他对《跳蚤之歌》这首寓意深长的歌曲的设计是别出心裁的。他不像某些歌唱者那样过分夸张、做作,追求外表的效果;而是合情合理,又饶有风趣地来描画了俄罗斯帝皇时代的统治者的胡作非为。他对《伏尔加船夫曲》的雕刻,也是别致而精美的。
女钢琴家爱·贺伊娜茨卡的表演,带有波兰钢琴学派的特点,清晰、细致、明快、流畅,充满灵感。我最喜欢她演奏的萧邦的《降C小调夜曲》,在那些平静、优雅的音乐之中,更显出她艺术创造是带有诗与画之间的意境。
波兰艺术家们的演出,将有助于我们两国进一步的文化交流。让我们祝贺他们的演出获得成功。


第8版()
专栏:

战斗就是愉快、乐趣
——《沙漠考察队员日记》读后——
似茵
读完《沙漠考察队员日记》(刊在今年九月间《人民日报》第八版),我为他们那种改造、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和行动所感动。
我仿佛看到了:周围的大小沙丘婆娑起舞,紧贴着地面移动的黄沙,就像蜿蜒曲折的群蛇,又像是焚烧大地的火焰,在不断地跳跃、闪晃;狂风怒吼、风暴弥漫,风力一阵紧似一阵,从每秒七点五米增到十点一……,沙土坍方,挖出来的胡杨树根马上被上面落下的沙土掩埋了,再挖,上面的沙又坍下来了……。
我仿佛置身于那辽阔的沙漠之中,眼前出现了:红柳丛生的沙丘,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路旁田边生长的果树,淙淙流水的渠道灌溉着大地,别具风味的胡杨林和星罗棋布的湖泊。一排排整齐的房舍冒着炊烟,成群的鸡鸭在寻食追逐,汽车奔驰在平坦的沙土马路上,穿着各色鲜艳服装的维吾尔族的老乡在愉快地劳动……。它在变!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逐年缩小,风沙这个恶鬼,被逼着交还了大片的肥沃土地。真是,人一步一步地往前进,沙一步一步地往后退。“人进沙退”!
我多么希望成为、而且我也仿佛就是沙漠考察队中的一员。沙漠考察队员的坚强毅力、顽强的工作精神、同志间的团结友爱,如跃眼前。那飘闪着两条小辫,年青活泼的、唯一的女同志小方,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姑娘!就是她,无论是工作、生活琐事,总是抢在前头去作,对同志们热情体贴、无微不至地关心,可是自己却从不要求别人照顾。沉默寡言的老田,为了探索胡杨林的秘密,常常独自一人钻进苍茫的林海,一工作就是一天。司机小周以自己的机智、勇敢,顺利地通过了河塘沼地、稀泥和表空内实的沙道、沙桥等许多危险地带,把同志们安全地带到了目的地。队员们病了仍然继续坚持工作,脚掌被热沙烫起了大泡,照样蹒跚地奔波在沙野中。尽管没有房屋住帐篷,经常吃不上热饭热菜啃干粮,成天和风沙打交道,眼鼻嘴耳朵都塞满了风沙,可是,这些并没有吓倒他们。越是风暴来临、飞沙起舞,越是他们工作、战斗的时刻。
作为一个革命者,就要不怕“百年魔怪舞翩跹”,不怕千难万苦,为真理冲锋陷阵,为改造大自然栉风沐雨,勇往直前。自然不能说他们的生活不艰苦,但是,艰苦战斗,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改造大自然这项豪迈的事业,它本身正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愉快、乐趣和幸福。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从考察队员身上看到的,不是愁眉苦脸,而是斗志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8版()
专栏:

北行偶作
张执一
访蒙古包
谁说牧区是大荒?
奇花异草间牛羊。
主人驰马相迎送,
蒙古包中劝酒忙。
与曹禺同志登北岳
劝君莫道路行难,
塞北登临第一山:
万里晴空堪放眼,
春风早渡雁门关!
恒山水库
封禅何曾制暴洪,
而今铁壁锁蛟龙。
恒山纵使高千丈,
不及新人创世功!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古巴短篇小说《旗帜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旗帜集》。这是我国翻译出版的第一本古巴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收十八个古巴作家的二十三个短篇。这些短篇有的出自著名老作家之手,有的是青年作家的处女作。作者虽不同,作品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色——富有强烈的战斗气息。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看到英勇的古巴人民为推翻西班牙殖民者而进行不懈斗争的图景,也听到作者以严厉的谴责向欺压古巴人民的美帝国主义和古巴大地主提出的抗议和控诉,也感到渐渐觉醒的古巴人民的激愤心情。
在第二部分,作品中的主人公已经屹立起来,拿起了武器,以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有起义军战士,有工人,有农民,也有青年学生。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都齐心协力,团结在卡斯特罗周围,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在乡村和城市以不同方式向反动派进行斗争,终于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成了这个美丽的岛国的主人。
在第三部分,作者描绘了古巴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妄图破坏古巴革命的无耻阴谋,也记叙了英勇的古巴人民为保卫革命而作的顽强斗争。
这些短小精悍的古巴短篇,让我们看到古巴人民用斗争改变了昨天的悲惨生活,创造了幸福美好的今天,他们也将用斗争来迎接更幸福更美好的明天。    (英)


第8版()
专栏:

尼泊尔谚语
*自己的手,就是大自然的统治者。
*不受痛苦,就不会懂得幸福之可贵。
*背诵多少书籍,就会获得多少知识;多种地就要多浇水。
宋子成译


第8版()
专栏:

种瓜得瓜(中国画) 石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