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对改进磷肥施用方法和提高肥效的意见
陈尚瑾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磷矿资源,磷肥的产量逐年增加,对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很大。但是,由于我们使用磷肥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在施用技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研究和总结磷肥的施用方法和经验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磷肥是构成核蛋白、磷脂和植素不可缺少的物质。施用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更好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增加抗旱和抗寒能力。磷肥肥效缓慢持久,适宜用作基肥或种肥。但是,施用磷肥并不是在所有土地上,都能获得增产的。近年来各地化学肥料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磷肥的肥效与土壤性质、农业措施、作物种类和施用方法都有密切的关系。
磷肥肥效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我国土地辽阔,土壤种类很多,肥力高低也有很大差别。一般农田约含磷酸0.1%—0.2%,有效磷百万分之二十到三十。近年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磷的试验证明,作物植株体内所含的磷,大部分是从土壤中吸收的;施用磷肥效果的大小,与土壤性质和土壤供应磷素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在熟化程度较差或酸度较强的土壤上施用磷肥,一般效果较好。原因是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和土壤中铁、铝离子较多,影响作物对磷酸的吸收,所以适当增施磷素化学肥料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反之,施用在磷素供应能力高的土壤上,肥效较差,甚至没有增产效果。根据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和地方农业科学院(所)的试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施用磷肥,肥效都很显著,并且在不少地区增产效果较大。例如,在黑龙江白浆土上施用磷肥,每斤过磷酸钙约可增收小麦一点二斤。在黑土地带、特别是在开垦不久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也很好。河北省黄土平原地区十个小麦肥料试验总结表明,在当地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加施磷素化肥,平均增收16.2%。在渤海湾盐碱土水稻区施用磷肥,效果更为突出。单独施用氮肥,常常不能提高产量,而增施过磷酸钙,则每斤约可增收稻谷二至三斤。在江苏太湖流域稻麦两熟地区,在苏南宜兴、溧阳、高淳红砂土和苏北滨海盐渍土地区,施用磷肥都有明显效果。例如,根据该省兴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每亩施用过磷酸钙二十斤,增收小麦四十一点三斤;每亩施用过磷酸钙十斤,增收黄花苜蓿青重二百四十五斤。但是,在南京、镇江马肝土上施用磷肥,则效果不大。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增施磷肥,均能提高大麦和小麦的产量。特别是在舟山、安吉、临海等地淡涂泥、山地黄泥和黄大泥上用磷肥,增产效果更大。而用在黄筋泥上,则肥效不大。在安徽省红土、黄泥地区施用磷肥,效果很好。但是,在淮北地区施用磷肥肥效较差,而磷肥配合氮肥施用则有一定效果。在湖南丘陵地区黄泥和鸭屎泥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很大。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祁阳县文富市公社试验,在鸭屎泥水稻田用过磷酸钙沾秧根,效果很显著,每亩施用过磷酸钙十斤,增收稻谷七十一至一百零二斤。在常德专区滨湖地区施用磷肥,效果较差。在贵州黄泥田上施用过磷酸钙,效果很好。在四川黄泥土上施用磷肥,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遂宁、内江、仁寿等地油石骨子土和成都地区紫色土上施用磷肥,效果就比较差,而磷肥和氮肥配合施用,效果就很显著。在陕西关中地区施用磷肥有较大的肥效,在陕北地区施用就较差。在甘肃陇东复盖垆土上施用磷肥,效果较大,在中部麻土和西部地区则较差。
从以上材料看出,在不同土壤上施用磷肥有不同的效果,应通过试验摸索出磷肥施用的有效规律,把有限的肥料用在增产效果最大的土壤上。
磷肥肥效与轮作及施肥技术的关系
在同样的土壤上,由于前茬作物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不同,产量水平高低不同,磷肥的肥效也有很大差别。根据山西和陕西省的经验,在种植绿肥、苜蓿、蚕豆和豌豆的下茬种植小麦,施用磷肥增产效果较大。这是因为豆科作物从土壤中吸收了较多的磷素,并在土壤中遗留下较多的氮素,所以需要补充磷肥。
根据江苏省的经验,在水旱轮作地区种植小麦、油菜,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这是因为水稻田经过冬干后,土壤酸碱度和物理性质有了变化,有一部分可给态磷酸被土壤所固定,减弱了土壤供给磷素的能力,需要施用磷肥。又根据湖南省的经验,经过冬干的水稻田施用磷肥,比冬浸田效果好,也是同样的原因。
各地试验证明,磷肥与氮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好。例如,河南省新乡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在施用硫酸铵的基础上,加施过磷酸钙二十斤,增收小麦四十七斤,而单独施用过磷酸钙,则仅增收小麦二斤。在连年施用氮素化肥,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而厩肥用量不足的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收到较好的肥效。反之,在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缺乏,单位面积产量很低),或在严重缺乏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多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机肥料中,特别是厩肥,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各种矿物质营养,含磷量很高,并且大部分是速效性的,是很好的磷肥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曾在河北省芦台农场试验,在厩肥用量不足情况下,加施磷肥,每斤过磷酸钙增收小麦较多,而在施用大量厩肥情况下,产量虽然提高了,但是再加施磷肥,每斤过磷酸钙增收小麦则较少。在不少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结果。
近年来有些试验田,由于连年大量施用厩肥,土壤肥力很高,含磷量达到0.2%—0.4%,有效磷达到百万分之五十至一百或更高,远远超过了一般农田的肥力水平。在这样的土地上,进行肥料试验,磷肥效果很差,不能代表农村实际情况。有鉴于此,土壤肥料研究所在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市公社基点,协助社员进行磷肥对比试验,并将对比的方法和施肥技术传授给农民。试验证明,在当地鸭屎泥和黄夹泥上种植水稻,施用磷肥比施用氮肥增产多。通过试验,改变了认为磷肥肥效不大的成见。
磷肥肥效与作物种类的关系
在磷素供给能力较差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对水稻、小麦、棉花、杂粮和各种经济作物,都能获得显著效果。在磷素供给能力中等的土壤上施用磷肥,由于各种作物对磷肥的要求和吸收能力不同,效果也有很大差别。例如,根据土壤肥料研究所在河北省石家庄谈右村黄土上的试验,在耕作施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每亩施过磷酸钙三十斤,冬小麦增收八十七点五斤,玉米增收五十八点五斤,甘薯增收一百零二斤,谷子增收二十点三斤,棉花增收籽棉二十二点一斤。其中以冬小麦增产效果最高,玉米次之。根据浙江金华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黄大泥上的试验,以豆科作物增施磷肥效果最为突出,紫云英亩施钙镁磷肥含有效性磷酸四斤,亩产青草重由一千零四十九斤提高到五千七百零五、六千零五十五斤,增产四五倍。四川眉山地区群众反映,将磷肥施用在蚕豆、豌豆和绿肥上,增产效果较大。我国大部分土壤缺乏氮素,常常因氮肥的不足而削弱了施用磷肥的效果。豆科作物根部具有根瘤,可以固定空中氮素,丰富氮素营养,所以在豆科作物上施用磷肥,较在其他作物有效。在豆科绿肥作物上施用磷肥,加强了根瘤的作用,每亩可从空气中多合成一点二至一点六斤氮素,相当于硫酸铵六至八斤。绿肥中所含的磷,又都是速效性的,既增加了磷肥,又增加了氮肥,一举两得。有不少地区,若直接施用磷肥,在水稻或棉田上,效果不大,而将磷肥施用在绿肥作物上,再通过绿肥肥田,则可以大大提高产量。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大麦、小麦和油菜在秋冬季播种,土壤温度较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较弱,更由于作物生理特性,需要较多量的磷。在播种小麦、油菜、蚕豆、豌豆和冬季绿肥的时期,应抓紧时机,适当地施用磷肥。
磷肥的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我国生产的磷肥种类很多,主要的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矿粉等三种。过磷酸钙含水溶性磷酸14%—20%,肥效最快,对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土壤都适用。钙镁磷肥不溶于水,而含柠檬酸可溶性磷酸10%—20%,肥效比过磷酸钙稍慢些,适用于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一般磷矿粉含柠檬酸可溶性磷2%—5%,占磷酸量15%—20%,肥效较慢,适用于酸性土壤。若能选择适宜的地区和土壤,并采用正确的施肥方法,都能获得良好效果。三种磷肥的施用方法简介如下。
1.过磷酸钙。过磷酸钙施用到土里,很快被土壤水份溶解,与土壤中钙离子、铁、铝离子生成磷酸钙。由于它不溶于水,不能上下移动,所以要深施在作物根系的周围,不能施得过浅,更不要施在土壤表面。
为了防止过磷酸钙被土壤所固定,必须使它避免与土壤粒子过分接触。办法是:一、局部集中施用。将过磷酸钙集中施在作物根区或种子附近,如施在播种沟或播种穴内,或在插秧时沾秧十根。一般过磷酸钙用作基肥时,需要亩施二十至三十斤,若集中施用作种肥或沾秧根等,每亩施用十斤左右即可。也可以将它制成颗粒肥料,集中施用和机械化施用,减少被土壤固定的机会。二、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这可使有机质包围在过磷酸钙周围,减少磷酸被土壤固定的机会。同时,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有助于磷酸钙、磷酸铁和磷酸铝的溶解,便于作物吸收利用。过磷酸钙和人畜粪尿一起堆沤,不仅可以提高磷肥肥效,而且可以使过磷酸钙里的酸度与粪尿里的氨化合生成磷酸铵,减少氨的挥发损失,提高粪肥质量。三、在酸性土壤里施用过磷酸钙,要注意施用石灰,以便降低土壤酸度并减少铁、铝离子的含量,提高肥效,但是不能与石灰混合施用,并且要结合施用有机肥料,以免土壤板结。
2.钙镁磷肥。近年各地试验证明,钙镁磷肥施用在微酸性土壤上效果很好,与施用等量过磷酸钙的肥效相等,有时甚至超过。施用在石灰性土壤上,当年肥效约相当于过磷酸钙肥效的80%左右。施用钙镁磷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钙镁磷肥的肥效与粒子细度有很大关系,粒子愈小,与作物根部接触的机会愈大,肥效也愈高。其细度以用手指研磨,觉不到粒子存在为适当。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以及不同的施用方法所需要的粒子细度,还要进一步研究。二、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料堆沤后施用,可以提高肥效。堆沤一个月后施用,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有机酸,促进分解。如果来不及预先堆沤,也应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三、钙镁磷肥应作基肥或种肥,不应作追肥。由于它不溶于水,应结合耕作,施到地表二到三寸以下。
3.磷矿粉。磷矿石大致可分为磷灰石和磷灰土两种。磷灰石粉含柠檬酸可溶性磷1%—3%,肥效较差,是制造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的原料,不宜直接用作肥料。磷灰土粉含柠檬酸可溶性磷3%—5%(有的高到10%以上),肥效较快,可以直接用作肥料。在施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磷灰土粉分解缓慢,适用于酸性土壤,可以借助于土壤酸度,促进分解,提高肥效,对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不宜施用。二、磷矿粉的肥效也与细度有关。若粒子过粗,肥效就差。在施用前与有机肥料堆沤,可以提高肥效和有机肥料的质量。三、磷矿粉应结合犁地,用作基肥,不应作追肥。
目前,一般对磷肥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条件还缺乏经验,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反复试验,以便采用最适宜的方法,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7版()
专栏:

轻工业原料的来源问题
苏星
新华社消息:“上海轻工业所用的原料材料中,来自工业方面的比重目前已由1957年的不到30%上升到40%以上,来自农业方面的比重由1957年的50%以上降低到40%以下,其余部分是来自林业渔业等方面的。”这是一个重要消息。
大家知道,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轻工业所用的原料材料,大约有70%到80%来自农业。上海的工业基础比较好,轻工业所用的原料材料,来自农业方面的比重也在50%以上,加上来自林业渔业方面的则超过70%。这种情况表明,我国的轻工业生产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为农业的丰歉所左右,发展速度不可能是很稳定的。要想让轻工业稳定地不断地增长,除了增加农业生产以外,必须多方面地开辟轻工业的原料来源。从上面的消息来看,上海的情况已经开始改变,全国的情况也会逐渐地改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无论城市和农村,对轻工业品的需要量都是极大的。就城市来说,广大职工的工资收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要转化为生活日用品。在一定的工资水平的条件下,轻工业和其他日用品工业产品的供应状况、质量、价格,会直接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和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水平。就农村来说,农民的货币收入,除了一部分在农业部门内部购买他们所必需的农产品和副产品以外,其余的都要用来购买工业品,包括重工业品和轻工业产品。我国在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农产品(除去交纳农业税的部分)仍然是掌握在农村人民公社和社员的手里,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经济结合,必须通过市场,通过工业品同农产品的之间的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如果不能以大量的工业产品(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品)供给农村,就不能把农民手里的商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用于迅速地发展工业和逐步地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因此,为了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了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城乡互助,促进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国营企业供给大量的工业品,生产数量更多、品种更全、质量更好、价格合理的轻工业产品,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轻工业生产能不能扩大?
根据当前的情况,扩大轻工业产品的生产,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条件。有利的条件是:几年以来,轻工业的设备能力增大了,轻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提高了,职工人数也有所增加。不利的条件是:我国轻工业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农业遭受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生产计划没有完成,造成了许多轻工业部门原料、材料的供应不足。因此,要发展轻工业,增加日用工业品的生产,除了某些新的生产部门需要增添设备以外,最重要的环节是节约原料、材料的使用,千方百计地开辟原料、材料的来源。
轻工业原料、材料的来源,主要的还是来自农业。轻工业的生产绝大部分带有农产品加工的性质。原料和材料的增加,不论现在或者是将来都首先要依靠农业,依靠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产品、副产品、畜产品的增产。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产品、副产品、畜产品的产量不提高,轻工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其次,就是来自重工业,特别是来自化学工业。一般地说,轻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要逐步摆脱单纯依靠农业提供原料、材料的状况,过渡到同时依靠农业和工业提供原料、材料。以纺织工业为例,长期以来都是用棉、丝、毛、麻作原料,纺织品的数量只能以农业生产提供原料的多少为转移。到了二十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种化学纤维出现以后,纺织工业的原料来源就大大增加了,纺织工业已经开始摆脱经济作物丰收歉收对它的生产的影响,进入更多地使用工业原料的新的阶段(现在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纺织工业的原料来自农业的不到30%)。尤其是我国是一个拥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五亿农民是一个无比广阔的市场,人民对轻工业的需要,数量既大、增长速度又快,轻工业生产仅仅依靠农业原料,别说遭到自然灾害的年头,就是风调雨顺的丰年,也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日用工业品,我们必须一手伸向农业,一手伸向重工业,取得轻工业原料。
应当看到,扩大轻工业生产中来自工业的原料来源,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要以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和其他重工业部门的不断发展为基础。由于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经过三年大跃进,钢铁、化学等工业又有了迅速的增长,根据现有条件,我们已经有可能克服困难,在轻工业产品的生产上逐步扩大使用来自工业的原料,并且在轻工业中逐步增加使用来自工业的原料、材料的比重。我国轻工业品的购买力农村占的份额最大,而农民所需要的轻工业品主要是穿的和用的,这些产品的原料大部分是可以由工业提供的。如果我们能用更多的工业原料生产日用工业品供给农村,不仅可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会促进农民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供给城市和工业更多的农副产品,反过来,又加速工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北京大学历史系编辑《中外交通史籍丛刊》
目前,北京大学历史系正在进行《中外交通史籍丛刊》的编辑工作。《丛刊》所收各书,大部分都未经整理,甚至从未刊印过。还有一些关于西域南海的古地理书,现在已经散佚,是从类书辑录出来的。
整理的方法,是从各种版本中选定一个较好的作为底本,然后博采众本,校订成一个较好的本子。对原文加以必要的注释,旧注有错误的地方尽可能加以订正。原文一律加新式标点,分段。每种书都加上新的序言,必要时并附地图及人地名索引。
这套丛刊全部计划有四十二种。最近,《西洋番国志》、《郑和航海图》和《两种海道针经》(包括《顺风相送》、《指南正法》两种)已经出版。
《西洋番国志》是随郑和下西洋的明人巩珍所撰,与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同为郑和下西洋的三部最初文献。此书共著录下西洋所经过的二十个国家。卷首收有永乐至宣德敕书三通,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以前准备情形的重要资料。这次整理重印,还加了三个附录。一是有关《西洋番国志》的三篇题跋,二是《马哈只墓志铭》和有关郑和的碑刻六篇,三是《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三书篇目对照表和十六至十七世纪“东西洋”略图。
《郑和航海图》原见于明茅元仪编的《武备志》卷二四○,原名是《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武备志》序文并未说明此图来历,可能是十五世纪传下来的作品。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图。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到今非洲东岸怯尼亚的蒙巴萨,包括亚、非两洲,所录地名达五百个之多,是十五世纪以前记载亚、非地理内容最丰富的图籍。这次整理重印,还附了一个《郑和航海图地名索引》。
《两种海道针经》包括《海道针经(甲)顺风相送》和《海道针经(乙)指南正法》两种,原本都是从英国牛津大学的鲍德林图书馆抄回来的旧钞本。它们原是古代舟子用罗盘航海的秘本。据推测,前者成书于十六世纪,后者成书于十八世纪初期。书中对于气象观察方法、定罗经下针、定船行更数、航海禁忌、各州府的山川形势,以及各处往回针路、日清、各地罗经方向、路程远近、礁石隐显、打水深浅、能否停泊等,都有相当详细的记录。从这两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十六至十八世纪中国与当时“东西洋”各国海上交通的大概情形,是我国古代航海知识的经验总结。这次整理出版,还编了一个《两种海道针经地名索引》,并绘制了“东西洋”地图和活页式罗盘图各一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