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中缅人民亲戚般的友谊万古长新
陈毅副总理在曼德勒市各界人民欢迎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曼德勒7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今天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各界人民举行的欢迎大会上发表了讲话。全文如下:尊敬的吴努总理阁下,尊敬的专员和市长先生,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今天特别为欢迎我们而举行了如此盛大的集会,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和高兴。请允许我代表周恩来总理、罗瑞卿副总理和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全体成员,向曼德勒市政府和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最好的祝愿。我相信今天在场的朋友中间,一定还有不少人记得,四年前我们曾经会过面。你们这个美丽和古老的城市的人民给予中国亲戚们的热情款待,四年来一直给我留着深刻的印象。
伊洛瓦底江的滚滚江水,从我们的国土流到你们的城市,把我们中缅两国人民连结在一起。从古老的时代开始,我们两国人民就循着这条天然通道,进行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大家知道,在缅甸人民建设这个历史古都曼德勒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的工匠也曾经出过一分力量,参加设计和建筑中国式的花园——“德育乌因”。缅甸俗话说得好,“如果家是令人愉快的,它就会吸引客人”。这些年来,几乎每一个来自中国的代表团,都访问了你们这个城市,受到你们的热烈欢迎。这些事实说明,中国人民同曼德勒市民,同所有的缅甸人民,有着多么深厚的“胞波”友谊。
曼德勒这个城市,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由于你们的城市是缅甸具有历史意义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你们的城市,对缅甸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是缅甸人民经过长期英勇奋斗赢得独立的历史见证。这一次,我们荣幸地应缅甸联邦政府的盛情邀请,来参加缅甸联邦独立十三周年的庆典,得以分享缅甸全国人民的欢乐。我们深深地感到,缅甸人民是十分珍视自己的胜利果实,并决心继续为捍卫和发展民族独立而努力的。缅甸联邦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所奉行的和平中立政策,反映了缅甸人民的这种深切愿望。
殖民主义的统治遗留下了经济和文化上的落后。帝国主义又在战争中对你们的国家进行了野蛮的破坏。今天,你们的城市和整个缅甸联邦,正在从殖民主义的灾害和战争的创伤中重建起来。你们的城市,作为缅甸联邦的第二大城和具有异常优美的民族文化的城市,在发展民族经济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恢复发扬民族文化的工作中也站在前列。我们祝贺你们在建设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亲爱的朋友们!缅甸人民在捍卫民族独立、建设国家、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事业中,中国人民是你们的可靠朋友。殖民主义奴役的相同遭遇,以及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相同经历,使我们两国人民十分容易相互同情和了解。现在,维护民族独立和继续反对殖民主义的相同任务,争取在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建设各自国家的相同愿望,又使我们两国人民十分需要相互支持和合作。中国政府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愿意同各国和平友好相处,特别是愿意并且一直致力于同它的亚洲邻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当前的时代,对于亚非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是空前有利的。亚非各国人民相互支援,再接再厉进行斗争,已经使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节节失败。但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它们还在竭力挣扎。帝国主义阴谋家正在亚非国家间进行挑拨离间,妄图制造纷争和对立,以达到他们继续或者重新奴役这些国家的目的。因此,亚非国家需要加强团结和合作来粉碎帝国主义的种种罪恶阴谋。亚非国家之间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合作,是亚非国家人民击败帝国主义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们中缅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已经给各友好国家间的团结合作关系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这是我们两国政府和人民真诚不懈努力的结果。中缅两国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近几年来我们两国关系不断有了新的发展。过去一年更是中缅友好年,是中缅友好关系大跃进的一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缅甸政府领导人、前总理奈温将军和吴努总理先后访问我国,同我国政府签订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边界条约。从此,在我们两国的共同边界上,我们永远地铲除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我们两国之间制造不和的种子,从此,我们有了一条永远和睦友好的边界。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两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中缅友好大厦现在已经建成了。今后,我们的共同任务就是要保护这座伟大的友好大厦永远不受损害。在这里,我想起吴努总理在三个月前访问我国时,在出席北京各界人民庆祝中缅边界条约签订大会上的讲话,他说:“我们要尽一切力量来维护这座中缅友谊大厦,使它永远保持新颖、华丽、灿烂和光荣。保持中缅友谊大厦原来的坚固和光荣,不但是中缅两国人民这一代人的任务,也是两国后代子孙所必须负担的任务,以使这座友谊大厦能世世代代一直永保光彩而不受污损”。吴努总理这些有远见的讲话也正是说出了我们的心意,中国人民一定会同缅甸人民一起为维护这座光辉的中缅友好大厦而作出不懈的努力。中缅两国人民亲戚般的“胞波”友谊,一定会像伊洛瓦底江一样,源远流长,万古长新。
中缅两国人民的永恒友谊万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胜利万岁!
亚非各国人民的团结合作万岁!
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万岁!


第2版()
专栏:

设备维修好 煤炭产量高
鱼田堡煤矿推行三级分工包干制认真维修设备
平岗煤矿把修配厂搬到井下就地检修小型机械
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鱼田堡煤矿推行矿、井、小组三级分别包干、全面管理的设备维修制度,保证了机电设备安全运转。
这个煤矿推行了矿、井、小组三级分别包干管理的设备维修制度。矿一级主要负责全矿性的输电线路、变压器、铁路和轻便铁道等设备的维护检修;井下抽风、压风、抽水、提升和运输等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下放给井口负责,原属井口管理的电溜子、回柱绞车、风镐风钻等设备的维修工作,下放给小组负责,并且实行定人、定点、定机器,分工包干负责管理。实行这种分级管理的办法以后,职责范围和权力明确,任务具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加准确及时。
在实行分级管理机电设备的同时,全矿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改进了劳动组织。矿一级成立了机电设备维修领导小组。各井配备了机电副井长。井下的机电安装、检修、运转等工种和采煤、运输组合并在一起,同采煤工人一起接受生产任务,一起参加劳动竞赛,共同制订小组公约,使各工种工人统一了思想和行动,互相紧密配合,做到安装保维护,维护保运转,运转保生产,环环扣紧。
据新华社长春8日电 吉林省辽源矿务局平岗煤矿把井下掌子面用的小型机械,由在井上检修改在井下检修,增加了作业时间,提高了煤产量。
这个矿掌子面用的小型机械,原来都是以井口为单位在井上检修。掌子面用的机械坏一个小部件,也要上井下井花几个小时检修,对生产影响相当大。检修工人不下井、不进掌子面,对小型机械使用情况不能及时了解,这也影响检修时间和质量。中共平岗煤矿党委在分析这种情况以后,决定把井上机械修配厂(站)搬到井下,并按掌子面分工包干,实行专人、专机、专具检修。检修工人进掌子面以后,检修时间减少六分之五,并提高了检修质量。检修工人固定在掌子面上检修,还可以充分利用采煤工人交接班、架棚子等空隙时间,进行机械检修和维护工作,不占用或少占用生产时间。现在,这个矿各掌子面发生小型机械事故,基本上做到不超过一小时就可消除。
平岗煤矿还普遍建立了掌子面小型机械预检制度。各井口都把电钻、发煤器、风镐等主要小型机械编上号,每隔三天轮修一次,擦洗、注油、干燥,避免发生事故。
为了减少小型机械事故,保证安全生产,采煤工人也实行了专人、专机使用制度。采煤工人在使用小型机械前,普遍检查开关是否良好,风扇是否转动,油量是否够用,动力线和按地线是否准确,各个丝扣是否紧,各种机械旋转方向是否对和工具是否合乎规格。机电工人还帮助采煤工人建立了专用检修工具箱,采煤工人能处理的小的机械事故,就自己处理,从而缩短了检修机械停产时间,为原煤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2版()
专栏:

抚顺胜利煤矿职工平时注意检查和维修机械,做到了大检修不停产。这是井下巡回检修工人在正常生产时“听诊”发电机。
新华社记者 强玉同摄


第2版()
专栏:四川通讯

剑门群英干劲高
新华社记者 孙跃冬
冬天的剑门山区,到处是一片葱绿,雄伟的峰峦,高耸入云,显得格外壮丽。
来到剑阁县剑门山区汉阳人民公社二龙大队,眼前出现一片生气勃勃的繁忙的生产景象。层层的山坡梯地里,葱绿的麦苗有些已在追施第二、三次肥了。山顶、山腰的池塘和囤水田里蓄满了清水,有些山溪已被新扎的拦河堰节节堵住。山坡的草丛间、树林里,男女社员成群结队,他们在挥动着锄头、镰刀,忙着铲草皮割野草、拾树叶来积极造肥料,公共食堂的房顶和屋檐下,晒满了萝卜、青菜;晒场上、院坝里,也摊晒着红薯颗和红薯片。
在这种景象面前,谁会想到这里竟是连续两年遭到干旱呢?1960年从春耕以来,这里连续一百多天没有落过透雨,旱得山溪断流,塘堰现底,90%以上的稻田都干得没有一点水,有的裂缝达指拇宽,玉米叶旱得打卷,甚至食堂连吃水都发生了困难。但,这一切并没有吓倒这里英雄的人民。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山上的梯田缺水,栽不上秧,社员们就设法把山沟里断流的水氹蓄积起来,用十多架水车连接起来车水,把水提到半山的梯田里;水氹积水少的,便舀到桶里挑去灌田……。秧苗栽好后,缺水无法薅秧,社员们就前边挑水往田里泼,后边马上跟着踩;有的田干得裂了缝,薅秧踩不动了,社员便用锄头松土,用兑了水的稀粪一窝窝灌;有的还撒上草木灰、麦壳,减缓稻田水分蒸发。有的玉米、棉花和水稻苗旱死了,社员们就冒着灼人的太阳挑水抢种旱粮,浇一窝、栽一窝。经过持续的艰苦斗争,1960年水稻、棉花虽然减产,但由于及时改种和扩大了旱地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并不比1959年减少。
在一片繁茂的油菜地里,五十多岁的老社员张万全告诉我:二十五年前,这里也曾旱过一次,旱情比起1960年来要轻得多,可是灾情却比1960年严重得多。那时,到处黄焦焦、光秃秃的,哪里还有庄稼!许多人出门逃荒了,他的爹、妈和两个小兄弟就都是死在荒年里。张万全现在每个月总要做到三百五十多个工分,多次被群众评为“五好”社员,被区、公社评为模范。当我问他哪里来的这股干劲,他说:“不过高山,那晓得坎平;不过解放前穷苦日子,那晓得今天人民公社的幸福。公社的事就是自家的,为什么不使劲好好干?”
连续的自然灾害,并不曾使这里的人们感到气馁,却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早在秋播之前,大队党支部就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对1961年生产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全大队根据干旱容易在夏收以后发生的特点,决定改变历史上轻视小春的习惯,积极扩大小春作物面积。全大队播种的小春作物面积扩大了20%。目前,各队池塘都检查和修补停当,蓄上了水。社员们正在大量积造肥料,力争今年有较好的收成。
剑门风光好,而最可贵的,还是英雄的剑门山区人民在生产斗争中所表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


第2版()
专栏:

千方百计克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
白沙公社生产度荒成绩显著 冬麦茁壮 副业兴旺
据新华社讯 1960年遭受了三百多天严重旱灾的河南省中牟县白沙人民公社,采取粮食减产、蔬菜补,农业减收、副业补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克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这个社虽然农业因灾只有八成收成,但是去年的副业生产收入比1959年增加三倍,保证了多数社员去年的收入仍比1959年有所增加。目前,社员们正满怀信心地开展冬季生产活动,争取1961年有个较好的收成。
白沙公社位于黄河故道,全社十四个大队中有七个大队是沙丘地,七个大队是淤泥地,既怕旱,又怕涝。1942年这里旱了三个月,就有一千五百三十三户逃荒,饿死一千一百八十八人。1960年的干旱程度要比1942年大得多,从1959年秋天种麦开始,连续三百多天没下透雨,夏季减产两成半。由于长时间干旱,夏种十分困难,淤泥地板结龟裂,沙岗地干沙一尺多深,全社三条河流,三十七个坑塘全部干涸。在这种严重的干旱情况下,公社党委紧紧抓住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广大群众与干旱展开了顽强不屈的斗争,地上没水,就挖地下水,一个多月就新打井六百多眼。地下水位下降,井水不够用,就遍地开花挖沙坑、捞河底取空沙水,千方百计抗旱抢种。小陈大队捞河底四里多长,挖沙坑六百多个,空出一碗取一碗,空出一担提一担,就这样利用空沙水点种一千多亩。白沙大队点种黄豆,第一次种的没出苗,又种第二次,第二次严重缺苗,为了赶季节,在黄豆地里第三次补种玉米,第四次补种绿豆,第五次补种白菜、萝卜。全社五万多亩夏播作物,大部都进行了二、三次播种,三、四次补种,在一块地里形成三棚楼、四样粮。
在抗旱斗争中,公社从社有经济中拿出十万多元,修干渠一条,购大型排灌机器四部,在黄河岸建抽水站一个,供大有庄等生产队浇地四千余亩。各生产队用队有经济买小型排灌机器十一部,水车四百三十部,解决了提水工具问题。工农兵学商齐力支援抗旱,工人带工具到田,就地修配抗旱工具;商业工作者送货到地头,就地供应;白衣战士在地里流动服务;学校师生边劳动、边宣传,各行各业扭成一股绳向旱魔作斗争。各个生产队也都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上游照顾下游,条件好的支援条件差的,互相帮助。就这样同心协力的完成了抗旱播种任务。
在抗旱点种后,公社各生产队认真加强苗期管理。过去这里秋作物很少施追肥,1960年秋作物施追肥面积达到90%以上,并且普遍进行了三次中耕锄草,保证了作物后期生长,使秋季粮食只比1959年减产二成。在加强秋作物苗期管理的同时,公社还掀起了种菜的群众运动,全社共种秋菜七千余亩,每人平均三分多,全社已收鲜菜一千二百多万斤,晒干菜四十四万多斤。
为了争取1961年有较好的收成,公社各生产队冬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三千多亩,并且提前半月超额完成播种任务,播种质量也较好,普遍做到深耕六寸以上,施底肥四千到六千斤,进行了合理密植,麦苗出的均匀、整齐、肥壮。现在,各生产队一面加强麦田管理,一面大力开展副业生产,增加社员收入。灾害较重的东贾大队,拿出60%的劳力搞副业生产,40%的劳力搞积肥和麦田管理,到目前止,副业收入达三万八千多元,较1959年增加三倍多。灾情较轻的生产队,一般都固定60%以上的劳力搞积肥、麦田管理。两个月来,全社已积各种肥料三千四百多万斤。目前,全社各个生产大队正开展以冬灌、追肥为中心的瘦地赶肥地、三类苗赶一类苗、一般田赶丰产方、晚茬赶早茬、岗地坡田赶平地的五赶运动。
社员们在总结1960年抗旱成绩时和过去作了鲜明的对比。小陈庄贫农出身的冉守立,1942年颗粒未收,全家七口人出去逃荒饿死四口;现在他一家五口人,他自己担任饲养股长,孩子任会计,儿媳是主要劳力,孙子送到托儿所,每月还可以领到工资。他说:“去年这样大的旱灾,要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人民公社,怎么会有活路!”中农出身的王库妮说:“过去我家虽有地,但经不起天灾人祸,1942年大旱三个月,几年翻不过身来,去年这样大的灾害,吃穿仍有办法,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好!”


第2版()
专栏:

甘棠公社根据不同土质使用不同的农具
据新华社讯 福建省福安县甘棠人民公社在冬耕中根据不同的地质和不同的耕翻深度,因地制宜地使用拖拉机、改良农具和旧式农具。
他们的具体作法是:园田化的田,用拖拉机深翻一尺左右,平洋田推广使用改良的深耕犁深耕七寸左右,山垅田由各小队使用旧式木犁深耕。这样,全社冬耕深翻地活动迅速展开,各种农具的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


第2版()
专栏:

龙凤矿职工严格按照“规格质量标准”办事
保证安全促进生产
据新华社抚顺8日电 抚顺龙凤矿发动群众进一步全面推行各种生产设置的“规格质量标准”,在保证安全、促进生产方面起了良好作用。
煤矿中的“规格质量标准”,是保证工作面、巷道、开采程序、机械设备等方面安全生产的规程。最近抚顺龙凤矿在改进企业管理中,掀起一个群众性的更好地实现“规格质量标准”的运动。他们以干部、工人一起务虚论实的办法,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大家认识到贯彻“规格质量标准”对保证安全、促进生产的重要意义,找出生产中违反规格质量标准的问题,依靠群众加以解决。仅二十天时间,全矿就把过去遗留下来的巷道、水沟、开采程序、机械运转等方面不合标准的地方,按照规格质量标准一一进行了修整。
接着,这个矿迅速发动工人讨论制订出以实现“规格质量标准”为中心的小组法规。这种小组法规,既是小组里的安全管理制度,又是群众自订的公约,工人们自觉遵守。很多小组的工人还开展竞赛,经常检查评比贯彻小组法规的情况。采煤工区502掌子工人,天天检查一次遵守小组法规的情况,半月进行一次评比,使工作面、管子道、溜子道、皮带道、水沟、棚子、环境卫生等保持着合乎规格质量标准的良好状态。
全矿还组织了一千三百多名工人、班组长,担负青年监督岗、劳动保护检查员等工作。他们分散在全矿各个角落,在完成自己的生产任务的同时,随时负责处理所发现的有关安全的问题,形成了一支保证安全生产的强大力量。连坑通风员张连仲最近在检查井下六路管子道时,发现空气中瓦斯含量有些增加,就立即打电话报告了调度部门。然后,他顺着管子道向前一步步进行检查,一直走到地下四百米深的地方,发现原来是瓦斯管堵了,密闭墙坏了。他赶快找来几个工人,一起疏通了瓦斯管,修好密闭墙,保证了生产安全。


第2版()
专栏:在技术革命的道路上

机械化作业船
夜已深沉,在重庆港梁沱码头的河心上,成群船舶还在繁忙地卸货、装舱。机器声、人声、汽笛声、浪涛声,交织成了一片和谐的劳动乐章。
一艘机械化作业船正在操作。船上银灰色的吊杆,悬着一个大抓斗,吊杆挥动巨臂,把抓斗放进一艘停泊卸货的大货轮船舱里。只见抓斗的六个叶瓣轻轻张开,又狠狠捏拢,便抓满了一吨多铁矿石。接着,它随吊杆转个半圈,又把矿石哗哗地泻入一艘待运的木船里。不多一会,作业船旁并排的十几只木船,就都满载而去了。
大群装满钢坯的木船又划拢来了。作业船上的工人们把吊杆上的抓斗取下,换上一批吊钩和钢丝绳。吊杆又开始挥动巨臂,从木船上把用钢丝绳圈套起的十根光闪闪的大钢锭,吊进了刚才卸货的那艘大货轮的舱中。
就是这些机械的铁臂和大手,把工人从笨重的劳动里解放出来了。
老工人陈代尧说:“你看,现在我们只要坐在机器旁开动开动,站在舱口指挥指挥,每班八小时便可装卸上千吨货。过去,我们港口像眼前起吊的这么大的钢锭,全靠肩扛背磨。十几个人扛根钢锭,颤巍巍地抬上抬下,真比蚂蚁搬螳螂还要费劲。”原来,陈代尧是重庆港第三作业区三队先锋班的老工人,是一位技术革新能手。河心上的这朵技术革新鲜花,就是他和他的伙伴们的智慧的结晶。


第2版()
专栏:在技术革命的道路上

矿石山间飞 煤炭水中游
在四川巴山的一个炼铁企业里,你可以看到一幅新奇别致的厂内运输情景。
在从矿区到高炉四里多长的运输联动线上,矿石沿井下轨道运出地面,就通过接连不断的空中索道,翻越数重高山,跨过几道深涧,一直运到高炉旁边。几个煤井,也是利用排出的井下水作动力,通过一条小河似的长长的水槽,把原煤从井下直接送进焦窑。井内井外,山上山下,货不落地,一运到底。这样不但使运输工人们摆脱了肩挑背磨的体力劳动,而且成本大减,产量大增。
这个征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界为生产服务的企业,就是全国著名的炼铁“小洋群”企业——四川达县专区万福钢铁厂。
万福钢铁厂资源分散,全厂五十多个煤井和矿山,大都分布在拔海八百至一千七百米的丛山峻岭,一般距离高炉五、六十里,既无公路,也无汽车,原来厂内运输全靠人背肩挑,效率极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全厂职工在党委领导下大闹技术革命,利用山区特点,搞起了空中索道、铁木轨道、木溜槽、土缆车和各种运输车辆。不到半年时间,就使厂内运输面貌大变。


第2版()
专栏:在技术革命的道路上

*三只痰盂显神通*
一向被称为厂老、人老、设备老的“三老”工厂——上海光华印染厂,去年全厂十四道生产工序全部连接成“一条龙”,一揿电钮,机器便转动起来,一条白布像蛟龙出海,环游全厂,经过各种机器,被印上各种颜色,直奔成色车间。这一革新,使全厂生产工人由三百三十九人减少到二百零九人,生产能力却比过去提高了65%。
操纵这些机器的电气操纵台,谁也不会想到是老工人李金源从三个痰盂搞起来的。厂里的工程师原来设计了一套电气控制设备,要花很多钱。在一次“理想会”上,老工人李金源提出搞“液体变阻器”,用一种导电能力不同的液体来调节车速。在党支部大力支持下,液体变阻器设计好了。试验时,李金源只带了三只痰盂,一根竹竿,三根铜丝,加上一种自配的液体,就使得马达速度随意变化。以后再经过改进、提高,就成为了现在的电气操纵台。


第2版()
专栏:在技术革命的道路上

老装卸工的喜悦
汽笛一声长鸣,一列火车满载煤块驶进北京东郊机制煤厂内。司机一拉汽闸,二十辆煤车车门全都自动打开,成堆的煤从车上哗哗泻下,路基下纵横交错的电溜子和皮带输送机,自动把煤带进生产车间,进入煤球机。十五分钟以后,一颗颗煤球又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出来,装上卡车,然后送到商店去。
站在路基旁边看守输送机的装卸工人王祥,穿着棉衣服,戴着棉帽,笑容满面地对人说:
“你看我穿得够多吧!我打十七岁起当装卸工,整整干了三十五年,冬天穿着棉衣干活,这还是头一遭呢!”
说来话长,解放前这位老装卸工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苦。解放后,他进了新建的机制煤球厂工作,有了党的领导和关怀,生活问题一点不愁了,就是干起活来还是离不开抬、背、扛。在最冷的“三九”天,穿着夹衣干活,还是汗流满面。因为运输效率低,一车煤连卸车带搬运,就得一个多小时,害得煤球机经常停工等料。去年厂里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全厂工人自己动手,修建了高站台、低货位,制造机器,并得到兄弟单位的支援,经过二十多天,基本上实现了厂内运输自动化、半自动化。
使用运输机器的第一天,王祥的大儿子、二儿子也特地从二十多里远的家里赶来瞧这希罕事儿。大家望着一车车的煤自动滑溜下来,自动进入车间,情不自禁地扔下手里的铁锹、大筐和抬杠,举起拳头高呼:“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技术革命万岁!”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在技术革命的道路上

贵州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易伯仲泥工队技工张肇宽、汤金阶和陈仕林用土办法制成了简易卷扬机,代替人工向高空传砖递灰,提高工效四十多倍。这是陈仕林(左)、王振林又在研究进一步改进这种卷扬机。 新华社记者 王正雄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