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友谊大厦矗云端
凌佩
水连水呀山连山,中缅人民兄弟般,
互相访问情意重,友谊大厦矗云端。
看了周总理率友好代表团启程访问缅甸,参加缅甸国庆典礼,交换中缅边界条约批准书的消息,情不由己写了这首短诗。
1960年10月吴努总理曾经率政府代表团参加我国的国庆典礼,签订中缅边界条约,受到我国人民热烈的欢迎。这次访问和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为中缅两国的友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去年10月2日,我曾参加了首都各界人民庆祝中缅边界条约签订的大会,鲜花束束,红旗飘扬,人山人海,口号震天,整个会场洋溢着一片热烈和欢乐的气氛。“中缅人民是胞波!”这是每一个人都亲切地感受到的,也是每一个人心坎中要说的话。时间虽然过去了几个月,这动人的情景,热烈的场面,还历历如在目前。耳边还震响着周恩来总理和吴努总理的响亮而又亲切的声音。
周总理说:“中缅两国是紧密的邻邦,山连山,水连水,有着两千多公里长的共同边界。两国边民历来是十分友好的,自古以来就结成了亲如手足的‘胞波’关系。”又说:“中缅边界条约是中缅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是亚洲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光辉榜样,是亚洲各国之间解决边界问题和其他争端的良好范例。”
吴努总理说:“我相信你们——今天在这里集会的朋友们——会同我们一样,对于这个边界条约的签订感到愉快和高兴。事实证明,我们两国的友谊的基础历来就是巩固和可靠的。因此,昨天我们签订的边界条约就是一座建筑在这个坚固基础上的伟大和壮丽的共同友谊的大厦。”
两国领导人的讲话,代表了两国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意,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全场,一只只的手臂举了起来,高呼口号,每一个人都为中缅友谊大厦的巩固而欢呼!
现在周恩来总理又率领中国友好代表团去访问我们伟大的友好的邻邦缅甸了,中缅友谊的花朵正开得更加灿烂,中缅两国人民将会更加了解,中缅友谊大厦将会更加牢固,矗立云端。让我们遥祝缅甸友邦的盛节,再一次振臂高呼:中缅人民是胞波!


第8版()
专栏:

北京来的孔雀
赵宣扬
仰光动物园最近增添了一对中国珍禽白孔雀。这是来自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动物园送给仰光动物园的友谊礼物。
这次北京动物园送来的白孔雀,雌雄两只全身羽翎都是金白色,显得非常美丽。据说祖国这种白孔雀,是印度孔雀的变种,它是稀少而珍贵的,仰光华侨称它为“白凤”。“熊猫”与“白凤”,同是北京动物园的珍禽异兽的“稀世珍品”。
现在,这两只“白凤凰”已经在仰光动物园公开展览,供游人欣赏,它们独住在一间新的鸟房中,当我去参观时,只见这双洁白文雅的伴侣,傲岸不群,我们用双手起舞来挑逗它们,它们灵巧地凝望着,似有所悟,忽而在红花绿茵间,徘徊起舞,忽而迎着我们比翼展翅开屏,婆娑嘤鸣,更显得美丽而有情。
孔雀在中缅两国民族传统中,一向是美丽幸福和吉祥的象征。祖国云南傣族人民和缅甸掸族人民,每当收获季节来临时,敲起象脚鼓,青年男女们,就穿着美丽的衣服跳起“孔雀舞”,来歌颂丰年。
缅甸友邦人民一向把孔雀视作珍禽,缅甸联邦总统旗,用杏黄色的,中间绣“孔雀开屏”作标志,故宫“缅王御座”称为“孔雀宝座”(现存缅甸总统府中),过去缅甸银币和铜币也铸印孔雀,报纸以《孔雀呼声》为名,独立勋章以“孔雀”作标志……这一切都说明了缅甸人民对孔雀的喜爱。这对来自芳邻的北京白孔雀,受到参观者的喜悦,不是偶然的。
我们回忆起1960年春节,中国民族歌舞团来缅访问演出,最为缅甸戚友所欣赏的云南傣族“孔雀舞”。舞台上一片黎明的曙光,远望山峦翠黛,一群美丽的孔雀,迎向朝阳,振翅开屏,头上缀有明珠似的羽翎,比翼形成一幅秀丽无比的画屏,象征“和平吉祥”,向缅甸戚友们问候,向海外中国儿女恭贺春禧,顿时喝采声与鼓乐声全场爆出了满堂红。象脚鼓和竹笙,忽而激昂,忽而悠扬,似涧上山泉,铮铮作金石声,孔雀在徘徊翱翔,穿着湖水绿的蝉翼纱,裙曳孔雀之羽,衬着音乐的旋律,是那样悠和雅淡,以芭蕾舞的舞姿,云一般的轻盈,梦一般的恬静,塑造孔雀高贵的品质,孔雀临涧饮水,顾影自照,丰神秀丽,动作之美,非雕刻家所能雕塑,非画家所能状其神,这时舞台上的“孔雀”,用音乐象声,用舞蹈象形,叹为观止,我们对孔雀之恋,永不忘情。
诗人林林曾作《缅甸行》诗云:“孔雀是吉祥的象征,我们的孔雀,舞到大金塔边,你们的孔雀,舞到天安门前,孔雀开屏再开屏,互向亲邻祝贺吉祥。”这是生动地概括了中缅人民的友谊象征。
正当我国周恩来总理率领友好代表团来到仰光的前夕,在大金塔下,绿漪湖边,我又一次观赏了来自祖国北京的一双“白凤凰”,睹物怀人,更掀起一缕情思。
(1960年12月7日,寄自仰光)


第8版()
专栏:

从边疆到边疆
邓瑄祚
我从“北大荒”带来几粒瓜籽,种在云南高原的土地上,它生根、发芽、开花,终于结了几个大茭瓜。看见瓜,就想起这瓜籽的来历……
半年多以前,我因公到东北去。我昼夜兼程,飞越乌蒙秦岭,驰过松辽平原,经过近万里行程,从昆明赶到了哈尔滨。
那时,昆明正是山茶怒放,桃李争芳的时节;到哈尔滨一看,却是白雪皑皑地冻冰封的隆冬。
书本上都写着,东北的植物生长期只有五个月。隆冬来到哈尔滨,却经常吃鲜菜。开初,我还以为是特意照顾远方来客。及至多次打听以后,才弄清楚:当地市民也是一样,鲜菜常年不断,保证供应。
“嘿!”我赞不绝口地对黑龙江省财贸部门的一位同志说:“你们的供应工作做得好啊!”
他谦虚地笑笑:“还差劲,但不像两年前南菜北调那么吃力了。那时,夏天刚过,商业部门就得撒下人马,奔赴全国,采购调运,千里迢迢地把菜弄来。运距长,价格高,霉烂大,还常脱销,实在够呛。”
“现在呢?”
“变双手向外要为自己动手搞。挖地窖,盖暖棚,建温室……走,我领你看看去”。
我们来到市郊的香坊公社。四野一望,尽是白茫茫的,哪有蔬菜的影子呢?公社有位老大爷来当向导。他引着我们,边走边谈,信步走下斜坡,进了一个大地窖,里面贮满去秋收的大白菜、土豆、萝卜,不干不烂,还挺新鲜,两辆大汽车直驶进窖来,正忙着装菜哩!出了菜窖,又上暖棚。那是一间间阴暗潮湿,密不通风的土屋,在这里用人工培养蘑菇。再来到一排排通风透亮的玻璃屋前,这就是温室。刚进门,大衣就穿不住了,再一瞧,嗨,可稀奇啦,你看:地下生的,壁上长的,空中挂的,任何一块能利用的地方,都种着又鲜又嫩的蔬菜,红辣椒、白豆荚、紫茄子、黄金瓜……衬托着青枝绿叶,实在好看。一刹那间,我产生了许多幻觉:在封冻的松花江畔,似乎听到了滇池的声浪;忘了这是窗外漫天风雪、零下十七度严寒的哈尔滨,却仿佛回到了四季长青的春城昆明……。向导大爷还介绍了菜窖、暖棚、温室面积和蔬菜的生产、贮藏量,这些以万、十万、百万为单位的数字,说明了:这个北方大城从1959年起,蔬菜就自给有余,甚至打破历史常规,做到“北菜南运”了。
老大爷乐了,笑呵呵地又说:“有三面红旗,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瞧,山东大葱、湖南辣椒,还有你们云南的木耳,也都到这儿来安家落户,传种接代啦!”这番话说得意味深长,我内心一阵激动,也想把这里最宝贝的东西,带回云南去。老大爷顺手给了我几粒东北特产的茭瓜籽。当时我这样想:这瓜到云南不一定行,也不硬要它行;但哈尔滨人自己动手排除困难和敢于取得胜利的精神,是处处可行的。
如今瓜熟了。我得赶快把这喜讯,从昆明寄到哈尔滨去……


第8版()
专栏:

看缅甸蒲甘壁画
赵朴初名都宝藏我曾参,今日来观意倍醰。画壁妙堪三月面,艺林好作十年探。庄严阿那光明殿?,方正波离净戒坛?。千里深情珍片羽,参天万塔梦蒲甘。
? 十一世纪阿那律陀五所造塔寺,最为壮丽。
? 戒坛寺建于十二世纪,以佛弟子中持戒第一之优波离命名。建筑略仿中国形式,内多壁画。


第8版()
专栏:


李瑛晚上。灯下。我读着黑非洲的诗,喝着热茶,忽然好像看到:摩洛哥,阿兹鲁谷地,一片茶花。茶花,透出沁人的香味,弥漫了非洲,每间茅屋,传到我家。我说:青铜铸造的非洲呵,你会理解:中国的小小的茶籽,给你带去了多少深情的话!那一粒粒肥硕的茶籽,不久前,还生长在我国南方,有一千条水,作它的乳汁;有一千条山,作它的床榻;还有六亿双眼睛,六亿双手臂,保卫它,不受践踏。而在另一片大陆上,在非洲,在摩洛哥,家家都有把花瓶似的铜壶,但——却没有茶。就像河床,没有水;就像花盆,没有花。没有茶,好客的主人,将怎样款待朋友?没有茶,对战斗归来的士兵,将说些什么?于是古老的土地,向朋友呼唤;中国的茶籽,便带着一片翠绿的梦,万里迢迢到非洲,在苍莽的大陆上,舒青、发芽。中国的大地呀,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摩洛哥人民心上,粒粒茶籽,却像千钧重的砝码。为什么?为什么?是六亿人民的友谊,在这里化作了:流水一样绿的叶子,奶汁一样白的花。棵棵茶苗是稚弱的,却经住了风吹雨打,个个生命是幼小的,却惊动了万顷流沙。为什么?为什么?是辛勤的摩洛哥人,用淳厚的汗,把小小的茶籽浇洒;中国的茶籽,便知道该怎样,表示回答。——你闪着晶莹的,宝石的光的非洲呵!——你渗透着殷红鲜血的,红土壤的非洲呵!——你流着眼泪挺身而起的,微笑的非洲呵!我们亚细亚的土地,我的也曾经饱受深重灾难的国家,多么爱你,和世界所有战斗的人民,世界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民;于是,我们,给古巴送去大米,给摩洛哥送去茶……当你们——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斗的人民,在战斗中,饿了,渴了,请吃饭吧!请喝茶吧!晚上。灯下。我读着黑非洲的诗,喝着热茶,我看见:阿兹鲁谷地的茶花,我甚至还听见它吸水的声音;我甚至还闻见它香漫朝霞……而同时,我也想起:刚果河畔的战斗,奥雷斯山谷的篝火,赤道线上怯尼亚的杉林,尼亚萨兰大街上的火把……我深深地问候你们——所有全世界为民族独立、自由、民主而战斗的人民,且要我以我们民族传统的习惯,献给你一杯热茶!而今晚,摩洛哥,我像尝到了你的铜壶里的,白糖和鲜薄荷叶的茶水的香味……


第8版()
专栏:

渔民乐
天连水来水连天,
汪洋大海撑白帆,
煦煦暖日迎波浪,
银涛碧波荡渔船。
渔翁撒下金丝网,
姑娘拉紧丝罗缆,
人心伴着鱼儿跳,
渔民歌庆跃进年。〔选自《红旗歌谣》〕
葛文山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