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配套成龙充分发挥灌溉效益
江西新疆整修水利工程
改革工具提高工效劳逸结合
据新华社讯 江西各地大小水利配套工程已经动工。
江西各地根据现有人力、物力等条件,对春耕前水利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要求首先要以80%劳动力加强农业战线,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抽调一部分劳动力进行水利配套工程,各项工程要分清主次,凡能够早发挥效益的尽先开工,尚不能收益的工程,暂缓开工。各地还根据节约人力、物力的原则,发动群众修改施工计划。清江县发动干部、技术员和群众对全县最大的渡槽设计作了修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原计划钢筋混凝土设计改为木石结构,不仅节约了器材,还使工程能够在用同样多的人力的情况下提前建成。
工具改革运动在各水利工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上饶专区很多工地已基本上实现了松土、运土、压土、碎土、平土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这个专区的东乡县推广牛车拉土,成倍提高了工效。丰城县试制成功一种一天能挖土六十立方米的木制挖土机,并在各田间工程的短距离中,推广了自动卸土吊橺,工效比人力运送提高二、三倍。
各地在安排开挖渠道等田间工程时,尽量做到渠道流向那个小队就由那个小队负责开挖,保证民工不出队、不出食堂,使全省大部分参加水利建设的民工不脱离本伙食单位,更加便于做到有劳有逸;对于参加协作的劳力,各地严格执行了“自愿两利,等价交换”的政策,小队与小队之间组织劳力协作,都由受协作单位以工换工,或评工记分,按劳付酬。
据新华社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以现有的水利工程配套整修为主,积极开展冬修水利活动。
各地在施工中,特别注意针对生产需要、受益先后、工程难易、投资准备等情况,对各项工程作合理安排。喀什专区巴楚县将冬修水利工作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封冻前以灌区内各级渠道的成龙配套和解决开荒用水为主,然后修建斗渠和农田渠;解冻后,开挖农田渠和毛渠,并以蓄水为主,修建水库。玛纳斯县包家店公社采取先修渠道,后修水库的步骤,冬修渠道,春修水库,先修上游渠道,后修下游渠道,保证了工程迅速进行。
各地还抓紧了旧灌区的改建工作。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公社,去年在三秋工作基本结束后,即将旧灌区改建任务层层落实到小队。各小队开展了高工效、高质量竞赛。早在去年12月初,这个自治州就已改建旧灌区和平整土地十九万多亩。
各地在冬修水利中,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进度。伊宁县根据各公社、生产队受益多少,分配了冬修任务和出工人数。各公社都根据本社具体情况安排了劳力,制定了劳动定额,确定了劳动报酬。


第2版()
专栏:

河北新乐县城关公社赤支生产队抓紧田间水利工程配套。图为第一生产小队社员正在本队的小麦丰产方里建渠修畦。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1960年宁夏羊只丰收
宁夏1960年羊只净增率比1959年增长27%,羔羊成活率达到90%左右,各地还出现不少一羊产双羔、三羔和一羊一年产双茬羔的可喜现象。
目前,宁夏各公社正在进行以保膘、保胎、接羔为中心的保护羊只过冬工作。
上海订出蔬菜生产计划
上海市最近订出了今年的蔬菜生产计划,确定进一步贯彻执行郊区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争取把蔬菜生产与供应工作迅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计划要求保证蔬菜的种植面积,并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既要搞好大宗的大品种蔬菜的生产,又要扩大各种小品种的生产。在加强郊区蔬菜生产的同时,要求市区有条件的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也利用荒地、空地多种蔬菜。
修船补网迎接鱼汛
河北黄骅县岐口公社,加紧修配和制造渔网船具迎接鱼汛。
全公社动员了四千四百多名能工巧匠,投入补网修船的活动,公社修配厂还抽出木工十九名,烘炉五盘,到修配力量不足的生产队帮助冬修。
翁牛特旗利用草场养猪
内蒙古翁牛特旗牧区各公社利用丰美草场大量发展养猪业。据四个公社1960年底统计,存栏猪的总头数比1959年增加50.6%,有三个管理区、九个生产队已达到一人一猪。
牧区采用半牧半饲的办法养猪,可以节约大量饲料。
帮助后进队加快冬耕
广西玉林北市公社钦善大队十五个小队中,有三个小队冬耕进度较慢,党支部及时派干部深入这三个小队,找原因、想办法加快冬耕进度。支部书记文丕环到山肚小队,发现这个队评工记分不够合理,于是和小队干部、社员商量,确定了合理记分办法,全队犁田效率很快提高了50%。
固定领导分线指挥
山西大同市东方红公社北石山管理区冬季生产搞得很好。现在已积肥七万二千担,占全年计划的64%;犁、耧、车等大型农具基本齐备。取得这样出色的成绩,主要是由于采取了固定领导分线指挥、定劳力分线作战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长的结果。
人人动手栽培菜籽
陕西西乡县堰口公社梭罗管理区,开展了一个人人动手栽培菜籽的运动。仅官兵生产队在三天中,就栽培菜籽一万一千多窝,保证了今年扩种蔬菜有充足的种籽。


第2版()
专栏:

云南双柏县爱尼山公社独田管理区
掌握山区天时地利 合理种植保证增产
本报讯 云南双柏县爱尼山公社独田管理区针对自然特点,因地制宜进行生产,使1960年在干旱的威胁下,粮食获得增产。
这个管理区处于群山之中,由于山势和日照的不同,有的村落气候属温带,有的地区又很寒冷。全管理区二百三十八户社员,分住在四十六个村落。许多田地狭小到一亩田地有二、三十块。
安排好农作物的品种,是确保山区增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管理区根据水利、气候、劳动力等方面的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水旱作物、温带作物或耐寒耐热作物,真正做到了用品种的多样化来适应客观条件的多样化。1960年初春,他们分析了全管理区的水利条件,估计在天旱的情况,把腊水田、小坝塘、小箐水的水量加在一起,只能灌溉一千亩左右,如果要按1959年一样栽一千一百三十六亩水稻,就有一部分田要等雨栽秧,这就必然影响产量。干部到西者细生产队和社员商量,老农段发荣谈:二十多年前遭过一次大旱,大部分水稻田荒了。1959年也是大旱,由于人民公社的巨大力量,栽了七十亩水稻,但是其中有十多亩因为等雨水栽迟了,亩产才一百斤上下;而用板田改种的六亩包谷,亩产也收到了一百多斤。根据这个经验,这个队确定栽水稻四十二亩,其余二十八亩干板田改种包谷。管理区干部认为他们的经验很好,就向其他各队作了介绍,经过共同安排的结果,全管理区共种水稻八百八十七亩,把二百四十九亩没有水利保证的干板田改种了包谷。除了根据水利条件,安排好水旱作物外,他们还根据山区不同的地势、气候安排不同的品种。比如位于高山的山新生产队气候寒冷,他们就把矮山的地种植包谷,在高山地、背阴地种洋芋、荞、杂豆;位于山中间的西者细等七个生产队气候温和一些,主要种包谷、水稻,兼种一些荞、黄豆、饭豆等;位于山脚的萨拉冲等七个生产队气候较热,以种植水稻、包谷为主,并种一些甘蔗、棉花、高粱、芝麻、绿豆等。
在山区安排多样品种,除了适应山区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外,对解决山区土地多而分散,劳动力少而负担重的矛盾,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山新生产队有二十三户,一百三十二人,劳动力四十六个,而耕地面积有五百二十八亩,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土地十亩以上。他们安排种包谷四百亩、洋芋六十六亩、荞三十二亩、黄豆三十亩,洋芋收了就种萝卜。从季节上看,立春种洋芋,谷雨、立夏种包谷,小满种荞、黄豆,大暑收洋芋种萝卜,秋分收荞、黄豆,霜降立冬收包谷,这样循序而进,就可以错开活计,做到“月月有种,月月有收,既省劳力,又抓节令”。
这个管理区在因地制宜采取增产措施中,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他们注意了山区蓄水与防洪工作;全面考虑了不同品种与节令、密植的关系;也注意了台地与坡地的不同;为了适应山区积肥、运肥的特点,他们采取了牛羊上山就地积肥的办法。这些都是保证山区增产的有效措施。(附图片)
福建闽北山区西芹公社的社员们,正从深山外运粮食,支援祖国建设。
新华社记者 林梦星摄


第2版()
专栏:

河北初步建成农机具修配网
宁武城关公社每个劳力有四件应手农具
本报讯 河北省初步形成农业机具修配网。1960年底,全省已做到县县有修配厂,社社有修理厂,管理区有修理站,生产队有亦工亦农的修理组。66%的县作到了大修不出县,中小修不出社,配件的70%—80%可以自给。
河北省在建设修配网的工作中,贯彻执行了自力更生,土洋并举的方针,所有修配厂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如藁城县拖拉机修配厂,1959年还是一个只有十七名工人的混合生产组,为了适应越来越大的修配任务,职工们自造设备,武装自己。他们制造出木制高压油泵试验台、汽门研磨机、磨缸机、土铣床等主要设备五十多种,从根本上解决了修配无工具、生产无设备的困难。仅去年第二季度,就大、中修拖拉机三十一台,使全县一百一十台拖拉机出勤率平均达到95%。
修配网的建立与健全,大大地缩短了农机具的修理时间,减少了县级厂的修理量,改变了以往小修、易修的机具,都要送县修理,往返旅行的现象。由于充实基层修配力量,现在,许多县的县级修配厂不但作到了随来随修,而且提高了修理质量。有些农业机械的中、小修,由于公社和管理区可以自己解决,因而也提高了使用率。
在布点建网的同时,各级党委还大抓技术力量的培训工作。
本报太原9日电 山西宁武县城关公社工业部门,大抓以镰、锄、锹、?为主的小农具制造和修配工作。
城关公社工业部门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摸清生产队需要农具的底,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因此保证了春种、夏锄、秋收、秋垡四大农事季节的农具供应赶在季节前面。夏季锄田农具在春耕还未结束时,公社机械厂的铸造车间、烘炉车间就集中力量生产,到6月初山药、大豆、莜麦地还未搭锄,便将夏锄所需要的七千二百件锄钩、锄板运到各生产队。社办工业不仅能按时按量生产各个农事季节的农具,而且千方百计适应生产的要求,增加新的产品。
社办工业还积极帮助管理区建立修配站,具体办法是:下放了十一个技术工人,并以他们为核心,把散布在各村还未组织起来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发展起一支修配队伍;社办工业支援各修配组修配工具,如锯、刨等一百二十五件。这样,不仅每个管理区都有自己的修配力量,而且所有的七十个山村平均每村有一个修配员,形成一个农具修配网。
1960年全社共生产锄、镰、锹、犁、小车等农具一万三千四百多件,修理农具一万三千二百件,使全社农具做到自给有余。除支援外地外,全社整、半、辅助劳力,每人平均有锄、镰、锹、?四件应手农具。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修配农具迎春耕
调查需要 组织生产
湖南零陵县普利桥公社党委发现各生产队的小农具缺得很多,党委分析了小农具缺乏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加强农业战线以后,参加田间劳动的人增多了,他们都需要添置农具;第二,公社耕种面积扩大,农具需要量也增大了;第三,连续两年的干旱,农具磨损率较大,需要修补和添置。据调查,全公社需要修理的小农具有三万多件,需要添置的有三万三千六百多件。
公社党委要求社营和队营的农具厂(站)赶修赶造农具,保证在春耕生产前备足利器。
为了解决原材料不足的困难,公社供销部设立收购点和货郎担收集废料,同时采用以旧换新和利用代用品等办法来解决原料问题。公社还提倡社员个人自修自造自己用的小农具,有些生产队还组织竹、木、铁匠归队,集中生产农具,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到去年12月中旬,全公社已新添置各种农具一万八千多件,占应添置农具的50%以上,已修好各种农具二万二千多件,占需要修理的68%。
屈新禄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边修制 边革新
我们公社党委最近检查了各个生产队的农具准备情况,及时提出了“边修制、边革新”的口号,要求各生产队把修制农具和革新农具结合起来。例如修制水车的时候,有的社员在风车上安装了滚珠轴承,消灭了人力踏车抽水的现象。有的生产队还把破旧不能用的大船改制成小船。
现在全公社正在大力修配改制农具,保证春耕生产有充足的应手工具。
江苏泰州县兴泰公社 王长余 苑泽东 王志勤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钻研修造技术
我们公社已经从社办工业中抽调了百分之三十九的劳力参加农业第一线劳动,留厂职工如何保证在人力减少的情况下,做好支援农业生产的工作呢?各厂职工在讨论中提出,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前生产,大闹技术革新来提高工效,做到一个人顶两个人用。
现在,各厂职工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很高,公社农业机具厂的职工,已经学会了翻砂、浇铸的技术,他们运用这些技术已为各生产队制造了一批犁头、犁壁。这些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受到社员的普遍欢迎。
为了方便社员和及时修配农具,各个厂还组织了八个农具修配组,到各生产队、生产小队巡回修理农具。
浙江丽水县梅原公社通讯组(附图片)
孙洪绪 作


第2版()
专栏:

摸大自然的“脾气”
——谈谈领导山区农业生产的经验
中共河南林县县委第一书记 杨贵
领导农业生产,就像打仗一样,需要摸透对方的脾气。搞农业生产是和大自然作战。摸脾气,就是要摸大自然的规律。山区的农业生产规律是极其复杂的,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山上山下,差别很大”,“山高一丈,大不一样”。林县是山区,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地方。这里历来灾害较多,威胁农业生产的有八大灾害,即:旱灾、虫灾、风灾、霜灾、雹灾、病灾、涝灾和山害等。这八害尤以旱灾为最严重,差不多每年都是春旱秋涝,涝后又旱,往往给大秋作物和小麦播种带来很多困难,有时甚至种不上庄稼。因而农民有三怕:一怕三月小麦拔节旱;二怕六月谷子捏脖旱;三怕秋后小麦播种旱。旱灾对人的威胁的确很大,但是只要摸准了十年九旱的“脾气”,预先有计划、有准备地和干旱作斗争,干旱的威胁就可以大大减轻。1959年冬和1960年春,林县又遇到二百多天的干旱。由于早有准备,全县动员了70%的劳畜力和大量机器,战斗了二百余天,终于保证了小麦的收成。
其次是虫灾,这是仅次于旱灾的一种灾害。如棉花上的油旱,玉米上的钻心虫,谷子上的子蝗,小麦上的红蜘蛛等等,年年都有。
其三是风灾。山区气候多变,风势激剧,狂风一起,便是飞砂走石,庄稼、房屋都被吹坏。
其四是霜冻。林县无霜期一般约一百五十九天,最短的地方只有一百零几天。无霜期短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特别是晚霜,更易造成大的危害。
其五是雹灾。仅1944年到1957年十三年之中,林县因冰雹而成局部灾害的就达十一次之多。遭雹灾的地方,农作物和山蚕、山果、树木、牛羊、房屋也都会受害。
其六是病害。由于气候冷热不调,庄稼就多灾多难,百病缠身。常见的有小麦黄疸病,玉米叶锈病,棉花立枯病,红薯黑斑病,谷子白发病,白菜软腐病等等。
其七是涝灾。林县山高沟深,地势倾斜,一有大雨,便发洪水,常常造成严重灾害,岗地凹地皆不收。
其八是山害。这是山区的一种特殊灾害,每年一到庄稼成熟季节,獾猫、狐狸、松鼠、猴子、刺猬等等动物就来与人争粮了。
以上这些灾害,严重地影响着农业增产,造成有名的“穷林县”,直到1956年还是个缺粮县。
为了改变林县的穷困面貌,多年来,在山区工作的同志,一直在从多方面摸索农业生产的“脾气”,摸它的规律。
从历史记载中去摸。《县志》和各种社会调查、新旧材料,对我们都有用处。大办农业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说是大办农业科学。科学是虚伪不得的。因此,不仅查历史记载,而且要亲手作记载。什么时候刮狂风,什么时候下细雨,都要把它记录下来,从中研究规律。如雹灾记录,我们在十一年中,摸到了雹灾的三条路线:一是大头寺岭至赵村;二是金登山至乌云山;三是柏尖沟至河口。有雹灾就免不了这三条路线。诸如小麦档案、水文标志,也都有助于掌握农业生产的规律。
从群众中去摸。群众是土地的主人,他们土生土长,年年月月跟土地打交道。哪一片山坡,哪一道河流,哪一块土地是啥“脾气”,他们都摸得很熟,这一点比我们任何“外来人”都强得多。1960年春天抗旱点种时,武家水干部在山上找到很多山泉,就是因为他们深入群众,摸着了山泉的规律。如群众告诉他们说:“三山碰头,必有汇流”“深沟拐湾,必有山泉”“坡边有块大石头,下边定有活水头”等等。群众还教会他们用谛听的办法来测量地下水源,因此很快解决了担水点种的困难。
从农谚中去摸。很多农谚,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例如:“不搭白露节,光怕大雨泼”“夏至不起蒜,必定散了瓣”“小雪不收菜,光怕大雪盖”“伏天划破皮,强似秋天犁十犁”……。每句农谚都说明一个规律。“不搭白露节,光怕大雨泼”就说明了阴历7月份雨多,麦子种的早了,会被大雨泼着出不来苗。还有“小雪不收菜,光怕大雪盖”。1960年我们就吃了这个亏。11月22号就小雪了,但天还暖和,有些同志就主张不拔白菜,说是还要长的,结果大雪果然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一下把白菜、蔓菁、红萝卜都覆盖了。这是教训,也是经验,以后就懂得这一规律了。
从试验中去摸。有一个小农场固然是好的,可是哪有那么多的农场呢?干部就同群众一道广泛搞试验地,这是最切合实际的试验场。如四方垴过去不能种小麦,秋庄稼也是只能种一季,后来就领导群众试种,冬天施上蒙肥暖麦苗,不让严寒冻死,麦子果然上山了,每亩地收到二百七十多斤,比有些平地收的还多。后来他们根据这个经验,收小麦以后又试种了大麦,也成功了。在拔海两、三千米高的山顶上,从此也能复播了。我们就这样从试验中去寻找规律,征服自然。
以上所说,仅是我们对农业生产“脾气”的初步摸索。认识只是手段,改造才是我们的目的。几年来,林县农业生产获得连续增产,主要是由于我们遵循“早、真、狠、思、俭”五个字,做了一些驯服自然的工作。
“早”,根据山区复杂的情况,在指导农业生产上,我们树立了一个“从早”的观点。这主要是指早考虑,早准备,有备无患。根据林县“春雨贵如油”的特点,1960年在麦子还未成熟的时候,提早收拾好犁、耧、耙仗和种子,整顿好劳动组织,准备等到天一下雨,就来个抢种。果然,当麦子刚收完,就落了半场雨,全党全民就有组织地投入突击抢种。不等进入雨季,全县秋苗即普锄一至两遍,所以尽管6、7月份多雨,也没有荒田。玉米年年要发生钻心虫,以往是有虫才治,花了钱,误了工,还落个减产。1960年提早防治,不仅人力、物力消耗少,更主要的是保证了没出虫害,获得丰产。这叫一步主动,步步主动。
“真”,有了从早的指导思想,还必须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认真的态度体现着发愤图强、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一种革命精神,如旱田变水田,不认真地打井、挖池、修渠、筑水库,是永远变不成的。1960年我县三秋工作做得既快又好,就是由于认真地订了计划,认真地解决了具体问题,很多生产队都在农事空隙就把粪送到地头,闲时做了忙时的活。“认真”与官僚主义是对立的,与一般化的领导方法也是对立的。比如干部进食堂,只动嘴,不动手,那还是不认真的。1960年全县作了一条规定:上至县委委员,下至生产小队长,每人每月到食堂亲自劳动三天,担水、烧水、切菜、擀面、洗锅碗,什么都要认真地实实在在地干。很多队干部原先不重视食堂工作,当他亲自劳动后,觉得搞好一个食堂是不容易的事情,从此格外对食堂关心了。
“狠”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革命坚定性。与农业打交道,面对着两种恶势力:一是自然灾害势力;二是人的落后保守势力。这两种势力,如同两个大敌。大敌当前,没有一个狠心,没有一股狠劲,是不会把它战胜的。如林县种麦时间素来偏迟,小麦产量很低,1958年我们提出适时偏早下种,很多有保守思想的老农不赞成。但是我们并没有在这种习惯势力面前退却,仍坚持发动先进农民,适时偏早的下了种。在同等耕作条件下,终于获得了高产。我们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对问题识得透,拿得准,就必须狠抓到底。
“思”就是考虑问题。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遵循了两个基本点,那就是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的觉悟程度、要求和意见。按照这两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决定行止,就可以无往而不利。比如养猪,中央早已指示应当“公私并举”,而我们有些同志不用说私养,就是小队养猪,他也是顾虑重重,不肯认真贯彻执行“公私并举”的政策,结果生猪发展缓慢。认真贯彻执行“公私并举”的政策以后,养猪事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俭”,就是勤俭节约。不但要算总账、算大账,也要算小账。就一个公社、一个大队、一个生产小队来说,每年生产多少粮食,多少棉花,心里不能没有一个底子。林县山多地少,每人才合一亩多一点地,土地就是群众的“宝”,考虑问题就得从节省土地出发。1960年提出大发展养猪事业,接着而来的是猪圈问题,县委在合涧公社搞试点,第一个把猪圈修在一个小山上。这样不仅就草就水,便利放牧,出粪起土离地近,更主要的是节约了土地。不然,全县的猪圈就将占去七千二百四十一亩土地。再加上苗圃上山和修路节约,共节约了一万八千五百六十一亩土地,每年可以增产九百二十八万斤粮食。这对地少人多的林县,确是一大笔收入。
我们确信: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思想指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大自然这匹猛兽,终将会听从人们的驾驭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