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决依靠群众 加强基层领导 不断革新技术
鞍钢钢铁钢材生产提前报捷
石钢提前完成钢铁产量计划质量超过国家指标
新华社鞍山31日电 新年前夕,鞍山钢铁公司连传捷报。全公司1960年的钢锭、钢材、生铁生产计划,已在最近几天内,先后分别提前完成。1960年,公司还增加了许多种钢材新品种。
鞍钢职工1960年的生产新成就,是在不断革新技术和战胜暴雨、洪水自然灾害的条件下取得的。鞍钢职工在1960年年初就广泛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各单位职工在过去的一年中,围绕着各种生产关键,提出和实现了大批革新建议。不少单位的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8月初,鞍山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灾害,鞍钢部分矿山、高炉、平炉一度被迫停产。但鞍钢职工在全国各地和辽宁省人民的支援下,以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洪水带来的种种困难,使生产迅速恢复正常。各单位职工为了夺回洪水给生产造成的损失,热烈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10月份,鞍钢第一炼钢厂职工又创造了新的竞赛形式,更进一步推动了鞍钢的群众性的竞赛运动。
鞍钢各级领导在1960年的生产组织工作中,加强了基层工作。公司的各厂矿、车间,这一年来,层层下放了一千五百多名干部到矿山、高炉和平炉等重要岗位,加强基层的领导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还深入生产第一线,通过总结工作,帮助基层干部学会做好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各高炉和平炉都改变了过去的以日夜班或车间为单位建立党支部的作法,而以炉子为单位成立了党支部,使每座炉子都有领导核心。这些都为鞍钢夺取今年继续跃进的果实,提供了保证。
新华社31日讯 石景山钢铁公司1960年生产继续跃进。这个公司的钢、铁产量已分别提前十三天和二十一天完成了国家计划。产品的质量也都分别超过了国家计划指标。
1960年以来,这个公司的领导上把完成计划建立在科学分析生产情况,主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经常发动职工群众认真讨论生产计划,并具体分析完成计划的有利条件和薄弱环节,针对完成计划的关键问题,发动职工群众采取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当职工群众在分析中发现重大问题时,公司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就深入生产现场,和工人一起研究解决。如在5、6月间,试验厂转炉炼钢车间为了解决开炉率不高的问题,党委书记、厂长和技术人员分别到炼钢、浇铸、化铁炉、修炉等工段参加生产。他们在生产中一面进行观察,一面同老工人们探讨,结果很快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发动群众围攻这些关键以后,炼钢工人改进了技术操作,制订了控制铁水装入量的制度,使炉衬寿命从四十炉提高到五十炉以上;辅助工段的工人进行技术革新,使清理炉坑积渣的时间较前缩短了一半。这样就使转炉的开炉率由原来每天开三点四座提高到四点四座,钢的日产水平迅速增长了17%。
现在,这个公司的炼铁、炼钢、烧结等主要生产部门的职工,每当生产中发生问题的时候,就主动进行分析,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总结出改进的办法。如1960年7月份,有一个炼钢小组发生质量事故,报废了一炉钢。这个小组的工人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开会分析原因,发现质量不合格是由于出钢前渣子没有造好。从此以后,他们在每次出钢前都仔细观察造渣情况,因此,7月至今这个小组没有再出一炉废钢,钢锭质量全都达到优等。
对生产不断进行分析活动的结果,全公司的职工从上到下,从生产部门到辅助部门,人人胸中有数,使生产中的问题都能迅速及时地得到解决。各级领导干部也因此逐渐养成了深入调查研究和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


第2版()
专栏:

迎新年礼花纷飞
多产“银粒”献亲人
吉林肥料厂职工年末增产化肥
新年临近,吉林肥料厂工人在车间里贴出大幅标语:“增产优质肥料向农民兄弟拜年!”
数九寒天,这正是氮肥生产的“黄金季节”。严寒的气温,有利于氮肥生产的化学反应。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吉林肥料厂工人们热烈展开竞赛。竞赛中,老工人王道修跟同伴们创造了不停车检修方法,连续检修好许多设备。在他的带动下,全厂出现了许多不停车检修能手,增产了很多肥料,并为1961年生产作了准备。
到12月21日,1960年全年的硝铵生产计划就提前完成了。造粒塔下,传出工人的歌声:
猛打胜利鼓,紧敲胜利锣,庆银粒(指硝铵)丰收,祝粮食满垛。


第2版()
专栏:

杨德生小组1500炉无废钢
12月23日,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天津市第二钢厂杨德生小组炼出了他们小组1960年计划中的最后一炉钢。从1960年元旦到这天早晨,他们整整炼了一千五百炉好钢,没有出过一炉废品。
22日夜十一时半,杨德生小组的工人们刚一上班,就发现原来两个化铁炉化铁供应两个转炉炼钢的情况有了变化,六号转炉需要重新砌炉,只剩下杨德生小组的七号转炉了。怎么办?杨德生立刻召开了炉前小组会,问大家说:“现在两个化铁炉供我们一个转炉,我们能够让铁水等转炉吗?”全组工人同声回答:“不!我们要叫转炉等铁水!”于是一场快装快炼的夜战开始了。杨德生不断地把蓝色镜片拿到眼前,注视着从转炉里喷射出来的白蓝色火焰,沉着地指挥着工人们操作。全组工人个个行动迅速、准确。不多会儿,杨德生扭过头来向操作室里的二助手乔金钟说:“一切都很顺利,准备摇炉出钢!”庞大的转炉立刻在轰隆隆的响声中倾转过来,顿时钢花四射,照亮了高大的转炉车间。一炉好钢又炼成了。
从这天夜里十一点半到第二天早晨六点半,他们炼出了十一炉共一百二十吨好钢,夺得了提前八天完成全年计划的胜利。


第2版()
专栏:

放顶也能多出煤
下班的工人都升坑了。马喜文却还在工作面,一会儿跑去量量康拜因、溜子、密集柱之间的距离,一会儿又蹲下来用笔在纸上画个记号。他正在琢磨着给新年的献礼:放顶不减产。
马喜文是太原西山煤矿小南坑有名的放顶能手,不管顶板性能怎样,都能应付自如。可是,要放顶不减产,这还是个新问题。此刻,他量量,算算,画画,就为的是解决各种有关的疑难问题。过了不多会儿,他伸展一下腰,满意地得出了肯定的结论。
第二天,马喜文同伙伴们细致地分了工,下坑后就有秩序地开始了新的战斗。
下班的时间到了。这一天,他们放完八十五米顶,还出煤一百七十吨,超过了班产一百吨的计划。工人们都向马喜文祝贺,祝贺煤矿“放顶必减产”的“常规”,在1960年岁末被他们打破了。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年终赛超产
重庆钢铁公司第二平炉厂职工,在12月18日提前完成1960年度的产钢计划以后,又开展了超产竞赛。
12月29日下午,重钢“三星高照”炉——三号平炉的冶炼班副班长谢炳云刚上班,三号炉小组竞赛员便来告诉他:刚才在大班会上,又代表三号炉向老竞赛对手四号炉挑战:拿优良的成绩迎接1961年。
刚开始进料,就遇到一个问题:和四号炉碰了头,装料设备周转不开,怎么办?助手们纷纷议论起来。“让他们先装。”谢炳云说。“对,见方便就应该让。”意见很快统一了。四号炉首先装完料。三号炉装料时间稍为延长了一点。
夜里23点56分,最后一个钢样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又是一炉优质钢!可是,正要打钟出钢的时候,忽然有人喊道:“四号炉也要出钢,又碰头了!”这时,谢炳云心里真有些着急:这是一炉优质钢呀!出迟了质量会受到影响。“没关系,谢班长,我们四号炉坚决让你们先出!”四号炉冶炼班长刘志在对面大声地喊道。
三号炉出钢的钟声响了。炉后顿时钢水奔腾,红光照耀着高大的车间。全炉冶炼时间十二点零七分,创造了本届炉子炼优质快速钢的新纪录。(附图片)
抚顺西露天矿职工大搞技术革命,挖掘生产潜力,提前超额完成了1960年原煤生产计划。这是工人正在往十大技术革命措施之一的土储煤仓中翻储原煤 新华社记者 贾承滨、张玉同摄


第2版()
专栏:

“毛泽东号”安全行车十四年
风高天寒夜又创多装低耗新纪录
在1960年岁末的一个深夜里,西北风呼啸着,气温下降到零下12度。连续十四年月月多装、快跑、安全、低耗、全面完成运输计划的“毛泽东号”机车的乘务人员,就在这个夜晚,冒着严寒,创造了安全行车第十四年——1960年多装低耗的最高纪录。
30日零点十分,“毛泽东号”机车由丰台车站出发。列车开动不久,就遇上一个土坡。司炉祁志忠挥动着铁锹,熟练地往炉门里送煤。压力表上的箭头迅速升到了顶点。副司机高元岭对司机长蔡连兴说:“锅炉气足、水足,可以加速。”“好!”蔡连兴立刻敏捷地推动气阀,车头上喷出一股白烟,列车加速到每小时六十五公里,一鼓作气爬过了土坡。
列车刚刚闯过土坡,突然刮起顶头大风。气表下降了,列车的速度缓慢下来。蔡连兴鼓励乘务人员说:“加油!战胜大风。”话音刚落,司机、副司机和司炉就迅速地脱去棉袄,轮换着快速加煤。火苗立刻又窜出炉门,列车又飞快地奔驰起来。
深夜一点五十分,这台机车的乘务人员克服了许多困难,驾驶着机车徐徐地驶入天津东边的北仓车站。司机长蔡连兴看看手表,兴奋地告诉乘务员说:“安全正点到达,节约煤两吨多,比上一班创造的最高纪录,还多节约了二百公斤煤,多拉了三百多吨货。”


第2版()
专栏:上海通讯

红旗高擎又一年
本报驻上海记者
新年前夕,上海工业战线呈现出一片欢腾景象,实现持续跃进的捷报四处传来。百万职工高举总路线的红旗,阔步走过六十年代的第一年,又一次摘下了全面跃进的胜利果实。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上海工人阶级满怀信心,准备运用三年连续跃进的丰富经验,在新的一年夺取新的胜利。
“六一优质钢”
12月25日夜晚,全国小型平炉红旗——上海第一钢铁厂平炉车间热闹非凡:人们到处祝贺道喜;大爆竹拖着红色的尾巴升入空中,小爆竹“噼哩啪啦”火花四射。这是胜利的火花。就在这一天,他们完成了1960年全年的炼钢计划,提前跨进了1961年。现在,工人们怀着胜利者的心情,正在冶炼超计划的第一炉钢。他们给这一炉钢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六一优质钢”。
一号平炉炉长顾建兴和他的战友们,担任冶炼“六一优质钢”的任务。他们都感到自豪和光荣,在炉前议论纷纷。其它各个工段的工人,也都怀着“一定要炼好六一优质钢”的心情,欢天喜地地工作着:烧煤气的工人把煤气烧得又好量又多;料场工人把料配得准确,一斤不多一斤不少;浇钢工人把盛钢桶烧得通红通红……。
1960年以来,这个红旗车间的职工,在生产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曾经西去重庆、北上天津“取经”。这些经验使他们在1960年一直高举着全国小型平炉高产优质的红旗,使平炉在老年期的冶炼时间也和壮年期差不多。他们在1960年还炼出了无缝钢管钢、马蹄钢等二十种钢种。为了在1961年大炼优质钢,最近,职工们在车间党总支的领导下,把这些经验配成了整套的平炉炼钢经验,总共一百三十多条。今天,他们就是用这套经验来炼“六一优质钢”的。
放钢的钟声当当地响了,提前跨入1961年的第一炉钢放钢了。这炉钢的冶炼时间,比上一炉钢——1960年计划的最后一炉钢,缩短了二十四分钟,质量完全是一级品。红旗车间的工人,在新的起点上,胜利地迈开了第一步。
三十次下乡
新年前几天,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试映室里,正在放映一部刚刚拍好的新闻纪录片。片中映出一片田野,一群人站在田岸上,热情地望着一男一女拿着两只热水瓶大小的东西,轻快地走到河边。那男的把它放进水里,岸上的人扳动电源开关,“热水瓶”口立即喷射出一丛一人多高的水柱,好像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接上胶管,河水就哗哗地流向田野……。
这两只热水瓶大小的东西,原来是江宁电机厂职工设计制造的一种被人们称为“造福农村的好机器”的新型排灌设备。当第一台新型产品制造出来以后,党委书记带着工人和工程师来到市郊华漕公社,在田头开了一次“产品鉴定会”,征求农民的意见。农民们高兴地说:“这东西太好了!用不着挖渠道,搭泵房,一台能抵上百个劳动力哩。”农民们还希望重量再轻一些,排水量再大一些。工人们和工程师回到厂里就动手改进,结果重量减轻了三分之一,排水量增加了五成多。他们就这样一再征求农民意见,不断地研究改进,先后下乡三十次,终于制成八种不同规格的产品。最近成批生产的一种农业泵,就是人们在新闻纪录片上看到的那个热水瓶大小的东西;那个把农业泵放进水里的人,就是在生产这种产品中出了很大力气的工人卫福林。
在持续跃进的第三个年头中,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在上海工业战线上日益深入人心。成百上千的工厂都像江宁电机厂一样自觉地支援农业,数量大、品种多的农业机械设备和配件,正源源运往全国各地;拥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利用空余时间纷纷下乡传授技术;数以百计的技术工人,抓紧冬季时间赶修春耕工具……。“一根藤上两个瓜,工人农民是一家。”为了1961年农业较好的收成,上海工人正在为支援农业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更上一层楼
上海自行车厂的技术检查科,这几天成了全厂瞩目的中心。这里,像办喜事一样,人们不断地进进出出。大家都来探望他们精心制造的一批新的高级轻便车。1960年12月27日,是这批车子总装配的第一天。一个个漆得又鲜艳又明亮的车架倒竖在地上,几个有多年装车经验的老工人,有的蹲着,有的站着,像完成一个精致的艺术品一般,把各车间送来的车轮、坐垫、链条仔细地装上车去。装车的人,全神贯注;参观的人啧啧赞美,无不怀着高兴和激动的心情。下午,第一辆新车装好了,技术检查科的科长王奇亲自骑了一圈,接着,一个接一个地抢着骑,又一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种高级轻便车,是这个厂根据1961年进一步提高自行车质量的要求试制的。为了检阅1960年在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个车间都在试制这批新车中,使出了“看家”本领,闹得全厂热火朝天。金工、油漆等车间都由车间主任、最好的技师主持试制,每一种零件、部件上都插上了红旗,一到哪里,哪里的工人就全力以赴。新轻便车飞轮等部件的质量都达到了很先进的水平。油漆车间的工人和好几家油漆厂、颜料厂共同协作,把车身漆得晶莹发亮,使新车的外观也特别漂亮。
上海日用品工业在1960年提出了“力争产品第一流”的口号,试验成功二万多种新品种、新花式。现在,各厂都像上海自行车厂一样,不骄不躁、千方百计地要使1961年的产品更上一层楼,增产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日用品来供应全国人民的需要。
“蚂蚁”搬泰山
在以“蚂蚁啃骨头”闻名全国的建设机器厂里,许多种大型产品堆积如山:那儿是漆成银灰色的双筒泥炮,这儿是年产二万五千吨化肥设备的氮化塔,旁边又是炼钢用的转炉风圈,还有炼焦用的炉门炉框……。它们正在整装待发,即将奔赴祖国各地,参加1961年的生产建设。
这些庞然大物,都是由一些小小的蚂蚁式机床加工出来的。这几天,这个厂1960年的生产任务进入扫尾阶段。走进大门,只见一只“蚂蚁”正在加工水压机的巨大部件;在另一个地方,一个女艺徒站在操纵台上驾驶着土立车,在加工化肥设备的最后一个部件——结晶机。“雄心大志搞革新”等红色标语,贴在车间的白色墙壁上,看起来十分醒目。
从1958年以来,这个厂坚定不移地贯彻“土洋结合,以土为主”的方针,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一浪高一浪地掀起技术革命的热潮,使“蚂蚁啃骨头”的经验不断地发展、提高。他们在1958年创造出大跃进以来第一台蚂蚁式机床——双头端面土车床以后,连年大摆“蚂蚁阵”。工人们谈起“蚂蚁”的变化,总是自豪地说:“我们的‘蚂蚁’,已经长了翅膀,能飞,会跳。他们不是在啃骨头,简直是在吞骨头,搬泰山了!”为了适应加工不同部件的需要,在1960年四次技术革命高潮中,他们创造了“蚂蚁王”(一种大的土镗床),组成了“蚂蚁龙”(用蚂蚁式机床组成的生产流水线),还创造了“围攻蚂蚁”、“上树蚂蚁”、“爬行蚂蚁”、“内腔蚂蚁”,以及“翅尾巴蚂蚁”和“朝天蚂蚁”等。这些蚂蚁式机床,车、镗、刨、铣、磨,应有尽有。就是依靠这些“蚂蚁”,这个厂在1960年为国家加工的重型机械多达数千吨,比1959年增加了50%。也正是因为创造了这些蚂蚁式机床,这个没有大型设备的小型加工厂,才进入了重型机械制造厂的行列,并且踩出了一条新的重型机械加工的技术道路。
这几天,这个厂开展了群众性的总结经验的活动,许多“蚂蚁专家”兴奋地画着图样,改进定型,准备使蚂蚁式机床进一步发展提高,在新的一年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