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福建通讯

赵顶良深入基层三年间
中共将乐县委通讯组 福建日报记者
编者按:中共福建将乐县委书记赵顶良同志,兢兢业业地对待党的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发扬了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在领导农业生产中,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他虚心向群众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当地农业生产的规律,学会了领导农业生产的本领。他在基层工作中,贯彻执行毛主席所指示的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革命热情和科学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累了点面结合的工作经验,使县委能更好地领导全县的农业生产,推动全县农业生产持续跃进。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已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赵顶良同志学习。
日谋夜虑为群众,病中不忘抓生产
1957年冬天,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已酝酿成熟。县委为了使领导适应形势的需要,确定由农业书记赵顶良深入摸点,创造经验,推动全县的工作。赵顶良背着背包,走出机关,到城关公社水南大队扎下脚根。从此,赵顶良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与水南的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一起生活,一起劳动。
赵顶良在水南大队,一年有七至九个月的时间是在基层、在田间活动。整地、播种、锄草、施肥……群众干什么,他都要帮一手。遇到难做的活,还带头做榜样。去年冬天,下着雨雪,天气很冷,而积肥工作又刻不容缓,他看到群众在挖塘泥时有些畏缩,就卷起裤管,跳到池塘最深的地方去挖。社员们很受感动,一个个跟着下去挖泥。这一天,他一直坚持到天黑,才同社员一起收工。平时,每逢刮大风、下大雨,就是在三更半夜,赵顶良也要起来到田里巡视,救护庄稼。社员们都说赵顶良爱庄稼就像爱子女一般,这是没有一点夸张的。
水南人还常常说起一个故事:
有一次,赵顶良胃病复发,回到机关休养,听说水南有一丘水稻有些发黄,立刻打电话约请水南干部、老农、技术员来开了一个“床前座谈会”。经过讨论,弄清发黄的原因是脱肥。赵顶良对水南干部说,这不是一丘田的问题,要赶紧在所有的田里追肥。赵顶良病中关心生产的精神使大家感动极了,他们一回去就开展了一个积肥施肥突击运动。
赵顶良就是这样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基点工作上,一心一意想把水南的农业生产搞好,把全县的农业生产搞好。他的心血没有白花。在赵顶良和水南基层干部的领导下,水南的面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
水南原是山区少见的一块平地,可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水。到夏天,十天半月不下雨就闹干旱。群众过去受尽了旱灾之苦,曾经有一首歌谣说:“水南本是好地方,千亩良田平壤壤,就是龙王不开眼,十年九旱遭灾殃。”赵顶良立誓要使水南人民摆脱这一痛苦。他不辞辛劳,同基层干部连续十多天翻山越岭,跑遍了许多山头,终于在二十多华里的山谷中找到水源。接着发动群众修渠引水。在这些日子里,他常常彻夜不眠,驻在工地指挥,并同群众一起打石挖土。遇到艰难的工程,他讲“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群众。因此,群众的劳动热情始终很高,把原计划两年完成的一条二十九华里的水利工程,在一个冬季就完成了,使两千多亩田地得到了灌溉。放水那天,当群众看到滚滚的水流入地里,热泪都掉下来了。群众无限感激共产党,作了一首诗:“过去天旱求龙王,年年还是火烧秧,今日有了共产党,驱走旱魔多打粮。”有了水,再加上辛勤的劳动,水南的生产日新月异。自1958年以来,连年获得丰收,连续被评为专区的红旗大队。
和群众亲如骨肉,对群众知心知痛
从水南办公共食堂起,赵顶良一直是在食堂里和群众同桌吃饭。群众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有时,干部和群众看他有胃病,想给他另外搞些饭吃,他都婉言拒绝。去年有一次胃病严重,不能吃饭,公家给他五斤挂面,他舍不得吃,奖励给正在进行插秧比赛的青年社员吃了。赵顶良在食堂吃饭,也帮助基层干部办好食堂。水南公共食堂刚办时,家底薄,又缺乏经验,办得不好。赵顶良就大抓食堂工作,增派党团员和得力干部加强领导,建立蔬菜基地,还经常到食堂督促检查,把食堂办成了全县第一流的食堂。
生活在群众中,最容易和群众建立亲如骨肉的关系。赵顶良看待水南群众,就像看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群众的疾苦、困难、生育、家庭等问题,都关心倍至。贫农宋求发的妻子生病,他半夜里去请医生。
赵顶良对群众关心,群众对他也像一家人一样。有病,群众来看他;年节喜庆,群众总把他当做最好的客人招待。群众更喜欢找他谈思想问题,家庭问题,因为他最关心人民痛痒,最懂得人民的心。
勤学苦练,变成内行
赵顶良农民出身,对北方的农业技术,不论是摇耧撒籽,或是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但对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却不了解。蹲点以后,他下决心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刻苦学习,变成内行。
水南有五十多个技术好的老农,他都一一登门拜访。水南农业科学研究所、气象站、种子站是他的学习课堂,他经常请技术干部讲土壤、品种特性、气象等知识。
由于他虚心求教,刻苦学习,现在他不仅熟悉了将乐县农业生产的一般特点,而且摸出了一套因地制宜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措施,创造了许多新经验。1959年,他组织有关人员编印出十万多字的“农业生产经验汇编”,并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县土壤底细和作物品种,又编出“土壤志”和“种子志”。经他和群众鉴定的优良品种十二种,其中“将乐一号”大青豆良种,还被引到国外种植。今年春天,他在全县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代表会上所作的贯彻“八字宪法”的报告,干部、老农都感到惊奇。许多大队支部书记钦佩地说:“老赵真是成了行家了!”
干部和社员们都说老赵成了水南人了。可是还没有哪一个水南人像他那样熟悉水南的情况。水南近三千亩土地,每一丘都印有他的足迹。他能清楚说出每丘地名、面积、土壤属性以及适宜种什么。赵顶良能够这样熟悉水南,是因为他经常注意调查工作,占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做调查工作,从来是先到田里,后到村庄,先访群众,后找干部。对于生产技术上的一些新问题,一经发现,他总要弄个究竟。水南盛产大豆,水南人对种豆很有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当天割稻当天就种大豆。但是赵顶良经过仔细观察,却发现一个情况:同一天种的豆,上午种的比下午种的长的茁壮。他就召开了一个基层干部、老农、技术员参加的“三结合”会议来研究。经过大家分析,搞清楚是上午阳光适中,土壤湿度较大,利于豆芽生长。于是总结出“清早抢收,上午抢种”的经验,对大豆高产起了很大作用。
创 造 经 验, 推 动 全 面
赵顶良经过两年多的摸索,积累了基点工作的成套经验。他到水南后,抓了三把:一把抓大队,一把抓生产队,一把抓试验田。在基点内又有重点,自成点面结合体系。
1958年,他开始种试验田,聘请一个老农、一个青年技术员做顾问,从制订计划到种植,到田间管理,到收获都是自己动手干。他种的试验田已收了五季,庄稼之好,产量之高,没有一季不是冠居全队。社员对赵顶良的试验田口服心服,说它是“带路田”,自动掀起了“赶赵书记试验田”的运动。赵顶良抓的两个生产队,一个是“青年卫星生产队”,成员大部分是贫农、下中农中的男女青年积极分子。他们身强力壮,思想进步,干劲足,勇于进取,敢打冲锋。如有一次公社党委号召稻子要提早播种,社员中许多人犹犹豫豫。“青年卫星生产队”就带头行动,其他生产队也就跟上去了。夏收中推广快速收割机,许多社员不习惯,不愿意用。“青年卫星生产队”的小伙子就出来打先锋,晚上学,白天练,很快就掌握了技术,在田间大显身手。社员看到新工具果然工效高,也不难用,也就一个个用起来了。既种试验田,又抓生产队,深入生产现场,就使基点工作具体化了。
赵顶良从几年经验中认识到:在基点工作中,要集中精力解决带有普遍性的关键问题,创造重要经验,才能有力地指导全县工作。因此,从组织领导、劳力、生产技术到群众生活都很注意抓关键问题。水南是复种指数很高的大队,过去每到夏收夏种劳力忙不开,经常要请外来七百多个劳力来支援。1958年以后,各地都在大跃进,哪来这么多的劳力?而劳力不能解决,种植面积势必缩小,这是关系粮食增产或减产的严重问题。他和基层干部、社员经过苦心思索,反复商量,终于找出了四种水稻品种搭配种植的办法。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和品种成熟期不同的特点,如陆财号成熟期八十天,广场13号九十天,百日黄一百天,白米子一百一十天,进行搭配种植,这样夏收季节到来时,依照成熟的次序收种,有效地解决了农活过分集中和劳力不足的矛盾。这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使全县早中稻面积由1957年的三万五千亩扩大到六万三千亩,对粮食增产起了很大作用。过去水南群众种水稻只施两三次肥,出现了不少三类苗,而且肥分多往近田、平洋田施,远田、山田施得少,产量也总是悬殊。这在山区是一个普遍现象。赵顶良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和基层干部、老农、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提出了“连续循环施肥法”,把近田、远田、肥田、瘦田排队,依次反复循环施肥,做到平衡均匀,这样不但使三类苗无法抬头,又能使远田、山田作物高产,取得大面积增产,这对山区农业生产大面积高额丰产是很重要的经验。
赵顶良在基点工作中十分注意解决点面结合的问题。他的活动是着手在“点”,着眼在“面”。两年来,他大部分时间是蹲“点”,又经常转“面”。全县五十七个大队,他走了四十九个。连最偏僻的盖洋村,去年以来,他也曾去过两次。他的点面结合的经验,概括起来有六个字:挂、帮、带、查、赛、推。“挂”,就是以水南基点和万安公社万安大队为中心,组成千亩丰产中心指挥区,由县委第一书记和农业书记任总指挥,吸收公社党委书记和十二个重点大队支部书记参加。丰产中心指挥区内各个公社、大队生产都由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互相挂钩,行动一致。“帮”,基点单位有责任帮助其他公社研究规划,供给种子,支援技术等。“带”,是基点先走一步,带动一般。“查”,及时检查,查“点”也查“面”,这样可以解决平衡发展问题。“赛”,以基点为中心,组织基点内和基点外的多种多样的赶先进竞赛。“推”,是总结推广经验,以“点”推动“面”,以“面”促进“点”。今年春耕期间,在水南举办了一次很生动的田间展览会,展出的有五十多个试验对比项目。各公社社员、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像赶庙会似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观。人们都说田间展览会是最形象、最具体的教育,参观一次收获很大。有人当场给田间展览会写了一首诗:“田展会上走一趟,胜读十年大学堂,选种重要不重要,肥料要上不要上,深耕改土好不好,密植稀植那个强,来时还是很糊涂,看后心里明亮亮。”
放手锻炼干部,细心培养干部
在水南蹲点期间,赵顶良很注意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思想水平和领导水平。
赵顶良培养干部的方法是定点定工作,大胆放手,让他们在分工的岗位上独立负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培养锻炼他们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材。水南基点工作组的干部两年来都是定点领导工作,没有变动。这些同志现在都已熟悉情况,在群众中生了根。对于生产队干部和党支部的工作也固定领导。放手让他们干,到了一定时间下去检查,或叫他们上来汇报,给他们指导。党支部书记庄秋本是从外面调来的,情况不熟悉,工作不大胆,赵顶良就叫他负责一个生产队的具体领导工作,让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到生产第一线去领导生产;生产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总是先叫他出主意,想办法,赵顶良从旁协助,这样使庄秋本很快熟悉了情况,提高了工作能力。对工作上有困难的同志进行热情的帮助,对有错误缺点的同志进行耐心的教育。干部丘永祥,土改中积极参加斗争,阶级立场坚定,是一个积极分子。后来因为工作作风简单,思想主观片面,出了一些毛病,受批评后,情绪低落,被人称为“丘落后”。赵顶良对他耐心教育,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终于使他转变过来,作风艰苦踏实,工作深入具体。最近,他负责领导的溅滩远耕队,生产已由落后跃为先进,受到生产大队的表扬。
水南大批干部成长起来了。几年来,仅由水南大队调出的社员到各公社当干部的就有三十多人。贫农出身的干部宋求发,由于艰苦朴素,工作踏实,关心群众,忠于党的事业,群众称他为“赵顶良式”的好干部。


第3版()
专栏:

群众中扎根 作业组干活 生产队办公 全面性指导
王根寿蹲点转面领导生产经验好
本报讯 干部在深入基层、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后,怎样才能作到点面结合,切实加强对全面工作的领导?中共四川盐亭县金孔区委副书记王根寿同志在金孔公社七一区队蹲点转面的经验,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工作特点是:群众中扎根,作业组干活,生产队办公,面上作指导。
今年3月,王根寿同志到金孔公社七一区队的四生产队住了下来。王根寿同志办公在生产队,劳动在作业组,完全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群众中出现。他在劳动的时候,有干、有看、有想、有说、有问,处处作“有心人”,甚至到什么场合去参加劳动,干什么样的活路,同那些人一道干,劳动中着重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和经验,他都心中有数。今年栽秧,刚开始时工效很低,平均每人每天栽一分、两分,三分就是高工效。按照这个进度,很多地方要一个多月才把秧子栽得完。王根寿同志就有意识地到三生产队去同栽秧能手任传贵、胥宗元等一道栽秧。由于有生手夹在中间,互相牵制,二十多个人一上午才栽了四亩多。王根寿同志从实际观察中发现,新手栽得慢,除了分秧速度不高外,点子也打不匀,东比西划浪费了很多时间。王根寿同志当场提出了“秧苗划格(即每隔五行横竖先栽一路秧子,起个头),分格竞赛”的建议,组织大家试验。五十分钟过去了,熟手每人栽到一分,生手也栽到九厘,有的生手还跟熟手拉平了。于是,他通过电话会议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了这一经验,并由区委发出“一人一天一亩秧”的号召。当天下午,王根寿同志还和区委杨杰明书记一道,在金孔公社三区队、折弓公社七区队等地示范,使这项经验很快为群众所掌握。结果,全区栽秧进度大大加快,七一区队仅七天就基本上完成了栽秧任务。最近这段时间,增种晚秋、积造肥料、田间管理等工作挤在一起,都要抢季节,劳动力显得紧张。王根寿同志和干部、群众商量后,提出了“上午总动员、下午分开干”的出工方法。即每天上午五至十点除少数煮饭的人以外,全部参加第一线干活,十点钟后才各搞自己的本行。这样,既合乎当前季节特点,充分利用一分一秒的劳动时间,又使第一线的劳力更为雄厚。这个方法在全区推广后,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王根寿同志五个多月来脚踏实地,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已经摸索出一些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蹲好一个点,实地参加生产,领导生产,解剖好一只麻雀,指导全面;
二、有计划地转面,重点地检查和解决问题,掌握全面情况;
三、和群众交朋友,首先是和贫农、下中农交朋友,经常听取他们对生产、工作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困难;
四、有计划、有目的地干活,做到既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又注意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加强对生产、工作的领导;
五、主动出主意、作安排,帮助基层干部工作,使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领导水平;
六、时时刻刻对新鲜事物有灵敏的感觉,发现经验就加以总结,并在实践中继续提高,使它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
七、通过指挥田、田间会师、现场会、转面等办法,推广点上的经验,作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王根寿同志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体会说,按照上述办法作,既可以克服“满天飞”,又可以克服“闷头干”。但是要想作得好,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认真坚持“四同”。


第3版()
专栏:

干部深到底加强第一线
安化新兴两县下放万余干部到生产小队和作业组加强领导
据新华社长沙电 湖南省安化县有一万零四百五十多名干部深入作业组担任副组长,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领导生产,发动群众掀起了大抓秋田管理,大闹秋季积肥的生产竞赛运动。
作业组是各项农事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干部深到底,切实把作业组抓起来,是搞好秋季生产,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的决定关键。因此,安化县委作出了各级干部到作业组当副组长的决定,并要求既搞好重点,又抓好全面,作到“种好一丘田,带动一大片;抓好一个点,推动整个面”。全县共抽出干部一百二十多名,由九个县委委员带领先后深入羊角、烟溪等八个公社的五十多个作业组。
县委书记李泰年带头到乐安公社的乐新大队第十作业组担任副组长,白天与社员一起劳动,晚上帮助作业组长安排生产。
各级干部一万多人下去以后,采取缺什么、帮什么的办法,对每个作业组长进行了具体帮助,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全县还在各作业组培养了一万九千七百七十多名积极分子,树立以贫农、下中农为核心的领导力量,团结了广大群众,使一部分三类作业组迅速地改变面貌。如仙溪公社党委书记周明星,在大桥大队三生产队三作业组担任副组长,发现这个组许多事情都找作业组长一个人当家作主,因而每天很忙乱,不能集中精力领导好生产。他一方面帮助作业组长改进工作方法,一方面挑选了四个成份好、觉悟较高的社员,分别负责安排生产、生活管理和牲畜饲养等工作。作业组长的帮手多了,全组各项工作都能抓起来,出现了全面跃进的新局面。
据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新兴县从县、公社、大队三级干部中,抽调二千多干部下放到生产小队担任领导职务,切实加强生产第一线的领导。
这个县自从贯彻执行“二五”制的工作方法以来,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变。绝大部分干部能够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但部分干部对加强小队领导的重要意义还认识不足,因此深入公社、大队的多,到小队扎根落户的少。针对这个情况,县委从县级机关抽调二百多人到生产小队扎根落户,其中有五十九名科、局级领导干部。在县委带动下,各公社、生产大队也纷纷抽调干部,加强小队领导。
新兴县下放大批干部加强小队领导以后,使各项工作一竿子插到底,并帮助小队解决一些迫切而又具体的问题,大大加强了生产第一线。腰古公社平塘大队四百二十个劳动力,原先只有二百四十个办农业。过去大队虽然也强调过要加强第一线,但没有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结果劳动力不能集中起来,最近加强小队的领导后,通过调查研究,与干部、社员摸底算账,从后勤人员和农业以外的其他专业队中抽出了一百多人参加农业第一线。
这些干部下放后,在抓好生产的同时,十分注意安排好社员生活,办好食堂,安排好发工资;同时注意加强对小队干部的培养教育。为了防止包办代替,他们普遍采取“找”(自己认真深入下去发现问题)、“共”(找出问题后和小队干部共同商量,定出解决办法)、“交”(把工作交给原来的小队干部处理)来充分发挥小队干部的积极性。部分公社还实行分批轮训小队干部,帮助他们总结领导经验,提高领导能力。下放干部在工作中还注意从社员积极分子中培养干部。两个多月来,全县各地已根据立场坚定、工作积极、大公无私、作风民主、艰苦深入等条件,从社员积极分子中培养了一千七百五十九个小队干部,使小队领导力量大大加强。


第3版()
专栏:

知心书记谢梅娇
谢梅娇同志是江西省临川县孝桥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她出身于贫农家庭,十一岁就过起童养媳生活。解放后参加工作,她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工作艰苦深入,密切联系群众,深得群众的爱戴。社员们都称她为知心书记。
孝桥公社过去在工作上是个后进区,在以谢梅娇同志为首的公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体干部和社员,大力发展生产,连年增产丰收,成为全县最先进的公社之一。今年这个社的早稻增产幅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夏收、夏种和秋田管理的工作也在全专区领先。(附图片)
谢梅娇(右一)劳动后和社员在一起休息
谢梅娇(左一)在横溪大队帮助培养插秧机手
邓作新 摄


第3版()
专栏:

关键在决心
程浦
一个领导干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后,应该怎样工作,怎样学习,怎样生活?福建将乐县委农业书记赵顶良同志走过的道路,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赵顶良同志从1957年以来,一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他以城关公社水南大队为基点,同群众共甘苦,同劳动,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作调查研究,大力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在他具体领导和帮助下,水南大队克服了种种困难,连年获得粮食大丰收,成为南平专区的一面红旗。赵顶良同志成功地运用了我们党一贯提倡的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领导方法,解决了全县农业生产上许多关键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农业生产。
有些同志也想深入生产第一线,但是,他们往往为千头万绪的事情纠缠着,终年累月把精力消耗在接连不断的会议和数不尽的文件上面,下不了深入生产第一线的决心;有的虽然到了第一线,却没有决心长期坚持下去。他们思想上有个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这就是:长期深入基点,到底会不会妨碍领导全面的工作?赵顶良同志的实践经验,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赵顶良同志深入到水南大队,全心全意地、千方百计地经营这个基点。但他不是孤立地蹲点,而是“着手在点,着眼在面”,突破一点,指导全面。虽然他一年有七到九个月活动在基层,但是没有妨碍他领导全县的农业生产;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深入了生产第一线,做好了“解剖麻雀”的工作,他才能更好地指导全面的工作。点和面是矛盾的统一。每个点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但是,面是由点构成的,点和面又有共同性。深入生产第一线,首先花必要的时间“解剖”一只“麻雀”,看来很费时间,其实,这正是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因为熟悉了一个点,摸清一个点的规律,就便于了解更多的点,便于了解整个的面;通过点和面的比较,就更容易知道哪些是点的特殊问题,哪些是点和面的共同问题,从而确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赵顶良同志在深入生产第一线的过程中,发现夏收夏种期间农活过份集中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是关系水南大队和全县粮食收成好坏的一个关键问题,便同基层干部和社员反复商量,找到和推行了四种成熟期不同的水稻品种搭配种植的办法。推广了这个经验,1958年水南大队的早中稻种植面积扩大了四百五十亩,全县早中稻种植面积也由三万五千亩扩大到六万三千亩,这对水南大队和全县的粮食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赵顶良同志在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中,不但善于以点“带”面,而且注意以面“促”点。他组织检查工作的时候,总是既查点,又查面,使点面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他正因为巧妙地运用了这种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所以既能深入基点,又能掌握全面情况,指导全面工作。全县五十七个生产大队,他就到过四十九个大队,全县最偏僻的村庄也有他的足迹。他对水南大队三千亩土地了若指掌,对全县的土壤属性和作物种类也有全面的了解。在长期实践中,他积累了一整套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
究竟怎样深入生产第一线,怎样在第一线成功地领导农业生产?这里有工作方法问题,有工作经验问题,但最根本的是决心问题。只要能像赵顶良同志那样,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老老实实,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埋头苦干,持之以恒,经过一定时日,总会有丰盛收获的。


第3版()
专栏:

贵州剑河县新柳公社党委副书记潘通海(苗族)被社员称为“五好”(风格好、作风好、劳动好、学习好、关心群众好)干部。图为潘通海(左)和社员在田里薅秧。  新华社记者 陈维钧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