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促秋早熟早收 保麦种早种好
临潼县集中劳力开展秋播准备“十提早”运动
“十提早”是:早给秋田加工;早运足底肥;早落实面积;早保好地墒;早安排好
劳力畜力;早选好良种;早检修工具;早准备药械;早修好渠道;早训练技术人员。
本报讯 中共陕西临潼县委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回茬麦增产“六字经”,并通过现场会议作了全面推广。现在全县人民已经运用这一经验,集中82%以上的劳力,掀起了一个以秋田管理为中心的秋播准备“十提早”高潮。
临潼县今年比去年多种了二十万亩秋田,使预留的正茬麦地面积由原来的三十五万亩减少到十五万亩,秋播的回茬麦面积相应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担心因为正茬麦减少,回茬麦增多,明年夏季收成要受到很大的影响。认真总结回茬麦增产经验,使全县人民掌握和运用这些经验,就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此,中共临潼县委曾在夏收以后,召开了各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专门就1961年小麦丰产问题进行了座谈。8月上旬,县委第一书记亢恩逊又带领工作组,深入新丰公社骆张管区的皂安、庙底、湾李等五个产量较低的生产队,组织基层干部、技术员和有经验的老农,共同总结了回茬麦增产经验六字经——早、细、水、肥、密、管。如湾李生产队今年实收的五十五亩回茬小麦,前茬播种的是玉米,由于事先采取给玉米大施超产肥、增浇超产水、实行人工辅助授粉,防治病虫害,乳熟期又砍去稍顶,当九成熟时就连秆拔下来等措施,提早半月把地腾出来,将播种冬小麦期提早到9月20日前后。播种前还施足了底肥,进行深翻和细耙细耱,每亩下种量也较正茬麦多二、三斤;再加上后期田间管理期间,把回茬麦和正茬麦一样看待,结果获得了平均亩产二百七十五斤的产量。与此相反,庙底生产队没有采取催秋早熟的措施,播期推迟到9月25日以后甚至到10月10日左右,在时间急促、事先准备工作做得不够的情况下,没有深翻,整地粗糙,底肥施得不足,结果平均亩产一百三十多斤,最低的只有五、六十斤。
根据以上情况,按照回茬麦增产“六字经”种植冬麦,必须是“早”字当先。怎样抓早呢?县委从皂安、湾李等生产队又总结出秋播准备“十提早”的经验:一、提早给秋田加肥、加水、加工,促使秋田早熟、早收,做到早播种;二、提早给回茬麦田积足底肥,并运到地头;三、提早规划秋播面积,实行“三包”,任务落实;四、给水地秋田早浇“汤墒水”,旱地秋田多中耕,提早给回茬麦地保好地墒;五、提早组织安排秋播劳畜力,以便集中劳力突击抢种;六、提早选好良种并做好发芽试验;七、提早检修播种工具;八、提早备好农药器械;九、提早修好渠道和地边埂;十、提早训练播种技术人员。为了推广“十提早”经验,县委在新丰公社骆张管区,召开了现场会议,并在全县普遍展开了大宣传大辩论。通过宣传辩论,使大家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华清公社前进生产队的社员,用他们去年回茬麦比东赵小队回茬麦早十天下种,结果比东赵村每亩增产一百一十斤的事实,说明“早”字当先的经验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全县各公社都集中了大量劳力,投入了以秋田管理为中心的秋播准备“十提早”运动。华清公社经过调整劳力,使全社有85.6%的劳力投入了“十提早”运动,给秋田中耕、锄草、追施增产肥,促使秋季作物早熟增产。新丰公社骆张管区也抽出劳力大力开展积肥运动,已给秋播作物平均每亩积肥一万斤左右,一部分已施到地里或堆在地头。全县已从各方面调出劳力两万三千七百多人,使参加秋田管理和秋播准备的劳力增加到82%以上,全县六十万亩秋田已有94.5%中耕了两遍,30%中耕了三次,78%追了肥,以促使秋田早熟、早收,为提早播种回茬麦准备了条件。


第4版()
专栏:

赶茬
杨岭
有些地方的农民把收了秋庄稼以后复种的冬小麦叫做“赶茬麦”。这个“赶”字用在这个地方再恰当也没有了。
赶茬,不只是上一茬庄稼“赶”下一茬庄稼,而且要反过来,使后一茬庄稼“赶”前一茬庄稼。复种的两茬庄稼互相“赶”,就能最有效地利用土地和时间。
麦茬地里种了秋,收了秋之后种麦的时间就更紧迫了,这就要求种麦的准备工作做得更早更好。秋种工作能早做的都早做了,既可以减少秋收期间农活“聚圪塔”,又可以在收了秋之后马上耕地种麦。
秋茬地里要种麦,势必要求秋庄稼早熟快收,这就必须把秋田后期管理工作做得更快更好。秋庄稼能够早熟早收,既能够减少秕粒空壳和避免冻害,又便于冬小麦及时早种。
上下两茬之间,是有矛盾的,解决得好就能够互相促进。光怕矛盾,用少种一茬的办法来避免矛盾,不是我们革命者应当采取的态度。我们的任务是掌握矛盾解决矛盾。
陕西临潼县今年比去年多种了二十万亩秋田,都是夏季在麦茬地里种的。这样,正茬麦地的面积就由三十五万亩减少到了十五万亩。
赶茬麦究竟能不能丰收?解开这个圪塔,成了当地当前开展以粮食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一个重要关键。中共临潼县委的同志们看准了而且抓紧了这个关键。他们深入群众,同基层干部、技术员和有经验的农民共同调查了赶茬麦历年种植、收获的情况,研究了赶茬麦和它的前茬庄稼的关系,弄明白了赶茬麦能够丰收的事实,摸清楚了赶茬麦增产的门道,然后,在全县各公社各生产队大宣传、大讨论、大推广。这一来,不但普遍提高了争取明年夏季更大丰收的积极性;而且更加提高了加强秋田管理的干劲。
赶茬麦增产的窍门就在“赶”字上。临潼县委和群众一起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十提早”:提早给秋田加工;提早运足底肥;提早落实秋播面积;提早保好地墒;提早安排好劳力畜力;提早选好良种;提早检修工具;提早配好药械;提早修好渠道;提早训练技术人员。其中头一条,也是当前顶要紧的一条,就是早给秋田加工,促进秋田早熟。
“赶早不赶晚,越赶越增产”,道理是多么敞亮,事实又是多么明显!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敢于正视矛盾而不回避矛盾的人们,才善于解决矛盾,主动地推动事物前进。


第4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江西掀起田间管理竞赛
江西各地农村人民公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高标准、高质量田间管理竞赛运动。广大社员的口号是:决战8、9月,猛攻管理关,力争晚稻产量超早稻,秋粮产量超夏粮。
今年江西省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及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尽力扩种了一季晚稻、二季晚稻和红薯等秋收杂粮作物。8、9两月,是这些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力争多收秋粮,各地人民公社都把主要领导力量、主要劳力迅速转向秋田管理。
福建大抓边远田低产田管理
福建各地大部分中、晚稻生长良好。但据检查,有些边远田、低产田和迟插田的禾苗长得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工加肥才能迎头赶上。为了夺取秋季平衡增产,各地在大抓丰产田田间管理的同时,都采取定领导、定劳力、定措施的办法,狠抓边远田、低产田和迟插田的田间管理。
各地在大抓边远田、低产田和迟插田的田间管理中,普遍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变边远田、低产田的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屏南县各公社根据边远田田边草多的情况,就地大砍大沤青肥,就地施用,每亩田不但因此多施了青草肥,同时还节省了积肥运肥的劳力。
广西制造大批排灌设备支援抗旱
广西入夏以来,先后实现不同程度的旱象,广西农业机械工业系统职工为支援抗旱制造出大批排灌设备。到8月15日止,他们已经超额完成全年的铸铁水管、闸阀、螺丝和胶管接头连夹子等产品的制造任务;其他如水泵等动力机械已经接近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四川狠抓今年油菜播种工作
四川各地根据“一早百早,一步主动,步步主动”的指导思想,充分运用油菜适时早播的高产经验,及早动手,狠抓油菜播种工作。为了种好油菜,四川各地早在今年油菜收割一开始,就发动群众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地总结油菜增产经验。
四川各地在“把三类苗消灭在播种之前”的口号下,都很注意油菜播种质量。各地在油菜播种以后,都立即组织有育苗经验的社员,组成专业队,采取划片包干办法,精细管理。现在,部分播种较早的油菜,已一片葱绿,茁壮可爱。
青海抓紧马铃薯结薯阶段管理
青海省各地人民公社抓紧马铃薯的结薯期,加强除草、壅土、追肥和防治晚疫病等工作,掀起了力争马铃薯超产运动。今年青海省由于大量开垦荒地和充分利用了零星地,马铃薯种植面积更有了很大增加。由于各族社员在播种以后,立即抓住了田间管理,用丰产方带动一般田,因此马铃薯普遍生长良好。
为了使薯块结得多,结得大,各地都对劳动力作了妥善的安排,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马铃薯的后期田间管理。各公社、农场普遍推行了定领导、定地块、定任务、定时间、定工分的生产责任制来精管马铃薯。


第4版()
专栏:

干部深入领导 科学安排劳力 及早备齐工具
苏埠公社秋收工作扎扎实实又快又好
本报合肥2日电 中共安徽省六安县委第一书记朱明章报道:六安县苏埠公社由于及早作好准备工作,科学安排劳力,从而切切实实地做好了面积大而又种类繁多的收获工作。
这个公社共有春种秋收和夏种秋收(如中玉米等)的作物六万二千四百多亩。不仅秋收任务重,而且收获的作物种类很多,既要收水稻和早粮作物,又要收多种经济作物,而且在收获早秋的初期还要及时抢种一季晚晚秋作物。
处于这种十分复杂的秋收情况下,苏埠公社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从全社范围内挖掘和集中了一切力量,加强了秋收主攻战线,并科学地安排和使用了劳动力,促使秋收工作进展得既快又好,扎扎实实。全社一万四千多亩大麻和一千二百多亩春玉米,已全部收获完毕。大麻的收获真正做到了留茬不出地,斩头不超寸;玉米的收获作到了砍净秸收净棒。中稻收获已进入紧张阶段,到8月22日止已收割六千八百多亩。经检查验收,中稻的收割也做到田不漏棵,路不丢穗,场不撒粒的要求。中玉米、棉花、芝麻等作物的收获,也都做得很细致。
这个公社秋季作物收获工作所以能够做到边熟边收和收全收好,主要是由于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划片包干,认真抓住了以下两条:
(一)一早百早,万事主动。当夏收基本结束后,公社党委就发动队队、组组认真总结夏收经验,并周密地订出了秋收工作计划。随着计划的讨论和制定,就着手各种工具的准备。全社共增添了五部脱粒机、六千五百多副稻篓子,以及其它秋收小型工具一万四千多件,收割、运输、晒场、进仓等工具要啥有啥,样样不缺。全社一百亩以上的大面积中稻和大面积玉米共有九十八片,以片建立了二百九十八处晒场,随场还修建了七百三十七处临时仓库。这样,片与场、场与库合理布局,缩短了运输里程,可节省运输劳力和减轻了劳动强度。
(二)科学安排劳力,收、管、种交错进行。采取劳力大集中、巧安排、定额三包工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
首先是集中劳力,从工业、副业、后勤等部门,抽出劳力一千六百多人,保证全部劳力的85%投入秋收战线。又从商业、机关、学校师生中抽出六千多人,支援秋收。其次是巧安排。收割和田间管理分别组织了专业队。收割大片作物即用大兵团作战,零星作物收获和其它场上的杂活即以小部队活动。中稻和玉米等大宗作物,使用强兵主攻;棉花、芝麻等分期成熟的小宗作物则用较弱的半劳力和辅助劳力打零星战。还有一些不能出门的辅助劳力,就安排一些家里农活给他们做,如剥麻、撕玉米包皮、剥玉米粒子等。这样,就达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尽其用,家里家外无闲人。
各个生产队对各项农活都订出劳动定额,普遍推行小段包工,严格执行“四定”(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工分)、“一奖”的办法,充分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和加强责任心。对砍麻、搬玉米、拾棉花、间芝麻、摘种茶以及场头地间的杂活等,也根据其不同情况,订出各有不同的劳动定额。这样,样样农活实行小段包工,劳动超定额,农活超质量的事例层出不穷。
为了保证提高农活质量,各生产队都成立了检查验收小组,认真执行检查评比制度,并层层总结经验,及时推广,以推动秋收运动不断向前进展。(附图片)
河北遵化县建明公社西铺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温化芝(右前一)正在和老农曲福昌(左)检查麦种的质量和数量。
建明人民公社拖拉机站的工人们,正在检修拖拉机、脱粒机等机械,迎接秋收秋耕秋种。新华社记老 王旭东摄


第4版()
专栏:

四川山东吉林大造三秋工具
据新华社讯 四川各地及早为收、耕、种、运改革、制造各种工具,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目前,四川省紧张的四秋(秋收、秋耕、秋种、秋藏)工作已经开始。由于今年任务大,要求高,各地除及时组织供应九千多万件常年使用的小农具外,还通过审查鉴定、选样定型,总结出五百多件优良的先进工具,分别绘制图纸,分类配套成龙,在全省普遍推广。全省在短短两个月中,就制造供应了生产急需的改良和半机械化工具和农具四百多万件。其中80%以上都是就地产就地销,做到供应及时,价格低廉,生产适用。
在全面安排农具生产中,各地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当前大办粮食急需的各种农具放在首要地位,统一安排规划,统一调配原料,统一使用技术力量和统一利用生产设备进行生产。现在全省已有二百一十九万多部新式犁、耙运向农村,秋季田间管理和收割、脱粒、打谷等急需的一百一十多万件改良和半机械化机具,也已在各公社发挥了作用。
本报济南2日电 山东省各地在一早百早,季节不到工具到的口号下,掀起大搞三秋工具改革的群众运动。
今年,山东省由于全面贯彻了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方针,秋季作物面积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秋播面积也将比去年增加。为了切实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大抓粮食生产,早在今年6月夏收结束后,各地就根据今年三秋生产繁重的情况,普遍对三秋工具进行了摸底排队,制订规划,选样定型和试制样品,接着便投入了三秋工具的改制。全省各级党委书记在三秋工具的改革工作中层层挂帅,深入生产第一线,抓规划、抓措施。不少地区还成立了三秋工具改革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因此一个大搞三秋工具改革的群众运动已在各地形成。如烟台专区二十八个机械厂全力以赴赶制三秋工具。这个专区一百八十一个人民公社,社有修配厂和队有修配站,全部投入了三秋工具的修理制造。
今年山东省三秋工具改革运动,还因地制宜统一了新式工具的制造规格以及为了适应深耕密植要求大抓深耕和密植播种机具的修理制造,以便与耕作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做到耕、耙、整、播配套成龙。
山东省在大搞三秋工具改革的同时,还大搞提水工具,为抗旱播种做好准备。
本报长春2日电 吉林省工业战线职工大力赶制秋收、秋耕机具。全省已制出收割、脱粒和深耕机具一万一千多件运往农村,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九倍。同时,农村各人民公社还生产了大批“三秋”小农具。
今年吉林省制造秋收、秋耕机具比历年动手都早,各地从第二季度末就着手进行准备,三季度初大量开始生产,较去年提前一个半月。尤其是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以来,各行各业更加积极地为农业服务,以人力、材料、技术等方面支援农机具生产。
为了按期和保质、保量地完成制造任务,农业机械工业部门把这些机具制造,列为当前工业生产的首要任务。省农业机械厅几名厅长从三季度起就带领全厅干部,分赴各专区具体检查机具制造情况,并帮助解决许多具体问题。各工厂本着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产品的精神,决心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第4版()
专栏:

总结群众经验 扩大复种面积
中共山东烟台地委第一书记 李文
烟台地区最近两年来,在耕作制度方面,有很大的改革。复种指数,由1957年的137%,提高到今年的150%以上;间作套作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这种不断扩大播种面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多种多收与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对全区的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扩大秋播面积带来了新问题
但是,耕作制度的改革,也像其他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必然要带来许多急待克服的新矛盾。其中比较明显的:首先是在作物布局上存在矛盾。1960年烟台地区播种面积的扩大,是由小麦及其它夏收作物领先发展的。因为夏收作物面积扩大,必然要减少春播面积,而春播面积减少以后,不仅玉米、甘薯、高粱、谷子以及花生等主要春播作物的播种面积受到直接影响,秋种时麦田和其他秋播作物也因为改茬地较多而存在着实际困难。这种困难突出的表现为保证播种计划与适时播种之间的矛盾。其次,随着春播面积的减少,夏收夏种任务的加重,在全年的劳力安排方面“春松夏紧”的矛盾表现得特别突出。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我们认识矛盾的目的,正是要积极地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由于从领导到群众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一套有效的措施:就是变夏播作物为麦田套作。全区今年采取交叉套作的夏播作物共有六十万亩左右,其中有麦田套作的花生,也有麦田套作的玉米和大豆。大搞套作有以下几个优点:
实行麦田套种有三大优点
第一,可以有计划地把一部分夏播作物改为麦田套作,腾出更多的土地安排春播的高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烟台地区,今年除了夏收作物扩大了一百二十万亩以外,油料作物的实播面积也扩大了有五十八万亩,而作为决定全区产量的主要作物——春夏甘薯的播种面积却仍然比去年多十万多亩。这充分证明了夏播作物交叉套作对解决春播作物安排问题所起的显著作用。
夏播作物交叉套作的面积扩大以后,使大量的夏播作物变成了“半夏子”作物,有些以至于变成了春播作物。这样一来在秋收秋种期间早秋和中秋作物增多了,晚秋作物减少了;早茬和中茬麦田面积增多了,而晚茬麦田面积也就必然减少。从而,在完成播种计划和适时播种方面所存在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第二,在小麦和其他夏收作物播种面积大量扩大的情况下,春播作物的播种面积必然相对地有所减少,夏播作物的播种面积也必然要相对地有所扩大,而随着春夏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各个季度所需要的劳力也必然要引起变化,也就是春季需要的劳力,相对地有所减少,夏季需要的劳力相对有所增多。但是,夏播作物实行交叉套播以后,就可以调剂这种夏紧春松的不平衡情况。以海阳为例,全县夏收面积比去年扩大了十三万六千亩,但是他们在麦收之前共套作了玉米、大豆、花生十六万亩,实际执行的结果,夏种面积不是比过去增加了,而是减少了两万四千多亩。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在夏收夏种期间劳力不足的矛盾,战胜了洪涝灾害,胜利的完成夏收夏种任务。
第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阳光和温度是绝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反映在夏播作物生长上则更为明显。这正如当地农民所说:“早种一天,早收十天”。从农作物的生长中,我们也随时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凡是既适于冬播又适于春播的作物——如小麦、大麦、豌豆,冬播都比春播增产;凡是既适于春播又适于夏播的作物,春播都比夏播增产。这就说明提前播种使作物有较长的生长期,特别是充分利用夏收夏种期间阳光气温更适于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是极为重要的。而变夏播为麦田套作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麦田套种完全具备条件
最近几年来,由于水利建设和养猪积肥事业的发展,为耕作技术的提高打下了有利的基础,也为改革耕作制度创造了条件,这是大力推行夏播作物交叉套作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烟台地区的群众都有间作套作习惯,特别是东部几个县,对夏播作物交叉套作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这是大力推行夏播作物交叉套作的群众基础和技术条件。不同的只是过去的夏播套作,是在小麦稀植的情况下进行,而且播种期仅限于麦黄期间。
但是,变夏播为麦田套作,和其他新事物的发展一样,总是有些习惯于旧做法的人不接受,他们也总是提出一连串的疑问,摆开一大堆困难。例如地委在春季就根据群众中已有的经验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有些地区执行的比较好,也有些地区执行的不够好。执行不够好的地区,主要是在思想上还存在着许多顾虑和错误认识。因此,要想把这一工作全面地开展起来,还必须首先解决各种思想问题。
排除几种思想障碍
有的人认为,夏播作物麦田套作影响小麦密植,影响小麦产量。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小麦总产量的提高,不外乎两条:一条是扩大麦田面积,一条是提高单位产量。从扩大麦田面积来说,夏播作物麦田套作面积愈大,扩大麦田也就愈容易,而麦田面积愈扩大,总产量也就愈能提高。有些人会说:扩大麦田面积,小麦总产量必然会提高;但是小麦播幅缩小以后,单位面积产量不是要降低吗?其实不然,这样做单位产量不仅不能降低反而可以提高。我们是这样认识这一问题的:合理密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关键,但是天时和地利,时间和空间是不应分开也不能分开的,土地利用率再高,也必须通过耕种适时,才能更大程度的发挥作用,才能达到丰收高产的目的,这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要注意的一个方面。麦田套种秋玉米或大豆,比麦收后种的要提前一个月或二十天,这样不仅这些作物由于早种生长期长而可以提高单产,而且还能够提前收获十天二十天。从而使秋种的中茬麦子变成早茬麦子,晚茬麦子可以变成中茬麦子。几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同样水肥条件,早茬麦子和晚茬麦子的产量差别是很大的。同时由于小麦种得早,成熟的也早,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以在雨季来到时,及早地收打完毕,丰产丰收,这同样是小麦丰收的重要关键。
有的人认为,麦田套作夏播作物太麻烦,不如等小麦收获后种植省工。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麦田套种作物,确实有些困难,也确实要多费工。但是全面考虑一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如果不实行麦田套种,麦田面积扩大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夏收任务大,脱粒的工作量大,夏种面积大,夏季急于中耕的面积也大,从收割到打场到种完所需要的劳动量非常大,而且时间又非常短促。如果劳力安排不好,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顾得收割,顾不得打场;顾得打场,顾不得夏种;顾得夏种,顾不得锄草,很容易顾此失彼。倘若错失时机,就会造成更大的被动,花费更大的人工。有些人会问,麦田套作不是麻烦不麻烦,而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小麦行距三、四寸,根本没有办法套作。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小麦的种法是可以改变的。例如麦田要套作花生,种麦时满可以把行距适当放宽一点。今年全区套种三十万亩花生,就是这样做的。又如麦田要套作玉米,用文登五腿耧或用五行播种机种,再留下八九寸的畦埂,就可以既便于麦田管理,又便于点种玉米。
还有的人认为,麦田套作花生,对粮食增产没有问题,但是花生播种面积容易落空,花生单位产量也要降低。这个问题很重要。据我们调查,实行麦田套种,是解决粮油争地的有效办法。这样做,不仅扩大了麦田,同时也保证了油料播种面积。
改革耕作制度必须及早安排
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因耕作制度的改革而带来的技术改革,都不能临近播种期现作安排,必须上一年度为下一年度作好准备。从当前来说,为了明年大搞夏播套作,就必须在今年秋种工作中作好准备。这种准备工作,在作物安排方面,既要作到在早秋作物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保证麦田面积适时播种;又要有计划安排明年春播作物的土地,以便于改变明年秋播时晚茬地偏多的情况。在耕作技术方面,也就是在小麦的播种规格方面,也需要根据明年套作要求,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革。


第4版()
专栏:

书记到田间(木刻) 谢书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