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松柏铁厂同铁矿、煤矿、焦厂、运输队互相协作
以铁厂为中心大搞煤铁矿运
据新华社长沙20日电 湖南省常宁县松柏铁厂和大义山铁矿、上游煤矿、裕民煤矿、红旗焦厂以及水口山运输专业队等单位,在中共常宁县委统一领导下,以钢为纲,互相协作,保证了原煤、焦炭、矿石和生铁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
松柏铁厂和大义山铁矿、上游煤矿、裕民煤矿、红旗焦厂都是1958年大办钢铁的时候建立起来的。它们一开始投入生产,就建立了对口挂钩的关系。现在,常宁松柏铁厂已经成为全国小高炉优质高产的红旗。大义山铁矿和上游煤矿、裕民煤矿、红旗焦厂也成了专区和县的先进生产单位。
为了抓好煤、铁、矿、运这几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强厂矿之间的协作,中共常宁县委除管工业的书记经常深入铁厂工作指挥全面外,并抽调三个县委委员分驻煤、矿、运生产第一线,加强领导。各厂矿党委按照县委的部署,都主动地采取了增产措施,尽力为对方创造便利条件。大义山铁矿党委经常主动派人到铁厂征求意见,按照铁厂各个时期生产和储备的需要,安排矿山的生产计划。比如8月间矿山党委书记熊振山到铁厂开协作会,知道铁厂新建的五十五点五立方米高炉要提前在9月份投入生产。他回到矿山以后,就和全体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针对当前生产中的薄弱环节——采掘工作,加速矿山技术改造,同时大力推广采矿和选矿方面的先进经验。由于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个矿供应松柏铁厂的矿石品位,由原来的40%提高到现在的56%左右,为铁厂优质高产提供了先决条件。
上游煤矿、裕民煤矿和红旗焦厂的全体职工也提出“多采煤、采好煤、多炼焦、炼好焦”的行动口号,保证铁厂所需燃料的供应。焦厂党委书记滕楚家和煤矿领导干部张光前等,分别深入到挖煤、洗煤、配煤和炼焦等各个紧要工段,参加生产,解决问题。张光前在第一煤井中发现煤井窿道狭小、弯曲,是提高产量的障碍,就同井下工人商量,把弯井改为直井,把窄道改成宽道,把单车道拖煤改为双车道拖煤,很快使原煤日产量由原来三十吨提高到一百五十吨。红旗炼焦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焦炭的质量、成焦率都比以前上升。现在这个厂炼出的焦炭灰份已降低到10%以下,含硫量已少于1%。
水口山运输专业队的工人除把原有车船运输工具,根据原料燃料增长情况进行合理安排,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以外,还同别的单位协作修建轻便轨道,修补公路,疏通河道,使厂矿之间一百二十多里的山道、陆地、水上运输联成一条畅通无阻的运输线。另外还通过改进装卸工具,攻破了山、陆、水三次转运的薄弱环节,加速了车船运转时间,使运量比原来增加两倍,及时保证了铁厂原料和燃料的供应,而且节省了九百多个运输劳力。
铁厂工人在矿、煤、焦、运这几个部门的支援下,进一步掀起了增产节约竞赛。据9月份前六天统计,生铁平均日产量比8月份提高一倍多,生铁合格率达到90.5%,铁的含硫量最近已降低到0.15%。在大幅度增产的同时,还降低了原料和燃料的消耗。


第3版()
专栏:

  锦绣前程
  吴滤
两年前的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关于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号召,传遍了祖国的城市乡村。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珠江两岸到山海关外,几千万人开展了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发展了“小土群”“小洋群”的钢铁企业,到如今已经证明了“小土群”“小洋群”钢铁企业的无限生命力。
两年前,当我们建设第一批“小土群”“小洋群”钢铁企业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开端的。两年以后的今天,再来回顾当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几千万人大炼钢铁的宏伟的图景,我们才更深刻地体会到,那时候为了建炉、为了出铁、为了炼出钢来所流下的每一滴汗珠,都在培育着一个多么伟大的生命。每一座高炉建成,每一座转炉出钢,以及后来每一个“小土群”钢铁企业向“小洋群”钢铁企业过渡,都不只在完成当时的国家计划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大中小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所揭示的道路。
在这条高速度发展的道路上,人们正以龙飞凤舞的笔触,勾画着钢铁工业一派蓬勃的建设景象。当1949年全国刚解放时,我国能生产钢铁或钢材的企业,大大小小都算上还不到二十个,这些企业大都设在沿海地区,广阔而丰饶的内地大部分地区“手无寸铁”。当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我国钢铁工业的面貌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全国二十八个省区中,仍有二十个省区根本不产钢或者钢的产量极少,仍有十六个省区根本不产铁或者铁的产量极少。当时,人们曾经以为,要解决我国钢铁工业的合理布局问题,需要十年到十五年时间。如今,借用“赤壁赋”中的一个句子,真是“日月几何,江山不可复识矣!”仅仅两年的时间,除了西藏以外,全国各个省和自治区都建设起自己的钢铁工业。总共有一千四百个大小不同的钢铁企业;另外还有三千个左右的“小土群”钢铁生产点,在祖国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上,构成了一个强大的钢铁工业网。这正是两年前大办钢铁的丰盛硕果。
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对于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小洋群”钢铁企业说来,都不过是锋芒初露。锦绣前程,还在未来。今天,我们从报纸上读到的,都是一些多么好的消息呵!利用系数达到二吨,曾经被某些人认为,对于小高炉说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太原松庄炼铁厂的小高炉利用系数稳定在两吨左右已经达八个月之久了。生铁质量全部合格,也曾经被某些人认为,对于小高炉说来是很困难的,但是,在松庄炼铁厂,生铁质量却一直是全部合格的。这些先进的旗帜,使我们看到,在“小洋群”钢铁企业的面前,还有一个多么广阔的天地。展望未来,“小洋群”钢铁企业真是来日方长,前途无量。


第3版()
专栏:

  严格精选原料 狠抓炉前操作 加强设备维修
  松庄铁厂连续十五个月优质高产
本报太原20日电 山西省太原松庄炼铁厂已经连续十五个月保持了优质、高产、低消耗全面跃进的红旗。
这个厂在去年5月到12月,因为优质、高产、低消耗,曾经获得冶金工业部的嘉奖。今年前八个月,这个厂除继续保持了生铁质量全部合格以外,产量也有了迅猛的增长。高炉利用系数一直保持在二吨左右,比去年提高近一倍。每炼一吨铁所消耗的焦炭,比去年降低了二百多公斤。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这个厂全面总结了连续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经验,各班、组和个人纷纷提出增产节约的指标和保证措施,开展了热火朝天的“三保”(保质、保量、保安全)、日日超、全面红的劳动竞赛,全厂9月上旬的生铁产量又比8月同期提高了一倍。
这个厂是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中办起来,经过“五定”(定点、定人、定领导、定设备、定产量),由“小土群”钢铁企业逐步过渡到“小洋群”钢铁企业的。这个厂的领导方面,从1959年5月建起第一座十五立方米小高炉那一天起,就提出了“要用最少的矿石和焦炭,炼出最好的生铁;炼一炉要合格一炉”的口号。
全厂职工为了实现炼铁高产优质,开展了抓原料、抓炉前操作、抓设备维护的连环竞赛。他们抓原料的特点是从头抓起。在采矿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矿石分级管理、水洗矿粉、焙烧矿石等有效措施。为了从原料中把硫消灭到最低限度,使高炉吃上精料,采矿工人和高炉原料工人开展了“三不下山”和“四不入炉”的攻原料关的对手赛。“三不下山”是:矿石品位不够不下山;土、石杂质不下山;粉末不下山。这样不仅提高了矿石品位,而且节约了运输力量。“四不入炉”是:分量不足不入炉;粒度不匀不入炉;品位不够不入炉;不分级、过磅不入炉。原料工王世华经过十几次试验,创造成功了“平地烧结法”,用简便的办法提高了矿石含铁品位,降低了氧化成分,保证了高炉吃精料。
在抓炉前操作方面,这个厂贯彻了精料、大风、高温和高冶炼强度的操作方针。为了保证高炉持续高产,他们还以风、水、电设备为中心,加强了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全厂原料粉碎、上料、运输等所有设备,都由专人分台包干负责维修。


第3版()
专栏:

  开展增产节约竞赛 大兴“学、比、赶、帮”之风
  济南印染厂红旗高炉革新设备增产生铁
据新华社济南20日电 全国红旗高炉之一济南印染厂冶炼车间三点六六立方米小高炉的炼铁工人,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把优质、高产、低耗的红旗越举越高。这座小高炉已经在9月4日提前完成全年产铁计划。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的基础上,9月1日至7日的生铁合格率达到100%,焦比为零点六五八。
在增产节约竞赛中,全车间职工大兴“学、比、赶、帮”之风。当甲班生产领先的时候,乙班工人就及时地研究分析甲班的优点,并在业余时间到炉旁去学习观摩。乙班认真学习甲班后,产铁水平很快就赶上以至超过了甲班。这时,甲班和丙班的工人就来乙班“取经”,总结推行乙班的经验。由于三班之间互相虚心学习,你追我赶,使生铁班产水平普遍提高。
工人们进一步发扬共产主义风格,不但班内各工种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班与班之间也打破界限,都主动地为下一班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工人们还从根本上改革了交接班制度,过去是:炉况不顺不接、备料不够不接、工具不全不接,现已改为“三不交”,有力地促进了炼铁生产的不断增长。


第3版()
专栏:

  杜儿坪煤矿开展“四赶前”竞赛
  准备赶在生产前头 掘进赶在回采前头 运输赶在采煤前头 维修赶在使用前头
新华社太原电 太原西山矿务局杜儿坪煤矿职工正在开展“四赶前”竞赛,以保证生产更大幅度地持续上升。
“四赶前”的内容是,准备赶在生产前头,掘进赶在回采前头,运输赶在采煤前头,维修赶在使用前头。
为了保证准备工作和掘进工作赶在前面,矿上已从各方面抽调力量,增加了三个掘进组。同时,又组织机器设备安装力量给两个将要采完的旧工作面采煤队准备好了新的工作,使回采工作取得了主动。如西采区的壮志采煤队当旧工作面快要采完的时候,新工作面上的机械设备就安装好了。
在维修方面,全矿最近进行了一次群众性的机器设备大检修。参加检修的既有专业的机器设备维修工,又有采煤工,掘进工和运输工。矿党委书记刘成富、矿长姚泉水和科长等负责干部,都同工人一道参加了链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和电车运输线路等的检修活动。通过这次检修,更换了大批急需更换的机器设备零件、部件,并且建立和健全了备品备件制度。同时,各采煤区还根据生产小组的要求,在井下分区设立了小型机具备品备件库和修理室,使设备维修工作赶在了使用的前面。
在“运输赶前”方面,也有了出色的成绩。职工们在不影响卸车装车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改进了翻车设备,延长了装车股道,从而在煤产量激增的情况下,运输部门继续发挥了先行的作用。


第3版()
专栏:

  从小到大 由土到洋(套色木刻)
 金逢孙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庞观祥采煤班天天超产
全国先进生产者庞观祥所在的红旗采煤班——抚顺老虎台矿六区一班的职工,适应井下作业地质条件多变的特点,狠狠抓住提高工时、工作面和设备利用率等保证煤炭大幅度增产的三个根本环节。他们把已有的深打眼、一次多放炮、分段作业、货接炮送等十四项主要经验配套成龙,作为措施坚持使用;并且按班、按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薄弱环节,立即组织全班工人突破。这样,就使全班生产从8月28日到9月上旬,平均日产量持续达到千吨以上,天天超额完成计划,全班回采效率平均达到七点二吨。和同等条件的采煤班相比,产量实现了一班顶三班,工效达到两人顶三人。
大孤山矿提高设备效率
鞍山钢铁公司大孤山铁矿自从开展“万吨铲、万吨车、千米机”(电铲日产万吨、电机车日运万吨、穿孔机日进千米)竞赛运动以来,职工们紧密结合生产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在穿孔机、电铲、电机车等全部采矿工序上实现了许多操作和机具的改革。他们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先进操作方法,大大提高了设备效率,不仅促进了当前生产,而且为不断提高矿石生产能力创造了条件。这个矿已第三次荣获全国大型露天采矿红旗。
“班中会”是促进生产的好办法
安徽省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二钢铁厂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后,找到了一个促进班作业计划全面完成的好工作方法——“班中会”。实践证明,“班中会”的好处很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班前所不能预料到的一些生产关键问题,确保班作业计划全面完成;可以及时传播先进经验,迅速提高干部、工人的技术水平;它是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的好形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劳动竞赛更加深入地发展;它还可以进一步改变领导作风。开“班中会”的过程,就是领导干部进一步贯彻群众路线、与群众同商量的过程。最近,中共马鞍山市委指示这个厂认真总结这个经验,以便在全市普遍推广。
温州市组织节约燃料促进团
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抽调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节约燃料先进经验促进团,狠抓节约燃料先进经验的总结、配套和推广工作。到8月底止,全市已总结出十套节约燃料的先进经验,和二十八项单项经验。这些先进经验的普遍推广,对节约燃料,保证钢铁增产起了显著作用。如温州动力机厂改进冲天炉后,提高了铸件成品率,使每吨铁的耗焦量降低50%,最近他们又推广了这十套先进经验,冲天炉成为“多宝炉”,铸件质量进一步提高,焦耗又降低了10%。


第3版()
专栏:江西通讯

  红旗炉长曹德祥
  吴家鸿 黎明芝
江西省吉安市钢铁厂炉长、冶炼工段党支部书记曹德祥,两年前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经过党的培养,现在已成为一个技术熟练的钢铁工人。在两年来连续大跃进中,曾两次被评为全省工业先进生产者。在工作中,他总是走在人们的前面,并且总是在最艰苦的岗位上,不计条件,不怕困难,埋头苦干,创造出出色的成绩。在近两年中,他经历过七座小高炉,其中有许多是全厂闻名的落后炉。在党派他去以后,低产炉变成了高产炉,死炉变成了活炉。人们再也不说“炉顺人顺”,而说“人顺炉顺”了。
到低产炉去
当六号炉停炉检修的时候,曹德祥经组织决定,同六号炉一部分工人到五号炉来,猛攻五号低产炉。
说起五号炉,这里有着一段插曲:
五号炉紧靠着曹德祥的六号炉,可说是一对兄弟炉。两个炉子都是八立方米的容积,炉型和动力设备也都是一样的。可是,六号炉日产达到十多吨时,五号炉日产却始终只有三、四吨,最高时也只有六吨。五号炉的工人都说:这是一个“老牛拉破车炉”。
曹德祥来到这座低产炉以后,就暗地里下了狠心:“我就不相信低产炉不能变高产炉,炉子就是一只老虎,我也要拔它几根须。”
他一来到五号炉,首先就和原来炉上的工人开了一个会,发动大家找原因。
这个说:“这是炉型不好。”
那个说:“这就是一个低产炉。”
还有人说:“炉子就是烧不起高温。”
这些,曹德祥认为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曹德祥把事实一摆,大家都问道:“你说,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我也不知道,我看,大家还要很好地研究。”
会后,曹德祥一个人到处看,到处比,看看有哪些地方与六号炉不同。他看了一天,感到其他地方 没有什么不同,只有烟囱比六号炉装得近了一些。他又去看热风炉,发现热风炉门口炉火大,而里面炉火就不红。他想:问题是不是就在这里?他测了一下风温,只有二、三百度。这下,他恍然大悟:“温度不高,怎能高产呢?”他又去看废气烟囱,只见煤气全往烟囱里面跑。他想:找到了关键:烟囱近了,拔力大,煤气跑了,热风房煤气少,温度不高,风温也就不高,这样,炉内温度低,铁水熔化慢,当然就要低产了。他把这个推理告诉了副炉长陈勇。陈勇很同意他的分析。
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曹德祥反复地考虑着,他与同志们共同研究,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在热风炉前的废气烟道上,装一个烟道闸门,就能把煤气逼进热风炉内燃烧。同时,他又把燃烧嘴移进了一些。
这样做了后,热风炉内的温度就很快上升到五百多度,产量也迅速由日产四、五吨,提高到十吨多,使五号炉利用系数超过了一。
这一消息,在全厂传开了。人们到处议论着:
“曹德祥把低产炉变成了高产炉。”
“曹德祥真是一员闯将。”
“向五号炉学习,向五号炉看齐!”
人们从议论中也得到了一个结论:“没有低产炉,人红炉也红。”
在全厂高产运动中,曹德祥就像一个打虎的猎人,哪里有老虎,他就在哪里,而且枪法又是那么准。厂内到处都传颂他打“虎”的故事。
专打难关的闯将
曹德祥从攻打五号炉后,又到过十二号高炉,十三号高炉,八号高炉,新六号高炉,最后又来到了一号高炉。
他来到一号高炉时,正是3月间,那时正是全厂为争取第一季度满堂红夺钢大战最激烈的时候。一号高炉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故:由于前几天电厂停了三天电,刚开炉不久,就碰到了炉顶“悬料”,矿石、焦炭在炉口上凝结了,下不来,炉内又空空无物,已经三天了。
这是一个新问题,全厂所有的炉子从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人们在窃窃私议:
“看来,是无可救药了。”
“曹德祥有再大的本事,也解决不了这个新问题。”
这时,亲自深入吉安钢铁厂领导生产的中共吉安市委书记兼市长王有田找到曹德祥说:“你看,该怎么办呢?”
“怎样也得想办法挽救,炉子不能停!否则我们怎么能取得满堂红呢?”曹德祥果断地回答着。王有田很支持他的意见。
曹德祥又爬到炉顶上去了。这几天来,他两眼已熬得血红,但他怎么也不愿看到就这样随便死炉。
他深深感到:越是在这艰苦的时候,越要注意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于是他召开了党团员会,接着又召开了全体工人会,对大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他说:“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了我,炼钢铁,就要有比钢铁更硬的信心和决心,要是缺乏这股革命干劲,就不算是一个钢铁工人。你要怕炉子,你就更不用想从炉子里拿出钢铁。钢铁硬,我们要比钢铁还硬。…………”
工人们的情绪又都起来了。大家说,要是怕炉子,我们也决不会到这里来。有的人高声说:“曹德祥,你说要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我们决不叫喊困难。”
“要靠大家,靠大家来想办法,我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叫钢铁低头。”
于是,大家展开了一场处理“悬料”的讨论,终于找到了一条办法:组织战斗小组,分批轮班上炉顶,用树钎、扔大锤从炉口打进去。
曹德祥和全体工人一起,四个一班,两个人用铁钳子夹着树钎,两个人扔大锤,一锤一锤地打着。打了几十分钟,又换一班,就这样轮流不停地一直打了三天三晚和一个早晨,终于把结在炉口的瘤子给打散了。“悬料”在工人们顽强的斗志下低头了。鼓风机又响起来了。人们欢呼这场斗争的胜利!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由于炉内全空,九千多斤矿石和燃料下进炉子后,又把炉子下黑了,尽管加大风量,一时还燃烧不起来,在炉底上又很快结了瘤。人们一场高兴,顿时又消失了。
曹德祥这时显得很稳重、沉着。他根据过去的经验,提议赶快下生铁,让生铁获得热快熔化,增加炉内铁水,提高炉温,使炉底铁瘤逐渐熔化。
以后,他们又经过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使炉子越烧越旺,日产量迅速上升,成为全厂一座产量最高的先进炉。平均日产量达到十三、四吨,最高产量达到十六吨多,利用系数达到二点零六七吨,焦比更降低到零点八吨,胜利地保证了全厂在第一季度夺得了满堂红。
人们看到这座死炉变成活炉,而且变成了全厂的高产炉,都无不佩服地说:“曹德祥真成为一个专打难关的闯将了。”而曹德祥听到人们给他的这种评价,总是说:“离开党、离开群众,我曹德祥什么本事也没有。这是党的领导,群众的力量。”
× × ×
现在,曹德祥已是冶炼工段的党支部书记了。他仍然和以前一样,吃在炉前,睡在炉前,成天工作在炉前。他说:“我的心早已粘在高炉上了。”工人们也仍然亲切地叫他“老曹”、“曹德祥”。他感到这是多么温暖的称呼啊!他不能离开生产,离开这群亲热的工人。因此,他又在六号高炉种起“试验田”了。
现在,这座八立方米的六号炉又成为全厂的高产红旗炉了。7月份日产量平均达到十点七二吨,在增产节约运动中,8月1日到24日,当我们离开这里时,平均日产量更达到十六点八五吨,最高时曾达到二十三点五吨。
工人们说:“曹德祥克服困难,一心为钢铁的干劲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原载《江西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