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永宁县改进领导方法狠抓农业生产
干部十分之三留机关工作,十分之三蹲点转面,十分之四到农村落户
各事业和企业单位大搞技术革新,节约人力物力,从多方面积极为农业服务
编者按:要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很重要的一条是干部深入农业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
永宁县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调整组织机构,改进工作方法,坚决实行“三三四制”,即:30%的干部留机关工作,30%的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第一线蹲点转面,40%的干部下放到农村落户。这样,三者互相结合,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情况,联系群众,更好地贯彻党的政策,加强农业生产的领导。这种做法可供各地参考。
× × ×
本报讯 宁夏自治区永宁县为了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以大刀阔斧的革命精神,下放大批干部到基层,切实加强农业战线的领导。
永宁县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在实行“二五制”的基础上,县级机关干部进一步实行“三、三、四制”,即30%的干部留机关工作;30%的干部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组成工作组,深入生产第一线,蹲点转面;40%的干部下放到公社、大队、小队长期落户。下放的干部中,有科长级以上的干部和很多党团员。除了部分领导骨干担任大队党总支书记外,绝大多数下放到小队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或副队长。下放的干部绝大部分是到后进的社、队。县委要求大家到下边去以后,要下决心在两三年内培养出一批坚强的干部,把落后社、队的面貌彻底改变过来。这样,全县下放的干部和组成工作组经常深入第一线的干部,就占县级机关行政干部的70.2%,其中党、团员占60%。
现在,留在机关工作的30%的干部,工作量就相应地增加。为了使机关工作能够正常地进行,县委根据各单位的业务性质,决定以党群、政法、财贸三个口为单位,成立三个合署办公室,三个口所属的三十二个部门,成立十一个合署办公小组,实行合署办公,一人兼多职,人人成为多面手,做好机关工作。
为了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又从各企、事业单位中抽出一部分人参加农业生产。全县商业、工业和交通、粮食、文教卫生等系统的企、事业职工和训练班、中学学生共占全县总劳力的7.8%。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作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根据这些部门的不同特点,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力,满足新建企业需要,做到建厂不增人,增产又省人。根据初步查算,仅商业、工业和交通、粮食三个部门,就可从现有企、事业人员中抽出12.3%的人力,除去解决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三个新建企业的用人外,还可抽调出一百六十多人投入农业生产。
第二,改变商业、卫生等企、事业布局和管理制度。全县商业职工(不包括行政人员和所属工业职工)现在在大队工作的仅占商业职工的34.8%;全县卫生系统的企、事业人员在公社、大队的只占卫生系统企、事业人员的47%。深入到农村的企、事业人员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差,和当前生产不相适应。根据这些情况,决定实行“三七制”,即把30%左右的商业和医务人员留在城镇,把70%左右的商业和医务人员搬到农村,要求他们做好三件事:一是把设在大队的分销店扩大为综合商店,做好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和农副产品的收购工作;整顿和加强现有卫生所,设置简易病床。二是组织食堂炊事员或管理员代购代销,帮助食堂搞好服务部,便利群众购买零星日用品和出售零星副产品;大队卫生所除深入第一线巡回医疗外,还要帮助生产小队切实搞好食堂卫生,建立保健室。三是结合业务参加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
永宁县县级机关的干部和职工,经过学习,提高认识,纷纷写申请书、决心书,要求组织上批准下放到生产第一线,长期到农村安家落户,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已被批准下放的干部,有的已经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投入农业生产。


第3版()
专栏:

土地在人种 增产在领导
山后大队自然条件坏,干部深入领导,坚决贯彻政策,生产节节胜利
罗源大队自然条件好,领导放任自流,工作主次不分,生产步步落后
本报讯 福建南平夏道公社有两个生产大队,由于队干部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不同,生产有显著差别。在山后大队,丘丘稻叶乌黑油绿,分蘖旺盛,田里看不见杂草;在罗源大队,晚稻追肥不足,不少稻苗发黄,杂草蔓生,有的田里的中稻看去还不如山后大队的晚稻高。
是不是山后大队自然条件比较好?不是。情况恰恰相反:山后大队位于高山顶上,山岭陡峭,交通不便,田地分散,气候寒冷,作物生长季节较迟,罗源大队在山脚下,地势较平坦,土地较集中,自然条件比山后大队好。从劳力上看,山后大队每个劳力平均种十一点八亩;罗源大队每个劳力平均种九亩。
这两个大队生产上所以如此悬殊,根本原因是在于队干部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
山后大队党支部对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决有力。“双抢”工作一布置下来,党支部就抓紧时机,在党内和群众中开会反复动员,集中全队80%以上劳力,大搞抢收抢种。党支部五个支委,固定分片包干领导五个生产队,他们都住在田头,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平时,党支部书记和三个大队长以上的干部,每月参加劳动平均都在二十二天以上。生产小队长和社员一样,每月劳动一般都有二十八天。
在夏收夏种开始时,党支部对集中劳力抓得紧,但是有些生产队贯彻不快。第三生产小队有二十九个劳力,开始只有九个人用在收种方面,其他劳力都分散使用在林业采伐、畜牧场和其他农活上。分配做主要农活的劳力也安排不合理,九个劳力堆在一起共用一个打谷楻,有的收、有的打、有的就闲着没事干。支部书记单连源深入这个小队发现这个问题,就召集小队干部、群众共同商讨解决办法。立即从林业采伐和后勤各部门中抽劳力,夏收夏种的劳力增加到86%以上。同时又调整劳动组织,一个打谷楻由九个人减为五个人,平均每人每天由收谷一百多斤增加到近三百斤。党支部还采取青壮年劳力包远田、老弱劳力包近田,实行就地收、就地打、就地晒、就地送,进一步提高工效。往年要将山下收好的稻子挑到山上村里晒干,然后又挑下山去缴公粮,往返二、三十里,浪费劳力很大。今年由于在田头边收、边晒、边送,就节约了四千零二十个工。
在抓生活方面,党支部派出财贸书记到食堂里挂帅,加强领导,建立蔬菜基地,使社员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卫生。社员生产情绪饱满,干劲很足,使生产工作步步主动,样样抢先。
罗源大队党支部对贯彻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思想不明确,行动不坚决。支部在布置“双抢”任务的群众大会上,先谈卫生工作和业余教育,然后才简单地布置一下夏收夏种,工作主次不分,轻重倒置。劳力迟迟集中不起来,全队一百三十九个男全劳力,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只有六十四个,还不到50%。其他都用在采伐场、烧木炭、砍柴火、挖毛竹等。收种进度很慢,一百六十三亩连作早稻,连收带种花了十五天时间;晚稻插秧因劳力少,有很大部分是插7×8寸的,达不到合理密植的规格;肥料数量和质量都差,虽然这个队离南平城关不远,可以到城关挑粪,但因为抽不出劳力,每亩也只施五、六担肥。大队干部不能经常深入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干部虽然也有分工,但因为没有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去,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生产陷于自流。党支部对社员生活也关心不够。第四生产队食堂八十六人吃饭,只种了一亩菜,而且由于管理不善,收获量很少,蔬菜供应不上,一步被动,步步被动,因为支部领导抓得不紧,目前田间管理又落在各大队的后头。
两种不同的领导作风领导方法,在工作和生产上必然有两种不同结果。中共南平市委和夏道公社党委已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例来教育干部,改进领导作风、领导方法,并采取措施加强罗源大队的领导工作。


第3版()
专栏:

了解公社急迫需要 修订工厂支援规划
沈阳深入检查支援农业工作
本报沈阳31日电 沈阳市七百多个工厂、企业和学校的负责干部,在中共沈阳市委的领导下,最近以支援农业基层委员会为单位组成九十二个工作组,分别深入挂钩支援的农村人民公社,对今年以来支援农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通过这次空前规模的大检查,不仅使支援农业的工作更加细致和切合实际,而且也进一步鼓舞了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积极性。
参加这次大检查的工厂、企业、学校的党委书记、厂(院)长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共八百多人。他们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问,重点参观等办法,广泛地征求了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对支援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调查了农业技术改造的情况和支援工作中的问题,并根据公社的农业技术改造规划和生产的迫切需要,修订了支援农业的规划,帮助公社解决当前生产中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他们在检查工作中,同社员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并参加了夏收、秋种、灭虫等劳动,受到了广大公社干部和社员的热烈称赞。
这次大检查的重大成果之一,是进一步摸清了当前农业技术改造和农村生产的迫切需要,使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规划更有目的性和更加切合实际。例如,以沈阳气体压缩机厂为主的支援农业基层委员会,原来的支援规划没有考虑帮助公社解决秋收工具改革的问题;这次到法库县大孤家子人民公社具体调查后,发现公社秋收工具不足是个大问题,于是决定在今年秋收前帮助公社改革和制造水稻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水稻脱谷机、高粱脱粒机、粮食入库运输机等七种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秋收工具,并纳入了支援规划。再如到台安县富家人民公社去的同志,在劳动中,发现有些禾苗生长不好,主要是因为缺少肥料,于是决定把帮助公社大搞土化肥,作为支援的重点项目之一。
参加检查工作的各单位负责干部,在结合农村急迫需要修订支援规划之前,还同公社干部和社员一起,研究了公社农业技术改造规划,帮助公社去掉了规划中不切合实际的部分,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这样就使公社的规划和各行各业支援规划结合得更加紧密。
由于通过这次大检查,及时的解决了支援农业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使支援工作越做越完善。如支援新民县梁山公社的中捷友谊厂的负责干部,在检查中发现公社因技术力量不足和技术管理不完善,使已经建设起来的机修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情况,他们除决定帮助公社加速培养技术力量外,还立即派本厂技术厂长去公社长驻,帮助解决技术问题。通过这次检查,不少单位的负责干部都体会到:支援农业一定要负责到底,这样才能使支援工作发挥应有的效果。
沈阳市各行各业在支援农业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支援农业的组织形式,也由原来的厂社挂钩发展到以工业为主体组成支援农业基层委员会,使支援农业的工作进入有计划、有领导、有目的的新阶段。随着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深入发展,要求支援农业的工作更细致深入。为此市委决定要各单位普遍深入支援工作第一线,吸收过去两次检查的经验,进行一次更全面的大检查。
这次大检查目前已基本上结束。中共沈阳市委根据几次检查的效果和经验,认为这种经常下乡检查的办法,对于推动支援农业的工作,加强城乡联系、提高城乡人民的觉悟,都有很大意义,因此决定把这种定期下乡检查支援工作定为一项经常的制度。


第3版()
专栏:

四面八方支援农业
蒋文彬速写
田头供应站
设计新农具
抽水机修好了(转载浙江日报)


第3版()
专栏:编后

检查得及时!
沈阳市各行各业七百多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深入农村对支援农业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及时解决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切实改进自己的工作。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当前全国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已经蓬蓬勃勃地展开,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也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深入开展,各种问题会不断出现。比如说,怎样更好地根据农业技术改造和当前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进行支援?怎样使支援的机器设备更有效地使用起来?怎样解决农村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支援工作中还存在着什么问题?如此等等,都需要经常地进行调查研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不断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支援农业的工作才会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才会越做越细,越做越深,越做越扎实,也才能使支援农业的工作发挥更好的效果。
我们希望所有支援农业的单位的领导干部,都来学习沈阳市认真调查研究和检查工作的负责精神和扎实作风,并在检查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使支援农业的伟大任务完成得更好。(附图片)
江西广丰县洋口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汤冬宜向老农柯修良学习生产经验。 新华社记者 喻衍华摄


第3版()
专栏:

只在无心与有心
本报记者 张仕楷
为农业服务起家
一年多以前,在蓬江南岸,在一间荒凉的破庙旁,有一间草棚搭的临时厂房。房子里有用土坯砌起的几台炉灶,加上几十个小户人家烧茶、煮饭用的小煤炉和小瓦锅。这就是广东佛山专区江门市化工农药厂的前身。那时,这个工厂只能加工一些石膏粉、无水酒精、碘酒和红汞之类的东西。可是一年多以后,这里再也看不到当时荒凉零落的痕迹了。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有各种设备和一片厂房的化工厂,里面排列着农药、农肥、硫酸、烧碱、火药、炼油等车间,和纵横交错的各种管道。这里出产的各种农药,不仅对支援当地农业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畅销全省。
不到两年的时间,有这么大的变化,用这个厂厂长的话来说:“是靠为农业服务起家的。”
先降“拦路虎”
1958年秋,这个厂开始大量生产农药。可是,制出来的一坛坛、一罐罐的农药,总是呆在仓库里。有人怀疑说:“现在农村各地都在大搞土农药生产,我们生产出来的农药还有谁要呢?”
产品销不出去,大家都为这事着急。是否农村不需要农药?还是另有原因?为了解开这个谜,厂长李钦和几个供销员,卷起被包,带上一批农药,分头下乡访问去了。老李回到他的家乡——新会县外海公社。农民兄弟对他们大力生产农药支援农业生产,表示欢迎。但一谈到质量,有的人就说:“阿钦,你看,现在虫害很严重,劳动力又紧张,我们原来都一心指望你们的农药有用,谁知却是杀不死虫的!你们还是回去再研究一下吧!”
农民的这一批评,使李厂长知道了产品销不出去的原因。他一回到工厂,就立即发动职工开展大鸣大放,经过群众的检查,原来产品质量不好的原因,固然是由于搞新产品缺乏技术经验,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为农业生产服务还有点半心半意,没有体会到农民兄弟的迫切需要,所以就没有认真想法保证质量。
思想的疙瘩解开了,职工们的劲头也就大起来了。尽管技术、经验仍很缺乏,但为了生产出质量好、效率高的农药供应农村,职工们不断虚心学习、努力钻研,向农民兄弟和兄弟厂的工人请教,向书本请教,终于试制出许多种不同配方的农药,分送给邻近四乡的农民试用,征求意见,派技术员下乡和农民一起进行实地试验、鉴定,不断总结、改进,产品的质量逐步提高了。紧接着,一种“雷雨”牌的高效农药在这个厂里大批生产出来了。
“亏本生意”应该做
闯过了质量关,农药生产大大发展了。但是,这还不等于真正确立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
1959年初,这个厂接到大量生产农药六六六粉的加工任务。按上级规定,每吨的加工费用六十八元。但是,由于他们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所花的实际费用却要一百一十多元。
“这还了得!”当时,厂里一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上也动摇起来了,觉得要做这个亏本生意,真是“倒了大霉”!碰巧这时省里有个单位想找他们加工一批颜料。加工颜料成本低、产值高、利润厚。这就惹得一些不很愿意为农业服务的人思想上更加动摇起来。
究竟农药厂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跃进的需要,还是为了追求产值、利润呢?这是当时摆在全体职工面前的一个尖锐问题。在厂党支部的领导下,党内开展了讨论,揭发和批判了那种半心半意为农业生产服务和盲目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经营思想,全厂开展了关于亏本原因的大检查,发觉亏本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技术落后,不是就地取材解决原料问题,因而造成生产效率低、原材料成本高和停工待料等现象。职工们提出了两百多条合理化建议,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结果,每人平均日产量由不到一百公斤提高到三百二十多公斤。与此同时,又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大搞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设备和原料潜力,使产品大大增加。1959年不仅完成了产品、产值计划,还为国家积累了十万多元建设资金,光荣地出席了全市、全专区的群英会。
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药的需要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提高了,但是,这个厂生产的“雷雨”、“孖九”等高效农药,主要原料却要依靠从外国进口,这就严重地妨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厂里天天收到不少从省内、省外发来的要货函电,而生产却不能满足这些要求。难道说可以张着嘴巴光喊叫困难,伸手坐待上级来帮助解决吗?这时,正是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提出了“反右倾、鼓干劲,厉行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的时候。这个厂的职工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自力更生。一方面,积极寻找节约、代用的办法,扩大原料来源;另一方面,自己想办法生产原料。这对于一个刚由手工业社改组过来还不到一年,资金、技术、设备等都很缺乏的“穷棒子”厂来说,真是不容易!譬如生产硫酸,建一套硫酸塔就要两、三万元。这个厂那里来这许多钱呢!于是,他们就想办法,利用陶缸、陶管来搞土设备。那时候,职工们的干劲真是高极了,不论白天黑夜,下了班的工人,都像赶集一样涌到工地来帮忙。炉子建好了,不行,拆掉再修;再不行,又再拆再修;炉子反复修建了差不多上百次,还始终生产不出硫酸来。建炉的职工们渐渐有些泄气了。正在这时,工地上却忽然来了一批生力军,和职工们一起并肩作战。他们是:市委书记、市长、化工局长和江门市科学委员会的同志。这使职工们受到很大的鼓舞,在上级支持和各方面的帮助下,经过一百多次失败,炉子终于建成,顺利流出了硫酸。开头,每日只能产一百几十斤、质量很低的所谓“亚硫酸”,经过职工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已逐步提高到日产一千二百多公斤,质量也达到国家标准。
生产“雷雨”牌农药所必需的代用原料,经过职工们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也从煤焦油中提炼成功。
破浪前进
前进的道路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上半年,这个厂的主要产品——农药,已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另外,生产了大量化学肥料、火药、柴油等三十多种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品。各项产品的质量也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最近,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又进一步修改了原来的生产计划,各项产品的产量都要大大增加。无疑的,他们一定会在为农业服务的康庄大道上,乘风破浪,高速前进。


第3版()
专栏:

见困难就上 见后进就帮
西安仪表厂主动支援山区
据新华社西安电 西安仪表厂职工发扬见困难就上、见后进就帮的共产主义风格,积极到偏僻而艰苦的地区去支援农业生产。目前,这个厂已经同秦岭深山区的商南县挂上了钩。全厂职工决心跟当地的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
西安仪表厂是一个大型现代化工厂,绝大部分工人都是初中和完小毕业的学生。厂的领导骨干都是过去在陕北等老根据地经过长期革命锻炼的干部,他们把老区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带到工业建设中来。建厂以来,他们经常对青年职工进行勤俭朴素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今年,在全省干部学习榆林干部高毅的风格的运动中,西安仪表厂职工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自动提出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区去支援农业生产。
当省工业支援农业委员会批准这个厂同秦岭深山区的商南县挂钩的时候,全厂人心振奋,都以担负起支援老区农业生产的任务为荣。他们说:吃水不忘掘井人,没有老区人民过去的艰苦奋斗,就没有这些现代化的大工厂。老根据地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现在由于自然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原因,他们在农业生产和技术改造方面比平原地区困难多一些,我们应该首先担负起支援的任务。职工们纷纷要求到商南去,并且提出:保证同当地群众同甘共苦。
根据这个厂的调查了解,商南县石山林立,土地瘠薄,农业生产上困难比较多;这个县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全县只有一个四、五台土车床的农械修造厂,因设备数量少、不配套,很多农业机械和排灌设备等坏了不能及时修复。但是当地十几万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对迅速改变这种“一穷二白”的面貌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冲天的干劲;当地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当地人民生产土铁等工业原料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西安仪表厂从当地这些具体情况出发,并本着克勤克俭的精神,同县和公社共同制订了支援农业的规划。例如他们在帮助商南县农械厂改变设备少、不配套的情况时,就积极帮助这个厂改造现有设备,挖掘现有设备潜力。这个厂没有铣床,很多设备不能加工,如果要求国家调拨或帮助他们制造一台铣床,成本既高一时也解决不了,而且小厂专门配备一台铣床,利用率很低。工人们经过集体研究,帮助厂里制造了一个万能铣头,安在现有的车床上就可以当铣床用。商南农械厂的几台土车床都没有夹头,生产时需要临时上几个螺丝把零件卡住进行加工,既费工又不能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他们就帮助厂里制造了几个夹头,使四台车床的工效都提高了一倍多。同时,他们还帮助这个厂生产了土空气锤、平板压力机等设备,使厂的设备配成套,担负起商南县农械生产和修配的任务。
西安仪表厂还根据商南县煤炭缺乏、运输困难的情况,帮助县里推广使用煤气的先进经验,以节约用煤。为了解决商南县农业技术改造中的用电问题,西安仪表厂正在积极试制一种适合山区用的小型轻便发电机。
为了解决县和公社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他们还帮助培养机械修配和机械制造技工一百名,土建工人三十名。
西安仪表厂同商南县挂钩以后,不仅支援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同时也虚心学习了当地人民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作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