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专栏:
五云生产队发动广大群众掌握水稻生长规律
运用早稻丰产经验加强晚稻增产措施
本报讯 浙江绍兴县东湖公社五云生产队发动广大群众现场总结早稻丰产经验,提高了干部、社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自觉性,加强了晚稻的增产措施。
五云生产队早稻丰收是在新情况下获得的。首先是大面积地改变了耕作制度,新三熟制(即油菜、大小麦田种连作稻)面积占早稻总面积六百四十二亩的一半;其次是几乎全部采用了“陆财号”等新品种;第三是改变了耕作方法,直播早稻占30%。从产量来看,今年有的春花田(小麦)早稻生长超过了绿肥田,迟种反而早熟高产。总结这些经验,对促进今年晚稻高产,为今后进一步贯彻“多种、高产、多收”开辟了门路。
多种多收
五云生产队的第一小队与第三小队的稻田连在一起,劳力、田亩相等,但早稻产量却相差很大。第一小队由于积极推行新三熟制,早稻插的多,占总面积的88%,其中52%是春花田,早稻长得秆高、穗大、粒多。而第三小队墨守陈规,害怕劳力紧张,认为多种不如少种,早稻扩种计划未完成。参加总结丰产经验的社员在第三小队挑选了一丘绿肥田早稻,在第一小队挑选了一丘春花田早稻,经过实测,第一小队的亩产预计可以比第三小队多收一百四十斤。
但是第三小队队长金尧明仍旧不服气。他说:春花田早稻虽然好,晚稻产量就不一定好。他的理由是:春花田早稻迟熟品种多,收获期迟,夏收夏种季节紧,多种以后,劳力不够。大家又摆出事实来给他看:五小队一丘春花田早稻,是“陆财号”品种,5月20日插秧,秧龄四十五天,移植后生长迅速,比早种二十天的绿肥田早稻还早熟三天,产量也高出五十斤左右。金尧明在事实面前肯定了新的耕作制度的好处,表示在晚稻生产中一定保证完成扩种计划,定要晚稻超早稻。
稻壮不倒伏
怎样使早稻长的好而又不倒和减少秕谷?大家选择了土质、阳光、水利条件大体相同而产量高低不同的两丘早稻田作了对比。老社员王阿六管的五亩“陆财号”早稻长得很好,没有倒伏,据估算亩产可比去年增加40%;而金水根管的三亩早稻倒伏了,秕谷率高达35%,亩产预计要比王阿六管的田少二百五十斤。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老农王阿六介绍了他的经验。去年他管了四亩直播田,品种是南特号,起初长得不错,但叶过于茂盛,他就采取割叶的办法,可是仍然不能控制,他又进行晒田,一直晒到田土开裂再灌水,这样,水灌到那里,那里的稻子就倒伏;最后只有一只田角,由于邻丘经常有水漏过来,没有倒伏。今年接受了这个教训,他管理的这丘直播早稻田,除基肥一次施足和精细耘田之外,特别重视灌水和晒田的工作。根据今年气候,早稻生长前期多雨,就采取提早抢晴晒田,晒到田裂鸡爪纹就灌水。以后又遇干旱,他就采取干干湿湿的办法,经常保持浅灌。这样做的结果,稻长得很好,稻秆坚硬不倒,穗头大,秕谷少,秕谷率平均只占16%。参观对比之后,大家认为王阿六干劲足,善于钻研,掌握了早稻生长规律,通过适当控制,促进了早稻生长。而金水根迷信靠天,不掌握科学技术,这就是倒伏的原因所在。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好不好?”经过群众性的总结评比,五云生产队的社员对密植的好处,作了进一步的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实行5×2寸,每亩四十万苗,是能够保证增产的适宜密度。但是不同的品种,也可略高或低于这个要求。社员王阿生几年来对密植一直不大相信。这次总结中,他看了一队一丘春花田早稻,行株距5×2寸,密植四十万二千苗,每穗平均有六十粒,一点没有倒伏。专管这丘田的社员金传水介绍了经验:这丘田除了合理施肥、培育壮秧等以外,还采用多耘田,四周开沟早晒田,后期浅灌等措施,达到抑制徒长,基部健壮,根系发达。
总结早稻丰产经验,直接促进了当前生产。第二小队有一丘晚稻,密植苗数不足,小队长金如意立即带领三个社员连夜补上。第三小队由于管理不周到,五亩连作晚稻秧田断水,现在已全部灌上了水。
中共绍兴县委总结了这个队的经验,立即在全县推广。现在全县十五个公社正在普遍展开群众性总结丰产经验的工作。
第4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西藏互助合作运动取得胜利
西藏农村继民主改革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也取得了伟大胜利。目前西藏广大农村已建立了八千四百多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参加互助组的有十万多农户,占已经完成民主改革地区总农户的85%。在山南、林芝、江孜等专区和拉萨市,已有90%到95%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
湖北部分地区抗旱插秧
湖北省武汉、黄冈、荆州等地区最近以来没有下雨或很少下雨。目前正是中稻抽穗扬花和晚稻插秧极端需水的紧要关头。为此,这些地区又展开了抗旱保苗和抗旱插秧活动。
为领导群众抗旱,上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都已奔赴第一线。现在,荆州专区每天要出动六万五千多部提水工具和三百七十多台排灌机械,大力抽水灌田。武汉地区一面车水灌田,一面大抓改善现有工程和节约用水。
杭锦后旗狠抓秋田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狠抓秋田后期管理,誓夺农业大丰收。全旗除留一定劳力继续进行小麦的运输、脱粒、入库和复种工作外,76%以上的劳力投入秋田后期管理。目前,玉米、高粱已经锄完二遍,三分之一以上锄过三遍,追肥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左右。对水稻、糜子,也正在追肥和薅锄第二遍草。
铜仁县垦复油茶间种晚秋作物
贵州高原油茶主要产区铜仁县,在狠抓秋季作物田间管理同时,组织一万六千多人突击垦复,抚育油茶林并结合油茶林的垦复和抚育,在林间大种晚秋作物。目前,全县已垦复和抚育油茶二十一万多亩,占全县油茶林面积三分之二左右;已间种甘薯、荞麦等各种粮食作物二万多亩,普遍中耕除草一次,力争粮油双丰收。
云南狠抓秋菜种植
云南省各地趁久旱得雨的大好时机,结合大秋作物的中耕管理,狠抓秋菜种植。目前,全省各地人民公社的生产小队和农村公共食堂,已种基本菜地一百一十一万多亩,间种、套种各种蔬菜一百三十五万亩,利用空闲散地种瓜、豆、小菜六亿四千万塘。
全省各级党委都由一位书记或委员挂帅,结合大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组织群众大种秋菜。各地在趁墒抢种的同时,随即跟上蔬菜的田间管理工作。
第4版()
专栏:
集中使用技术力量 集中使用插秧机
贵溪县晚稻插秧进度快质量好
本报讯 中共江西贵溪县委总结了使用插秧机插早中稻的经验,最近集中了五百三十部优质插秧机和一千二百七十名优秀插秧机手,抢插晚稻,效果良好。
今年早中稻插秧时,各地在推广插秧机上,有两种不同方法,得出两种不同结果。一种方法是,集中插秧机到一两个大队,先重点使用,作出成绩后,再逐步推广,效果良好。另一种方法是,把插秧机拨给各个大队分散使用,结果因为机具本身和操作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不容易解决,影响了推广。
根据两种方法的比较,县委在二季晚稻栽插中,采取前一种方法,即集中精兵锐器,编队分组,定点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培养能手,改进机具,扩大影响,达到人人会用,部部用好的目的。为此,全县将所有的机具、人员编队分组,按重点示范区编为十二个机插大队,四十七个机插小队,一百五十八个机插小组。这样作的结果,有四大好处:
一、效果大、影响大。每个示范区都拥有十几部以至几十部插秧机,成队下田,满坂都是,声势很大,加快了速度,又带动了周围群众。县委在罗河公社富江大队示范区,集中了二十一部优质插秧机,在马路两旁的大坂上,三天插秧二百四十亩,使这个大队的插秧日进度由一百七十亩提高到二百八十亩,整个栽插时间可比原计划大大提前。马路两旁来往的人们看了,个个称赞,处处传扬。原来不打算使用插秧机的罗河大队,看了示范插秧后,大队总支书记周来胜马上就派人到公社机械厂运来了十三部插秧机,亲自带头下田推广。
二、由于机具和人员集中,就便于领导和及时解决问题。
三、由于加快了栽插进度,可以腾出充分时间来精细整地,提高插秧质量。塘湾公社金屯大队原来因为栽插任务大,为了抢时间,只好把割了早禾的田打一次辘轴就栽下去,田不烂,泥土不松。他们看到插秧机一人能顶三人干活,于是便腾出了时间把二禾田再翻、耙一次,使秧苗根根落实,保证了质量。
四、能加速培训插秧机手,提高栽插技术。插秧机队白天插秧,晚上研究栽插技术。因此,许多机插手做到了工效日日新、技术日日高,形成一个互相竞赛、人人争先的高潮。(附图片)
湖南浏阳县古港公社枚田大队的机插手们,在刚刚收完的早稻田里,大显身手,保证及时插好晚稻
陈伯中摄(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组织专业队使用插秧机 李永耿 王华民 施作帅
福建各地在以插秧机为中心的农具改革运动高潮中,创造了管理使用插秧机的经验。推广这些经验,对提高插秧机工效,延长插秧机使用寿命,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泰宁县在朱口公社试建了插秧机站,把全社十五个大队的插秧机和会修配会使用插秧机的能手都集中到站里来。由于集中使用插秧机和插秧手,插秧机推广工作做得很好。这一经验在全县推广后,全县共建立三十一个插秧机站。每个站都实行“一长三员制”和“四统一”。“一长三员”就是:由公社党委书记、大队支部书记或大队长任站长,下设辅导员、技术员、修配员。
“四统一”就是:技术员统一抽调,插秧机统一使用,土地统一规划,插秧时间统一安排。这样做效果很好。全县建站十天后,插秧机使用率由50%提高到75%,每部插秧机的日插工效提高三、四倍,缺兜浮秧率也从3%下降到0.4%。又如宁德县成立专业插秧机队,队又成立田间耕作站,每个插秧机队配有五至六部插秧机,每机有正副机手两人,并配有简易的检修袋(内有工具,装配零件),做到专机专用,修理到田,修用合一。从实践结果来看,建立专业队有四大好处:①便于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开展竞赛;②专机专用,便于熟悉机具性能;③可以随坏随修;④便于联片作业和机具管理。
这两个县为巩固和扩大插秧机专业队的成果,还采取了“三包”“六定”“一奖”的办法。“三包”即:包修、包管、包用;“六定”即:定人、定工分、定机(二人一机)定田(定一机日插三一四亩)、定质量、定时间任务;“一奖”是超额者奖30%。总的说来,成立插秧机专业队,是大量推广插秧机的先进组织形式,这样能达到机、人搭配,修用合一,人尽其能,机尽其用。
第4版()
专栏:
增劳力 加措施 管好秋田
河北出动六百多万人突击消灭草荒 内蒙古开展劳动竞赛狠抓田间管理
据新华社讯 河北省出动六百多万人进行除草灭荒大突击,决心在立秋前彻底把秋田杂草除净。到7月29日,据石家庄、保定、唐山、天津、张家口、承德六个地区统计,已消灭草荒一千一百多万亩。
在锄地灭荒运动中,各地采取了集中领导、集中劳力、集中工具、集中时间的办法,大力突击。邯郸、保定、石家庄、承德、张家口、唐山等市,抽调大批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到生产队突击抢荒、种菜、追肥、除虫,邯郸市到生产第一线的县、社党委书记就有六百二十七名,机关干部两万二千多人。市委第一书记庞均和书记处书记师自明等,都住在农村进行具体领导。
各地在突击灭荒运动中,都首先摸清了苗荒情况,分类排队,在抢锄高产田的同时,抓紧边沿地带和后进地区。曲周县肥乡公社城关、元固两个管理区有四千亩毗邻地荒草多,公社立即由两名书记带领干部,组织起四千名群众,划分了两个战区,突击了两天就全部锄完。怀来县因劳力、地形、农活复杂等原因,有些队除草进度慢,各级书记就立即深入这些队,进行具体领导。到7月27日,全县已有87%的作物锄过二遍,基本做到了块块无草,苗全苗壮。
各地在突击灭荒运动中,特别注意合理组织劳力,提高劳动效率。保定市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了在生产队内组织专业队,实行定额包工制度或打破社、队界限,组织耘锄队、耠子队、大锄队,进行协作支援的办法,突击灭荒。唐山市丰润县新军屯公社杨庄生产队采取拔、耘、锄、培四结合的方法,使日抢荒由过去的八十亩提高到一百六十九亩。
工业商业各个战线,除抽出人力参加锄地灭荒,还积极做好物资供应工作。天津地区商业部门,先后组织二万一千二百多名职工把灭荒种菜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送到生产队,并在农村设立了二千六百多个流动供应组。
据新华社讯 8月份一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又增兵添将,追加措施,千方百计狠抓秋田管理,并提出大干八十天,争取大丰收的行动口号。
目前,各旗县很多公社采取以女顶男,以半顶整,以弱代强及一顶二等多种办法,从各部门又抽调出七万多强壮劳力投入灭荒、浇水、追肥、防虫的第一线。到7月底,呼伦贝尔、哲里木、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等四个盟,参加秋田后期管理的劳力已超过80%。很多旗县党委书记和委员都定点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参加生产,领导生产。昭乌达盟林西、宁城、巴林左、喀喇沁、翁牛特等旗县除留一名书记坐机关外,其他书记都搬到后进队,下田办公,80%的旗县委员深入重点公社,一万多名干部担任了生产队的副队长。各地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领导方法,广泛展开田间管理竞赛,力争秋田亩亩苗全苗壮,块块无草无灾,棵棵穗大粒饱,达到全面增产丰收。现在,各地正在组织老农、技术员、干部检查小组,深入田间,对作物生长情况、防虫、防汛设施普遍进行大检查。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纳林塔公社的检查小组,深入到每块田进行检查鉴定,对于三类苗,加水加肥,使三类苗定期升级。对种水稻较多的巴彦淖尔盟的田间管理已普遍进行了检查。陕坝镇公社在田间检查后,立即在地头召开现场会,根据检查结果制订出补种、拔草、浇水、追肥、修堰等具体措施,力争把稻田管好。为把秋田后期管理做得更加细致,达到高质量、高标准水平,自治区除加水加肥突击消灭草荒外,对于防灾、灭灾的措施也格外加强。为保证全区四百多万亩马铃薯丰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工作已在各地展开,察哈尔右翼前旗在各公社、生产队都建立了疫病测报组织,各生产队还培养了识别病株、测报、配药、防治的技术力量,并在田间建立几道防线,发现病株立即拔掉。在历年受雹灾严重的准格尔旗,已建立起一千多个防雹小组,他们在地头地畔准备好七十多万斤柴草,并设置铁炮和火枪、火药等,决心战胜雹灾,夺取秋田丰收。
第4版()
专栏:山西通讯
传播棉花新技术的基地
访问龙居公社农业科学试验站 莎荫 鹳雀楼
来到山西南部盛产棉花的运城县,谁都想到西张耿看看棉花。这里有几百亩棉花长得齐整、好看,一棵棵都跟“塔儿松”一样,累累棉桃挂在“塔儿松”的上面。
这片棉田是龙居公社农业科学试验站的。试验站的成员,有全国植棉模范曲耀离,土专家、植棉能手王运升、姚凤兰和杨桃盛以及四十多青年社员。全站经营的棉田有三百二十多亩,他们按照当地的自然条件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给全公社的棉田管理工作创造经验和树立了榜样。
打胜了开春第一仗
3月中,棉花播种日期一天天逼近了,去年底墒不好,今年春天雨水欠缺,在干旱的情况下,怎么保证全苗、苗壮?这是全公社人们关心的事。对这个问题,社员中各有不同的意见。在农业科学试验站内,也发生了一场争论。
问题首先发生在种籽处理上,“高温浸种好呢?还是温水浸种好?”一派说:“往年种棉花,都是用五十度至六十度的高温浸种,一则能杀死病菌,二则能促苗早出。”另一派说:“去年棉花伏期大旱,后期棉籽成熟不够,籽粒不饱。如果用高温浸种会烫死一部分种籽,影响全苗。用四十度左右温水浸种最合适。”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到底采取哪种?试验站的党支部书记鱼在洋说:“还是像过去那样,有争论就试验。”他们就立刻作了发芽试验,结果是温水浸种出苗率最高达99%,高温浸种的出苗率仅达70%左右,有30%被烫死。这一下争论停止了。公社党委见农业科学试验站的经验好,就作出棉籽全部温水浸种的决定,在全公社推行了。
处理种籽的事刚刚平息,又争论起播种深度的问题来。问题是这么提出来的:根据今年的墒情到底播种多么深合适?有的认为今年天气缺雨干旱,应当深播在二寸至二寸半左右。另一些人却认为应当浅种,他们的理由是:岱字十五号棉籽发苗弱,籽粒小,顶土力不强,最深不得超过一寸半。这问题还是试验站解决的。果然播种在一寸六分以上的有60%至70%棉苗出土带帽,幼苗不壮。播种在一寸三分至一寸四分的棉籽出苗齐全匀壮。播种在二寸以上的有30%左右棉籽腐烂,有40%棉苗因顶土力弱,未出土已成“弓腰”。公社党委又采纳了试验站的意见,按这个适当的深度列入播种技术方案,普遍推行。
播种是一年中农业生产的第一个战役。龙居公社依据这个试验站,因时因地制宜,采取了一套新的耕作技术,全社三万八千九百一十三亩棉田普遍出苗整齐、均匀、茁壮。社员们高兴地说:“农业科学试验站对今年的棉田全苗贡献真不小。”
找到了浇棉花的好办法
6月,烈日当头,加上从棉花播种以后,没下过一场透雨,土壤含水量已少到只有8%到10%了。在干旱威胁下,旱地棉花爬在地上不长,水地棉花也都在“休息”。那时候全公社谁不心急如火!公社党委决定,把一切能开动的机器都开动起来,一切能利用的水源都利用起来,低水高浇,南水北浇,合渠远浇,日夜不停地浇灌抗旱。但是究竟怎样个浇法?人们又有了不同的意见。有人主张勤浇轻浇,理由是“久旱不宜饱浇,棉苗和人一样,如果渴的太久,猛然让他饱喝一顿,会影响生长”。另一种人主张饱浇,理由是:“轻浇几水润不醒棉苗,会影响产量”。在这个节骨眼上,试验站的主要成员之一曲耀离发表了他的意见:“过去我在植棉中摸索到一条浇水办法,就是轻浇、勤浇。但是种庄稼应看天,看地,看棉花办事。今年的情况变化了。如果不饱浇水,不但不会增蕾增铃,增了也保不住,保住了也是小蕾小花小桃。农业科学试验站又在试验田里进行了试验。浇水后两天进行一次调查,饱浇的棉田起了很大的变化:枝叶嫩绿,中午烈日下也不卷叶,并且生长了二寸左右。相反,在轻浇的棉田里,变化不大,中午还有卷叶现象。公社党委根据试验站的试验情况,组织了全社生产队干部、技术员到试验站参观,坚决推广了饱浇的办法。事后调查,所有饱浇过的棉田,棉苗生长得都很好。
保蕾保铃的问题解决了
种棉花就是要多摘棉花,种好管好目的就是叫棉花早现蕾,多开花,不落铃,结大桃,多摘棉花。今年龙居公社的党委向全社社员发出了:“保蕾、保铃、保桃”的战斗号召。社员们又个个企望试验站能给提供好办法。
试验站的劳动模范、植棉能手们坐在一起,认真地总结了往年保蕾保铃的经验、教训。往年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是:肥料不足,棉花植株营养不良,花蕾和幼株得不到充足的养料;病虫危害就乱了棉株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棉株高,叶子密茂,不易通风透光;干旱威胁,叶面水分蒸发过大。植株内部水分缺乏,蕾铃容易脱落。作务棉花和打仗一样,了解敌情才能取得胜利。他们找出蕾铃脱落主要原因以后,订出了一系列保蕾保铃的办法,根据今年天气干旱的特点,改变了已往浇蕾不浇铃的习惯,比去年提早半月浇水,赶伏前全面浇水二次。根据地温地墒和棉花生长情况,在保铃保蕾期适量浇水三次;执行无虫防虫,有虫治虫,治早治了的原则,采取了连续防治的办法,每五天至七天治一次,全部歼灭红蜘蛛、红铃虫、蚜虫、盲椿象等虫害;施肥讲“巧”,现蕾期间,每亩施过磷酸钙、硫酸铵等磷肥、氮肥,各十五斤到二十斤或三大车落房土、炕土等等。
公社党委审查了他们的措施以后,认为是适合今年自然特点的好办法,就分项、分段在农业科学试验站召开蕾期管理现场会议,专门研究了保蕾保铃的工作,作到了治虫不过夜,中耕两天完,五天浇一水,株株有人管。因此全社一万四千亩水地棉花入伏时平均每株带铃五个以上,蕾铃脱落由过去的70%左右减少到33%至9.9%。
公社党委书记的结论
这个农业科学试验站对全公社的棉花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公社党委不仅把农业科学试验站作为科学研究基地,培养人材场所,更重要的是作为指导全面的依托,使大田管理的脉搏随着农业科学试验站的脉搏跳动。这里我们介绍的仅仅是一部分中的一部分,现在还是让龙居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王克勤作个结论吧,王克勤同志说:我们的试验站,是去年10月10日办的。当时正是农田大革命以后,土地连成片了,怎么指导大田生产,农业科学试验站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4版()
专栏:
河北昌黎县荣乡人民公社一万五千亩多穗高粱,由于多施肥、勤治虫,比往年生长得好,吐穗比去年提早半个月左右。图为社员们正在高粱地里喷药灭虫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