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河北二十万干部
深入基层抓秋田管理
河北省六级干部二十万人,响应中共河北省委的号召,抓住搞好田间管理争取多收秋粮的决定性时刻,深入生产小队和田间帮助妥善安排劳力,加强秋田管理。
全省各级干部深入生产小队在大抓生产的同时,还帮助更好地安排社员生活。由于各食堂生活搞得好,社员干劲十足。
安徽继续抢种晚秋
安徽省继续扩种晚秋作物。目前,全省每天有二百二十多万人进行抢种,抢种进度直线上升,仅二十二日一天,全省就抢种胡萝卜、秋菜、荞麦等晚秋作物五十六万多亩,比二十日以前每天日进度增加近一倍。
广西防治田间虫害
八月中旬以来,广西雨水较多,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虫害。为了把害虫消灭在幼龄阶段,各地立即开展群众性的除虫灭虫运动。目前有些地区已基本控制了害虫的蔓延。
在虫害发生地区,各行各业都积极支援除虫运动。
甘肃防治马铃薯病害
甘肃省各地紧密结合中耕锄草,及早展开了马铃薯晚疫病的普查防治工作,据全省十四个重点县(市)的统计,已预防四十多万亩,有效地控制了晚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历年晚疫病严重的和政县,通过普查防治,已及时发现和治好了一万五千多亩发病马铃薯。
内蒙古牲畜“百母百
仔”运动取得成绩
内蒙古据杭锦旗、克什克腾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等九个旗、县的不完全统计,已有十八个公社胜利实现牲畜“百母百仔”,全区一千七百六十个生产队和一万零三百三十一个畜群实现了“百母百仔”,同时还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安全畜群”和大面积高额丰产群。
吉林大力开展
爱畜保畜增畜运动
吉林省畜牧业生产战线,大力开展爱畜、保畜、增畜运动,力争实现全省牲畜满怀、满膘和全配、全准、全生、全活、全壮。这个运动的中心内容是:抢秋膘和抓配种、抓采集饲料、抓畜舍建设。今年,吉林省以养猪为首的畜牧业生产,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很大的跃进。据统计,到七月末全省生猪存栏数,羊只、家禽净增数都比去年年底有很大增长。大家畜比去年也略有增加。


第3版()
专栏:

减少秕谷 争取晚稻粒粒结实
孟湖二小队降低晚稻秕谷率的主要经验是:培育粗壮分蘖秧,选用
穗大粒饱种,早插密植底肥足,施肥五看破早发,勤灌浅灌巧烤田
编者按 长江流域各省是我国晚稻主要产区之一。由于气候和栽培技术的影响,这里的晚稻往往有一定比重的稻谷不能结实。因此,采取措施降低秕谷率,就成为长江流域晚稻产区普遍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报今天发表的孟湖二小队降低秕谷率的消息,对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本报杭州29日电 降低连作晚稻秕谷率,是实现晚稻超早稻的重要一环。浙江海宁县许村公社永福生产队孟湖二小队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套成功经验。现在他们正在抓紧田间管理,促使早发早熟,为进一步降低秕谷率,争取收获更多的晚稻创造条件。
孟湖二小队自1956年开始种植连作晚稻以来,面积年年扩大,产量年年提高,连续四年实现了晚稻超早稻。他们初步掌握了降低秕谷率的经验,主要是:“培育粗壮分蘖秧,选用穗大粒饱高产种,早插密植底肥足,深耕精管高质量,施肥五看破早发,勤灌浅灌巧烤田,早耘精耘除净草,防病治虫免受害。”去年,这个小队实地调查了有代表性的十六块田三十三亩连作晚稻,秕谷率已降低到6.34%,比全生产队的平均秕谷率9.3%低50%左右,比全县平均秕谷率低60%左右。由于秕谷率的降低,每亩能增产稻谷五十多斤。
1956年开始种植连作晚稻时,没有认识到连作晚稻因生长期比单季晚稻短,必须早施肥、早管理,促使早发育的生长规律,而是用栽培单季晚稻的办法来管理连作晚稻,因此,稻苗迟发,后期徒长,抽穗延迟,返青倒伏,有十八亩二分连作晚稻秕谷率高达25%以上。可是,也有二亩三分没有倒伏,穗大粒多,谷粒饱满,秕谷率只有8%,每亩产量多收一百余斤。这是什么原因呢?社员们回忆一番,原来这块田在插秧时每亩施了二十担羊棚灰作底肥,同时这块田由于迟插,秧苗有多余,每亩插了二十五万苗,在追肥时看到稻长得好,每亩又施了二十担“蚕蛹水”。由于有底肥,早施追肥,发棵快,长得好,没有倒伏;由于“蚕蛹水”有油,又抑制了稻飞虱的为害,从而获得了高产。社员们从这块田里吸取了经验,1957年,在四十八亩连作晚稻插秧时每亩都施了二十担多基肥。但是,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全面地掌握连作晚稻的生长规律,片面地接受了1956年倒伏的教训,采取少施或不施追肥的办法,只在三亩一分干部试验田中先后施上了发棵肥和长穗肥。结果施追肥的干部试验田每亩收了五百斤,不施追肥的四十五亩虽然没有倒伏,秕谷率有所降低,但亩产量只有四百二十斤,比干部试验田少收八十斤。从这一事实中,社员们又得到了经验。他们说:“暑前发足,秋前长谷,最后迟发,只抽不结。”说明连作晚稻必须提早管理、施肥,促使早发。“处暑”前发足发好,“秋分”前抽穗,长谷率就高;如果放松前期管理,造成“处暑”后迟发,“秋分”后抽穗,就要受早期低温侵袭,只抽穗而不结实,或秕谷率大大增高。去年,这个小队就根据这个经验,适时追了“发棵肥”、“长穗肥”,获得晚稻高产。为了做到合理施肥,孟湖二小队还以小队长凌羽囡为首,组织三个老农,成立了施肥研究小组,逐块检查稻苗,做到看苗、看天气、看品种、看土质、看肥粪“五看”合理巧施。
合理灌溉,适时搁田,对降低秕谷率也有很大的关系。孟湖二小队在1958年收割连作晚稻时,发现金家门前圩内有九亩多土质、施肥、密植、品种、培育管理等各种条件相同的三块田,而产量高低不一,出现了三种不同情况:田脚高的一亩六分产量低,田脚低的一亩七分产量也不高,田脚不高不低的六亩产量最高。社员们经过逐块分析,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三块田的田脚高低不同,搁田、烤田的程度也不同。产量最高的这块田排水畅通,由于勤灌浅灌,稻苗早发,因此比其他两块田提早三天抽穗,抽穗整齐,稻秆坚韧,不倒伏,秕谷率低;另外田脚高的田因烤田过度,水分不足,抽穗延迟,谷粒不饱满,秕谷增加;而田脚低的田没有搁田、烤田,肥料前期分解吸收慢,造成迟发,延迟抽穗,早期倒伏,秕谷多,产量低。社员们从这几丘田当中认识到浅灌勤灌、搁田烤田对降低秕谷率的作用。
去年连作晚稻搁田烤田期中遇到了长期下雨,社员们就将田脚低的田开沟排水,保证了适时烤田,因此比其他小队提早三天齐穗,提高了结实率。
今年,社员们分析了7月下旬以来低温多雨的特点,决心大大加强田间管理,提早施肥,促使早发,使抽穗开花期赶在低温期的前头。到8月14日,全队一百三十三亩连作晚稻已普遍施了追肥,同时结束了头遍耘田除草,治虫两次。根据近一个时期多雨的情况,为了做到浅灌勤搁,在头次耘田后已开始第一次轻搁,以提高土温,流通土壤空气,使稻苗加速吸收肥料,促使早发。由于管理的恰当,全队稻苗已进入旺发期。(附图片)
江西广丰县河北公社,集中主要劳力加强晚稻田间管理。图为第九大队社员们在耘二遍田。
新华社记者 喻衍华摄


第3版()
专栏:

力争收到更多甘薯
本报评论员
当前农业战线最重要的任务是:鼓足干劲,加强秋田管理,力争秋季丰收,特别是粮食丰收。在秋收粮食作物中,甘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薯类作物的80%以上,而薯类的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1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这个比例说明甘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加强甘薯田间管理,争取甘薯更多增产,对于迅速增加今年粮食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今年甘薯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很多。目前春甘薯已经进入生长后期,茎叶薯块在迅速膨大;夏甘薯正在分枝、封垅,有的已经结薯。多数甘薯是长得很好的。但是,有一部分地区,由于薯苗不足和干旱的影响,栽期推迟了些,苗子质量较差;特别是雨后抢栽的一些晚甘薯,底肥不足,整地粗糙,缺苗较多,加上最近阴雨多,有一部分甘薯田出现了草荒和土壤板结的现象。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田间管理的任务。为了夺取今年甘薯丰收,我们必须抓紧当前的有利时机,扎扎实实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加强甘薯田间管理。
甘薯是一种无性营养体,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可以不断生长。从栽插到收获,按照它的生长发育特点,可分为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它还苗,成活,分枝结薯,拖秧封垅;在后期,甘薯茎叶封垅后,植株生长旺盛,薯块日渐增大。目前正是甘薯生长盛期,只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甘薯生长的规律,积极地适时地采取各种必要的管理措施,争取今年甘薯更多增产是完全可能的。
加强甘薯田间管理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对于生长前期的夏甘薯,要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及早普追一、二次速效氮肥,促进薯苗迅速生长;还可以适当追施磷钾肥,以利早结薯、多结薯;要抓紧中耕培土,消灭草荒和土壤板结的现象。对于进入生长后期的春甘薯或早插的夏甘薯,要清除杂草;在多雨的情况下,对于长蔓品种可以适当提蔓,防止生长根须消耗地力和养分。过去有翻蔓习惯的地方,宜改翻蔓为提蔓,以免损伤茎叶,影响正常生长。为了促进薯块生长,要注意排水与合理灌溉,避免垅土过湿,影响薯块发育。有些薯田发生了斜纹夜蛾、造桥虫、卷叶虫等害虫,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早消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根外追肥,据试验结果,用1%过磷酸钙液或草木灰水喷施,有一定增产效果。在田间管理中,既要搞好丰产田,也要抓紧一般田,消灭低产田,争取全面平衡增产,以保证甘薯总产量的增加。
搞好甘薯田间管理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政治思想领导。目前还有人认为“甘薯是懒庄稼,不管也会长”,也有人认为“农活这么忙,哪能顾到甘薯”?这些思想都是不对的,必须迅速纠正。今后两三个月是甘薯增产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部门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力,加强甘薯田间管理。领导干部应深入甘薯的重点产区,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今年甘薯丰收。


第3版()
专栏:

北方山区也能一地多种一年多收
和顺改革耕作制度扩大粮田面积
本报太原29日电 山西省和顺县改革耕作制度,变一地单种为一地多种,变一年一收为一年多收,今年全县粮食间作套种面积占全部耕地的78.3%。
和顺县一向是一地单作,一年一收,土地利用率很低。中共和顺县委对作物种植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的各种先进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和顺县普遍推行了间作、混种、套种等方法,即高秆作物与低秆作物、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禾本作物与豆科作物、生长期短的作物与生长期长的作物相互间作混种。如在玉米地内的株、行距的空间套种间作了马铃薯和小豆,并且普遍混种春白菜和豆角,收了春白菜又种上萝卜;在谷地内普遍间种套种了黄豆、高粱,在缺苗空处又补栽了萝卜;在马铃薯地内套种了玉米、蔓菁、红萝卜;麦地内套种了小豆。全县粮食作物间作套种面积达二十三万五千亩,占总面积的78.3%,比去年增加了一点五倍。其次,大抓农林间作,利用林地和果园地的空隙,采取挖坑点播的方法,在一万一千二百亩林地内间作了豆类、马铃薯、油料等作物。事实证明,只要能正确掌握各种作物生长和发展的规律,在间作套种上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在一块土地上同时生长的几种作物不相互影响,而且还能发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起到多种多收多效能。
由于和顺县改革了耕作制度,变一年一作为一年两作或两年五作,打破了和顺气候寒冷,一年只能收一季的老传统,全县夏收作物面积今年比去年扩大了七千六百二十八亩。和顺县种夏收作物一般都是一些瘠薄的坡地,过去一年一作,亩产一般达不到一百斤。实行了套种复播后,一般亩产平均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
随着这一耕作制度的推行,和顺县劳力需要越来越多。县委在这一新形势下,及时而明确地提出了集中优越兵力,主攻农业战线,在春播、夏锄的农忙季节,保证了70%至80%的劳力投入田间劳动。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大大加强了农业生产,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


第3版()
专栏:

多种细管力争甘薯藤壮块大
万县专区抓紧时机发动群众大搞甘薯生产
本报讯 四川万县专区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搞特搞红苕(即甘薯)生产,从管、种、收等各方面,全面挖掘红苕增产潜力。
万县专区各地群众非常爱种红苕,爱吃红苕。今年大春生产栽种的红苕,原计划为二百万亩,最后实栽了三百万亩。人民日报发表了“立即开展一个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社论以后,中共万县地委立即认真贯彻执行。地委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以后,认为:为了力争秋收多打粮,当前应当突出的抓好红苕生产。因为:第一,已种下去的大春红苕,目前正在下头结实和块根膨胀期,是增产的关键时期,只要加强管理,单位产量就可提高很多。万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历年试验情况表明,这个时期多施追肥的红苕,亩产量比施肥少的约多30%。第二,增种秋红苕还大有可为。据往年经验,红苕可以一直种到8月底甚至9月上旬。全专区的秋红苕栽种面积可以继续扩大。第三,及早准备,保证作好收获工作,这方面增产节约的潜力也很大。以每亩少抛撒一百斤红苕计算,全区就可多收几亿斤。基于上述分析,地委立即向全区各地发出了大搞特搞红苕生产的指示,要求各地做到能多栽一窝,就千方百计多栽一窝;能多追一道肥,就千方百计多追一道肥;能多增产一斤,就千方百计地多增产一斤。一个轰轰烈烈、踏踏实实的大搞特搞红苕生产的新高潮,随即在全区各地普遍掀了起来。
发动群众广泛地讨论红苕增产措施,并且边讨论、边行动,是万县专区这次大搞红苕生产运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各县党组织都注意发动群众讨论和制定了增产红苕的计划和措施。万县全县七十二个公社的三千四百多个生产队,都普遍以生产队和食堂为单位,专门开过一次增产红苕的讨论会,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继续大种、大管红苕的有利条件很多:(一)今年秋季气温高,正适宜多种秋红苕;
(二)今年大春红苕种得多,种秋红苕的种苗也不成问题;(三)现在,中稻已开始收获,只要抓紧利用中稻田,并普查空田空土,土地问题也好解决;(四)最近上农业第一线的人大增,劳动力也有。因此,大家一致保证:要超额完成秋红苕的种植面积计划。九天时间,全县就抢栽六万八千多亩。
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踏实地领导生产,是万县专区大搞红苕生产运动的另一特点。地委书记燕汉民也亲自深入到全专区最大的县——开县,具体领导红苕生产。他不仅与群众商量提出了当前管好红苕的
“两破四抓”(两破是:破不管也收,破只治金花虫不管其他虫害;四抓是:抓抗旱、抓追肥、抓治虫、抓锄草)的关键,而且深入到社、队亲自与社员一道试验,找出了用六六六粉兑野棉花水治卷叶虫的有效办法,并且向各地推广。开县中和区区委副书记席世德,在中和社长虹管理区和群众商量,找出用桑苗地、二荒地、屋基地栽苕和大搞玉米地间种红苕的办法,帮助这个管区多种了一百一十三亩秋红苕。全区推广这一经验后,也普遍开展了普查空田空土运动,使全区增种秋红苕计划,全部落实到了地块。
由于广大干部和群众干劲冲天,全区大搞特搞红苕生产的运动,现已取得很大成绩。大春时节栽种的红苕普遍都比往年长得好,各县晚秋红苕的种植进度也都加快。全区在8月16、17日两天中,就栽苕九万多亩,日进度比原来加快一倍多。
为了保证在收获红苕时做到细收全收,万县、开县、忠县等地,已开始修理和新制挖苕犁,保证及时满足收苕需要。


第3版()
专栏:四川通讯

利用有限的耕地生产更多粮食
——简阳县解放公社大面积推行间作套种的经验
本报记者 刘宗棠
四川简阳县解放公社平均每人一亩二分一厘土地,而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占去了一半多。长期以来,生产上存在一个难题: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土地、争时间、争劳力。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着小农经济的作法,常常是牺牲一种作物来满足另一种作物。如为了使大春经济作物早种和轮作,就大量压缩小春粮食种植面积,每年小春休闲地多达二、三万亩。这样,粮食生产上升速度缓慢,公社化以前社员口粮历年要靠国家供应;棉花生产也由于粮食生产经常拉后腿,产量起伏不定。
“这下可找到门路了”
1958年10月公社成立后,在党中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地委、县委结合当地情况又作出“抓住重点(粮食)、突出特点(棉花)”的指示。公社党委明确了奋斗方向,鼓足干劲,响亮地提出了“棉花要当红旗手、粮食不做伸手派”的保证,领导全体社员,苦干实干,决心夺取粮食、经济作物双丰收。
干部和群众齐心合力,从这个社具体条件出发,寻找粮棉同时高速度发展的办法。这里没有什么荒地可开,但气候比较温和,一年无霜期长达二百八十七天,每人一亩二分土地虽少,可挖的潜力却很大。经过深入研究作物生长规律,摸索到许多作物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把它们加以合理的组合配置,就可以变相互竞争为相互促进。他们运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有利条件,大力改革过去遗留下来的一些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行行之有效的间作套种经验。去年一年,在较大面积上推行的间作套种达二十多项,有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高秆作物与匍匐作物、早熟作物与迟熟作物、豆类作物与非豆类作物等各种各样的间作套种。这样做的结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土地少的地方也能多种;多种多样的作物同时都能高产;劳力忙闲不均的情况可以调节。全社有七千亩红薯、一千三百亩花生和烤烟田里间种了玉米、红薯,花生和烤烟的生长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每亩地却多收了一、二百斤玉米。甘蔗行距宽,在甘蔗行子中的埂上增种一季春洋芋。洋芋生长期间,甘蔗大部时间是在土内或幼苗期,不会受到妨碍。等到洋芋长到一尺多深应该挖埂壅蔸施肥时,甘蔗已经成熟,收获与挖埂壅蔸一举两得,洋芋的叶、秆就地作了甘蔗的肥料,每亩多收一千多斤洋芋。小麦、棉花、红薯是三宗面积最大,也是矛盾最多的作物,但实行宽厢套种后,三个“冤家”和解,并且共同提高。宽厢套种是:栽培小春作物时,一厢种小麦,一厢种豌豆和早熟蔬菜;栽培大春作物时,早熟蔬菜和豌豆厢种棉花,小麦厢种红薯。这样,对棉花说,比过去能提前三、四十天下种,延长了生长期,并且通风透光条件特别好;对小麦说,它和豆类作物套种,密植程度增加,倒伏现象减少;对红薯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栽种及时。去年在三千亩土地上实行宽厢套种的结果,比满土净种棉花增产23%,小麦增产12%,红薯也有提高。
解放公社去年推行间作、套种、增种的土地,占耕地总面积42%,大春作物由此而扩大种植面积近七千亩,大多数间作套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都有所提高,这对保证全年增产起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去年这个社曾遇到严重的旱灾和洪灾,但除甘蔗有些减产外,粮食、棉花和其它作物仍然获得全面丰收,一举改变了历年缺粮面貌,第一次在完成国家公粮任务后做到自给而稍有余。群众对推行间作套种的评价是:“这下可找到门路了。”
配套成龙,四季常青
推行间作套种收到的立竿见影的成绩,给全社干部和社员增添了百倍信心和力量。公社党委为了进一步推行间作套种,去年秋后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提出新的措施和新的要求:把作物配套成龙,要四季常青,粮食、棉花更上一层楼。
所谓配套成龙,就是根据行之有效的经验,分别以几项主要作物为首,瞻前顾后,找出各种作物在两年一个轮作周转期中最恰当的配成组合。这个社今年已经配套成龙的有五大条:
(1)红薯水稻龙:旱地,小春作物种小麦或油菜,大春作物红薯间作玉米,周围带豆子;水田,双季稻加一季小春。(2)棉花龙:小春作物,小麦宽厢套种豌豆、蚕豆,豌豆、蚕豆行间增种一季早熟蔬菜;大春作物棉花宽厢套种红薯或花生,红薯和花生行间间作玉米。(3)甘蔗龙:新植蔗,前期增种一季绿肥或蔬菜,种植后行间套种一季春洋芋,冬植蔗套种一季小麦,再增种一季洋芋。(4)园林龙:果园、桑园中,小春作物种蚕豆、豌豆,大春作物种红薯、豆类或药材。(5)蔬菜龙:在南瓜、豇豆等行间带种玉米,黄瓜中间带种秋洋芋,做到一年四至五熟。
实行作物配套成龙,就是推陈出新,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公社大生产的新的轮作体系,有效地加强了大面积推行间作套种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尽管这个社作物种类较多,但在安排生产时,抓住这五条龙就纲举目张,条理分明,使干部、社员心中有数,可以从上季看到下季,从今年看到明年甚至后年。
解放公社实行作物配套成龙,大搞间作套种增种的威力,在今年农业生产上已开始显现出来。小春消灭了空闲土地,做到全种;大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10%,粮食作物扩大18.3%。全社70%的耕地由一年两熟提高为两年五熟和一年三熟。整个田野的面貌都改观了,一年四季作物生长不间断。春天,豌豆、蚕豆还在开花结荚,棉花就在它们的行间穿林下种;等到小麦开始黄熟,豌豆、蚕豆收完,绿油油的棉苗已经复盖了大地;小麦收过之后,紧接着就把红薯和玉米栽种下去;不等红薯收获,豌豆、蚕豆又在它们的空行间种下;在红薯挖过的土地上,还要增种一季秋菜;棉花刚一拔秆,麦子跟着下地……。
再难听到人们抱怨每人一亩二分地太少的话了,相反的大家都认为就这些土地还没有充分使用。今年小春收获后,消除了历史性的春荒夏荒。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后,社员口粮安排到8月中,猪饲料粮、种子粮、储备粮等也都落实到场、到仓。人人心情舒畅,干劲更足了,他们在狠抓大春粮食生产同时,也狠抓经济作物田间管理。
抓住三个环节
作物配套成龙,大搞间作套种,是耕作制度的大变革,它的每一步进展都充满着先进与保守的思想斗争,因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作好政治思想工作。除此之外,根据解放公社的体会,还需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抓规划:各种各样的作物配套成龙,在好几万亩土地上推行,是一件非常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没有规划或规划得不好,都是危险的。正如农民所说的:一年搞拐了,两年拉不伸。作好规划的关键,在于领导深入实际,发动群众。解放公社在安排1960年的生产规划时,党委书记和委员全部出动,到田间办公,亲自作出三个试点,摸出规律,再全面推广。全社还组织了八十个规划小组,直接参加规划的干部、技术员、老农有一千六百多人。在制定出初步方案后,又交全体社员讨论,广大社员提出一万四千多条建议,使规划内容丰富、切实。
抓劳力:农业生产上保持充足的劳力并合理加以使用,是搞好大面积间作套种的中心问题。解放公社抓劳力的办法是:农业第一线的劳力经常要占总劳力75%,其中85%固定在生产小队。各生产队在进行抢收抢种等突击性的农活时,统一调工、集中使用,平时成立作业小组,分工管理各种间作套种作物。
抓肥料:间作套种增加了复种指数,扩大了种植面积,因此需要相应地增加更多更好的肥料。解放公社利用推行间作套种后粮食和饲料增加的有利条件,狠抓养猪积肥。同时大抓土化肥和大积自然肥。全社土化肥厂由去年的十个发展到四十一个,今年生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倍。今年的青草肥也积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