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革命回忆录

夜涉汉水
张焕美
一个数九隆冬的傍晚,红四方面军翻过秦岭,来到汉中平原的汉水岸上。江水宽有二、三里,在朦胧的夜色中,勉强可以看到起伏不平的对岸。浅滩处,已结了亮晶晶的冰凌,像无数把锋锐的小刀浮在水面。中间,水流湍急,波涛像猛兽般地吼叫着,滚动着,一个接着一个向下游涌去。
部队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迎着飕飕的北风,在江岸上徘徊,焦急万分,心如火燎。前进,面前少船无桥,四个月连续行军作战、忍饥耐饿的身子,怎样涉过这澈骨而宽阔的寒流?停下,尾随在后面的胡宗南部队,就会赶到,背水迎战,对我们非常不利。同志们虽然默默不语,但心里却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怎么办?”
“干脆,停在这儿等着敌人拼一场,咱手里拿的是枪,不是烧火棍……”黑暗中传来暴躁的声音。
“别急嘛,总指挥到前面侦察涉江地点去了。这条江还能难住红军吗!”是谁在慢声细语地宽慰着。
涉江,谈何容易!寒风、尖锐的冰凌、汹涌的波浪摆在大家面前,使人未曾入水先寒九分心。
正在大家愁闷的时候,一个熟悉的、高而瘦削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他把手放在嘴角旁挡着风,大声地说:“同志们,侦察员骑着马来回探了几趟,只有这个地方可以趟过去。”这是徐向前总指挥的声音啊!看样子他是刚从江边回来的。人群中顿时鸦雀无声,静等着首长的指示。
徐总指挥用一种商讨的口气问道:“怎么办呢?同志们!”“趟过去!”很多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对了,趟,我们现在就趟过去,把敌人甩在后面。共产党员们跟我来!”
徐总指挥带头跳进江里,靠岸沿上的薄冰,咔嚓咔嚓地在他脚下破碎了。他边走边回头呼喊:“英雄们,咱们来个渡江竞赛吧!”这话音刚落,同志们就开始了紧张的渡江准备工作。有的脱掉衣服,有的包扎伤口走下江岸。
当时我是十一师医院的看护员,和几个小鬼抬着一位伤员行军。我们检查一下担架,怕不牢固,又用绳子捆了捆。安慰伤员几句之后,我们就把担架顶在头上,走进水里。脚一着水就被冰凌划破了,一阵刺心的难受,也不知道是痛还是冷。
天空阴云密布,月亮也被乌云遮住。江面一片漆黑。这里,只见到无数的半截黑影在水面上艰难地摇晃;只听到寒风怒吼和哗哗的淌水声。不少黑影倒在水里,但又不声不响从下边几米的地方冒出来,继续往前与滚滚的汉水搏斗。
我们几个顶着担架的小鬼,就更十分困难了,脚下一踩一滑,身子东倒西歪,全仗着脖子来回活动,保持担架的平衡。呼出的气在睫毛上结成厚厚的白霜,遮住视线,像有块纱布蒙着眼睛,手脚冻僵了,担架开始倾斜了。这时,那位伤员虽然一声不响,可是从他那只牢牢握着担架杆的手,可以看出他心情是异常紧张的。小甘喘着粗气,还安慰伤员说:“同志,你身底下是八条腿的担架,稳得很哩!”
快到江心了,水渐渐没过胸膛,浪花飞起,冲击我们的头部,像要把谁吞下去才甘心。突然,我觉着好像失去了重量,眼看着就要被浪卷下去了,心里一阵着急:要是被水冲倒,伤员同志就危险了,他在战场和敌人拼杀都没有牺牲,今天决不能让他从我们手里翻在水里。我拼命地坚持着,一手划水,一边喊着小甘:“小心脚下,小心!”正在这紧要关头,陈文书和另外几个同志赶来了,拉着我们的手,扶着担架,这才勉强挺直身子,但还是不自主地顺着水流往下滑。
“那一堆人是干什么的?”有谁在问我们。
“抬伤员的。”
“怎么还往下走呀?快,快往回走。”
那人见我们继续往下漂,便大喊:“东西拿得少的同志们,都到我这里来!”江里一阵哗啦啦的骚动,有不少人奔他去了。
“站好,排成一列,距离小点……。”那个人把队整理好,便向我们说:“好了,我们在上边挡着浪头,你们在下边走。”他带着人走过来,手挽着手,组成一堵横“坝”,切断了凶猛的激流,我们真感到身上轻快许多,脚跟站得稳了,再也不往下滑了。
正走着,忽然隐约地听到前面有人用沉痛的声调说话,其中有个问:“是谁,是谁?”
“师部饲养员烟伯伯。”
“怎么搞的?”
“驮重机枪的大黑骡子被水冲走了!”
烟伯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的称呼呀!这位将近四十岁的老同志,对我们这群小鬼非常喜爱,经常叨着自己做的竹烟袋,笑呵呵地给我们说古论今。就在过江之前,他还坐在沙滩上讲战斗故事,鼓励我们涉江的信心。而现在再也听不到他那生动有趣的故事了。
部队沉默地前进,忽然有人唱起雄伟的歌声:
红军的意志胜如钢。
不怕惊涛骇浪。………………
霎时,大家都唱起来,压倒了波涛的吼叫。
我们终于战胜了汉水,到达对岸。为了减轻身上的寒冷,我们跑步进了一个小镇子。
怕打搅老乡们睡觉,部队都倒在街头、房檐下休息,衣服结成冰,像玻璃似地闪着光。许多同志的腿、脚在趟水时被冰屑、石头划破了,挂着一条条的血丝。
天明时分,一位老汉走到我们面前,他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这群
“玻璃人”,半吞半吐低声问:
“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
“我们是红军,昨夜涉江过来的。”
“红军?涉江过来的?”他反复叨咕着这句话。开始脸上露着怀疑的神色,后来看见我们冰冻的衣服,淌着鲜血的腿脚,就豁然开朗了。他转身自言自语:“是红军,是涉江过来的。”跑着告诉老乡们去了。
不一会,许多老乡都抱着干柴跑来,点着几堆火让我们烤衣服,拉着我们谈家常。其中有位老大娘还拿着一大瓶酒,边走边说:“喝口酒,赶赶寒气。”
围火闲谈的时候,最先看到我们的那位老大爷满有感慨地赞叹说:“我在江边住了一辈子,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在十冬腊月涉水过江的。你们红军为穷人争天下,心好,连神仙都保佑你们哪!”
这时,胡宗南匪军也追至江边,但滚滚的江水横在他们前面,他们只好望江兴叹了。
而我们呢,穿好烤干了的衣服,踏着朝阳照耀的大地,从容不迫地向大巴山前进。
〔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稿〕


第8版()
专栏:

学习“八女”高尚风格
中共沈阳市辽中县委第一书记 李贞
我县刘二卜公社,出现了八女办化肥厂的英雄事迹。在沈阳全市和我县广大农村掀起了学八女、赶八女的群众运动。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和妇女,从八女的高尚风格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们也都纷纷表示,要像八女那样,在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子,用自己的劳动的双手,发愤图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姚玉珍等八名妇女,建设新农村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她们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祖国的建设事业。她们有远大的理想,有雄心大志,要以自己劳动的双手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誓把农村建设成为美好的社会主义乐园。她们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她们就冲向哪里。党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她们就坚定地在农村扎根,把参加农业生产看成是极其光荣而又豪迈的事业,是大有前途、大有出息的事业。她们朝思暮想地要搞好农业生产,多打粮食。这种可贵的共产主义思想,应该大大发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很好地向她们学习。
这八女还有一股坚韧不拔的革命干劲和不怕困难的顽强的战斗精神。她们在建厂的初期,缺技术,少设备,缺物资,少原料,一句话,她们穷。可是她们没有被穷吓倒,没有被困难吓住,相反地她们是越穷越革命,干劲十足。她们一不伸手向上要,二不坐等支援;而是积极设法,以苦干巧干的精神把事情办得很好。建厂时缺砖少瓦,她们就找遍大街小巷,到处搜集残砖废瓦;没瓦工,她们就一把泥、一块砖地大干,建起了厂房。她们这种革命的精神,完全符合多快好省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八女,就是要学习她们那种见困难就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胆大志高的八女,都是只有三、四年文化的农村家庭妇女,可是她们制造出大批化肥,并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她们就是初生之犊不怕虎,就是敢想、敢干,埋头苦干。她们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刻苦钻研,顽强试验,一次失败,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成功为止。她们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化肥生产的全套技术。这个事实完全可以说明,劳动人民不仅可以掌握科学技术,而且可以发展科学技术。
现在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时期,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党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与高速度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从而树立起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我们要学习八女先进思想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树雄心,立大志,猛向科学进军。我们要为加速农业现代化,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吾日多省吾身”
章思圣
孔子的弟子曾参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这种用反省来检查自己缺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我们正处于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高举三面红旗飞跃前进;我们肩负着彻底改变我国“一穷二白”面貌,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为了完成这一造福于子孙万代重任,我们每个人就不能不时刻地、并严格地要求和检查自己;因而我们每个人不妨来个“吾日多省吾身”。
首先,我们每天就可检查一下自己,对党和祖国交给的任务,是否已很好地贯彻执行了?在工作中,是否走了群众路线?是否有“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是否以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自己,在各项运动中是否都起了促进派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可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作风、思想情绪,等等。
我们每日多对自己的言行,多打几个问号,多用共产主义思想标准尺度去衡量一下,我们才能担当得起党和祖国交给我们的重任,造福于子孙万代的重任。


第8版()
专栏:革命文物

八路钢笔和桦皮信
顾工(一)这枚铜壳子弹,曾经掠过硝烟,贼寇侵略大旗,都被纷纷射穿。战后打扫战场,弹壳装进弹袋;司令员灯下拂拭,精心装上笔尖。从此八路钢笔,佩在司令胸前;书写慷慨战歌,勾画进攻红箭……钢笔伴随刺刀,写下英雄诗篇;司令马蹄过处,捷报飞上蓝天!(二)秋风吹动桦林,一片迷人风景;三五九旅战士,林中挥笔写信。采用桦皮作纸,报告生产捷音;麦浪滚滚似海,棉絮朵朵如云。陕北黄土高原,到处弥漫芳馨;军民并肩播种,撒下粒粒黄金……桦皮信舒展双翅,南泥湾四海闻名;信件传到今天,字字鼓舞人心。秋风吹动桦林,一片迷人风景;如今祖国大地,家家点菜耕耘。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防治
傅连暲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一种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的正中,贴近气管的两旁,在正常时从外表一般是看不出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碘质而引起甲状腺的病理性肿大。这种甲状腺肿通常没有新陈代谢率的显著改变或其他症状,所以又称为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为“大脖子病”。这种甲状腺肿之所以称为地方性,是因为在高原、山地离海较远的地方更易发生。在我国以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较多见。记得在二十多年前长征经过贵州、云南、四川等省时,看到这种病在当地相当流行,此外在福建西部也常遇见。
在医学史上,祖国医学对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认识是世界上最早的。早在距今二千四百年前在庄子的记载中就已有过叙述,那时候称这种病为“瘿病”,意思是说生在脖子上呈囊状的瘤子;而在欧洲,到公元十世纪才首先有关于阿尔卑斯山区居民患此病的记录。世界上最早记载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方法也是我国。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里,首先介绍了用海藻的酒浸液治疗此病,而到金代张从正氏则更进一步地利用海藻来预防此病。至于欧洲,是在十二世纪才有了用海藻、海绵的烧灰治疗的记录。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归纳海藻、海带、昆布等药物治疗此病。根据现代科学分析,证明这些药物中都含有较多的碘质,由此可见我国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治疗方法,和现代医学的治疗原则是完全相符合的。
前面已经谈到这种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碘质的缘故,下面几种情况是引起体内缺碘的主要因素: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供给身体的碘不足,在一些地区,由于水、食盐、土壤和农产品中含碘量低,造成人体缺碘。根据现代化学分析,证明在水中含碘量越少的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病率也越高。第二种情况是在发育、妊娠、哺乳期间,由于对碘的需要量增加了,可能形成缺碘而引起甲状腺肿大。第三种情况是因为食物中钙质、脂肪含量过高,可能影响碘的吸收。
甲状腺是制造甲状腺素的器官,它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氧化作用。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在早期除了甲状腺肿大外,病人一般是不觉得有什么症状的。在甲状腺肿大得很厉害时,则会压迫周围组织产生咳嗽、呼吸和吞咽困难。
这种病虽然开始时没有什么症状,但是仍应该及早加以诊治。因为这种病在早期是很容易完全可以治愈的。如不及时治疗,那么肿大的甲状腺就会更加肿大,而且时间长久以后可能演变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这样也就有转变为恶性癌肿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可能转变成甲状腺功能过高或过低;妇女患有这种病则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生下的小孩可能很矮小迟钝。还有些病人,可能在甲状腺内发生骤然的出血,引起腺体增大和急性疼痛。虽然这样的演变是比较少的,但如果注意预防和早期治疗,就可以完全避免它的发生。
地方性甲状腺肿早期虽可经内科方法完全治愈,但不如预防有效。尤其在地方病区,必须大力推行预防工作。预防方法有多种,其中以食用含碘的食盐最为有效而方便,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就可以预防和治疗这种疾患,并且可以防止治愈后的复发。此外海产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碘质,特别是海带含碘更多,而我国沿海地区海产极为丰富,如何组织海产货源运送至内陆地区,对这疾病的防治也有良好的作用。在较后期如内科治疗效果不好则应考虑采用外科治疗,这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全国解放后,由于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卫生工作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国许多地区对此病进行调查研究,人民政府在流行地区供应含碘的食盐,尤其是从大跃进以来,用土洋并举的办法大力防治,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不断的飞跃发展,我们既能够变沙漠为良田,我们也必然能够用科学的方法改变那些缺碘地区的水分和土壤等自然条件。我相信,地区性甲状腺肿这种疾病终将被消灭。


第8版()
专栏:

钢铁丰收
习勤
铁水奔流
钢花四射
成批的钢锭出厂了


第8版()
专栏:

支援到田头
 宋济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