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全党动手 全民动手 大办农业 大办粮食
我国农业战线正出现一个崭新的形势。许多省和自治区,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增强农业生产前线。以工业部门为主的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行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各地各级领导机关的大批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许多县和公社的领导机关把办公室搬到了公社的基层单位,切实地领导农业生产。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新高潮正在形成。
面对着这样的大好形势,我们不由得想起1957年秋冬两季我国广大农村的景象。那时候,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团结一致奋勇前进的中国农民,在党中央重新提出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鼓舞和指引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生产建设高潮,大兴水利,大积肥料,为1958年的大跃进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抓得早、抓得紧,这是大跃进的一条重要经验。
现在,炎夏已过,秋初已临,正是农业战线上大显身手的时节。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秋田管理和做好秋收工作,争取今年秋季拿到更多的粮食;积极准备秋耕秋种,争取明年夏季拿到更多的粮食。
过去两年大跃进的经验进一步证明:秋季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秋收作物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就全国来说,粮食全年产量的大部分是在秋季收获;在某些一年一熟的地区,粮食全部都在秋季收获。工业原料作物,绝大部分都在秋季收获。秋季收成如何,对于完成全年农业生产计划有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交,正是大秋作物的盛长时期和结籽时期,同时又是气象情况多变、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田间管理上和抗灾斗争中用劲大小和做得好坏,对于收成的关系特别大。无论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多结籽粒(如追肥、灌溉、辅助授粉等等)方面,无论是控制有害于作物增产的不利因素(如除草、灭虫、排涝、防倒伏等等)方面,最要紧的是不失时机。错过时机,有时甚至迟延一天半天,都会失去更多增产的可能性,或者失去减少损失的可能性。欲求不失时机,掌握主动,尽可能多收一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就必须把最大的力量用在秋田管理和秋收方面。这是当前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首要任务。
秋季不仅是争取当年更多收成的重要季节,也是争取明年更多收成的重要季节。秋季播种的下一年的夏收作物在全年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粮食作物来说,秋播夏收作物的面积经常占全年粮食作物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就油料作物来说,秋播夏收作物的面积经常占全年油料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夏收是每年的第一次收获,在促进全年生产方面和安排人民生活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黄河流域,夏收作物从来就在全年收获中占着较大的比重;在南方的许多地区,为了避开某些自然灾害和更均衡地安排全年各季的劳动力和人民生活,也有必要扩大夏收作物的比重。“秋好在管,麦好在种”。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收成好坏,同秋耕秋播工作的关系特别密切。尽可能扩大秋冬播种面积,尽可能提高秋耕秋播质量,这是当前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第二项重要任务。
发动一个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全民运动,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进一步证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农业增长的速度,对整个国民经济、对工业的发展速度,有着重大的影响。1950年到195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约10.4%,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约29.2%。一般地说,农业年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平均速度的,次年工业年产值的增长也就超过平均速度。如1952年,农业总产值增长15.3%;1953年,工业总产值增长30.2%。相反,农业年产值的增长低于平均速度很多的,次年工业年产值的增长也就低于平均速度很多。如1954年,农业因为受灾总产值只增长3.3%;1955年,工业总产值就只增长5.6%,特别是生活资料的产值,还降低0.03%。1958年农业特大跃进,当年就促进了工业特大跃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特大跃进。农业是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轻工业的原料基地,又是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最广大的市场。要加速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农业收成好了,别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农业是逐步增长的,特别是1958年和1959年,增长的速度更快。十年中我国农业产值增长了一倍多,其中粮食增长了一倍多。这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正确性和生命力。但是,我国原来的农业水平很落后,而解放以来,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要却增长很快。我们的国家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但是在解放前,农业的发展水平一直是很低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虽然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很低,但每年还要进口大批粮食、棉花。解放十年来,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农业发展的水平仍然还不够高,而随着整个经济建设的跃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的需要量却越来越大。就拿对粮食的需要来说,由于凡是能参加劳动的人一般都参加了劳动,工人和农民全年都在积极地劳动,食量大为增加;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成立以后,原来的贫农、下中农的口粮已提高到中农的水平;近三年来城市工矿区人口增加了两千万左右;工业用粮也增加很大;农业基本建设队伍很大,去冬今春参加水利建设的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七千多万人,他们的口粮比一般农民多;所有这些,都使粮食的消耗量大大增加。对棉花的需要也是如此。目前在广大农村以至偏僻的山区,过去那种衣不蔽体和祖孙几代穿一件破衣服的情况已经完全绝迹。城市和农村劳动人民的衣著有了很大的改善。十年来棉花产量虽然增长了三倍多,但仍然不富裕。我国的农业生产由于现代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还不能摆脱自然条件的影响。在自然灾害较多的年份,例如去年就有五亿多亩地受灾,今年又有六亿多亩地受灾,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为了适应国民经济持续跃进的需要,为了力求弥补农业连续受灾的损失,为了力求增加储备以便适应农业生产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十分稳定的情况,必须把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首要地位。
这些情况说明,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动员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战略方针。我国在大跃进中,工业和农业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工业支援农业的力量和农业本身的力量都更雄厚了。随着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健康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有了更宽阔的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既有必要也有可能进一步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发动工业以更大的力量支援农业。现在党中央特别强调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恰恰是正确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
发展农业是光荣的事业,农业劳动是光荣的劳动。农业劳动不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事业,而且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极其重要的部分。近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干部下乡上山,一直在农业生产前线艰苦奋斗;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到农村安家立业,成为我国新型的有文化的农业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榜样,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在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大好形势下,全体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要更加努力地担负起加速发展农业的主要任务;各行各业的干部和群众要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地支援农业;全党全民要担负起为加速发展国民经济打下更好的基础的重大责任。目前整个农业战线形势十分有利,争取今年秋季尽量多打粮食和争取明年夏收超过过去任何一年,都是大有可为的。让我们高举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全党动手,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让我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继续鼓足干劲,艰苦奋斗,更快地发展农业,更多地增产粮食,把人民生活安排得更好,保证国民经济更好更全面地继续跃进。


第1版()
专栏:

用最大力量加强秋田管理
广西开展全民性的超包产大讨论挖掘潜力增加措施
吉林贵州抓紧锄草追肥掀起群众性超包产竞赛高潮广西
新华社南宁24日电 以粮食增产为中心的农业超包产运动,已在广西各地热烈展开。全自治区从农村到城市,从基层到领导机关,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地大战8、9、10月,夺取晚造粮食超包产。
夏收以后,广西各地都召开了群众会议,一方面总结上造生产经验,及时进行夏季分配和奖励超产单位。一方面在群众中进行了
“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的思想教育,并开展了全民性的超包产的大讨论,挖潜力、订措施,决心使晚稻增产。梧州专区的黄田、新地、樟木等十八个公社发起的晚造超包产竞赛,得到全专区各人民公社的热烈响应。
管好已经种下的中、晚稻和旱粮,千方百计继续扩大秋种,是实现晚造和全年粮食超包产的关键。南宁专区采取了两个步骤争取超包产胜利。第一个步骤是:到8月20日止,给一百二十六万亩中稻进行了追肥耘田,基本完成了五百多万亩晚稻、玉米、豆类等的种植任务。第二个步骤是给晚稻耘田追肥,中稻再次耘田追肥和扩种红茹。这个步骤正在进行。
在加强秋田管理中,各地人民都以肥料为纲,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博白县每天出动十二万多人,采绿肥、沤水肥、制泥肥,现在全县已有十七万六千多亩田压了绿肥。边远山区的田林县乐里公社,改变了过去晚造翻耙不下肥的旧习惯,不仅水田施了大量肥料,新开荒地扩种的玉米、高粱等杂粮作物,也追施了肥料,进行了中耕除草,作物生长比往年都好。
各地一面认真细致管好粮食作物,一面千方百计继续扩大秋种面积。贵县每天有六万二千人参加播种,他们通过查荒、开荒、间种等办法,扩种了红薯、晚玉米等杂粮作物十多万亩,全县晚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去年同期扩大了四十二万亩。
在超包产运动中从自治区到公社,五级干部会师田间,狠抓生产小队的具体领导,使这一运动扎扎实实,健康发展。中共百色地委第一书记尚持同志,深入田林县边远山区的三个生产小队,同社员一起劳动,同干部一起开会,帮助食堂搞种菜,帮助有病社员就医,使这三个超包产运动原来进展较缓慢的小队,很快地赶上去了。吉林
本报长春24日电 吉林省各人民公社抓住目前大秋作物抽穗度粒的关键时期,掀起以保棵、攻穗度粒为内容的农业超包产运动,力争秋粮增产。
各地在竞赛中,首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杂草,防止作物贪青,促进作物早熟。四平专区已有六万一千多公顷大豆地拔了草,大部分苞米实行了人工辅助授粉。这个专区还针对低洼易涝地多的特点,出动十五万人给秋田挖沟排水,使一部分内涝庄稼正常生长。东丰县在秋田排出积水后立即追施了速效肥,促进作物迅速发育。
在竞赛中,各地普遍进行了大检查、大评比,对涝洼地、虫灾地、三类庄稼地、草荒地等分别制定管理措施和超包产指标,落实到地块、落实到人,并以管理区为单位开展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竞赛,使后期田间管理搞得又快又好。著名的水稻产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人民公社,已把许多渠道、地埂上的杂草割净,拔净稻稗一万五千亩,为增加水稻的通风日照,促使水稻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地在大抓秋田管理的同时,又分出一部分力量,抓紧积造肥料和采集饲草等工作。
为了使超包产运动开展得踏踏实实,各地都注意研究各种庄稼生长的规律和今年后期田间管理的新特点,对各种作物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有些地方对苞米、高粱采取掰芽子、打底叶、放秋垅的办法,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增高地温,促使长高棵、结大穗;对大豆实行掏尖、拔大草、人工通风等措施,促使增花保荚;对水稻实行了浅灌水、排水晒田、追施草木灰等措施,防止贪青倒伏,促使早熟;对各种弱苗庄稼则采取追施速效肥等办法,促使迅速赶上一类田。
在超包产竞赛中,把夏锄生产中派到农村的二十万名干部继续放在第一线上,并且增派了大批干部。长春地区派出七千多名干部到基层单位担任副职。农安县抽调了一千零六十三名公社、管理区干部到生产队担任副队长。各级干部到基层以后,一方面参加生产,一方面帮助基层干部总结经验,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同时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因而进一步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贵州
本报贵阳24日电 贵州各地广泛深入开展以加强田间管理为中心的秋季作物超包产运动。近半月来,全省水稻、晚玉米等秋收作物的三类苗,已经降到10%到15%。
7月下旬,中共贵州省委号召各地大力增产秋收粮食以后,一个超包产竞赛的生产高潮,迅速在全省掀起。安顺专区各生产小队之间广泛地开展了超包产竞赛,承包小队内部组与组、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对手赛也开展得热火朝天。这个专区兴仁县城关公社马家屯管理区九个田间管理专业队开展对手赛后,四天就推广使用了五百一十二把薅秧耙,提前五天完成了水稻的头道薅秧追肥任务,全管理区一类苗由40%上升到70%,三类苗由30%下降到10%。
在超包产运动中,各地干部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仁怀县县委和公社党委的办公室,都搬到了田间办公;深入到生产小队的一千七百多名干部,都随时和社员商量,不断充实超产措施。全县十多万社员在各级干部的带领下,大积肥料,大施水稻分蘖肥。全县四万五千多亩瘦田和三类苗田,采取好肥少吃多餐的办法,已追施二次以上,绝大部分禾苗已好转。为了使农业第一线的劳力用之得当,全县各地干部帮助生产队和生产小队普遍推行了小包工、小段作业,以生产小队为单位,对劳力进行全面安排,合理分工,按照不同的工种、工序组成五到十人的作业小组。由于责任明确,进一步激发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工效。


第1版()
专栏:

阿富汗国王设宴招待陈毅副总理
陈毅副总理应邀参加庆祝独立节盛大阅兵典礼
新华社喀布尔24日电 阿富汗王国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陛下23日晚间在王宫举行宴会,招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应邀参加宴会的还有中国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长耿飚、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组长熊向辉和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郝汀。
阿富汗首相萨达尔·穆罕默德·达乌德、副首相阿里·穆罕默德、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达尔·穆罕默德·纳伊姆、王叔沙阿·华利汗·加齐元帅、内阁大臣们、将军们和阿富汗驻中国大使萨马德也参加了宴会。
阿富汗国王和陈毅副总理在宴会上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宴会后,陈毅副总理向阿富汗国王赠送了礼品。
据新华社喀布尔23日电 阿富汗人民在8月23日欢庆这个国家的光荣的独立节四十二周年。正在阿富汗作友好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应邀参加了一年一度在喀布尔查曼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典礼。
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在发表了庆祝独立节的演说以后,接见了陈毅元帅,并且邀请他一道在检阅台上阅兵。
新华社喀布尔24日电 陈毅副总理和随行人员今天上午应邀出席了为庆祝阿富汗独立节而举办的阿富汗展览会的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有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首相达乌德和阿富汗王国政府的其他领导人。
阿富汗国王同陈毅副总理在一起观看展览会的展品,并且一再向他介绍表明阿富汗工农业进步的各种图表和产品。陈毅副总理对中国的友好邻国阿富汗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重视和钦佩。
在农业馆展出的中国赠送给阿富汗的三台水稻插秧机在参观者当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第1版()
专栏:

长沟人民公社干部社员细致检查作物生长情况
讨论秋田管理措施 找到秋粮增产潜力
花园沟生产队讨论增产计划鼓舞群众干劲
本报讯 北京市房山县长沟人民公社最近发动社员检查了今年前七个多月的农业生产情况,并按照当前各种作物生长的不同特点,确定进一步加强秋田管理的具体措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超产运动,力争多收一些秋粮。
北京从去冬以来,曾经连续七个月没下过透雨,社员们和干旱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去冬今春开挖了长达四十六点五里的“三八”灌渠,两旁的农田得到灌溉,作物生长良好。过去被认为生产落后的地区,面貌也大有改变,一些往年荒废的洼地,今年在公社党委帮助下,建立了丰产方,土地平整,作物茁壮。占全部农田90%的高产作物,增产大有希望。
在前七个月已经获得成就的基础上,能不能再争取多收一些粮食?在前些日子各个生产队检查上阶段生产情况的时候,广大干部、社员认为,“现在多加一把劲,秋后还能多收一些粮”,“庄稼一天不收,管理一天不能停”。但是也有少数社员认为“立秋已过,大局已定,管理措施不多了”,“水稻长得这么好,没有什么可管的了”。公社党委针对这种情况,立即发动全社干部、社员讨论了“要不要再加强田间管理”和“如何加强田间管理”等问题,并且组织各级干部和一部分老农会师田间,进行检查,发现丰产田里有三类苗;偏僻地区还有草未锄净、缺肥缺水和病虫为害等管理工作上的漏洞。社员们从检查中看到了增产的潜力。
各个生产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研究了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的措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超产运动。水稻丰产方专业队的社员们按照稻田的生长状况,分别提出了高产田控制用水、加施磷钾肥,防止倒伏;三类苗追施偏心肥;组织专业队普治稻瘟病等措施。公社党委归纳了社员提出的各种意见,提出要再锄一遍草,再追一次肥,普除病虫害和注意旱情发展,挖掘水源,准备抗旱,并且总结了群众的经验,提出了全社当前增产的几个主要措施:第一,一万五千多亩即将成熟的春玉米,要普遍浅锄一次,促使粒饱早熟,提早腾出一部分土地,垅上栽白菜,行间套种小麦,增加一茬作物。第二,二万七千多亩密植晚玉米,尽可能进行人工授粉,增加产量。第三,四万亩白薯地及时提蔓,实行根外喷磷,其中间作的玉米普遍去顶打叶,增加薯地光照,提高产量。经过讨论以后,社员们认为实行这些办法,就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多增产粮食。
为了保证这些增产措施的实现,全公社集中领导力量,集中强壮劳动力,集中优质肥料到秋田管理第一线。公社党委四名书记和十个委员,分片包干各生产大队,亲自坐阵指挥,并且调派二十名得力干部到生产任务大、领导力量薄弱的生产队担任副职,加强生产的领导;在已经抽调80%左右的劳力到农业第一线的基础上,继续增派一批党团员骨干,调换一些强壮劳力,并且普遍推行“定任务、定质量、定工分、定奖励”的定额管理生产责任制度,以提高劳动工效;集中全社的化肥、人粪尿等速效优质肥料用到秋田。
目前,这个公社的超产运动已经形成高潮。全社参加秋田管理的劳动力,已经从前几天的五千人增加到七千人。各项生产活动进度加快,每天积肥的数量猛增到四千万斤。半壁店生产队和洛庄生产队展开对手赛以后,已经把两千亩秋田普锄一遍,为六百亩晚田追施了肥料。公社肥料厂、农具修配厂也在赶制氨水、颗粒肥和各种田间管理工具,支援粮食增产的需要。
新华社西安23日电 陕西榆林县城关公社花园沟生产队集中86%的劳力,掀起了以锄草、追肥为中心的秋田管理高潮,力争秋粮超产。19、20两天,全队参加锄草的社员,劳动效率比过去提高21%;由八十五人组成的五个积肥突击队,积肥三十八万四千斤,满足了二百一十亩秋田追施超产肥的需要。
花园沟生产队以水土保持搞得好连年高产闻名各地。这个队的干部和社员,18日在收音机中收听了人民日报的社论——“立即开展一个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以后,当天就举行了党的支部委员会、队委会和党团员大会、社员会,进行讨论,全面深入地检查总结了今年前七个半月增产节约的情况和经验,制订了以后四个半月增产节约的计划和措施。经过学习和讨论,更加鼓舞了社员大搞秋田超产运动的干劲。社员们认为,只要加强后期管理,秋粮增产大有希望。六十七岁的陈克明老汉以“锄八次,捞七次,八米二糠”和“前晌锄,后晌割,一亩加三合”的农谚,说明后期管理的重要性。干部和社员,人人出主意,个个想办法,共同制订了秋田超产计划和措施。全队的秋田,决定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多锄一次超产草,多追一次超产肥,多灌一次超产水,并且成立“五防”小组,保证做好防洪、防涝、防雹、防冻、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力保丰收。为了保证贯彻这些超产措施,全队又从农田基本建设、副业生产和福利事业等方面,抽调出六十四个劳力,增强农业战线,使参加田间生产的劳力由原来83%增加到86%。(附图片)
广东潮阳县金浦公社在晚稻田间管理中,实行早施、勤施和重施壮尾肥,看天、看地、看禾色、看肥质,确定肥料数量、成分等施肥措施。这是梅东大队的社员在田间施肥,促进禾苗快长。 新华社记者 王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