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广西加紧准备冬种力争一年三熟 新疆总结增产经验扩大冬麦面积
本报南宁23日电 广西各地正为大规模的冬种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抓住冬种,多打一季粮食,变一年两熟为一年三熟,这是广西因地制宜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方针的重大措施之一。全自治区今年计划冬种面积,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各种作物中,以麦类、薯类、豆类、冬稻等粮食作物为主。
中共广西各级党委对冬种工作十分重视,早在5月12日,自治区党委就指示各级党委认真学习博白县实现一年三熟的经验。6月底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又号召各地总结改革耕作制度的经验。接着各地就有计划的研究和推广一年三熟制,决定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增产粮食。8月初旬,全自治区就制定出了冬种规划。
为了保证冬种计划的完成,目前各地正在积极筹集和调拨种子。柳州专区从上半年就注意选留各种冬种种子,现在除了绿肥、蚕豆、豌豆等种子外,其余种子基本上能够自给。玉林专区采取翻秋的办法扩大种源——在立秋后种下马铃薯,经过六、七十天以后就可收,这样就赶上了在立冬前后冬种所需种子。现在,夏收夏种大忙即将过去,各地已着手做检查种子质量、进行发芽试验等工作。
为了不影响明年春种,各地在种植时间和土地利用上,都作了适当的安排。玉林专区大部分地区把夏种提前一个节令,凡是准备种小麦和红薯的田,都抢先插完。梧州专区迟熟的春收作物安排种在旱地或上山,以免影响明年春插。
本报乌鲁木齐23日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在夏收前后,大抓冬麦播种的准备工作。
小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今年小麦面积已经占自治区全部粮食作物面积的一半以上。根据各地汇报,凡是扩大耕地面积与提高单产同时并举的地区,小麦总产量都是大幅度地增长,甚至是成倍地增产。一些遭受霜灾、旱灾、虫灾的地区,虽然单产比去年有所降低,但由于扩大小麦面积幅度很大,总产量还是有了显著增加。同时,各地麦收经验还证明,新疆很多地区冬麦单产都高于春麦15%—30%,春麦临冬播种的“包蛋麦”产量,又高于春播春麦的产量。多种冬麦和“包蛋麦”,又可以调剂夏收作物在劳力、畜力、用水等方面的矛盾,合理安排农作物的布局。
因此,自治区党委决定今年冬麦面积要比去年进一步扩大。指示发出后,立即获得各级党委和农牧民、国营农场职工的拥护。南疆多数地区,在麦收期间就将冬麦播种计划层层落实到生产队;麦收较迟的北疆地区,在夏收开始前就布置了冬麦播种计划。
各地普遍采取开荒造田、提高原有土地利用率、增种冬麦三项基本措施,保证扩大冬麦面积,同时扩大春麦面积。新疆上半年共完成开荒面积八百八十多万亩,现在,各地还抓紧空隙,继续开荒。昭苏县在7月前就开出播种冬麦地七万多亩,超过了全县夏收播种面积的总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塔城专区等原来地多人少的地区,正在着手对冬麦地进行土地连片、改建旧灌渠、废除宽埂、旧渠等规划工作。
为了准备充足的冬麦良种。小麦黄熟期,自治区各地就采取干部、老农、技术员三结合,深入丰产方、种子田,展开群众性的小麦良种鉴定、划方登记工作,安排专人、单收单打单藏。根据最近统计,选种进度最快的喀什专区已精选出了种子一千五百多万斤。所有的冬麦产区都实行了冬麦良种分仓管理制度。各地还抽出10%到20%的劳力和相当数量的畜力农具,加紧伏耕,改造低产田和平整土地。南疆到8月初伏耕冬麦地五十多万亩,其中巴楚县伏耕面积占播种冬麦面积40%以上。大抓水肥工作,也是今年自治区扩大冬麦播种准备工作的特点。


第3版()
专栏:

发动群众,及早下手,抓细抓透
清苑县制定出冬麦增种规划
本报讯 河北清苑县在进行秋田管理的同时,及早动手,全面展开了种麦准备,并获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吸取今年的增产经验,中共清苑县委早在小麦黄熟时期,就在神星公社市头村小麦丰产方召开了总结丰产经验和安排明年种植计划的现场会议,随后各公社党委也都召集各队干部、社员代表和老农在本社的丰产方进行了现场参观、座谈、总结和安排。通过群众性的参观、总结、摆事实、搞对比,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一致认识到,夺取明年小麦更大收成的关键,在方法上必须早下手,抓细、抓透,一种全成一类麦。并普遍建立专业队,认真执行“三包一奖”。在技术上必须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尤其要在大方园田化的基础上,保证旱能浇,底肥足,土地深翻,小垅密植,优种化五大关。据此,该县县委本着以早促好的精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6月中旬就发动群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制订了种麦规划。并确定县委书记处书记芦新春,书记兼县长刘士杰专抓种麦工作。各社队也都确定了一名书记专管种麦,从上到下组成了一条坚强的战线。
当前,在搞好秋田管理的同时,除正突击麦田水利建设、整修排灌机械外,全县出动七万多人开展积肥运肥大突击。


第3版()
专栏:

抢在农事季节前面准备工具
安徽省专县三级分工突击赶制“三秋”工具
湖北襄阳专区各方协作大造条播器深耕犁
据新华社合肥讯 安徽省各地针对今年秋收、秋耕、秋种的新特点,正在大力赶制“三秋”工具。
安徽省今年“三秋”生产的特点是:农活多、任务大、时间短。各地为了保证按质按量地完成“三秋”任务,着重采取如下几项措施,大抓“三秋”工具生产。第一,实行工具定型。全省集中各种优良工具四百多件,经过操作,已评选出一百多件加以推广。这些工具一般都具有取材容易、造价低廉、工效高、作业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如歙县的牛拉打稻机,平均一人一天可脱粒二千斤,比原来提高工效三倍。这种打稻机可用旧式牛拉水车改装,绝大部分是木制的,公社工业都能制造。郎溪县的水稻收割器,在有水无水的稻田里都可以使用,一人操作每天可收割四至五亩,不卡草,不堵塞。第二,根据省、专区、县三级分工的原则,统一安排,合理分工,确定制造和修配任务。蚌埠专区为了加强脱粒加工工具的制造,把一个通用机械厂改为农业机械厂,专门生产农业机具。各专区、市、县都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工厂做配件厂和修配厂,加强农具的修配工作,力争做到农业机器大修不出专区,中修不出县,小修不出社。第三,集中力量抓排灌机械配套,保证水稻不受旱涝。
本报武汉23日电 湖北省襄阳专区及早组织工、农、商、交通大协作,抢在季节前面,为秋收、秋种赶制、修配、革新农具和工具。一个多月来,全区已修配和新制各种农具和工具四十二万多件,其中深耕犁加上原有数已达二十万零五千多件,占需要数的79%,深挖工具加上原有数已达一百六十一万件,占需要数的82%以上。
早动手、早准备,宁叫工具等季节,不叫季节等工具,是襄阳专区几年来工业支援农业的最大特点。今年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指导下,这个地区秋收秋种面积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大,质量要求比任何一年都高。为了及时供应农业大批优良的秋收秋种工具,这个专区的各级党委特别重视今年的农具制造、修配和改革工作。地委第一书记焦德秀亲自同专区通用机械厂工人、全国劳动模范金凤山到襄樊市庞公人民公社和社员们一起研究改进庞公式三行自动条播器。经过反复研究、多次修改后,使这种条播器更加轻便灵巧,下籽均匀、深浅一致,行距适合。襄阳地区棉麦两熟特点,也可用在菜地里套种小麦,山区、岗地、平原都适用。而且制造简便、成本低。7月初,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对秋季深耕、播种工具作了具体研究,对庞公式三行自动条播器又进行了试验鉴定,决定在全区大力推广。会上还决定推广具有拉力轻、耕得深、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的南漳改良犁。
在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的前后,各县都先后召开了县、社工业、商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并组织大批工作组深入到公社、生产队了解需要情况,然后因地制宜地订出制造农具和工具的规划。
全区各县采取工、农、商、交通大协作的办法,很快掀起了以制造庞公式三行自动条播器和南漳改良犁为中心的农具生产、修配高潮。随县的县、社机械厂、农具厂抽出四千多工人,专门以条播器、深耕犁为主攻对象,进行大改大造;同时以二万一千多名工人组成五百六十多个修配组,深入到生产队进行修配。县商业部门组织了一百多个收购组,收购废铁旧料;交通部门组织了数百辆马车、板车,向工厂运送燃料和原料。从6月中旬到7月上旬,全县已生产深耕犁一千九百多部,条播器二百多部,新制耙、犁铧、挖锄等工具十八万多件,修理各种工具八万六千多件。
为了保证新制农具特别是新推广的庞公式条播器和南漳改良犁的质量,各县、公社都抽调了一批农具厂的工人集中学习生产技术。同时,地委、县委还组织工作组进行了检查。许多农具厂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有些厂并和附近生产队建立联系,把每部产品都送到田间进行鉴定,然后出厂,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片)
太仓浮桥公社农械厂检修轻型脱粒机 钱友耕摄 佳木斯农业机械厂制成玉米联合收割机 冯 琦摄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尽量多种晚秋 秋收多多益善
广东扩种秋粮声势胜过往年
广东省到16日止已种下番薯、玉米、高粱、粟、杂豆等秋收杂粮作物九百四十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三百万亩。现在,各地抓紧雨后良机继续大力扩种杂粮;已经完成扩种计划的地区又掀起第二次抢种杂粮的高潮,力争多种、高产,夺取今年晚造粮食丰收。
今年广东扩种杂粮的声势、规模和干劲都大大胜过往年,不但种得早、面积大,质量也比往年好。
江西趁雨抢种杂粮
江西省各人民公社已趁雨后有利时机突击抢种杂粮作物。目前,各地仍处在抢种高潮中。
8月上旬以来,江西省各地普降喜雨,群众的抢种劲头很大;少数没有降雨的地区,也集中力量抗旱抢种。吉安县开展声势浩大的“扩种周”,出动七万多个劳动力突击,仅两天时间就抢种红薯、大豆七万七千多亩。
上海掀起突击扩种晚秋运动
上海市郊十一个县正在抢时间抓季节,充分利用空闲地大种晚秋作物。到15日止,各县已利用早稻田、双季晚稻秧田、油菜育秧田种下赤豆、绿豆、荞麦、晚山芋等十一万多亩。
晚秋作物开始种植前,郊区各县党组织通过各种会议,向广大干部和社员进行了“以粮为纲”的教育,帮助大家进一步明确了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一定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多种多收。在这个基础上,各公社迅速掀起大种晚秋作物的突击运动。
利用水稻坂田种胡萝卜
四川郫县崇兴公社正抓紧大好时机,充分运用几年来利用水稻坂田种胡萝卜的经验,大种胡萝卜。崇兴公社在水稻收获前把胡萝卜种子撒在水稻田里,产量一般比在旱地种胡萝卜提高一倍,而且节省了一半的肥料,每亩地大约省十个工。四川日报发表社论说: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创举。


第3版()
专栏:

辽宁狠抓粮食生产弥补水灾损失
受灾区排水扶苗抢种晚秋努力生产自救
非灾区加强后期田间管理提高秋季收成
本报沈阳23日电 为了弥补这次水灾造成的损失,辽宁农村开展以粮食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灾区群众正在“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口号下,积极排水扶苗,抢种晚秋作物,大力恢复生产。广大非灾区群众正在“增产节约支援灾区”的口号下,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收成。
辽宁省今年农业战线总的形势是良好的。尽管夏季草荒、虫害连续发生,8月初部分地区又遭到了百年罕见的暴雨洪水,但是依靠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依靠人民公社制度的无比优越,依靠工业大力支援和城乡人民的一致努力,受灾程度大大减轻,并且推动生产继续向前发展。目前,非灾区庄稼一般生长良好,受灾的部分地区经过连日排水抢救,情形也有好转。为了发掘粮食增产潜力,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辽宁省委最近向全省提出狠抓农田后期管理,多种晚秋作物,力争增加收成的战斗号召。各地农民在党委的领导下,斗志昂扬,干劲冲天,正在掀起一个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新高潮。产粮区一马当先,许多县社纷纷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情况,猛加措施,狠抓管理。锦州、阜新、朝阳、旅大、沈阳等地区,8月中旬以来,平均每天有一百七十多万劳动大军奋战田野,已放秋垅(中耕)五十万公顷,锄草四十七万公斤,还给三类苗普遍追了一次肥。为了满足追肥的需要,许多公社还趁天热、草嫩、水多的时机,大搞积肥沤粪。经过追加措施,各地庄稼生长很好。
遭受洪水灾害的地区,正抓紧排水扶苗,抢种晚秋作物。重灾区辽阳市沙岭公社,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出动两千五百名社员,昼夜突击抢修水田干渠,现在四千公顷水田全部恢复正常灌溉。清原县南口前公社,在暴雨以后立即组织社员排水扶苗,仅三天即排水扶苗四百多公顷。抚顺、鞍山、本溪、安东等地区到15日止种上各种秋菜六万七千公顷。现在,种得早的菜苗已经陆续出土,社员们正大抓菜田的田间管理,力争秋菜丰收。
为了更好地完成田间管理作业,全省许多社、队都合理地调整了劳动组织,抽调精壮劳动力充实了田间管理第一线。彰武县冯家公社小沙力土大队,最近挑选四百五十名劳动力,投放到田间管理上去,占总劳动力的85%。还有些公社大力推广追肥、打药、中耕等新式工具,也取到了节省劳力的显著作用。
在大抓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辽宁省各工业部门继续对农业进行了有力的支援。营口市工业部门职工苦战三昼夜,配成一百零五套排灌设备,连夜运往灾区支援排水扶苗。义县机械工业部门,在完成夏锄灭虫工具的制造任务后,又赶造出田间管理和秋收工具四千五百多件。沈阳市东北机器制造厂,派出二十三名先进工人,其中包括著名劳动模范尉凤英、王兰芝等,到市郊帮助修复农业机具。另外,不少城市都组织了大批工人下乡,帮助灾区抢种秋菜,大大鼓舞了灾区人民的斗志。
搞好田间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辽宁农村各级干部继续深入田间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黑山县委和各部门主要干部,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在他们的领导带动下,全县六天追肥三千公顷,消灭草荒五千公顷。在灾区,各级领导干部更是日夜坚持在第一线,亲自带领群众抢救庄稼,抢种秋菜,修葺房屋,安排群众生活,充分发扬了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因而有力地推动了灾区生产自救运动的迅速开展。(附图片)
沈阳市郊北陵公社社员在抢种秋白菜
朱瑛摄


第3版()
专栏:

工具改革抓早抓准,选样定型,配套成龙
中共湖北襄阳地委第一书记 焦德秀
襄阳专区连年增产,其中工具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区夏收作物面积比去年扩大25%左右,夏播面积扩大20%多,夏粮入库比去年夏季增加二亿多斤,收割、脱粒、运输、播种等方面的工作量都大大增加。但是,参加夏收夏种的劳动力并没有增加,相反地还有一批劳动力在进行水利等方面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夏收夏种却比去年完成早,夏粮入库比去年提前二十五天完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搞以“四改两消灭”和农业半机械化为中心的工具改革群众运动,提高了工效。(四改两消灭,即把人力车水改为自流灌溉,把肩挑背驮改为车船和滑丝滑道运输,把落后耕作工具改为改良工具,把人力加工改为机械化、半机械化加工,达到消灭肩挑背驮,消灭人力车水)。几年来我们体会到,以“四改两消灭”和农业半机械化为中心的工具改革群众运动,是解决农业连年增产中劳动力不足矛盾的主要途径,也是加速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必经阶段。几年来在工具改革上,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这就是抓早抓准,选样定型,配套成龙,用好管好。
(一)
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工具改革必须及早动手准备,上季抓下季,今年看到明年,走在农业季节的前面,宁让工具等季节,不让季节等工具。如果动手晚了,改革的工具即使再多再好,在当年季节里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是在上年冬季就抓下年的春耕工具,春季抓夏收夏种和田间管理的工具,夏季抓秋收冬播工具。从春季以来,我们就抓住了短途运输、收割、脱粒、加工、炊事等方面的工具改革,大搞群众运动。到夏收以前,全区已有人畜力板车五十二万多部,平均每四个劳动力有一部;建成水力、畜力加工点七万八千多处,平均每个生产队有一点五处。另外还推广了插秧机、收割机、鐥镰、脱粒机、改良石磙等新式改良农具二十多万件。这些工具投入夏收夏种,据计算节省了两、三百万个劳动日和四、五十万个畜工。
我们在抓早的同时,还要抓准。所谓抓准,就是抓住农业增产的关键措施,使工具和关键措施相适应。比如明年小麦增产的关键措施是开荒扩大面积和深耕,就必须抓住开荒和深耕工具的改革。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抓住费工最多、季节性很强的薄弱环节。比如夏收中的脱粒、运输工作量最大,时间性很强,光靠槤枷脱粒和肩挑运输不行,就必须抓住脱粒、运输工具的改革。这就是说在工具改革上也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襄阳专区是稻麦两熟和棉麦两熟的地区。夏季既要收起来,又要种下去,是全年增产有决定意义的关键季节,也是劳动力最紧张的季节。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全年是以夏收夏种的工具改革为重点。可是,夏收夏种所需要的工具很多,有收割、脱粒、运输、加工、整田、播种等各方面的工具。在这些方面也必须分清主次。我们今年集中力量抓住了其中占用劳动力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短途运输、脱粒和加工等方面的工具改革。目前,我们在大抓冬播工具改革,确定以改革深耕、条播工具为主攻方向。抓住主攻方向后,就集中优势兵力,大改大制。采用攻关战役的办法大搞工具改革,比零打碎敲的办法好,在短时间内可以收到显著效果。
(二)
在工具改革的群众运动中,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及时地作好选样定型工作,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推广。选样定型是保证工具改革群众运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健康地发展的关键。我们确定凡是要在全区普遍推广的工具,如随县的七网十四幅木轮板车,郧西的水力加工一条龙,南漳的改良犁,襄樊市的庞公式三行自动条播器等,都是书记挂帅,全党动手,经过反复试验、选样定型的。从小麦连年增产中,我们发现庞公公社创制的三行自动下籽条播器是一种很好的条播工具,它能自动下籽,下籽均匀。地委研究冬播准备工作时就确定在庞公式三行自动下籽条播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出一种定型条播器,在全区推广。6月初,我就带着襄阳专区通用机械厂的农具改革能手金凤山到庞公公社,和公社农具厂的工人、社员讨论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组织襄阳专区通用机械厂等几个厂的工人参加改革。改制成功后,用这个三行自动下籽条播器在庞公大队种了一片麦子,籽播得均匀,行距合适。在开县委第一书记会议时,各县第一书记都到现场进行了评比鉴定,认为这种条播器具有自动下籽、随时调剂下籽量、下籽均匀、既适用于稻麦两熟地区、也适用于棉麦两熟地区、行走平稳、轻便好用、费工少、成本低等优点。地委就确定以这种条播器为定型条播器,在全区推广。选样定型是一个十分细致入微的工作,要求领导深入工具改革工地和田间,和革新能手一起具体研究,和群众一道反复试验,对每个细小部件的规格、尺码、用料、安装都要研究好,不能有一点粗枝大叶,不然就要影响工具的质量,影响整个运动的健康发展。选样定型也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先是自下而上地挑选各地最好的工具,集中现场比武,由领导、工人、农民和技术人员共同评比鉴定,分析优缺点,然后集中革新能手,集中各式工具的优缺点,改制出新的改良工具,又经过现场试验,评比鉴定,反复研究和改进,最后定型。在定型后,又用“解剖麻雀”的办法,将定型工具的构造、部件、规格、尺码、用料、安装办法等一一作出规定,绘成图样,并举办现场训练班,由各地抽出一批技术较高的工人,在革新能手的指导下,按照图样制造样版工具,带回去仿制。在制造中,有的地方以县、社为单位,按制造的工具类别,组成临时制造厂,集中制造。一个部件、一件工具地鉴定、验收,严格保证质量,避免走样。
(三)
在单体新式、改良工具选样定型的基础上,按生产工序把新式、改良工具配套成龙,是工具改革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农业生产工序之间也像工业生产工序之间一样是互相联系的。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进行耕作方法的改革和大量采用新式、改良工具和半机械化、机械化工具后,工序之间的这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更加紧密。比如在小麦播种中,采用十行条播器后,小麦行距有一定规格,用旧式锄草工具就不行了,要求创制和改制同新的播种方法相适应的锄草工具。如果种麦茬花,还得创制和改制新的棉花播种器。而新的棉花播种器的推行,又要求使用新的棉花锄草工具。因此一项工具的改革必然牵涉到耕作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个别工序的工具改革发展为全部工序的全盘改革,要求单体工具的选样定型发展为按生产工序把新式、改良工具配套成龙。这样作不仅可以提高工效,而且可以提高耕作质量。新式、改良工具的配套成龙要有全面规划。在制订规划时,必须要周密地考虑到各道工序之间的互相联合,使各道工序采用的新式、改良工具上下衔接,缺什么、补什么,哪种工具不适用、就改良哪种工具。特别是“龙头”要搞好。比如棉花耕作工具改革一条龙,棉花播种器就是个“龙头”。只有把棉花播种器首先定下来,然后才能按照它的行距等规格来在开沟、中耕培土、锄草、追肥、除虫、拔秆等工具上选样定型。在实现全面规划的过程中,也还是要分段作战,有长计划,短安排,从当前生产需要入手,把促进当前生产和实现配套成龙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新式、改良工具的配套成龙。
(四)
有了新式、改良工具之后,还要用好管好,不断解决如使用、修配、保管等问题。在每个问题中,比如使用方面,不仅要解决习惯势力、技术、工具质量等一系列的问题,还要解决各方面的配合问题。有了车子,路跟不上,车子还是不能用起来;有了路,劳动定额、劳动组织不搞好,还会影响使用车子的积极性。襄阳专区随着工具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各地采用制造和修配、传授技术相结合,使用和管理相结合等办法,正在不断地解决这些新的问题。为了解决使用和修配问题,有的地方把原来参加临时制造厂的工人、农民组成修配和技术辅导小组,分散下去,分片包干,传授技术,修配工具。由于工具是他们制造的,由他们传授使用和修理技术,修配工具,能做到多快好省。同时,在传授技术和修配工具的过程中,他们又能从实践中直接发现和了解新式、改良工具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和群众的意见,并和群众一道,现场研究,不断地改进、提高。
在农具保管上,随县厉山公社工农生产队搞得比较好。这个队的农具是分级分作业组分人管理,谁用谁管。生产队和小队建有农具保管库,小队的保管库设在食堂,社员用、存工具都很方便。另外还坚持执行奖惩制度,鼓励社员管好农具的积极性。这个队的社员已经普遍养成爱护公社财产,细心维护农具的风尚和习惯,农具损坏很少。这个经验正在全区推广。
襄阳专区在工具改革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尚未解决的问题也还是不少的。再者,随着工具改革群众运动的不断发展,也必然要带来许许多多新问题。我们今后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深入下去,具体地、不断地解决这些新问题,踏踏实实,一贯到底,促进工具改革群众运动深入地、持久地发展,保证农业生产持续跃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