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杨岭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这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所作的科学的总结,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方针和实践的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说明和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和农业是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农业决不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于和受制于工业的发展,而是能够积极地主动地促进和推动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度按比例发展,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找到了这样一条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正确的道路。这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一个光辉的范例;同时,这又发展了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党和毛主席一向重视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
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在革命中和建设中都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党一向重视农业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正像重视农民在历次政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一样。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在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对忽视农民在革命中的重大作用的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建立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密切的联盟,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巩固的基础;另方面,确定了“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的方针。(毛泽东同志1934年在瑞金所作关于《我们的经济政策》的报告)1939年,毛泽东同志又指出:“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大约占百分之八十,是现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从事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建立了丰衣足食繁荣康乐的革命根据地,在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之前就取得了进行经济建设的丰富的经验。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就预见到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1948年,又指出:“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就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解放以后,在城市工作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党对农村工作仍然极为重视。1950年6月,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词》中指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三年时间就使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恢复和超过了过去历史上最高的水平。随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的著名原理,指导五亿多农民迅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党中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更明确地指出:
“我们要发展工业,但决不能够减轻发展农业的意义。相反,实际生活已经更加证明农业对于发展工业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业的相应发展,我们的工业化事业是不可能实现的。”195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又指出:必须“解决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之间的矛盾”,不然,“我们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且指出:对于工业和农业“决不可以分割起来和互相孤立起来去看,决不可以只强调一方面,减弱另一方面”。
在领导全国农村掀起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农业合作化的伟大胜利之后,紧接着,1956年1月,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这个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对于推进农业生产高潮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高潮都起了重大作用。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把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列为首要问题。同年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进一步指出:“农业对于工业化事业有多方面的极其重大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轻工业发展的速度,而且也影响着重工业发展的速度。……今后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发展农业。”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更精辟地分析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并且指出这是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提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同年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根据全民整风运动以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形势,提出和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在序言中又指出:“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农业用粮食和原料供应工业,同时,有五亿以上人口的农村,给我国工业提供了世界上的最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这些说来,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忽视农业方面工作的重要性是完全错误的。”
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列为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跃进的事实显示了这条总路线的威力,更进一步证明了工业和农业可以同时高速度地发展。在大跃进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及时地领导全国农村人民建立了人民公社,使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和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有了最好的组织形式。在大跃进的基础上和人民公社日益巩固、健康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持续跃进的新阶段。就在这时候,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地对于无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丰富经验作了马克思主义的总结,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的方针,指出了加速发展农业是高速度按比例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并且提出了加速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的任务。
党的方针正确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这个方针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原理,正确地反映了国民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扩大再生产原理,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优先发展;同样是根据这个原理,生产资料的生产决不能离开生活资料的生产而发展。列宁在阐述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时说:“生产资料的制造不是为了生产资料本身,而是由于制造消费品的工业部门对生产资料的需要日益增加。”(《列宁全集》第4卷第143页)当然,同样也由于制造消费品的农业部门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的日益增加;制造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同农业的发展更有直接的关系。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和追加的劳动力。重工业扩大再生产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基本上可以取自本部门(也有一部分取之于轻工业和农业),要追加的生活资料和劳动力都要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农业(一部分取自轻工业)。毛泽 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就已经指出农民是工业的劳动力的来源,又是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又指出:“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这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资需要,又为国家积累了资金。而轻工业的大规模的发展不但需要重工业的发展,也需要农业的发展。”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更精辟地说明了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道理:“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是实际上不会慢,反而可能快一些。”
正因为党的方针正确地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它在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力量。从1950年到1959年,农业总产值十年间增长了一点七倍,平均每年递增幅度是10.4%。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这个发展农业的高速度是在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同时出现的,并且对工业的高速度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8%,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4.5%,两者之间的比例是四比一;在工业产值中,生产资料增长25.4%,占着优先地位。1958年,工业总产值增长66%,农业总产值增长25%,两者的速度都大大提高了,它们之间的比例则改变为二点六五比一;在工业产值中,生产资料增长103%,仍占着优先地位。1959年,工业总产值增长39.3%,农业总产值增长16.7%,两者的速度仍然都是很快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又改变为二点三五比一;在工业产值中,生产资料增长43.3%,还是占着优先地位。从工业和农业的增长速度来看,正是同时并举;从重工业来看,正是优先发展;从农业来看,也正是迅速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工业和农业是能够同时高速度发展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是互相结合的。这样的发展,也真正是按比例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经济建设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党中央的方针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农业工业之间的关系的论断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真理。近几年我国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大约一半;在轻工业原料中,来自农业的约占80%;在我国全部财政收入中,直接和间接与农业有关的收入,约占一半左右;在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70%以上。因此,农业的丰歉,对当年或次年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就不能不发生重大的影响。1950年到1959年十年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速度约10.4%,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速度约29.2%。一般地说,农业年产值的增长超过平均速度的,次年工业年产值的增长就也超过平均速度;农业年产值的增长低于平均速度很多的,次年工业年产值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平均速度很多。从全部国民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来看,大体上也是这样。1950年,农业增长17.7%;1951年,工业增长37.9%,国民收入增长17%,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近一倍。1952年,农业增长15.3%;1953年,工业增长30.2%,国民收入增长14%,国家财政收入增长24%。1958年,农业增长25%;1959年,工业增长39.3%,国民收入增长21.6%,国家财政收入增长29.4%。以上是十年间农业增长速度较快的三年对次年发生的影响。这些数目字充分地说明了:农业有了很好的发展,一切经济工作就都好办;也就是说,加速发展农业是高速度按比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中心一环。下面再看看十年间农业增长速度较慢的三年对次年发生的影响:1953年,农业增长3.1%;1954年,工业增长16.3%(生活资料只增长14.2%),国民收入增长5.7%,国家财政收入增长20.5%。1954年,农业增长3.3%;1955年,工业增长5.6%(生活资料减少0.03%),国民收入增长6.5%,国家财政收入增长3.7%。1956年,农业增长4.9%;1957年,工业增长11.4%(生活资料只增长5.6%),国民收入增长4.6%,国家财政收入增长7.9%。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在这些统计数字中表现得多么鲜明!在这十年中,只有一个例外:1957年,农业增长3.5%,1958年,工业增长66.2%。这个特殊情况,并不说明农业对工业不再发生影响了;实际上,是发生了更重大的影响。这是因为:1958年是大跃进开始的一年,而大跃进又是从农业开始的;1958年农业的大跃进,当年对工业的大跃进就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也证明了:市场问题,是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产品不销售出去,那就连简单再生产也不可能实现。在我国,工业产品的最广大的市场是农村,销售于农村的工业消费品占全部工业消费品零售额的60%以上。有五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的生产和消费,都对工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速发展农业就要求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迅速增长,这是推动重工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力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供应农村生产资料总值是一百四十二亿元;1958年—1959年,两年就达到一百四十八亿三千万元。这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农业生产需要几百万台拖拉机,现在总共还不到十万台,1960年计划年产量才二万多台。农业生产需要几千万马力的排灌机械,现在总共只有几百万马力。农业生产每年需要几千万吨化学肥料,而1959年年产量才一百三十多万吨。农业生产资金的积累,增加得很快,仅1958年一年农村人民公社的积累就有一百亿元。这些积累,绝大部分是购买生产资料用的;公社化以后,对大型生产资料的需要增加得更快。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1959年公社社员的平均收入,比1952年增加50%以上,比1957年增加20%左右,比1958年也增加10%左右。增加的收入主要是购买生活资料的,这就直接促进了轻工业的发展,又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
归根到底,这是个生产和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关系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如果说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这终点反过来又影响起点,使整个过程重新开始。(见《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54页)这在一切社会都是如此。只不过,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和消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对抗性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虽然仍有矛盾,但不再是对抗性的了。
农业是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农业发展速度的差异能够消灭
在任何社会,只要有农业存在,它就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从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产生的时候起,它们在经济生活中就居于最重要的地位。首先有了农业,以后才有了手工业,然后才有了工业。道理很简单:农业是“衣食之源”。在农业生产中,特别重要的是粮食生产。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粮食生产。任何人要活着都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如果每个农业劳动者生产的粮食都只够自己吃,农业以外的其它任何生产事业就都没法子进行,生产工业原料的农业生产也没法子进行;没有一定的粮食作饲料,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部门的畜牧业也不可能顺利发展。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从而也是一切资本发展的自然基础。……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资本论》第3卷第1025页)因为“能够投于工商业上面而无须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人数……取决于农业者在他们自身的消费额以上,能够生产多少的农产物。”(《剩余价值学说史》第1卷第41页)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主要在工商业范围内形成的资本越来越沉重地压迫着农业。它离不开农业,要从农业索取粮食和原料;但又用使农村劳动者破产的办法取得劳动力,用残酷压榨农村劳动者的办法聚积资本。这样,就使几千年来的城乡对立进一步加深,工业农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使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工业。同时,由于工业的畸形发展,本国农业不能满足工业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就必然要向国外寻求原料基地和市场,依靠殖民地的农业来加强自己的基础。这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的重要根源之一。而其结果,又必然是使殖民地农业也趋于凋蔽,使它们和殖民地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化。工业和农业同时高速度发展,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了这一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不是消费,而是尽可能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嗜血的资本使工农劳动者日益贫困化,使生活资料涨价,使农业因“生产过剩”而不能迅速发展。列宁说:“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工业,这是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现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比例遭到破坏、发生危机和物价高涨的最深刻的原因之一。”(《列宁全集》第22卷,第84页)这样的经济基础在它的上层建筑中得到了反映,“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最流行的思想,就是工业和农业是对立的。”认定高速度发展工业就不可能同时高速度发展农业的人,认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要处于被动、落后地位的人,正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看成了永恒的真理。他们不了解:“工业比农业发展得更迅速这件事,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特征。但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差异,是能够消灭的。”(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2卷,第247页)
在过去人类的全部历史上,农业并不是从来就是落后的。在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农业的生产率一般地说总是高于工业。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工业的生产率才比农业发展得快了。后来,在一定时期,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特殊的条件也能暂时使农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得快一些;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永远也不可能消除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异。这种“历史上的差异”,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才能逐步消灭。我们的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正在从事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这种“历史上的差异”。在我国,又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曾经长时期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几重压迫剥削,工业和农业都比较落后,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更特别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不能不使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在我国,这正是加快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工业的发展速度虽然要更快些,但农业和工业发展速度的距离正在缩短。缩短这个距离的正确方法,不是把工业的发展速度放慢,而是把农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也就是说,是积极的平衡,而不是消极的平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和农业成为一个统一的国民经济整体,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内市场总能容得下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永远也不怕“生产过剩”。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了这一点,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也决定了这一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和农业既然还有本质的差别,就还有一定的矛盾。不过,这矛盾不再是对抗性的了,而且可以成为互相促进的动力。农业还不能充分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工业也还不能充分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两方面互相提出更高的要求,正是互相促进的表现形式之一。工业和农业的所有制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同的,机械化的程度在一定时期是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在一定时期内也是不同的;生产条件和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不相同,这个差别要延续更长的时间。这些差别必然会影响到发展速度的差别。但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速度的这种差别是可以缩小的。1950—1952年,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是二点四七比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为了改变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工业十分薄弱的局面,工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例改变为四比一;大跃进的1958年,在工业农业都有很大发展的情况下,两者的增长速度改变为二点六五比一;1959年,在工业和农业都继续跃进的情况下,两者增长速度改变为二点三五比一。由于自然方面的原因或者其他的原因,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今后也不一定准是一年比一年都更接近;但是,就总的发展趋势来说,在工业和农业的比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的发展速度必将更加接近。在劳动生产率还没有提高到相当的高度的时候,工业农业之间在劳动力、技术力量、资金、原材料和设备的分配方面,难免会有各种具体的矛盾。但是,只要妥善地加以安排,这些矛盾都是能够解决的。这些矛盾决不至于妨碍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相反,只有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决不是一个临时性的方针,而是一个根本的长远的方针。有人认为只是个别时期需要以工业为主导,重工业大大发展了之后,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农业机械化之后,就不必再优先发展重工业了。这是不对的。农业高度机械化以后,工业的主导作用不会缩小,而是势必更加增大。有人认为只是个别时期需要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大大发展之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之后,就不需要再注意发展农业了。这也是不对的。生产要不断扩大,生活要逐步提高,人口要年年增加;将来,工业人口总是要增加的,生产工业原料的农业人口也总是要增加的。因此,农产品,首先是粮食,必须不断增加。在人力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的时候,在还不能保证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产量每年都能稳定地大量增长的情况下,更要求尽一切可能增产各种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以便增加储备量。工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农业的基础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并不只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在农业产品中,生产资料的比重势必要越来越大。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将要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粮食也要有更多的部分成为工业原料。农业本身的发展也要求有更多的粮食和来自农业的生产资料。
怎样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呢?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本身的力量和充分发挥农业本身的力量;另方面,要动员工业方面和其他方面以更大的力量支援农业。
必须不断调整、改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必须大大加强农业的领导力量和劳动力
对于农业本身扩大再生产的力量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更大幅度的提高固然要依靠工业的发展;但是,工业的发展却首先要依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须看到,农业本身蕴藏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潜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解放了这些潜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的局部调整和改进还可以继续解放这些潜力。列宁早就指出过,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改善人民生活,首先要增加粮食生产,也就是说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生产力。他说:“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并且批评那些不懂这一点的人是一些“不去认真思考问题而陷于空谈”的人。(《列宁全集》第32卷,第332页)他又指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列宁全集》第33卷,第105页)我国的事实早已证明,在农业机械化实现以前,也可以而且必须实现农业合作化。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群众觉悟的提高、耕作技术的改革、领导力量的加强以及工作方法的改进,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能大大提高。决不能消极地等待农业机械化,而要充分动员广大群众,首先是农民群众本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农业生产。这正是加速工业发展和争取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条件。
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本身扩大再生产的力量,需要从几个方面扎扎实实地作重大的努力: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从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劳动组织、政治工作、干部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改进和建设工作,也就是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更相适应、使上层建筑对基础起更大的促进作用。二是保证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线有足够的主要劳动力。三是按照农业“八字宪法”更细致更科学地进行农艺和工具的改革。扩大再生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扩大再生产,主要靠劳动量的增加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等等;一种是技术改进的情况下的扩大再生产,主要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革新。这两种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常是同时并行的。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更有必要两种方式同时并举。为此,必须把足够的劳动力用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改进劳动力的组织和使用,也必须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些,主要靠农业本身的力量。
当前,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战略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劳动力的合理安排、正确使用。首先要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特别是粮食生产战线集中最多最强的劳动力。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论联合政府》)要发展工业生产,从农村吸收一定的劳动力是必要的。农民是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也是工人阶级的最强大的后备军。可是,必须注意,这里说的是“一个长过程”。农民向工人的转化,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必须在一定的计划下进行。任何行业从农业吸收劳动力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农业方面吸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必须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农产品总产量和需要量的状况相适应。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非如此不足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的时期,在某些情况下,工业和其他行业不但不能抽调农业劳动力,还要抽出一部分劳动力到农业方面去;同时,要用集中力量支援农业加速进行技术改造等方法,迅速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正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改变“五亿多人弄饭吃”的局面,要想从农业方面吸取劳动力,非先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农业生产不可。在我国农业人口中,劳动力约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就能在保持农产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腾出一百多万到二百多万劳动力。这并不是说,每提高1%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从农业方面抽出同样比例的劳动力。在安排劳动力的时候,还要看到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首先是农业的状况。在目前情况下,即使增加一部分劳动生产率,也还是应该继续用于农业的扩大再生产,特别是粮食的扩大再生产。因为只是保持目前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年产量是不行的,整个经济建设形势的发展要求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年产量更多更快地提高。到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逐步地更多地转入工业生产,成为进一步发展工业生产的生力军。发展农业生产是全党全民的伟大的事业
工业在支援农业中才能充分起主导作用
同时还要认清,发展农业生产是全民的事业。今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时候,就对全国人民发出了这样的号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继续跃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大会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工业、农业、交通、财政、金融、贸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一切部门共同努力,为提前两年或三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这个伟大的任务而奋斗!”在这个号召发出之后,全国各地就涌起了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春潮,并且创造了厂矿与农村公社挂钩、城市公社与农村公社挂钩等等工农加强联系的新形式。列宁曾经指出:“在城市工人与农村劳动者中间建立相互的联系,确定一种可以很容易建立起来的友好互助形式,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执政的工人阶级的基本任务之一。”(《列宁全集》第33卷,第420页)这种友好互助形式,在我国可以说是已经开始建立起来了。
大力支援农业,这决不是削弱工业,而是从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加强工业。工业的主导作用,正是要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1955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过:“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1959年,又明确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并且提出了在十年内有步骤地加速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重大任务。在这方面,主要靠工业的力量。
工业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有两类:一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用的,一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用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应该优先发展;同时,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也应该加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优先发展前一种生产资料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多更快地生产后一种生产资料,最后目的是为了更多生产生活资料;决不是说,优先发展前一种生产资料就可以忽视发展后一种生产资料。两种生产资料的生产也是可以同时并举、同时加速发展的;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只有用足够的力量发展农业用的生产资料,才能促进农业这个基础更加巩固,才能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试想,不增加农业用的生产资料,工业对什么地方起主导作用呢?
工业要从农业方面取得人力、物力资源,也必须先以大量的生产资料支援农业。据黑龙江调查,一个劳动力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旧式农具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半以上,提供的商品粮食数量提高四倍多。又据一些地区调查,每个马力的动力机械发挥出来的力量,相当于四个到八个劳动力。化肥和厩肥配合使用,也能节约许多运肥、施肥的劳动力。这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门路。
商业是工业农业之间的重要纽带,对于更好地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能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和组织作用。许多地方商业部门的经验证明,掌握和适应农业生产的规律,在供应和采购工作的时间和方式上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的提高有重大的作用。
至于上层建筑的各部门,要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也必须首先为农业服务。一切工作的安排,必须注意农事季节,注意农业的特点;要同生产密切结合,而不可妨碍生产,脱离生产。非常明显,只有农业这个基础更巩固了,整个经济基础才能更加巩固。经济基础更加巩固了,上层建筑才能更好地发展。
以农业为基础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同总路线和工农联盟有极密切的关系
要不要以农业为基础,要不要迅速发展农业,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要不要按照总路线办事的问题,要不要工农联盟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又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这一方面是指六亿人口的需要,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指六亿人口的伟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六亿人口中,有五亿多是农民。即使将来发展到工业人口农业人口各半,农业人口也还是几亿人。把几亿人民看作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的动力呢?还是只看成被动的消极的因素呢?要不要把几亿人民的伟大力量动员起来积极地主动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呢?问题的本质就在这里。正如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治报告中所说的:“为什么工业和农业必须同时并举呢?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在我国的六亿多人口中有五亿多农民,他们无论在革命斗争中和建设工作中都是一支最伟大的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只有依靠这个伟大的同盟军,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取得胜利。农民同盟军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是客观规律。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这是党根据这个客观规律制定的方针。这个方针的实质,就是动员世界上最大的一支劳动大军来发展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就是动员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来促进数量巨大无比的重工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就是动员我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支援农民更迅速地改变这个农业大国的农业面貌,并且在这过程中使工业更快地成长起来,就是动员几亿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参加高速度地建设一个伟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神圣事业。十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胜利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党的正确处理工业农业关系的方针的重大意义。这个方针反映了客观规律,同时也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着。现在进一步确定和更加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这反映了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村人民公社日益巩固、健康发展,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加强工农联系提供了最根本的有利条件;工业大跃进和持续跃进,迫切需要相应地增加农业生产,同时,也为对农业起主导作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产量几年来增长得很快;同时,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这就要求更多更快地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另方面,工业大跃进的结果也带来了更多更快地增产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可能性。1958—1959年国家分配用于制造农业机械和农具方面的钢材,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用在这方面的钢材的总和;1960年按照国家计划分配用于这方面的钢材,又比1959年增加了一倍左右。工业的其它部门支援农业的力量也增加了很多。总的经济形势是: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全面持续跃进的新阶段,工农联盟进入了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期,是在我国加速建成社会主义和积极为建设共产主义准备条件的时期。进一步强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正是为了使人们的思想符合发展着的客观形势的要求。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和国家工业的力量,坚决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必然会使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持续跃进,并且可以创造出必要的条件,在我国逐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伟大理想:“将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差别逐渐消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