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0-08-02

1960-08-02新闻联播 文字版

甘肃把多种经营纳入计划 山西以兴建纤维板厂为中心大搞木材综合利用

第3版()<br/>专栏:<br/><br/> 甘肃把多种经营纳入计划<br/> 山西以兴建纤维板厂为中心大搞木材综合利用<br/> 本报兰州1日电 甘肃省工业交通和建筑部门,把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纳入生产计划,使这项工作更有计划地发展。<br/> 今年甘肃省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主要是以增产原料、材料、燃料为中心。到6月底,全省冶金系统办起“小土群”、“小洋群”工厂八十四个,煤炼油厂二十一个。此外,建筑、轻工和林业系统大搞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生产了石灰、水泥、人造大理石、锯末砖、烤胶、酱油、芳香油、纤维板、胶合板等多种产品。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困难。<br/> 但是,过去由于有些单位缺乏统筹安排,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零敲碎打,这就限制了这些产品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共甘肃省委分析了这一情况,及时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决定把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的产品纳入计划,使运动不但遍地开花,而且要遍地结果。目前,各企业已经有重点地制订了下半年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的计划。根据全省主要厂矿企业的统计,今年下半年还要办七百六十多个卫星厂,主要生产钢、钢材、生铁、水泥、砖瓦、矿渣棉、代用坑木支柱、化肥、纸张、小五金等多种产品。省建筑工程局及其直属永登水泥厂、建筑公司等六个企业,已在兰州、天祝等地兴建了钢铁、炼焦、耐火材料、水泥、砖瓦等四十三个卫星厂,争取从第四季度起,建筑材料基本自给,并使所有的建筑企业向着生产多种建筑材料的联合企业方向发展。<br/> 把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纳入生产计划,好处很多,不但便于在不同时期围绕着主攻方向和关键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推动全面跃进;还能够更好地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领导上通过计划就可以更细致、踏实、具体领导这项工作。<br/> 据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省各地以兴建纤维板厂为中心,大搞木材综合利用。到7月上旬止,全省已建成纤维板厂二百四十八座,日产能力达到二十五吨左右。同时各地还建成烤胶厂、松香厂二百一十二座,共生产出烤胶和松香四十八吨多,还有不少单位试制成醋石、木粉、酒精、人造石油、菱苦土板、塑料等三十多种新产品。这样使许多地区的木材利用率,由过去的65%提高到95%以上,为化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br/> 各地在综合利用木材、兴建纤维板厂的工作中,普遍贯彻了“以社办小型为主,自力更生,土洋结合”的方针,没有粉碎机,就用锄草刀代替;没有打浆机,就用石碾碾,终于突破重重困难,使这一新型工业迅速茁壮地成长起来。

大搞多种经营 利用灰渣废料 推广革新成果 全国建筑企业职工努力增产原材料

第3版()<br/>专栏:<br/><br/> 大搞多种经营 利用灰渣废料 推广革新成果<br/> 全国建筑企业职工努力增产原材料<br/> 据新华社1日讯 全国建筑企业职工正在开展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夺材大战,自力更生解决原材料问题,保证基本建设的持续跃进。一批先进的单位,例如河北、辽宁、湖南等省建筑厅所属建筑公司和建筑工程部直属第三工程局等,已经生产和节约了大量急需的建筑材料。这些单位,仅仅用了国家计划调拨材料的70%—80%,就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建筑任务。<br/> 各地建筑企业解决原材料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是大搞多种经营,自己办钢铁厂、水泥厂、砖瓦厂、油漆厂,自己生产建筑材料。截至6月底止,仅建筑工程部系统所办的小型工厂就达到了四千多个,这些工厂已生产出了九千多吨钢材、十二万多吨水泥、一亿六千多万块砖和十一万吨石灰。建筑工程部第三工程局,由于抽出了四千多人搞建筑材料生产,一到5月份就生产出了四千多吨水泥和二百多万块砖,使企业争得了主动,保证了快速施工的需要,提前三十三天完成了上半年的建筑任务。<br/> 利用废料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也是各地建筑企业自力更生解决原材料问题的主要办法。据山西、河南、山东、辽宁建筑厅等二十个单位统计,在最近两个月已经利用炉渣、煤灰、木屑等工业废料,制成了湿碾矿渣混凝土十三万五千立方米,石膏矿渣水泥十九万吨,矽酸盐屋面板、空心砖等七万多立方米,轻质骨料二万九千多立方米,纤维板八十多万方米,非金属管材九万多米。这些单位由于制造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已经为国家节约水泥二十五万吨,木材十二万立方米。<br/> 利用工业废料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还可以大大节省运力,缓和运输紧张情况。如天津市过去需要的灰、砂、石等大量建筑材料,一直靠远地供应,今年全市建设任务比去年增长70%,灰、砂、石等的运输问题就非常突出。从四月份起,建筑业在市委领导下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综合利用工业废料的群众运动,把全市的钢渣、铁渣、炉渣、粉煤灰等十七种工业废料大部分利用起来,这样就在不增加运力甚至少用运力的条件下保证了建筑业任务的完成。<br/> 积极采取新技术、大力推广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成果,提高材料效能,减少用量,也是各地夺材大战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夺材大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五种新型先进结构的采用,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建筑工程部系统今年上半年就已建成各种新结构建筑十二万平方米左右。这些新型建筑结构,都可以节省很多建筑材料,特别是可以节省大量钢材。例如,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钢结构,可以节省钢材40%—60%;薄壳结构的屋盖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屋盖可节省钢材、水泥各30%—50%;钢丝网结构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物上,比钢结构可以节省钢材70%—80%。最近,沈阳、兰州、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的建筑施工单位,在三、四层民用建筑物上采用这些新结构,不仅为国家节约了10%的水泥和50%的砖,而且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技术革命运动中出现的许多先进经验,例如在钢筋加工方面的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和对焊、点焊等新技术和代替脚手架的自动升降工作台、吊篮脚手等新机具,都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筑企业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新经验对节约建筑材料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用自己炼的钢制成的(图片)

第3版()<br/>专栏:<br/><br/> 用自己炼的钢制成的<br/> 哈尔滨车辆厂利用技术革命运动中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大办钢铁小洋联合企业。目前,这个厂已经办起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石灰等生产原材料的卫星小工厂,能生产焦炭、有缝钢管、钢材等二十六种产品。今年以来,这个厂已有七百七十多台车辆的零部件全部是用自制的钢材制成的。这是用自己炼的钢铁制成载重六十吨的矿山专用“自动翻斗列车”,工人正在喷油漆。 新华社记者 冯琦摄

青海石油管理局初具联合企业规模 自力更生建立为石油工业服务的各种工业,建筑材料80%自给

第3版()<br/>专栏:<br/><br/> 青海石油管理局初具联合企业规模<br/> 自力更生建立为石油工业服务的各种工业,建筑材料80%自给<br/> 本报西宁1日电 青海省石油管理局大破单一经营,在原是万里不毛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个以石油工业为主的综合性联合企业。<br/> 青海石油管理局地处戈壁滩,距内地较远,交通线长,不论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大都要从外地供应,随着石油工业的飞跃发展,对物资的需要会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中共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发动全体职工大搞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他们千方百计地挖掘潜力,努力学技术,自己造房子,自己造机器,仅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在戈壁滩上初步建起了一个以石油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的联合企业。<br/> 现在,青海石油管理局不仅拥有从地面调查、钻探、采油以及原油的炼、储、运等石油工业的全部工种,而且初步建立了为石油工业服务的机械、基建、运输、水电、化工等工业体系。全局的几个大小机修厂,都已向修配、制造并举的方向发展。其中局属机械总厂已能制造钻井、采油、炼油和部分机械等方面的简易设备,以及各种内燃机配件等三百七十多种产品,并制造了各种简易机床和设备二百多台,武装了各个附属工厂。<br/> 在解决机具和设备制造的同时,青海石油管理局还本着哪里有材料就在哪里建厂的精神,先后建立了耐火材料、水泥、石灰、重晶石粉、青砖、陶瓷、芦苇板、氧气、烧碱、盐酸等上百个生产原材料和化学产品的工厂。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以后,这些工厂的工效又先后提高了数倍至数十倍,生产出大批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如过去每年大量消耗的重晶石粉都是由几千公里以外运来,自从就地取材、就地生产以后,不仅满足了生产需要,而且使成本降低了二分之一。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大批建筑材料,已能满足全局基建需要的80%。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利用这些材料已修建了十几万平方米的厂房、办公室和宿舍。

走到哪里哪里欢迎

第3版()<br/>专栏:<br/><br/> 走到哪里哪里欢迎<br/> “跳出服务站,到工厂去为工人同志补衣服、修皮鞋!”这是上海华山路天兴祥修配服务站职工的行动口号。<br/> 这个站有二十多个修配员,担负着八十多项修配业务。尽管业务十分繁忙,但是,他们想到工人们每天要生产、技术革新,还要学文化,比他们还忙。修配站再忙也要千方百计抽出人来,把修配服务送上门去。<br/> 半年来,他们几乎每天都有几个人,推着劳动车,带着缝纫机和修皮鞋、胶鞋等全副工具,到工厂去揽活。工人同志拿出什么东西来就修什么。半年中,下厂修好了三千五百多件用品。现在,他们到哪里,哪里都欢迎。<br/> (陈信良)

等理发的时间缩短了

第3版()<br/>专栏:<br/><br/> 等理发的时间缩短了<br/> 入夏以来,由于理发顾客大大增加,以致有的理发馆即使不休息也应付不过来。顾客意见很多,服务员也很苦恼。上海南京西路新华理发店党支部发动全体服务员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大家一致认为,工作和人员力量安排得不得当,是造成忙乱的主要原因。理发业通常最忙的时间,是早上和晚上,但是在这两段时间里,他们经常有人忙着开会、体育锻炼或读报学习。这就使营业最忙时人手反而减少。此外,脱离生产或半脱离生产人员太多,全店二十二个从业人员,实际参加生产的只有十三四个。再加会议较多,会开的又长,也占去了不少时间。<br/> 针对这些问题,他们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首先,根据业务忙闲规律,采取了“二休一集中”的办法,将人员分成三批,上午、中午都有一些人有三四小时的休息时间,到下午四点以后全部集中,应付营业。脱离生产人员基本取消了,经理在业务最忙时也参加半天劳动。必要开的会,也尽量利用业务空隙的时间开,并且事先作好准备,缩短开会时间。<br/> 他们采取了这些方法后,原来顾客理发的时间和服务员的工作时间都缩短了。 (张一鸣、大章)

三探病人

第3版()<br/>专栏:<br/><br/> 三探病人<br/> 上海四川北路新剂药房的售货员陆明汉,不论是卖一颗药片还是配一张处方,都要仔细询问病情,做到“药物对路”。一天半夜里,一位老伯伯来替他的老伴买了止泻药片。陆明汉一边卖药一边详细询问了病人的年龄、住址、体温情况和肚子泻的次数。老人走后,陆明汉觉得可能是肠炎,也可能是痢疾,吃止泻片不管用,需要马上送医院治疗。陆明汉越想越不放心,他想,如果是急性肠炎,哪里能拖时间。于是找到病人家里,见老太太连说话也没力气,就帮病人穿好衣服,送她上医院;送到半途,老夫妻俩千谢万谢地才把陆明汉劝回去。第二天清早,陆明汉一下班,顾不得休息又去访问病家,只见老太太躺在床上呻吟,脸色很不好;原来,老太太怕打针、验血,半途又折了回来。陆明汉耐心向她说明及时就医的必要性。下午三、四点钟,陆明汉第三次访问这个病家,老夫妻见了非常感动,告诉他已经上过医院了,老太太说:“幸亏去得早,再拖下去就吃不消了。” (沪名)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太钢加强设备维修

第3版()<br/>专栏:<br/><br/>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br/> 太钢加强设备维修<br/> 新华社太原电 太原钢铁公司职工以设备维修为中心展开了攻关战,促使生产持续跃进。据7月15日到24日的统计,同运动前十天比较,钢增长了14.6%,生铁增长了10%,钢材增长了15%。其他冶金焦、耐火砖等也都有很大的增长。<br/> 以设备维修为中心的攻关战,是这个公司保证实现生产大飞跃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公司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组成了设备维修攻关指挥部,领导各厂职工针对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问题首先开展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几天之内,职工们贴出有关设备维修方面的大字报五百多张,揭发出设备缺陷和隐患等问题二百二十四项。<br/> 随后,领导上根据职工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找出了影响当前生产的十三个关键,集中优势兵力进行解决。轧钢厂组织职工进行了设备大检查、大揩洗、大加油,彻底消灭了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推动产量直线上升,薄板产量十天之内增长了85.5%,板坯产量猛增了173%。炼钢厂职工检查出三十三个重大设备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解决了一半,因而各项指标全面提高;与运动前十天比较,钢产量提高了52%,冶炼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分半钟,钢的合格率提高3.1%。炼铁厂组织了设备维修队,深入高炉,登门拜访,解决设备关键;短短一周,他们就解决了六十二个生产设备问题,有力地保证了生产的稳步上升。生铁产量中旬比上旬提高了5.6%,下旬头五天又比1日至20日猛增了19%。

打一次设备维修的攻关战

第3版()<br/>专栏:<br/><br/> 打一次设备维修的攻关战 陈之衍<br/> 生产的不断发展,是不断克服对生产的各种阻碍的结果。我们在和各种困难作斗争中,逐步认识了、掌握了生产规律,使我们的主观和客观一致,把生产不断向前推进。<br/> 现在,在许多企业中,都在打“攻关战”,这就是在革命干劲和科学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集中力量具体解决生产中关键问题的一种措施。<br/> 办任何事情,都可能遇到一些困难,要过一些“关”。办工业也不例外。关,横在我们的前面,阻碍我们前进。但攻破这个关口,就能长驱直入,向纵深发展,赢得胜利。大体上,凡成为关者,必是一些坚固的“堡垒”,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攻克的,而必须集中力量才能拿下它。可是问题在于如何识别那些是真正重要的“关口”。这一点很要紧,因为你认识了它,才能下决心去“调兵遣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攻破它。现在,在工业战线上,有些“关”,是大家都重视了的,比如,原料关、技术关、质量关等等。但是还有一关,即设备维修关,还没有被所有的企业所认识,或者虽然有了认识,还不是那样十分重视。这种情况和思想上的片面性有关。有些同志觉得:不破原料关,生产的增长当然就要受到影响;不破技术关,生产大幅度上升也有困难;不破质量关,数量上虽然增长不少,质量不好,也不能算完成计划。可是,对于设备维修,就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并不见得多么重要,特别是当设备暂时还运转得顺利的时候,更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是出了点小毛病,也认为没有大关系,不注意及时维修。问题就出在这里。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设备虽然不会讲话,可是你不爱护它,到时候就会给你苦头吃,你想要把生产长上去,它就偏偏不上去。<br/> 设备维修,这也是一关,而且是保证正常生产和生产不断增长的重要一关,可不要等闲视之。破了这一关,生产的跃进,就多了一重保障。太原钢铁公司就是因为组织了一次设备维修的攻关战,钢、铁、焦炭、耐火材料等产品都有了很大增长,可见这是一件大事。<br/> 当然,设备维修,是一件需要经常注意的工作,而且应当有维修的制度,保证设备不间断地正常运转。但是像太原钢铁公司那样,踏踏实实地发动群众集中力量检修一次设备,打一次检修设备的攻关战,这对于保证下半年以钢为纲的工业生产有更大的增长,也是十分必要的。

合力猛攻高硫

第3版()<br/>专栏:要闻快报<br/><br/> 合力猛攻高硫<br/> 安徽合肥特殊钢厂千方百计提高钢锭质量。他们主要抓住化铁炉这一脱硫关键,将原来的酸性造渣改为碱性造渣,加大鼓风量,提高风温,延长炉龄寿命,使化铁炉的除硫能力大大提高。7月份以来,这个厂的钢锭合格率已由上半年的84%上升到90%以上。

快装快运保高产

第3版()<br/>专栏:要闻快报<br/><br/> 快装快运保高产<br/> 河南舞阳钢铁厂在组织钢铁大超产中,书记挂帅,狠抓运输、装卸、调度、道路养护和车辆维修,抢运钢铁原料、燃料。7月份二十五天中完成的钢铁物资运输量比6月同期增长一倍,按全厂现有炉子计算,运一天可供两天需用。由于原料、燃料供应充足,这个厂7月前二十五天生铁产量比6月同期提高了40%。

合办铁厂

第3版()<br/>专栏:要闻快报<br/><br/> 合办铁厂<br/> 陕西省纺织工业局和乾县人民委员会合办赵镇炼铁厂。由于双方从整体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在建厂中争困难,在用铁时让对方,使铁厂建设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目前,他们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自在生产和建设中对生铁的迫切需要,而且还能供给全省一定数量的生铁。

协作保重点

第3版()<br/>专栏:要闻快报<br/><br/> 协作保重点<br/> 西安市阿房区计划委员会、建设银行阿房支行及其他基本建设有关部门在中共阿房区委的统一领导下,组成了经常性的协作关系。他们根据“全国一盘棋”的精神,充分挖掘物资、运输、人力和技术上的潜力,全力保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保证了不少重点工程的按期完工。西安日报在7月30日发表这个消息的同时,并发表了题为《大协作、保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社论。

坚持推广新技术

第3版()<br/>专栏:要闻快报<br/><br/> 坚持推广新技术<br/> 川黔铁路第一工程处广大职工,采取许多切实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坚持推广各种先进经验,使新技术获得大面积丰收,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二季度全处平均每人每日完成土石方达九点一九方,比一季度平均工效增长42%,创造了持续跃进的大面积丰收成绩,成为铁路建设上的一面红旗。

刻苦兴家

第3版()<br/>专栏:青海通讯<br/><br/> 刻苦兴家 昌政 振华 赵淮青<br/> 只要有人,什么都能办到<br/> 让人们能住上房子,别再忍受烈日的曝晒和风雨的吹打,这是建筑工人们早已激动在胸中的心愿。但是,这里不比内地,石灰、木料、砖瓦、水泥……都是稀有的宝贝。要平地起家建起高楼大厦该是多么不容易呵!“可是,事事找现成,那算什么风格,只要有人,什么都能办到。”工作在柴达木的人就这样立下了雄心壮志。<br/> 1959年春天,在柴达木盆地,寒冷封锁着大地。建筑公司共产党员于纯祥带着一伙工人来到苏干湖畔,割芦苇代替木料。湖边结满了冰凌,于纯祥把仅有的几双长统胶靴分给身体较弱的同志,自己不顾冰雪澈骨趟进水里,哪儿苇子粗就往哪儿去,实在支持不住了,上来烤烤火又下去。不几天,脚上全冻裂开了口子。到了晚上,他们马不停蹄,又跛着脚找寻报废的铁丝,用来绑扎拱屋顶的苇把。月把时间,他们十来个人搞到九万多斤芦苇。现在,冷湖地区有几万平方米冬暖夏凉的“三不用”(不用水泥、木材、砖瓦)的房屋,就是由于人们这样不怕艰苦和忘我劳动,一幢一幢地建造起来的。<br/> 白手起家的英雄事迹何止万千!在一个暴风雪横扫着山野的早晨,五十多岁的老共产党员梁志清和一群年轻工人,来到一个顶偏僻的山沟,他们要在这儿建设一座石灰厂。但怎样才能建起厂来烧出石灰,谁心里也没底。小伙子们眼巴巴瞅着梁志清。梁志清知道自己肩膀上的份量,他整天整夜地埋下头比着、划着,苦苦地思谋着怎样把石灰烧出来。白天,他跟小伙子们一起上山背石头,汗水顺着他的脊梁、眉毛一个劲地往下流。路上,别人休息了,他还爬上山坡折柳条子;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编抬筐和背斗。开始烧石灰了,大伙起五更、熬半夜,忙得够呛,可是烧出来的石灰全是半生不熟的。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开“诸葛亮”会,几次改进窑身和操作方法,终于把石灰很快地烧制出来,产量一股劲儿地往上升。就这样,他们没要国家一文钱,却为国家创造了大批的财富。接着,他们又赶制了许多铁工具:抹子、瓦刀、铁锨等。<br/> 开始盖房时,没有脚手架,就用汽油筒垒起来代替;没有木料,就用芦苇把子代替,好不容易才盖好了一座食堂,可是一场八级风把屋顶揭跑啦。工人们心里难过,可谁也没泄气,“重起炉灶另开张!”漆黑严寒的夜晚,他们燃起干草当灯使,苦战到天明,食堂的屋顶又拱起来了。<br/> 带着鲜明特点的柴达木式的房子,一片片落成了。真如一首古诗里所说的:“忽如一夜东风展,千树万树梨花开。”当你走进冷湖医院,看见那长长的走廊,雪白的粉壁,还有宽敞舒适的病房,你怎么能想到,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黄沙滚滚的戈壁滩呢。<br/> “戈壁金莲”<br/> 一座盐酸厂矗立在新兴的石油城——冷湖,它像大海中一朵耀眼的“金莲”,也是一支颂扬英雄的建设者们白手起家的最美好的赞歌。<br/> 冷湖油田在继续前进,这儿的一片瓦,一块砖,都渗透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珠。到过冷湖油田的人都知道,在这里,当原油像喷泉一样通过油井流出地面时,常常因岩屑的阻塞挡住油路,需要大批盐酸浸蚀它,使油路畅通,这叫做“酸化”。以前,这里需要的盐酸都要通过漫长的交通线从外地运进来,常常不能保证供应及时。<br/> 1959年初,成千上万的石油战士集中冷湖,投入了空前激烈的夺油大战。一口接着一口的生产井喷出原油。青海石油管理局器材制造处材料库的电话铃声空前频繁。“喂!器材库吗?盐酸运到了没有?”“喂喂!不是说今天就拨给我们吗?已经影响生产啦!……”听筒里不断传出埋怨的声音。器材库的材料工施桂祥同志一听见人们的火急催促,心里就难过地想:难道我们光会等人把材料送上门,再送出去吗?难道我们眼看着盐酸拖住大跃进的后腿吗?去年末一次确保今年开门红的誓师大会上,他突然跑上讲台向全场高声说:我们材料工保证把盐酸供应充足,我们一定能办到!但是,当他回到座位以后,脑袋发胀了。呵!我的措施还不够具体,怎么就嚷出来了呢?从那以后,他白天黑夜心事重重。想呵想呵,一次,他突然想起多年前他听说过盐酸是用卤块熬出来的。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党支部,立即受到了热烈的支持。支部当场就抽调周富贵等三个搬运工去帮助他。<br/> 可是,接着又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卤块从哪儿来,炉子怎样砌?<br/> 经过几次试验,还没找出有效办法。一天,在报上看到察尔汗湖水可以熬成卤块(氯化镁)的消息,可把大伙乐透了。他们顾不得天寒地冻,连夜搭车直奔察尔汗湖。两天一夜后,汽车载着卤块,载着他们满怀的信心和希望,返回冷湖。<br/> 建炉开始了,他们几个人跑遍了各单位找来罐罐坛坛,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夜晚接着白天,白天接着夜晚,他们终于把盐酸制出来了。一个拥有十个焖炉的盐酸厂巍然矗立在戈壁滩上。<br/> 盐酸厂正式投入生产了,但施桂祥和他的伙伴们并不满足,他们拿出建设盐酸厂的劲头又大搞技术革新。原来,他们的工厂全部是手工操作,经过技术革新,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就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十八倍,节约劳力一百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