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任何社会主义的经济事业,必须注意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人力和设备,尽可能改善劳动组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一切可能节约的人力和物力,实行劳动竞赛和经济核算,借以逐年降低成本,增加个人收入和增加积累。
——摘自“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真如区李子园农业生产合作社节约生产费用的经验”一文的按语


第3版()
专栏:

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少用非生产人员
克勤克俭加速生产发展
北京宣武钢铁厂提前完成全年生铁生产计划
本报讯 北京宣武钢铁厂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千方百计节约非生产性开支,减少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和人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生产。今年上半年,这个厂生铁、矽铁和钢的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一倍、三点七倍和三点五倍。到7月底,全厂的生铁产量已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国家计划。进入8月,又超额完成上旬生铁生产计划,比上月同期提高13.4%。
这个拥有九座小高炉和四座转炉、电炉的钢铁厂,是1958年用城墙上的旧砖,在一个野草丛生的苇塘上兴建起来的。现在全厂职工仍然保持着建厂时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工厂办公室主要还是建厂时留下的工棚,哪里破了就修补粉刷一下,他们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办公,也照样把全厂的生产等工作办得相当出色。厂里的托儿所、理发室、俱乐部等,也都注意节俭,事情要办好,钱要花得少。全厂非生产性开支不断下降,今年7月跟今年4月相比,办公费、出差费就减少了一半左右。
工厂的生产虽然飞跃发展,但非生产人员却增加得很少。去年2月,全厂一百多名干部中有二十多名科室干部下放到车间和生产第一线,扩充生产第一线的力量。今年,生产进一步发展了,工厂根据需要增加了必要的科室,但干部占全厂职工的比数却由去年的4.7%下降到4.5%。他们的办法就是在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的原则下,实行兼职、缩减不必要的事务,精简会议,改进工作方法等,由少数人办更多的事。
这个工厂在勤俭办企业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思想斗争的。开始办厂时,有少数职工认为自己厂小,力量薄弱,只好将就节约些。后来工厂扩大像个大工厂了,于是有人就提议工厂盖个电影院、买电影机等。工厂党委针对这种思想及时进行了教育,说明城内电影院很多,不需要自己搞一套。并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文件,展开鸣放辩论。通过辩论,广大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勤俭办一切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是党的优良传统,大家贴出了许多增产节约的大字报,使爱厂如家、勤俭建国的风气大大发扬。根据群众意见,工厂加强了财务管理,党委副书记、副厂长亲自检查开支,可以不办、少办或缓办的非生产性的建设,尽量想法不办或缓办。厂里女工多,有许多儿童要入托,人事科、总务科和工人们想法把旧工棚修了修,买了些旧床,收拾收拾,就办了一个工厂托儿所。干部和工人还用自己的双手,填平工厂周围的苇坑,自己兴修马路、广场,建立了简易生活服务部、理发室等,职工都很满意。
在提倡节约非生产性开支的同时,这个厂特别强调增加生产。他们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克勤克俭地对全厂小高炉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以前三号红旗炉风温风压提不高,影响高产,有人认为非增添热风炉和鼓风机不可,但是工厂党委书记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加大了进风管道和出风口,把热风炉回旋式进风改为波浪式,减小风的阻力,提高了风压,没有增加新设备,就使这座高炉的日产量由十三吨猛增到二十二吨。生产大幅度增长,原料材料需要量大,职工们就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原料材料。他们和科学研究机关合作,采取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的办法,用很少的钢材制成矿石淘洗机,将矿石加以精选,并把洗选出来的矿粉用土法制成烧结矿,供高炉使用,既合理利用原料,降低了铁矿石的消耗,又增加了生铁产量,而且做到了少花钱或不花钱。以前焦炭在厂内要经过两次运输才能入炉,由于多次装卸和车压人踩,浪费很多。工厂党委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派干部到料场跟班劳动,帮助设法减少了一次装卸作业,制订了管理制度,既保证了对高炉的供应,每天又节约了二十个劳动力和二十六辆运输大车。这个厂还采取高炉铁水直接装入转炉炼钢的办法,省去一个冲天炉和十五个劳动力,并把小高炉煤气利用来烧锅炉,节省了大量原煤。此外,全厂开展了原料综合利用,用炉渣做水泥,自产化工产品等,也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全面跃进。(附图片)
北京宣武钢铁厂职工为了节省建设投资,自己动手建设热风炉。图为厂长陈宏亮、团委书记支占仁和各科室干部在修建热风炉。
本报记者 安康摄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增产炼钢辅助材料
中共河北省委为了确保钢铁生产全面跃进,把增产锰铁、釸铁、沥青、白云石、石灰石、油砖等炼钢辅助原料材料列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8月份以来,全省锰矿石、釸铁、油砖等产量比7月份平均日产量提高很多。
成都调人上山下井
成都市从开展技术革新以后节约出的劳动力中,抽调大批人力上山下井,加强铁矿和煤矿的生产、建设工作。其中大部分人在扩建和新建三个煤矿和一个铁矿。这批人来自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财贸和城市人民公社等单位。抓紧重点收尾工程
沈阳市各施工单位根据“先重点后一般,先工业后民用,先中央后地方”的原则,对全部收尾工程进行了分类排队,大力采取措施加快施工进度。最近一个月内,全市完成了一百七十九项收尾工程。
加速建设重点项目
重庆市基本建设部门集中力量,突击以原材料、燃料、运输为中心的基本建设工程。全市基本建设部门经过对建设项目全面审查、排队,确定了重点,分期分批突击。各部门都把人力、材料、运输力量等集中到重点工程上。很多重点工程迅速投入生产。


第3版()
专栏:

用更少的原料 炼更多的钢铁
成都机车厂炼钢车间积极提高钢水成锭率节省辅助材料
每炼一吨钢比二季度少用147公斤生铁、67公斤白云石
据成都日报消息 四川成都机车车辆工厂炼钢职工,在争取炼钢生产持续优质高产的过程中,大力节约原材料。7月份以来,和第二季度比较,每炼一吨钢可以节约一百四十七公斤生铁、一百二十七公斤焦炭、六十七公斤白云石;钢锭模的平均消耗费用7月份仅及第二季度的十六分之一。
这个厂的党组织经常教育职工树立全面完成计划的观点,发扬主人翁的责任感,经常关心节约,处处关心节约。在突击清理炼钢车间积渣时,党组织结合具体事实,教育职工们认识到减少废渣,就是增产,提出“炼钢少炼渣”的口号,掀起了提高成锭率、不浪费一点钢水的群众运动。
为了提高钢水成锭率,职工们组成从化铁炉到浇注的“一条龙”,抓温度、抓浇注,下工序为上工序着想,上工序为下工序创造有利条件。车间领导干部也深入浇注工区和工人同劳动,同商量,把一点一滴的钢水都注入钢锭模。成锭率大大提高。现在和去年比较,每炼出一百吨钢水,就可以多生产出三十多吨钢锭。职工们还从白云石的锻烧、炉衬的打结、吹炼等方面,积极设法提高炉龄,既保证了高产,又大大减少了白云石等原材料的消耗。7月以来,每炼一吨钢的白云石耗用量,仅等于第二季度的三分之一。
广泛开展节约、代用活动,是这个厂大挖原材料潜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节约白云石,职工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以旧代新的办法,回收旧炉衬代替部分好料,既节约了焦炭、白云石,又节约了焦油。炼钢车间打结炉帽,全部用旧炉衬代替好料,两个多月没有向厂部要过一斤白云石。炼钢车间由于多方设法节约生铁,7月份的平均铁耗比6月份降低53%,钢锭成本降低85.5%。
在群众性的节约原材料的活动中,这个厂的职工建立了严密的管理制度。炼钢车间还经常召开全车间职工大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或较小型的炉前经济活动分析,使职工了解什么原材料消耗上升,什么原材料消耗下降,寻找上升、下降的原因,使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保证降低原材料耗用,成为职工们的自觉行动。为了坚决贯彻执行不随便浪费钢水的制度,遇上低温钢水时,职工们就用氧气把钢包水口烧穿,夺出低温钢水来浇注成锭。


第3版()
专栏:

江东炼焦厂爱煤如爱粮
今年以来用节约的原煤增产了一千四百多吨焦炭
新华社南京16日电 南京江东炼焦厂职工多方设法提高原煤利用率的结果,炼一吨焦耗用的原煤已经由三吨降低到二点一吨。今年以来他们靠节约出的原煤为国家增产了一千四百多吨焦,有力地支援了钢铁工业的持续跃进。
一走进这个工厂,就可以看到处处搞得秩序井然,场地打扫得整整洁洁,看上去像一个保管得很好的粮仓。尽管一个月平均有五千吨煤、焦从厂里进进出出,但是在码头边,在大道上,看不到什么遗漏的煤粒、焦屑,除了洗煤场近旁和煤堆边的一段道路以外,整个工厂场地和道路的泥土毫不变色,仍然是深褐带黄;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那些出完焦不久的窑里,也是清清爽爽,在长长的窑巷上看不到焦炭颗粒。
爱煤如爱粮,已经成为这个工厂的风气。从领导干部到每个工人,全厂职工人人都养成了珍惜国家资财的良好习惯。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厂里的领导干部把丢在路上的焦块拾回来,把撒到路上的煤屑扫起来。工人们怕煤粒被风刮走,就在煤上泼水。
对堆煤场所和运煤的道路,炼焦工人坚持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有的煤屑陷到泥里去了,他们就用铁铲铲出来。
职工们为了提高原煤利用率,还开展了技术大革新。党支部书记和厂长等同职工一道,共同设计和建造了一种新型的炼焦窑。这种新窑炼出的焦不但质量好,而且出焦率比旧窑提高了16%。他们还利用焦屑等烧制焦球供应高炉需要。就是在沉淀池里一向当作废料处理的煤泥,他们也找出窍门充分利用了起来。


第3版()
专栏:

永远勤俭
吴滤
不少人都知道有一个宣武钢铁厂。知道它,倒不是因为这个厂有什么特别大的规模,或是特别先进的设备;宣武钢铁厂的出名,是勤俭起家的缘故。1958年9月,当这个厂诞生不过两月,还只有两座小高炉的时候,北京日报就曾经以头版头条的地位报道过他们勤俭办企业的感人事迹。原来,这个小厂是在一个苇塘上用城墙上的旧砖建起来的。建厂前,那里除了丛丛苇草以外,只有一个农业社的猪圈和一间饲养员住的小土房。建厂后,这个小土房变成了工厂的办公室。当时,厂里的工人做诗说:“不比吃来不比穿,只比苦干和实干,今天流下幸福汗,要让子孙万代甜。”
如今,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报上的消息说,宣武钢铁厂已经成为拥有九座小高炉和四座转炉、电炉的钢铁厂了。生产的发展,真应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然而,在宣武钢铁厂也有“依然故我”的地方,这就是全厂仍然保持着建厂时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办公,主要是在建厂时留下的工棚里;托儿所、理发室、俱乐部等等,也都是既要办好,又要不多花钱。非生产性的开支尽可能少用,非生产的人员尽可能少用,生产上要花的钱也尽可能地节省。这种一贯勤俭的作风,很令人感动。
一个企业,在物质条件很困难的时候,没有叫喊困难,靠着勤俭起家,是很可贵的;到了物质条件好了起来,也还保持着勤俭的作风,是更可贵的。有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物质条件好了起来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是很容易忘掉了俭字,而接近了奢字的。宣武钢铁厂的生产发展以后,不是也有人有过“工厂像个样子了,应该盖电影院、买电影机了”的思想活动吗?只不过少数人所想的这条由俭入奢的路被广大职工堵住了,勤俭的作风在同这种思想作斗争中继续得到发扬。
我们是主张永远勤俭的。由俭入奢的道路,在我们的国家里永远是“此路不通”。道理很简单。奢是剥削阶级的作风,他们以挥霍浪费来显示自己的豪华。这是没落腐朽阶级的表现。俭则是劳动人民的美德,劳动人民节衣缩食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先进阶级朝气勃勃的表现。我们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新兴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就应保持工人阶级的美德,永远不走由俭入奢的道路。
当然,俭和奢的斗争还是会有的。因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以为物质条件好了起来,就可以不要勤俭了,就可以由俭入奢了,从思想认识上来说,是不了解勤俭办企业是任何时候都应该贯彻的长期的方针;从对物质情况的估计来说,是不了解我们国家的物质条件虽然比过去好得多了,但是“一穷二白”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仍然需要努力;从社会原因来说,则是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一种表现。宣武钢铁厂拒绝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坚持勤俭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很值得我们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