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技术革命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巨大力量
  中共大连工学院委员会
大连工学院在中共辽宁省委和旅大市委的领导下,从去年年底以来,积极地参加了全民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全院先后派出了两千多名师生,分赴旅大、鞍山、长春、北京、上海等地一百多个工厂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支援工农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共完成重大项目五百七十一个,对工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在院所属的工厂、农场、实验室、教室以及伙房、托儿所等处,也开展了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今年5月以来,又发动全院人员,大搞煤气化及电化教学,同样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不少工厂和实验室,几天之内革了一次命,甚至三天之内革了二次命,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科学研究的进度大大加快,并创造出不少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成果。
陆定一同志在“教学必须改革”的报告中说:“我们希望一切理工农医的高等学校,都成为技术革命的学校。”从几个月来我院参加全民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提法是极为重要的,他正确地说明了高等工业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高等工业学校师生参加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不仅可以对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作出直接的贡献,可以获得红专双丰收,而且可以对教学改革发生极为有利的和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技术革命是推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巨大力量。
首先,在参加技术革命的运动中,尖锐地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着的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必须改革。在参加技术革命以前,许多人对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学改革只是中、小学的事,与大学无关。参加技术革命以后,广大师生员工亲自看到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夜异的进步,切身体会到目前在教学上存在着严重的少慢差费的现象,同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在参加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我院发动了教师和学生揭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已经暴露和揭发出的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出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的严重性。
在教学体系上,存在着许多重复、繁琐、孤立、割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课程门数过多。我院一般专业的教育计划都约有三十几门课。据初步调查和研究,有些课程是完全不必要或大部分不必要的,有些课程是可以合并的。例如,铸工专业的热工课要讲七十多个小时,但对铸工专业来说有用的只有其中的十多小时,为了需用其中一部,因而开出一整门课。课程门数太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一)不必要的重复,浪费时间;(二)把本来是互相联系的知识,割裂为孤立片面的东西,使学生不能全面地掌握和综合运用。如铸工专业的专业课竟达九门之多,其中铸造原理、铸铁学、铸钢学、有色金属铸造等四门课,本来作为一门课铸造合金及熔炼学,只须一百零四学时,但为了照顾教师特点与分工,分为上述四门课,就得各建系统,每门课没有几十小时是讲不下来的,因而学时总共就增加到一百九十九学时,其中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很多。又如,机械制造专业,同一齿轮原理竟在五门课程中重复叙述,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还讲得不透。
在教学内容上,陈腐落后、脱离实际的现象也是严重的。在技术革命的高潮中,出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原来被认为是高不可攀的某些科学知识,很快就在工人中普及了,并且在生产中广泛地运用了,而教学内容却没有或很少反映,仍然讲述那些古老的、甚至在生产上已经不用或少用的东西。例如,热机中仍然花费大量时间大讲十八世纪的往复式蒸汽机,还当作考试重点。分析化学中的硫化氢系统,也是十分古老陈旧,现代实验中基本不用,而教员仍然用许多时间把这些东西教给学生。化工方面的课程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技术革命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化工方面的新技术,不少工厂的工艺设备都改变了,以至化工的许多专业课程,有如1958年农科学校面临当时农业技术大跃进形势,无法再在课堂上课的情况一样,现在也非抛开原来的课本,走到生产中去学习,并重建新的教学内容不可了。根据初步改革的结果,化工原理课程原来一百五十四小时的内容,技术革命后,有用的只剩五十小时了。其余大部分必须增加技术革命的新内容。某些实验课程的陈腐落后与脱离实际更加严重,例如物理实验课,许多实验是从古典物理中因袭下来的,内容十分贫乏、十分简单、十分枯燥,有的由于仪器设备古老,实验不准确,效率很低,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妨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许多课程是现象罗列、材料堆积,教员不善于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深入讲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规律,而是平铺直叙地孤立地给学生介绍一大堆材料。如有机化学课向来是把各类有机物从名称到性质一一给学生罗列出来,使学生感到枯燥难记,称之为“有机大辞典”;机床课也是把各种机床平铺直叙地介绍给学生,学生称之为“产品介绍”。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脱离实际、墨守成规的现象,教员总是限制在教室内,用一块黑板及几张挂图进行教学,实际上许多问题到现场一看,学生就能很快地接受和掌握的,在教室内单凭黑板和挂图,花费大量时间还讲不清楚。
更严重的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着安于少慢差费,反对多快好省;“理论独尊,数学至上”;宣扬科学家个人作用,反对历史唯物主义;散布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等等一系列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例如有人说:饭只能一口一口吃,学习不能跃进。有的教师对学生说,只有数学能证明的才是可以相信的。甚至有的教师还企图用数学的极限原理来证明社会主义建设不一定要高速度也能建成。有的教师则把有机合成的发展归功于法西斯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以上这些,都只是我院教学改革中初步揭发出来的问题。在参加了技术革命以后,极大多数师生们都感到再按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教不下去了,学不下去了,他们由于受到了颠扑不破的大量事实的教育,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而为教学改革准备了较好的思想条件。
其次,参加技术革命,还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途径。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反掉少慢差费的现象,贯彻多快好省的原则,这是很明确的。但是,对于理工农医的高等学校,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究竟应当改革些什么,怎样进行改革,这就需要从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求得解答。自然科学是生产斗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离开了生产斗争的实践,自然科学就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离开了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自然科学的教学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改革。经过几个月来参加技术革命的实践,我们对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已经初步摸索到了一条门径。我们认为,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应当把教学内容的革新与教学体系的改革结合起来。在教学体系没有改革以前,应当积极地革新教学内容。但是,要使教学达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单是一门一门课程内容的革新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教学体系的根本改革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参加到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去,改革课程内容的目标是“去旧、增新、提高、致用”。例如,物理实验课的师生们已经编出了一套新的教材,改变了过去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状况,它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生产和科学研究,充分反映尖端科学技术,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革新后的物理实验课,包括基本量测、电磁测定、光学测定、真空技术、无线电技术、伦琴射线技术、超声波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半导体应用、放射性测量等十大最新技术,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物理实验课的水平和质量。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是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机械制造专业教师和四年级学生,在参加技术革命后,提出了一个新的专业课教学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可以在三个月时间内学完原订要一年多才能学完的八门专业课,而且能够提高质量,把五年级的一整年时间腾出来进行科学研究。这个计划的特点是把现场教学作为专业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充分贯彻“实践——理论——实践”的原则,并且采用解剖麻雀,以典型带动一般的方法。经过前一阶段的试验,证明效果是良好的。
参加技术革命,还可以高速度地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水平,为教学改革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的过程,应该是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师生水平的提高,是胜利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参加技术革命,是提高教师和学生水平的重要途径。这次全民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高度的科学性。运动中出现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运用了最新科学技术,有的已经远远超出了现有书本知识的范围,有的同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我院教师和学生在参加技术革命的过程中,在业务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我院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帮助工厂设计出了许多种程序控制机床,自动控制系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帮助工厂设计成了球磨机喂料自动控制装置和锅炉燃烧自动控制装置等,都是最新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些是书本上没有的,教师原来也不会的。在党的领导下,他们通过边干边学,和工人结合以及集体讨论与研究,就掌握并学会运用这些最新科学知识,这是闭门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由于教师的水平有了提高,就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加技术革命,还帮助了教师和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教学中大胆革新、勇于创造。他们在工厂看到工人阶级的冲天干劲和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受到很大的鼓舞,回到学校参加教学改革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突破陈规旧律,大胆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根据几个月来参加技术革命和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我们体会到高等学校参加全民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必须校外与校内同时并举,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工厂与人民公社之间的协作,积极支援工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一方面要在校内大搞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把学校用新的科学技术装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称得起“技术革命的学校”。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应当坚持师生参加劳动,紧密与工人结合。在教学改革运动中,应当把思想革命与教学改革紧密的结合起来,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教育思想;把教学内容的革新与教学体系的改革结合起来;把破和立结合起来,边破边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基础课,提高教学质量,而不能削弱基础课,降低教学质量。要搞好技术革命和教学改革,都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
我们大连工学院一定要成为技术革命的学校,在今后不断地参加技术革命,不断地改革教学,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


第7版()
专栏:

  总结群众经验,研究人工林速生丰产规律
  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 朱济凡、王战、冯宗炜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十年来全国造林面积达四千四百万公顷(六亿六千万亩),相当于我国解放前森林面积的46%。在轰轰烈烈的全民造林运动中,广大群众创造了丰富的造林经验。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大力开展林木速生丰产运动的同时,全国各地先后发现了很多丰产林,南方杉木十年、八年甚至六年成材;桉树、苦楝五、六年成林;北方也出现五、六年成材的杨树和泡桐。一向被人认为生长很慢,不易栽植的红松,在辽宁省草河口一带三十年生每公顷木材蓄积量高达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这些林木快速丰产的事实,更加鼓舞了广大群众造林的热情和信心,打破了林学上的很多旧理论,冲破了过去人们认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造林成材起码几十年,远水不解近渴”,“树木慢生”等陈旧观念和迷信。
总结群众的这些营林经验,并把它提到理论的高度,来阐明人工林生长发展的规律,特别是速生丰产的规律就能使我们在造林之初就有预见性,避免错误,并促进林木速生丰产。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人工林和天然林不同,人工林是在人类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经济需要培育出来的。它有明确的生产目的性。人工林从造林起,一直到采伐止,整个林木的生命过程,始终是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所以说它是劳动的产物。而天然林是自然演替的结果。尽管天然林也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人为活动影响,但毕竟与人工林不同。天然林形成过程中的自然演替,常常不能适合人们的经济要求。例如天然红松林从老一代森林,恢复成新的一代壮林,中间经过一、二代阔叶林,约需一百二十年到一百五十年。而人工造林,针叶树十年到二十年就能成林,阔叶树更快。天然林中林木参差不齐,林木之间距离远近不一,这是天然更新下种量、下种机会不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工林由于通过人对种子或苗木的选择,对林木株行距的有效控制,林相整齐,每株林木都得到差不多的营养面积,整个林子的生长和发育就比天然林好,生产力自然要高。大力营造各种人工林,不但能提供社会主义建设大量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也是符合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的要求。
我国幅员广大,树种丰富。营造人工林,首先要选择适宜树种,摸清树种的习性。树种习性主要是指树木对气候、土壤等的要求。这方面群众经验很多。湖南会同林农有一句话:“当阳茶、背阴木”,这是指油茶适宜向阳、光照充足的较干燥的山坡,杉木适宜于半阴或背阴的湿润山坡或山洼;北方群众有“沙杨泥柳”的说法,这是指杨树适宜于沙质土上生长,柳树适于粘质土上生长。几乎各地都有类似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说明,每个树种都有它所要求的立地条件。知道树木习性后,就能避免把树木栽在与它不相适应的地方,保证造林成活。但要使林木速生丰产,还必须加上其他措施。
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经验非常珍贵,应该认真总结。在这方面,我们有如下的体会。
一、群众对培育林木的一切措施,都是为它的良好生长和发育创造条件,使措施与树木的习性相适应。这在南方杉木林区最为突出。那里的群众都知道,良种壮苗是造林成功的物质基础。他们对采种母树选择严格,山洼的杉木林生长最好,但光照少,湿度大,种子质量差;一般采种是选光照充足的山坡地上结实多、种子丰满、壮龄而无病的林缘木,或林内生长好的散生木,不采火烧木和孤立木。这不仅是重视林木种子的良好遗传性,而且也考虑到今后成材的环境条件,从森林群体出发,而不是从单株树木的生态条件出发。这是很科学的。育苗时,与一般苗圃不同,他们采用山间育苗,选排水好、坡度不大的老荒山(杂木林土壤)进行烧垦整地育苗。老荒山土壤病原菌少,天然肥力高,加上烧垦,等于一次消毒,而且增加磷钾肥,也改善了土壤物理条件。山地日照短,湿度较大,能避免苗木干旱与日炙,使它不致得病,并健全粗壮,成活率高,生长好。群众对宜林地的选择,还根据树种习性,来改变立地条件。如南方山坡陡短的山地,群众植杉时,根据杉木要求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特点,采取改变立地条件的很多有效措施。湖南有“扎排山”,是在采伐迹地上火烧清理后,将遗留的大枝条、小径木沿坡横架于树桩上,形成一条排山,排山上方填茅草和枝叶,然后挖土,将土块和细泥堆在排山上,对防止冲刷、保土保水作用很大。“保土埂”,是将小树根、草根等沿坡成水平堆集起来,每隔一、二丈设置一条,避免水土流失,此外尚有“筑梯埂”、“闭腰门”等方法。贵州锦屏的杉木丰产林,原来坡度较大,成林后在行间改成梯土形,使水分条件更有利于杉木生长。由于群众在摸清树种的习性基础上,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了立地条件,使原来立地条件不利的变成有利的,林木生长不良的变成生长良好的,创造了丰产条件。
二、群众对各项栽培措施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精神。群众所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经验,都是根据立地条件,经济要求不同,采用不同措施的。例如南方杉木人工林区群众非常了解地形与气候、土壤、水文的关系。对杉木来说,以山洼(山湾)地最适宜,山坡次之,山脊(山顶)最差。在造林密度上,群众不是千篇一律的,条件愈宜的株行距大,株数少;条件愈差的株行距小,株数多。因地制宜有利于林木及早郁闭和正常生长。栽植方式上也是如此。在平坦山洼地上采用四方形或长方形,而在山坡地上采用三角形,合理利用土地,而又考虑到水土保持。根据我们调查,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同样是山洼黄棕色粘壤土上),相同林龄(十九年),林木总蓄积量也相仿的两块快速杉木林,由于经济要求所决定的培育目的不同,反映在林木栽培措施的造林密度和抚育强度上,也都不同(见下表)。培 育目 的林 龄造林密度(株/亩)抚育强度平均树高(米)平 均胸 径(厘米)蓄 积 量(立方米/公顷)房椽材19170中度17.014.2350板 材1970强度16.723.3373.5
上面列举的几个例子,证明群众在营林的实践中,掌握了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根据在不同条件下所反映的特点,按照人的需要,灵活地来调节它。这样因地制宜的精神,完全符合于林型学说的基本理论。因此,总结群众的营林措施和丰产经验,不仅加速了森林事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了我国林型学的理论。
三、群众营造速生丰产林中“林粮间作”的经验,是人工林结构的一种创造。我国南北各地群众所营造的各种人工林,特别是经济林,长期以来,就有一套完整的“林粮间作”(或称农林间作)的经验。皖南山区有一首民谣:“单种树木不合算,混种桐粮一举干,秋收玉米和桐籽,树木长得赛旗杆”,充分表达了林粮间作的好处。林粮间作的产生,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了天然林的森林生长和发育规律,从林木与林木之间,林木与其他层次的植被之间的互相关系中,所找出的适合经济要求和生产需要的一种造林形式。事实上,林粮间作中除了农与林间作以外,还包括了生态习性不同或寿命长短不同的林木混交或轮栽,如杉木与油桐,杉木与油茶,杉木与马尾松等等。有的地区实行林木与药材间作,如油茶与白术间作等。林粮间作使同一块地上在相同或不同时间内能生长适合人类生产需要的各种植物,不但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肥力,并且由于耕作管理改善了土壤物理条件和植物与植物之间的互相补益,更加促进林木的生长。事实证明,造林时采用林粮间作的比不间作的生长要好。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在西江林场调查(1958),在1955年各种立地条件上所栽的杉木林,无论树高和根径,林粮间作的比不间作的均高出一至五倍。如在山腰上,林粮间作的一般高一百四十三厘米,根径三点八厘米,不间作的一般高三十七厘米,根径零点六厘米。又如根据在陕西子长县冯家庄洋槐人工林调查(1959),四年生洋槐人工幼林林粮间作的树高四百五十厘米,根径五点四厘米,不间作而抚育三次的树高三百九十厘米,根径三点三厘米。当然在选择间作作物上,必须两者没有竞争。互相有利更好。因此总结群众林粮间作经验,查明不同间作物之间的生态生理关系,为各树种提出不同时期、不同立地的条件下最宜的间作物,是很重要的。从林粮间作的丰富经验中,说明群众考虑人工林群体的组成部分,不是仿效自然,而是有明确的生产观点。它启发我们更好地利用不同的林木、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及其他资源植物,来创造比天然林内容更为丰富、生产力更高而且稳定的人工林。
在广泛总结群众经验,研究人工林的生长和发育规律的同时,也应该对现有的天然林和广大无林区或少林区的孤立木和小片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这些森林中林木与林木之间,林木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它们的生长规律,有助于我们在从事各种造林设计时,对树种选择、混交方式以及预计将来林木的生产力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特别是在过去一直未长过森林的地区,如干草原、各种砂丘地的造林工作,更有指导意义。东北辽宁章古台砂丘造林的实践证明,1954年在干燥砂丘上,当它还在流动的时候,栽植杨树,效果不坏。一旦固定后,杨树不但不长反而枯梢,到现在还是一米来高。而在同样砂丘上栽植的樟子松,尽管生长稍慢,但愈长愈好,超过杨树。砂丘上营造樟子松人工林的成功,也不是碰巧的,它是同研究了内蒙古海拉尔砂丘上天然樟子松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分不开的。
现在全国各地正大量建立各林种的林业基地,大搞社办林场,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这就给研究人工林的速生丰产规律创造更有利的客观条件。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一方面总结群众营林经验,一方面进行定位研究,应用现代生物科学中生物物理等新技术的成就,从林木群体生态生理方面来阐明林木速生丰产的实质,确定林木不同时期对光、热、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要求,更有效地控制林木生长,达到高额丰产。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总结群众营林经验,一定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速生丰产的森林学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