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1960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建立三道防线准备两套锣鼓
  陕西坚持抗旱力争秋季丰收
据新华社讯 陕西省农村在当前抗旱夏种和抗旱保秋中建立起三道防线,准备下两套锣鼓,在干旱条件下力争秋季丰收。
这三道防线,在抗旱播种方面,一是尽量扩大播种面积;二是尽量补种、套种,能种什么就种什么,把地种满;三是在所有零星小块土地上大种秋菜。在管理方面,一是抓保险田
(水源充足、水利条件有可靠保证的地),凡能灌溉的田地,就集中人力和水、肥,加强管理,力争高产;二是加强对偏雨和山坡背阴地的管理,力争超产;三是对一般大田及时锄草、保墒、防虫,争取不减产。两套锣鼓是:小日月庄稼(即成熟期短的农作物)的种子准备两套,种下不出苗,再种;在抗旱的同时注意防涝,等等。
这三道防线和两套锣鼓,是陕西省总结两年来抗旱经验而采取的积极可靠的保证战胜干旱的重要措施。去年秋季陕西遭受数十年未有的百日大旱,但是全省在“旱地丢了水地补,粮食丢了秋菜补,农业丢了副业补”的口号下,经过广大群众的努力,全年粮食仍然增了产。灌区和偏雨的陕北和商?专区等地区,经过加强秋田管理,大搞超产运动,结果是大幅度地增了产。汉中专区的略阳县去年在多下几场雨的有利条件下,既抓播种面积,又抓单位产量,最后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四成以上。泾惠渠灌区的三原县,集中优势力量抓水地,结果这个县占全省棉田面积15%的棉花,平均亩产比上年增加了两成,对保证全省棉花产量起了重大作用。去年秋季,全省在零星土地上增种和其他作物中套种了三百二十万亩秋菜,收获也很大。全省各地在总结这些经验中,认识到只要从最坏的自然条件出发,并且估计到自然条件的变化,在精神和物质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就可以战胜干旱。
过去的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变为强有力的抗旱措施以后,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战胜干旱的信心倍增。目前,全省深入第一线的六万名各级干部,正带领着三百多万抗旱大军,同干旱展开搏斗。为了尽量扩大播种面积,各地都掀起了抗旱抢种、查苗补种的高潮。临潼县用多种水田和阴坡地、改种耐旱作物等办法,已超额30.2%完成了夏播计划。汉中市和商县等地区的人民公社社员,正在棉田里套种白菜,在玉米地里套种萝卜,在稻田埂上套种黑豆,在高粱地里套种桐麻,在秋薯地里套种玉米等。仅汉中市武乡公社就套种了六千一百多亩。?南县还利用路边、渠边、堤边、塘边等“十边”零星土地大种蔬菜,到现在平均每户已经种到七、八分,大大超过了县委提出的每人增种一分蔬菜的要求。
在管理方面,各地都在大搞保险田。地处旱原的大荔县业善人民公社,共有六万四千亩晚秋作物,其中保险田就有四万二千亩。全社社员展开了“一窝玉米一桶水”运动,6月24日一天就担水点浇一万三千多亩玉米,每亩还施肥六千斤。偏雨地区的汉中、安康、商?三个专区,都抓紧蓄水,并且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力争超产。各地对于受旱秋田和小块地的管理也没有放松。平利县秋坪公社广泛开展了丰产(田)超保险(田)、坡地赶平川等“三超八赶”运动。
最近,陕北、关中地区下了雨,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立即召开电话会议,号召迅速掀起抢种抢管高潮,集中力量种足、管好。长安县出动了十一万人,一天就抢种晚秋作物和秋菜六万六千多亩。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安徽注意夏季田间劳保
安徽省夏季田间劳动保护工作做得好。各地根据夏季特点,劳动和休息时间的安排,一般是起早赶晚,乘凉快时间多干,中午多休息。为了保证社员有休息乘凉的地方和保证开水供应,在没有树荫的地方,普遍建立凉棚;离村庄近的地方送开水,离村庄远的地方,就地烧开水,基本上做到不喝生水。医药部门把西药的十滴水、人丹、清凉油和中药的甘草、金银花、菊花、桑叶等防暑药品,及时运往农村。
各地由于夏季田间劳动保护工作做得好,有力地保障了劳动大军的身体健康,保证了正常的劳动出勤率。
双桥公社普设道路茶亭
湖南省耒阳县双桥公社普设茶亭,方便来往行人和社员。
入夏以来,天气盛热。双桥公社党委为了保护社员身体健康、避免来往行人在途中无水喝、或喝冷水,在大路中间和交通要道修建了二十多处茶亭。茶亭内有盐开水、白开水、药开水。开水缸加盖加锁,并有专人负责。每天来往的行人都可喝到开水。
四川生产大批土农药
四川省各地农村的五万多个土农药制造厂,大量生产各种土农药。
全省到六月底生产的各种土农药,平均每亩耕地有二十斤以上,土农药品种达八百多种,一般杀虫、治病的效力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有五十多种土农药已达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定的测定标准。
青海省收割春小麦青稞
青海省黄河和湟水沿岸川水地区的春小麦和青稞开始黄熟。民和、循化、化隆等县的许多人民公社,已开始收割。今年庄稼普遍生长良好,根据几个地区试碾的情况,产量都比去年有所增加。青海省今年春小麦、青稞等麦类作物的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百分之七十以上。
白山公社蔬菜一年三熟
吉林市郊区白山人民公社,变蔬菜一年一熟为一年三熟、四熟,为全省高速度发展蔬菜生产开辟一条新道路。
白山人民公社是吉林市的重要蔬菜基地。过去种菜都是一年一熟,近年来部分土地改为一年二熟。今年,这个公社进一步认真贯彻“郊区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在蔬菜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百分之七十二的同时,在大面积上推行蔬菜一年多熟。经过实行高棵果菜间种、混种矮棵叶菜,垅作搞套种,畦田搞复种等办法,使全社种三槎的菜地达到菜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四槎菜地达到百分之二十八。


第2版()
专栏:

  抓紧夏季有利时机掀起大种瓜菜高潮
  云南青海广西安徽江苏山西山东广大群众千方百计种菜储菜
据新华社讯 云南省十多万个公共食堂采取种好基本菜地与利用零星地突击栽种相结合的办法,种植大量蔬菜。目前,全省有70%以上的食堂,每人每天可吃到一斤多蔬菜。
全省各地人民公社都选择土质好、水肥条件好、距食堂较近的地方,按照每十人至十五人一亩的比例,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全省已种植基本菜地一百二十多万亩。为了种好管好基本菜地,各地食堂都选拔三、五个有种菜经验的贫农、下中农专门管理,并且普遍推行责任制度。各基本菜地都根据各种蔬菜品种的特性,安排高棵与矮棵、生长期长与生长期短的品种间种套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在种好管好基本菜地的同时,全省各公共食堂正趁雨量充沛、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闲地见缝插针,大种特种瓜、菜、豆类,并在一部分粮食地里间种蔬菜。据初步统计,全省各地已经利用田边、房前屋后、河岸沟边和荒山荒地种下各种瓜、豆、蔬菜四亿四千多万塘。
据新华社讯 青海省今年已种植各种蔬菜四十多万亩,超额21%完成了全年蔬菜播种计划。播种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品种也比去年增加三十多种。现在各地正在一面收夏菜、种秋菜和进行田间管理,一面储备蔬菜,力争多种、多收、多储备。
青海省各级领导和农业、商业等部门都非常重视蔬菜生产。许多人民公社普遍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全面安排商品菜和自给菜的生产。机关、厂矿、学校、部队也普遍发展自给性的蔬菜生产,有不少单位已经达到蔬菜自给或基本自给。
据新华社讯 广西各地充分利用荒地、边地种植蔬菜,今年全自治区已种各种蔬菜一百九十七万多亩。南宁专区很多农村人民公社食堂每人每天已能吃到蔬菜一斤以上。
各地人民公社不但见缝插针地大量扩种蔬菜,而且根据各种蔬菜的种植季节和生长期长短,早熟与迟熟等特点,全面安排,分季分月地种植,一般都留部分空地种植新菜,或在迟熟地里套种新菜,保证社员常年有菜吃。
本报讯 安徽省天长、金寨、凤阳、太湖、灵壁、肥西、肥东、五河等县,合理安排劳力、畜力,趁墒抢栽抢种蔬菜,边栽种边管理,力争夏菜大丰收。
天长县石梁公社利用空隙地种瓜菜九千多亩,连同过去种的共达一万七千多亩,超额40%以上完成了夏菜种植任务。金寨县县委和各公社党委书记亲自带领社员,冒雨抢栽夏菜,三天种菜四万多亩,日进度较前加快两倍多。
各地在抢种夏菜中,都非常重视质量,保证多种、种好。凤阳县有三万七千六百多亩夏菜地有水有肥,实现了水源化。灵壁县灵城公社已种的五千六百六十九亩夏菜,全部实现了畦田化。
本报南京11日电 江苏省各人民公社,像抓粮食一样狠抓夏季瓜菜生产。目前,全省已播种、移栽各种瓜菜二百七十八万二千多亩。
在大种夏季蔬菜运动中,根据“多种多收,高产多收”的精神,各人民公社,生产队都建立了蔬菜基地,并在粮田里大搞瓜菜套种、间种。广大社员还充分利用河堤两边,家前屋后,田头地角等大种“十边”,提高复种指数,扩大播种面积。徐州、淮阴等专区,除在大田巧种各样蔬菜外,还寻缝插针,在路边、场边等零星土地上种各种瓜菜一百二十多万亩。
据新华社太原11日电 山西省各城乡人民公社、机关、厂矿、学校,趁雨后良机,掀起人人动手抢种蔬菜运动。
6月底,中共山西省委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以农业为基础部署了当前的农业生产。根据当前干旱情况,提出集中领导力量和一切人力物力,开展声势浩大的抗旱保苗,并大搞群众性的秋菜生产。各地在降雨后,更加迅速地掀起抢种蔬菜运动。
旱象最严重的晋北专区,7月5日大部地区降喜雨,雨后,各级党委连夜部署,次日全区人民响应省委号召,在半天时间内就种菜八万多亩;晋中地区各级党委在雨后立即组织干部深入第一线,领导群众抢种。晋东南地区,普遍降雨之后,仅仅两天全区就种菜十四万余亩。太原全市各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也掀起了一个人人动手种菜的高潮。
本报济南11日电 山东广大青少年,抓紧时机,向“十边”挺进,大种瓜、菜、油料等成绩显著。
山东自连续降雨以后,各级团组织领导广大青少年抓紧雨后时机,广泛开展了大种瓜、菜、油料、豆类的突击活动。济南地区的五十四万青少年,积极响应了团济南市委“每人千斤瓜菜”的号召,开展了种满“三线”(铁路、公路、渠道沿线)、“十个边”的活动,连战七天,扩大种植面积九万九千一百多亩。新泰县龙廷公社的一百五十六个增种突击队,将总面积四百多亩的场园,全部种上了生长期较短的瓜菜。胶东半岛的烟台地区的二百万青少年,大种瓜、菜、油料、豆类的活动,如火如荼。牟平八万多名青年,经过短时间的突击,种植各种瓜菜二千八百多亩,豆类五千五百多亩。(附图片)
湖南浏阳县城郊公社水佳大队见缝插针,大种十边地,白沙生产队社员在路边种上了南瓜。    新华社记者 朱云凤摄


第2版()
专栏:

  瞻前顾后 计划用粮
  四川达县广大农民节约用粮形成风气
  上海松江县城东公社户户用粮有计划
本报讯 四川达县小春粮食收获后,以节约用粮为纲,细致安排了丰收后的群众生活。
达县小春丰收后,各公社曾以食堂为中心,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工余谈心会等形式,开展了“二比、三讲、一宣传”的活动,即:比解放前、比灾年,讲公共食堂的好处、讲党对群众生活的关心、讲当前的大好形势,宣传计划、节约用粮的各种经验办法。这样就把安排群众生活变成了群众运动。全县所有的公共食堂都在群众要求下,制定了节约粮食的措施,90%以上的社员自觉地订了个人节约用粮计划,社员普遍树立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
在大倡节约用粮的时候,全县各食堂千方百计保证社员吃得满意。小麦丰收后,县商业局立即从各个集镇的餐厅抽调了六百多名厨师,到全县七千多个农村公共食堂去巡回传授做面食的技术,并帮助农村炊事员全面提高炊事本领。现在,全县各个食堂都是菜粮搭配得很好,既省粮,又好吃,群众又满意。
多养猪、多种菜,是保证吃好吃省的重要环节,副食品多了,不但增加了菜饭花样,而且节约了粮食。达县各公社自始至终抓住了这一环,现在,全县仅食堂养猪就有十二万七千多头,小家禽家畜二十六万多只,菜地一万五千多亩。最近各食堂又开展了每人增种百窝菜运动,大种夏菜,全县90%以上的食堂一直保持每人每天吃菜三斤以上。全县还因地制宜地大搞水力畜力粮食加工设备,消灭了因加工赶不上而乱吃乱用的浪费现象。
最近,全县组成了一支包括四千人的生活检查团,队与队、管理区与管理区、公社与公社、区与区,互相之间开展了群众性的大检查,更进一步发扬了节约用粮的风气。
本报讯 上海市松江县城东公社在夏季丰收中,开展群众性的节约用粮计划用粮运动。这个公社部分干部和社员在今年夏熟作物面积大、产量高的丰收年景面前,产生了“吃多、吃精”的思想。有些生产队的食堂,以为粮食多了,没有坚决执行多种蔬菜的指示。
公社党委十分重视上述的情况,决定由一个党委书记带领干部深入一向节约用粮的洋泾生产队总结经验,然后召开现场会议,教育全社干部和群众。同时,党委还组织了宣传队,通过口头演讲、说唱、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向群众讲明:用粮要瞻前顾后,以丰补歉,细水长流,留有余地的道理。
通过具体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之后,全公社六千五百户社员中有五千九百户订出节约用粮计划。为了节约粮食,全公社利用零星土地在几天内突击种蔬菜一千一百亩。
这个公社是水稻产区,对夏收后吃麦怎样节约用粮缺乏经验。公社决定轮训炊事员,传授做好面食和节约用粮的技术。(附图片)
四川武胜县沿口粮站工作人员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便于及时了解情况。这是粮站工作人员在幸福食堂里和社员们一起吃饭。
新华社记者 陈 捷摄


第2版()
专栏:

  精打细算 全面安排 吃饱吃省
  庞公公社光芒二队四小队实行“饭菜一天早知道”
据新华社讯 湖北襄樊市庞公公社光芒二队四小队,在吃饱吃好吃省的原则下,安排了夏收后的节约用粮计划。
这个小队自从办起食堂以来,就实行了以人定量,粗细兼吃,计划用粮,节约归己的办法,社员们不仅吃得饱吃得好,而且户户有粮食节约。夏收后,小队召开了社员大会,围绕“丰收要不要节约?有计划吃粮算不算小气”等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典型事实的回忆对比,使社员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的道理。
现在,这个小队已制定了夏收后节约用粮的具体办法。大家规定粮食分配实行按劳分等,以等定量,凭票吃饭,节约归己的办法,在规定的粮食指标内,按照农活轻重和季节忙闲进行调剂,实行分段计划用粮。食堂提前挂牌,实行“饭菜一天早知道”的办法,以便有计划地做饭。社员们吃的粮食,十天一公布,一月一结算,作到账目公开,手续清楚,人人心中有数。另外,还改进了小麦加工方法,提高了出面率。
这个小队通过节约粮食的教育,节约之风已深入人心。食堂的炊事员们为了叫大家吃饱吃好不浪费,采取了饭菜混吃,粗细搭配,有干有稀的办法,饭食的花样由过去四、五种增加到上十种。现在每隔四、五天可吃到一次包子,一个月能吃到两次饺子。
由于精打细算地全面安排用粮计划,很快地收到了效果,有了结余的粮食。


第2版()
专栏:

  我们是怎样夺取小麦大丰收的
  中共舒城县委第一书记 史元生
舒城人民,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大法宝的光辉照耀下,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了夏季丰收。今年小麦丰产片之多,生长之匀,产量之高,为以往任何一年所不及。
我们是怎样夺取小麦全面大丰收的呢?
多种早熟作物
安徽舒城县人多地少,按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亩耕地。几年来,我们在争取粮食增产中,一方面不断扩大播种面积,一方面进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贯彻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根据历年经验,这里每年在7月以后,往往发生水旱灾害,因此在扩大播种面积中,按照安徽省委提出的“三改”精神。我们特别注重扩大夏熟作物和早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夏季收成比重,达到避灾保收,多种早收。去年秋种时,我们提出继续扩大夏熟作物播种面积20%,加上早熟作物的播种面积,共占全年总播种面积的42%,收获量占全年总产量60%以上。也就是要在大秋收获前,就拿到全年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为全年大丰收打下巩固基础。这在舒城县农业生产上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措施。根据这样一个战略方针,在全县掀起了大种特种的高潮。不仅在耕地上大种麦子,而且开荒、利用庄前宅后、塘埂、路边空隙地种麦,结果比前年扩大播种面积20%,实现了多种的跃进计划。在下种的时候,全县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工具改革运动,在短短十天当中,创制和仿制了开沟器和条播器三万六千多件,大大提高了工效,使小麦比往年提早一个节令播完,又保证了质量,达到了三肥下种,条播密植,精细整地,实现了园田化。
抓住三关 猛攻大干
我们在夺取小麦大丰收中,总结了多年的经验,抓住了秋种、盘根、返青三大关口,猛攻大干,推动全面。我们所以狠抓这三关,因为(一)这三关对小麦能否取得大丰收,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秋种面积多少,质量好坏,种的早迟,是决定小麦能否大丰收的基础;盘根强弱,分蘖多少,对单位面积内的总穗数起着决定作用;返青快慢,拔节粗细,决定着穗子长短与籽粒大小。(二)这三关的季节性十分强烈,秋种一失时,数量与质量就失去了保证;盘根肥追迟了,容易遭受冻害,有效分蘖少;返青管理违背农时,不是黄瘦减产,就是恋青易倒。(三)这三关工作量又很大,以肥料为例,这三关的施肥量要占总施肥量的80%。为此,我们抓住秋种、盘根、返青三大关口,开展三次大检查、组织三次大突击,猛攻特干。秋种时,以数量质量并举为重点,组织大检查,在盘根和返青时,以追肥为重点分别组织两次大检查,这三次大检查,都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检查。每次检查前,县委订出检查标准,预先通知检查日期,在干部和社员中进行宣传,使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思想大发动的同时,组织大突击,迎接大检查。检查方法,首先是生产队自查,迎接大队检查;大队自查,迎接公社检查;公社自查,迎接县委大检查。在三次检查的基础上,县委组织公社党委书记,社社到、全面查,查后评比,树立标兵。每次大检查,都掀起了你追我赶的竞赛运动。总之,三次大检查,形成了三次大突击。全县十二万亩小麦,仅用十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了播种任务。二战盘根关,只有半个月,就把麦子普遍浇上了水粪,盖上了土肥,促使麦苗盘根好,分蘖多,安全越冬。三攻返青关,也只有十天时间,就块块锄了草,墒墒追了肥,促进麦苗提早返青巩固了有效分蘖。这三次大检查,大突击,对实现今年小麦大丰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深入生产第一线
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更深入具体更细致全面地领导生产,是舒城县获得小麦大丰收的重要因素。在今年小麦播种面积多,耕作技术要求高,增产幅度大的新形势下,要求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到田头现场和广大群众一道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以便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我们采取了层层大搞丰产片,大搞样子田,大抓薄弱环节,以样子田为标准。全县建立了大小丰产片一百四十六个,面积达七万三千多亩,占小麦总面积60%以上。每个丰产片都有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挂帅,建立样子田。样子田在秋种、盘根、返青等主要关口,事先作出样子。每次作样子都是干部、群众、技术员三者结合,共同研究标准质量和操作技术,边做、边看、边议、边订。看比听深刻,做比看实际,做好了,也学会了。这样就把干部和群众动脑、动手、动嘴、动眼“四动”结合起来了。干部深入实际,学会了技术,群众扩大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明确了作法。回去以后,就成为样子田的推广者,因而社员说:“样子田是学校,边做边看边商讨,学会了新办法,心里开了窍。”
在深入生产第一线中,我们又采取了“放、包、援”三字措施,加强薄弱地区领导。“放”是下放干部。秋种以来,县委先后两次,层层下放了大批干部,其中有五个县委委员下放担任公社书记,四十六个公社书记、副书记担任大队总支书记,二百零八名大队干部,担任生产队支部书记,从组织上进一步加强了后进地区的领导。下放干部发扬了踏踏实实,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把改变后进地区的责任勇敢地担负起来。干钲公社党委副书记吴宝平下放到西塘大队担任大队总支书记,秋种中烧土肥缺燃料,他带领群众远征山区,大砍山草,大烧土肥,保证了秋种肥料。“包”就是县委委员与公社各级书记分别深入后进地区包干负责。有七个县委委员,七十五个公社书记、副书记、大队总支书记,包干了后进地区,坐下来,抓到底。帮助他们研究办法,解决具体问题。“援”就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条件好的地区,以人力、物力支援后进地区。
由于干部深入具体、细致全面地领导生产,抓点抓面,抓先进抓后进,层层加强领导,鼓舞了群众,推动了生产,形成了小麦生产的全面跃进。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有事跟群众商量 当好了作业组长
今年4月份,群众选我当作业组长,我担心干不好。党支书了解了我的思想顾虑,就对我说,
“只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有事与群众商量,事情就好办。”于是我就鼓起了勇气,大胆干起来了。有一次,大队布置双季晚稻生产,总支委员会号召双季晚稻赶早稻。当时我心中没有底。后来,找到两个有晚稻生产经验的老农商量,他们说:“今年要争取双季晚稻丰收,就要过好‘三关’,一是早稻早熟关,二是适时播种关,三是肥料关。”我把这个意见交给群众讨论,大家又提出
“一大二专”(大抓早稻田间管理,专人育秧、专人积肥)的措施。我就根据大家的意见做了安排。结果全作业组八十八亩早稻,半月追速效肥三次,中耕两次,禾苗生长得很好,现在全部圆脚打苞,早的开始抽穗。原来估计有一半要“吃立秋水”,现在全部到大暑就可成熟,完全可以赶得上晚稻插秧季节。
前些天,公共食堂的存菜吃完了,新菜一时又接不上,这是群众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我就找老农唐纪德商量,他说:“油菜、苋菜长得快,种上后,十天半月就能吃”。按照这个意见,我们就发动群众利用空坪隙地和套种的办法,播种了两亩夏油菜、一亩苋菜。过了十来天,每人能吃到一二斤菜,群众非常满意。
湖南蓝嘉县毛俊公社岐峰大队第一生产队第一作业组长
唐开俊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我们的猪为什么肥的这样快?
我们坟坨公社桃元大队养猪场一百一十头猪中,上半月有六十五头是三类猪,到了下半月,一个个都吃胖了,上升为二类猪,二类猪上升为一类猪了。怎么半个月的工夫猪就变了样?饲养员老郑指着那边放的行李对我说:
“这不是,公社孟书记
(公社党委第二书记孟祥存)住在我们这里了。”没等老郑说完,饲养员老邓就接口说:“孟书记一来就到猪食锅前,抓一把猪食细瞧细看。他发现喂猪的花生皮子又粗又硬,里边还有沙子,就说:“这样的饲料,怎么能把猪喂肥呢?”我们说,没有好饲料,就得凑合着喂。商量了一阵,他就帮我们套车,去割饲料。孟书记赶着车,我们到山上割了满满一车野葡萄秧、杏叶菜等野生青饲料。回来,他就当上了“猪厨师”,花生皮和野菜磨的细、煮的烂。煮好了,孟书记还用舌头舐舐尝尝味道。这样一来猪非常爱吃,食量大大增加,上膘也快了。老邓高兴地笑着又说:“我们的孟书记不但叫猪吃得饱,还特别讲卫生,每天中午给猪洗澡,我们的那个“老花脸”,
(病猪)要不是孟书记细心照料,恐怕命都保不住。”
河北昌黎县坟坨公社 姜玉泉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杨书记帮助我们赶上先进队
我们大瑶公社沙螺生产大队共有八个生产小队,今春以来,每次生产评比,我们石冲生产小队总是落在后边。为了帮助我们赶上先进队,大队党总支书记杨宏典在5月下旬来到我们队里,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在栽种夏薯的时候,第六作业组九个人一天只挖地一点三亩,质量也不好,只能挖到五寸深。杨书记就召开老农座谈会,并提出用牛犁地的办法。老农刘为名说:用牛犁土地板硬,薯长不好。杨书记认为这话有道理,他想:如果在犁下装几个铁耙齿,一定能松土。第二天一试验,果然成功了。半天时间一人犁地一点六亩,深耕七寸。全队推行了这个办法以后,到6月20日,就把夏薯栽种完了。6月26日全大队又进行了生产检查评比,我们石冲生产队被评为冠军。
湖南浏阳县大瑶公社 礼 耕、傅 龙


第2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编者的话
“在我们公社里”今天第五次跟读者见面。有些读者最近给我们来信,表示欢迎这个读者来信专栏,建议把它固定下来。这对我们是最有力的支持和鞭策。我们打算把这个专栏作为农村版上固定的专栏之一,暂定每星期出版一次。为了把这个专栏搞好,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一条是大家看,大家办。这就是说,农村人民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同志们,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这个专栏,经常提意见,经常写稿子。目前我们特别需要这几类稿子:一、表扬农村人民公社中的新人新事的;二、反映公社中的各种新气象的;三、介绍自己或别人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好经验的;四、提出各种批评和建议的。来稿和信件请寄本报农村版“在我们公社里”专栏。


第2版()
专栏:

湖南浏阳县城郊公社水佳大队见缝插针,大种十边地,白沙生产队社员在路边种上了南瓜。    新华社记者 朱云凤摄


第2版()
专栏:

四川武胜县沿口粮站工作人员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便于及时了解情况。这是粮站工作人员在幸福食堂里和社员们一起吃饭。
新华社记者 陈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