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风暴之歌
郭小川怒云滚滚,闪电把暗夜撕开,雷声隆隆,骇浪撞碎悬崖。海燕舞长空,蛟龙闹大海,苍鹰旋转飞,鱼虾叫声哀。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管你地角天边
哪能有什么例外!富士山头擂战鼓,地中海上怒满怀,大火烧开太平洋,鲜血染红金达莱。最热的地方
战斗正甜,最甜的国家
成了斗争的热带。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被压迫的奴隶
今天要扬眉吐气把
头抬!年青的学生打冲锋,卑贱的矿工当统帅,目不识字的农民唱战歌,黑人群里出英才。跳上洋老爷的牙床
踩三踩,管叫殖民主义的枷锁
碎落尘埃。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受苦受难的人民
要算血汗债!还我身上的自由,还我肩上的脑袋,还我祖国的江山,还我民族的命脉!帝国主义的战车
一步不许开,外国人的傀儡
给我乖乖滚下台!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瘟神”、骗子、奴才
现丑态。新闻秘书当了阶下囚,瘟神随员破了天灵盖,麦克阿瑟偷偷走后门,堂堂首相不敢出住宅。老鼠过街
碰上了“除四害”,“艾森豪威尔,滚回去!”
——就算是
好招待。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人类历史上
何曾有过这样的大时
代!奴隶于今要翻身,帝国主义要垮台,英雄志士天上飞,殖民主义地下埋。伟大的革命
要把全世界的江山
改,活在这样的年头
比神仙还痛快!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你是金子、是粪土
都难以遮盖。是兴冲冲走在前头,还是懒洋洋站在圈外?是凶煞煞当个叛徒,还是灰溜溜当个市侩?全要你一时三刻
作出抉择;铁面无私的历史
将要把你妥安
排。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通向胜利的大道上
长了几片泥苔。有人革命够啦,不讲革命讲穿戴;有人被幻想迷住啦,想讨“和平”当乞丐。假洋鬼子们
更将那哭丧棒子甩:
“不准革命”——
还是服服贴贴任人割宰。 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我们千万次欢呼
万万声喝彩。一片红心为革命,不怕强盗把贼栽,满腔热血为朋友,不跟豺狼谈情爱。我们不打第一枪,
也不含含糊糊挂
起免战牌,我们诚心爱和平,
却不丢下斗争空
等待。反美斗争风暴
铺天盖地来,你来得好呵,
好一派英雄的气概!云头呵,更勇敢地飞吧,闪电呵,把天门打开!雷声呵,更大声地响吧,骇浪呵,击碎前进路上的障碍!大风暴呵,
更猛烈地吹吧,吹来一个满地红花、
满天异彩的新
时代!


第8版()
专栏:

麦收新景
严阵红色的康拜因,阳光下一闪一闪,土造的收割机,紧跟在它的后面,像船,像雁,风一吹,麦浪黄到天边。托儿所的孩子,围嘴儿淡蓝淡蓝,说来参观不参观,老向柳荫下看,指指,点点,笑那白发老头儿,正在树下磨镰。
场 上打麦忙,打麦忙,听说打麦手儿痒,摘朵兰花头上戴,跑向打麦场。打麦场,打麦场,打麦场上隆隆响,双脚没站定,哟!一阵金雨落身旁。左一望,右一望。不见?耞心发慌。两手没处放,哎呀,讲也不好讲。姐妹们这时笑着叫:
“别站在那儿出洋相,脱粒机正缺个助手呢。还不过来插手忙!”姑娘扬手跑过去,笑着站在机器旁,有心唱个打麦歌,又怕调儿合不上。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在夏收第一线上
中共河北交河县双庙公社委员会第一书记 刘文和
六月一日
东方刚刚发白,我就出发,走过公路,穿过金黄色的麦海,便到了北八里生产队。
吓!麦田里早已沸腾起来,男女老少,喜气洋洋,正在忙着收割麦子。我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他们的行列,一边割麦,一边拉家常,一边谈生产。
休息的时候,我问了问他们收打麦子的情况。支部书记孙树岭同志说:“俺们一共八百二十亩小麦,已经收割了二百二十多亩。”我问:“你们打轧了多少啦?” 他说:“俺们正为这事发愁呢!一共百十个劳动力,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打算收完了再一块儿打轧。”我说:
“麦垛堆得像一个个小山,一旦遇上个风雨,那损失就不可设想啊!”抽出劳力打轧麦子,就要影响收割进度,怎么办呢?在割麦中,我和老农们谈起了“收打结合”的事情来。老社员王庆瑞等提出,晌午是打轧麦子的好时候,摊场、起场、翻场又需要人多,如果晌午社员们都到场里去休息,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摊场、翻场,可以做到休息、打场两不误。社员们都同意这个办法,当天晌午就实行了。这个办法很好,摊场、翻场、起场时,百十个劳动力一齐动手;套轴轧的时候,人们便去休息,一晌午打了七场,轧了一百八十多亩地的麦子,做到了随收随打。
六月二日
上午,我和颜庄生产队的社员们一起割麦子,用尽全身力气紧忙干活,还是跟不上社员们。支部书记庞连升说:“割麦子是个技术活,光有猛劲不行,还得有巧劲!”我心想:南部有二十多个生产队过去多是拔麦子,没有割的习惯。割麦技术不熟练,必然割不快。我就一边割,一边向社员们学习技术。社员们告诉我:“抓大把,脚站稳,快拉镰,就出活。”还给我做了技术表演。
晌午,我从电话上跟办公室联系时,办公室的同志也说:北半部生产队的社员每人一天割四、五亩,南半部生产队的社员每人一天只割一亩多。下午在颜庄开了现场会,让南半部二十四个小队长在这里学习了割麦经验。
六月三日
起早,我来到双庙生产队。社员们干劲足,只是秩序乱。割了捆不起来,捆了又运不到家来。从社员们的反映中我了解到主要原因是各专业队的竞赛没搞好,任务要求不明确。我利用休息时间,和支部书记王继顺、队长苏世贞进行了研究,他们也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于是干部就分头找社员去商量,发动大家献计献策。最后根据社员们的意见,确定收割、捆拾、拉麦、轧场四个专业队实行一条龙大竞赛,各队各人有竞赛,各个工序有竞赛。这样大大发挥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当天下午平均一人收麦由一亩增加到二亩半。
六月四日
今年,我同办公室的同志来到了南八里生产队。在割麦过程中,我见到社员们收割、拉运做得比较粗糙。有的社员说:“丢一星半点的怎么也免不了。谁家吃饭不掉个饭粒。”这种“丢失是不可避免的”、“星星点点不算什么”的思想,正是造成收打粗糙的根子。
当时,我就和两个社员搞了一块细收“试验田”,三平方米宽的面积就拾了二十六个麦穗,丢掉的麦粒不在内。我和社员们算了一笔账:这个队今年共有一千一百亩小麦,每亩平均按四十万个穗计算,一穗掉一粒,一亩就是四十多万粒,合二十六斤多,总共就要丢二万八千六百多斤小麦,全队八百二十口人,每人合三十四斤麦子。这么一算账,引起了社员们的注意。
晚上,我在电话上把南八里队细收细打的情况告诉了办公室。办公室立刻给各管理区、生产队打了电话,发动队干部普遍向社员进行算“一笔账”的教育。
六月五日
晚上,来到付庄生产队。在队办公室里读了6月4日河北日报
“种足种好晚秋作物”的社论。社论中强调指出了随收随种,力争晚秋赶早秋的问题。我打算先摸一摸群众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情况。
晚饭后,我到场里和社员们拉起夏种的事情。一位五十多岁的社员说:“老规矩是晒四十天的麦茬,夏种早着哩!”几个社员提出了反对意见:“晚庄稼种得越早越好,因为季节不让人,早种一天,早熟十天!”社员们在一起你一言,他一句,看来是闲聊天,实际上是小辩论。摸到了思想的底,指导工作也就有了把握。
社里的男男女女社员到处都谈论随收随种、晚秋赶早秋的问题,保守思想、习惯势力受到了批判。思想通了就有办法,队上根据社员的意见,对劳力、畜力进行了科学规划,采取打场、耕地两结合,卸了犁打场,卸了轴耕地。随收随耕、随种就这样搞起来了。
(原载“河北日报”)


第8版()
专栏:美术展览

工人成了艺术的主人
——看全国铁路职工第一届美术、摄影展览会
庄言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铁路职工第一届美术、摄影展览会”,是建国以来(也是中国铁路有史以来)铁路职工美术创作活动的一次大检阅。展览会中的画、木刻、雕塑,使人感到很新鲜,很吸引人。我看到了职工同志们这些优秀的艺术创造,十分激动,站在画的前面以至流连忘返。我是一个美术工作者,只就展出的美术创作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展出的五百余幅美术作品,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热情地歌颂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铁路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刻划了我们这个灿烂时代的先进事迹和英雄人物的形象。工人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对自己的劳动无限地热爱,对所从事的事业抱有远大的理想。他们的创作,正是由于生产劳动、生活、斗争的强烈激动而来,因此他们创作的作品,和工人群众息息相关,能产生很大的鼓舞力量和教育作用。
不少作品,都集中地描绘了人民铁路建设的广阔天地。我仿佛乘着最新型的机车,在很短时间里,已经驰骋全国,游览了“长江第一桥”、“森林小铁道”、“新线勘测到苗区”,我看到了“英雄司机”、“技术革新的土专家”和“装制新机车”的工人,我看见“运输一条龙”,这儿是“扩建”,那儿“又一座新厂”,我参观了“钢府”,走进“夜大学”……。这边是机声震山谷,那边是炉火照天地,真是铁路千条,纵横万里。他们用豪迈的感情,丰富而多样地为我们画出了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建设景象,把我们带进一个真实的境界,我们怎能不被这个沸腾的时代所激动呢!
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工人阶级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英雄气概,和忘我的劳动精神,已成为我们的主要创作题材。工人的形象在工人同志们的创作中刻划得更富有生命力。
铁路工人志气大,
什么困难都不怕,
一笔画出万条龙,
展翅飞腾遍天下。
这是展览中一张宣传画的题诗,和画面交相辉映,显露出工人们的雄心壮志和敢想、敢干的精神。这样处理,使这幅表现要把铁路铺遍全国的宣传画更加具有艺术魅力。火车司机傅智明同志画的国画“长江第一桥”构图宏伟,气势磅礴,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像自己驾驶着列车,直向桥洞奔来,表现方法很新颖。何洪生的雕塑“三结合”,工人形象的塑造非常逼真,维妙维肖地刻划出了技术革新运动中工人钻研的精神。谁会相信,作者竟是一位钳工,没有学过一天雕塑而作出来的作品。其他如表现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的油画“英雄司机”,巧妙地安排了新旧对比的关系的油画“试制新型机车”,以及国画“丰沙春晓”、木刻“斗争迎解放”、“狂欢”,大刻纸“城市人民公社”等,都是精心的作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的智慧和丰富的创造才能。
铁路职工们在描写我们这个大时代的同时,也画下铁路工人在旧中国向反动统治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史诗。油画
“火焰千里”、“二七风暴组画”及工厂史插图、组画、连环画等,为我们阐述了铁路工人走过的斗争道路,突出了党的领导和工人阶级的团结一致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些画让我们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是有很重大的教育意义的。
只有我们社会主义时代,工人同志才有可能学习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才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各方面的才能。这里已经做出的成绩,不正是使人们惊喜而又激动么?我们应该自豪地说,工人已经成了艺术的主人。
参加这个展览会的展品的所有作者,都不曾专门学过美术;即使在俱乐部、文化宫作专业美术工作的美术员也是从工人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有的在美术家的热心辅导下,经过严肃、认真、刻苦地学习,逐渐成熟,逐渐成为建设中的美术尖兵。其中有各个工种的工人,钳工、旋工、电焊工、通信工,甚至还有收发员、民警、体育干事……。尽管如此,参加这次展出的还只是全国四千多美术积极分子中的一部分。这支庞大的美术队伍表明,在铁路职工中,已经掀起广泛性的群众美术活动。这也使我们更坚信:群众艺术的发展,前途无限。


第8版()
专栏:

毛主席看庄稼(国画) 刘文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