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让注音识字之花开遍全国
——记注音识字展览会
本报记者 张丽君
“一棵树开两朵花,又识字,又学普通话。”到注音识字展览会来参观的人们,异口同声地用这句话来赞扬注音识字的好处。
注音识字展览会从6月5日到6月24日在北京展出,参观人数一万三千多人。来参观这次展览会的有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各地代表,也有来自北京市的工厂、城乡人民公社或部队的代表。有小学教师和幼儿园的教养员。这个展览会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他们都表示:看了展览会之后,对于大搞注音识字增强了百倍信心。
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学过拼音字母,本来打算下学期才开始教。这个学校高英等几个语文教师参观了展览会以后,认为注音识字是语文教学贯彻多快好省的最好方法,准备一结束期终考试,马上教会学生。米市胡同第一幼儿园的教养员苏蕴华参观展览会以后,非常兴奋。她表示要做一名文化革命的尖兵,积极推广注音识字。现在,她们全园无论是教养员、炊事员,或是受托的大班儿童,都掀起了学习拼音字母的热潮。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刘坚等人,在参观以后表示:今后要更好地把他们的文字改革等研究项目和注音识字、推广普通话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延边汉语师范学校的参观小组在留言簿上写着:“通过参观,使我们认识到:注音识字对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地运用注音识字法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
注音识字是法宝
展览会给人们留下的一个突出印象是:一个声势磅礴的全民学习注音识字运动,已经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注音识字深入人心,不仅是青壮年欢迎,老年、少年也能接受。很多图表表明:无论在城市或者农村,是平原还是山区,甚至是方言复杂的地区,都无例外地可以用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办法来帮助认识汉字,推广普通话。一个文盲或半文盲一般经过二十到三十小时的教学,就可以学会拼音字母;再经过一百多个小时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拼音认识一千五百个汉字,达到扫盲毕业标准。群众掌握了拼音工具,就可以依靠它无师自通地大量阅读注音书报,并且在自学中不断增加识字数量。
注音识字的优越性在于:消灭了扫盲以后大量回生的现象,解决了扫盲后的巩固和提高问题;加快了扫盲的速度,缩短了业余教育的年限;解决了早期阅读和早期写作的问题;便于工农群众利用劳动间隙分散自学;为推广普通话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展览会上,一个用图画代替文字的记录本吸引了一群观众。这是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人民公社南崴子管理区党支部副书记张文顺使用了多年的工作笔记本。张文顺从1952年开始当干部,工作上埋头苦干,遗憾的是他连斗大的字都认不了几个。每逢开会,领导上布置养猪,他画猪;布置托儿所工作,他画小人;布置密植,他画一个框框,上面点满了黑点。这种“图画文字”当然记不下很多东西,回到管理区向群众传达几句就没说的了。张文顺从1959年11月参加注音识字学习,只经过两个月,就摘掉了文盲帽子。从此,他的笔记本再也不求助于图画了。碰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字母来代替。
像张文顺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中是不少的。群众反映说:“拼音字母是法宝,老师随身跟着跑,遇到生字把它问,阅读它当领路人,自己读书写文章,才是文化大翻身。”
文盲睁开眼、骏马添双翼
广大工农群众掌握了拼音字母以后,大大地减少了写作的困难。于是,读书成风,赛诗比文形成风尚。
展览会上,来自山西省万荣县的程淑欠和程宽牛,就是推广注音识字以后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个文化新人中的两个。他们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很多观众围着他们,请他们用拼音字在笔记本上留下名字,有人出题请他们作诗。两年以前还是文盲的四十八岁的程淑欠老大娘在展览会的短短七天期间,已经给观众留下了近二百首诗歌。
“芒种麦熟遍地金,田间尽是收金人;汗水滚滚镰刀飞,好似南山砍竹林。”这是她以“五月忙”为题作的诗。有人又以“汉语拼音”为题请她作诗。她马上写道:“困难吓不倒英雄汉,跃进雄心不改变,认真学好拼音字,步步登上科学山。”
程淑欠写诗简直是出口成章,很少迟疑。字也写得漂亮。她现在已经掌握了三千多个汉字,并且能够运用自如。
其实,何止万荣县是这样呢,展览会告诉我们:福建、山东、黑龙江,……到处表现出了文化革命的高潮开始到来的新气象,新面貌。
山西省万荣县,山东省平原县,黑龙江省肇源县和安徽省萧县,通过大阅读、大写作、大讨论,读、写、用相结合,重点分析讲解和有指导地大量阅读相结合的办法,分段突击,单元直进,一气呵成,加快了业余高小的进度。过去业余高小要两三年才毕业,现在,只用五、六个月就能达到毕业水平。
展览会上,展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数字: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单位——山东省平原县,去年采用注音识字的办法后,扫除文盲的人数比过去八年的总和还多,比大跃进的1958年猛增了两倍半。他们不仅完成了扫盲的历史任务,而且在普及业余高小的基础上,办了一百七十七所技术学校,参加技术学校学习的工农群众达十万多人。这个县目前已经培养出一万二千多名技术人员,他们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有很多革新创造,大大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农民掌握了拼音工具以后,还有三十二万人参加了毛主席著作的学习。理论学习模范王曰海,1958年还是个文盲,今年春天注音扫盲毕业后,他使用拼音字母学习了“矛盾论”,写出了三万字的读书心得,并且学以致用,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方言地区也不例外
推广注音识字,在方言地区有没有例外呢?展览会上给了我们有力的回答。
福建省是方言最复杂的省份。在展览会的福建部分,首先可以看到一张福建地区十种主要方言的分布图。讲解员作着有趣的说明:解放初期,大田县一个外省人的县委书记在干部扩大会上讲话,要通过六个翻译,才能把他的意思传达给每个干部。干部如果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那翻译就更不可少了。所以,福建省的广大群众一向有学习普通话的要求。大田县就是全国推广普通话的一面红旗。当时推广普通话的办法是口口相传,一句句教,困难是相当多的。这次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代表、两次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陈进四就是大田县吴山乡推广普通话的一面旗帜。1958年,第一次全国普通话观摩会上,她是唯一的一个特邀的农民代表。就在那次会上,她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的关怀下学会了注音识字。回去以后,她又成了注音识字的积极推广者。几年来,福建全省由于全党动手,大搞群众运动,形成了“人人说,处处说,事事说”的推广普通话的高潮,取得了辉煌成果。现在,全省的青壮年中已经基本上学会了普通话,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占少、青、壮年总人数的80%以上学会了拼音字母。
福建部分,还重点介绍了大田县、将乐县和三明钢铁基地开展“拼音、识字、推广普通话”三结合的经验。经验证明:注音识字不仅是北方话地区多快好省的识字法,同样也是方言地区行之有效的多快好省的识字法。将乐县南口大队过去扫除一个文盲约需两年,现在用注音识字三结合的办法,只要三个月就可以扫除一个文盲,同时还能学好普通话。
“拼音、识字、推广普通话”三结合的办法,在安徽省歙县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是一个方言异常复杂的山区。普通话的一个词,岔口人民公社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千五百个常用汉字,就有五百多字与岔口不同音。语言不同,扫盲识字要用方言翻译,速度很慢。去年3月,他们通过三结合的注音识字运动,不到两个月就彻底扫除了文盲,形成了人人说普通话的新风气。
为教学改革开道
展览会上,很多图表表现出拼音字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加快了识字速度,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了普通话的质量。这就为小学的教学改革和学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展出了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拜泉县三道镇小学改革拼音字母教学方法的经验。他们采取先教字母表,后用“声韵不分家,音节固定化,本音带韵母,直接定音调”的方法,只用五周的时间就使儿童熟练地拼读四百个音节,并且能够阅读全部音节和拼音、汉字对照的读物。二年级学生识字最多的已经达到三千多字。
辽宁省部分展出的沈阳市育才小学的统计材料说明:这个学校从一年级起加强了拼音字母教学以后,过去一个课时学十几个字还不巩固,现在一个课时要教四十二个生字,课后检查学生能记牢的比率占92.3%。今年2月到5月的四个月内,一年级学生都能识字一千六百个,普遍能写五百字左右的语句通顺、内容完整的短文。
如果这一些文字材料还不足以说服那些被资产阶级的“量力性”原则所束缚的人们,那么来展览会当众表演的宋德增小朋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是山东省济南市芙蓉街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今年才八岁。他和全班五十多个小朋友,由于拼音字母的帮助,平均每人都阅读了注音读物五十多本,普遍能认汉字一千二百多字。宋德增能流利地阅读初级小学一到八册的语文课本。中共中央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枫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等中央负责同志去参观展览会的那天,他们让宋德增朗读了第八册语文中的“两篇日记”一课。他读得非常流利,充满了表情,博得会场观众的好评。
像这样的孩子,难道还能让他倒退着走路,去念第一册语文吗?
注音识字带进了幼儿园
展览会上有几个来自山西、山东和安徽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特别吸引着观众们的兴趣。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民办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刘亦理、卜文和王伟,都是六岁,他们当众表演读写能力。这里挂着一张包括五百六十九个如“锤、斧、总路线、大跃进”等较复杂字形的不注音的汉字表,他们把上面的字一个个认下来。这些小朋友还能自编应用题,计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于小学一年级的水平。来自山西省万荣县荣河人民公社的六岁女孩吴建生在会上用山西方言和普通话对照着给观众讲故事。
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证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完全能学好拼音字母,也能用注音识字的办法认识一批汉字。
× × ×
中共中央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中指出:注音识字是我国文化革命中一项很重要的创造,应当在全国迅速推广。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推广了注音识字,让我们预祝注音识字之花在全国开得更鲜艳、更灿烂,在我国的文化革命中放出异彩!(附图片)
在注音识字展览会上,山东省平原县三岁幼儿小胜军在向观众们表演注音识字。
新华社记者 张赫嵩摄
吴玉章同志和徐特立同志到注音识字展览会参观  郑本立摄


第7版()
专栏:

广东根据方言地区特点推广注音识字法
力争提前扫除文盲学好普通话
本报讯 广东省正在积极地学习和推广山西万荣县注音识字经验,争取提前扫除文盲,学好普通话。目前,广东省有关部门根据本省方言地区的特点,决定在一般城市工矿区用普通话注音字母帮助扫盲,在农村用方言注音字母帮助扫盲。广州话、客家话、潮州话、海南话四种方言的注音方案“草案”已经拟订,并向全省公布,以便一边试验,一边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修正定稿,全面推行。同时,已组成注音识字试点工作组,到中山县开展试点工作。
广东省方言复杂,一个地区有几种方言。根据这种特点,中共广东省委已指示在县城以上的城镇和工厂、企业中直接用普通话注音识字法教学;在农村和小城镇则先用方言注音识字,脱盲后再学习普通话。拟出的四种方言注音方案(草案),是在中共广东省委文教部领导下,由省教育厅邀集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和负责干部共同拟订的。在拟订方案的过程中,曾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多次的讨论研究和反复修改,使拟订的方案(草案)尽可能地适应注音识字的要求和各方言的特点。同时,为了使方言地区的学员依靠方言字母注音识字以后,容易学会普通话注音字母起见,现在拟订的上述四种方言的注音字母,都尽量采用了普通话注音方案的字母,而且把能够统一的方言语音尽可能和普通话统一起来。与此同时,广东省注音识字试点工作组又选择中山县为试点,在广州方言地区和客家方言地区,分别举办两个普通话注音识字学习班和广州话、客家话各一个注音识字学习班,进行注音识字教学的试验。试点工作组由中共广东省委文教部领导,从省教育厅、省团委、省妇联、中山大学中文系、佛山专署文教局和中山县文教局等单位抽调干部和教师一百多人组成。试点工作组实际进行注音识字教学的时间预计为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个小时,要求学员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能够认识一千五百个常用字,顺利地阅读注音的通俗读物,写出三百字左右的应用文。现在,广州、汕头和海南等地区都在一边训练骨干,一边进行试点工作。广州市的部分企业和街道,也积极地组织了普通话注音识字的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