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社论

像抓生产一样地抓生活
一年一度的夏收即将结束。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去冬今春,和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了艰巨的战斗后赢得了今年农业战线上第一回合的胜利。现在,广大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正在乘胜直前,再接再厉,抢种麦茬作物,狠抓秋田管理,夺取今年农业生产全年全面的胜利。
群众的生产劲头越大,越要关心群众的生活。我们必须抓紧夏收后的有利时机,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像全面安排农林牧副渔生产一样地全面安排群众的生活。
全面安排群众的生活,首先是要妥善地安排夏收后的群众的口粮。口粮安排好了,别的事情就好办了。几年以来,安排群众口粮最主要的经验,就是要抓早、抓好、抓到底。越早抓越主动,越早抓越好办。宁可前紧后宽,“省囤尖不省囤底”,切勿前松后紧。这就是说,粮食打下来了,应当立即抓紧时间,领导群众全面安排,精打细算,计划用粮;提倡省吃俭用,细水长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宽日子当紧日子过。这样瞻前顾后,留有余地,大家的生活都是可以过好的。我国劳动农民素有勤俭持家、计划用粮的习惯。在农民一家一户烧锅起伙的时候,每年打下粮食,先有一个计算,农忙时每天吃多少,农闲时每天吃多少,大人每天吃多少,孩子每天吃多少,尽量调剂适当,定出一个计划。解放以来,特别是近两三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大跃进,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民的粮食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了,生活大大改善了,以现有的粮食,作适当的安排,完全可以使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参加了公共食堂,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说,粮食的消费已经由家庭的事情变成集体的事情。在集体生活中,在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计划的好不好,安排的好不好,管理的好不好,常常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过去,在战争年代,两个连队的供给标准完全相同,但因管理工作水平不同,伙食可能有好有坏。现在,在某些地区,在粮食消费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社、队粮食管的好,用的好,社员生活经常吃得饱吃得好,粮食也有节余;有的社、队由于管理不好,粮食使用无计划,一时偏松一时偏紧,使社员生活时好时差。人民公社是大规模的集体生产的组织者,也是公社全体成员的集体生活的组织者。公社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指挥千百人生产劳动,而且要善于领导千百人过好日子,把粮食的使用管理得很好,成为千百人的好管家。
由于绝大多数社员都参加了公共食堂,粮食安排好了以后,办好公共食堂,就成为全面安排群众生活的关键。
我国各地农村的公共食堂,自从今年春季普遍整顿以来,越办越好,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无比的优越性。现在人们谈论的早已不是要不要办食堂,能不能办食堂,而是怎样把食堂办的更好,怎样总结和推广办好食堂的经验。我国农村公共食堂已经进入健全发展的新时期。
怎样才能把公共食堂办好?各地的经验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干部吃食堂,办食堂;二、坚决依靠贫农和下中农。这两条,其实是一条,就是解决了依靠什么人办食堂的问题。依靠什么人的问题解决了,别的具体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公共食堂是社会主义在农村的一个阵地,是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巩固人民公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办好公共食堂,必须依靠农村中热爱社会主义的人,把它交给坚决拥护人民公社的先进分子去管理,健全民主的伙食管理委员会。在目前,这就是贫农和下中农。他们把公社看成自己的靠山,全心全意地维护它;他们把公共食堂看作人民群众的铁饭碗,千方百计地去办好它。这是因为他们从切身经验中体会到了:由于听党的话,把公社办好了,把食堂办好了,今天的生活已经比昨天好了许多,到明天还会生活得更好。依靠这样的人来办食堂,当然就比较容易实行民主管理,比较容易建立家底生产,比较容易改革炊事用具,降低伙食管理费用。依靠这样的人来办食堂,当然也就比较容易作到计划用粮和节约用粮,因为他们既有勤俭办社的思想,又有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品质,还有勤俭过日子的良好习惯和丰富经验,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去争取达到既改善伙食又节约粮食的目的。
干部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是贫农和下中农的利益和要求的体现者、代表者。公社和生产队的干部,到农村工作的一切干部,都应该跟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坚决把食堂办好。干部到公共食堂吃饭,对食堂的情况和问题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切身的感受,就可以领导群众,采取措施,帮助食堂改进工作。群众说,干部吃食堂,就是领导进食堂,政治进食堂,这是很有道理的。办好公共食堂,跟办好一切事业一样,决定的关键是实现政治挂帅,加强党的领导。除了县委、公社党委和生产队支部经常抓食堂,管食堂,检查食堂的工作,帮助食堂解决各种问题以外,最大量、最经常的领导,就表现在在食堂吃饭的干部身上。办好机关食堂要这样,办好农村公共食堂更要这样。
把群众生活安排好,群众心情更舒畅,干劲更高,就会推动农业生产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跃进。既抓生产,又抓生活,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把这两件事情全都作好。


第4版()
专栏:

琉璃河公社提前采取措施安排计划用粮
湖北一万二千多个干部下乡参加办公共食堂
本报讯 北京房山县琉璃河人民公社在小麦全部登场之前,提早安排了粮食工作。
琉璃河公社麦田,由于田间管理搞得好,小麦生长也比去年好。为了领导群众作长远打算。今年公社各管理区在麦收以前,就基本摸清了粮食消费和库存情况,准备在完成征购任务之后,实行籽种、口粮、饲料的保管和各项用粮统一由管理区安排的办法,这样就可以掌握粮食底数,安排计划用粮,也便于调剂粮食品种和改善社员生活。现在这个公社已经建立了各级粮食管理委员会,配备了公社、管理区、生产队三级粮食管理干部,并且进行了业务训练,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在储存保管方面,现有的几百间仓房已经整修好,正按照社员居住分布情况,筹划十一处粮食仓库,以便逐步作到集中管理。
在“用”的方面,各食堂还是本着“好日子当穷日子过”的精神,提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计划用粮和节约用粮的办法,目前正全面推行以下几项措施:
一、全年实行分月调剂用粮办法,6、78、9四个月劳动强度较大,适当增加用粮;冬春六个月农闲时再适当减低一些,使用粮计划更加合理。
二、搞好副食品生产,特别是蔬菜生产,以调剂伙食花样,节省粮食消耗,增加营养。现在全公社一百五十八个食堂已经种植了一千六百亩菜园,各种菜蔬陆续成熟,夏收后将有大批瓜类、土豆供食堂食用。
三、有计划地用库存粗粮和秋季新粮调换小麦,作到粗细粮适当搭配。
社员们都欢迎这些办法。他们认为:“庄稼人过日子,应该是这个样子”。
本报讯 湖北省各级党委在夏收夏种大农忙期间,非常重视办好食堂,关心社员生活,从而进一步鼓舞了广大社员干劲,促进了生产。
夏收夏种开始后,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书记处书记张体学、王延春等同志在各地检查工作时,指示各地党委越忙越要关心群众生活,要进一步地办好公共食堂。各级党委根据省委负责同志指示,在前一段整顿巩固农村公共食堂已获得很大成绩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许多具体措施加强食堂工作,保证社员在夏收夏种大农忙期间吃饱吃好。
干部和社员一起吃食堂、办食堂,是各地进一步加强食堂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一万二千九百多干部办了试验食堂。沔阳县有五个县委书记、三十七个公社党委书记和七百个总支书记、支部书记亲自下食堂当炊事员,帮助把食堂办好。省委书记处书记王延春同志最近在宜都、荆州两地区检查工作时,每到一个公社都亲自下食堂、下菜园了解情况,和社员、干部一起研究办好食堂的措施。许多农村人民公社现在已经取消了机关食堂,所有机关干部都跟社员一道在生产队食堂吃饭。武昌县五里界公社指出干部参加食堂的任务是:一改进(改进作风),两带头(带头办好食堂、带头生产),三帮助(帮助改革炊具和炊事技术、帮助食堂建设家底、帮助小队安排生活和生产)。自从各地进一步抓食堂工作以来,全省大部分生产队已按省委提出的每人至少有一分菜地的规定,划出了食堂蔬菜基地,并且固定了一批劳力专管蔬菜的培育管理。据武汉地区的武昌、孝感、云梦等八个县统计,从5月下旬以来,就增加食堂菜地九万多亩。各地食堂养猪最近也有所发展。为了让社员们在大农忙期间吃的更好,有些食堂还组织部分人打捞鱼虾和猎捕野味。圻春县在夏收夏种期间,许多食堂抽出两到三个人上山下湖捕野味摸鱼虾。解决好夏粮加工和做面食的技术问题,是湖北当前办好食堂的一项内容。由于湖北省今年夏收粮食面积扩大很多,长江两岸许多过去没有种麦习惯的地方,今年也获得小麦丰收,加以南方农村过去历来不会做面食。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各地都抓紧加工工具改革和培训炊事员二万三千多人。
加强了食堂工作以后,社员集体生活得到更好的安排,生产情绪更加高涨,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武昌县五里界公社把三百多干部都下到生产队食堂吃饭后,社员们歌颂道:“共产党像爹娘,帮助我们办食堂,食堂一天一个样,人人生产干劲强。”


第4版()
专栏:

丰收不忘节约 用粮细水长流
长安大队社员用粮用钱有计划
本报讯 安徽全椒县十字公社长安大队在夏季丰收关头,深入地开展了“丰收不忘节约”的思想教育,做到瞻前顾后,细水长流,不浪费一粒粮一文钱。
长安大队今年的大、小麦产量都比去年增加,少数社员和干部认为增了产就可以多吃多用了。有些富裕中农跑到县城酒馆大吃大喝,还说:“哪年丰收不大吃大喝一场?今年收入这样好,多用点算不了什么。”因此,大队党总支决定在欢庆夏季丰收的同时,深入开展一次“丰收不忘节约”的教育。广大干部和社员根据好坏的典型事例,结合切身体会,展开了讨论,充分认识了节约的好处;还有一些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社员也主动进行了检查。爱国生产队一贯勤俭节约的社员王线仁与童庄生产队社员杨国太就是一个鲜明的对照。王线仁把1958年的全部收入都存到了信用部,到1959年4月份他得了病,就从信用部支取了三十五元到县医院治疗,七天就好了。杨国太去年全家分了二百七十元,钱到手后,就觉得可以大花了,儿子结婚买了新床、新帐子,做了七套衣服,一下就用掉一百八十元,再加上上酒馆大吃大喝,不到两个月就把二百七十元花光了。通过这次教育,使大家认识到“丰收不忘节约”的重大意义,党团员干部都纷纷表示要以模范行动带动社员,保证不浪费一粒粮一文钱。
为了把“丰收不忘节约”的思想教育做得更深入,各个支部、生产队还利用黑板报、土广播、标语、宣传队等形式及时表扬节约模范,批评浪费行为。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树立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
在保证社员吃饱吃好的原则下,各个食堂都订了节约用粮计划。爱国生产队长山食堂用粮作到长计划短安排,三五天安排一次,一月结一次账,及时检查用粮情况,自夏收以来没浪费过粮食。(附图片)
四川成都市郊石羊公社灯塔管理区党支部和粮食管理会计在研究如何做好计划用粮,节约用粮。     新华社记者 陈捷摄


第4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吉林各级干部深入基层领导夏锄
吉林夏锄已进入紧张阶段,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处书记赵林、李砥平、富振声、栗又文、于毅夫,常委委员、副省长徐元泉等领导干部已经分别到各地加强具体领导,指挥铲趟,保证过好夏锄关。省直属机关两千多名干部也在18日出发,分赴第一线,跟广大农村干部、社员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夏锄工作。
拜泉四千干部深入夏锄前线
黑龙江省拜泉县四千多名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领导群众突击铲趟,促使全县的夏锄进度大大加快。
在各级干部的领导下,全县每天有十八万人和二百七十台拖拉机突击抢铲抢趟,日进度由八天前的七万亩猛增到四十五万一千多亩。到6月14日,头遍已铲出二百五十万亩,占耕地的82%,趟出面积占铲地面积的80%,并已有三个公社开铲二遍。湖北各地大种大采养猪饲料
湖北省各地正抓住当前大好季节,千方百计地采取种、采、收、加等各项措施,广辟饲料门路,大搞饲料生产。截至5月底为止,武汉、黄冈、襄阳、宜都、荆州五个地区,就种了各种高产饲料作物一百零六万五千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由3月到目前共采集各类野生饲料四百多亿斤。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进一步发动群众,结合麦收、插秧,边种、边采、边收、边贮、边加工,为高速度发展养猪事业准备更多的饲料。
安吉县革新技术突击积肥运肥
浙江安吉县狠抓割青、烧灰、养猪积肥三大肥源,大搞技术革新,开展积肥、运肥、施肥高速度突击运动。全县有三万个劳动力投入突击积肥,十天来共积肥五百五十多万担。该县原有和新建的八千八百多个自动灰窑,经过革新、改建,全部投入生产。有一千零五十个建在田头的畜牧场,架设了毛竹运肥管。三千五百部各种车辆全部投入运肥。
绵阳专区突击栽种红苕
四川绵阳专区一千万人民,本着“抢时间分秒必争,抓面积寸土不荒,保质量一丝不苟”的精神,掀起了高速优质、抗旱栽苕的突击运动。到6月12日,全区已栽红苕二百九十八万多亩,占应栽面积76.4%。进度快的蓬溪、梓潼、潼南、遂宁、三台、中江、射洪等县,在超额完成和接近完成红苕栽种计划的同时,开展了红苕增种运动。
兴宁以水库为基础建立农场
广东省兴宁县以合水水库为基础,建立农场发展综合利用取得很大成绩。兴宁县利用水库以及周围的荒山野岭,建成一个以养鱼、种果树和饲养牲畜的综合农场。从1957年到现在的不到三年里,这个农场水面养鱼约有一百万斤左右,造林一万五千亩,种植果树一千五百亩,饲养了大量牲畜。此外,这个场还建立了水力发电站、水力加工厂和机械排灌站等。


第4版()
专栏:

迅速发展小球藻饲料生产
农业部要求各级主管部门抓紧推广工作
新华社20日讯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迅速普遍推广小球藻饲料生产。
通知说:小球藻是一种生长快、产量高、可当家畜和家禽精料的单细胞藻类植物,用它代替部分家畜精料,不但是解决目前畜禽精料不足的有效办法,而且有可能解决将来大量发展畜牧业的精料问题;同时利用小球藻作饲料,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北京市已有八百八十多个猪场繁殖喂用小球藻。四川省武胜县三千零二十七个饲养场,场场培养小球藻,其中二千五百八十二个场已普遍用小球藻喂猪,不少地区的农业院校和科学研究机关也都在积极试验培养。
通知说:为了迅速推广小球藻饲料,使每个人民公社在短期内能大量生产喂用,各地省、县农业科学研究部门还没有进行这项试验的,要立即进行培养试验,建立小球藻种源基地,供应人民公社繁殖需要的种源;农业行政部门从省到县立即开办培养小球藻的训练班,为人民公社培训生产小球藻的技术人员。各县还应该选一至三个养猪场作为重点进行喂养对比试验,以便于用实际事例进一步教育群众,使推广小球藻饲料成为更广泛的群众运动。通知要求各级主管农业(畜牧业)生产的领导部门抓紧这项工作,作为解决当前精料不足、提高生猪质量的一个重要办法。(附图片)
广西苍溪县文昌公社权家管理区在培植小球藻。广西苍溪县委会九龙山摄


第4版()
专栏:

集体主义的凯歌
“一切为了同志,一切为了集体。”
——登山队员的口号
新华社记者 郭超人
在一本外国登山探险的书籍中,记载着曾经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国“探险家”埃里克·希普敦讲过的一句话:
只有圣人才不怀有这样的愿望:盼望他的同伴病倒而让自己取而代之,独享登上顶峰的荣誉。
这是多么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损人利己的思想。
与他们这种卑鄙的想法完全相反,在危险和困难的面前,我国登山队员们的口号是:“把最后一口水让给集体,右手坏了用左手帮助同志!”
最近,在我国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整个战斗中,我国登山队员们就以这种自我牺牲和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谱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集体主义凯歌。
这次登上顶峰的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他们的成功正是由于依靠了集体的力量。登山队全部二百一十四个成员,每个人都是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胜利者,他们都为这个辉煌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缺少的力量。
当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第三次适应性行军开始以后,登山队员们冒着摄氏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登上了拔海七千六百米以上的雪坡。因为是第一次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稀薄的氧气使大家头昏眼花,胸脯梗塞,体力大大衰弱。登山队队部当即命令,从这里开始进行断续性的吸人造氧气。队员们一个个戴上了氧气面罩,扭开了氧气筒的开关,一股暖流流过了他们的全身,使他们顿时感到轻快起来。但是,队长史占春却仍然在沉重地喘着气,艰难地行走着。他虽然也戴上了氧气面罩,打开了氧气筒的开关,但是很长时间过去了,他却没有能够吸进一口氧气。仔细检查,原来是氧气面罩的吸气口结冰,冰块堵住了氧气的流通。想取掉冰块,在那种低气温的情况下是很困难的。这时,来自哈尔滨的消防员刘连满丝毫没有犹豫,就把自己脸上的氧气面罩取下戴到史占春的脸上。史占春感激地摇了摇头,又取下来还给刘连满。但刘连满坚决不肯接受,又硬给史占春戴上了。他说:“你是队长,你要指挥全大队的登山活动。不仅仅为了你个人,更重要的是为了我们整个的集体。你一定要戴上它!”把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方便让给别人,我国的登山队员就是这样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有一次,大队沿着极端险峻的山岭,从拔海七千八百米的营地出发,踏雪蹬冰登上了拔海八千一百米的地方,当时已是漆黑的夜晚。由于运输队员被风雪所阻,没有跟上,队员们的背包里没有食物,没有燃料,眼看就要遭到饥寒交迫的煎熬。而这时,经过十几个小时行军已经腰酸背痛的藏族队员拉八才仁和藏族队员米马,却毫不迟疑地冒着坠岩的危险,连夜返回拔海七千六百米的营地去想办法。后来,记者问他们:是什么力量促使你们这样去做的呢?这两个出生在西藏农奴家庭的子弟,笑了笑却反问了一句说:“为了我们西藏人的幸福,许多汉族工作人员和人民解放军战士流血流汗,甚至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你说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去做的呢?”
登山队队员永远也不会忘记气象工作人员在这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胜利中立下的功勋。气象工作人员就是以他们平凡的劳动,精确地计算出珠穆朗玛山区从5月19日到5月25日是一等好天气,从而使登山队掌握了最有利的时机,在坏天气到来以前,及时地发起突击,登上了顶峰。
有一次,大队正准备从珠穆朗玛峰拔海六千四百米的第三号营地出发,攀登到拔海七千米以上的地区去。大本营的气象工作人员突然得到天气情报:拔海七千米以上将有大风雪降临。为了不让山上的战友们遭到风雪的袭击,大本营工作人员魏广福和谭克元,冒着风雪赶到拔海六千四百米的营地去为大队送信。从大本营到拔海六千四百米营地上升高度将近一千三百米,中间要不断穿过崎岖的山岩和危险的冰原。在登山队员们的计划行军中,原来需要走三天。但是,为了战友们的安全,魏广福和谭克元却坚持行进了二十多个小时,终于在当天深夜赶到了大队停留的地方,把天气预报交给了自己的战友们。当时,他们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他们的嘴边显出了胜利的微笑。
为了减轻突击顶峰的队员们的体力消耗,保证整个登山队的胜利,登山队的运输队员们把沉重的负担加到自己的肩上;为了让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能够得到更多的人造氧气,运输队员们即使在拔海八千米以上的缺氧地区,背着三十多公斤重的东西,也很少甚至不用人造氧气,把氧气节省下来。
在登山队里,像这样的“无名英雄”,是多么值得我们永远歌颂,永远学习的啊!医生吴永生自己身体不好,但他为了保证战友们的身体健康,冒着恶劣气候,穿过险峻的地形,随登山队到达了拔海七千米以上的地区;登山队的总务人员到处奔忙,从祖国各地运来了大批各种物资、装备,他们最先到达山区,又最后离开山区;报务人员使登山队日夜同祖国各地有关部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炊事人员每天为登山队员们作出可口的饭菜……。
是的,我国的登山队员们就是这样地为集体事业而奋斗的。正如一位登山队员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所写的:“集体是我的母亲,我是集体的儿子,没有集体也就没有了我。我要把生命鲜血无条件地全部贡献给集体,让微不足道的个人在伟大的集体中发出光和热。”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干部扎营田间办法好
不久以前,我们公社的党委会在田间搭起草棚,装上电话,一面参加生产,一面领导社员加强早稻田间管理,这一来,水稻田间管理很快就在全社形成了高潮。
公社党委书记在佛堂丰产方同社员一块劳动的时候,一方面同群众在一起研究秧苗初期管理办法,一方面在指挥田作出高标准管理的榜样,一天时间就解决了丰产畈中二百八十多亩早稻田缺苗多、杂草多的问题。同时,把这情况告诉了各大队田头指挥部,各大队很快就掀起查苗、补苗、除草运动,一天就补苗一万二千多亩。后来又在丰产畈中发现一部分早期水稻开始脱肥发黄,当即在全社范围内开展以查黄苗为中心内容的四查四比运动,发动广大社员边检查、边清理家肥,两天中全社清理各种家肥二十三万担,使几千亩黄苗普遍施上一次追肥。
浙江义乌县佛堂人民公社 沈锦达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赵泽中是个好会计
赵泽中是个去年才小学毕业的贫农家的儿子。
自今年春天担任我们公社幸福生产队大竹林小队食堂会计以来,他除了把食堂的账目和社员的工分,处理得清清楚楚以外,还经常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最近为了抽出更多的人去插秧,他还主动地兼作炊事员工作,每天亲自把早饭、中饭送到田里去。
最近在我们全公社食堂会计评比中,赵泽中被评为全社食堂会计标兵。
贵州瓮安县平定公社通讯组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自愿到落后队工作
我们公社的桂花生产队,以前是个落后队,被人们称为“老尾巴队”。有不少干部不愿到这个队去工作,可是大队的治安员金子仲同志,却自动要求到桂花队去工作。今年1月,大队党总支批准了金子仲的申请,决定他到桂花队去担任党的分支部书记。
金子仲将行李搬到桂花队以后,当晚就找到贫农社员朱伯廷等五人,商量积肥的事,决定第二天清早就开始挑泥巴。第二天早晨,社员们来到藕塘边,由于天冷,许多人不愿下塘。这时,金子仲脱去衣服,第一个跳下塘,社员们也就跟着跳下塘去。金子仲一会儿挖泥,一会儿挑泥,干得比谁都凶,这一天他的工效达到五方,比平常高一、两倍。第二天、第三天同样干得很出色。不少社员夸奖说:“金支书真是个干活的好把手。”由于金子仲能够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社员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各种工作也越来越出色。五个月以后,这个队的落后面貌就改变了。在最近大队的一次评比会上,桂花生产队在生产、生活、支部工作方面都得了红旗。
湖南常德县金星公社 吴鲜抚


第4版()
专栏:读者来信

王书记在夏收中
5月28日,我们三古垌大队夏收开始了。开完电话会议以后,张保琢和李大娘这个收麦小组,刚走到地边,抬头一看,大队总支书记王永法正在拿着镰刀割麦,李大娘愣住了,问道:“老王!刚才还听你在电话会议上讲话,怎么一转眼又割起麦来了?”王书记笑着说:“要抢收抢打,就得分秒必争。”他边说边割,总是割在别人前边。社员们怎么也追不上他。下午运麦的时候,王永法干的更欢,一担接着一担往场院担运,一直把麦子全部担完,才和社员们一起收工。
河南禹县三古垌大队
天衡  国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