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社论

提倡间作
间作和套种是争空间、争时间的好办法,是我国农民精耕细作的耕作制度的重要的一部分。过去,受人力物力的限制,这种耕作方法只能在个别的小块土地上实行。现在,随着农村公社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已经有了在大面积土地上实行这种方法的可能。山东省今春种植的大约一千万亩甘薯,有80%已经间作了玉米、高粱等作物,超过过去任何一年。其它许多地区也都在大面积土地上实行了多种多样的间作、套种的耕作方法。
间作、套种,同时生长在一块土地上的作物会不会互相妨碍,争夺地力?各种作物之间,常常有两种关系:一方面互相矛盾;另方面互相联系。决不能只看到它们互相竞争的一面,而忽视它们互相帮助的一面。只要安排得好,管理得好,间作、套种不但可以使同时生长的两种或几种作物不至于互相妨碍,还能够使它们互相促进。例如山东省很多地方实行的马铃薯、玉米、甘薯间作、套种,在幼苗期,苗很小,在光照、通风上互不妨碍;马铃薯开花结薯的时候,怕高温,需要湿润的土壤,这时候,正是玉米拔节生长的时期,对马铃薯就起了遮荫降温的作用,在给玉米浇水、追肥的同时,也保证了马铃薯所需要的水分。收获了马铃薯以后,正是玉米出穗的关键时期,这时甘薯苗刚栽上,对玉米也没有什么妨碍;玉米收获以后,正好进入甘薯的结薯和成长时期。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间作豆类等矮秸作物,也是很好的方法。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人民公社南阳管理区,去年作了玉米、大豆间作和单种玉米的对比试验。单种玉米的每亩只收了二百四十一斤;间作的,不算大豆,光是玉米每亩就收了五百八十四斤。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豆给土壤中制造了更多的氮肥。植株高矮不同和形状不同的作物间作,有利于通风透光。需要的养分不同的作物间作,有利于土壤中的肥分的适当调剂和充分利用。只要精心研究,掌握住作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就可以通过妥善的安排和管理,发挥它们“互助协作”的一面,克服它们互相妨碍的一面,最充分地利用土地、利用时间。各地都有在当地行之有效的间作、套种的配置方法,应该切实加以总结,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对于在本地还没有证明行之有效的间作方法,应该先行试验,找出最恰当的配置方法,然后推广。
间作、套种,是不是不利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会不会费工太多?实行间作、套种之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单一种植的时候不同了,管理措施当然要相应地改变。施肥、浇水的时间和数量,施肥的品种和方式,都要同间作、套种的作物的特性相适应。还要做到在间作、套种这种作物的时候不伤害田间原有的作物,在收获一种作物的时候不伤害正在生长的作物。这些,当然会比单作的时候多一些“麻烦”,也要多费一些工夫。可是,田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从每一块土地上收获更多的农产品。只要能得到更多的农产品,田间管理多费一些工也是值得的。再说,只要把各种作物配置得好,再加上实行工具改革和其它的技术改革,也可以做到不多费工甚至少费工。至于机械化,人是机器的创造者和掌握机器的主人,改造和创造机器,使它们适合间作、套种的要求,是一定能够做到的事情。另一方面,间作、套种的具体方式也可以适当改变,以便更有利于机械化。总之,事情都是互相影响、不断变化的。不能让现有的农业机器和现有的间作、套种方式限制住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间作、套种是不是同合理密植有矛盾,会不会不利于单项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对于适宜间作、套种的作物来说,合理的密度应该从间作、套种的几种作物的集合体来考虑决定;几种作物配置得好,就能比种植单项作物达到更高更合理的密度。间作、套种不但不违反合理密植的原则,而且是提高合理密植的程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按照国家计划和人民需要,应该生产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我们的目标,是提高适合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农产品的总产量。只要配置得当、管理得法,间作、套种的结果,各项作物的单位产量和总产量都会大大提高。
除了农作物的间作、套种之外,还有幼林和部分成林的林农混作,也值得大大提倡。这既可以加强林木抚育,又可以增加农业收入。河南长垣县去年林地间作二万二千多亩,收获大豆十三万斤,小米五万多斤,花生七万多斤,瓜类和蔬菜一百三十万斤,苜蓿等饲料一百二十四万斤;同时,幼林成活率也大为提高。浙江开化县霞湖公社去年在六千五百多亩杉木、油茶幼林地和茶园中种了玉米、甘薯、黄豆等作物,在近山和低山林地套种了一千多亩蔬菜,共收粮食一百二十多万斤,蔬菜二十多万斤;间作的林地林木生长得特别好,茶叶增产30%以上,油茶增产10%到20%。今年浙江、河南许多地区掀起了大规模的林地间作运动,有些县的林地间作面积已经达到几万亩以至十几万亩;河南卢氏县今春林地间作面积达到三十七万九千多亩。近几年我国造林面积迅速扩大,只是1958年和1959年,造林面积就有五亿四千万亩,各地都有大量的幼林地;普遍推行林地间作,对于提高林木成活率和增产粮食、油料、饲料、蔬菜都有巨大的作用。浙江很多地区为林地间作成套地大搞工具改革,组织林地间作专业队上山扎营;河南有些地方还在林地大兴水利工程、建立土化肥厂和土农药厂,为林地间作进行了田间基本建设。这样做,山地远、劳力不足、林地土质不好、水利条件不好等等问题,都可以解决。
对于已经间作、套种的作物,现在应该适应间作、套种的情况加强田间管理;在夏秋两季,也还有许多地方有许多作物可以间作、套种。应该把群众中间多年以来行之有效的间作、套种办法认真地加以总结,按照各地当前的条件推广或试行。还应该不断地考察、研究和总结大面积间作、套种的新经验,总结在间作、套种中间改良工具的经验,把间作、套种的技术继续提高。这样,我们便可以在同样的土地上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大的丰收。


第7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浙江确保水利工程安度汛期
浙江省各地正在大抓防汛防洪工作,保证大小水利工程安度汛期。
为了保证各项水利工程在汛期中充分发挥作用,全省各地正在发动群众对水利工程普遍进行检查,对险要工程进行加固。少数尚未完工的工程,正在突击抢修。
在积极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各地还注意了蓄水保水和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工作,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
辽宁放养柞蚕数比去年增40%
我国柞蚕丝主要产区——辽宁省,落实的放养蚕数比去年增长40%。各地正积极清整蚕场,大搞基本建设和技术革新,为柞蚕放养做好一切准备。
北京五万人义务支援麦收
北京郊区收麦大战全面展开,最近几天全市有五万名职工、干部、学生、战士陆续开赴各产麦地区,支援麦收。
今年北京郊区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二十万亩,收麦任务比往年繁重。支援麦收的队伍到公社后,受到了热烈欢迎。
锡盟超额完成粮食饲料播种计划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粮食、饲料播种面积一跃再跃,到6月13日,已播种了粮食、饲料一百二十万亩,不仅大大突破了自治区规定的七十万亩的任务,而且完成全盟牧区一百零五万亩粮食饲料播种跃进计划的114.2%,取得了锡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成就。
目前,这个盟的广大牧民在胜利的基础上,提出了再登高峰的口号,力争再开荒多种三十万亩,向“七一”献礼。
赣南狠抓早稻后期管理——“四防”
江西赣南区狠抓以“四防”(防洪、防虫、防畜、兽,防倒伏)为中心的早稻后期管理。在“四防”中,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带领群众,奋战田间。
赣南区以“四防”为中心的早稻后期管理已取得很大成绩,全区一类苗由原来的46%上升到52%,三类苗由原来的21%下降到13%。


第7版()
专栏:

新疆超额完成粮食作物播种计划 浙江因地制宜套种增种杂粮瓜菜
湖北新洲县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十边”扩种小杂粮三万七千多亩
本报讯 新疆农村掀起了一个以增种粮食为中心的超计划播种运动。目前各地人民公社集中了30%左右的劳力,在天山南北大片荒原上,边开荒、边修水利、边播种。各族农民决心利用夏收大忙季节到来以前的时机抢播,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超过计划15%。截至5月底统计,全自治区粮食播种面积已经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达到两千七百多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2%以上。
坚持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是自治区党委几年来领导农业生产的主要经验。新疆人口少,耕地面积不过四千多万亩,耕作比较粗放。因此只有尽力多种才能保证兰新铁路迅速延伸和自治区工业建设大发展对粮食的需要。今年各级党委从春播一开始,就狠抓了多种、种早、种好这三个环节,冬春小麦的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四百多万亩,增加了37%以上,超过计划13%,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了38%,播种质量也都较往年为好。
各地人民公社为了保证播种面积能够超额完成,今年都组织了开荒专业队,充分发挥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合理安排了劳力,坚持了常年开荒、修水利等农田基本建设,并实行边开荒、边播种,改变了过去一般都集中在冬季进行大规模开荒的状况,保证了播种面积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荒今年播种的面积有四百多万亩,比去年增加一倍左右。和田专区各县到目前已开出有水利设施的荒地九十多万亩,每人平均增加一亩多水田,基本上今年都能播种。吐鲁番县到目前已经开出可以播种的荒地十一万亩,比去年增加四倍以上,现正抢种高粱。
现在,新疆各人民公社正积极挖掘潜力,多种、再多种。据和田、喀什、哈密、塔城、昌吉以及吐鲁番盆地各县等十三个地区的统计,将扩大播种粮食和油料作物三百多万亩。
本报讯 浙江各地人民公社贯彻执行多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充分利用林地、园地和零星土地套种扩种瓜菜、杂粮、饲料和油料等作物六百多万亩。
浙江各人民公社在大力做好早稻、棉、麻等作物的田间管理的同时,采取建立专业队和组织群众性突击相结合的办法,广泛进行套种扩种。由于广大社员齐动手,许多地区套种扩种又多又快。临海县各公社除了抽调一万三千多社员建立近四百个专业队专门进行套种扩种外,又在早稻插秧结束以后,组织十五万多社员突击五天,种下二十八万亩瓜菜、杂粮和油料作物。
各地在大搞套种扩种中,都根据山区、平原和沿海等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尽量多种。在山区,各公社大抓林间套种。淳安县各公社抽调一万五千名社员组织了五百多个套种专业队,在茶园、果园、油茶园地套种上八万亩玉米、花生、大豆、蔬菜。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地区除了在桑园套种外,广泛利用“十边”扩种。许多公社还利用了河、塘、湖、库等水面,放养水生植物。浙东沿海地区的人民公社还充分利用海涂(海滩地)扩种。
目前全省已压薯藤一百多万亩。季节较早的浙南地区部分县、公社已完成甘薯栽种计划。
现在,浙江各地正在加紧对套种扩种作物的培育管理。
本报讯 湖北新洲县千方百计扩大夏种作物面积。
这个县今年实收小麦面积比去年扩大十万亩左右,这是去年大搞以水利化为中心的治山治湖运动的结果。今年夏种作物面积能不能进一步扩大?经过各级干部和群众讨论,全县作出了“五扩大”的规划,所谓“五扩大”是:第一扩大夏季播种面积;第二扩大晚秋复种面积;第三扩大高产作物;第四扩大油料作物和各种小杂粮面积;第五扩大优良品种的面积。“五扩大”如何实现?主要是发动群众,把一切可以利用的闲散土地都因地制宜地利用起来,真正作到见土就种,见缝插针。经过领导干部深入群众,访问座谈,提出了利用“十边”的措施,就是开垦和利用湖边、江边(这个县沿江滨湖)、堤边、河边、水库边、渠道边、山边、田边、路边和村边等空隙土地,据初步调查摸底,利用“十边”可以播种几万亩夏种作物。为了保证把这些土地都种上,并且种好、管好、保种保收,就要正确和深入地宣传和执行开荒政策,并根据土地集中与分散的不同情况,明确规定:凡是大片荒地由公社或生产队经营(凡生产队有力量经营的,公社应尽量让生产队去经营),小块土地由小队经营,房前屋后的零散土地,则由社员个人经营,以提高生产小队和社员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利用“十边”进行“五扩大”的具体措施,已经在这个县的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中深入人心,并迅速地形成了群众性的行动。除了早稻、中稻、麦茬棉花及其他的杂粮作物,都已经按“五扩大”的规划指标完成播种任务外,现在全县二十万劳动大军,正在有领导有秩序地分班作战。固定一批专班负责小麦脱粒,争取颗粒归仓。另一批班子突击已经种上的秋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还有一批班子正在继续不懈地大搞“十边”、“五扩大”的抢种任务,采取了“边开荒、边整地,边施肥,边播种”一条鞭的办法,声势十分浩大。广大社员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屋前屋后都种上小杂粮和蔬菜,作为家庭副业的一项收入。全县到目前为止,利用“十边”已经扩种了三万七千多亩小杂粮,另有新开出的三万亩荒地,也在准备播种。(附图片)
广东省新会县大泽公社千方百计利用空地扩种杂粮。这是社员们正在木薯地上除草培土。新华社记者 罗渺伦摄


第7版()
专栏:

大批干部深入生产队领导一竿子插到底
武乡县领导作风更加深入
武乡县70%以上的干部,用70%的时间,深入到生产队,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他们跟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几个月内,在工作中出现了深入生产和田间的人多,具体研究和解决问题多,想办法出主意多;打电话要表报的人少,蹓蹓跶跶的人少,一般号召和指手划脚的人少;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快,发现和解决问题快,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快的“三多、三少、三快”的新气象。
本报太原19日电 山西省武乡县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和群众团体70%以上的干部,用70%的时间,深入到生产队,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他们和社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在广大干部中出现了“三多、三少、三快”的新气象,促使生产一浪高一浪地向前发展。
中共武乡县委认真总结了历年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以后,认为改进领导作风,加强第一线,是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关键。但经过全面从上而下检查领导作风,发现从县委到公社党委,由于对加强生产第一线——生产队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因而存在着对生产队的领导不具体,县委派下去的工作组和公社干部,只到管理区,很少深入生产队具体领导,使工作不能一竿子插到底。这样,头重脚轻,致使生产任务不能圆满完成。去年全县一千一百六十个生产队,超产队仅占总数的41%,而减产队却占25%。
县委接受以往经验教训,向全县干部提出了“深入生产队,加强第一线”的号召。并于4月下旬,在大有公社召开了各公社党委书记、管理区支书、生产队队长等三百余人的现场会议、进一步总结交流了这个公社凤台坪管理区党支部委员实行分工常年固定包队,深入生产队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培养红旗生产队的经验,批判了一些干部忽视生产队领导的倾向。在全县一千九百八十七名县、公社、管理区三级干部中,普遍推行了“三七制”的领导方法,即十天当中,有三天为县委、公社党委、管理区支部开会、研究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其余七天深入生产队领导生产。并规定各级下乡包队干部都要当好小队参谋,培养基层干部;搞重点树榜样,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社员一起劳动;贯彻执行好党的方针政策,向上级党委汇报工作情况。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每个干部要做到四保证:保证身带五件宝(锄头、钁头、镰刀、记工本、日记本);保证做到“三通”(通政治、通生产、通管理),“四化”(工作深入踏实化、劳动经常化、作风民主化、学习制度化),“五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同娱乐);保证当好“七员”(生产指挥员、战斗员、饲养员、炊事员、技术员、宣传员、学习辅导员);保证所包队达到红旗生产队标准。同时从县到公社、到管理区都确定先进和落后不同的领导重点,实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保证各生产队的平衡发展。县委确定了十个先进队,十个三类队为县委直接抓的重点。抽调了县委部长、县级各机关得力干部三十五人,组成四个工作组,由部长挂帅,常年固定包干到队,创造经验,全面推动。各公社、管理区也分别确定了重点,固定了一千三百三十七名包队干部。此外,县委书记、县委委员、部长、各部门领导干部共二百四十二人,每人分别包干联系一个先进队或一个落后队。这样,全县三级包队干部共达一千九百八十七名,包干领导一千一百六十九个生产队。
同时县委根据思想红、干劲高、领导好、群众拥护、劳动好、技术高等条件,普遍对生产队党小组长和队务委员会进行了一次整顿,抽调了公社干部、管理区支委一百二十三人,下放当队长和党小组长。
为了克服过去工作组下乡“人在工作在、人走工作走”的偏向,各级干部深入生产队以后,普遍加强了对基层干部的培养。他们抽晚上时间,帮助队长制订小段作业计划、劳动定额和组织竞赛,给队干部出主意想办法,做到了同计划、同劳动、同执行。在每月一次的“爱社日”里,所有包队干部和社员一起过“爱社日”,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总结上段、安排下段,民主评比,树立“五好”标兵。
各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的结果,不仅使广大干部普遍获得了思想、业务、生产三丰收,使工作做的更加扎实,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三多、三少、三快、一摸底”的新气象,即深入生产队田间具体工作的人多,打电话要表报人少;和生产队具体研究解决问题多,蹓蹓跶跶的人少;想办法出主意多,一般号召指手划脚少;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快;发现与解决问题快;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快;上下都摸底。
由于各级干部深入到队,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密切了干群关系。故城公社党委书记王保书,在当饲养员中深深体会到人担水、拉磨的苦恼,他和饲养员一起研究、改革工具一百多件,实现了饲养过程土机械化,每人由原来喂猪五十头提高到一百三十头。
许多干部通过劳动实践,提高了领导能力,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学会了技术,懂得了管理,普遍认识到“深入生产队是干部又红又专的道路”。据最近调查排队,全县二百零二个三类生产队中,已有一百一十二个上升为二类队,四十二个赶上了一类队。
在广大干部的带领下,广大社员的劳动热情日趋高涨。全县劳动出勤率由过去93%达到98%;共改革各种工具十四万五千余件,工效提高一至三倍以上;三十多万亩秋田比去年提前一个节令下种,每亩施底肥一百九十担,比去年增加一倍多;普遍实行了优种密植,高产作物比去年多种一万五千亩,扩大耕田面积五万多亩;水地扩大到七万亩,为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7版()
专栏:

建立防沙基地 营造防护林带
宁夏加速制服风沙
本报讯 宁夏回汉人民在向风沙灾害展开大规模斗争中,取得了辉煌胜利。目前,全区在风沙线上已经建立起五百亩至一万亩的防沙林基地几十处;沿黄河特别是黄河西岸由宁朔县仁存渡至石嘴山市约三百多华里长的护岸林带已经基本连接起来。这些林带已经起到显著的防护作用,有的已树木生长成材,开始采伐。腾格里沙漠中卫沙区由荒草湖至胜金关长约九十七华里的明沙丘上,已经出现了一条雄伟壮丽的绿色长城,把“黄龙”(黄沙)控制得服服贴贴。同时,再加上其它农业措施,使过去经常遭受风沙侵袭的农田的粮食产量,已由解放时的一百多斤逐渐增加到三百多斤。过去被沙压多年的土地也恢复了耕种。
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使这里的治沙工作出现了空前未有的新局面。两年多来,全区沿风沙线造林二十六万亩,为十年来治沙造林总数的70%;封沙育草一百二十四万亩,为几年封育面积的82%。为了加快绿化沙漠的进程,1959年第一次在明沙拉种草十万亩,今年计划在雨季再种草十万亩。
宁夏治沙工作是在国家集中治理和群众普遍治理相结合,专业队伍治理和群众突击治理相结合方针和林业生产“三化”方针指导下,积极运用人民公社优越条件大办林场。目前沙区已有社办、队办林场十四处,国营林场六处。由于普遍建立林场,加快了治沙进度。
现在沙区回汉人民满怀信心地提出,要在今后三至五年内全部完成中卫至盐池这一条长达一千二百七十华里的基干林带和黄河护岸林以及渠、沟、道路等林带,争取八年内把可能绿化的沙漠全部消灭。


第7版()
专栏:

广西封江堵河抗旱抢插中稻
安徽二百万工人士兵学生支援夏收夏种
本报讯 广西僮族自治区四级书记开赴抗旱第一线,五级干部会师田间,一个保上造、夺晚造粮食丰收的全民抗旱防旱运动席卷全区。
入春以来,广西雨水一直偏少。百色、南宁两专区大部分县长期没有下过透雨,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旱象。其他地区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干旱。6月份以来,全自治区雨量更少,旱情有了新发展。目前正是抢插中稻、早稻包胎圆粒、晚稻播种育秧的关键时期,因此,干旱对粮食作物危害甚大。
各级党委和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区人委的领导下,把抗旱防旱作为当前农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集中人力物力奋起抗旱。南宁专区马山等十个县有八千多名各级党委书记和干部深入抗旱斗争前线。几个月来一直坚持抗旱斗争的百色专区,地委、县委、公社、大队党委书记和各级干部两万多人已开赴抗旱第一线,他们一面进行抗旱抢插大检查,一面和四十多万群众一道封江堵河、修补库塘、车水灌田,千方百计抗旱抢插中稻,大大增强了群众抗旱信心和决心。群众说:“抗旱抗到天低头,不获丰收誓不休”。由于四级书记深入抗旱前线,解除了群众坐待老天下雨的思想,全专区迅速形成抗旱抢插高潮,目前已插下中稻二十一万四千多亩。
抗旱中,各地充分发挥一切水利工程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天然水扩大水源,增加灌溉能力。横跨田阳、田东两县的百东河水库,在两县人民同心协力下,增开了五十五条长约三十公里的引水渠,又在支渠上安了许多量水堰和水尺,按需水量放水,使抗旱能力由四万三千亩增加到六万亩。玉林专区八个县共拦截中、小河流一千八百七十六处。增开水渠二千八百六十三条,挖掘地下水源二千八百六十四处,使全专区受旱的早稻,有一半灌了一至二次水,并且为晚稻育秧、插秧准备了用水。
在这与天争粮的日子里,全自治区各城市与农村、公社与公社之间开展了共产主义大协作。自治区各机械制造工厂和县社工业的工人,大闹技术革新赶制排灌设备和提水工具,现在,大批的抽水机已运往农村,用于抗旱斗争。各人民公社之间也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天等县为了不误中稻插秧季节,开展了全县性的抗旱大协作,全县五十一个受旱较轻的大队,抽出了二千五百多个劳动力和七百多头耕牛支援受旱严重的大队抗旱保苗和抗旱抢插中稻,大大加快了插秧速度。
本报讯 安徽省各城镇和各行各业,在夏收夏种期间,先后有近二百万人到农村支援农业生产。
中共安徽省委在城市五级干部会议上发出城市支援农村,各业支援农业的号召以后,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官兵、学生等城市居民争先恐后地要求下乡支援农业生产。一个月来,下乡人员在生产中获得了显著成绩。仅六安专区下乡人员就帮助公社割麦五十多万亩,收油菜三万二千亩,积肥七千四百多万担。按时完成了夏收夏种。
各部门还根据自己的特长,从各方面支援农业。阜阳专区工业交通部门组织了一百五十二个技工小组,下乡巡回检修农业机械,已修复排灌机械七百七十一台,拖拉机一零九台次,整修制造各种大小农具二十九万多件。医务人员提出:“手拿镰刀、身背药包,一边生产,一边治疗”的口号。芜湖市组织了有五十六人参加的四个巡回医疗队,下乡为公社社员服务。商业工作者一面送货,一面劳动,为社员、为生产服务。萧县商业部门组织了五万一千八百多人,把夏收工具和日用百货送上门。在夏收开始以前已送各种夏收工具四十三万件,占夏收需要量的90%以上,送日用百货价值五万五千多元。
除了农忙时节下乡支援农业生产外,根据省委的指示,各地县以上机关、工厂和学校还采取划片包干、厂社挂钩的办法,同人民公社建立了协作关系,进行经常的支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两千三百多个工厂、两千多个机关和一千三百多所中等以上学校,同七百多个人民公社建立了经常的联系制度,全省90%以上的人民公社都与工厂、机关或学校挂了钩。各工厂、机关、学校都在人力和物力上积极地支援自己挂钩的公社。据极不完全的统计,各地已帮助公社建立农具修配厂、土化肥厂、粮食加工厂等一千八百多个。芜湖市有关部门帮助公社建立了托儿所、幼儿园六百二十六个,商品购销站八十七个,业余文工团五个,还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公社培养了各种技术人才一万多名。(附图片)
广西宁明县板棍公社合理安排劳力,一边收割早稻,一边犁田,准备夏种。新华社记者 章忆维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