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
专栏:

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红旗胜利前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代表 江泓
我听了陆定一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致的祝词和林枫同志所作的报告,听了各位首长的讲话和全国文教战线上许多英雄们的先进事迹介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我们前线话剧团的同志,一定坚决贯彻这些宝贵的指示,认真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在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中,完成党所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
在毛主席文艺思想指导下前进
我们前线话剧团的前身,是新四军军队和几个支队的战地服务团。它和部队所有文工团一样,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在毛主席文艺思想指导下和部队党的坚强领导下,沿着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前进。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我们活跃在大江南北和淮河两岸。我们紧密地配合着战斗任务和根据地人民的抗日斗争,创作和演出了反映我军保卫皖南门户、粉碎日本强盗大扫荡的“繁昌之战”,反映军民合作打击敌人的“一个打十个”,以及“生产大互助”等剧目。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我们年轻的文艺战士,在敌人重点进攻的华东战场上,随着部队行军作战,积极参加了战勤工作,广泛开展文艺活动,创作和演出了广场歌舞剧“大翻身”、“一样爱护他”、“火线爱民”、“碾胜利米”等剧目。全国解放以后的十年,我们在配合部队保卫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高部队军政素质和文化水平的任务中,始终坚持着以创作现代题材、反映革命斗争、描写英雄人物为主的创作道路,先后创作了大型话剧“东进序曲”、“烈火红心”、“杨根思”、“东海最前线”、“青春之歌”、“一江红旗”、“老将行”、“水往高处流”、“岳仙”、“在前进的道路上”等,以及独幕话剧和多种多样的小型节目共七百余个。其中有一些在全国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比如“东进序曲”在参加建国十周年文艺献礼演出的时候,曾经获得各方面的好评。“杨根思”在全国第一届话剧会演中,也获得了演出一等奖。我们在大跃进初期创作的“烈火红心”,全国很多剧团普遍上演,曾经轰动一时。在完成舞台剧本创作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创作了不少电影文学剧本,比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上风暴”、“战斗的山村”、“江山多娇”等等。这些影片,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反映,其中“南征北战”又是解放后第一部以反映毛主席伟大军事思想为题材的影片。
按照党和毛主席所指引的道路,我团在创作和演出活动中所塑造的一些具有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的英雄形象,鼓舞了我军广大官兵的战斗意志,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热情。许多老同志看了“东进序曲”,认为它不仅概括了当时苏北地区的斗争情况,也概括了当时敌后斗争的基本面貌,认为它成功地表现了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光辉胜利和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威力。许多单位接连几次组织干部看“东进序曲”,把它作为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的辅助教材。许多干部战士看了“杨根思”的演出,激动得当场高呼口号,要学习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杨根思的英雄榜样,为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崇高事业贡献全部力量。“烈火红心”中的敢想敢干、白手起家办工厂的许国清等复员军人的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我团创作的许多独幕话剧和各种各样的小型节目,像“活捉罗根源”、“服输记”、“双喜临门”、“不要随地吐痰”、“东山洋片”、“不要更正”等,也都受到了部队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不要更正”的创作与演出,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在部队巡回演出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个爆破手,创造了六百炮“炮炮开花”的纪录。报纸发表消息的时候,把六百炮误为八百炮。部队同志要写信给报社要求更正。这个爆破手同志立下了雄心大志,刻苦钻研,很快就达到了八百炮“炮炮开花”。我们马上编出了反映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小剧:“不要更正”。这些小型节目,也对部队各方面的跃进,起到了促进作用。
上岛下连送戏上门
我们前线话剧团,在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方针指导下,不仅在创作上从多方面反映了人民军队的精神面貌和英雄业绩,并且在演出活动中,把能够为连队、为士兵服务,当作是自己的光荣。我们的口号是:面向连队,身在连队,心在连队,跑遍连队,演给连队,教给连队。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整风运动思想丰收的基础上,更是干劲冲天,意气风发,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大、中、小相结合的演出形式,上岛下连,送戏上门,尽量让士兵多看我们的节目。就在这1958年一年中,我们演出了一千二百八十八场,平均每天演出三场半。
由于部队执行着繁重的战备、训练、施工等各项任务,特别是海边防和空防部队高度分散,战士们看戏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只要我们一下部队,广大官兵都强烈地要求我们为他们多演。在1958年整风运动中,我们全团对于如何为连队、为士兵作更多的演出,曾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辩论。大家提出了要充分发扬以往战地演出的优良传统作风,采取送戏上门的办法。于是我们把演员组成了若干个自带布景、道具,能够作中小型演出的“轻骑队”,上岛、上山、下连,到工地、操场、课堂、宿舍、饭厅、哨所,到一切有战士活动的场所,广泛展开演出活动。为了使更多的战士能看到演出,我们的“轻骑队”还效仿电影“跑片子”的办法,一个轻骑队在半天内连续到几个单位轮回演出。这就使战士们不离开战斗岗位,不离开驻地,就能看到演出。我们曾经为施工部队十二个人的作业班,为只有三个炊事员的伙房,单独演出了一个半小时以上的节目。这种送戏上门的轻骑队,工作十分紧张,每天都要演出七八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时常饭也来不及吃,只能随身带一两个馒头,饿了就啃一口,但是我们每一个同志都以能够为这些边防海岛部队的战士服务,感到最大的愉快。
我们对陆海空的分散部队,不仅仅上门演出中小型节目,并且还想了种种方法,使他们也能看到许多大型的话剧,例如“杨根思”、“烈火红心”、“东进序曲”等等。我们对这些大型的剧目的演出方法,根据不同情况作了许多改革。在条件十分困难的地方,比如海岛前沿观察所,没有舞台,我们就在战士的宿舍,用自己创造的折叠活动屏风一挡,摆上一两张桌子就演起来了。如果外景戏多,像“杨根思”,我们就选择与剧情比较近似的地形条件(比如选一个高坡,作为戏里的一二○○高地),进行演出。
帮助部队开展文艺活动
我们在积极开展创作和演出活动的同时,还继承和发扬了过去战争年代在火线上开展部队文艺活动的传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帮助部队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帮助部队教歌、排戏,帮助连队开展俱乐部活动,帮助业余作者搞文艺创作。我们还创造了“文化赶集”的活动形式,更广泛地组织群众参加文艺活动。这种形式就是,利用假日,选择部队驻地比较集中的地点,插上彩旗,布置各种游戏“摊子”,比如猜灯谜,套四害,摆棋局,教唱歌,以及设立书报、杂志摊……,好像赶庙会那样,官兵们来到这里,有说有唱,又看又玩,既是有意义的娱乐,又培养了他们喜爱文艺的兴趣。
为了使文艺活动能够更好地、更大地活跃起来,我们还注意了加强对连队文艺骨干的培养。每到一个单位,都以团或营为单位,帮助部队训练骨干。特别是对部队的业余演出队,我们更是作为培养的重点,并且注意和他们建立经常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为促进部队群众性的、经常性的文艺活动的开展,为繁荣部队的文艺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贯彻群众路线
我们这些成绩,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和部队首长的亲切关怀下取得的,是依靠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的结果。
党时时刻刻教导我们,要坚持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革命的文艺工作。部队党委和首长不但抓紧对我们的政治思想领导,而且在创作和演出上也给了我们有力的指导。南京部队领导上每年都要对我们的创作和演出工作进行安排,提出方向,交代任务,提供题材线索。许多首长还亲自帮助我们研究提纲,进行创作。
在电影剧本“南征北战”的创作过程中,陈毅元帅曾经抽出时间,亲自审阅了剧本的初稿,以后又组织作者座谈,用许多生动的事例,阐明华东战场的胜利就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胜利,明确指出“南征北战”这一作品,要突出这个主题思想。陈毅元帅的这些指示,对提高剧本的思想性、艺术性都起了决定的作用。
话剧“烈火红心”,是周桓上将在养病中向我团提供的线索。他要我团派作者随他一起到长兴县去搜集材料。整个作品从开始结构到最后定稿,周桓同志都亲自参加研究,甚至逐字逐句地帮助修改。
话剧“东进序曲”的创作更是如此。这是一个反映我军历史题材的作品。作者搜集素材的时候,得到了许多当时亲身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老同志的很多宝贵指示。这个戏第一次彩排演出,南京部队司令员许士友上将,政治委员唐亮上将就请了许多部队首长来进行审查,并且细致地研究了剧中人陈秉光在“舌战群顽”这一场戏中,如何正确地掌握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如何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有充分的灵活性,大大地丰富了陈秉光这一人物的艺术形象。这个戏参加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之前,南京部队首长前后看了五、六次演出,每次都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在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之后,中央许多负责同志和总政治部首长,又作了许多宝贵指示,使“东进序曲”这个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逐步达到比较完美的程度。
党教导我们,文学艺术事业如同党的其它事业一样,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艺术创造(包括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设计在内)不是个人的事业,而是集体的事业。我团的业务建设,始终拿这个作为指导思想。
我团编剧、导演、演员和舞台美术设计几个方面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是各人的独立构思,而后是业务范围内的集体讨论,再后是整个排演或演出单位的集体研究。这种方法,我们通常称之为“编、导、演和舞台美术设计四结合”。运用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全体同志的智慧,使演出节目的艺术质量和上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了每个同志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不仅使专职干部不断提高,并且使其他同志逐步学会了编导工作,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编导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要满足前面所讲的这样大量的演出的需要,光靠少数专职的编导人员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就大搞创作、排演的群众运动,人人动手,各显其能,全面开展,重点培养。同志们参加编导活动的热情很高,在后台,在野外,在宿舍,在车上……有空就写,有空就排。由于破除了迷信,许多从来没有写过文章的同志,包括搞舞台工作的技工同志,也都动起手来创作了很多节目,其中有不少质量比较高、宣传效果比较好的优秀作品,使我们上演的剧目不断丰富,不断翻新。现在不少同志不仅能够创作、排演小型剧目,也能参加大型剧目的编导了。就这样,通过发动群众,运用集体力量,我们培养了一批能编、能导、能演的“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出现了一些接近专职编导水平的人材,扩大了编导队伍。
深入火热的斗争
党教导我们,要搞好文艺工作,必须深入火热的斗争,密切联系群众。1953年以来,我们全团在部队首长的号召下,就开始了比较长期的下连体验生活。专职创作人员,每年都有较长的时间在群众中生活、创作,和战士们交朋友,建立“创作据点”。1958年以来,我们更坚持贯彻了下连当兵和到农村劳动的制度,和战士、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作。不仅在下放锻炼中,就是平时下部队演出,也尽一切可能利用演出空隙,到工地和连队,同战士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女同志还为战士们烧饭送水,洗衣服,补鞋袜,演员和战士亲如兄弟姐妹。通过这些活动,保持了和工农兵的亲密相处,带给了我们丰富的收获。他们冲天的革命干劲,忘我的劳动态度,纯朴的阶级感情,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给了团员们深刻的教育。我们从他们那里学会了打枪放炮、施工技术和生产技能,积累了生活知识,搜集了各种素材,学习了群众的语汇。这就丰富了创作源泉,也为提高表演技巧创造了条件。我们和战士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受到了部队广大指战员的热爱,每当我们去部队演出时,部队往往排着很长的队伍,打着锣鼓,来欢迎我们;离开时,常常双方都流着眼泪告别。在1958年一年中,我们就收到部队上千封的表扬信件。这些来信主要是表扬我们保持和发扬了过去在战争期间文工团的优良传统作风。有一个连队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早晨、中午、晚上、时时见”;下联是“课堂、操场、饭厅、处处演”;横批是“干劲冲天”。
我们前线话剧团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是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的光辉胜利!我们一定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乘胜前进,争取创作和演出更多更好的戏,来回答党和毛主席对我们的教导。


第12版()
专栏:

决心赶上太阳村
贵州省普安县中营人民公社代表 蔡金明
我社是一个高寒山区,境内居住着三万二千多布依族、苗族和汉族人民。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人民过着衣不蔽体,野菜当粮的日子,卫生状况极为恶劣:垃圾堆成山、屎尿遍地、老鼠成群、蚊蝇扑面、畜无棚舍、人畜共居。因此,疟疾、痢疾、伤寒、回归热等传染病终年流行,每年有95%左右的人被病魔纠缠。因而人们称这里是“神仙过路也要打三个摆子”的地方。广大群众由于生活贫困,无力就医,加之受到迷信思想束缚,得了病只知道烧香许愿,求神拜佛。花贡原来是个百多户的大寨,由于病死、逃荒,到解放时,只剩下两个人;五十七户的花纳也只剩下三户。真是田园荒芜,十室九空,一片凄凉。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我社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消灭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回归热、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依靠人民公社的有利组织形式,掀起了群众性的除害灭病运动高潮,使全社的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59年以来,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基本消灭了四害,并改良了二百一十四个水井,新建一百八十八个公共厕所,个个都有三池(即粪池、密封贮粪池、药池),并对一千零八个私厕进行了改良。还新建了一百六十八个洗澡塘,基本上实现一寨一塘。同时疏通和改良了所有的污水沟,填平了积水塘,对粪便、垃圾、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人畜分居,并有五个管理区,十一个生产队,三十二个村寨,修起了寨心花园。在食堂卫生方面,普遍推行了分餐制,每个食堂都有防尘、防蝇的纱罩,自来水和沙滤缸,碗筷食具做到蒸汽消毒,随时有充足的茶水供应;炊事人员有口罩和工作衣、帽。社员养成了每天刷牙,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被,饭前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随着除害灭病运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显著下降。如疟疾的发病率1957年为1.4%,1958年为0.11%,1959年为0.21%;痢疾发病率1957年为19.7%,1958年为1%,1959年为0.17%。1959年没有发生一个百日咳病人,并杜绝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劳动出勤率常年高达95%以上,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全社1959年农副业总产值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增长了74.4%,获得了生产的持续跃进。
今年入春以来,为了使运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公社党委坚持了突击与经常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除继续执行每场开展一次大扫除的制度外,还组织了群众对应修整的污水沟、厕所都进行了突击修整,填平了大小坑洼,妥善处理蚊蝇孳生地,还改良了水井三百四十九个,新建公共厕所三十八个,理发室九十一个,积制卫生肥每亩合一千四百斤之多,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学习了党中央对卫生工作的指示以后,全社各族人民精神更加振奋,干劲倍增,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公社召开了誓师大会,组织群众进行连续突击,其声势之大,行动之速,效果之好为前所未有。从4月7日至11日,仅五天的时间,全社出动了二万五千多人,共消灭老鼠一万零六百只,积卫生肥四千六百六十五吨,新建公共厕所七十个,从而实现了公厕化。还对二十个水井进行了改良,填平大小坑洼五百二十一平方米,全社八千二百多栋房屋全部洗烫一遍,所有衣服被子均用开水洗烫一道。此外还分批的对全公社一千二百零八名炊事员、保育员、保健员和饲养员进行了卫生培训;组织了卫生人员深入田间和村寨,完成了几种主要疾病的普查和登记,建立了档案,对五千多社员注射了伤寒疫苗和服用了预防疟疾、痢疾的药汤。今年以来,这几种疾病都未发生过,社员出勤率从去年的95%上升到98%以上,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使春播工作做得既快又好。
随着卫生面貌的根本改观,社员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社会统治阶级用来蒙蔽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已经一扫而光。现在社员们得了病立即请医生诊治,一个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风尚已经形成。社员们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展望将来,他们更加热爱党和毛主席,他们这样歌唱着:“共产党来真正好,给了人民‘灵芝草’;千年的疾病除了根,幸福生活永美好”。“人民公社放光芒,社员个个喜洋洋;公社一年胜千载,四害‘瘟神’一扫光。”
中营人民公社取得生产、卫生双丰收的主要体会是: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
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下,中营公社各族人民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除害灭病的指示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把除害灭病和各项工作拧成了一股绳,公社党委对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全面安排,分工协作,负责到底”的领导方法。公社和管理区都成立了除害灭病指挥机构,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长。党委又实行了“三抓”“五统一”的办法。“三抓”即:抓政策方针的执行情况,抓卫生部门的思想领导,抓典型经验的及时推广。“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布置,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统一评比。不仅如此,党委的三个书记还亲自动手修建了一个厕所。由于加强了领导,党委挂帅,书记出马,在历次运动中,群众干劲冲天,运动的发展一浪高一浪。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充分发动群众
在历次运动中,组织了大规模的宣传队伍,采用标语、黑板报、大字报、戏剧、快板、土广播,特别是山歌等形式,利用食堂吃饭、田间休息、夜晚会前会后的时间和摆家常等方式,进行广泛深透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了解除害灭病的伟大意义;普及了卫生知识。这是运动得以持续高涨的保证。在除害灭病运动中,开始也遇到很多障碍。有人认为“老鼠会钻洞;苍蝇、蚊子满天飞,难得消灭”;以及“堵鼠洞会耳聋”,“消灭四害伤天害理”等等。对这些迷信和右倾思想,公社党委一面从党内到党外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一面组织群众参观,进行实地教育。在现场会上用摆事实、讲道理、算细账等方法,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认识,特别是通过组织群众回忆对比、诉疾病的苦、挖病害的根,收效最大。因此,除害灭病形成了群众自觉的行动。邓兴田老汉会后不几天,就捕捉了老鼠七百多只;过去认为除四害是“伤天害理”的龙洪福,会后也积极地投入了运动;原来认为“堵鼠洞会耳聋”的杨善章也积极参加了堵鼠洞。很多中医献出了杀灭鼠的秘方、验方。数十个巫婆、魔公交出迷信道具,积极参加了生产,有的还成为积极的卫生宣传员。从1958年以来社员创造了除四害工具八十余种,计十二万件;和杀鼠杀蛆药物。
卫生为生产、生产讲卫生
公社党委认真贯彻了“卫生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中心任务,对卫生工作进行具体布置。如结合夏收作物追肥、春播施肥,大搞粪便、垃圾、污泥、污水清除,大积卫生肥。结合大养其猪,大搞畜圈卫生。结合大办食堂,大抓饮食卫生和食堂卫生设施的建设。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卫生工作为生产服务,公社党委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这就是:以服务生产为目的,从生产着眼,结合中心工作,见缝插针,遇会插脚,紧紧抓住了“三抓”(即抓节日突击、农闲大搞、农忙跟上);“五光”(即结合积肥把住房周围杂草铲光,阴阳沟污泥掏光,垃圾清除光,房屋扬尘扫光,山上、路旁的牛马屎捡光);“三洗”(即结合中耕施肥,发动群众大洗房屋、洗家具、洗衣服);“三翻身”(即结合春耕播种,搞牲畜圈翻身、灶土翻身、“万年”渣翻身)。这样使卫生工作保持了经常化,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劳动生产出勤率,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
组成医疗卫生网,健全卫生制度
加强对基层卫生组织的领导,充实专业队伍,不断地提高其政治、业务水平,是做好卫生工作的重要关键之一。中营公社现有公社医院一所(设有内、外、妇产、中医等科),管理区卫生所十一所,生产大队有保健室、接生站,小队有保健员、接生员。并对全社现有的三百多个卫生人员作了统一调配,在全社范围内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网。由于基层卫生组织的健全,以及全体卫生人员的积极努力;深入田间、工地,开展巡回医疗,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了疫情,有效地控制了各种疾病的发生。从1959年春天以来,卫生人员还在全社内进行了麻疹、百日咳等疾病的普查工作。查出麻疹易感儿童七千一百三十二人,均服用了一至二次药泡鸡蛋。与此同时,还及时隔离治疗麻疹病人,从而控制了蔓延。在除害灭病运动中,这支专业队伍及时地进行了技术指导,促进了运动的深入发展。
为了使卫生工作经常化,订有卫生公约,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的卫生制度。如实行轮流值日制度,每天有一个值日组负责打扫环境卫生,六天进行一次大扫除,每个寨子有一个专门负责检查清洁卫生,并规定每人每星期至少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每个村寨设有粪管员,专门管理公共厕所,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有的村寨还有由几个半劳动力参加的卫生积肥专业队伍。每个食堂建立了“报病牌”“月经牌”。此外还开展定期的红旗评比竞赛,公社一月一评,大队半月一评,从而使运动巩固发展。
充分发挥中医在除害 灭病运动中的作用
公社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中医政策,将全社五十八位中医,全部吸收到各级卫生机构中工作,并妥善地解决了工资报酬;经常召集开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加强了对他们的领导。为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1959年选派十一名中医到县红专卫校学习。对其他卫生人员,进行团结中医的教育,以充分发挥中医和民间医的积极性。几年来,他们献出了一千多个秘验方,其中痢疾汤不但疗效显著,并能起到预防作用,如1959年由于广泛地服用,使痢疾的发病率从1958年的1%下降到0.1%。在公社范围内普遍采用了民间验方和针灸来防治疾病,用中药制成灭鼠、杀蛆、灭蚊等药物一百余种。公社医院三个中医,在半年内就治疗了二百六十多个病人,为国家节约了八百多元的医药费,其中苗族中医杨正芳献出了六十多个秘方,并大胆革新,试制成功中草药方剂五十四种,治好了一百多个病人。全社其他卫生人员现在不但能熟练地用针灸治疗疾病,还能使用十到三十个草药方剂治疗疾病。
以上是我们公社卫生工作开展的概况。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党的要求还很远。今后,我们一定要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使生产和卫生工作不断跃进。目前正在开展变明沟为暗沟,彻底消除四害孳生地,和彻底实现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运动。我们决心赶上稷山太阳村。


第12版()
专栏:

我们办起了布依族人民的小学
贵州省郎岱县巴赖公社阿志民办小学教师 陈明学
让小孩不再当睁眼瞎
1955年,我由志愿军复员,回到了家乡贵州省郎岱县巴赖公社阿志管理区。这是一个偏僻的布依族聚居的村寨,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下,一所学校都没有,一百多户劳动人民中,一个识字的人也找不出来,真是一个“一穷二白”落后山区。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随着生产的发展,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但是我们木易和木则这两个寨子,连一个记分员都找不到,乡亲们都用苞谷子或用绳子打疙瘩记工分。我看到这种情况,就连想到解放前贫苦农民没有文化的痛苦。如赵明贵欠伪政府的一升“自卫兵食米”,被伪保长陈明选有意记成七升,结果硬逼着要去了七升米。又如陈耀廷找地主陈明思写一张二元的借条,就被他扣去了五角的笔墨钱。这许许多多的往事,使我越想越激动,决心要在本地开办学校。当我把办学校的事情提出来与社员们商量时,群众都非常高兴,社员王成举、韦起贤等说:“别的地方有了学校就有识字的人。明学,我们同意你的意见,在我们木则、木易这两寨子里合办一所学校,让我们的小孩不要再当睁眼瞎。”我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便立即找乡党支书和社干部商量。并表示了一定要在家乡办起一所学校的决心。当时支书极力支持和鼓励我说:“在部队上你是好战士,在农业生产上你积极带头是个好社员,党相信你一定能把学校办起来”。就这样在党支部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木则民办小学就办起来了。
开学时有四十个学生。校舍是暂时借用农民陈耀廷家的一间房子,没有桌凳就用石头垫上板子做桌凳,没有黑板就拿原来地主家的一块匾来做黑板;没有课本,在县文教局和区、乡学校的支持下,搜集了一些旧课本给学生读。学校就这样正式开课了。但是不久,陈耀廷要把房子收回去接媳妇,教室又成了问题。我怕耽误学生上课,便动手搭了间茅草棚,动员家里人搬到茅草房里去住,让出了自己的瓦房来做教室,同时又拿出我的三十五元复员费去买木板制桌凳、修理教室,使学校继续上课。在我让房子时,我的爱人思想不通,拿复员费去用时,她更是不肯,把钱抢了去。我只得好好地向她解释说:“你晓得,办学是好事,对群众有益处,出力贴钱是应该的。你想,我在朝鲜打美国鬼子,还不怕牺牲,今天回家来,社里生产搞好了,我们吃用不愁,国家给的复员费不拿来办公益事,难道要拿去走资本主义道路吗?”经我这样一说,虽然她的思想还没有彻底搞通,但还是让我把钱拿了出来,使学校不但有了固定的校舍,同时也有了一些必要的设备。
几年来,在办学过程中,为了不给群众增加负担,让群众稍微宽裕一些,我除了吃自己的伙食外,学校的一切办公费用我都用我的复员费开支,虽然我自己生活苦一点,但我不愿把自己的伙食等个人费用加在群众身上。为了这些小事,我不断对我的爱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党的领导,什么事都可以学会我没有教过学,更没有办学的经验,但我知道,有党的领导,什么事都可以学会,甚么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的文化水平很低,教学业务又不熟,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我只简单的认为,像过去一样拿起书本教,个别生字讲一下,只要学生会读、能认、会讲生字生词便算完事。可是测验的结果有半数人不及格,我很着急。党支部知道后,便给我指出“要刻苦钻研,虚心向别人学习”,于是我就跑到五、六里远的完小去学备课,写教案,借些教学大纲和语文、算术等参考资料来自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渐渐有了头绪,能写教案、备课等,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讲课。在教学中,有的学生不懂汉语,我就用我们布依族话来翻译,学生就容易懂了。在教汉语拼音的时候,开初只对学生讲如何发音,告诉学生的读法,作示范,但学生始终不懂,更记不住。后来我就结合民族语音来教,如教“a”读“独a(布依族音即乌鸦)的a”;教“an”读“棒an(布依族音即芹菜)的an”。这样学生听得懂,又读得对,也不易忘记。教算数时,我又用花、石子、木棒等做教具,如教“12÷4”,就先摆12朵花叫学生平均分成4堆,然后讲商数“3”是怎样来的。这样学生很快就懂了,记得也牢实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大了。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新的道德品质
为了很好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我们的学校也搞了生产劳动。1958年我和学生耕种了一亩八分试验田,获得了水稻亩产八百斤的丰收。通过生产实践,养成了学生爱劳动的习惯,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1959年“小秋收”中,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抢收活动,还冒雨抢收桐子,仅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公社布置的任务。学生并利用休息的时间,自动上山去拾零星桐子,只二十多天就拣了五十多担毛桐。为了不影响上课,我们帮队里剥桐子的时候,便带着小黑板走,剥到哪里便在哪里上课,把课堂搬到了工地,使学习生产“两不误”,获得了乡领导和群众的一再表扬。
我在部队时,首长经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我联想到当老师也应该关心孩子们的一切,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与新的道德品质的成长。我们的学校门前有条小河,雨季河水上涨的时候,孩子们经过小河是很危险的,我就经常到河边去,上学时我把学生背过来,放学后又把他们背过去,以防止学生落水事故的发生。为了培养学生新的品德,除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劳动外,我常给学生谈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不怕牺牲流血,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这样,在学生中爱劳动、爱人民、机智勇敢等优良品质不断的得到成长。有一次村边失火,一个老太婆被烈火包围住,眼看快要被烧死了。这被两个三年级的学生看见了,他们就奋不顾身地钻进火海,救出了老太婆,他们的脸被烧烂了,衣服也烧破了,但他们没有为这些烦恼,却为救出了老太婆感到愉快。群众一致反映说:“党教育出来的好学生,真是人民的好英雄”。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我除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外,还尽量帮助社里整理账目,每当社里分配时,我便组织高年级学生,先教会他们计算方法,然后分到各个生产队协助群众清理工分。通过这些活动,学校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校种试验田时缺乏耕牛、农具,群众知道了就积极支持。插秧时,我和学生不会栽“新式秧”,生产队就派有经验的农民来指导。秋收时,学校谷子来不及割,社员们就帮助我们收谷子。在党支部的领导和群众大力支持下,一切困难问题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如办学初期,个别社员只顾增加工分,不让自己的子女上学,支书及社干部知道后,就在大小会上耐心的教育群众,使这些人都让子女上学读书,学生人数很快地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人。在木则民办小学与阿志完全小学合并,学校扩建校舍时,群众又主动献工献料,支援学校的建设。今年过春节他们也不休息,帮助学校拆了三间瓦房,把它搬到新校地址来盖房子。现在学校一天天更发展巩固了,学生和群众也更爱这所党领导办起来的学校。
我虽然为群众做了一点事,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但这主要是由于党对我的教育和培养的结果,是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老师的帮助得来的,因此应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群众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帮助。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永远听党的话,继续努力学习,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出我全部的精力。


第12版()
专栏:山东通讯

运河到处是课堂
——临清航运站常年坚持业余教育
本报记者 刘关权
披星戴月生产忙 文化学习紧跟上 河道一片读书声 船头船舱当课堂
滚滚卫运河,处处是课堂,山东省临清航运站所属船队在一千多公里长的航线上,采用船船配教师、队、站设辅导员等灵活多样的办法,四年如一日地坚持职工业余教育,成为在极端分散流动情况下高速度发展职工业余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的一面旗帜。这个单位在去年年底全部扫除了文盲,已普及了业余高小教育,并且有一百四十六人升入初中学习。
临清航运站管理的船只很多,有八百多名职工。船队不分昼夜航行在北至天津、南至新乡、中经八十多个大小码头的卫运河上,运输任务重,生产季节性强,突击性大。职工多数来自沿岸农村,老船工多,80%是文盲。这些都给职工教育带来了特殊的困难,教学形式、教学时间和教师配备问题都不易解决。但航运站的党支部坚决依靠群众,几年来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本身特点的坚持职工业余教育的办法。
这个航运站根据单船生产,人员分散和程度不齐等情况,确定以单船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形式。全航运站共建立了九十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除由船长具体领导学习外,并推选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任学习组长和兼职教师,同时发动识字的教不识字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开展互教互学运动。但他们也不放松班级教学的机会。每到河水封冰、冬季检修、汛期水涨等季节和生产的“背月”,就组织职工集中学习。
在学习时间上,这个船队随着季节、气候、生产任务的变化,机动灵活地采取了多种办法。这就是:水浅守杆抢着学,等装待卸抓紧学,跑风摇橹换班学,守风守雨整日学,冬修防汛集中学。由于分秒必争,忙里找闲,职工每周可以保持七至八小时的学习时间,全年学习约在三百四十小时左右。从而使职工养成了不择条件、不择地点、随船学、沿河学的良好习惯。没有开展文化学习前,工人说:白天黑夜扛纤板,船到码头心舒坦;四两老酒喝下肚,船头一躺啥不管。现在则是:披星戴月生产忙,文化学习紧跟上;河道一片读书声,船头船舱当课堂。
为了加强对学习的辅导,保证学习质量,这个站在进出船只较多和停泊时间较长的主要港口设立了辅导站,以船队为单位设立了辅导船。每个辅导站和辅导船都配有兼职教师或辅导员。在陆地,船一靠岸,辅导站的辅导员就到船上检查布置学习,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在船上,职工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就到挂有“文化辅导船”红旗的船上,找辅导员加以指导。通过这些中间环节,就可以使职工业余学校同各个学习小组保持密切的联系,就可以使“水”“陆”“点”“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生产到哪里,哪里是学校;工人到哪里,哪里把书教。
这个航运站还建立了一套严重的适合水上学习特点的制度。如船一进港,调度人员就立即通知校部,以便校部与船上兼职教师及时取得联系;船只出港时,调度员同样将船只出发地点及动向通知校部,校部利用调度牌掌握船只流动和分布情况,以便指挥辅导船进行辅导工作。此外,还有航次学习统计制度、奖励制度等等。
全航运站的教学工作,除两名专职教师外,主要是依靠九十八名兼职教师和兼职辅导员。这些教师和辅导员都是从职工中选拔出来的。领导上抓紧冬修防汛和船只停泊的一切机会,采用组织教师业务进修、加强教师业务辅导、集中训练等办法,经常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
在航运事业飞跃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尽快地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并将现有不够高小程度的职工提高到高小以上水平。航运站领导上一方面将现有头工、舵工和初中程度的学员组织到初级技术班学习;一面本着高速度、高标准的原则,采用领导、教师、工人三结合的方法,进行速成高小的教学改革。在教材改革中,他们掌握以自编为主,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航运生产实际和职工的思想、生活实际及成人的特点,并且政治、文化、技术三者相结合,地理、历史、自然三结合。现在,全航运站已编出五十四课语文和一套数学教材。在编写中,工人曾提出许多建议,并积极提供资料。如:如何学会计算吨公里,水的流速、流量和轮船的转速等等。因为教材广泛联系生产实际,职工学得很快。他们说:课本上讲的,都是我们见到和想到的,学了有用忘不了。这套新教材拿到试验班试讲,第一册语文只用二十个小时就讲了三十课,效果很好。
由于临清航运站常年坚持业余教育,全面提高了职工的政治、文化、技术水平,促进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发展。今年第一季度,职工们打破了航运史上冬季停航的常规,实行破冰运输和冰上运输。职工们围绕船只航行拖带化、码头装卸机械化的要求,提出一千多条合理化建议,并与有关单位协作,创制起重机、电动输送带、手摇输送带、打锚机、出舱机等二十多种新机具;连同过去的许多改革,已基本上实现了码头装卸机械化、半机械化,由过去的装两天、卸三天,提高到装两小时、卸三小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