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继续跃进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海南区党委第一书记 林李明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又是广东省海南岛解放十周年的纪念日。“人逢喜事精神爽”,在这样一个有双重喜庆的节日里,海南人民怀着难以形容的兴奋心情,歌颂伟大的节日,歌颂十年伟大的胜利;同时,满怀着坚定的信心,高举着毛泽东思想旗帜,沿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道路继续迈进。
从1927年起,海南人民为争取自己的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曾经坚持了长期的、艰苦的、前仆后继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曾经成立了工农民主政权,组织了人民革命武装,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在孤岛上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斗争。1950年五一节的前夕,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在统一全国大陆后,又以排山倒海的雄姿,征服了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消灭了盘据在岛上的国民党反动匪帮。从此,海南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年来,同全国各地一样,海南经历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广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岛三百万各族人民和守卫海南岛的人民解放军官兵,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政治战线、经济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特别是经过1958—1959年的连续大跃进,各项工作都有了飞跃的发展。海南岛在短短的十年内,已经根本改变了面貌。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消灭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十年来最根本的变化。我们和全国各地一样,开展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接着又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前,仅占全岛人口3.6%的地主,占有全岛耕地30%以上;还占有大量的耕畜农具,残酷地剥削农民的劳动。土改后,全岛一百六十万无地和少地的贫、雇农和下中农,每人平均分得一亩七分地,并分得大批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接着对分散的农业、手工业个体经济进行了改造,改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使农民和小生产者永远摆脱了贫困和剥削;将私营的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企业。这样,就把多种经济改变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1958年在总路线和大跃进的鼓舞下,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迅速在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全岛二千三百八十个高级社合并建立了一百四十二个人民公社。
旧的生产关系的改变,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这期间,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投放大量的基本建设资金和设备。从1952年到1959年,国家对海南的基本建设投资达七亿元,国营农场的投资达二亿八千万元,解放前,由于封建统治剥削,天灾人祸,农业生产力受到很大的破坏,而占全岛面积一半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刀耕火种”、牛踩田手捻稻的原始耕作阶段。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互助合作运动和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加上国家的支持,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党和政府除积极恢复、发展耕畜外,还大力推广新式农具,进行工具改革,推广新的耕作技术,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十年来,推广新式犁三十二万部,双铧犁三万部,牛车、手推车一百万部和大批中耕器、打谷机、播种机等。现在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共有拖拉机一千一百标准台,机械排灌七千六百马力。这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
解放前,全岛几乎没有什么水利工程基础,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雨量虽多而常遭严重干旱威胁。十年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全岛人民以“要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开展水利建设工作,共完成大小水利工程十二万余宗,灌溉面积达二百一十八万亩,特别是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海南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松涛水库已开工修建,其余两大水库——加兴岭和佳?也将陆续兴建。不久的将来,全岛的水利网、电力网将因三大水库的建成而建立起来。
海南是我国罕有的热带地区,应该大力发展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以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大力支持下,农垦事业有很大的进展,国营农场星罗棋布。几年来,开垦荒地数百万亩。现在全岛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比解放前扩大二十倍左右。其中被称为“世界油王”的油棕,种植面积比解放前扩大一万倍,咖啡扩大一百倍,香料作物扩大三百倍。
解放前,海南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现在,不但有轻工业、食品工业、热带作物加工业,而且有了钢铁、机械制造、水泥、采煤、木材、炼油等工业。由于大搞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结果,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大量试制出来。新建的现代化的工厂共有一百四十七个。以石碌铁矿为中心的钢铁联合企业正在逐步建设,目前年产六万吨的水泥厂已投入生产。至于公社工业则更是遍地开花。
在交通运输方面,全岛已修复和新建公路六千余公里,平均每五平方公里有一公里的公路,相当于解放前的七倍。现在环岛公路和纵贯南北、东西的公路已修通,构成全区的公路网。环岛铁路亦已分期修建,其中榆(林)英(歌海)段已经通车。
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的解放,海南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已获得不断提高。1949年,全岛工农业总产值只有一亿八千四百四十六万元,其中工业比重只占12.3%;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末,工农业总产值上升为三亿九千九百二十二万元,经过大跃进,195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跃升为七亿六千四百二十九万元,其中工业比重已达50%。在以粮食为中心,粮食和多种经营并举的方针指导下,粮食生产有极大的发展,1952年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十一亿九千万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以递增7.88%的速度,1957年达到十七亿五千万斤。1958—1959年连续两年大跃进,粮食产量又以平均每年递增26%的速度,达到年产二十七亿八千万斤。十年间,粮食增长二点四倍,这样改变了海南历史上粮食不能自给的状况。在此同时,各种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也有很快的增长:花生增长两倍,甘蔗增长十五倍,芝麻增长三倍,黄麻增长七倍,牛增长80%,生猪增长近一倍,水产增长三倍。
随着生产的发展,旧社会的失业现象消灭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在逐年提高。厂矿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50%左右,农民的平均收入比土地改革前增长一倍半以上。全岛已有六十万青年脱离文盲状态,96%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入了学,小学生从十六万人增到四十万,中学生由七千人增加到六万五千人,还建立了五所大专学校。广大的农村已建立了卫生保健网。
十年来,海南建设的伟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证明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正确性、大跃进的伟大成绩和人民公社的巨大威力。在这十年里,我们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英明的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极丰富的经验,主要的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大法宝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事事都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和改进干部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这也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源泉和力量。
今后,我们将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决地热烈地响应八届八中全会的号召,要在未来的十年内把海南变成祖国热带作物的宝库和美丽富饶的热带花园与热带油料、原料、用料、香料、饮料的基地;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岛开垦定植任务;要在今年内完成过去十年的工作量,热带作物种植面积翻一番,这是我们全岛各族人民在欢庆海南解放十周年的宏伟愿望。


第6版()
专栏:

低产变高产 缺粮变余粮
铺前人民公社生产大发展
本报讯 海南岛文昌县铺前人民公社,和全国各地人民公社一样,建社一年多来,各项建设一日千里地向前飞奔,显示了人民公社的磅礴威力。
铺前人民公社过去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全社原有三万四千多亩农田,只有四千三百多亩有水灌溉,88%的耕地“三天无雨小旱,半月无雨大旱”。这里的土质条件也很差,全社大部分农田是耕作层很浅的硬底泥沙土壤,所以,这里历来是有名的灾区、低产区,常年平均亩产量只有五、六十斤。解放后头几年,人们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无能为力的。合作化后,依靠集体力量,修建了一些山塘、平塘等水利设备,加上其他增产措施,生产得到不断的发展,1957年粮食总产量达七百零五万斤,比解放前的常年总产量增产30%以上。1958年9月,铺前人民公社的成立,把几十个高级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方圆近百华里的土地联合了起来。全社集中五千多个劳动力,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兴修水利运动,仅经过四个月的奋战,全社就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十九宗,修挖大型渠道二十一条,长达二万七千多米,使70%以上的农田得到了灌溉,长期遗留下来的旱灾的威胁基本解除了。在基本解决了水的问题后,去年,公社又集中四千多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深翻土地运动,一个月时间,就把一万四千多亩农田深翻一尺以上。公社成立后第一年——1959年粮食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粮食总产量比大跃进的1958年还增产20%以上。社员们兴奋地说:“公社一年胜十年”。
铺前人民公社在统一领导下,进行渔业生产。新造了二只载重量达一百市担的大渔船,并把原来的中、小渔船修造扩大载重量一倍以上,还增添了大量红渔拖网等各种新式捕捞网具。这对深海、中海、浅海作业同时并举,大规模的发展海洋渔业生产,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年多来,工业不仅为农业提供了二十多万元资金,而且为农业生产了化学肥料一万七千多吨,牛车四百多部,还为农业生产了大量的新式犁、耙、打谷机、抽水工具等。据公社党委办公室计算,从工业为农业提供的化学肥料、新式农具、抽水设备提高劳动效率来看,共为农业节省了一百三十万个劳动日。因而渔业生产获得了特大丰收。1959年,公社成立后的第一年,海洋渔业总产量达到四万九千五百九十多担,比公社化前的1957年增产三倍多。
文昌县原来没有工业,公社成立后,小型工厂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起来了。现在,铺前公社已办起了钢铁厂、发电厂、造船厂、农具修造厂、化肥厂、砖瓦厂、石灰厂、碾米厂、酿酒厂、牛奶厂、糖果厂等小型工厂十多间。1959年全社工业总产值达九十一万多元。公社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畜牧业、林业、副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也像骑上了千里骏马一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1959年和公社化前一年比较,畜牧业方面:猪增长了11%;牛增长了12%;羊增长了18%;副业收入增长了55%;造林面积增加了三倍。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小学生增加了14%;中学生增加了51%,有95%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入了学。
公社化后的伟大成就,鼓舞着人们争取更大胜利的雄心,他们决心在生产上创造更大的成就。公社计划今年粮食总产量要比1959年增产二倍,渔业产量要增长80%;工业、畜牧业、林业、副业和热带作物也要成倍、成十倍地增长,规模宏大的海潮发电站和三个动力发电站也将动工兴建。在这里,所有的事业都跨上了千里马。


第6版()
专栏:资料

祖国的宝岛
白苗
海南岛是祖国的宝岛。它不但有美丽的山川,肥沃的原野,丰富的矿藏,更有光辉的革命史迹。它的面积有三万三千五百多方公里,海岸线长达一千四百多公里。宋朝苏轼谪居海南岛时,曾有“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诗句,写出海南岛气候的特点。
现在,海南岛的总人口达三百一十多万,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和蛋民等勤劳、勇敢的民族。他们有革命的光荣传统,早在明末清初,林土元组织民兵抵御清军的故事和1915年农民领袖陈继虞领导农民暴动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表现出海南人民的革命精神。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岛建立组织,领导人民革命斗争,并在岛上建立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坚持二十三年,直至配合大军渡海,取得全面胜利。
解放后,海南岛又跨上了崭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迅速地改变了旧的面貌,成为祖国的宝岛,焕发着美丽的光彩。海南岛矿藏丰富,又是热带资源地区,现在铁、煤、铜、铅、磷、石墨、黄铁矿等矿,业已开采,成绩辉煌;热带作物的开发工作,也正全面开展。今年是三年基本完成开发海南热带资源的第一年,使用机械大规模开发正在进行,除了国营农场,人民公社也设立了开发的专业队伍,开发工作正在飞跃前进。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在全岛人民的努力下,不久海南岛就将成为祖国最美丽和富饶的宝岛。


第6版()
专栏:

昔日渡海英雄 今朝跃进尖兵
江青
3月末,一个翁田地区的人民公社社员,带着一张刊有解放军某部渡海先锋营守岛十年消息的报纸,坐车走路赶了几百里,风尘仆仆地找到了渡海先锋营。他兴奋万分地说:“十年啦,先锋营还保卫着我们海南岛啊!我们可想念你们了!”这个普通社员是当年最早迎接解放大军登陆中的一个,他赶来是专为看望官兵们。他的心情,反映了海南人民对这支英雄部队的无限热爱和关怀。
十年来,参与解放、保卫和建设海南岛的渡海先锋营,他们怎么样啊?海南岛解放十周年的前夕,我们登上了深山密林的五指山区,访问了驻守在巍峨的五指山麓的这支英雄部队。
当年渡海先锋营的营长孙有礼,在茅顶竹墙的草篷里为我们介绍了部队初到海南的情况。渡海先锋营是十年前首批从大陆登上了海南岛的一支部队。在党和上级的英明指挥下,他们全营官兵分乘二十二只普通帆船,乘风破浪,穿过波涛汹涌、风雨交加的四百多里海面,终于突破蒋匪军的所谓陆海空立体防御,边驶边打地登上了海南。上岛后,他们在琼崖纵队和海南人民的密切配合和支援下,又与优势的敌人转战千里,奋战三十九天,终于迎接了大部队胜利登陆,最后和兄弟部队并肩解放了海南全岛。因此,被上级授予了“渡海先锋营”的荣誉称号,全营官兵并各记大功一次,成为“大功功臣营”。
“渡海先锋营的胜利,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胜利。”孙有礼郑重地为我们解释说:“上岛前,我们部队毫无渡海作战的经验。但是由于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人民军队进行的是人民战争。部队处处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拜渔民为师,虚心学会驾船、游水等技术。部队在各地艰苦地行军作战中,成千上万群众组成的担架队、运粮队就尾随着奔走,并为部队站岗放哨、送情报、抢救伤员。如果没有人民的这样全力支援,胜利是不能设想的。”孙有礼早就是渡海先锋营的上级指挥员,对营很熟悉。他说:“战后十年来,也正是由于继续遵循了党和毛主席的教导,部队在保卫和建设海南中,处处与人民同甘共苦,始终发扬了光荣传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营、连俱乐部里满挂着的荣誉红旗,和部队的一些事迹材料,为我们充实了孙有礼同志的介绍。十年来,部队一边持枪警惕地保卫海防,一边努力提高政治觉悟、作战本领和文化水平。渡海先锋营在历次大规模的群众性训练运动中,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文化优胜营”的大红旗,就是在1951年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学习运动中获得的。当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放手发动了群众,官兵们就战胜了各种困难,用沙滩做纸,树枝当笔,刮锅灰为墨;白天以椰林当课堂,深夜还蒙在被里用电筒照着读书。全营经过半年多的群众性突击运动,90%的文盲,一跃达到普通高小程度,成为了海南驻军的先进单位之一。在大跃进的年代中,渡海先锋营里更是红旗不断,训练的各科成绩都是总评优秀,还涌现了许多射击满堂红的班、排、连。官兵们在总路线的鼓舞下,解放思想,大兴共产主义协作之风,在单枪战斗射击中,全营95%以上的官兵成绩达到了优秀。
营里当年渡海作战的老英雄们,有不少人已经调到了新的领导岗位,现在留的不多。但是部队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培养了大批新的模范、功臣。我们看到了一份不满十年的统计,渡海先锋营里涌现的功臣、积极分子等,累计已经达到三千四百多人次!营里最新的一个二等功臣黄继杰,就是去年才入伍的新兵。黄继杰在老同志们的带动和帮助下,到部队不久,就白天黑夜地埋头钻研一项急需的技术革新。他连续三次失败也没有动摇和灰心。最后终于制成了一件很适用的工具,在部队中推广了。当营首长笑着问他为什么能创造出这件工具时,新战士也笑着爽朗地回答说:“我是来保卫祖国海南岛的。我们连是‘机智顽强连’,班又是‘英雄第一班’,我不努力,怎样发扬老同志留下的光荣传统呢?”
渡海先锋营的官兵们牢记“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教导,随处都积极参加和支援了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会见了营里的一个参谋陈来灼,他刚领导一个农村工作组下乡回来。他们在黎村中帮助群众工作,成绩很出色。他不仅跟黎胞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向黎胞传授先进的插秧技术和积肥沤肥的经验,夜晚帮助夜校上课扫盲,休息时还为黎胞理发、为产妇院隔房间、修整坡路等,想得周到,做得细致。短短一月,黎胞们热爱他如亲人,临走时依依不舍,编唱许多山歌来送别渡海先锋营的这位军官。十年来,渡海先锋营为驻地积肥、修坝、治病、抢险等献出了数以万计的劳动日。1958年在各项训练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官兵们也热情支援农业生产一万五千个劳动日,在兴修水西等两个水库时,半月完成了一月的指标,曾获得了地方党委赠送的“水利先锋”和“人民子弟爱劳动”两面大红旗。
渡海先锋营十年如一日地忠诚保卫着祖国,官兵们在继续阔步前进着。


第6版()
专栏:

在海南革命根据地上
关欣
国营三门坡农场这个解放前海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战士们多少次与敌人进行搏斗的地方,如今起了哪些变化呢?一天晚上,在一座双层楼的会议室里,农场党委书记苏焕民、符锡书等同志,为我们介绍了这个农场的情况。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是当年琼崖纵队的老战士,在这个地区坚持过革命斗争,又是这里的第一批垦荒者,对这个地方的现在和过去都十分熟悉,对她怀有一种深厚的爱。农场党委书记苏焕民同志的家就在三门坡附近的攀丹村。1936年革命高潮的时候,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过村支部书记、区委书记等职。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海南以后,他又参加了游击队。那是一个斗争艰苦的年代。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勾结在一起,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夹攻。党所领导的游击队,在群众的支持与掩护下,坚决地打击了敌人。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洒在三门坡的土地上。这些当年革命斗争的情景,今天还深深地留在战士们的记忆中,永远成为鼓舞他们前进的力量。这些当年的战士们,现在,有的已成生产战线上的指挥员,有的已成了优秀的拖拉机手。革命的传统在新的事业中发扬光大,被先烈们的热血染红了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美丽的农场。
海南,是祖国热带的宝岛,1950年,海南解放后,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海南人民,又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地开展了开发热带资源的事业,1952年,海南军区的部分部队(即原来的琼崖纵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在海南各地建立第一批国营农场,三门坡农场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的。
八年来,农场的职工们继承了三门坡人民革命的战斗传统,不畏艰苦地与大自然作斗争。现在,他们所付出的巨大劳动,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条条笔直的防护林带,已在大地上结成强固的林网,品种繁多的热带作物,在它的护卫下,蓬勃地生长起来,橡胶树流出了乳白色胶液,咖啡树上结满了累累的果实……,一片连着一片。
三门坡是一片莽莽的草原地。茅草长得有人高,一年中水分蒸发量比降雨量大,土地旱得干巴巴的。特别是每年秋季的大台风,别说是作物被刮得枝残叶落,连工人们住的草房,也整栋的被掀起来。台风、茅草、干旱,成了职工们的三大敌人。领导上号召工人们发扬革命的传统,战胜新的“三大敌人”,一定要把三门坡建成祖国的热带作物大花园。农场制订了大规模造林规划,要在草原上建起绿色的长城,彻底改造农场的自然环境。
在这样干旱的地方造林,同样是件不容易的事。防护林要种在高坡上,工人们要从几里远的地方,把水一担担地挑到坡上来,浇在干燥的泥土里,把树苗栽下去。炎热的气候,艰苦的劳动,把工人累得喘不过气来。但是,每当领导上让大家歇歇再干的时候,他们却回答说:“国民党、帝国主义都能打倒,这点困难算得什么。”就这样,全场经过1955年一个秋天的大突击,提前完成了造林计划。紧接着,又掀起除茅运动,在1956年一举消灭了林段中的茅草,现在,防护林已经生长起来,有了这些绿色的长城,台风再不能逞凶了。林段茅草消灭以后,又修建了梯田,种上了复盖作物,水土不再流失,土壤中的水分也增加了。农场的自然环境起了根本的变化,各种作物都蓬勃地生长起来,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天天扩大。到目前为止,这个农场热带作物和农作物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近十万亩。而且,从1958年开始,已经一年比一年多地向国家大批提供热带作物产品。
三门坡农场还利用了农场的有利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农牧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畜牧业。现在,全场十一个作业区,都积极发展养猪和饲养三鸟事业,其中红旗作业区以畜牧业为主,担负着向国家提供产品和繁殖种苗的任务。这个红旗作业区的猪场就建立在一大片饲料基地中间,猪场周围种有许多木瓜和芭蕉,饲养员介绍说,木瓜和芭蕉的营养价值很高,母猪吃了能增加奶汁,小猪吃了长的快。他们现在养有二百五十多头本地良种母猪,十几头苏联的良种公猪,这两个猪种杂交,母猪的满怀率很高,生的小猪也多,长得也大。
毛主席号召“大养特养其猪”以后,农场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去年全场养猪才一千多头,今年计划发展到一万头,争取三、五年后发展到十万头。农场党委还特别重视发展经济林园养鸡,现在,各个作业区都在积极的建立林园鸡场,他们计划在三、五年以后,争取全场养鸡达到一百万只。那时,美丽的热带经济林园将变得更加美丽多彩了。(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第6版()
专栏:

(1)今年的椰子又获得了大丰收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2)万宁县北坡公社社员在抢收早稻
郭广裕摄
(3)老年工人在度幸福的晚年
何世尧摄
(4)南田农场拖拉机队正在开荒
王学海摄
(5)兴隆华侨农场咖啡丰收
郭伟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