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河北赶制三十万台蒸汽水车抗旱
河北各地响应省委抗旱保丰收的号召,组织力量,大搞战役,要在6月底以前赶制三十万台蒸汽水车,加速实现排灌机械化。
蒸汽水车是河北省在不久前新创制的一种排灌工具,在使用推广中,不断改进,日趋完善,成为一种省燃料、效能高、容易操作、极受群众欢迎的水利工具,省委决定在全省加速制造推广。
江西各界人民全力支援插秧
江西工、商、学、兵、机关干部全力支援早稻插秧。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多少有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有。
各地组织了四十五万干部奔赴生产前线。全省现有五百万人投入插秧生产,日进度比前一个时期增加50%。
湖南养猪生产直线上升
湖南省养猪生产直线上升。据2月份统计,全省养猪比去年年底净增十七万头,存栏头数也比去年同期增长34.3%。
湖南各地今年在积极发展公社和生产队集体养猪生产的同时,狠抓了食堂养猪这一环节,调动了各方面养猪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养猪业大发展。
广东针对弱点管理早稻
广东省已栽插的二千万亩早稻普遍生长良好,经过查苗、补苗之后,正针对早稻历年来少分蘖、易倒伏的弱点,加强管理。
广东早稻生长期较短,在成熟期又常遇暴风雨侵袭,因此容易发生少分蘖、易倒伏的弱点。今年,广大社员及时采取合理施肥和合理排灌等办法精细管理。
安徽各地防治小麦锈病
安徽省三千七百多万亩小麦生长良好,早麦已开始孕穗、抽穗。但因4月份阴雨较多,锈病有蔓延趋势。各地普遍建立了锈病测报机构,发现锈病,立即组织专业队伍,用药械防治。现在防治面积已达五百七十多万亩,已控制了锈病的发展。
广西精心管理春玉米
广西一千二百万亩春播玉米,经过精心管理,大部分三类苗已经迅速升级。占播种面积85%的一、二类苗,株高已三尺到五尺,长势很好。
玉米主要产区柳州、南宁两专区,采取全民突击与组织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精心管理。这两个专区的八百万亩玉米到4月下旬,已培土追肥两次。
青海按高质量管理春麦
青海省掀起高质量、高工效和全面抓技术措施的春麦田间管理运动,促使一、二类苗赶一类苗,力争实现大面积丰产。
目前,各地公社、生产队都制订了田间管理规划,及早查苗、补苗、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民和县麦田已除草一万二千多亩,追肥一万八千多亩。
武胜大抓小春副产物作猪饲料
四川省武胜县抓紧在小春收获时期,把能够作猪饲料的小春副产物全部利用起来。据县委初步计算,如果把全县二十五万亩豌豆、胡豆、油菜等作物的秆枝、荚、叶全部收存利用起来,共有精干饲料六千二百多万斤,可供全县四十二万多头猪吃两个月。


第3版()
专栏:

改革工具实现半机械化 充分利用水风火作动力
烟台专区争取七天收完小麦
四川武胜县突击修补仓库平整晒场保证夏粮收好藏好
本报讯 山东烟台专区一手抓技术革新、工具配套,一手抓动力——向自然界索取动力,要求今年小麦收割、脱粒、运输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做到七天收完麦,十天脱完粒,做好夏收夏种工作。
这个专区的六百二十多万亩小麦正在拔节孕穗,生长情况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今年小麦比去年扩大将近一百万亩,夏收夏播面积将比去年增加20%左右,而大面积丰产田又成方成片,都是一茬麦,成熟齐一。因此今年夏收夏种比任何一年任务重,用工多,时间紧。
中共烟台地委分析了这些情况,早在春节前后就作了全面安排。现在全区农、工、商各部门大搞工具改革的重点,已转到夏收夏种方面来了。各县、社、队的农具机械制造修配厂,统统挂起钩来,全面包干;农、工、商各部门也携起手来,开展全面大协作,力求以收割、运输、脱粒直到入仓的各道工序中的先进工具配套成龙,做到样样得心应手。现在已修制各种先进机具二十四万件,运输工具已经基本实现胶轮化和滚珠轴承化。各工厂抽调的八千名技术工人,都纷纷带着红炉下乡,分头到各地传授技术,帮助生产。全区要求到5月下旬,生产出动力、手摇、马拉等各式收割机、脱粒机十万多台(件),争取有50%以上的小麦使用机械和半机械化工具收割,70%以上的小麦使用机械或半机械化工具脱粒。实现上述计划之后,将可使全区小麦收割、运输、脱粒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大约能节省一千一百八十万个劳动日,可做到七天割完麦,十天脱完粒。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节约更多的劳力,烟台专区大搞水、风、火综合利用,千方百计解决动力问题。蓬莱县还创制了人力、畜力、风力三用水车,建立风力水车群,实现运输风篷化。现在全区已发展风力水车一万四千多部。这个专区随着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发展,展开了一个全民大办水力站和水电站的群众运动,许多公社和生产队,都能自制土发电机。到上月底止,已投入生产的二百四十九处水力站和二十三处水电站,可带动各种钢磨、石磨三百多盘,每天可磨面三十五万斤,还可用来粉碎饲料、锯木、照明、浇地等,共可节约劳力一万多名,牲口四千多头。大力推广煤气综合利用和群众办电以来,不仅解决了各种机械的燃料困难,而且达到了高度的综合利用。文登县共有二百三十五台动力机,有一百八十五台每台配上了三至四部农业机械,过去因为燃料缺乏不能常年使用,现在都像一条龙一样全部带动起来了。
本报讯 四川武胜县各种夏收夏种物资基本准备齐全,各人民公社正在修补仓库、平整晒坝,保证作好夏粮收藏工作。
今年,武胜县小麦等夏收作物面积比去年扩大20%,普遍生长良好。根据调查,今年夏收夏种的需工量和生产资料需要量都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
在工具、肥料等夏收物资准备方面,武胜县各人民公社普遍提前在今年年初就作了深入调查,然后采取专业生产、副业生产和群众性突击相结合的办法,全县各公社、管理区建立了四十七个铁器厂、一百四十六个木器厂、三百个竹器厂和九十五个棕器厂,并开办了一千七百多个业余工厂,负责生产主要农具,对斗笠、草帽等技术性不强的用具,则组织群众利用农闲突击生产。这样,全县迅速生产了夏收夏种主要农具三百多万件,大大超过夏收夏种主要农具的实际需要量。与此同时,全县各公社还大量新修和整修晒坝、仓库和加工厂。并推广三结合的办法,把晒坝、仓库和综合粮食加工厂建在一起,以便就地打、晒,就地储藏,就地加工,缩短运距,节约劳力。全县各公社已建成的仓库和加工厂足够收藏和加工全部夏收粮食。


第3版()
专栏:

要群龙腾舞
程浦
随着工具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中配套成龙的新工具越来越多了。这里一条龙,那里一条龙,龙成了群,就意味着生产过程正在走向机械化和半机械化。龙有各种各样:有的可能是基本上由手工操作的改良工具组成,有的可能是主要由半机械化的新工具组成,有的可能是由半机械化工具和机械共同组成,有的也可能完全是由现代机械组成的。龙,是越多越好。不论哪一种龙,只要它能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和提高劳动效率,能进行精耕细作提高产量,就值得欢迎。在目前的条件下,改良工具是不容忽视的,一切地区都应当大量制造和推广;但同时也应当尽量增加各种龙中的半机械化工具和现代化机械的比重。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程度愈高,龙的威力也愈大。
要提高半机械化、机械化的程度,就得取得更多的动力。山东烟台专区在农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一手抓工具配套,一手抓动力,完全正确。在创造任何一种新的生产工具的时候,都要同时考虑到它所需要的动力,注意尽量节省人力和畜力,能用畜力的,就不要用人力;有条件使用动力机械(不管是现代化的发动机,还是简易的水轮机和风力机)的,就不要用人力和畜力。这就需要两手一齐抓,不仅要努力使新工具配成套,变成龙,而且要使这些新工具得到强大的动力。一条龙,当着它的一系列的组成部分还没有获得动力的时候,它的威力还不会很大;一旦获得了动力,它就会变成一条飞腾自如、威力很大的巨龙了。所以,就是新工具已经配套成龙的地方,也还需要动动脑筋,看看能不能多搞些动力,增加半机械化、机械化的比重,使得那些龙变成威力更大的龙。
动力从何而来呢?多搞些现代化的动力机械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国家工业部门也正在大力增产这类农业机械和它们所需要的燃料,但是,目前光靠这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人民公社要自己动手,采取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就地取材的办法,充分利用当地的动力资源,如水、风、沼气、天然气等等,千方百计地解决农业机械的动力问题。一架水车、一部木制水轮机,看来都是些最简陋的土东西,但当它们把水力和风力这样的伟大的自然力传递给各种成套的新工具的时候,生产的面貌就会发生了不起的变化。烟台专区由于“向水、风、火(综合利用煤气)要动力”的结果,使得已经配套成龙的夏收夏种工具基本上实现半机械化,今年夏收时将做到七天割完小麦,十天完成脱谷。这是多么惊人的速度。
农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正在一日千里向前发展,革新的花朵万紫千红。愿各地出现更多的一条龙,愿成群的龙腾跃飞舞!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省农村技术革命运动进入新阶段
十项作业工具配套成龙
本报讯 黑龙江省农村在技术革新运动中,使田间作业、非田间作业等十个方面,初步配成了十套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农具相结合的高工效工具。在田间作业方面,包括旱田作业、水田作业、蔬菜耕作;在非田间作业方面,包括水利施工、排灌、畜牧饲养、粮米加工、农业运输、肥料加工、食堂炊具等。在每个方面都按照作业种类和生产工序,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农具中,选出工效最高的配套成线。这就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适应,工效大大提高。比如黑龙江省的旱田作业,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播种面积占耕地的一半,但是在中耕锄草收割等环节上,大量使用的却是旧式的锄头、镰刀。如今有了旱田作业线的各种改良工具,就可以使各项工序相互适应了。秋收工具过去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现在不仅解决了一般作物的收割工具问题,就连人们认为比较难解决的块根作物和高秆作物也有了收获机。比如块根收割机一次可以完成削缨、起获、集堆三个工序,一个人两匹马,一天可收获三十亩地;高秆作物收割机能收割玉米、高粱,每小时可收割八亩左右;过去一直用手拾地里的小麦穗,现在也有了拣麦机,一个人两匹马,一天可拣四十五亩。在畜牧饲养方面,如饲料粉碎、蒸煮、搅拌、运食、给食到饮水、清除粪便等一系列过程,也都配上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工具,并且出现了八十多条养猪、养鸡生产自动线和联动线,使一个饲养员养猪由过去的三十几头提高到二千多头,养鸡由过去的六百来只提高到五千多只。
黑龙江省农村十项作业的各种改良工具,大部分制造比较容易,使用方便,因此全省各地正在普遍推广。今年春耕,黑龙江省的大部分耕地将由这些工效高的改良工具进行播种。密山县平均每四百五十亩旱田,就有一套改良播种工具,播种期将比往年大大缩短。哈尔滨市郊区四个县今年春耕播种,由于有了整套的播种工具,可以节省二百一十万个人工,三万六千个马工。
黑龙江省在农业技术改造运动中,各地都根据以田间作业为主,田间作业机械化和非田间作业机械化同时并举,机、马、牛结合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从今年年初到4月上旬,全省就改革、制造了六十四万多件工具,占去年工具改革的75%。特别是在非田间作业机械化方面发展的更快,去冬以来,各地抓紧了冬春备耕的时机,大搞非田间作业机械化,现在全省非田间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发展很快。密山、勃利、拜泉、富锦、五常、依安、泰来等县,已在脱谷、农副产品加工、饲料粉碎等方面,大部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


第3版()
专栏:

改革炊具 提高工效 节省劳力 支援生产
安徽山西食堂大闹技术革新
本报讯 安徽省农村食堂掀起了群众性的炊具改革运动,新制和改制的先进炊具达一百一十五万多件,全省有61%的农村食堂实行了炊具改革,四万八千九百多个食堂已经基本达到炊具配套成龙,实现了半机械化。
由于大规模的炊具改革,工效普遍比原来手工操作提高二倍到六、七倍。灵壁县固镇公社卫星食堂创制的综合切菜机,能切丝、切片、切根,一人操作每小时可切菜三千斤至三千五百斤,比原来手工切菜工效提高一百倍左右。太和县创制的快速切馍机,一人操作每小时可切面一百五十斤至二百斤。先进炊具的使用,使全省食堂平均达到每个炊事员可做五十人的饭菜。全省农村食堂炊事人员已由八十四万多人减少到五十七万多人,共节约出劳动力二十六万七千多人,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实现了炊具改良和半机械化的食堂,既提高了饭菜质量,还节约了粮食和烧柴,受到广大社员的欢迎。蚌埠、六安专区推广的三万五千多座“一条龙灶”、“梅花灶”,每天可节约三百五十多万斤柴、草。灵壁县固镇公社创制的“一条龙灶”比旧式灶减少造价50%,节约炉条80%。
由于先进炊具减轻了炊事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时间,使炊事员有充裕的时间生产,为食堂建立家底,还有时间从事政治文化学习。目前,全省食堂炊事员利用业余时间共养猪二百零六万五千七百头,种菜四百八十多万亩,还饲养了大量的鸡、鸭、鹅、鱼、羊等,有的还开办了豆腐坊、酱菜坊、粉坊等。
本报讯 山西省农村大搞炊具改革运动。据最近统计,全省改制、仿制、创制适用于食堂的炊具和粮食加工工具已达四十多万件,占全省40%以上的农村食堂,已初步实现了炊事操作、粮食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山西省炊具改革的特点是土法上马,自力更生,人人动手,大搞协作。全省已出现了电力、水力、风力动力碾磨三万七千多盘(处),新改进的顶针磨和滚碾等畜力磨碾,也普遍推广使用。许多公社创造了一畜拉动多盘磨的加工工具,炊具改革更是应有尽有。许多食堂利用电力吹风,创造了脚踏吹风机;有的自制瓷管、竹管、瓦管、木槽、加高井台或建立水塔,在食堂安装了“土自来水”;晋南侯马市郊,万荣县许多公社食堂并建立了蒸气灶,利用蒸气烧水作饭。
炊具大革新大发展,省出大批劳力投入了农村生产。晋东南专区九千七百多个农村食堂经过炊具大革新以后,这些食堂的规模比过去扩大了,而炊事人员却由过去的九万六千人,缩减至六万人。
随着炊具革新,食堂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一些先进食堂逐步扩大了为社员生活的服务范围。侯马市曲村公社杨谈管理区食堂建立了“土自来水塔”,除食堂使用外,还按社员居住点设立了水站,解决了社员家庭用水。清徐等县食堂还建立了茶炉,解决了社员喝水、用水的问题。有许多公社食堂为了照顾当地风俗习惯,方便群众,民主制定了社员婚丧嫁娶照顾办法。


第3版()
专栏:四川通讯

备利器 迎丰收
本报记者 李德森
几番春雨,四川省二千多万亩小麦逐渐由青转黄,收割季节临近了。
3月中旬,四川省十九个专区、自治州和市选派了二百多名能工巧匠,带着当地群众创造的各式夏收工具,来到了长江边上季节较早的南溪县,互相表演、试比高低。无边无际的麦田里,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夏收工具一字儿排列着,从经过改良镰刀到拖拉机牵引的自动收割机,无论大的、小的,人力的,畜力的,半机械化、机械化的……应有尽有,会粹田间,各显神通。
朝阳映红了江水,麦浪起伏不定。表演评比开始了。一部绿色的手摇收割机,在金黄色的麦田里奔驰,异常引人注目。这部只要两人操作的收割机,轻巧灵便,所过之处,成片的小麦立即堆成许多小堆,整齐而又均匀,时间才过一小时,它已经割完二亩二分地的小麦了。这部收割机是温江县农业机械局创造的,创造人之一的高建成向大家介绍说:“这部铁木结构的收割机,只需要两个具有半劳力的人就可操作,机身共重五十公斤,铁件只占五分之一,制造一部只要十四个工。”这番话引起了前来参观的工具改革能手们的无比兴趣,收割机旁顿时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比量各个部件,有的当下描绘草图,有的要求买一部回去做“样版”。这部收割机在创造过程中,反复改进许多次,曾经在省内外十多个地方进行试验,不久前才初步定型。现在温江县农械局已经制造出二百四十部,川西平原上各个公社的农具厂,目前正在集中力量突击制造这种收割机,即将来临的麦收中,它将显示巨大作用。
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收割机群中,有部最小的收割机——涪陵镰齿式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往来。这个收割机只有一米多高,不到一米长,除了切割部件外,其余全是木结构,全身重量才三十多斤,最小的农具厂也能制造。一人牵引,一人摇把,一天可割麦八到十亩。涪陵专区各县正在普遍推广使用,全专区今年计划制造两万部。这部收割机的创造人姚成荣说得好:“任你山高路窄,也拦它不住”。姚成荣精神抖擞地推着它当众表演,为了这部收割机,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度过了多少不眠的夜晚。还在1958年,姚成荣到成都参观,这位当时的农业社主任看了联合收割机以后,犹如当头一棒,愁忧得几夜不能合眼。当时他想:“天天喊叫机械化,那晓得机械化竟是如此庞然大物,我们山区如何得行,只有白看着”。可是他并没有泄气,他仔细观察了联合收割机的构造原理,回去后就着手研究小型收割机。公社化后,物质条件更好了,他就专心一意的搞农业机械的研究试制工作。去年一年,他先后做出了二十多个样子的小型收割机,但都失败了。后来,党组织调来了有经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配合他研究试制,最近终于制成功了现在这样的小型收割机。来自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参观者,特别喜欢这部收割机,表演刚完,姚成荣被团团围住,人们争着祝贺他这一对山区人民具有重大意义的成功创造。
去年,就已大量推广的各种快速割禾器,今年更是花样百出:有三部的,双部的,螺旋式的,曲线的,转动的等等。表演过程中,捷报频传,凡是参加表演的收割机、割禾器,都比原来的割麦方法提高工效三倍、五倍、三十倍……。


第3版()
专栏:

安徽·福建·湖北·广西
提早开园采摘春茶
本报讯 安徽、福建、湖北、广西等省春茶开始采摘。安徽省截至4月27日,全省已采制干茶三百多万斤;湖北省仅恩施、建始、五峰等十五个县,已有三万多人上山采茶。
今年,由于各地加强了茶园管理,春茶的芽头普遍发得好,大部地区都提早开园采摘。安徽祁门县4月3日开园到4月24日,已采制“祁红”十一万八千多斤,其中特级、一级茶占99%强;福建省福鼎、福安、霞浦县积极改造旧茶园,加强剪修、补植,使旧茶园的产量赶上了新茶园,现在全省各茶区的茶园普遍长得枝壮叶茂;广西桂林专区各县茶园过去很少施肥,今年每亩茶园施肥三十担,施肥面积占总面积的80%,使今年春茶发芽早、芽头多,生得壮实。
各地在高速度发展茶叶生产中,一方面扩大了茶园面积,同时还恢复了许多古有名茶的生产。广西今年新建茶场有五十五个,开辟新茶园二十万亩左右。安徽省除大力增产“祁红”、“屯绿”外,还创造了“霍红”和“舒绿”,外销茶在九年中增长了四倍。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各地在采制技术上都有革新。福建省已新建和扩建的畜力、水力等动力初制机械厂四百座,并计划训练双手快速采茶能手三万名;安徽在采摘技术上,改变过去“一把捋”、“一扫光”,实行了“适时采”、“分批采”、“留鱼叶采”等新采摘法,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第3版()
专栏:短评

更快地发展茶叶生产
茶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茶叶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量增长了二倍多。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在这短短几年内,能够获得这样大的成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随着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的需要还将不断的增长。今后不仅从数量上需要生产更多的茶叶,而且在质量上也要求逐步提高。因此,更快更好地发展茶叶生产,就成了茶叶产区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两年来茶叶生产大跃进的经验,高速度地发展茶叶生产,首先是彻底改造旧茶园。彻底改变旧茶园衰老、分散和稀植的落后状态,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旧茶园是当前茶叶生产的基本力量,目前我们已经创造了一整套大面积改造旧茶园的方法,如修剪更新、补植缺株、移植归并等方法,当年改造当年就能增产。福建省霞浦县是改造旧茶园比较突出的一个县,1958年全县有80%的老茶树进行了改造,当年就增产了50%,去年又增产了30%以上。今年各地改造旧茶园任务很大,希望努力完成这项任务。
大力发展新茶园,也是高速度发展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茶园采取成片集中、条栽密植的方法,单位产量比旧茶园高出几倍以至十几倍;同时便于机械耕作和精细管理。因此,新茶园不仅是大量增产的生力军,也是茶叶生产向现代化发展的先锋。
1958年以来各茶区全面推行了多次采、分批采的先进经验,使夏秋茶比重有了迅速的增长。1959年秋茶占全年产量的比重已由1957年的25%上升到40%,浙江、福建、湖南等省不少县、社、队还出现了夏茶超春茶、秋茶超春茶、一季顶全年的季季丰产的事例。从茶树生物学特性和群众经验来看,茶叶是采了才发,春茶不采夏茶不发,夏茶不采秋茶不发,因此分批多次采摘是符合茶树的生长规律的。改进采茶技术是提高茶园单位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茶区各生产单位一定要由春茶生产开始紧紧抓住它。
大搞技术革新,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制茶,是提高制茶效率和茶叶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茶叶生产从茶园管理到初制加工都需要较多的人工,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为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制茶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今年有更多的地区在茶叶初制上采用了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各茶区领导部门,在全民性技术革命、技术革新运动中大力总结和推广这方面的经验。
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鼓起更大的干劲,认真地贯彻执行各项增产茶叶的措施,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速度。


第3版()
专栏:

双手采茶
杭州市郊西湖公社十月生产队的采茶能手翁顺兰(右前),在向前来学习双手采茶的兄弟公社的社员们介绍双手采茶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 陈秉祥摄


第3版()
专栏:

工农巧匠一起赶制园田播种机(石膏版)
作者隋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