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社论

还要多种一些甘薯
春薯的栽插季节开始了。今年许多地方打破了“三月清明下薯种,五月端阳插薯苗”的旧农历,育苗和栽插都比往年提早了一、两个节令。这给又早又多又快又好地种植甘薯,争取今年甘薯的大丰收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多种高产作物,是迅速增产粮食的一个可靠办法。甘薯是粮食作物的高产之王。历年的经验证明,哪里种的甘薯多,哪里的粮食增长速度就快。从1949年至1959年的十年中,全国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扩大了20%左右,而甘薯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全国粮食的总产量增长了一倍多,而甘薯的总产量增加了四倍。甘薯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粮食作物单位平均产量高30%以上,成为所有粮食作物中产量最高的作物。因此,根据农业生产的统一安排,适当地发展薯类(主要是甘薯)生产,对于加速发展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作用。在人多地少地区和低产地区,多种一些甘薯,更为重要。河北省历年缺粮,从去年起全省粮食作到基本自给,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是多种甘薯和其他高产作物。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十条也明确规定:“根据需要和民食习惯,适当地发展玉米和薯类等高产作物”,可见这是实现粮食生产大跃进的重要措施。
甘薯是广大城乡居民喜爱的口粮,有很多地区还把薯类作为主要的食粮。有人认为成立起公共食堂以后,就可以少吃或不吃甘薯了,就可以少种甚至不种薯类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广大人民群众并不因为他们参加了公共食堂就改变了喜爱吃甘薯的习惯。事实上参加了公共食堂的城乡居民,更要求多种一些甘薯,使自己的伙食更加丰富多样。薯类作物又是很好的精饲料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也要求多种一些甘薯,用它的叶蔓薯块作饲料。社办工业和国家工业同样要求多种一些甘薯,因为甘薯可以综合利用,制成许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产品。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为了满足畜牧业大发展的需要,为了给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一句话,为了实现农业生产更好更全面的继续跃进,为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更快地向前发展,各地都应该尽可能地多种一些薯类作物。
多种一些甘薯,这并不是说要挤掉或减少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我国是一个农产品十分丰富的国家,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农产品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粮食作物需要扩大种植面积,棉花、油料、烟、糖等经济作物的面积也要有一定的发展。各个地区要根据国家的计划,根据当地的需要和条件,从省、县到社、队,把甘薯的种植面积逐级落实,保证把计划种植的甘薯种上并且种好。同时要大力发掘土地利用的潜力,争取在不影响各种作物种植面积的条件下多种一些甘薯。多种还要多收。薯类是高产作物,它的增产潜力现在仍然是很大的,提高单位产量大有可为。自从1958年、1959年连续两年大跃进以来,各地已出现不少甘薯亩产万斤以上的大面积丰产纪录。四川省西充县二十三万亩甘薯,去年平均亩产六千二百七十八斤(比全国甘薯的平均产量高二倍以上),其中八万亩高产田亩产万斤以上。如果全国的甘薯产量都能提高到西充县的水平,我国甘薯的总产量就可以跃增一两倍,达到(折粮食)三千亿斤左右。可见力争甘薯的高产,对于实现今年粮食的继续跃进,实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育苗,早栽插,对于甘薯产量的增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甘薯原是一种热带多年生作物,它的茎叶生长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开始形成薯块,直到它的生产后期,薯块才能长大。早育苗,早栽插,适当延长甘薯的生长期,就可以充分发挥甘薯的高产性能,大大提高它的产量。根据四川西充县的调查,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甘薯生长期在一百七十天以上的,亩产达万斤以上;生长期在一百五十天左右的,亩产八、九千斤;生长期在一百二十天左右的,亩产五千斤左右。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培育早苗、壮苗和多出苗的宝贵经验。今年许多地方普遍推广温床育苗、火炕育苗等先进方法,育苗比往年提早一、两个节令。这就为适时地提早栽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各地普遍早育苗,多育苗,薯苗基本上够用。但因今年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栽插的时间短而集中,加上各地情况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还有缺少薯苗现象。各地应根据栽培面积仔细算笔账,本着互相支援、统筹安排的原则,尽可能作到就地调拨,就地解决,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栽种甘薯的成本,更可以保证适时栽插,提高薯苗的成活率。
时间已很紧迫,凡是种植甘薯的县、公社,都要将薯类生产的计划迅速落实,并且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面积,保证质量,保证适时地做好春薯的栽插。从现在起,还要同时做好夏薯种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今年甘薯的大丰收。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甘肃省加紧抗旱春播
甘肃高原和河西走廊正在加紧抗旱春播粮、棉、油料等秋田作物,到4月下旬,全省春播面积,连早种的春小麦、春油菜,已达二千六百多万亩,其中秋田的播种进度,比去年同期约快一倍。
湖北大抓中稻育秧工作
湖北省各地大抓中稻播种、育秧工作,有一半以上的秧田已播下种。各公社正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培育壮秧。其余的秧田已整好,最近几天即可陆续播种。湖北省水稻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中稻面积大,产量高,历来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湖北省党政领导上,对中稻生产一开始就抓得很紧。
浙江省四十万人支援插秧
浙江全省共组织了四十多万城市居民、学校师生、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和插秧基本结束地区的社员,集中支援进度缓慢的公社和生产队插秧。海宁县袁化公社党委在全社选拔了三千多名思想红、技术高、劳力强的社员,组成专业组,由干部带领到四个生产队去帮助插秧,使这些队早稻插秧由慢转快,保证质量。
贵州已种油料作物一千三百多万亩
贵州省充分利用一切空闲地大种油料作物。到4月上旬,全省已种植各种油料作物一千三百九十二万亩,其中大豆、花生、向日葵、蓖麻、芝麻等草本油料作物占七百四十四万多亩,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一倍多。
云南主要工业原料作物接近完成播种计划
云南省甘蔗已播种五十七万多亩,超额4%提前完成了播种计划;棉花已播种七十三万多亩,完成计划90%;烤烟秧已播四万多亩,超过计划5%。由于管理得好,烟苗成长茁壮,玉溪等专区已开始移栽。
广东平均每个公社有十多个林场
广东省已建立起社办、队办(队办分场)林场八千六百多个,拥有三十多万人的林业专业队伍。从山区、丘陵到半山区,平均每个公社都已有十一个到十五个社(队)办林场。全省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有林就有场。
烟台专区大改工具争取七天收完小麦
山东烟台专区一手大抓工具革新,一手向水、风、火索取动力,要求今年小麦收割、脱粒、运输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做到七天收完麦,十天脱完粒。全区现已修制各种先进机具二十四万多件;到4月底,全区已建成水力站五百八十一处,水电站九十二处,风力水车一万四千多部。
四川万县专区农业第一线劳动管理有方
四川万县专区在抽调了70%的劳力加强农业第一线后,又及时整顿了劳动管理,大搞高工效运动,大大加快了春播进度。这个专区采取的办法是:一抓量材使用,搞好劳动组合;二抓定额管理,严格责任制度;三抓及早安排,做好各种准备;四抓改革工具,革新操作技术;五抓劳动竞赛,鼓舞劳动热情;六抓安排生活,保证社员健康;七抓领导上阵,具体解决问题;八抓考勤验收,生产量多质好。


第3版()
专栏:

开垦荒地 利用废地 实行套种
陕西安徽江苏河北扩种甘薯
本报讯 陕西各地千方百计扩种薯类作物。截止4月25日统计,各地已经播种和栽秧的薯类作物已达二百六十六万多亩,接近了去年全省的种植面积。
陕西省根据薯类作物产量高、用处大的特点,今年把薯类提高到主粮的地位,作为实现粮食高速度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去年,全省薯类播种面积仅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6%,今年计划上升到9%。
在粮食和棉花等作物的播种面积都比去年扩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完成薯类作物扩种计划,各地人民公社普遍开荒和恢复弃耕地,并且广泛利用村旁、宅旁、院旁、井旁和路边、场边、院内、池边、渠边、河边、坟边等零散空地种植薯类作物。据统计,各地采取上述办法共“搜”出土地二百九十多万亩,解决了薯类播种面积不足的问题。
各地在扩大薯类播种面积的同时,还大抓播种质量。提出力争做到一次播种,一次全苗;种一窝、收一窝,种一亩、收一亩。今年薯类播种质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
本报讯 安徽各地在春播中普遍推行甘薯地里套种玉米的办法,力争甘薯、玉米双高产、双丰收。
今年安徽省春甘薯的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两倍多,其中有七百九十多万亩要套种玉米;加上单种的春玉米,玉米播种面积也比去年扩大了两倍多。
甘薯地里套种玉米,是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办法之一。利用甘薯垅的空隙种玉米,不占用整片的耕地,而且是高矮作物套种在一起,又不影响通风透光。玉米的整地、施肥、管理等工作,都可与培植甘薯结合进行,节省大量劳动力。所以群众称赞这种套种办法是“省力保收不占地”。
甘薯地里套种玉米,今年是第一次在全省普遍推广,各地党委都加强了领导。到4月26日统计,全省各地已做好春甘薯垅六百四十万亩,很多地方为了错开农活,达到适时早播产量高的目的,在春甘薯没有栽插之前,就已把玉米点种了下去。
本报讯 江苏省各地在规模壮阔的春播运动中,正在掀起一个大种甘薯高产作物的热潮。今年全省甘薯计划种植面积将比去年扩大很多,其中春甘薯面积比去年扩大近两倍。
各地在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抓季节,抢时间,全面行动,春甘薯的栽插时间普遍比去年提早了十天到十五天,到4月25日止,全省已栽插春甘薯二十万亩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五倍。
江苏各地本着多种、快种、种好的精神,全面提高春甘薯的栽插质量。甘薯重点产区的徐州、淮阴专区,所有的甘薯地都进行了条垅深翻,还进行了整地扶垅,施足基肥,并全面推广了高垅双行密植,每亩比去年多种一千多棵。
本报讯 河北省今年计划种植甘薯、玉米、水稻、谷子和多穗高粱等五大高产作物的面积,将比去年扩大近20%。到4月24日,全省已播九百多万亩。
今年,各地为了实现“千百万”大面积丰产,都把扩大高产作物种植面积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天津地区种植甘薯面积比去年增加了80%,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一倍。
为保证高产作物大丰收,目前各地在种植计划落实的基础上,一方面大抓抗旱抢墒播种的高标准、高质量,一方面突出地抓甘薯、水稻插秧前的准备工作,作到苗肥秧壮,种一棵成一棵,方方块块保全苗。


第3版()
专栏:

扩大种植面积 革新耕作技术
商南县力争甘薯亩产万斤
据新华社西安3日电 陕西商南县革新红薯(即甘薯)种植技术,力争亩产万斤。目前正久旱逢雨,全县已经掀起了抢墒栽种红薯的高潮,把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六万亩,等于粮食作物面积的20%。各地已经培育的红薯丰产沟、丰产梁、丰产湾、丰产坡、丰产田的面积共三万八千亩,占薯地总面积的63%以上。
社员们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做好栽秧前各项准备工作。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全县共已恢复弃耕地、修补河滩地、开垦荒地三万多亩。他们总结了几年来红薯高额丰产的经验,大力革新红薯种植技术,训练了育苗技术员,改冬床育苗为温床育苗,育苗的日期也比往年提前二十多天。全部红薯地都深翻一尺以上,每亩施肥一万五千斤左右,全部开沟作垅。垅作既可以抗旱保墒,又可以防涝,红薯蔓子长起后,便于进行田间施肥、除草、提蔓等工作,不会伤害薯苗。平地栽秧一般一亩栽三千到四千窝,垅作可栽五千到六千窝。根据当地经验,垅作在同样条件下,产量比平地栽秧高30%左右。


第3版()
专栏:

甘薯联合插秧机
刨窝插秧浇水一连三作
功效比手栽提高十五倍以上
本报讯 山东临邑县林子公社铁木联合厂,最近创制了一部能够刨窝、插秧、浇水,一连三作的地瓜(即甘薯)联合插秧机。这部插秧机由两人和一头牲口操作,随刨窝、随插秧(包括自动分秧)、随浇水,一小时能栽地瓜一亩,比手工操作提高效率十五倍以上。
这个公社的铁木联合厂的职工,鉴于本社地瓜耕作工具都有所改革,唯有费工比较多的插秧工具没有改革,就决心突破这一环。他们在公社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昼夜苦钻,反复试验。公社的党委书记、工业部长、厂党支部书记、厂长,也和工人们一起进行研究试验。经过一个多月苦钻和十六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
四月十五日,中共临邑县委工业部部长、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公社党委书记以及省科学技术协会的同志,会同这个厂的职工及公社的部分社员一起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插秧机具有操作简便、工效高、插秧质量好、造价低廉等特点,一般公社工业都可以制造(其构造参看附图)。推广这种工具,将大大提高地瓜耕作效率。(附图片)
地瓜(即甘薯)联合插秧机示意图 单位:分米


第3版()
专栏:

多种高产作物
石正章 李祥仁
多种高产作物,是挖掘潜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捷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生产落后面貌的迅速改变,就是很有力的实证。这个过去多灾、贫困的地区,最近几年来随着河网化工程的大发展,连年扩大水稻面积,连年增加“胜利百号”甘薯和良种玉米的面积,已变缺粮区为余粮区,并且使很多穷庄、死洼、荒湖成了“小江南”。阜阳县去年水稻、甘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一百五十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增产的粮食达四亿多斤,全县每人平均占有粮食达到了一千二百六十七斤。而这个县在1957年每人平均只有粮食六百七十斤,两年就增加了将近一倍。类似这样的事例,在全国各地都是不少的。
多种高产作物,是费力小、增产大的好办法。从各地的情况看,改种一亩水稻,一般比种一亩旱粮要多花十三个工,但每个工生产的粮食,却比种旱粮多出一倍左右。至于种植“胜利百号”等良种甘薯,不但比一般土种的产量要高出两三倍,而且比种高粱的产量要高四、五倍,但两者花费的劳动力相差并不太多。阜阳县插花公社有这样的实例:这个社的毛桥大队,去年对早稻、春甘薯、春高粱的用工、成本作了详细的记录,全队共种早稻九百五十五亩,平均亩产稻谷一千四百一十斤,稻草八百斤,共值一百一十四元七角,而实际投入的肥料、种籽、农药、农具折旧等费用,每亩只合二十五元六角二分。每亩水稻的纯收入达八十九元零八分,平均每亩用工二十七点一个,每个劳动日创造的价值是三元二角九分。全队种春甘薯二百三十亩,平均亩产一千八百四十七斤(四斤折一斤粮食计算),和水稻一样计算,每个劳动日创造的价值达五元四角。种高粱所花费的工,得到的产值最少,全队一百零三亩高粱,平均亩产一百九十三斤,每个劳动日创造的价值只有一元七角五分。
多种高产作物,还能更好地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济的方针。许多地方的农民有这样的体会:“种稻好,种稻好,多收粮食多收草,猪有糠来牛有草”。每亩水稻收六百斤稻谷并不太难,它可以提供四十八斤糠(按每担稻谷8%的出糠率计算)、五百斤草。按一头猪一天一斤精饲料,七、八亩水稻的糠就能供给一头猪吃一年。每七亩水稻的草,就够一头耕畜吃一年,这在北方平原缺草地区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有些水田还可以养鱼,稻壳又是制糠醛的原料。甘薯对发展多种经济的作用也很大,每亩甘薯可收蔓叶四百斤,以一头猪每天吃四斤计算,每三亩半甘薯的蔓叶就够一头猪吃一年。而且甘薯又能制糖、制酒等等,综合利用的门路非常广阔。玉米更是“全身是宝”,农民歌颂说:“玉米好,产量高,能当细粮吃,又是精饲料,工业用途大,经济价值高,真是一个宝”。一亩地的玉米籽,加工后的副产品和玉米芯子,就足够养肥四头猪所需要的精饲料;一亩玉米的秸秆,青贮后足够一头猪需要的粗饲料。玉米又是工业的重要原料,利用玉米籽、秸秆、苞叶等可制二百多种工业品。
多种高产作物的好处还有很多。例如旱地改种水稻,能改良土壤结构、减轻旱地的碱性,能加速肥料分解,稻根翻犁后能增加有机质,又能减少杂草和吸浆虫等虫害。种过水稻的田再种小麦,比旱地种的小麦产量一般要高25%左右。安徽淮北地区已把稻麦连作作为今后几年内继续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耕作制度。
从目前各地种植的作物面积来看,高产作物还应该继续扩大;从高产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看,平均产量距离大面积丰产田的产量还较大,与典型高额丰产田的产量相比,相差就更远。所以不管是扩大高产作物面积或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潜力都是很大的,只要我们抓住多种高产作物这一环,辅之以各种有效增产措施,今年的农业生产跃进指标,是完全可以完成和超额完成的。
多种高产作物,是广大群众的要求。但是改种高产作物,是耕作制度和作物品种上的一场革命,不仅要与各种各样的右倾保守思想作斗争,也要解决很多改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很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只要党委决心大,深入细致地去发动群众、总结经验,高产作物的改种工作就能迅速推开。建立改种高产作物的强有力的班子,上有书记挂帅,下有专业队伍,扩种任务就能胜利完成。技术问题也不能忽视,因为改种不好,就会带来更多的思想障碍。各地采取办训练班、开现场会、派出去、请进来等等,都是传授技术的有效办法。要按照高产作物的特点,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水利、肥料等基本建设都要跟上去。要有全盘的规划,因地制宜,把改种高产作物建立在既积极又可靠的基础上。除了从政治上进行插红旗、树标兵以外,从政策上鼓励多种高产作物也是很必要的。有些地方采取按土质包产、按作物包工,多种高产作物就可多得报酬、多得奖励,从而激发群众多种高产作物的积极性。同时还应从资金、肥料、先进工具等物质方面,给予支持。
今年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准备扩大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对完成今年的农业生产跃进指标,必将起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在春季里多种高产作物,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春季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春播的高产作物,比夏种的产量高。如早稻比中稻一般要高10%以上,春甘薯比夏甘薯可增产60%,春玉米比夏玉米可以多收50%以上。在秋季易旱易涝的地区,春季多种高产作物,还能避开灾害,收成更为稳妥可靠。现在春耕播种已进入高潮,各地应抓紧大好春光,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发动群众,在春播中尽量多种高产作物,打下今年更大丰收的坚固基础。(附图片)
河北定县韩家洼公社青年试验场的社员们在栽种甘薯。
 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摄


第3版()
专栏:四川通讯


本报记者 孙跃冬 王焕斗
赶,今天对于四川省广大农民说来,不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字眼儿,而是七千万人的普遍的要求,一致的步调。自从乐至县和武胜县这两面红旗树立起来之后,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浪潮迅即席卷全川。
乐至和武胜原是田瘦土薄的穷地方。但是,经过连续两年的大跃进,他们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成为跨“纲要”的粮食千斤县。在这里,粪多水足,牛壮猪肥,连过去的石骨地也长出一类苗。这种落后变先进的好样子,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强烈的进取精神。各地干部和社员都这样严肃地反问自己:为什么人家能够做到的,我们就不能做到?最近,我们到简阳、遂宁、安岳、资阳等县走了一趟,这些县都是乐至的近邻。通过这一角,我们看到了农业生产战线上你追我赶的动人景象。
火热的边际竞赛
到了跟乐至县毗邻的遂宁县境内,使人很快就感觉到一种力争上游的强烈气氛。我们经过的场镇、路口,全都写上“学乐至、赶乐至”的大幅标语。田坎、地边,到处堆积着肥料。过去产量很低的瘦地,如今都插上木牌,写了“超乐至丰产田”。原来,这里的干部和社员曾以乐至和武胜为榜样,在最近几个月中,组成八百多个改良土壤队,给二十一万亩红坡秃岭地面上了一层肥泥,打下了丰产田的基础。随后,全县建立“赶乐至红旗山、红旗湾、红旗坝”三千多个,每一块“赶乐至丰产田”,都有着相当高的标准。该县第十六丰产路上有一片麦地,管理员们早就争取将这里作为“超乐至丰产田”,但在不久以前才由群众正式命名。因为,当时的幼苗出得不齐,补了窝之后追肥没有跟上,追肥施足后,培土又迟了一步;后来,眼看快要赶上乐至的丰产田了,又发现少数田块的麦苗有青有黄,颜色不一样。这次,管理员们下了狠心,针对麦苗颜色不一致的情况,展开了“洗花脸”运动,直到大家都肯定了这片麦田能和乐至丰产田媲美时,才名命“赶乐至丰产田”。
赶领导艺术
我们一路上看到的各级指挥员的工作作风,常常使我们想起在乐至和武胜所看到过的那股劲头。这股劲头,被人们称为“逗硬”。
逗硬,是一句四川土语。乐至和武胜针对着一种虚浮不实的不良倾向,将它提了出来,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越喊越响亮。一般说来,逗硬是扎扎实实、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坚定不移、说到做到的意思。而在实际工作中,它却是一种具有实实在在内容的领导艺术。
成千上万的干部到了乐至和武胜两县,众目所见的是过去没有想到的突出的成绩,并没有发现闻所未闻的捷径。人们看来看去,发现了两个县共同的突出的特点就是“逗硬”。乐至和武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切实扎下了“一个样”的政治思想基础;两个红旗县都是不折不扣地抓好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养猪积肥、选用良种、改良工具等工作,扎下了“一个样”的物质基础。
虽然谁也没有为逗硬规定具体内容,划出一个范围,但我们走过的地方,见到的各级领导干部,却对逗硬具有同样的理解、同样的感受,也有同样的喜爱。许多县、区、公社的第一书记,从乐至、武胜参观回来以后,半路上就脱鞋下田,一边跟群众商量研究,一边亲自动手在田里作出样子;然后,召开现场会议,坚决贯彻。这样上行下效,层层带头,人人逗硬,事事逗硬,再也不存在质量不够、规格不合等问题了。
在学习乐至、武胜的领导艺术中,各地在下放干部充实基层领导的同时,还选拔了大批思想先进、立场坚定、干劲十足、作风深入的新生力量,树立起坚强领导核心。
赶,就是不断前进
赶先进的人们在拼命追赶,而先进者本身也在不断提高。谁忽视了这一事实,谁就无法赶上先进。安岳县安农公社的干部告诉我们,这个公社在赶乐至运动中走过一段弯路。
安农公社和乐至县红旗公社仙鹤管区,是竞赛的老对手。双方自然条件差不多,又都是县内的著名公社,可谓旗鼓相当。去年秋播前,双方开展了小麦高产竞赛。安农公社在小麦的深耕、底肥、密植、良种等方面都能赶上了乐至,而且播种时间还比他们早些。麦苗一出土,安农公社就派了干部前往参观。当时,乐至的小麦生长的确很好,而安农公社的麦苗也不差,因为播得早,有些地方还胜过了乐至。去乐至参观的干部回来对大家说:“赶上乐至了!”从此大家松了劲。但乐至县的小麦管理工作却比去年又提高了一步,普遍建立了专业队,责任到田,管理到株,细致如绣花,许多人到乐至参观回来都赞口不绝。但安农公社有的人听了却说:“我们赶上了他们。”麦子拔节时,公社又派人前往乐至参观。他们走到乐至境内一看,苗架长得比自己公社的好,最初还以为只不过一、两个公社或一、两片麦田如此,后来沿路走了一百余里,坡上坡下的麦子是一样规格、一样苗架、一样颜色,全是一类苗,这才大吃一惊。参观的干部回来以后,就连夜召开电话会议,他们对大家说:“不看不比,还不知我们落了后!”会上批判了松劲自满情绪,传达了乐至的麦田管理经验。第二天,全社按照小麦苗架高标准重新分类排队,整顿了专业队,严密了管理制度,针对不同苗架增施了大水大肥和进行大治虫。公社干部指着即将成熟的麦子对我们说:“这样一来,对小麦孕穗起了极大作用,据估计,我们今年小麦能比去年增产一倍。当然,因为走了弯路,我们没有能赶上乐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