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山西组织麦收机械大协作
山西晋南、晋中地区和太原郊区等主要产麦区实行收割机械大协作。
麦收较迟的晋中地区和太原市抽调的一批联合收割机、摇臂收割机,组成一支机械化麦收协作大队,于5月下旬开赴季节较早的晋南地区支援麦收。晋南地区也决定麦收一完,立即组织联合收割机、摇臂收割机北上,支援晋中、太原地区的麦收。在麦收地区的县与县之间,也按照麦收季节的先后,在机械方面展开了对口支援,仅晋南专区各县参加对口支援的机械就有各种机械八百多台。这种相互之间的协作,对小麦快收快打提供了保证。
山东及早部署防汛工作
山东省在坚持抗旱斗争的同时,迅速做好一切防洪防涝准备,坚决战胜旱、涝灾害。今年山东防汛有着比以往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是,水利工程大量建成后,防汛范围大大扩大;新建的工程未经洪水考验;某些老工程的岁修完成的还不好;大搞园田化、河网化后,有些排水系统还不够健全。
山东省委认为今年的抗旱防汛工作,在汛期必须贯彻“以防汛为主,抗旱防汛并重”和“以蓄为主,全面安排,综合利用”的方针,对各种类型的洪水和可能出现的干旱,都要作到有对策,有准备,有办法。
湖南检查水利工程保证汛期安全
湖南省最近成立了水利检查团,分赴常德、湘潭、邵阳、衡阳、郴州等五个专区和洞庭湖滨进行水利安全大检查,要求通过这次大检查,进一步发现问题,建立和健全各种制度,搞好防洪防汛工作,保证滨湖地区和全省一百六十九个较大的水利工程在汛期不出问题。
黑龙江掀起大牲畜配种高潮
黑龙江省农村各人民公社抓紧母畜发情旺盛期的5月份,掀起大牲畜配种高潮。中共黑龙江省委把5月份看作是大牲畜配种的关键时期,要求各地不让一头母畜错过发情期,力争全配全准。各地都采取边查边限期配种等方法,对适龄母畜进行配种,已取得很大成绩。拜泉县从1日到10日,共配母马母牛一千三百九十匹(头),平均日配一百三十多匹(头),较4月下旬日配五十匹(头)增加160%。
溆浦县广种高产饲料——芭蕉树
湖南省溆浦县各养猪场最近推广高产饲料——芭蕉树。芭蕉树是一种营养好、产量高、花工少、收益大的好饲料,它的耐寒能力较强,多生在荫蔽潮湿的地方,适宜高寒山区种植。
芭蕉树的叶、茎、兜根都可以供猪食用,同时一兜母树可发二十余兜子树,亩产可达十万余斤,一头猪一年需要青饲料以三千斤计算,一亩芭蕉树可供三十多头猪吃一年。目前,这个县的各养猪场都广泛利用空坪隙地和山坡,大种芭蕉树。


第6版()
专栏:

大改工具 配套成龙 全面推广
南充专区收的快 种的快 质量高
本报讯 四川南充专区围绕农业“十化”大搞农具半机械“十条龙”的群众运动,使全区夏收夏种进度大大加快。目前全区二百八十六万亩油菜、大麦、豌豆和胡豆已经收割结束,二百八十三万亩小麦,已收60%以上;已收回的作物,有60%至70%都脱粒入库。全区早稻栽插、棉花和花生播种已经结束,并及时抢栽了中稻四十万亩、五万多亩棉花和两万多亩红苕,基本上做到了边收边耕边种,质量良好。
南充专区开展的工业支援农业的“十化”、“十条龙”的具体内容是:一、交通运输工具车子化、船运化;二、排灌工具机械化、半机械化;三、粮食、饲料及其他农副产品加工工具改良化、半机械化;四、耕作工具改良化、半机械化;五、田间管理、治虫工具改良化、半机械化;六、收割脱粒工具农具改良化、半机械化;七、基本建设工具改良化、半机械化;八、养猪工具改良化、半机械化、机械化;九、蚕房工具新式化、标准化;十、食堂工具改良化、半机械化。
“十化”、“十条龙”运动提出后,立即获得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运动发展很快。现在西充县、武胜县、岳池县、仪陇县分别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实现了改良化和半机械化。这些新式工具和农具一般都能提高工效一倍到三十倍。仅据西充县的不完全统计,已节约劳动力一千二百多万个。
各地在开展“十条龙”运动中,贯彻了以土为主,土洋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大搞改良工具农具半机械化,另一方面也抓紧制造技术复杂的机械化工具。如仪陇县的棉花生产工具半机械化一条龙,有二十六种工具都是土的。其中棉花播种机主要用木料制成,用铁很少,一人一天可播种七亩,比手播提高工效七倍。这些工具在区、社工厂都能制造,而且效高价廉,轻便适用。因此,短短两个月内就普及全县,共可节约劳动力四百九十多万个。在动力方面,各地还注意充分利用水力畜力来代替人力。全区成套地推广牛拉工具,如牛拉列车、牛拉车床、牛拉发电机、牛拉钢磨等。制造工具、农具中,还根据大中小相结合的方针,条件较好的专、县工厂,着重生产洋的、机械化的、大中型的;条件较差的区、社工厂,主要生产土的、半机械化的,同时重点试制机械化的工具。这样合理分工,互相协作,既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农业“十化”的需要,又装备了区社工厂。
层层建立研究试制机构,成立农具制造厂,是“十条龙”运动能够迅速普遍推行的另一关键。目前专、县、区、公社都已建立了农具工具制造厂,每个厂还成立了试制新式农具和工具的车间,形成了大搞半机械化“十条龙”的工具改革制造网。凡是仿制、改制和群众创造发明的工具,在县、区、公社工具农具试制车间或小组试制成功后,经使用鉴定、修改,再成批生产,大力推广。这样,使改良和推广新农具工具,有一定试制研究基地,能更好地把试制研究工作和推广使用结合起来。
各地在运动中,注意了配套成龙,全面推广,不断提高。如西充县的红苕生产和加工半机械化一条龙工具,是本县群众创造的和蓬安制造的刨厢器、武胜的切饲料机共同组合的。其次,根据地区特点,分配任务,着重研究某一生产项目或整套工具今后的改革方向,以便集中主要力量,突破重点。例如,武胜县养猪多,就着重创造养猪工具;仪陇棉花种得多,就着重研究棉花生产从播种到收的“一条龙”的工具改革。在农具的推广使用中,采取了边推广边使用,不断改革、不断提高的方法,使部分革新农具做到了一机多用、综合利用。(附图片)
四川乐至红旗公社社员用机动脱粒机打麦 新华社记者 游云谷摄


第6版()
专栏:

认真总结使用插秧机栽早稻的经验
赣县栽晚稻将全部使用插秧机
海南岛大力制造推广先进工具加快夏收进度
本报讯 江西赣县认真总结使用插秧机栽插早稻的经验,以便提高制造与使用插秧机水平,争取实现栽插晚稻全部使用插秧机化。
今年赣县制造了一千七百多部“江西59型”插秧机,栽插早稻十万一千亩,占全县早稻面积30%。插秧机在栽插早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它比人工手插秧提高工效七倍至十一倍,全县因此节省了五万三千多个劳动日,同时大大加快了插秧进度,比往年提早了半个节令插完秧;其次,插的秧穴距、深浅均匀。但是在一千七百多部插秧机中,还有三百多部没有下田使用,原因是这些插秧机制造质量较差,或是没有来得及训练好插秧机手。
如何在栽插晚稻中,充分发挥插秧机的作用?赣县县委已经提出了制造与使用的计划。全县计划在栽插晚稻前制造三千三百部插秧机
(加上原来的共有五千部),同时在制造、使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如组织各制造厂互相传布与推广先进经验,并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到兄弟县参观学习制造技术。为了保证质量,还采取固定专业、分工制造的办法,制成后一定要严格检查、实地鉴定。
在提高使用插秧机的水平上,除对原有的三千五百名插秧机手进行组织、提高外,还要从社员中选出六千至七千名男女青年进行训练,这样全县就有一万名插秧机手,平均每部插秧机有两名插秧机手。全县还树立了一批插秧机手标兵,各公社还举办了操作插秧机技术夜校训练插秧机手。
新华社广州27日电 海南岛大力改革夏收工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已经制造推广了大批牛车、手推车、打谷机、收割器等,并修建了晒谷场一万多处。
今年海南岛的工具改革有了新的发展。各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及工、农业书记,都以一个大队为重点,采取住在队里、吃在队里、工作在队里的方法,加强夏收工具改革的领导。各县投入工具改革的劳动力大都比过去成倍增加,工具改革质量,也比过去大大提高。
为了使革新工具在夏收中发挥作用,各地特别注意抓紧推广、使用和保管、维修的工作。保证新工具广泛使用。


第6版()
专栏:贵州通讯

插秧机巧夺天工
插秧机来一枝花,塘头姑娘爱上它;巧手织成绿地毯,秋后粮食挤破仓。
本报记者 柳独青 潘玉国
在今年的插秧季节里,贵州高原乌江西岸塘头公社的社员们,正像全省各地的农民弟兄一样,掀起了一场以使用插秧机为主的农业技术大革命。在大忙的插秧季节里,成百上千的插秧机下田了。不管是高山平地,还是大坝小丘,到处都传遍了插秧机逞能的故事。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插秧机是“田中宝”,说有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我们这些“泥巴脚杆”越来越聪明了。
其实,说这些话的人,有的在半个月前还在田坎上摇头,口口声声嚷着用插秧机只能“哄娃儿”,“费力不讨好”。记得“开秧门”那天,彭德珍和陈启芬等几个年轻姑娘,赶大清早就搬着两部“铜仁改良醴陵三号”插秧机来到了田边,她们手上忙着洗秧、装秧,口里愉快地唱起山歌:
插秧机来一枝花,塘头姑娘爱上它;
巧手织成绿地毯,秋后粮食挤破仓。
不想,远远地走来了塘头有名的老秧师税厅富。税厅富对自己插秧技术信心十足,去年连插秧机瞧都不愿瞧,他走近来打趣地说:“么妹,甩手栽秧多轻快,你们偏要推木盒子下田,真是骑马背包袱,多此一举。”
“机子插秧,一推就是十二窝,你老人家试试再说嘛!”
“说的真好听,搞下来还不是靠我们用手来解围。”税厅富一边说一边挽起裤脚下了田,顺手拿起一把秧,声称要和插秧机比比。只见他脚踏骑马桩,两眼直视,双手不停地插开了。不到一分钟,就栽了三十来窝。
姑娘们一看事情当真啦,马上推动机子。说时迟,那时快,不上十来个回合,就把税厅富远远地丢在后边,秧苗插的又匀又稳又整齐。大约半个钟头,税厅富自动站住了,用手捶着腰,气喘吁吁地说:“让我也来推推插秧机。”这时彭德珍把着他的手,指指点点,税厅富连讲带笑道:“今年插秧可放心了,至少也要快上个把月。”
原来,思南县塘头公社有个芭蕉大坝,几乎年年农历6月要遭旱灾。过去人手少,插秧又慢,往往要拖到农历5月下旬才栽得完。今年使用插秧机,光说赶上季节这一项,就要增产上万斤粮食。
不几天,税厅富比武服输的事越传越远,人们谈论插秧机的也越来越多。公社党委为了要使插秧机进一步地在社员心中扎下根,便随即组织社员临田参观练武,大谈特谈插秧机的好处。有人说:“过去咱们用手插十天的田,如今用机子一天就插完了。”有的却说:“光快有什么用,将来减产才犯不着哩!”
“一定增产,我们有事实作证。”芭蕉队的小伙子们直截了当地驳了过去。早在去年,芭蕉青年生产队队长、省插秧机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刘仕芬,就用插秧机和手插秧作了对比试验:在同样土质、水源、肥料相等的十亩稻田里,机插、手插各占五亩,机插平均每亩收了九百斤,比手插多三百斤。有的社员又说:“那还不是碰上的。”到底为什么能增产呢?这对绝大多数社员来说还是一个谜。公社科学技术研究所邀集了有经验的老社员当场认真作了分析,找出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机子插的秧浅又稳,一般可比手插提早三天左右返青发蔸,成熟期一致;其次是去年机插密植规格合理,每亩达二万五千窝以上,手插秧稀密不匀,一般约一万五千窝左右。常言说得好,“水清鱼见底,话透心里明”,一些怀疑插秧机能否增产的人也心服了。
世世代代用手插秧,饱经弯腰曲背之苦的人,一旦弄清了插秧机的好处,一股大制造、大推广插秧机的激流,很快就在塘头翻滚了。到处出现了“人人争当巧木匠,个个学会插秧机”的新风气。木工厂在突击制造插秧机时,公社党委书记带头当木匠,有的人彻夜不眠。现在从公社党委到小队支部书记,每人都有一部插秧机。有的家庭成了“小工厂”,夫妻双造插秧机。青年姑娘和小伙子们变成了推广使用插秧机的主力军,有的月下练武,有的梦里还在背诵着“一开二夹三插四洗五推”的插秧机操作口诀。年青的食堂炊事员李成镖,把灶里烧过的柴草灰铺在地上,用松毛当秧苗,装在插秧机上练本领,在公社比赛插秧机时,他获得了标兵称号。
当我们离开塘头公社的前一天,在刚抢收的小麦、油菜田里,只一夜功夫,就被插秧机连片地铺上了嫩绿的禾苗。真是水平如镜,行直如线,令人有“巧夺天工”之感。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谁还能否认插秧机的巨大威力呢?


第6版()
专栏:山东通讯

山东肥桃的新生
本报记者 胡雷 朱曰梅
人们只知道:著名的山东肥桃汁多味美,赛过蜜糖,但却不知这里历来干旱缺水。现在,肥桃产地肥城县桃园公社的社员们,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在半年的时间内,根本改变了山区的旧貌,结束了“桃园之乡,自古缺水”的历史。
桃园公社位于泰山西北,荒山秃岭占了整个公社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生活在这地方的人,历来受尽缺水之苦,尚里村头至今还竖立着一块年岁无从考查的“尚里自古缺水”的石碑。因为缺水,名贵的肥桃,也迟迟不能发展。在一九四九年初解放时,只有桃树一千六百株。
桃园人民公社建立后,社员们发挥集体力量,根据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了山、水、林、田、路、牧六结合的办法,对全社的九十六个山头,都作了具体的规划。在公社的统一领导下,掀起了全面彻底的治山治水运动,克服了过去那种你治他不动,治山不植树,整地不治山的情况,出现了一个山、水、林、田、路、牧综合治理,一次治好的新局面。
治山治水大军在九十六座山上挖了三百七十五万多个鱼鳞坑,六千五百处谷坊线,并在鱼鳞坑内和谷坊线上植上了四百多万株松柏、杨柳等用材林。使光秃的山头变成了有草有树的绿山。
他们根据上下兼治、一次治好的原则,整梯田、建桃园、修田间猪场。全社新修梯田五万亩。以白云山为中心,在山腰以下,新建桃园三万亩,栽培肥桃九十九万株。为了农作物和桃树用肥方便,还在山上建立了一百二十处养猪场。
桃园公社根据山多路不平和桃树生产大发展的需要,新修了二十九条总长达十一万米的公路;这些公路,通山、通田、通庄、通猪场,环山公路四通八达。白云山上,过去徒手难行的“滑路口”,现在胶轮大车通行无阻。
桃园公社还建成了一项浩大的凿山引水工程。他们在白云山后四里外的康王河上,筑起了一道七百五十米长、六米宽、九米高的拦河大坝,将康王河潜流拦住,用扬程近六十米高的五级扬水站,使河水爬上白云山腰。穿过三百一十米长的白云山洞隧道,这一工程已于四月二十五日胜利竣工,五月四日开始放水。它将灌溉着三万多亩农田和整个桃园,并可供应十一个缺水山村的全部用水。山东肥桃的发展和桃园公社人民的生活将开始走上一个新的阶段。(附图片)
山东肥城县桃园公社引水浇灌久旱的桃园和麦田
新华社记者 姜智摄


第6版()
专栏:

抓饲料 盖猪舍 训练管理人员
玉林专区迎接母猪产仔新高潮
长春地区今年养猪头数逐月大幅度上升
本报讯 广西玉林专区各地采取措施,迎接即将到来的母猪产仔新高潮。在春配满怀运动中,玉林专区98%的成年母猪都受孕怀胎。现在,已有五万八千多头母猪产仔;还有十七万多头怀孕母猪,也将在第二季末或第三季初陆续产仔。按每窝平均产仔猪九头计算,在未来两三月内,估计全专区生猪将增加一百五十三万多头。
抓好饲料生产是养猪大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全专区开展了一个“以水生高产饲料为纲,水陆并举”的饲料生产运动。专区各地水塘、河道、沟渠,都铺满了翠绿的水葫芦、水浮莲、肉草;山坡、路旁、饲料地里,都长满了木茹、木豆、玉米、红茹藤。特别是水葫芦、肉草等高产饲料,占地少,产量高,管理简便,营养好,猪很喜爱吃。目前全专区共种有青饲料五十八万七千多亩,平均每头猪有饲料地二分八厘;共种有精饲料四十七万多亩,平均每头猪有二分三厘地。为了使母猪产仔后有足够的乳汁,各地正大力加强对早熟饲料和杂粮作物的护理,预计上半年可以收获精饲料三千九百万斤。
为了迎接小猪降生,玉林专区正在培训技术人员,专区组织了畜牧防疫卫生检查辅导组,分赴各县指导训练。在辅导组帮助下,各县普遍开办了各种训练班,要求一员多能:能饲养、能种植、能接生、能防疫、能配种。平南县的二千八百多名饲养员,普遍受到训练,他们在治病防疫方面,普遍实行“天天打扫,三天小消毒,七天大消毒,有病隔离,无病先防”的预防制度。
生猪大发展以后,猪舍必须相应的增加。以每栏平均存放六头猪计算,母猪大量产仔后,共需增加猪栏二十五万多个。据最近统计,全专区已扩建修建猪舍二十六万多栏,生猪大发展所需的猪舍问题已经解决了。
本报讯 吉林长春地区年初以来,养猪头数逐月逐旬大幅度上升。据最近统计,全区养猪头数达一百二十九万七千多头,除了卖给国家和社员自食以外,存栏数为一百万零六千多头,比去年年底存栏数增长了39.8%,全区有十九个公社、四百三十六个管理区、四千二百多个生产队养猪数翻了一番。
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养特养其猪,是长春地区养猪事业高速度发展的根本原因。长春地区各级党委都由书记挂帅,逐级建立了畜牧业生产领导机构,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养猪场种试验田,抓规划、抓措施,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细致进行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作;并且广泛开展了县与县、社与社、管理区与管理区、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学、比、赶、帮的养猪红旗竞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养猪事业的大发展。
人民公社大办集体繁殖场、饲养场,也是养猪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了“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政策,采取四级(县、社、区、队)办场,四路(国营、集体、单位、食堂)进军的办法大办集体饲养场、繁殖场。目前全区共办场一万二千多处,集体养猪比重由去年年末的50%猛增到82%。
各地坚决贯彻了自繁自养的原则,采取见母就留、先留后选、少吃多繁殖的措施。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就狠抓猪的安全过冬和饲养管理,打破冬季不配种的常规,组织冬季配种大突击和大力贮备饲料等一系列工作,为今年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年初以来,各公社又积极开展了“五全”、“一母百仔孙”高产运动,进一步促进了母猪全配、满怀,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全地区能繁殖的母猪基本上做到了全配、满怀,母猪产仔率平均比去年第四季度提高了10%左右,仔猪成活率由去年年底的87%,提高到94.5%。全区母猪发展到三十五万多头,比去年年末存栏数增长了50%,为养猪全年大发展打下了基础。此外,各地还加强了饲养管理,层层建立了防疫组织。(附图片)
浙江黄岩县海门公社农牧场饲养员在给仔猪喂奶
新华社记者 沈楚白摄
上海市宝山县彭浦人民公社谈桥生产队养猪场采用棚外建小棚方法,使小猪既不会压死,又能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
新华社记者 赵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