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祝贺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成功
正当我国人民意气风发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战线上继续大跃进的时候,从喜马拉雅山传来了喜讯,中国登山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沿着珠穆朗玛峰北坡安全地登上了拔海8882米的珠穆朗玛峰的顶峰。这是我国登山运动员继攀登铁镜山、贡嘎山和慕士塔格山的胜利后所创造的又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新的成就。我们谨向中国登山队全体人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的山体雄壮伟大,直入云霄,高耸于喜马拉雅山的群峰之中。喜马拉雅山区周围的各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和尼泊尔两国人民,对它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世世代代歌颂和赞美着它。但是,这个雄伟的山峰,终年积雪,气候多变,空气稀薄,周围拥有巨大的冰川,人迹难至。不仅由于它是这样难于攀登的世界高峰,而且因为人类对它的地理、气候、生物等情况所知很少,因而世界各国登山家、探险家和科学家对它都有很大兴趣,把它同南极北极并称为世界第三极,不断前往攀登和考察。据记载,在1953年和1956年,有少数外国的登山家曾先后两次从坡度较缓的南坡登上过顶峰。外国登山家和探险家也多次地试图从它的北面攀登顶峰,但由于这一面地形复杂,比南坡更难攀登,因而都没有成功。中国登山队能够从它的北坡攀上顶峰,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尽管从北坡攀登顶峰是一件前人多次尝试而没有成功的异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新中国的年青登山运动家们是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的。他们在党的总路线和大跃进的精神鼓舞和各方面的支援下,以中国人民勇敢而勤劳的英雄气概,战胜了冰川和高山多变的气候等种种困难,胜利地从北面登上了顶峰,完成了前人没有做到的事。这项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功,不但是我国体育界的光荣,同样也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光荣。为了保证这次登山的胜利,全国人民从多方面给以物质的支援和精神的鼓舞,我国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被服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他们研究和制造了各种登山装备,特别是喜马拉雅山下的藏族同胞,给他们以非常热情的支援,这都是中国登山队能够创造这项世界成就的重要保证。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巨大胜利。现在,在山的南坡等地,也正有其他国家的登山家在向珠穆朗玛峰前进,我们预祝他们得到成功。
我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成功,对开展我国的群众性登山运动将会起巨大的鼓舞和推动的作用。我们国家的体育运动是为增强人民体质,锻炼人们的坚强斗争意志,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登山运动正符合这些目的。登山运动,需要越过各种复杂的地形,经受强烈的阳光照射和多变的气候,这就要求人们的身体具有极为良好的适应能力,需要有很强的体力和耐久力,并且要有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这项运动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能培养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同时,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山脉纵横。每一处山脉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下资源,需要我们去发现它、利用它。因此,培养登山运动员,广泛开展登山运动,对促进我国科学研究和建设事业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国登山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不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鼓舞和推动的作用,同时对于全国人民的继续跃进也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因为它生动地证明了在伟大的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中国人民是无往不胜的。我国的登山运动只有短短五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关怀与支持,运动员坚持政治挂帅,高度发扬了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就使他们的体质和登山技术,能够极为迅速地发展和提高,因而取得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胜利。这件事实证明,在我们的面前,前人还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够做到。让我们学习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同志们的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各个建设战线上掀起一个更大的跃进高潮!


第2版()
专栏:

喜闻攀上珠穆朗玛峰
郭沫若
闻由北麓攀上珠穆朗玛峰,喜而赋此。奉赠爬山队全体同志。藏语“珠穆”为女神,“朗玛”为第三。女神五峰,自北而南,其正中主峰最高,居第三位,故称“珠穆朗玛”云。女神缥缈第三峰,插上红旗分外红。北麓攀登军冠首,东风吹化雪无踪。英雄肝胆夷天险,集体精神旷代功。慷慨高歌传四海,弟兄携手抚苍穹。一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第2版()
专栏:

泽登巴尔主席设午宴招待周总理
周总理、陈毅副总理拜会泽登巴尔主席
新华社乌兰巴托27日电 蒙古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今天设午宴招待周恩来总理。
陈毅副总理和周总理的随行的全体中国同志,以及中国驻蒙古大使谢甫生,都应邀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蒙古党政领导人桑布、曾德、莫洛姆扎木茨、杜格苏伦、扎格瓦拉尔、迈达尔、拉姆苏伦、外交部长沙格达尔苏伦、蒙古驻中国大使沙拉布。
泽登巴尔主席在席间致词热情欢迎中国客人。他说,由于中国贵宾的来访,使蒙古人民像过节日一样的高兴。他说,我们两国的友谊一年比一年巩固,我们两国的合作事业今后将更加发展。他还特别向中国党、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中国对蒙古的兄弟般的援助。他提议为蒙中友好合作的事业更加巩固和日益发展干杯。
周恩来总理继起致词,他再一次对主人们盛大的欢迎表示感谢。他说,这样盛大的欢迎表达了中蒙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周总理说,中国对蒙古的援助是有限的。周总理希望这次访问能有助于两国友谊的发展。并提议为中蒙两国的永恒友谊干杯。
泽登巴尔主席再一次致词说,蒙古的伟大邻邦苏联和中国始终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苏中两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支柱。他祝苏联和中国人民在保卫世界和平和在建设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就。
陈毅副总理也举杯致词。他说,伟大的苏联始终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首脑,它一贯帮助社会主义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他指出,苏联最近采取的和缓国际紧张局势的步骤、对美国的挑衅和破坏四国政府首脑会议所采取的严正立场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党、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完全支持。
陈毅副总理说,中国人民始终跟苏联、蒙古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一道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帝国主义者企图分裂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阴谋,一定要遭到可耻的失败。他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爱好和平的。如果帝国主义者胆敢向社会主义阵营发动进攻,一定要遭到彻底粉碎。
泽登巴尔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话受到了热烈欢迎。
席间,宾主不断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和团结、为中蒙两国领导人的健康干杯。
新华社乌兰巴托27日电 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今天下午二时十分拜会了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
拜会时,泽登巴尔主席代表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蒙古政府和蒙古人民欢迎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转达了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向泽登巴尔主席和蒙古的其他领导人的问候。
拜会时在座的有:蒙古党政领导人桑布、曾德、莫洛姆扎木茨、杜格苏伦、巴尔吉尼雅姆、扎格瓦拉尔、迈达尔、拉姆苏伦,外交部长沙格达尔苏伦,蒙古驻中国大使沙拉布。
周恩来总理的随行人员姬鹏飞、李强、刘明夫、韩念龙、罗青长、陈叔亮、常彦卿以及中国驻蒙古大使谢甫生等也在座。
新华社乌兰巴托27日电 蒙古国家剧院今天晚上举行歌舞演出,欢迎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随行的全体中国客人。
晚上八时,当周恩来总理等由泽登巴尔主席和蒙古其他党政领导人桑布、曾德等陪同来到剧场时,全场起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家剧院的演员们演出了十个精彩节目,其中有中国的“荷花舞”和中国歌曲等。
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由泽登巴尔主席和桑布主席陪同,走上舞台,向演员们赠送了花篮,并且同演员们亲切握手会见。


第2版()
专栏:

乌兰巴托的喜悦
新华社记者 于民生 彭逢烨
有着十五万多市民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乌兰巴托,今天有八万人夹道欢迎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全体中国客人。
蒙古的天气也好像在欢迎中国贵宾,前两天,乌兰巴托下过几阵小雨,街道旁新铺设的草地更加绿得可爱,人行道两旁的树木也吐出了嫩绿的枝叶。今天,天气晴朗,空气特别清新宜人。市民们扶老携幼,一早就穿着节日的新装,到市区马路两旁,等待着欢迎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的人群里,有工厂职工、机关干部和学生,有年近古稀的老人和活泼可爱的儿童,连住在市区附近草原上的牧民们也赶来了。帮助蒙古建设的中国员工们、华侨代表们和蒙古人民一道,兴高彩烈地迎候着周总理的来临。满载着欢迎人群的大小汽车在通往飞机场的马路上奔驰。
蒙古党和国家领导人泽登巴尔、桑布、曾德等人,十点多钟就来到了机场。
周恩来总理的专机十一点二十五分在乌兰巴托着陆。泽登巴尔主席等走到飞机前面迎接,他们同来访的中国贵宾亲切地握手问好。聚集在飞机场上的欢迎人群,发出了热情的欢呼。
接着,周恩来总理在泽登巴尔主席陪同下坐汽车离开机场向市区进发。今天的乌兰巴托市到处悬旗结彩,万紫千红,盛装迎接中国贵宾。宽阔的马路两旁欢迎的群众人山人海。汽车来到了“和平门”前,“和平门”上悬挂着一幅淡蓝色的哈达,上面放着一个金色碗,按照蒙古民族的传统习惯,这是表示迎接最高贵的客人的。汽车经过横跨土拉河的大桥,大桥是去年才建成的。桥两头横挂着巨幅标语,分别用中蒙文写着“欢迎贵宾”。
当周恩来总理和泽登巴尔主席乘坐的敞篷汽车来到了“友谊门”时,高举红旗或手拿花束的夹道欢迎的人群沸腾起来了,他们向中国贵宾欢呼致敬。
在工业联合工厂门口,欢迎队伍里跑出一群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的女青年,她们把一个个大花环放在汽车上,表示向贵宾致敬。在汽车停下的这一瞬间,毛纺织厂工人桑德克—奥奇尔、老游击队员布恩卡格和市民尼姆布向周恩来总理献哈达和用银碗盛装的奶食品。老人尼姆布激动得连连向周总理说:“向您致敬!”周恩来总理和他热烈握手,并且说:“谢谢你”。
“和平桥”是中国人民帮助蒙古建设的、象征两国兄弟友谊之桥,桥上灯柱上挂着的中蒙两国国旗,迎风招展。周恩来总理和泽登巴尔主席乘坐的敞篷汽车驶上这座桥,他们眺望正在繁荣发展的乌兰巴托市的景色。
当中国客人乘坐的汽车进入市区的主要街道时,欢迎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他们挥舞着中蒙两国国旗和花束,连续不断地欢呼“蒙中友谊万岁!”“欢迎周恩来总理!”
快到迎宾馆了,在“向以大跃进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的英雄中国人民致以衷心的敬礼”的巨幅横布标语前面,人们又涌上前去,向周恩来总理撒彩色纸片致敬。这时有几辆汽车奔驰而来,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刚才曾在“和平桥”头欢迎过周总理,现在,他们又再次赶来欢迎中国客人。
泽登巴尔主席一直陪送周恩来总理到绿树成荫的迎宾馆,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和周总理的随行人员就住在这里。
今天,蒙古报纸都用大量篇幅发表社论、专文和诗歌,欢迎周恩来总理。“真理报”、“青年真理报”刊印着醒目的中文大字标题:“蒙中人民友谊万古长青!”“热烈地欢迎我们的贵宾周恩来同志!”蒙古“真理报”在以“兄弟友谊的访问”为题的社论中说:“周恩来总理的这次访问,将为巩固蒙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作出巨大贡献,并且为发展和巩固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人民的兄弟友谊和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这次热烈而又盛大的欢迎,正是中蒙两国深厚友谊的生动证明。最后让我们记下一位蒙古著名诗人拉姆苏伦写的一首“欢迎你”的诗吧!
怀着夏日般的温暖而慈善的心,
六亿五千万兄弟们!
我们并非是今夕结交的朋友,
我们是永恒的弟兄。…………
这位著名诗人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乌兰巴托人民的喜悦,也表达了全体蒙古人民的喜悦!


第2版()
专栏:

周总理陈毅副总理
向苏赫巴托尔——乔巴山陵墓献花圈
新华社乌兰巴托27日电 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由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莫洛姆扎木茨陪同,今天下午二时向苏赫巴托尔—乔巴山陵墓献了花圈,花圈上写着“苏赫巴托尔—乔巴山同志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的全体随行人员和中国驻蒙古大使谢甫生都随同前往。


第2版()
专栏:

周恩来总理在乌兰巴托机场上的讲话
新华社乌兰巴托27日电 周恩来总理在乌兰巴托机场的讲话,全文如下:亲爱的泽登巴尔主席同志,亲爱的同志们和朋友们:
我和陈毅同志在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和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最南方的国家——越南民主共和国之后,能够有机会来到我国北方的兄弟邻邦——蒙古人民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感到十分高兴。我谨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名义,向蒙古政府和蒙古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亲切的问候。
1954年我曾经访问过你们的国家,那一次的访问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勤劳纯朴的蒙古人民为建设自己祖国所表现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从那个时候以来,我们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我们两国的友好互助合作关系有了很大的进展,整个国际形势也发生了进一步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独立运动和世界和平的巨大变化。这是值得我们两国人民欢欣鼓舞的。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寿命不会很长了。正因为这样,他们进行着疯狂的挣扎。最近,美帝国主义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我们伟大邻邦苏联进行了侵略和挑衅,破坏了举世渴望的四国政府首脑会议。美帝国主义这种倒行逆施,决不能挽救它必然没落的命运。我们中蒙两个兄弟国家的人民都坚决支持苏联政府对美帝国主义的挑衅罪行所采取的严正措施。我们将继续同伟大的苏联人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紧密团结起来,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挑衅,为争取国际紧张局势的和缓和世界持久和平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同志们,朋友们,请允许我以陈毅同志和我个人的名义,感谢你们这样热烈、盛大的欢迎。我希望我们这次的访问,能够对于进一步加强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加强我们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亲密合作作出贡献。
蒙古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蒙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伟大团结万岁!


第2版()
专栏:

泽登巴尔主席在乌兰巴托机场上的欢迎词
新华社乌兰巴托27日电 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在乌兰巴托机场的欢迎词,全文如下:亲爱的周恩来同志,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敬的贵宾
们,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以极其兴奋的心情欢迎从我们伟大邻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的贵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我们的亲爱的朋友尊敬的周恩来同志。
我代表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蒙古人民向我们亲爱的贵宾、中华人民共和国杰出的领导人之一,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同志以及参加这次友好访问的中国国家活动家们致以衷心的敬意。
蒙中人民是以苏联为首的牢不可破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团结大家庭中的成员。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一致的目标,把我们两国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
我们两国人民在战无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下,在实现这个正义的事业中,正在逐年取得更加巨大的新成就。
蒙古人民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他们的伟大朋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英明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所进行的巨大跃进和对巩固亚洲和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对此感到喜悦和自豪。
今天,值得我们满意地指出的是,按照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伟大原则结成的我们两国间的牢不可破的友好关系,正在为了两国人民的利益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着。
尊敬的总理同志,您第一次在我国进行访问以来,已经将近六年了。从那时起,不论我国的国内情况和在国际舞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期间,我们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蒙古人民依靠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各兄弟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断增长着的兄弟般的援助,在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在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美好成就。
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能够向您介绍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我们衷心地欢迎你们在我国进行美好的访问。
我们坚信,您的这次访问,将在我们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和合作的历史上,增添新的、光辉的一页,并且将对巩固以伟大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的团结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蒙中人民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
世界和平万岁!
敬爱的贵宾们,我们欢迎你们!


第2版()
专栏:

中国人民没有征服不了的天险
贺龙副总理祝贺登山队的辉煌胜利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分别致电祝捷
新华社27日讯 贺龙副总理致中国登山队的贺电,全文如下:
亲爱的中国登山队全体同志们: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跃进的大好形势下,当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即将召开的前夕,传来了你们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捷报,这是我国人民的一个极大的喜讯,你们为伟大的祖国争得了很大的荣誉,为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再一次作出了光辉的贡献,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你们发挥了冲天的革命干劲,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同志们!你们的胜利充分显示出我国人民勤劳、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热爱祖国荣誉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共产主义的风格。你们的英雄事迹,再一次说明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天险,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奋勇前进!这是党的总路线的胜利!是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汉藏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胜利!
亲爱的同志们!你们已为全国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你们的胜利,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对群众性的登山运动,将起极大的鼓舞激励和推动作用。但是,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更多的高峰在等待着你们去攀登,还有更丰富的自然财富需要你们去探寻,希望你们不断前进,为征服祖国的高山峻岭,发挥更大的力量,使登山运动更好地为高速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兼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贺龙
1960年5月27日
新华社27日讯 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天致电中国登山队,祝贺他们胜利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电报中说,在我国工业战线上全面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并已取得巨大成绩的时候,传来了你们胜利地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喜讯。你们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祖国取得了荣誉,谨代表全国职工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在党的领导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你们发挥了冲天的革命干劲,表现了英勇顽强的高贵品质,克服了重重困难,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这一伟大的胜利,是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党的总路线的胜利!预祝你们今后在登山运动中继续发挥革命干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27日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今天致电中国登山队,祝贺他们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胜利。电报中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召开的前夕,得到你们胜利地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喜讯,使我们感到万分兴奋。这是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共青团中央谨向为祖国建立了功勋的全体登山队员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你们在征服世界第一高峰中,表现出了中国青年英勇顽强,坚韧不拔,不惧困难,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你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将给全国青年很大的鼓舞。你们是一支刚建立不久的、年轻的登山队。你们取得的光辉胜利,再一次说明了,在党和毛主席教养下的我国青年,只要树立雄心壮志,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攀登不上的高峰。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带动更多的青年,开展登山运动,攀登更多的高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第2版()
专栏:

中国登山队队长和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队员简介
史占春三十二岁,共产党员,运动健将,职员。1956年第一次登上陕西省拔海四千一百一十三米的太白山主峰;同年7月,担任中苏混合慕士塔格登山队副队长,登上了新疆境内拔海七千五百四十六米的慕士塔格峰。1957年征服了四川省拔海七千五百九十米的贡嘎山峰,创男子登山高度全国纪录。1959年7月他又率领我国女子登山运动员征服了慕士塔格峰,创造了女子登山高度的世界纪录。史占春的体力和高山适应性能都非常好,而且意志坚强,行动果断。他不仅是个出色的运动员,而且是登山队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次在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战斗中,史占春担任登山队队长,他和登山队党委副书记、运动健将王凤桐带领登山队胜利地完成了三次高山适应性行军,为整个登山队的前进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王富洲二十五岁,共产党员,运动健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1958年同苏联运动员一起,登上苏联境内拔海七千一百三十四米的列宁峰;1959年登上西藏境内拔海六千一百七十七米的念青唐古拉山东北峰和新疆慕士塔格峰。农民出身的王富洲,作风非常朴实,在登山行军中,帮助同伴负重,一到宿营地又烧水做饭。他的体力和高山适应性都很好,而且平日有说有唱,是一个朝气勃勃的登山运动员。
贡 布二十七岁,藏族,一级运动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9年登上念青唐古拉山东北峰和慕士塔格峰。贡布清楚地知道登山运动的重要作用,因此,勤奋学习登山技术,努力锻炼身体,进步很快。
屈银华二十五岁,共产党员,运动健将,四川林业工人。1958年开始登山活动,同年登上苏联列宁峰;第二年登上慕士塔格峰。他平时不爱说话,干起事来却勇往直前。
(新华社讯)(附图片)
史占春
王富洲
 贡布
 屈银华


第2版()
专栏:

雄伟壮丽的珠穆朗玛峰
本报记者 景家栋
早在十九世纪初叶,勇敢的科学家和探险者就开始向地球上的南、北极进军,探测那里的秘密,而被称为地球上的“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直到本世纪的二十年代,才有一些探险队到这里活动。他们认为珠穆朗玛是“在地理上对世界的最后一次挑战”,说在它的斜坡上横贯着世界上最长的里程。但是,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一举跨过了珠穆朗玛峰的斜坡,登上了世界的最高山峰。
珠穆朗玛峰拔海八千八百八十二米,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也是地球上的最高点。它像一座巨型金字塔,巍然独踞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群峰之上,峡谷中悬挂着的几条大冰川,每年以大量雪水灌溉山下的牧场。它是雪的家乡,冰的王国。在通常情况下,珠穆朗玛峰迎着朝阳和晚霞,静静地高指天空;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它的顶上总是飘着缕缕的白云,像披着轻盈白纱的少女。有时,山腰里浮起片片云朵,形成奇丽景色;遇到风雪天,整个山峰弥漫在云雾中。冬春季节,强烈的西北风吹走了峰北面的积雪,可以看到裸露的赭色岩石;夏秋间的积雪,使它又换上一身银装。一年四季和一天之中,珠穆朗玛总是变化莫测、壮丽多姿,给人以神奇伟大的感觉。
藏族人民对于珠穆朗玛有着不同的传说。一般说,它是女神的名字,有的称作“圣母之地”,有的称作“第三圣母”。
这里介绍一种最流行的说法:
珠穆朗玛是一位腰身纤细、四肢修长的女神。她的像貌挺秀,性格温柔。登临山顶,能看到全世界的景色。人们看到她的容貌,没有不感到羡慕和景仰的。同她居住在一起的,有“珠穆觉岸”(珠穆五姐妹):大姐珠穆策仁玛、二姐珠穆丁结沙桑玛、三姐珠穆朗桑玛、四姐珠穆觉本珠桑玛、小妹珠穆德格日卓桑玛,她们都是西藏的雪山女神,珠穆朗玛就是三姐珠穆朗桑玛的简称;其他四姐妹因感到世界上的人没有比珠穆朗玛再温良可爱,也没有比她住的地方再美好,所以都从各地迁来环绕珠穆朗玛而居住,并在山上修建宫殿、湖泊和亭台,饲养着金色的鸳鸯和白色的狮子,成为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地方。
人们从定日一带向东南遥望,喜马拉雅群峰晶莹耀目,悬挂在山谷中的冰川,构成壮丽景色。珠穆朗玛就是喜马拉雅山一个巨大的冰川中心,绒布冰川是其中的一大支,是由东、西和中绒布三大冰川汇合而成的。
冰川在人们的想像中,常把它当作平原上冬季结冰的河流。事实上,它却是另一番景象。从高处看中绒布冰川,它的下部是复盖着积石的起伏冰丘,有的地方露出巨大的冰墙,低洼地方汇成冰湖。冰丘上部是“冰塔”区,这些尖锥形由冰块组成的冰塔,有的高达十几米到几十米,在阳光里呈蔚蓝色,像琉璃塔一样,形成珠穆朗玛冰川特殊的风光。再上面是盖满积雪的“冰原”,直联着珠穆朗玛的雪坡。在珠穆朗玛山凹处,分布着不少冰原,堆满了万年积雪,是冰川的供给源泉,积雪在阳光和重力的作用下,慢慢变化成水,填满河谷,就成了冰川。
冰川的流动速度极慢,肉眼无法察觉。根据初步测量,中绒布冰川每年流速在三十米左右。冰川本身有着巨大的能力,记者看到在东绒布和中绒布冰川汇合的地方,山谷中被挖成一个一两百米的巨大“冰斗”。在登山队大本营附近,由冰川搬运下来的积石,堆积成一座座山丘。冰川所形成的“侧碛”,像是平坦的堤坝,伸展在两边高山的半山腰里。
珠穆朗玛的气候是变化无常的。从头年10月到第二年3月的整个冬季里,都刮着强烈的西北风,有时达到十二级,这样的风力能把大型载重汽车吹跑,山峰北面的积雪,被吹得干干净净,露出赭色的岩石。这样,会给登山队员带来严重威胁,因为要找取冰雪化水饮用,就非常困难,从5月末开始,从东南吹来的季风,一直要吹到9月底。这段期间,山顶随时都在降雪。要攀登这座山峰,只能利用5月或10月初西北风和季风交替期间的“周期性”好天气来登山。从以上情况看,气候给登山者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除了季节性的天气变化外,珠穆朗玛的气候,即使在一天之内也是变化莫测的。登山运动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时前还是风平浪静,但突然飘来一阵乌云,遮住了万里晴空,随后大风卷着积雪,吹得人难以前进。在七多米的北坳顶上,整天刮着大风,连帐篷都无法架设,登山队员们不得不挖洞来避风雪。
在过去航空生理学上,有人把八千米的高度称为“死亡的边缘”,因为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由于缺氧,人体的机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特别是从北部攀登珠穆朗玛峰,这还是第一次。因为峰北比之峰南,地形尤为复杂,气候变化无常,更有着特殊的困难。珠穆朗玛山顶上的气温,经常在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登山队员虽然穿着厚鸭绒衣、毡筒高山靴和尼龙绒手套,休息时手脚仍冻得发麻。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每迈动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就是一个小坡,也会给运动员向上攀登带来极大困难。而在珠穆朗玛的顶坡上,除了长长的冰坡外,还横卧着两道几十米高的悬岩,登山运动员必须施展全部登山技术,在冰坡上用冰镐挖台阶,在岩石上钉上“岩锤”,身体贴着冰面进行攀登。这些艰险,曾几次使外国登山队失败。但是,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一举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附图片)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向珠穆朗玛峰进军的途中,攀登陡险的雪山冰壁
刘大义、屈银华摄(新华社稿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